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作文> 永远向着那颗星

永远向着那颗星

时间:2024-02-18 12:58:16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永远向着那颗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题记

  犹记前不久颜宁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十年后你成为某实验室主任,有什么问题,弄懂之后就此生无悔了?”可惜的是,在场的本科生无一亮眼回答。如果孔子在场,他会怎样回答呢?

  当时听闻颜宁之问,我内心也有所震撼。但点开评论,与之共鸣的却只占少数。当时的孔孟之流,是否也曾面对这样的局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或许,在当年那个十五岁少年仰望苍穹时,面对礼崩乐坏之局面时,心中已有对“道”之追求暗中涌动。可惜的是,孔夫子一生不顺,厄于陈蔡,断粮数日,唯有颜回以“不容而然后见君子”之心坚持信仰。而亚圣孟子,也只能发出“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慨叹。在当时“圣益圣,愚益愚”之时代,孔子能找到并坚持心中的道属时实不易,士大夫的排挤使其备受折磨,废弃周礼的人们的反应使其痛心疾首,问津于人的事情使其喟然长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斯形”,欧阳子无意间恰到好处。

  但孔子仍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颜宁发问之后,曾反思这个问题对本科生是否太早了。也有人言:“在当下环境,许多人的目标是挣钱谋生,毕竟压力大大。”确实,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为科研而科研,在生活的洗刷下失去了本心。但孔子面对生活的洗礼,仍在为心中之道奋斗——为礼治安民而奋斗。或许,这“道”早已与他融为一体,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普通人在洗刷下磨平棱角,但孔子洗尽了铅华,他仍孜孜于学习,韦编三绝;他仍周游列国,讲学天下;他仍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他仍坚持着他的道。他可能至死未“悟道”,但他一直在路上,一直“夕死可矣。”

  孔子正是以这样一颗“丹心”照“汗青”,也影响了一批鲁迅笔下“拼命硬干”的人。先有孟子,劳筋骨,饿体肤,空其身,拂其所为后仍舌战百家,追寻心中“民贵君轻”之道;再有杜甫,繁霜鬓,不胜簪,漂泊转徙,不改其忧国忧民之志;后有王阳明,几经贬谪,于荒蛮之地仍有格物之心,最终龙场悟道……我又想起在面对未知时,人类群星闪耀——有欧拉在双目失明后,仍用心算写出数学巨著;有雅可比穷其一生,为数学、物理作出令人赞叹的贡献;有诺特,虽因女性身份倍受歧视,一生穷困,却仍愿不断研穷究理论物理,提出当今物理的中心定理之——对称即守恒……或又如当今的韦神,生活简朴,一天几乎都是矿泉水加馒头,却也“不改其乐”。他们都以身践行了“朝闻道,夕死可联”——或是在历经万难后,仍能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叹。只是在我看来,“道”不一定仅指道理。它也能被解释为一种追求,抱负,乃至梦想。

  我也算是“十有五而有志于”物理,面对颜宁之问,我心中已有了答案。曾记列慈欣小说《朝闻道》中的情景,或许某天我也会踏上那“讲坛”。愿数十年后的我,在历经次次磨难与不如意后,仍能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坚持下来,仍能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叹。又或许我永远不能抵达那颗星,但我会一直在路上。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