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收集阳光作文初三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收集阳光作文初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收集阳光作文初三1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收集阳光作文初三2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小时候,母亲用那甘甜的乳汁和充满期望的语言哺育着我,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长大后,母亲的爱更是浓浓的。记得有一次,我发烧到了三十九度,住了院,日夜守护着我的是母亲。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疲惫的神情,足以证明了母亲对我无私的,一丝不苟的爱。难道母亲对我无私的爱不需要我们去感恩吗?
那宽阔的臂膀和近乎沙哑的歌声伴我一次又一次的进入了甜美的梦乡,那是父亲。他教会了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见了叔叔阿姨要问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次我与同学闹矛盾,父亲总是叫我先找自身原因,要大度,友谊是用金钱也换不来的。难道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不值得我去感恩吗?
那三尺高的讲台上,总会留下她那忙碌的身影,是她那谆谆教导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她是老师。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惑的时候,帮我们解决的是老师;当我们在作业中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为我们耐心讲解的也是老师;当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减少,对学习兴趣消失时,对我们教导的,还是老师。难道老师对我们无声无息的爱不值得我们去感恩吗?
生病时,总有人向你送上关心的问候语,总有人为你耐心的补课。他们是同学。危难之时,是同学第一个伸出手;比赛时,是同学在背后不断地支持;取得荣誉时,是同学与你一起欢呼。是啊,是寒窗苦读的同学,与你肩并肩一起“作战”。难道同学们那真诚的爱不需要我们去感恩吗?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我们去感恩:清洁工为我们创造了美好整洁的环境;帮助我们的陌生人等等,需要我们感恩的人数也数不清。
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帮互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收集阳光作文初三】相关文章:
收集阳光作文07-02
收集阳光作文05-31
收集阳光作文01-24
关于收集阳光的作文06-09
【精】收集阳光作文09-10
收集阳光作文【热】09-10
【热】收集阳光作文09-10
【推荐】收集阳光作文09-10
收集阳光作文【荐】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