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作文> 年味的作文

年味的作文

时间:2022-12-19 15:02:47 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年味的作文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年味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年味的作文精选15篇

关于年味的作文1

  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盼望着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忙碌,而我走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却感觉年味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我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我们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一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玩,然后都能够开开心心的拿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我时常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从前,还没有此刻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取,也没有那么丰盛的饭菜让你挑剔,但大家一齐围在一桌吃得总是那么得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消失。此刻,生活好了,要吃什么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拨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少了一种期盼,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到了年关,都喜欢聚在一齐玩鞭炮。五毛钱一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此刻,个个大年初一都睡懒觉,还得用手机反复的'叫。吃饭的时候还拿着个手机玩qq,往嘴里塞几口饭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机小说。也不能说这是手机带来的害处,但这毕竟影响了此刻人们的生活,老人们还未好好和孩子们说会儿话,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个不停,然后或是电话不断。老人们总是唉的叹气,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必然吧。

  从前,没有电脑,没有这个那个的网络游戏,孩子们没处去,聚在一齐下下象棋,大人们旁边指导,一片欢声笑语。而此刻如何,整天泡在电脑前,各种游戏图标填充着桌面,然后隔着四五百度的镜片,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不离。许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这么过的吧!

  从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齐边嗑着瓜子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此刻,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许多的选取,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三十晚有泡网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闲逛的。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带给给大家那十几寸的黑白春晚,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2

  过年是一年中的大事。在温州,从腊月初八,年就开始了。在这一天,每人都要喝腊八粥。在我眼中,年是有很多种味道的,让人回味无穷。

  期盼的味道

  盼啊盼,终于到期盼的日子,腊月二十四了,这一天又称小年,几家人在一起吃顿饭,道道家常,这一天还可以买年货,什么红灯笼,烟花,摔炮,我多很喜欢这些东西,到了晚上,光是扔摔炮就玩得不亦乐乎。

  忙碌的味道

  除夕前,每家都要大扫除一遍,俗称禅新。大人们在家中东擦西擦,忙得满头大汗,我也来帮忙。大家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家里被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美食的味道

  到了除夕夜,一家人聚在酒店的餐桌上一起吃年夜饭。每一次服务员将菜端上来,我总是第一个拿筷子去夹,细细的品尝着,第一个尝到美食的味道。那些鱼啊,螃蟹啊,虾啊都是我爱吃的菜,平凡的东西在经过厨师的巧手都变成了一道道香嫩可口的美食。这些食物够我吃的。在这儿,虽然可以拿红包,但红包不是白拿的,必须先向长辈敬上一杯,并说几句新年的'祝福语,方可拿到红包。

  烟火的味道

  我最喜欢烟火的味道。吃过年夜饭,是我与伙伴们狂欢的时候。我们玩着各种烟花。我们玩烟花绳时,将烟花绳甩成一个风火轮,火花向四周射出。我虽然从小就怕烟花,但是这次为了玩,豁出去了。壮着胆子去点“烟花柱”。我手拿打火机,不敢点,手一直在哆嗦着,好容易才碰到烟花的引火线了,可是打火机此时似乎与我作对,喷出的火焰差点烧着我的手,我赶紧关掉打火机。喘一口气,再接再厉。我再一次打开打火机,勇敢地将打火机伸向烟花的引火线,这回可算点着了。烟花从圆锥体的管中射出来,在空中开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很是好看。大家都在看,不时发出高兴的喊声,我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现在,过年的那段日子,我仍然记忆犹新,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真盼望来年的春节快快来到,再让我好好地体会年的味道。

关于年味的作文3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烟火带着人们美好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舞姿。今晚,人们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第一声钟响。

  家乡年味,永远是最浓;家乡年味,永远是最亲;家乡年味,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旅程。从东莞到我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传统习俗。祖堂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金额。我看到父亲捐款是全村最多。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我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学习……

关于年味的作文4

  今天是小年,吃着香喷喷的祭灶饼、甜滋滋的芝麻糖,听着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该过年了!还别说,这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

  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大大家,小孩儿们,一个个玩得欢天喜地。放寒假了,要过年了,谁不高兴呢?你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过来,引得过路人也驻足观看。

  走在大街上,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抬头一看,突然发现马路上面挂满了彩色的霓虹灯和红色的小灯笼,笔直的马上一眼望不到边都是一片红。从远处看,在那蓝色的天空中,这些彩色的霓虹灯就如同繁星点点,闪闪烁烁的镶嵌在空中,而那大红灯笼,挂在那里,别提有多么引人注目了。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齐美观,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经向我们走来。

  走在马路上,也不像以往那样冷清了,现在真是人来人往,一个接一个的临时商铺开业了,卖的都是春联、鞭炮,糖果,一家挨着一家,看了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便兴高采烈的的挑选了一副。而人群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则有勤劳的商贩摆上包装精美的水果、饮料等礼品,更方便了大家的购买。

  走在超市里,大家的叫喊声,谈话声震耳欲聋,看什么瓜子、花生、礼品盒,红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数都围绕着“红”这个字,真是红红火火迎新年。而大家购买食品礼品时,也不像平时货比三家,看好了东西直接就放入购物篮,看,每一个人的购物篮都堆得像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们也闲不了,全家齐动手,开始了一次迎新春大扫除。我负责把我的`小屋收拾的干干净净——书整齐地放到书架上,废旧的东西放到垃圾桶里,书桌擦拭得干干净净,OK!望着那干净整洁的小屋,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开开心心迎新年了!

  年味越来越浓了,新年正向我们走来!

关于年味的作文5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关于年味的作文6

  在我看来,过年讲究的就是气氛,也就是‘年味’。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便是有年味。

  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弟弟、我三个人计划贴春联。父亲用面粉和水,放在火上熬一会儿,做成面粉糊,拿来胶带、春联、小刀、刷子,一切就准备就绪了。我和弟弟要将春联裁开,首先将其对折,使它变得整整齐齐。我让弟弟拿着对联的一角,我同时拿着另一角,再用小刀沿着折痕将其裁开,对联也就变成两半。我和弟弟一人一半,在对联的背面刷着面粉糊,我们一只手按着对联的一角,一只手拿着刷子。有时,面粉糊粘在手上,黏黏的;有时,对联正面的红色印在手上。不一会儿,手就脏兮兮的。像门楣这些地方,太高了,父亲够不到,他便搬来椅子,踩在椅子上,我从下方将已经刷好的春联递给他。也有些地方,不需要用面粉糊,便用胶带来粘。我先将胶带拉长,用小刀割成一段一段的,贴在弟弟的手背上,再由弟弟将胶带递给父亲。在这样的.合作下,我们终于贴完了春联。

  年三十的晚上,一家六口围着桌子,吃着团圆饭。团圆饭,自然是丰盛的,并且这些菜肴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肉丸子寓意着团团圆圆,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餐桌上,父亲替爷爷夹菜,叮嘱着让他多吃些。这时,老人的心中定是喜悦的。他笑着,眼角的皱纹加深了些,同时默默地点着头,就像一个小孩子。其实,这个年纪的爷爷也就是一个小孩子,他需要全家人的呵护与关心,我们应像珍惜宝物般珍惜爷爷,毕竟爷爷年岁已高,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多久。父亲似乎很高兴,从柜台里取来酒杯和酒,一个人就喝起了酒,与母亲、奶奶她们嗑起了家常。那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在此刻已化为飘渺,一切只随着心意。估计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顿饭了,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场,不似往常我上学,回不了家,父母工作,回不了家,一张桌子总是坐不齐全。

  吃完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喝着刚泡好的茶。他们偶尔也会谈论着正在播放的那个节目,我则不时抢着红包。

  在我看来,与家人一起过年就足够了,就有了年味。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但我已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7

  小巷子一直延伸至尽头,整条街上也只有几个黄色的共享单车,往日里热闹而又繁忙的小街,今天格外的安静。我们几个人踏着小街的石板,静静地,几乎没有一丁点儿噪声,似乎开始有些害怕。我们很想打破这静得吓人的夜晚,可这街实在是空空如也。我们几个人向前走了许久,我加快了脚步,忽然间我猛地抬头一看,才看见前方静静的挂着一幅库斯木撒,孜莫格尼,祝彝族年同学新年快乐这样的横幅。我懂得往日里热闹而又繁忙的小街沉默的缘由了。

  天拉下了它那黑色帷幕,似乎一下子把世界带到了黑色的空间。我们急忙走进了校园,在平常的工作日里是充满欢笑的,但是忽然间操场上花坛边甚至整个校园都是死气沉沉的,失去了往日鸟语花香的活力。我们走进了教室,开始学习,虽人坐在充满良好的氛围的教室,但心不知道早已飞到那里去了。

  今年我们流落他乡,把他乡当作故乡。因回不到家而惆怅,心里早已空落落的。没有离开家乡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家乡的思念。在家乡我们从末感到寂寞,远离家乡了才懂得什么是故乡,知道了家乡一直是我们情感的载体。我觉得一个人远离了故乡就好比在满满大海上行驶的帆船失去了方向,随时都会偏离目标。故乡在我们的心中具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地位,因为它指引着我们,友持鼓励着我们。

  故乡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成了心中不可磨灭的一幅稀奇的画,就如同灵魂跟随着我们。可我觉得现在错过了几年的彝族年,可不要急。我的朋友鼓励的对我说一个彝族年算什么,即使错过了,以后还有更多的等着你,虽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并不会立即给你想要的一切,但可以让你逐渐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一种人。所以不要多想。我不希望有人选择我是因为我的好,我需要有人看见我的不好,而仍旧想要我。

  奋斗的年纪失去一些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是进步的标准。虽脚下失去你现在很想得到的东西,但失去的同时也以另一种很好的方式得到,我坚信有失必有得。记住我们不负青春,青春终将不负我们。我们不负生命,生命终将不负我们。

关于年味的作文8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们从重庆开车回成都。

  以往过年,我都走常规模式:买年货,吃年夜饭,拜年,收红包……所以,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无聊的年。而今年却与以往不同,一家人直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去。

  “要开多久的车呀?”早上八点过,美丽的山城还未苏醒,我们就踏上了归途。

  “估计五个小时才能到哟!”小姨翻着手机上的地图,平静地说。

  “买点吃的嘛!反正都在解放碑这儿!”我伸着懒腰,幻想着好吃的早餐。

  一大包零食被提上了车,本来拥挤的空间更加狭小,我却感到一阵挤在一起的温暖。

  回头望去,太阳升了起来,山城更加耀眼美丽,虽然有些不舍,但回家是我最想要的。

  “好空的高速路!”弟弟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好奇地说。

  “对呀?怎么车都没几辆?”我也发问了。

  “今天大年三十!”妈妈开着车,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们不知道吗?”

  “啊,这么快就到啦!今天有春晚耶!”

  “姥姥、姥爷今天回不回家呀?”

  “应该要回吧!”

  已经是中午了,阳光透过窗户涌进来,照在弟弟脸上,弟弟的笑容加上那喜气的小棉袄,如年一般温暖。

  “嘀——嘀——”我们停在了一个休息区中。

  休息区停满了车,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聚在这小小的休息区中。

  “嗞——嗞——”不远处几个小孩正放着一种奇怪的.炮。那炮先是冲上天爆,然后弹出一个降落伞,缓缓落下。

  “走啦!走啦!回家啦!”一个中年妇女穿着花裙子,盘着头发,眯着眼,张着大嘴巴对那两个小孩说。

  “快点呀!都四点了!”站在高速公路边上,我催促着妈妈。路边的小房子边,很多人都在放炮,沿路都是这样。

  那一声声炮响,如倒数声一般急促地播报着,年即将到来。

  过年,一定要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即使是回家的路,也充满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9

  今天是小年,吃着香喷喷的祭灶饼、甜滋滋的芝麻糖,听着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该过年了!还别说,这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

  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大人们,小孩儿们,一个个玩得欢天喜地。放寒假了,要过年了,谁不高兴呢?你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过来,引得过路人也驻足观看。

  走在大街上,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抬头一看,突然发现马路上面挂满了彩色的霓虹灯和红色的小灯笼,笔直的马上一眼望不到边都是一片红。从远处看,在那蓝色的天空中,这些彩色的霓虹灯就如同繁星点点,闪闪烁烁的镶嵌在空中,而那大红灯笼,挂在那里,别提有多么引人注目了。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齐美观,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经向我们走来。

  走在马路上,也不像是以往那样冷清了,现在真的是人来人往,一个接一个的临时商铺开业了,卖的都是春联、鞭炮,糖果,一家挨着一家,看了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便兴高采烈的的挑选了一副。而人群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则有勤劳的商贩摆上包装精美的水果、饮料等礼品,更方便了人们的购买。

  走在超市里,人们的叫喊声,谈话声震耳欲聋,看什么瓜子、花生、礼品盒,红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数都围绕着“红”这个字,真的是红红火火迎新年。而人们购买食品礼品时,也不像是平时货比三家,看好了东西直接就放入购物篮,看,每一个人的.购物篮都堆得像是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们也闲不了,全家齐动手,开始了一次迎新春大扫除。我负责把我的小屋收拾的干干净净——书整齐地放到书架上,废旧的东西放到垃圾桶里,书桌擦拭得干干净净,ok!望着那干净整洁的小屋,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开开心心迎新年了!

  年味越来越浓了,新年正向我们走来!

关于年味的作文10

  夜渐渐深了,可随处可见的热闹却没有半点停息。爷爷奶奶家欢声笑语一片,因为今天是家人团聚的除夕夜呢,我们老早早就聚在了爷爷奶奶家。一吃完饭,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又热火朝天地忙起了明天的早饭——汤圆。

  奶奶是包汤圆的高手。只见她捏过一小团小糯米粉团,在手里微微按压,小心地捏成酒盅状汤圆皮;然后在汤圆皮里放入一勺馅儿,再将面皮边缘向上端收起,将整个馅儿全裹在了皮里;之后又将这个小团给放在手里搓来搓去的.,最后,一个圆鼓鼓的汤圆闪亮登场。我心里一动:“奶奶,你教我包汤圆好不好?”奶奶笑得一脸慈祥:“好,我家宝贝要学当然要教喽!”说着,就拿起我的手,手把手教起了我。

  没想到包汤圆看着简单,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好在奶奶教得耐心,我学得用心,终于有点像样了。我激动地捧着汤圆到处显摆,没想到大家看到我都抿嘴偷笑。表姐笑着将我拉到镜子前。我一看,原来自己额头上、鼻子上、脸颊上都是白白的糯米粉!看表姐笑得欢,我狡黠一笑,一转身迅速将手上残留的糯米粉抹到表姐脸上。表姐大叫着逃跑,我大笑着追赶。全家都乐呵呵地大笑了起来……

  一包好汤圆,我这小馋猫的嘴也就控制不住了,看着那圆滚滚的汤圆,真是口水直流。一面央求着奶奶先煮几个汤圆让我解解馋,一面眼睛直盯着汤圆不动。奶奶看着我这副嘴馋的模样,哭笑不得地答应了我。

  我看着汤圆下锅,又看着锅盖给盖上……终于等到了汤圆出锅的那一刻。看着还冒着热气的汤圆,忍不住就直接拿着勺子勺起一个一口咬了下去:“嗯,可真香啊!奶奶的汤圆真好吃!”虽然嘴巴被汤圆烫得不得了,可禁不住美味,吃完一个又勺起了一个,张口就吃。奶奶笑着连喊:“慢点吃,慢点吃,小心别烫着!”

  我看看碗里的汤圆,又抬头看了看眼前笑得慈祥的爷爷奶奶,不禁暗暗下定决心: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爷爷奶奶,我会陪着你们慢慢变老!

  不只因为这年味儿的美好啊,更因为我想让这美好的笑容永远存在,永远……

关于年味的作文11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奶奶——我爸爸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炮不想城里那样好,小店炮很单一,大一点店也没有什么好看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津津有味,因为这里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妈妈妈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婆婆,好在我们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赶没做完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12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这两天,好吃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上桌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香味。往日到处玩闹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锅台旁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年饭,吃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那时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即使年夜饭时,它们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菜是拿来招呼客人。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弟弟看着眼前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在回家路上,母亲狠狠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零食,那些好看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关于年味的作文13

  年末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春节最初大一家团聚的习俗也渐渐淡化了。有如此便捷的网络,我们也可以随时联系上远处的朋友与亲人,团聚也并不像以往那么困难。

  我想,这大概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吧!

  这十几个我经历的春节似乎都大同小异,我早已忘记自己亲手接到第一份红包的喜悦,也已经不记得感受到的第一份年味。

  萎了记住,留下这些珍贵的瞬间,他们选择了拍照。大家坐在一起,却只顾着用手机不停地拍,反而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等着最终的年夜饭。吃的也都是家的味道。

  与其说是过节,倒不如说是一个家庭聚会。除了红包以外,好想再也没有其他的年味了。

  但,我发现我好像忽略了什么。

  到了年夜饭,一家人,不论多忙,都围在桌子的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或调侃,或感慨,回顾着逝去的一年,展望着新的'一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幸福与喜悦。

  这就是过年。

  在我看来,过年,因人而异,并不在于延续了多少传统,关键是团圆的喜悦与真诚。因为有对家的思念与牵挂,不论多忙,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也许传统已被大多数人淡忘,但这份情却一直传递了下来,感染者每一个人。

  这就是年味。

  过年时,往日繁华的街上已经没有几个人。大街上的景象远不如圣诞节之类的其他节日热闹,但,大家都已回到各自家中,体会着家的温暖,享受这属于自己的独特年味。

  贴服字,写春联,送红包,团聚……这样的传统习俗往往生活中还是十分值得大家珍惜的。虽然在时间的推移之下,大家逐渐忘记了那一份最初的传统习俗,但这些传统仍然值得我们的传承。

  若干年后的春节,不知道还会不会见到门口大大的福字,不知道还会不会听见清脆的爆竹声。

  但,团团圆圆的喜悦一定会一直传承下去。

关于年味的作文14

  年味儿不仅是鞭炮的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口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汽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红艳的光照得他脸红彤彤的,身后的墙上映着他的身影,摇晃着。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灵巧而娴熟地操纵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围裙、护袖上白扑扑的一层粉。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又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绕有兴趣地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一边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上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的,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我那时年幼也不大听得懂方言,但见大家都嘴角挂笑便跟着乐呵呵的了。其乐融融。

  不一时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了。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没有多余嘈杂的声音很是宁静。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觉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地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15

  又到一年的末尾,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若有若无的年的味道。灯笼依旧挂,对联依旧贴,鞭炮依旧放。对于我来说,年味还是那充满了甜豆沙的汤圆。

  奶奶过年间是最歇不下来的人,可不,准备完了年货,又要开始包汤圆了。赤红的豆沙在洁白的碗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光泽,雪色的米粉被揉成了一大团。在微微熏黄的阳关下,奶奶斜倚在藤椅上,头上戴满了“金碎子”,全神贯注地包裹着汤圆。只见她双手揪下一块面团,慢慢地揉成了薄薄的面饼,一手托着,另一手从碗中挖出一勺的豆沙,把它按在面饼上,然后用勺子推成圆形后,双手快速地把它们搓成一体,整个汤圆就像个白玉球一样,看起来十分可爱。奶奶把成型的汤圆全都放入篮子里,一个个整齐有序,像一筐子高矮胖瘦都一样的士兵。奶奶似乎很陶醉于整个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眉头舒展,眼神都在迷离,嘴角上扬,深陷在一个个美好的回忆中无法自拔。

  下汤圆的时候,我们都会围在奶奶地身边,一个个扬起挂满笑容的脸,满怀期待地看着那“小胖子”跳入滚烫的开水中,嘴中好像都已经有了美妙的味道,甜蜜都快溢出来了。每当这时,奶奶都会挂着我们的鼻子,笑道:“看看你们这些小馋猫,等一等,汤圆马上就要出炉了!”可还是等不及的,就是在眼巴巴地望着那汤圆从坠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绒花,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呢,肚子里更是有无数虫子在挠着痒痒,催人食欲。

  等到汤圆上桌时,就早已经等不及了。那小手拿着勺子,从大盘子中一下挖起便是两三个,眼睛牢牢地盯着碗,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别人抢走。冒冒失失便一口下去,烫烫烫!即使嘴皮子都被烫出了泡来,也不肯松口,只知道那软糯的面粉在口中慢慢化开,犹如雪花般,如此自然,如此香软,里面的`豆沙自然是裹不住的,流的满口都是,甜到心中都酥了起来,却不腻,反而让人回味无穷。更妙的是那口中的余味,依旧甜甜的,还有一种温暖的味道,仿佛是奶奶身上的味道,也可能是包汤圆不小心把手中的余温也包了进去吧。

  年味,是那一碗汤圆,是汤圆中的浓浓豆沙,亦是奶奶的幸苦劳动,更是一年的团圆与温暖。

《关于年味的作文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年味的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年味08-24

年味的作文05-23

年味作文02-28

年味作文的04-18

年味作文03-31

他乡的年味-关于年味的作文1000字12-10

年味02-21

年味作文800字 年味作文800字高中09-03

年味是乡愁作文08-19

珍惜年味作文08-1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

关于年味的作文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年味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年味的作文精选15篇

关于年味的作文1

  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盼望着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忙碌,而我走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却感觉年味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我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我们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一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玩,然后都能够开开心心的拿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我时常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从前,还没有此刻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取,也没有那么丰盛的饭菜让你挑剔,但大家一齐围在一桌吃得总是那么得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消失。此刻,生活好了,要吃什么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拨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少了一种期盼,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到了年关,都喜欢聚在一齐玩鞭炮。五毛钱一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此刻,个个大年初一都睡懒觉,还得用手机反复的'叫。吃饭的时候还拿着个手机玩qq,往嘴里塞几口饭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机小说。也不能说这是手机带来的害处,但这毕竟影响了此刻人们的生活,老人们还未好好和孩子们说会儿话,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个不停,然后或是电话不断。老人们总是唉的叹气,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必然吧。

  从前,没有电脑,没有这个那个的网络游戏,孩子们没处去,聚在一齐下下象棋,大人们旁边指导,一片欢声笑语。而此刻如何,整天泡在电脑前,各种游戏图标填充着桌面,然后隔着四五百度的镜片,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不离。许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这么过的吧!

  从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齐边嗑着瓜子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此刻,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许多的选取,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三十晚有泡网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闲逛的。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带给给大家那十几寸的黑白春晚,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2

  过年是一年中的大事。在温州,从腊月初八,年就开始了。在这一天,每人都要喝腊八粥。在我眼中,年是有很多种味道的,让人回味无穷。

  期盼的味道

  盼啊盼,终于到期盼的日子,腊月二十四了,这一天又称小年,几家人在一起吃顿饭,道道家常,这一天还可以买年货,什么红灯笼,烟花,摔炮,我多很喜欢这些东西,到了晚上,光是扔摔炮就玩得不亦乐乎。

  忙碌的味道

  除夕前,每家都要大扫除一遍,俗称禅新。大人们在家中东擦西擦,忙得满头大汗,我也来帮忙。大家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家里被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美食的味道

  到了除夕夜,一家人聚在酒店的餐桌上一起吃年夜饭。每一次服务员将菜端上来,我总是第一个拿筷子去夹,细细的品尝着,第一个尝到美食的味道。那些鱼啊,螃蟹啊,虾啊都是我爱吃的菜,平凡的东西在经过厨师的巧手都变成了一道道香嫩可口的美食。这些食物够我吃的。在这儿,虽然可以拿红包,但红包不是白拿的,必须先向长辈敬上一杯,并说几句新年的'祝福语,方可拿到红包。

  烟火的味道

  我最喜欢烟火的味道。吃过年夜饭,是我与伙伴们狂欢的时候。我们玩着各种烟花。我们玩烟花绳时,将烟花绳甩成一个风火轮,火花向四周射出。我虽然从小就怕烟花,但是这次为了玩,豁出去了。壮着胆子去点“烟花柱”。我手拿打火机,不敢点,手一直在哆嗦着,好容易才碰到烟花的引火线了,可是打火机此时似乎与我作对,喷出的火焰差点烧着我的手,我赶紧关掉打火机。喘一口气,再接再厉。我再一次打开打火机,勇敢地将打火机伸向烟花的引火线,这回可算点着了。烟花从圆锥体的管中射出来,在空中开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很是好看。大家都在看,不时发出高兴的喊声,我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现在,过年的那段日子,我仍然记忆犹新,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真盼望来年的春节快快来到,再让我好好地体会年的味道。

关于年味的作文3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烟火带着人们美好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舞姿。今晚,人们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第一声钟响。

  家乡年味,永远是最浓;家乡年味,永远是最亲;家乡年味,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旅程。从东莞到我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传统习俗。祖堂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金额。我看到父亲捐款是全村最多。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我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学习……

关于年味的作文4

  今天是小年,吃着香喷喷的祭灶饼、甜滋滋的芝麻糖,听着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该过年了!还别说,这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

  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大大家,小孩儿们,一个个玩得欢天喜地。放寒假了,要过年了,谁不高兴呢?你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过来,引得过路人也驻足观看。

  走在大街上,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抬头一看,突然发现马路上面挂满了彩色的霓虹灯和红色的小灯笼,笔直的马上一眼望不到边都是一片红。从远处看,在那蓝色的天空中,这些彩色的霓虹灯就如同繁星点点,闪闪烁烁的镶嵌在空中,而那大红灯笼,挂在那里,别提有多么引人注目了。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齐美观,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经向我们走来。

  走在马路上,也不像以往那样冷清了,现在真是人来人往,一个接一个的临时商铺开业了,卖的都是春联、鞭炮,糖果,一家挨着一家,看了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便兴高采烈的的挑选了一副。而人群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则有勤劳的商贩摆上包装精美的水果、饮料等礼品,更方便了大家的购买。

  走在超市里,大家的叫喊声,谈话声震耳欲聋,看什么瓜子、花生、礼品盒,红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数都围绕着“红”这个字,真是红红火火迎新年。而大家购买食品礼品时,也不像平时货比三家,看好了东西直接就放入购物篮,看,每一个人的购物篮都堆得像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们也闲不了,全家齐动手,开始了一次迎新春大扫除。我负责把我的`小屋收拾的干干净净——书整齐地放到书架上,废旧的东西放到垃圾桶里,书桌擦拭得干干净净,OK!望着那干净整洁的小屋,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开开心心迎新年了!

  年味越来越浓了,新年正向我们走来!

关于年味的作文5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关于年味的作文6

  在我看来,过年讲究的就是气氛,也就是‘年味’。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便是有年味。

  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弟弟、我三个人计划贴春联。父亲用面粉和水,放在火上熬一会儿,做成面粉糊,拿来胶带、春联、小刀、刷子,一切就准备就绪了。我和弟弟要将春联裁开,首先将其对折,使它变得整整齐齐。我让弟弟拿着对联的一角,我同时拿着另一角,再用小刀沿着折痕将其裁开,对联也就变成两半。我和弟弟一人一半,在对联的背面刷着面粉糊,我们一只手按着对联的一角,一只手拿着刷子。有时,面粉糊粘在手上,黏黏的;有时,对联正面的红色印在手上。不一会儿,手就脏兮兮的。像门楣这些地方,太高了,父亲够不到,他便搬来椅子,踩在椅子上,我从下方将已经刷好的春联递给他。也有些地方,不需要用面粉糊,便用胶带来粘。我先将胶带拉长,用小刀割成一段一段的,贴在弟弟的手背上,再由弟弟将胶带递给父亲。在这样的.合作下,我们终于贴完了春联。

  年三十的晚上,一家六口围着桌子,吃着团圆饭。团圆饭,自然是丰盛的,并且这些菜肴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肉丸子寓意着团团圆圆,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餐桌上,父亲替爷爷夹菜,叮嘱着让他多吃些。这时,老人的心中定是喜悦的。他笑着,眼角的皱纹加深了些,同时默默地点着头,就像一个小孩子。其实,这个年纪的爷爷也就是一个小孩子,他需要全家人的呵护与关心,我们应像珍惜宝物般珍惜爷爷,毕竟爷爷年岁已高,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多久。父亲似乎很高兴,从柜台里取来酒杯和酒,一个人就喝起了酒,与母亲、奶奶她们嗑起了家常。那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在此刻已化为飘渺,一切只随着心意。估计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顿饭了,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场,不似往常我上学,回不了家,父母工作,回不了家,一张桌子总是坐不齐全。

  吃完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喝着刚泡好的茶。他们偶尔也会谈论着正在播放的那个节目,我则不时抢着红包。

  在我看来,与家人一起过年就足够了,就有了年味。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但我已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7

  小巷子一直延伸至尽头,整条街上也只有几个黄色的共享单车,往日里热闹而又繁忙的小街,今天格外的安静。我们几个人踏着小街的石板,静静地,几乎没有一丁点儿噪声,似乎开始有些害怕。我们很想打破这静得吓人的夜晚,可这街实在是空空如也。我们几个人向前走了许久,我加快了脚步,忽然间我猛地抬头一看,才看见前方静静的挂着一幅库斯木撒,孜莫格尼,祝彝族年同学新年快乐这样的横幅。我懂得往日里热闹而又繁忙的小街沉默的缘由了。

  天拉下了它那黑色帷幕,似乎一下子把世界带到了黑色的空间。我们急忙走进了校园,在平常的工作日里是充满欢笑的,但是忽然间操场上花坛边甚至整个校园都是死气沉沉的,失去了往日鸟语花香的活力。我们走进了教室,开始学习,虽人坐在充满良好的氛围的教室,但心不知道早已飞到那里去了。

  今年我们流落他乡,把他乡当作故乡。因回不到家而惆怅,心里早已空落落的。没有离开家乡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家乡的思念。在家乡我们从末感到寂寞,远离家乡了才懂得什么是故乡,知道了家乡一直是我们情感的载体。我觉得一个人远离了故乡就好比在满满大海上行驶的帆船失去了方向,随时都会偏离目标。故乡在我们的心中具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地位,因为它指引着我们,友持鼓励着我们。

  故乡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成了心中不可磨灭的一幅稀奇的画,就如同灵魂跟随着我们。可我觉得现在错过了几年的彝族年,可不要急。我的朋友鼓励的对我说一个彝族年算什么,即使错过了,以后还有更多的等着你,虽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并不会立即给你想要的一切,但可以让你逐渐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一种人。所以不要多想。我不希望有人选择我是因为我的好,我需要有人看见我的不好,而仍旧想要我。

  奋斗的年纪失去一些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是进步的标准。虽脚下失去你现在很想得到的东西,但失去的同时也以另一种很好的方式得到,我坚信有失必有得。记住我们不负青春,青春终将不负我们。我们不负生命,生命终将不负我们。

关于年味的作文8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们从重庆开车回成都。

  以往过年,我都走常规模式:买年货,吃年夜饭,拜年,收红包……所以,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无聊的年。而今年却与以往不同,一家人直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去。

  “要开多久的车呀?”早上八点过,美丽的山城还未苏醒,我们就踏上了归途。

  “估计五个小时才能到哟!”小姨翻着手机上的地图,平静地说。

  “买点吃的嘛!反正都在解放碑这儿!”我伸着懒腰,幻想着好吃的早餐。

  一大包零食被提上了车,本来拥挤的空间更加狭小,我却感到一阵挤在一起的温暖。

  回头望去,太阳升了起来,山城更加耀眼美丽,虽然有些不舍,但回家是我最想要的。

  “好空的高速路!”弟弟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好奇地说。

  “对呀?怎么车都没几辆?”我也发问了。

  “今天大年三十!”妈妈开着车,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们不知道吗?”

  “啊,这么快就到啦!今天有春晚耶!”

  “姥姥、姥爷今天回不回家呀?”

  “应该要回吧!”

  已经是中午了,阳光透过窗户涌进来,照在弟弟脸上,弟弟的笑容加上那喜气的小棉袄,如年一般温暖。

  “嘀——嘀——”我们停在了一个休息区中。

  休息区停满了车,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聚在这小小的休息区中。

  “嗞——嗞——”不远处几个小孩正放着一种奇怪的.炮。那炮先是冲上天爆,然后弹出一个降落伞,缓缓落下。

  “走啦!走啦!回家啦!”一个中年妇女穿着花裙子,盘着头发,眯着眼,张着大嘴巴对那两个小孩说。

  “快点呀!都四点了!”站在高速公路边上,我催促着妈妈。路边的小房子边,很多人都在放炮,沿路都是这样。

  那一声声炮响,如倒数声一般急促地播报着,年即将到来。

  过年,一定要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即使是回家的路,也充满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9

  今天是小年,吃着香喷喷的祭灶饼、甜滋滋的芝麻糖,听着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该过年了!还别说,这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

  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大人们,小孩儿们,一个个玩得欢天喜地。放寒假了,要过年了,谁不高兴呢?你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过来,引得过路人也驻足观看。

  走在大街上,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抬头一看,突然发现马路上面挂满了彩色的霓虹灯和红色的小灯笼,笔直的马上一眼望不到边都是一片红。从远处看,在那蓝色的天空中,这些彩色的霓虹灯就如同繁星点点,闪闪烁烁的镶嵌在空中,而那大红灯笼,挂在那里,别提有多么引人注目了。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齐美观,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经向我们走来。

  走在马路上,也不像是以往那样冷清了,现在真的是人来人往,一个接一个的临时商铺开业了,卖的都是春联、鞭炮,糖果,一家挨着一家,看了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便兴高采烈的的挑选了一副。而人群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则有勤劳的商贩摆上包装精美的水果、饮料等礼品,更方便了人们的购买。

  走在超市里,人们的叫喊声,谈话声震耳欲聋,看什么瓜子、花生、礼品盒,红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数都围绕着“红”这个字,真的是红红火火迎新年。而人们购买食品礼品时,也不像是平时货比三家,看好了东西直接就放入购物篮,看,每一个人的.购物篮都堆得像是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们也闲不了,全家齐动手,开始了一次迎新春大扫除。我负责把我的小屋收拾的干干净净——书整齐地放到书架上,废旧的东西放到垃圾桶里,书桌擦拭得干干净净,ok!望着那干净整洁的小屋,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开开心心迎新年了!

  年味越来越浓了,新年正向我们走来!

关于年味的作文10

  夜渐渐深了,可随处可见的热闹却没有半点停息。爷爷奶奶家欢声笑语一片,因为今天是家人团聚的除夕夜呢,我们老早早就聚在了爷爷奶奶家。一吃完饭,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又热火朝天地忙起了明天的早饭——汤圆。

  奶奶是包汤圆的高手。只见她捏过一小团小糯米粉团,在手里微微按压,小心地捏成酒盅状汤圆皮;然后在汤圆皮里放入一勺馅儿,再将面皮边缘向上端收起,将整个馅儿全裹在了皮里;之后又将这个小团给放在手里搓来搓去的.,最后,一个圆鼓鼓的汤圆闪亮登场。我心里一动:“奶奶,你教我包汤圆好不好?”奶奶笑得一脸慈祥:“好,我家宝贝要学当然要教喽!”说着,就拿起我的手,手把手教起了我。

  没想到包汤圆看着简单,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好在奶奶教得耐心,我学得用心,终于有点像样了。我激动地捧着汤圆到处显摆,没想到大家看到我都抿嘴偷笑。表姐笑着将我拉到镜子前。我一看,原来自己额头上、鼻子上、脸颊上都是白白的糯米粉!看表姐笑得欢,我狡黠一笑,一转身迅速将手上残留的糯米粉抹到表姐脸上。表姐大叫着逃跑,我大笑着追赶。全家都乐呵呵地大笑了起来……

  一包好汤圆,我这小馋猫的嘴也就控制不住了,看着那圆滚滚的汤圆,真是口水直流。一面央求着奶奶先煮几个汤圆让我解解馋,一面眼睛直盯着汤圆不动。奶奶看着我这副嘴馋的模样,哭笑不得地答应了我。

  我看着汤圆下锅,又看着锅盖给盖上……终于等到了汤圆出锅的那一刻。看着还冒着热气的汤圆,忍不住就直接拿着勺子勺起一个一口咬了下去:“嗯,可真香啊!奶奶的汤圆真好吃!”虽然嘴巴被汤圆烫得不得了,可禁不住美味,吃完一个又勺起了一个,张口就吃。奶奶笑着连喊:“慢点吃,慢点吃,小心别烫着!”

  我看看碗里的汤圆,又抬头看了看眼前笑得慈祥的爷爷奶奶,不禁暗暗下定决心: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爷爷奶奶,我会陪着你们慢慢变老!

  不只因为这年味儿的美好啊,更因为我想让这美好的笑容永远存在,永远……

关于年味的作文11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奶奶——我爸爸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炮不想城里那样好,小店炮很单一,大一点店也没有什么好看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津津有味,因为这里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妈妈妈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婆婆,好在我们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赶没做完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12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这两天,好吃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上桌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香味。往日到处玩闹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锅台旁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年饭,吃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那时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即使年夜饭时,它们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菜是拿来招呼客人。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弟弟看着眼前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在回家路上,母亲狠狠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零食,那些好看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关于年味的作文13

  年末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春节最初大一家团聚的习俗也渐渐淡化了。有如此便捷的网络,我们也可以随时联系上远处的朋友与亲人,团聚也并不像以往那么困难。

  我想,这大概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吧!

  这十几个我经历的春节似乎都大同小异,我早已忘记自己亲手接到第一份红包的喜悦,也已经不记得感受到的第一份年味。

  萎了记住,留下这些珍贵的瞬间,他们选择了拍照。大家坐在一起,却只顾着用手机不停地拍,反而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等着最终的年夜饭。吃的也都是家的味道。

  与其说是过节,倒不如说是一个家庭聚会。除了红包以外,好想再也没有其他的年味了。

  但,我发现我好像忽略了什么。

  到了年夜饭,一家人,不论多忙,都围在桌子的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或调侃,或感慨,回顾着逝去的一年,展望着新的'一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幸福与喜悦。

  这就是过年。

  在我看来,过年,因人而异,并不在于延续了多少传统,关键是团圆的喜悦与真诚。因为有对家的思念与牵挂,不论多忙,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也许传统已被大多数人淡忘,但这份情却一直传递了下来,感染者每一个人。

  这就是年味。

  过年时,往日繁华的街上已经没有几个人。大街上的景象远不如圣诞节之类的其他节日热闹,但,大家都已回到各自家中,体会着家的温暖,享受这属于自己的独特年味。

  贴服字,写春联,送红包,团聚……这样的传统习俗往往生活中还是十分值得大家珍惜的。虽然在时间的推移之下,大家逐渐忘记了那一份最初的传统习俗,但这些传统仍然值得我们的传承。

  若干年后的春节,不知道还会不会见到门口大大的福字,不知道还会不会听见清脆的爆竹声。

  但,团团圆圆的喜悦一定会一直传承下去。

关于年味的作文14

  年味儿不仅是鞭炮的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口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汽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红艳的光照得他脸红彤彤的,身后的墙上映着他的身影,摇晃着。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灵巧而娴熟地操纵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围裙、护袖上白扑扑的一层粉。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又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绕有兴趣地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一边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上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的,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我那时年幼也不大听得懂方言,但见大家都嘴角挂笑便跟着乐呵呵的了。其乐融融。

  不一时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了。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没有多余嘈杂的声音很是宁静。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觉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地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15

  又到一年的末尾,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若有若无的年的味道。灯笼依旧挂,对联依旧贴,鞭炮依旧放。对于我来说,年味还是那充满了甜豆沙的汤圆。

  奶奶过年间是最歇不下来的人,可不,准备完了年货,又要开始包汤圆了。赤红的豆沙在洁白的碗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光泽,雪色的米粉被揉成了一大团。在微微熏黄的阳关下,奶奶斜倚在藤椅上,头上戴满了“金碎子”,全神贯注地包裹着汤圆。只见她双手揪下一块面团,慢慢地揉成了薄薄的面饼,一手托着,另一手从碗中挖出一勺的豆沙,把它按在面饼上,然后用勺子推成圆形后,双手快速地把它们搓成一体,整个汤圆就像个白玉球一样,看起来十分可爱。奶奶把成型的汤圆全都放入篮子里,一个个整齐有序,像一筐子高矮胖瘦都一样的士兵。奶奶似乎很陶醉于整个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眉头舒展,眼神都在迷离,嘴角上扬,深陷在一个个美好的回忆中无法自拔。

  下汤圆的时候,我们都会围在奶奶地身边,一个个扬起挂满笑容的脸,满怀期待地看着那“小胖子”跳入滚烫的开水中,嘴中好像都已经有了美妙的味道,甜蜜都快溢出来了。每当这时,奶奶都会挂着我们的鼻子,笑道:“看看你们这些小馋猫,等一等,汤圆马上就要出炉了!”可还是等不及的,就是在眼巴巴地望着那汤圆从坠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绒花,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呢,肚子里更是有无数虫子在挠着痒痒,催人食欲。

  等到汤圆上桌时,就早已经等不及了。那小手拿着勺子,从大盘子中一下挖起便是两三个,眼睛牢牢地盯着碗,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别人抢走。冒冒失失便一口下去,烫烫烫!即使嘴皮子都被烫出了泡来,也不肯松口,只知道那软糯的面粉在口中慢慢化开,犹如雪花般,如此自然,如此香软,里面的`豆沙自然是裹不住的,流的满口都是,甜到心中都酥了起来,却不腻,反而让人回味无穷。更妙的是那口中的余味,依旧甜甜的,还有一种温暖的味道,仿佛是奶奶身上的味道,也可能是包汤圆不小心把手中的余温也包了进去吧。

  年味,是那一碗汤圆,是汤圆中的浓浓豆沙,亦是奶奶的幸苦劳动,更是一年的团圆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