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趣的作文(精选32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趣的作文(精选3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食趣的作文 篇1
蝉鸣聒噪,绿树阴浓。白瓷碗散着白气当啷一声被端到餐桌,一家人在饭香中说笑。
“哎,你还记得不?你小时候可烦捉跌喽龟了,天一黑,你就在嘴里念叨——别出来呀,别出来。我和你爷爷就等着捉它,你这一念,还真怕它不出来。”奶奶边给我夹菜,边闲聊。
一大家子都看着我笑了起来。
奶奶口中的跌喽龟,就是金蝉。
“我不是怕黑嘛,不敢跟你们出去,一个人在屋子里又害怕。就想出这么一损招,觉得说一说它们就不会出来了,当时年少啊!”
在我们家乡,夏天有捉金蝉这一活动。上到八十多岁老太,下到两三岁的小屁孩都加入。捉的金蝉,等到秋天做盐炒蝉虫,还可以拿蝉壳卖钱。
捉蝉虫是件麻烦事,要等到夜色正浓时。它们喜爱在黑夜慢慢爬上树,等待脱壳变成白白的知了。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变成我们随处可见的黑知了。
天一黑,家家户户就出动了。手里拿着探照灯,身上还背着一个大瓶子,这是放蝉虫用的。我还记得我不那么怕黑时,跟着爷爷奶奶去捉蝉虫的那几次。
我背着个较小的瓶子,手里拿着一个较小的手电筒,在石子路上蹦蹦跳跳。看别的小伙伴瓶子里都装了好多个了,才真正开始行动。
电筒射出暖黄色的光束,我就借着这光束排查一个个树干,小朋友眼力好,不时就能看到几个。能够着的我就抓,不能够到的当然是喊爷爷奶奶来。不过他们帮我拿下来的,还是要放到我的瓶子里。对我来说这可是一场比赛。
当时也没有时间概念,等到瓶子装的'差不多了,沉甸甸的,我才觉得有睡意。
夏去秋来,秋天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收集的壳终于有着落了,收壳的小贩沿着小路骑车,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叫他停下,手提着一大袋的壳,那金灿灿发着光的壳。
虽然卖壳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但秋天最重要的还是吃蝉虫了。奶奶把蝉虫洗的干干净净,满身泥土的盔甲变得金光闪闪,真帅气。洗干净的蝉虫放到加了油的锅里炒,再加点盐。等到香气溢出来,融入到空气里,飘向我们鼻旁,就可以盛出来了。
我其实不太喜欢吃蝉虫,奶奶一夹我就跑的远远的。最后还是吃了,奶奶告诉我,吃蝉虫可以长翅膀。我信了,但这效果似乎有些太慢了,我到现在连翅尖都还没冒出来。
“我都忘了,你姥姥不是带过来一包跌喽龟吗?明天给你们炒着吃哈。”这是奶奶说的话。
“又可以长翅膀喽。”
一家子又笑了起来……
食趣的作文 篇2
食趣,重在“趣”。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准备中的忙碌、做饭时的快乐、做成后的满足、品尝时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加深了亲情。
下个月,姥姥就要过生日了,她决定今年不去饭店吃饭,而是在家里吃,在家里可以畅快的聊天,一起做饭享受生活,体味亲情。我们打算每个人都大显身手,自己设计并亲自做一道菜,组成一桌团圆饭。
之前每次去姥姥家,都是姥姥亲自下厨,为我们准备美味佳肴。她厨艺高超,做出的饭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这次生日宴,对于从不下厨的父亲和我来说,可谓是一大难题!
父亲是学理工的,平时很少下厨;最近我却发现父亲每晚都拿着一本食谱研究。食谱里菜式繁多,种类齐全,父亲从中挑选了一个容易制作又富有含义的一道菜--翡翠如意卷,有“事事如意”之意。当晚,父亲就已经开始准备食材:小白菜、肉、葱和一些调料。父亲先把肉制成肉馅,然后用翠绿的焯过水的白菜把肉馅包好,包好的'白菜卷像一个个的翡翠如意一样摆放在盘子里,煞是好看。接着放到蒸锅里蒸熟,再用淀粉制成汤汁淋在翡翠卷上,一道“翡翠如意卷”就做好啦!
一个周末的晚饭,妈妈我做了我喜欢的拔丝地瓜,我受到了启发:可以把地瓜改成姥姥爱吃的香蕉“如法炮制”成一道甜蜜的菜!第二天我让妈妈帮我买了一些香蕉,准备尝试一下。
我先将香蕉的两头去掉,接着再切成一寸长的条状,然后用面粉裹好,再放到油锅里炸一下,接着放入少许白糖,用锅里的热油和糖搅拌成糖浆,最后把炸好的香蕉条放到锅里翻炒,让糖浆将其完全包裹。这时的香蕉条色泽光亮,像一条条小金条。经过多次尝试与改良,我做出的拔丝香蕉外酥里嫩,口感极佳,得到了父母的夸奖。
姥姥过生日那天,大家在厨房里忙碌着。我的菜最后一个出场,因为这道菜要趁热吃,这样才能拔出亮晶晶的金丝。一条条金丝,牵动着大家的心,让每个人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姥姥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对姥姥来说,这是个特别的生日宴;对于我,也同样意义非凡。
美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内心的满足,味蕾的享受,还有浓浓的亲情。食物,可以作为一种载体,传达着亲人之间的爱,获得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与幸福。
食趣的作文 篇3
“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暑假已至,由于妈妈最近工作繁忙,每顿饭只能以外卖搪塞过去。刚开始,我还觉得这样新鲜有趣,每天花样丰富。渐渐的,我开始想念记忆深处的那份食。
说起有趣的“食”,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某次丰盛的“食”,或是春游时分享的“食”,又或是学校食堂的大锅饭香喷喷的“食”……但对于我而言,“食趣”一定是外婆做的饭。
平时在家,时间挤压的寥寥无几的妈妈,每顿饭都会尽量用心的做,但为了效率,随着燃气灶滴的一声响,如龙卷风般一会儿就能端出一盘滴着血的牛排,或是一锅炖。我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可最近餐桌上总是出现外卖,使我慢慢接受不了。外卖里的食材没有家里的那么安全、质量保证,所以吃多了便会感到油腻。再美味新鲜的食物,装在简陋的塑料盒里,都会让人不太有胃口。
这时,我就想起老家外婆做的美食。外婆早已退休,每天时间很充沛,又对做饭有大量的激情。早中午三顿,虽然不一定每顿都大鱼大肉,但每次吃,都能感受里面暖暖的爱心。
也只有经历了天天以外卖为食的生活,我才开始珍惜在老家天天吃外婆做的饭的时光。小时候,每顿饭都会和弟弟请求外婆打开电视,观看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从而忽略了饭菜的健康美味,以及饭菜背后外婆每早去菜场挑选最新鲜的蔬菜,然后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仿佛吃饭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个每天必做的,平淡无奇的任务。但外婆依旧每顿餐都保持有荤有素,都会尽量用心使它健康美味。但这一份暖心,都在小时候的我们在眼前掠过,现在才回忆印在心中。
有种幸福叫家里的饭菜,叫外婆做的菜。外面的饭菜也许色香味俱全,但还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也许少得是那股热腾腾的热气,还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的人气。在学校吃是为了基本的维持体力的`需要,只有回家,看到外婆做的那热腾腾的饭菜,才感到打心底里的家的温暖与幸福,心中无所顾忌,安心、轻松。于是现在,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幼稚的我和弟弟,每次吃饭时,不会再嚷嚷着想要看动画片,而是等待大厨外婆最后一个坐下,一家人拿起碗筷,一边“食”,一边“趣聊天”,一家人在明黄温暖的灯光下其乐融融,感受真正的“食趣”。
我想,食与趣相合,呈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吃,更是如何让意义深入生活的细节,使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都值得回忆与品味。
食趣的作文 篇4
豆腐,是我早年最常吃的,黑白双色的豆腐,淋上红油四溢的汤汁,咬一口,豆的清香同汤的辣爽在舌尖萦绕,久久不去。
找一木箱,分去上下两底,下底用细铁丝网格状交错,洗净擦干备用。黄豆入水,泡好放入院后的石磨中,豆水比例1:8,在阳光的映照下,豆浆从石磨中缓缓流出,不紧不慢,缓缓流淌。如同文明一般,源远流长。
大碗上挂漏勺,铺纱布,将研磨好的豆浆冲入碗中,捏住纱布周围,做漏斗状,自上而下缓缓挤压,豆汁从中滤出来,轻微的,去掉豆渣的苦涩,豆的清香此时完全释放出来,醇厚起来。耳边时不时的鸟鸣,让人不禁有些沉醉。打开纱布,废豆渣可以同青椒同炒,滑而不嫩,堪称一道佳肴。只是想一想,边垂涎欲滴。
将滤好的豆汁加入锅中,开火,轻轻搅拌,煮沸后,将盐卤水倒入锅中,轻微搅匀之后,你会得到一锅豆花,滤水,盐卤豆腐的雏形就完成了。其口感绵韧,弹而不散,白而不闪。像古典文化一样,繁华而不臃肿,华丽又不刺眼,高贵却非高高在上。有时,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心也随着豆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把预先准备好的箱子拿出,下铺一层纱布,将豆腐均匀的.铺满箱底,用重物压实。将猪板油隔水融化,涂在其上,似此往复两到三次,加重物压实,似文明一样,总要经历那么几次重击才能凝炼深沉。
在等待豆腐之时,可取少许牛绞肉同淀粉抓匀,将干红椒下锅炸,炸好后,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炒熟牛绞肉,随后下入豆瓣酱、葱姜蒜末,加水同炒。红、青、白、黑四色在锅中翻滚,红油四溢,香辣扑鼻,红中有白,青中有黑,真乃人间至味也。
此时去掉重物,将豆腐同模具同蒸,少顷出锅,将模具提起,无需刀切,铁丝早已切的整齐划一。同中华文化一样,不许加以粉饰,就足以浑然天成。
出锅,将通红的汤汁淋在白嫩的豆腐上,从红到白,再从白到黑,红白黑三色交替反复,同不断席卷而来的味觉攻势,刺激着你的神经。
夕阳下,躺在竹椅上,一瓶啤酒,一盘豆腐,生活如此惬意。
其实,豆腐同沉淀了的文明一样,不紧不慢,享受生活中的美,自有一番意趣。
食趣的作文 篇5
人生莫过于一个趣字,趣是走中乘兴而取的东西。光阴聚散,走走停停,忘不掉的总是那份食趣,弥散着淡淡烟火气。
食色性也。《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孟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知名老饕客。远的不说,单挑曹霑的红楼一段,通过行酒令简单写几道菜品宝玉吟雨打梨花深闭门尝一块梨,冯紫英吟鸡声茅店月品一块鸡,到蒋玉菡是花气袭人知昼暖吃一朵木樨。由蒋的酒令引到袭人,又唤出薛蟠打趣偷拿等情节,虽说是为了情节而写,可其中盎然食趣简直要从书页中漫溢出来。再说单纯为了吃而吃的: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诗就是一例。藕香榭周景色极佳,四面有窗,左右回廊,跨水接峰,曲折通桥;正值清秋,池水碧清,桂花极盛。写美食联系到人的活动,诗趣与食趣,两种看似不相关的趣味一朝重合即迸发出熠熠光彩,耀眼到极致绚烂。
书山学海中畅游之余,也不忘于现实中寻觅浪漫食趣。南国,家营菜馆随处可见,听人推荐找了一家风评最好的。我坐下来,有些像做梦,满眼都是人和碗盏。暮色透窗,城市还明亮着,在暮色里暂时澄明了空气。两边的院落里隐隐飘出杏花香。今日特供是面筋汤猪肚熬出汤底,里面的鸡丝、肉丝、豆腐丝、玉兰片、木耳、海带,鸡蛋花以及许许多多食材佐料每一样少少放些在碗里,居然也积了盈盈满碗,吃着有寻宝的意思。第二天,相同的时间里,杏花香里带了一股熟李子的浆汁味,空气律动着似乎要藏起夜晚精彩。这一天吃面机制面和手擀面,机制分粗、中、细自不必说,手擀竟也有少宽、中宽、加宽之别。十数碗臊子用精致小碗盛着一字排开,为的.是各样都吃到。可以想见,这一顿饭要吃到什么时候。天色开始暗下来,远处渐渐传来了乐声,或许是笙,萧之类管乐器?慵懒的调子慢慢变得幽深,泛出一丝丝古意。夜晚格外地静,仿佛是有人拨动了时空之弦,将这古幽幽的城带回了百年以前。这样的夜晚不下五六,直到潜滋暗长杏花香变成青果子的苦涩。我再也想不到,现代的夜里竟藏着如此食趣,称得上繁华,是盛世的遗韵。
食趣,才下舌尖,却上心间。
食趣的作文 篇6
也许,童年是人生中最丰富、最多彩、最幸福的季节。每每回想起童年的“野味”美食,依然回味无穷,馋涎欲滴。
刚开春,我们一帮小伙伴就利用空隙,风一样的溶入原野。什么猫妮菜啦,瓶瓶嘴、荠荠菜啦,采摘回家,去根洗净,成汤或炒,别有一番风味。春风又绿,椿树萌芽,攀上树梢,掐些嫩叶,腌一二天,清香扑鼻,可谓佐饭佳肴。倘若奢侈点,鸡蛋炒香椿,那滋味就甭提啦。接着可以“采青”,摘取嫩柳叶、杨叶,水煮一下,泡一二天,稍加油盐,纯香可口。滋味最佳的是“榆钱”。烟花三月,春风拂面,“榆钱”簇满枝头,小伙伴踊跃地赤足上树,先做个“美食家”尝尝鲜吧,然后捋些回家,母亲用面粉拌匀,放入锅笼蒸煮。这时,我会不停地敲着锅盖,“敲锅盖,快快快”。“小馋猫!”母便会骂道。然后急急地扒上一碗,蒜泥调匀,既可口又充饥。阳春大地,万物复苏,能够食用的远不止这此,还有槐花、泡桐花,野油菜、野刺菜……随意地挥洒着童稚和欢笑,餐桌上是品种丰盛、花样常新的。
夏天正是“捕猎”的好季节。小村坑塘遍布,鱼虾雀跃。稍有空闲,我便随哥哥们一起玩,看他们争前恐后往水里钻,转瞬间就摸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可以改善“伙食”啦。雨季之前,坑塘的水位很低,我们就筑成小坝,围成几方小池,用力将水搅混,鱼虾便浮出水面,往往能满载而归。另外一种美味——黄鳝,无法用“混坑”的办法扑获,那就费些力气吧!坑塘边缘,水草丛生,往往是黄鳝的聚集地,轻轻地除去杂草,找到鳝鱼的洞穴,便能扑获一两条大鳝鱼。至于野菜,田野就是“菜园”,母亲只用分咐一声,随手就是鲜嫩的`野油菜、鸡冠菜。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除了享受小米加豇豆、绿豆、花生米的“八宝饭”,红薯粉做的凉绊“蛤蟆蝌蚪”外,可往桑园“偷”桑椹,高梁地里采“乌莓”、甜秫杆,也可以到山里摘弥猴桃、野栗子、山楂……最诱人的是捉蟋蟀。
谷子熟了,蟋蟀正肥,掀开割后的谷子,蟋蟀十只、二十只地蹦出来,捉到用狗尾草串起来,洗净油炸,那味道呀,真的好极了!
冬风萧萧,瑞雪纷纷,耐不住寂寞的小伙伴,或者跟大人一起捉野兔,或者随着老式猎人套捉狐狸。这时,雪地上置粗筛诱惑麻雀,成了我们乐而不疲的游戏。
童年一去不复返。进入城市工作已经多年,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娱乐场所应有尽有,然而童年往事依旧挥之不去,故乡始终是一缕割舍不断的情愫。
食趣的作文 篇7
人世间,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
——题记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古有苏轼的“时绕麦田求野荠”“正是河豚欲上时”,陆游的“新津韭黄天下无”“鲈肥菰脆调羹美”……而今,人们对美食的钟爱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对我而言,最美味最有趣的“食”一定是奶奶做的那道“芋头烧肉”。
趁着假期,我回了趟老家。一进门便能闻见扑鼻的香味,我深深地一吸气,浓郁的肉香裹着芋头的清香。嘿!是我最爱的芋头烧肉。我奔向厨房,升腾起的雾气笼罩着冲进来的我,整个厨房间里一片朦胧。拂去面前的烟雾,我看见了奶奶忙碌的身影,她一会儿给灶膛中添柴草,一会儿掀开锅盖看看汤汁的情形。“奶奶,你怎么不用煤气灶呀?”“大铁锅烧的肉香。乖孙子,这里热,你到外边等。”
奶奶仍在不大的厨房里奔来走去。恍惚间,我想起和奶奶一起挖芋头的情景。我们来到自家的芋头地,芋叶挨挨挤挤的,好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好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啊。咦,芋头呢?掀开芋叶一看,芋头都躲在黝黑的泥土里,也有调皮的从泥土中露出个半个脑袋。
挖芋头是有讲究的,奶奶告诉我用小锹在长苗的地方轻轻地挖,慢慢地挖,挖到一个有硬的地方,再用小锹把整个芋头撬出来。挖芋头是极其有趣的',仿佛是在寻宝。当大大小小的芋头完好的出现在我面前,我常常两眼放光,激动得欢呼雀跃。
想着想着,我不禁嘴角上扬……
“别傻站着,快来趁热吃。”说话间,奶奶将一大碗芋头烧肉端上了桌。
猪肉的香味,在时间的熬煮中一点一点慢慢渗进芋头里,芋香缠绕着肉香,肉香包裹着芋香,本来一道寻常的吃食,不知不觉中有了厚重的滋味。芋头刚入口,黏而糯,再细抿,又有丝滑细腻的美妙意味。难怪连东坡都会称赞它“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我吃得津津有味,一抬头便迎上了奶奶满含笑意的目光,仿佛我吃比她自己吃还要香。
返城前,奶奶给我们装上了一包去皮的芋头。脱去毛衣的芋头白白嫩嫩,这可都是奶奶一刀一刀刮出来的呀。
一碗芋头烧肉,有挖芋头的乐,有品尝芋头的美,一切情趣尽在不言中。
幸福不过一顿美食。奶奶的芋头烧肉,妈妈的咖喱土豆,爸爸的清蒸鱼,抑或我自己尝试的鸡蛋卷饼……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趣与爱。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这便是食趣。
食趣的作文 篇8
生活如同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河中翻腾的朵朵雪白的浪花,便是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有令人记忆犹新的,有令人泪流满面的……慢慢躬下腰,轻轻掬起一捧浪花,推开了记忆的大门。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大年三十,全家张罗着包饺子,我也高兴得如同猴子一般上蹿下跳。很快,奶奶和好面,弄好馅,全家人便开始进入包饺子的盛大活动中。
家族中最年幼的我却进入不了包较子的队伍,只得趴在桌子上看奶奶、妈妈与婶婶在用沾了面粉的手,无比熟练地包着一个又一个“脑满肠肥”的大胖饺子。它们整整齐齐地摆列在盘子里,如同一个个大腹便便的将军在挺胸凸肚地站立着。父亲与爷爷在用擀面杖飞快地擀着,一个又一个面皮从他们手中诞生,如同流水工作线。我目不转晴地盯着,不禁看呆了。
爷爷见我如此着迷,如变戏法般掏出了一根又短又小的.擀面杖,交给我,让我试试手。我欣喜若狂,连忙接过来,准备擀,可谁知这擀面杖见风使舵,偏与我作对,在父亲手中百依面百顺如绵羊一般,可到我手里就摇身一变,变为横冲直撞的大老虎了,结果面皮没擀好,我却变成了一个“面人”,众人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
下水饺的时候到了,我为了雪洗前耻,自告奋勇下水饺。我高高地举起盘子,一个个地将水饺投入沸腾的热水中,顿时,“大胖将军”变成了“跳水运动员”。可高兴没多久,水饺溅出的热水溅到了我的皮肤上,疼得我眼泪汪汪的,把水饺往奶奶怀里一塞,跑去玩了。众人见我狼狈不堪,逃之夭夭的模样,不禁又捧腹大笑……
在这次包饺子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体验到了制作食物的乐趣。
食趣的作文 篇9
童年是一场如诗的梦,在这车马喧嚣的世间,将童年的回忆一点点取出,细细品味,品味少时的天真,品味食物背后的乐趣。
至今在梦里都想起的,是西瓜的甜。
小时候,三伏天的太阳晒得人都快熟了,在最热的中午,我急忙奔出去,买了一个西瓜。在回来的路上,把大西瓜当作宝贝似的,抱在怀里怕掉了,捧在心口怕滑落了,只得顶在头上,两只手支撑着西瓜的两侧,头垂得低低的,腰弯得深深的,尽管很不舒服,但为了我的西瓜,也只得颤颤巍巍、惶惶恐恐,活似个进贡的使臣。如此情景,顶回家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顶回家的西瓜还不能直接吃,得放在井水里冰镇一段时间,到了傍晚才能吃。
这段时间,我这个吃货自然是心痒难耐,看着静卧水中绿玉一般的西瓜,也不由得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但这可是在水里冰镇的西瓜呀,妈妈可说了,吃了没冰好的西瓜,会因为西瓜表面的热气,越吃越热的!也无法,只得似个猴子似的,紧盯着西瓜,一边想象西瓜的甜美,一边期盼着傍晚早日到来。
古有望梅止渴,我这应该叫“望瓜止馋”吧。
好不容易熬到了傍晚,妈妈拿起水果刀开始切瓜了,我却一直站在她身边,妈妈问:“你为什么站我身边啊?”
我忙答到:“老师说了,要观察生活,我这是在观察如何切瓜。”说得好听,其实我是怕老妈偷吃,看着她,万一她偷吃多了点,赖给我怎么办?
切好的瓜摆在盘中,绿色的瓜皮上站着红色的瓜肉,丝丝白色的雾气飘浮上方,一种水气的湿润和瓜肉的甘甜交织在一起,吸引着馋虫,再衬上青花瓷盘,还没开始吃,就似一幅画了。“叶碧藤青果硕圆,瓤沙红脆噬甘甜”正是这般景象。刚端上桌,我一马当先,抢了最大的一个,同时说道:“冰镇过的东西,直接吃的话,对肠胃不好,我得替你们试吃,以个人的.健康换全体的健康,不用感谢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一边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一边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妈妈见了,轻拍我的后脑勺,嗔怪道:“馋猫,知不知道西瓜吃多了,西瓜籽会在肚子里发芽,长出西瓜来的!”听了,并不感到害怕,反而觉得,这块我吃下去的西瓜有好多籽,那岂不是能结出好多西瓜来,那样吃西瓜就不用再出去买了,吃不掉的可以卖掉,那我岂不就发财了!
长大了,再吃西瓜时,之前的种种仿佛成了过眼云烟,也不喜争抢了,家人常拿着一块西瓜,笑说,你吃。往往一笑,说:“你吃吧。”
也常将整盘的西瓜一块块地递给家人,最大的给祖父母,最小的往往留给自己,轻咬一口瓜肉,看着坐在桌子四周的家人一边食瓜,一边谈笑风生。
一切的温馨,尽在此中。以食物代表童年,以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凡的食物,充满了趣与爱。
食趣的作文 篇10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生僻字》中的这句歌词唱出了汉字的渊源流长。不仅仅是汉字,美食在中国拥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美食,在中国几千年的时间长河里,已经不能单单是吃的东西了,还包含了无数匠人的智慧和努力,刻在骨心里的文化传承,背后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都值得去深究探索。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美食。元宵节可以吃到圆圆滚滚、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芝麻馅儿温暖了整个口腔;端午节带着粽子翩然而至,拨开粽叶,眼前浮现采叶人撑船满载而归的情景;中秋的月饼像极了空中悬挂的婵娟,催促着身在异乡的旅人归家团圆。
朝代更迭,民族交融,文化互通。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美食逐渐形成了八大菜系,名扬国内外。所有菜系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湘菜。也曾有幸见到湘菜的做法,起锅烧油,放入小米椒爆香,将切成丝肉的青椒倒入锅内翻炒,然后放入肉丝继续翻炒。突然,“呼——”火焰冲天而起,将厨师脸庞染成了橘红色,成珠的汗水从发梢滴落,躲入衣料中。一缕诱人的香气钻进鼻腔,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便出锅了。
比起名声大噪的八大菜系,中国的传统甜点显得过于低调了。但也有“鹤立鸡群”的存在,香气袭人的桂花糕,口味多样的月饼。在所有的甜点中,我觉得最为精致要非荷花酥莫属了,在油锅中悄然绽放的一刹那,惊艳了岁月。
食趣,食趣,趣的不仅是味道,更多的是食物背后的匠人的心血。动人的故事,传承的文化。
食趣的作文 篇11
一碗热腾腾的汤,一块脆酥酥的饼,开启了西安人充实的一天。
清晨,露珠还挂在叶片上,小鸟刚睁开朦胧的睡眼,西安的长街已经热闹非凡了。
羊杂汤的店面前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手中提着一个保温桶,耐心地等待着。卖羊杂汤的师傅身着厨师服,手执长勺探进锅里一舀,勺里便装满了羊肉和鲜汤。长勺倾斜,羊杂汤汁顺着弧度进入桶中,羊肉落入将上层薄薄的油面漾开,却不曾蹦出一滴溅到桶外。
留在店面吃早点的人,将自己先前买的千层饼。拿出金黄的饼面点缀着粒粒白芝麻,双手将它撕开,里面的层层显露出来,轻咬一口,脆酥酥的。外脆内软,十分有嚼劲,让人不住点头称赞。此刻再喝一口羊杂汤,鲜味伴着脆酥饼滑入胃中,温暖了早晨西安人微冷的身躯,使他们的人热乎起来。拿出筷子,夹起盛在碗底的羊肉放入口中,不含一点羊腥味的肉,在口中似乎要化开,十分的软嫩,即使是年过90的老人,也能尝一尝它的鲜美。
用完早点的人们提着装好羊杂汤的保温桶,拎着脆酥酥的`千层饼回家,让刚睡醒的家人也一尝它们的美味。看小孩的嘴边也占了粒粒芝麻,还冒着油光,念叨着“再吃一个。”不禁逗得家长哈哈大笑,也使人们一天的生活添了趣味。
羊杂汤加上千层饼,开启了西安人民辛劳,但十分有趣的一天生活。可见中华美食带来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愉悦。就是因为这样,那些厨师们才会满脸笑意,为他人服务。
美食的品尝不仅是一种满足,更是为人生增添了趣味。
食趣的作文 篇12
我不算吃货,但我妈却一不小心练成了厨神,蛋挞、泡芙、寿司等,花样十足。我的后宫佳丽三千,我最爱三瓢饮。
这第一瓢就是意大利面。混血美女,流淌着意大利的血脉,偏生了副中国面孔,明眸善睐,动人心弦。面条根根分明,韧劲十足。只见妈妈娴熟的手法,灵活的转身,“咔咔咔……”“泚……”“啫……”番茄独特的亮红色,飞流而下,均匀浇盖于泛着米黄色的面上,颗颗饱满的番茄丁携裹于红润色泽的肥虾上,似凹凸有致的美女身着一袭红装,巧笑嫣然,亭亭玉立。
“呲溜!”一抹浓郁的酸甜味瞬间在口中蔓延,又在味蕾中炸开。虾肉鲜嫩Q弹,虾尾酥脆,酸中夹鲜,鲜中微甜。面条圆润,坚韧有劲道。而此时在我面前展开的,是红纱女子随乐翩翩,身姿灵活,舞步多变。
这第二瓢,完全不同于前者的娇媚,是一个粉妆玉砌的小女孩。可是,肤白貌美的萌妹子,却偏偏取了一个妖艳无比的名字——雪媚娘。它的外皮由多种淀粉融合而成,又撵成似羽翼般轻薄的皮。当中的奶油也需高强度长时间的打发,渐渐绵软蓬松,洒上过筛早已磨成粉的奥利奥,轻轻揉圆,一颗白白嫩嫩的软团子便如此诞生。我小心翼翼地托起,将它视为掌上明珠,可嘴角却不加掩饰地垂涎欲滴。
我眼一闭,心一横,奶油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唯余微微香甜在口中,混合着巧克力味的奥利粉,辗转不久,又忽而消逝。又一口,清凉的口感,浓郁的'香甜,裹挟着转瞬即逝的淡淡苦味,流连着、蔓延着……如此温婉,而又娇嫩。
这第三瓢酱排骨,画风突转。身为女儿身,却似英姿飒爽的男子,棕褐色的皮肤,满身健壮的肌肉。可毕竟身为女子,不得男儿列,在如此威身下,暗藏丝丝甜蜜,再配上口感清爽的翠绿色腕带,这道酱排骨,不可多得,也不可贪恋。
我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却偏爱这三瓢饮。
食趣的作文 篇13
生活中处处有趣味,但是食趣就颇多。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美食达人,为各种各样的美食而疯狂,我也算一个热爱美食的人,爸爸在家经常做各种美食,味道都很不错。
KFC家喻户晓,也就是肯德基,这里必定是世界最有食趣的店之一,虽是垃圾食品,但孩子们人人都爱,只因味道好。KFC专以鸡肉等高热量食品出名。店里随处可见鸡肉的身影。销售量最高的食品必定是汉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虽然看着汉堡是有简单的几层构成,但其中的几层还是很难做的。咬上一口回味无穷。排名第二的应该就是薯条了,许多大小不一的龙舟(薯条)在红色的海洋(番茄酱)中飘荡,接着一条龙舟腾空而起,龙舟上还存留着红色的水珠,下一秒,龙舟直接碰撞在一颗颗硕大的白色大门(牙齿)上,顿时散了架,自己品味着这一艘艘美味,心中的乌云立马飘散,霎时晴空万里。第三估计是炸鸡,炸鸡和薯条不相上架,但在口感上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炸鸡外脆里嫩,经过油的洗礼,表面有雪白变成了金黄,咬上一口,层层肉丝之间霎时挤出晶莹透亮的.油。撒上一层调味粉,别有一番滋味。
如果把全球的美食比成广阔的沙漠,KFC包含的食品只是其中很少的几粒沙子。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食品,光中国,各个省份也有独一无二的美食。
如果有烦恼,就去品尝美食,感受食趣,调节自己的心灵。
食趣的作文 篇14
逢年过节,都要回奶奶家吃团圆饭。
一大家子人坐在桌边,聊着家常,吃着饭菜,洋溢着满满的温情。
每年中秋,月饼,瓜果早早就备好了,八月十五是吃藕的好时节,奶奶会炒藕丝,炸藕饼,我和姐姐总会掐好时间,装作路过的样子去等炸好的藕饼吃,奶奶有一个土灶,上面架着两口大锅,倒满油后,期待的姐妹俩数着锅中“”噼里啪啦”的拍子,等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藕饼出来后,都顾不上烫,吹几下就往嘴里塞,金黄酥脆的外皮咬开里面是满满当当的猪肉,偷吃完手上和嘴上都是油冒冒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完甜甜的腊八粥后,腊鱼腊肉就都挂起来了,奶奶家也早挂上了一串串香肠和一块块腊肉,果盘也堆满了糖果和橘子,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满满的“年味”,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最为丰盛的,鸡鸭鱼肉看得眼花缭乱,属于我最爱的必然是炸春卷,白白胖胖的小春卷跳下锅后便跳起了舞,香气在空中炸开。我总会跑到厨房偷出刚炸完的春卷,薄薄的外衣里面是菜肉混合的馅,记忆中我和姐姐一起偷摸着分享被发现后总是开怀大笑的场景,如今却再也找不到了。现在年夜饭总不在奶奶家里吃了,尽管餐馆的'饭菜也同样可口。但记忆中一大家子人共同举杯欢庆的样子不复,开始低着头看手机了。每想起那藕饼和春卷的滋味,心中总洋溢着暖意。其实那团圆饭的滋味,细细品起来,回味是无穷亲情的温暖。
食趣,回味有温度的饭菜。
食趣的作文 篇15
说起美食,我的耳边不由得想起一个低沉的男音,没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每天介绍的那些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我不禁想起了自已第一次吃蟹的经历。
醉蟹、醉蟹,顾名思义就是喝醉的螃蟹,但螃蟹是怎么喝醉的呢?一开始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了老家,已近开饭,桌上摆放着两盘螃蟹,一盘是煮熟的,一盘还没有煮的样子。看我急吼吼的样子,爷爷笑着提醒:等会儿,烫呢!
终于开饭了!我先抓住了一个螃蟹将它迅速扔进我的碗里。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的指头还是被烫得通红。不过,这让我早早闻到了螃蟹的香味。我咽了咽口水,面对这美食无从下手,只能干瞪眼。
一旁的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窘态,悄悄地对我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烫到了吧。你等一下,我给你拿一个好东西。然后从柜子最里面拿出了一个盒子,放在我的面前,打开盒子,看到的是那平时不怎么用的“蟹八件”。
在工具的帮助下,我将蟹掩(即蟹肚脐部分的一小块盖,公蟹母蟹形状不同)去掉,顺势揭开了蟹盖。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夹起那金黄的蟹肉,一口含住,入口即化,似如香甜的棉花糖,又如可口的肉松。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和蟹肺剪掉;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丢弃;用小勺舀点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的`蟹黄蟹膏吃干净。在爷爷的指导下,我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一件件工具轮番使用。最后剩下蟹的八只脚,包括两只大钳。放凉后其中的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后来吃。
别急,先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节蟹脚尖可充当工具。用蟹脚尖细的那一头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来,再用蟹脚尖粗的那一头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来。将蟹钳分成三段,前两段都可将蟹壳直接剪开,用勺舀出肉。最后的那只钳子,技巧是剪开两边,然后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两只钳脚,钳壳就完整地分开了。在工具帮助下,两只螃蟹顿时被舔吃得干干净净。
意犹未尽,我拿起第三只螃蟹。爷爷突然制止了我,说:“螃蟹一天只能吃两个,吃多了会闹肚子的。”我顿时停住了手,螃蟹虽好吃,但闹肚子的滋味也不好受。看着爷爷吃没煮的生蟹,我一脸的狐疑。
饭罢,爷爷给我说起了醉蟹的由来。
古时候,有一个读书人,住在湖边。这儿盛产螃蟹,每天都有大量的螃蟹从湖底爬到岸上去,甚至还会爬到人们家里去。而当地卖螃蟹的大多都是小打小闹,没有一个是有远大目标的。
这个读书人发现了一个商机,于是他便开了一个卖螃蟹的商铺。生意虽然不错,可总有剩下来的呢,扔了又浪费,再放就不新鲜了,自已也吃不了多少。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喝黄酒时,看到坛子里有只不知什么时候掉进去的螃蟹,拿出时香气四溢,入口还惊人的美味。
他猛的一惊:“有了!”他可以把螃蟹放在酒里浸泡,这样不仅可以使蟹更美味,又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后来有人把活的直接放进去,也有人把熟的放入,这就是生醉蟹和熟醉蟹。
熟的醉蟹只能算做开胃小菜,而生的醉蟹就要看你有没有一个强大的胃了。
当然,螃蟹的吃法可多了:蟹肉圆子、蟹黄包子、蟹黄汤包、蟹粉炖蛋……不说,又要流口水了。顺带告诉你个趣事儿:带钳子的那个关节,把蟹肉吃完后,螯可以张开形成一个展翅欲飞的蝴蝶形状奥。
尝不尽舌尖至味千千万,说不尽中华美食五千年。食在中国,趣在文化,享在盛世!
食趣的作文 篇1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确乎如此,中西食俗,可谓天差地别。
于巴黎街头巷尾,目之所及,必有咖啡馆之踪迹。西方人去的最多之地非咖啡馆莫属。于冬日絮阳之下静坐其中,轻抿一口,苦中带涩、回味犹甘,捧一本《海子的诗》,看那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岂不乐哉?西方人的咖啡馆情结,更多的则为一种情怀,一种随性的生活方式,一种人生的态度。
谈及餐饮,法式西餐可谓独树一帜,其食份之小令人叹为观止,但不失精致鲜美。法式甜品则为其招牌食品,广为人知,甜而不腻,食之者皆莫能忘怀。同中式佳肴满席众人觥筹交错的热烈气氛不同,西餐行分餐制,各人自食其食,互不干扰。举止间渗透着一种慢条斯理、从容得体的法式优雅。
同法式料理相似,日式料理秉承欧式西餐之特色,并加以改良。“天妇罗”一道风靡全球的独创佳肴,于扶桑而言,无论是繁华热闹之京都,还是雪国之乡的北海道,那酒家餐馆的灯火阑珊处,皆活跃其身影,金黄酥脆、勾人味蕾。
比止于西餐的简洁,中餐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底蕴之下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华盛宴。中餐有八大菜系,二十六种烹饪方法,令人目不暇接。大江南北,八大菜系,其菜品变幻莫测、不胜枚举,百里食俗可谓大相径庭。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于川菜而言,“麻”“辣”“鲜”“香”则为其四字箴言,无菜不“麻”,无菜不“辣”。不必说那“川渝火锅”,红油翻滚,热气蒸腾的锅汁,顿感满室鲜辣,勾人食欲,与那手切红白相间的肥羊片成千古绝配;也不必说那清脆多嚼之羊肚、鲜嫩多汁之豆芽……于此寒风凛冽之中,家人团聚,来此一锅,心身顿生浓浓暖意。
与此相比,杭帮菜则兼具江风海味,不必提那鲜嫩酥脆之松鼠桂鱼,更不必提那色香味形俱佳之西施舌,还有那嫩中带韧之红烧紫鲍,海域风情于此尽皆展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水之隔之北国,尚正处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象中。同南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不同,北冬无鲜菜,纵有,也为那大棚之中铜子货,平头百姓之家不得常食,白菜即独占冬日之鳌头。于此萧萧冬日,炖锅白菜丸子粉条大杂烩,热气蒸腾之间洋溢着丝丝幸福。再加上铁锅炖大鹅,此冬我心不寒。
于南域精雕细琢菜品而言,北菜则更为粗犷不拘,“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则为其真实写照。北京为全国之大都会,八方佳肴与此会汇糅合,四方特色,一应俱全。鲜嫩肥美的北京填鸭,酸烫爽口的'豆汁儿,细嫩浓香的北平烤羊肉,再配上潍县脆甜爽口的大葱,简直令人垂涎欲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穿越不同的中西食趣,解读不同的中西文化、文明,生活情趣,满满尽显生活的真谛!
食趣的作文 篇17
记忆中,总有一样美食逆着时光,陪你一同长大。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外婆家的烘豆茶算是一种诱人的食趣。
每当有客人来时,外婆就会从厨房的角落拿出几只小罐子,勺出少许熏豆、陈皮丝及胡萝卜丝,佐上黑芝麻,再放几片茶叶,缓缓地倒入热水,熏豆那干巴巴的外皮瞬时延展开来,伸懒腰似的.向上旋转着,吸饱了水又渐渐下沉,伴着熏香的茶味慢慢散开,惹得客人迫不及待地接过茶杯呡上一口。
烘豆茶是越喝味儿越浓,加了几次水,那味儿还是让人欲罢不能。儿时的我,最爱的是喝到最后一步的“拍豆”。其时,沉底的烘豆已喝足水,趴在杯底上,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拍几下杯底,仰头一倾,熏豆就会顺入口中。这时的熏豆不再像先前一般坚硬,而是偏软,嚼劲十足。若是多人一起喝茶,那阵阵拍杯声此起彼伏,是品茶的最后一个乐章。
外婆制作烘豆茶可讲究了,每个步骤都是时间和厨技的考验,茶叶就不用说了,单是说熏豆,就有“选优粒,烹其味,日晒足,香木熏”等工序,每个工序的时间,几乎精确到分。外婆每次做熏豆,都要做好多,除了用于泡烘豆茶,闲时做零嘴也是不错的。
烘豆茶因制作繁琐,外婆做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是,每当亲戚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着烘豆茶,谈论着过去与未来,美好的生活就会展现在眼前。
食趣的作文 篇18
那一天,我与另外两个同学将补充习题送到老师办公室,顷刻间我们三人的目光聚焦在同一个东西上巧克力。办公桌上摆着至少十块巧克力!
老师浅笑盈盈地走过来,对我们说:“来送本子啊?走了这么久,累了吧?每人来吃一块巧克力吧!”我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傻傻地盯着巧克力看。
也许是老师遇上什么高兴事了,所以才给我们吃巧克力的`吧?我这样想倒也说得通。
老师见我们不动手,便拿了几块要给我们。甲双手摇了摇,委婉地拒绝:“我就不用了,老师。学校是禁止吃零食的,而且我的肚子也还饱着呢!”
老师听他这样说,便没有勉强他。
乙同学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他一把拿起老师手上的巧克力,将包装袋撕下来就来了个“囫囵吞巧克力”。老师也不价意他这样吃,但是我们介意呀,这个家伙真没有义气,真是给我们学校丢脸了。
老师转了个身,又从桌上拿起一块巧克力,走到我面前,将她手中的巧克力递给我。我轻轻地将她的手推回去,说:“老师,学校是禁止吃零食的,况且我们搬这点作业也不累,反而锻炼了身体呢。”
老师竟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回过
神后,说:“连你们学都知道遵守校规,我这个老师更要遵守了。谢谢你们帮我搬作业,还有给我上了一课。”
巧克力虽然美味,但要在适当的场合下吃,吃东西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食物,不同的讲究,构成了我们有趣的人生。
食趣的作文 篇19
美食本身即是一种乐趣,食用时更是一种乐趣。
记得在书上看过“生活中一切享乐的东西不是非法的、不道德的,就是使人发胖的'。”而美食在四季也是不同的。
春天,万物复苏,暖风抚过脸庞,痒痒的。早晨起床,打个哈欠下楼,买上一个煎饼当早餐。看着煎饼人煎饼的过程,像作画,像雕刻。只见他舀满杂粮糊的大汤匙平推开来,又用木板刮匀。那饼形就刮出来了。待至七八分熟,抓上一把芝麻撒入。如果愿意还可以加上辣条。这时熟了,夹取薄脆、香肠平铺上去,挤入甜酱,叠得四四方方打包带去。看着美食的制作,不正是一种食趣吗?
夏天,烈日炎炎,风吹过似流动的大风。午餐过后,满头大汗,打开冰箱,取出冰镇好的酸奶,咬开封口,一仰头,“咕噜咕噜”一阵清凉,晕开传入身体每一个角落。每条神经、每块肌肉都感到凉爽。清凉过后,甜味接踵而来。凉和甜接在起冲击着味蕾,这种感觉忘不掉。品尝着美食的味道,不也是一种食趣吗?
美食并不是春夏专属。秋冬也能有一席之地。秋天,果实累累,凉风吹过,金叶满地。下午时分有点小饥,一篮橘子在旁,拿起一个。金黄金黄,似金子,可比金子好得多。饱满厚实,是一种生命体的象征,而金子,只是一种有韧性的矿石罢了。再看绿叶,因为无水,所以把仅有的一点水份传给果实了,有点蔫。观看美食的色彩,不也是一种食趣吗?
冬天,雪皑皑,寒风划过脸庞,寒冷刺骨。晚饭时分,冻得哆嗦。墙上有一包火锅底料,取下。把底料漂入沸水中,丢下火锅铰、火锅包、火锅面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阵香味传来,似鱼叉,又叉住了一条“大鱼”!这香味香飘一里,两里三里,四里嗅出美食的香味,不也是一种食趣吗?
生命最初的形式只会三件事:移动、分裂和吃,回看看现代人,非常多的人三餐不规律,这样找不到健康,也找不了食趣。
食趣的作文 篇20
济南老城区的街角有一家小面馆,虽小,但温馨而安静。那是一个阴雨的下午,我在小巷中到处溜达,雾气蒙蒙的,小雨酥酥的晕在脸上,舒服熨帖。不知是缘分还是偶然,在肚子空空时一眼望见了这家小面馆。静悄悄拉开门帘,没有往常饭店的烟酒气,如同进了一个小小的家,面香弥漫,丝丝入扣,直接渗透到鼻子深处,给肚肠与心灵以温暖的抚慰。老板娘坐在木椅上,脸上带笑:“来点儿热面?”声音轻柔,完全没有店面女老板的那种泼辣。我点点头,悄悄找了个靠窗的凳子,落座,窗外的雨,轻轻地飘,头顶暖黄的灯光照在木桌光滑的边角上,轻闪着,后厨的炉灶声起了,刀切菜碰撞着案板的声音,锅中清汤沸腾的声音,还有收拾碗筷清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温暖的食趣。
不一会儿,面端上来了,满满一大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面细如白线,翠绿与亮白的葱花,如一颗颗打磨的晶亮的玉珠,散落在面间的.缝隙中,再配上对半切开的一个土鸡蛋,一片片精细撕开的鸡肉,黑亮而富有弹性的木耳,香醇可口的鸡汤组成了这样一碗亮晶晶,香喷喷的鸡丝面。我的味觉顿时打开,感觉的口水都要流出来。视觉和味觉都达到了顶点的喜欢,对于这碗面。眯了眯眼,享受片刻,又嗅了嗅这香气,无上的满足。放下木筷,捞起一排细面,吹一吹气便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面煮得入了味,有本体的顺滑,又有了鸡汤的香醇,嚼碎了咽入肚子里,五脏六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再配上一勺热汤,几缕鸡肉,瞬间整个世界都弥漫了一股暖香。不知是因为饥肠辘辘,或是因为鸡汤面的美味,我吃掉了整整一大碗,就连汤也一点也不放过。递给老板娘十块皱巴巴的纸币,走出了门外,雨停了,阳光在头顶,闪耀暖暖的。
平淡的生活中,在这样熨帖的天气里,吃上如斯的美味。感觉人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如此食趣,如此美好的人生!
食趣的作文 篇21
真正的美食,是充满趣味的,即使品尝完毕,心中仍会存留一丝喜悦。而不像鸡鸭牛羊,可大块大块撕咬咀嚼,甚是爽快,但吃喝之后,杯盘狼藉,心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就算是结束了。
螃蟹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充满食趣的美食。《红楼梦》中就有一段极详细地描述了贾府中秋佳节,食蟹垂钓,对诗饮酒的雅致场面。可惜我年少懵懂,虽说年年吃蟹,但也就是将蟹壳粗鲁地掰开,在里头乱戳一通,把蟹黄一挑,一吃,剩下的便扔掉了,却毫不可惜。直到有次看书才了解到:原来吃蟹是要用“八大件”的,甚至还有更复杂的食蟹器具。我心中暗惊:好精致!太有趣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我便催爸爸也为我买了一套。
又到了一年中菊黄蟹肥之时,这一次,我极为庄重地把一件件古铜色的器具摆上了餐桌,好像古代的一位祭司,又像现代的一位外科医生。冲一杯姜茶,滴上几点蟹醋。面对一只红里透黄的螃蟹,餐桌上已有了种游戏般的趣味,又有了种匠人般一丝不苟的严肃。挑,拨、敲,掀,在我细致的操作中,时间仿佛停止,天地间的精华好像已凝聚这小小一方空间,蟹肉的细腻,蟹黄的粗犷,蟹膏的`软糯——这真有意思!
又过了一两年,我懂的知识更多了,才发现:食蟹之趣,不在其味,而在其过程之细致。十几路的器具,各有各的用处,哪怕仅仅是挑出一丝蟹肉,敲碎一片蟹壳。于是,食蟹便又升了一个档次,食蟹之时,从没见过谁啃咬撕扯;食蟹之人,亦从不会将其吃相与狮虎相比。而《红楼梦》中的贾府之人,也没有一味狼吞虎咽,而是吃蟹之时,还得赏菊,对诗,饮酒才算得上雅趣。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蟹早已脱离了众多美食,与诗赋菊花之流联系在了一起。不然,为何是九月时节,菊黄蟹肥呢?食蟹之趣,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食蟹能一直从古走到今,富人吃,平民也吃,这以是十分难得了。在近千年的食蟹文化中,一代代人对美食的追求,对细致完美的追求,对生活淡雅趣味的追求,尽在其中,我们应把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来,融入生活。
食蟹之趣,不应止于“趣”。
食趣的作文 篇22
陈晓卿曾写到,为了一碗鸡骨吊出的蛋花汤,在北京的寒风中寻觅早点。而在老家能把我从温暖的被窝中勾出的,是那缕挠的人心痒的南昌炒粉味儿。
凌晨6点的小县城还未苏醒,菜市场早已人声鼎沸。轻车熟路拐进菜市场旁一家小店,道路中间蛮不讲理的架着几张大圆桌,有些呛人的气味中坐着专心嗦粉的人。呲溜吸粉的声音此起彼伏,构成一曲别样的协奏曲。饭桌上总是蒙着一层油,吃饭前要亲手铺上一张乳白色的塑料桌布。店内的墙壁被熏得焦黑,油汪汪的墙边靠着一溜不遮也不挡的厨具。火力十足的锅炉边站着瘦瘦小小的老板娘,簪子盘起的银黑夹杂的头发去透着几丝油光,嗓门极大,语速极快,脾气火爆。锅铲飞舞,似是把利落,爽快都炒进了粉里。
妈妈的一个当地朋友说,很多老顾客从大学就开始吃老板娘的炒粉,她的脾气和现在一样不好。时间到没能磨去她的火气,炒粉的功夫倒成一流了。
“要微辣,不要放太多辣椒”我底气不太足地说。“要微辣还来吃什么,”老板娘头也不回的扔回一句话,从筐里拣出几个红辣椒,在案板上快刀剁碎。“要二两扎粉”旁边一男子喊,大概是熟客吧。“好嘞”中性十足的声音从烟熏缭绕中传出。说话的时间,蛋液被打进锅里,鸡蛋的边缘炸出一串泡,挖一勺子肉,丢些辣椒,撒把青菜,抓起一把粉,加盐加酱,颠锅,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蒸腾的油雾中,铁锅燃起火焰。老板娘回头准备个瓷碗,那粉像是一点不留恋曾亲密接触的铁锅,滑溜溜地跑进碗里。“自己来端走”,老板娘回头炒下一碗粉,留给食客的只是一个背影。
呛人的辣椒味四散开来,粉还没有端到桌上,心中的馋虫就爬到了喉咙口。肉末泛着晶莹的油光,炒的略焦,香香脆脆。浓油酱醋包裹的粉中,藏匿着几块锅巴,准备随时给你来个惊喜。吃着焦脆得烫人的煎蛋,富有个性酱香十足的嫩滑炒粉,感受舌尖上味蕾跳动的畅快。
吃着自己的,瞅着别人的。在妈妈的'炒粉中夹一筷子,入口的辣味道差点让我落泪。原来彪悍的老板娘还是听进了我的请求,自己的那碗炒粉,确是微辣,让人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在这家不起眼的小餐馆里,真正放不下的,只有筷子。作为这家小店的小食客,这样的食趣不可告人,只可在心中怀有敬意地怀念。或许这不是最正宗的南昌炒粉,但却是我心中那碗不可割舍的炒粉。
有炒粉的那天,胃口大好,没有炒粉的早晨,最难将息。
食趣的作文 篇23
皮薄馅厚,用勺轻轻地捞起,轻咬一口,恨不得一次吞下一整个,一碗下肚才知道什么是满足,趣在美食中……
小时候,最衷爱的美食莫过于宣堡小馄饨了。望着锅里的馄饨如同一只只白色的小纸船,安详地躺在水面,享受着“热水澡”,我便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了,迫不及待地呼喊着:“妈妈,快点儿,快点儿,我要吃!”
如今,繁忙的学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食欲大减。“儿子,想吃啥?我去买。”妈妈每次殷勤地询问换来的都是我漫不经心的“随便!”突然,电光火石间,小馄饨的记忆跳入了脑中,“我想吃,小—馄—饨!”
重拾那份记忆,重享那份食趣……
母亲早已将肉馅和皮端端正正地摆在了桌面上。卷起袖口,坐下,循着零星的记忆,我亲自动手。
我轻轻地取下一张面皮,左手托住面皮,右手用筷子轻轻地挑起肉馅,小心翼翼地从下方把筷子抽走,使肉馅聚集在面皮中央。
大功告成!我不禁沾沾自喜,信心满满地进入第二步。我用右手将面皮轻轻地对折,用双手捏住两端,再次对折,并将两端重合,捏成一个小船儿状。
正欲宣告“成功”,“噗!”一声闷响在耳畔响起。定睛一瞧,呀,原来面皮破了。我顿时惭愧无比,心情由成功的巅峰跌落到了失望的谷底。
怎么回事?正在捏馄饨的'妈妈开口了:“捏馄饨时,中间要压一个褶皱啊!”
顿悟,哎!生活经验太少,自然会惹出笑话。“卟哧”一声,我情不自禁地为我的滑稽笑出了声。顿时,一种体验生活的乐趣油然而生,看来这包馄饨也是一门学问呢。
“下锅喽!”妈妈一声呦喝,一只只刚刚包好的小馄饨如同一位位矫健的跳水运动员,舒展身子,一跃而起,与水面来了个亲密拥抱。
过了两三分钟,我便急不可耐:“好了吗?好了吗?”妈妈却不着急:“慢点儿,慢点儿,要煮沸两次呢!”
我却不以为然,二话不说,便捞起一只,咬下一口。“呸!”刚入口,便吐了出来,“还是生的呢!”
妈妈只是笑了笑:“让你心急……”
我便乖乖站在一边,再也不吱声了。只见妈妈朝锅里加水,用勺子轻轻搅拌。不一会儿,水便开了,又加了一碗凉水,解释道:馄饨表面看似已经熟透,馅儿却还夹生呢!
水再次沸腾,妈妈掀开锅盖,将馄饨捞起,沥水,装盘,上桌,一股股热气扶摇直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我挑了一只最大的馄饨,轻轻地咬开那薄如蝉翼的面皮,粉红色的肉馅便害羞地露出脑袋,顿觉淳香四溢。晚上,母亲把吃剩的馄饨炸给我吃,酥脆的外皮一口咬下,带着酥脆的口感嚼上鲜嫩的馅,别有一番风味。
不觉莞尔:人生不也如馄饨一样,只有饱受煎熬,才能磨炼自我。若熬过去了,自然就会芳香四溢。
美食的情趣,串起了童年与生活,在心中,四溢……
食趣的作文 篇24
原来这就是大爷口中的“无辣不成趣”!成都人,有趣!
夏游成都,暮色将至,信步进了一条老巷。
顿时,火锅冒腾的烟气,阵阵飘来;巴蜀粗犷的乡音,喧闹起来;浓郁的香辣味,哪里怕巷子深?
寻桌而坐,邻桌留着胡渣的大爷们早已酒到半醉,他们见我是远客,便七嘴八舌地向我推荐当地的红椒锅,说什么无辣不成趣。热情难却,加之被文字所骗,我就要了个辣油浅些的微辣锅,还特地嘱咐老板娘少些辣。
锅一端上来,只见红得亮眼的油上托着几根长椒,热烈而张扬地红着,尾尖如针,肆意渲染着汤的底色。“咕嘟,咕嘟”,汤渐渐沸起来,酝酿着袅袅的辣劲儿。
我急不可耐,不知将筷子涮了多少遍,这木头都快把辣印入骨髓了。一盘毛血旺终于上桌,早已听闻它的鼎鼎大名。连忙夹起一块,滑嫩细腻,入锅即熟。按着大爷们“七上八下15秒”的口诀,一捞,立刻浸上了鲜味儿,翻腾着滚烫的热气儿,入口即化。
弥漫在唇齿间的气味搅动着,震颤着,戏弄着味蕾,躁动不安,又引人入胜一秒,香;两秒,香辣爽口;三秒,只觉辣得要命!南方温婉的水乡养出的脾胃是娇嫩的`,受不住这狂放不羁的烈,眼泪抑不住,簌簌地往外冲。
辣!
舌头仿佛触电了一般,我一边伸着舌头狂喘,一边叫老板娘送水。她一见我这般,大笑不已,又上了个清汤锅底。
清汤锅实是清淡,尝过那鲜辣,又不甘屈于这无味之味了。
鬼使神差地又把筷子伸向了红辣锅。辣!一层层沸腾的辣油欢呼,招摇,对我哈哈大笑,我竟无计可施,一边牛饮白开水,一边又享受着这被虐的滋味,不可自拔。
邻桌的大爷两颊熏红,摇着蒲扇,满嘴辣油,搭着塑料拖鞋的脚往凳上一跷,啧啧赞叹:“咱这儿火锅,无辣不成趣,整点红椒才有拈头!”
吃罢火锅,去了茶楼。捧一壶茶,嚼着油渣。嘎嘣嘎嘣,听大花脸咿咿呀呀地唱,也极为有趣。
问食趣生从何处?必出自有趣之人。
成都人不急不忙,深夜的酒馆茶舍还是灯火通明,八点的早茶店依旧座无虚席。哪有功夫管那时间匆匆,世事繁杂,只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罢了。
也只有这妙趣横生的老巷,这充满真趣的人,才能孕育出这独具一格的辣趣,这引人痴醉的食趣吧!
食趣的作文 篇25
寒来暑往,不变的是我的一缕乡思。难得的寒暑假,我都会回老家的老街看一看久违的家乡美食,诱我心神向往,欲罢不能。
老街上老店云集,是我儿时的乐园,趣味浓厚,其中我最喜爱的便是烧饼店、汤圆店与莲子店了。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忆儿时,我偏爱家乡的福烧饼,皮儿脆,馅儿香,外加一碗粯子粥,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偶然回乡,漫步老街,最想吃的正是福烧饼。人们今天所买的是音译过来的复烧饼,而在新市,淳朴的人们总喜欢叫她福烧饼,寓意幸福美满,而十个均匀的小方块,寓意十全十美。福烧饼内部鼓鼓囊囊,咬上一口,芳香四溢的虾仁在口中游动,清香袅袅的韭菜在舌尖生长,幽香缠绵的肉粒在齿间奔跑,醇香馥郁的饼皮在嘴里弹跳。每逢佳节外婆总会为我捎上几盒香喷喷的福烧饼,最美味的食材。福烧饼里趣味浓,何处食得,家乡是也。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忆元宵,家家户户红红火火,举国上下吃汤圆!汤圆店的门前常常坐着一位老人,慈祥的面容总是迎着阳光,从不避让,双目凝视着前方,随着收音机的声音而哼唱。他的汤圆需提前预定,并非生意兴隆,而是老人想保持汤圆的新鲜,每一份绝不含糊,对手艺十分苛求,光是醒面和调配便要一天时间,并现订现做,毫不吝啬,货真价实,馅儿包的很满。老人的汤圆有芝麻与豆沙两种,一套套独家的程序已烂熟于心,炉火纯青的技艺已深藏于白糯红心之中,成为最独特的元宵!元宵中趣味浓,何处食得,家乡是也。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夏日,烈日似火,火伞高张,焦金流石,此时不必一根雪糕,亦不必一碗绿豆汤,仅一碗莲子粥,便可荡涤暑气,清凉一夏!老妇人着一席青色的布衣,花白的.头发与莲子相映成辉,她的莲子,永远是湿漉漉的,饱满可爱,但隔夜的莲子,必定会倒了,绝不再卖。家中的长辈喜食莲子,晚饭大抵是莲子粥;老妇的伙食一天都有莲子作伴。我原先不喜吃莲子,晚饭都将莲子拣出来,只喝清粥。后来,我明白,莲子的芯是苦的,果肉并无苦味。后来,我便爱上了莲子,虽苦犹甜的滋味使我欲罢不能。莲子中有趣味,何处食得,家乡是也。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岁月挽留阳光,烧饼挽留芳香,汤圆挽留年味,莲子挽留小荷,我挽留这忘不了的食趣。
食趣的作文 篇26
读到苏轼的一首诗:“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在宋朝时,馓子都写成了诗。明朝时,李时珍写道:“寒食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我的家乡淮安,茶馓最为著名。
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因为当时做的最好的人姓岳,又名“岳家茶馓”如今,茶散仍是流行,挨家挨户都爱吃。
说是茶馓,其实是面做的。小时候常看别人炸馓子,将面反复揉,然后叠,压扁,涂上少许油,用刀切成条,有时撒上芝麻,用筷子盘成形状,放入锅中炸即可。待金黄时捞出,只见一根根细如金丝的馓子,还冒着油,许多根绕在一起,成团状。
我们小孩站在旁边,总是口水直流。人们也总会给我们一团,掰开一根,咬下去,脆,香,到嘴里还有余香,吃完一根总是不自觉的又想拿一根,它似有魔力的,在不停地驱使我吃,似越吃越香,越来越脆,吃着吃着就没了。再吃馓子时,我总会想换种形式,将馓子掰成各种形状,直的,弯的,感觉吃出来的味都不同,吃着更香,弯的更脆。有时特意将馓子弄成棒状,与伙伴相互打斗,几根馓子打在一起,酥脆相互交织,但打掉了总会心疼半天,打过的散子,经过相互融合,吃起来又有所不同,味更美了!又将馓子弄成鱼钩型,去钓另外的馓子,更是别具趣味,钓起来的好像脆香十足,一包散子常是玩够了,也是吃完了。
馓子不仅可以干吃,还可以煮着吃。烧丝瓜时,待要好时,放入馓子(放早了会软不好吃)时候刚好,带着脆,但又大多是软的',吃到嘴里,本来的香依存。煮吃的馓子也一样有魔力,往往丝瓜未动,馓子就没了。
相传慈禧太后,曾患乳瘤,无方可治,后来有人开偏方:“淮安麻油茶馓四支,荔枝核二枚研末,黄酒二两,共浸煎,大被蒙头。”慈禧后来真好了,从此淮安茶馓成为清室贡品。
家乡的茶馓,味美,有趣,随历史的长河到今天,中华文化也就流传千古,如这茶馓有滋有味,越品,文化越有味。
突然想吃茶馓了,想那酥香味了。
食趣的作文 篇27
全中国遍地的烧烤摊,但要在里面挑出最好吃的,首先要回避大城市,其次,不要相信美食点评APP。
我家楼下就有好几家烧烤店。小城市的烧烤店无非就是——房子低矮,胡同昏沉,门口还有亮着店名的霓红灯,特有市井气息。昏暗、小霓虹灯、小旅馆、小烧烤。我们一家人就循着这个院子,把港城的烧烤几乎都吃了一遍。
记得味道还不错的一家叫“阿宋烧烤”。最早的时候,阿宋在街头摆摊儿,用35块钱一个的炉子打游击,城管来了,随时想跑就跑,摊子都可以不要。就丢下我们这些顾客仍吃着,城管也就无计可施。阿宋告诉我们,他被城管收过7个炉子,有时候城管来收,他就帮城管拿,说:“炉子烫,我帮你拿。”
阿宋这儿最有特色的是烤海肠。海肠关键是要喝到里面的海肠汁,为了保留着汪水,啊宋用的是最地道的S型穿肠大法。海肠会在烤中蠕动,等它快不动了,赶紧撤香料离火,汁水最足,味道最好。要想不浪费汁水,就要仰着头吃。
出去旅游我们一家人也爱吃烧烤。在北京,大家是晚上吃烧烤,一看就是刚下班。但在武汉,便可以在烧烤摊前感觉受到一种明显的“时差感”——有人一副刚起的慵懒样子,甚至还穿着睡衣,但有的`人就是全靠的西装皮鞋,明显已经上了半天班。不同时区的人聚在一起吃烤串儿就特好玩。
母亲常说“一家人一起吃的才是烧烤,一个人吃的只是饲料”。吃了那么多家烧烤,在很多地方,烧烤就是那片区域的一张脸,代表着那儿的某种气质,经历和记忆。
烧烤这东西就是这样,它不像其他美食,大家看看怎么做怎么好吃就完了。人一看见烧烤就会自然发酵出自己的回忆。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最好吃的烧烤永远都在我家楼下。
我们常说烧烤有烟火气,其实是因为它有灯火,烟和好吃的。把这些表象都剔除掉,剩下的是人们向往实实在在的温暖和美好,每个人都能在这里面显出原形。没了这种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渐渐地,我对烧烤产生了一种迷恋。这种迷恋中有嬉笑怒骂,柴米油盐,人间戏梦,滚滚红尘。烧烤之恋,有味,有料,更有趣。
食趣的作文 篇28
童年的日子是五彩缤纷的,在那时的我们是多么地天真无邪啊!在童年的日子有时是美好,有时却是非常地糟糕。在我的童年里就发生过一件知道此刻还让我觉得那么幼稚可笑的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妈妈的朋友来我家做客。我知道,每当这位阿姨来到我家时,都会带许多好吃的。于是,我快乐得一蹦三尺高。果然,阿姨带来了一个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水果――西瓜。刚一看到这个解暑的水果,我的眼睛宛如在发光。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没经过妈妈和阿姨的同意便抛开“淑女形象”狼吞虎咽地开吃了。可是,在吃的过程中,我一不小心就把西瓜的籽给吞了下去。妈妈看到我这副狼狈样于是逗我道:“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居然把西瓜籽给吃了!”身旁的阿姨连忙应和道:“是呀!欣欣,你把籽吃了,你的.肚子里就会长出一条西瓜藤,然后开花结果的!”就是这个不经意的玩笑,使才6岁的我大惊失色。因为我那时坚信大人们不会骗人,于是,我便把阿姨的话当真了。我的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然后一声不吭地跑回了房间。妈妈以为我回房看电视去了,也没太在意。
回到房间后,我的心中非常地担心,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满脑子都是在想着肚子里的那些不该吃的西瓜籽。心中一直在担心这些籽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结果……
晚饭时,妈妈宛如要与我作对似的,居然烧了许多让我觉得特好吃的菜。但是,我有生怕这些美味会让肚里的西瓜藤营养太旺,所以,我忍痛没去吃那些佳肴。
晚上看电视时,我实在想喝水,于是我只能怀着“侥幸”的心理――肚子里的西瓜藤不会开花,去喝水。我刚刚喝到一半,突然感觉肚子里发生了轻微的摇晃。我心中的石头一下子悬了起来,“难道……难道说……西瓜开花了吗?”我情不自禁地心想着,“怎么办啊?要不要开刀啊?要不要打针?”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还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完后情不自禁地笑道:“你怎么这么傻啊!妈妈只是逗你玩,西瓜籽吃下去不会长出西瓜来的呀!”
我顿时恍然大悟。
每当提起吃西瓜这件幼稚可笑的事都会让我忍俊不禁,也是因为这件事,让我的童年又多了一个美丽的点缀!
食趣的作文 篇29
天天上午最后一节课,肚子就是开始“大唱”,“民以食为天”。
我一边托着沉沉的下巴,一边看着讲台上比比划划,讲味颇浓的老班,“唉,看来他老人家一点也不饿”,于是,就像一个将死的灵魂在热切期望瞻仰上帝尊容一般地期待着下课的铃声……最终到了11点05分0秒,不再等待听出那个等待了几十个世纪的铃声是个什么味儿,便立即飞一般地奔出了教室,将早已目瞪口呆的老师甩在教室。“漫长”的铃声还没有到达尽头,早已撇开了腿冲向那“梦想中桃花盛开”的地方了,什么“淑女气质”“碧玉风范”早已寻之无踪了。
虽然以光速到达目的.地,呀!一看,捷足先登者大有人在。每条队伍都如“长龙”一般!“飞毛腿”们早已坐下来喜滋滋地享用美食,脸上洋溢着“抢饭先锋”地豪情,那饭菜诱人十足。那长长的队伍让我简直失去信心。望着正在一盆盆消逝的饭菜,我雅兴大发,禁不住摹仿鲁迅先生[家乡]压轴句喜得的一经典句子:“钱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食堂里的菜,那原本不是菜,吃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菜。”我正为这一仿写字段而得意洋洋时,忽听见:“什么?就这么一盆饭了?”这一句话音未落,立即惊动了“卧龙们”,一个个举着饭盆向前冲去,杀敌为饭!我也不甘示弱,可不幸还是晚了一步,看来又要饿肚子了!
哎,“食堂”的风波总这么热,何时才是尽头啊!
食趣的作文 篇30
食物,千百年来被人认为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东西。可一放到中国,那便是一种享受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光食物便有讲究。吃饭之前,得先握手示好;上席后,得等长辈先动筷方可食用;吃饭时得把菜夹到自己碗里才能吃……不就是吃个饭嘛,干啥这么麻烦?没办法,这就是中国文化。
想吃美食?还得先过一关——筷子。筷子作为中国的标志,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千年之前,人皆用筷。可筷子并不容易用:许多外国人拿也拿不起来,甭说来了。美食在眼前,却吃不了,真是“酷刑”。不过,筷子好处大着呢:它可以加强身体协调力,锻炼身体,还能让原本“蠢如猪脑”的我有了一线生机。
万事俱备,只欠点菜。中国的菜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每一盘菜都可使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原本的“选择困难症”发得更厉害了。元宝鱼发出诱人的光芒;红烧排骨散发着无法拒绝的香味;火锅“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连厌食症都治好了。
说到我的最爱,那肯定是臭豆腐。臭豆腐外表虽臭,内心却美。油炸过的臭豆腐,外皮酥脆,里面白白嫩嫩,十分好吃。再蘸上红得发亮的辣椒酱,顿时令人感到飞出了九重天,上了仙境。臭豆腐吃完后,一股臭气留在口中,那是多么的美妙,多么令人流连忘返啊!
绍兴的鱼,自然也是榜上有名。红烧鲤鱼,一条二斤半的`大鱼放在盘中,筷子一夹,肉就碎掉了。肉白白的,浸过红烧酱的鱼肉,放入口中,细腻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香气让鼻子得到了满足。一桌人散后,往往都把鱼吃得精光,不留一点残余。
中国历史还是文化,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国人吃饭,不光是食物本身,还对食物一种尊重。食物的趣味,星星点点撒在各个地方,“朱汀酒肉臭”谈得上趣味吗?“曲水流觞”那一点酒,难道不是趣味吗?食物趣味,还得取决于人的灵魂……
食趣的作文 篇31
钱塘江汹涌澎湃,在东海口撕开了一个口子,在那矗立着一座城市,散发着光辉,蕴含着悠久历史——绍兴。
站在星空之上,遥远眺望,默默地注视着这座神圣的城市。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绍兴江南可谓是鱼米之乡,山美,水美,人更美,家乡美食蕴藏中国文化,显得更美。
家乡的臭豆腐可香了,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学时,便会拉着妈妈的手,吵着,闹着来到弄堂中的臭豆腐摊前,闻着沁人心脾的气味,我口水就直流三千尺,每时手捧热热的臭豆腐,心中别提有多么愉悦,这是份臭豆腐带来的童趣。
长大了,仍不忘臭豆腐的美味,时常因长久没有接触而闷闷不乐。臭豆腐虽廉价。人人都有口福品尝它的美味,但它又显得格外的贵重,它的气味散发在弄堂之中,传出的是令人难忘的食物香,亦是中国文化悠远的气味。
入口的臭豆腐脆脆香香,让我觉得它是上上等美食,有时还会带着少许的汤汁,沾上甜酱,感觉来到了仙境之中,金黄的外壳包裹不住它甜美的内部,隐藏不住中国的文化。
家乡的茴香豆亦如此,我第一次看到名字,就认定它的味道必将“回香”,绿色的'外壳包裹着它白白的肚皮,活脱似一个个娃娃。放进嘴中细细咀嚼,传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沉浸在音乐交响曲中,久久不能回神,茴香豆美味无比,经过岁月的洗礼,早已成一道佳肴,散发着中国的文化。
家乡的扣肉更令人振奋精神,层层薄而通红的肉叠在一起,香气诱人,夹起一块入嘴,细腻而光滑,如湿润一般,甜令人再次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再夹一块,嘴中还未咽完,下一块就已经准备好了,香气回绕,长久不消逝,溢出中国的文化。
中国有着悠远的文化,最近的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为中国前进脚步加速,人们的梦想已经不止于“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而是更遥远的外太空,甚至更远更神秘的地方,中国之香不仅只会散发在诱人的食物,更会如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人们心中。
食食物,品文化,悠远历史与飘香的食味交织着,丰富了绍兴,增添了中国的色彩。
食趣的作文 篇32
一缕甜香从一条小巷子里扑鼻而来,我不禁随着香味走进了巷子。巷子很小,但是店铺却十分的多,我仔细一闻,定睛一看,原来是——糖葫芦。
巷子里一位老爷爷开了一家糖葫芦铺,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开业了,是整条巷子里开门最早的店铺,也算是味道最正宗的了。
大清早,老爷爷又摆起了店铺,架起了砂锅,做起了糖浆。一个锅放满水和砂糖,老爷爷十分熟练地拿起锅,放到火上,拿起一个铲子不停地在锅子里翻来覆去,水和砂糖一会儿就沸腾了,像千军万马般气势重重,冒出一缕缕白烟,传出清香。
就一直煮啊煮,味道越来越香,周围的人也越来越多,锅里的糖浆仿佛热锅上的蚂蚁,抱成了一团,有些粘稠了,这才关上了火。
老爷爷把糖浆放在一边冷却,手里的工作可没停下,串起了山楂,一大盆的山楂要串起来也要耗好一串工程呢!老爷爷把一大盘山楂放在水里静静地冲洗,一边开始从另一个大盆里挑拣上等山楂,烂的、扁的`、不红的、不新鲜的便一把扔进垃圾桶里,这也是糖葫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挑了片刻,老爷爷从店里捧出一大捆木棒,把山楂一个个有序的串起了,蘸上点糖浆,放在架子上,等到冷却,就完成了。
煮浆和串山楂完成后,做糖葫芦就轻松多了,一蘸一放,一放一晾,快多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周围的食客终于如愿以偿地买到了糖葫芦,我也忍不住买了两串。
刚下口,只觉得有些硬,可是一咬,那又甜又脆的口感就使我沦陷了,再嚼几下,便会有极其酸甜的葫芦心,让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糖葫芦果然名不虚传,虽然做工麻烦,但是口味十分地美味,因为家乡人们的智慧,又为绍兴增添了一道可口的佳肴。
【食趣的作文】相关文章:
食趣的作文08-12
食趣的作文15篇08-12
食趣的作文(15篇)08-12
食趣的作文(汇编15篇)08-12
食趣的作文集锦15篇08-12
食嗟来之食作文04-30
猴趣的作文04-10
书趣的作文04-10
夏趣的作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