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时间:2024-02-24 11:45:11 偲颖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写好一篇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

  建议1: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

  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

  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

  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答案补充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建议2:

  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又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深的综合体现。明白这个含义后,我们就来谈一下如何写好作文这个话题了。要写好作文,不妨从以下几点来尝试:

  1、多读书。中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课本知识,还必须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阅读书刊杂志,阅读名篇名著,每学期读一至二本文学名著,每周读一篇名家精品。因为阅读不断能扩展视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丰富作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写作的技巧。因此在阅读时,学习作者怎样选择材料,怎样用词做句,怎样安排材料,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等等。通过阅读不断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写作内容,积累范文,作文就能提高。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2、要多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写的材料,这就要求有丰富的生活,有更多的实践。除校内生活外。还应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参观、访问、出游、看电视、劳动等,都是积累作文的原始来源。在活动中,要多看,要看得细,看得全,抓住事物特征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作文才有内容,才能做到具体生动。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之一。

  3、要多思考。一方面要从“多看”“多读”中思考,不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和借鉴的能力。

  例如:在生活或活动中观察时要多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洞察周边的事物,不但要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在写人记事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另一方面在作文之前要多想,做到想好再写。作文时,不仅是让人知道所写的事的具体内容,还要让人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意图。这就是要想好文章要选好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怎样安排,怎样用词用语,这些在动笔之前都要想好。如能在学习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再加上平时常写,写后养成勤改的习惯,作文水平一定会进步很快的。

  平时写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清题意不跑题。

  作文大忌之一是跑题,而审清题意是防止跑题的关键一步。审题须抓题眼,题眼一般也有规律。偏正式题目要抓其“偏”,如《一个惜时如金的人》,“惜时如金”就是题眼;动宾式题目要抓其“宾”,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的”就是题眼;并列式题目要抓其“关系”,如《时间?生命》;省略式题目要抓其省略;如《现代科技带来的》;要求式题目要抓其要求等等。

  (二)内容充实不空洞。

  写人要形象,写事要具体,写景要生动,写物要准确。作文一定要“真事,真话,真情”三者合一。

  (三)结构合理不混乱。

  作文写出来须有头、有尾、有中间。各部分比例还须匀称,正如古人讲的那样——“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小而漂亮,吸引人;中间充实丰满,说服人;结尾短而有力,感染人。

  (四)语言通顺求流畅。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这话颇有道理。语言要通顺,一要作者思路清晰,二要反复修改。作文写完了,一定要看看、读读,把不通顺处改正过来。无论哪种体裁的作文,语言都要力求简练。平时可以这样试一试,把你原来的作文拿来,不考虑材料的取舍,单从语言上删改,看看能不能删掉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样练习几次,语言的功力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书写工整求漂亮。

  字迹是作文的脸面,同样不容忽视。平时一定要挤一些时间下功夫练一练。考场上则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给作文留足时间(一般是考试时间的45%-50%);

  二是要对字迹予以足够的重视,每写一个字都应想到这是作文的脸面,这是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阅卷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力争把每一个字写得易认、工整、漂亮。关于提笔忘字的问题,其实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主要靠你的认真与努力。语文学习中的字音和字形属于基础知识部分,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可能你已经认识了许多字,但是有时还是会忘记写法,那么只能说明你的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学习态度还不够认真。另外,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准备一个小笔记本,把平时不会写的字或者是易错字记录下来,还要多读书,把你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也记录下来,定期翻看,日积月累,我想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建议3: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作文写作就是由无数的字词句等构成的部分,对学生字词量、语法知识和文章结构编排具有很高要求。所以一篇的优秀的文章,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文章的优秀字词摘抄下来,理解字词的运用场合,帮助学生学习新字词。同时还可以将整篇文章分解为若干小部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语文和作文写作的有机结合,将各种语文知识应用到写作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习别人的表述习惯,将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想表示出来,给自己的写作奠定基础,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现象,有针对性的记录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长期写作锻炼中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知力,正确辨别社会中的现象,站在合适的立上场分析问题。

  2、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断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思想对学生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不能体现一篇作文的写作思想。而且教学中,教师经常给学生拟定固定的写作题目,学生无法独立在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时,经常选取班级中作文写作较好的文章进行解读,不能针对性选择一些写作水平差的作文进行讲解,不给学生分析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长此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只能停留在原地。新课程明确指出,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写作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有独自表达看法和观点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判断力;教学中,还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例如进行作文教学时,语文作文写作中,很多学生对写人类文章比较感兴趣,为了不受作文题目约束,教师可以将题目命名为“对我影响重要的一位人”,然后提出写作时间、写作字数等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感受进行写作。此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空间,学生可以独立选择自己的写作题材和写作人,发挥了学生想象力,对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具有很大帮助。

  3、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写作是学生有意识在将生活中的主观敢说、想法和事件等记录并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古代人们经常将写作表述成一种比较优美的创作情境,既有抒情类,也有记叙类,文章字词选择较精确,都是通过反复推敲后选择的,可以体现写作真谛,更重要的是文章还表述了写作者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还不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经常将写作看作一种精神折磨,失去了写作原本的意义。因此,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必须有意识指导学生,让学生带领到生活中,主动感受外界事物的变化,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向世界,在生活中寻找事件的变化规律,提供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极强。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写作特点出发,深入到学生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关注焦点进行创作,激发学生探讨课题的激情。例如寒假结束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开展依次课题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给学生的创作提供素材,可以将活动主体定义为“关于幸福的讨论”让学生相互间讨论自己的幸福感,然后让学生独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给学生提供课堂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提高写作质量。

  4、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将课内文章作为教学重点,给学生讲述了大量的写作技巧,但是教学效果依然不理想。从语文教学的本质上分析,语文写作实际上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与课外阅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必须鼓励学生不断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学习大量课外素材的基础上创作时,思绪就会源源不断,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阅读和写作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扩展课外阅读量,才能提高学学生的写作质量。实施教学时,教师必须加强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记录自己认为优美的文字,同时也可以将不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记录下来,让学生们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相互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本,让学生在长期阅读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写作意境和美感。

  建议4:

  一、全面分析,评价有的放矢

  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评语要首先从内容的角度指出文章是否写出真情实感,哪方面观察得仔细,哪些材料选择得既有意义又有趣,哪部分思路开阔,想象丰富,从而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值得写的,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同学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不同,也会显出高低之分。很难想象,面对一篇言之有物,情真意切而语病甚多,结构散乱的作文,教师会只肯定其优点,而对其不足视而不见,评语中只字不提。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上的任何一次微小的忽略,在学生那里都可能被误认为是教师的默许甚至肯定。因此,作文评语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放过该警惕的错误,使学生的作文从一开始就努力做到文质兼美。如果说课堂作文讲评注重的应是全班作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那么,作文本上的作文评语就应多抓一些个性的问题,根据每个学生、每篇文章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意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明确标准,突出训练重点

  一篇作文在表情达意、用词造句等方面的好坏是有一定标准的,但这个标准可以因训练目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如看图写话练习,只要学生把图中主要的意思写出来了,顺序清楚,语句通顺;写一个人,能写出他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上的基本特点;写一处景物,能写出它的特色,就可以算作好文章。同样,写一次活动,能把主要过程记下来;写一个场面,能把主要情景写出来;写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很完整;写说明文,说明顺序清楚,说明对象描述准确;写日记、书信格式正确,真实可信??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

  下面是一位教师给学生作文《第一次做饭》写的一段评语:“第一次独自做饭,免不了要手忙脚乱。按照做饭的先后顺序,作者依次写了淘米、煲饭、炒菜的全过程。因为经验不足,就要格外细心;越细心,就越慌神儿。好在小作者挺机灵,关键时刻能急中生智,转危为安。作者抓住了‘第一次’做饭的特点,文字不多,却写得小有波澜。别看小作者做饭时手忙脚乱,文章可写得步骤清楚。”这段评语从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出发,着眼于所评作文是否圆满地完成了写作要求,如做饭过程是否完整,顺序是否清晰,标题中的“第一次”是否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样,就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文章在哪些方面达到了老师提出的训练目标,哪些方面没有达到,从而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选择角度,评价因文而异

  一篇作文的优点或缺点在作文要素的各个方面表现是不均衡的,作文评语从什么角度入手,关系到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问题。因为一篇作文,尤其是一篇优秀作文,其优秀之处往往不只一处,这就要求教师写评语时能选择恰当的角度,抓住文章的突出之处,多给予表扬鼓励。

  例如《我的表弟》一文的评语:“彬彬可真是当之无愧的‘小精灵’呀!瞧他那饱满的天庭下乌黑的大眼睛,瞧他趁人不备干的那些‘坏事’,瞧他挨打告饶时甜甜的嘴巴,瞧他吃饭时与‘小伙伴’们有福同享的‘慷慨’,瞧他以外婆的绝招‘反击’外婆时的狡猾,无不透着淘气、顽皮和聪明。文章在记叙外婆‘哄’彬彬爱惜粮食的过程中,从语言、动作、表情、外貌等多方面选取细节,按照一个4岁男孩的特点,生动地做了刻画,使彬彬活生生一个小精灵跃然纸上。虽然他还不懂事,但却很可爱。”再看作文《童年趣事》的评语:“如果没有异想天开,童年也就不会色彩斑斓了。‘我是司令你是兵’的游戏换一个角度体会一下指挥别人的威风,换一种方式体验一下辛苦和艰苦的滋味,不仅是一种乐事,还是一件好事。文中‘司令’和‘小兵’的语言和动作既是‘兵’的,又是‘孩子气’的,两个孩子那副煞有介事、俨然真为司令真为兵的神气劲儿,令人忍俊不禁,由不得赞叹陈莹同学描写的活泼”。同是写人的作文,前一篇作文侧重写彬彬的真实活动,后一篇作文侧重写两个孩子的真实想象。作文评语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前一篇评语着重评人物描写的是否生动,后者着重评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想象。

  四、立足对象,语气因人而异

  作文评语的接受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否乐于接受并受到启示,是检验教师评语是否有效的尺度。学生的年龄、心理、性别、经历不同,写出的文章也会风格各异,这就需要教师变换语气,写出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评语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指导作用。好的作文评语也该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让学生有所收获,与学生有所沟通,互相理解,同时又赏心悦目。那种生硬、呆板、千篇一律、放之四海皆准的评语只能引起学生的厌倦和反感。

  实践证明,恰当的作文评语,准确合理的评价,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正在经历识字、学词、读文这些语文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种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必须认真思考,充分发挥评语的指导、教育作用。

【如何写好作文】相关文章:

如何写自我总结01-19

如何写检讨书03-27

如何写工作计划02-20

描写春天的日记如何写01-17

我家的小乌龟日记如何写02-10

愉快的寒假日记如何写01-19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01-30

如何写好命题作文01-30

如何写销售工作计划12-29

风光好作文06-30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