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09 13:20:0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文言文阅读答案15篇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阅读答案15篇

文言文阅读答案1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举茂才( )

  (2)道经昌邑( )

  (3)故人知君( )

  (4)后转涿郡太守( )

  【小题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小题3】根据内容填空。(2分)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2分)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答:

  【小题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4分)

  答:

  【小题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

  答案

  【小题1】(1)推举,选拔(2)取道(3)了解(4)调动

  【小题2】C

  【小题3】(1)杨震(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小题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小题5】(1)杨震拒金(贿)。 (2)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小题6】贤明,刚直,清廉。

文言文阅读答案2

  【原文】:蹇(jiǎn)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人皆怜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军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乡曲人皆能言之。

  【译文】: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军快要来了,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于是做了一块大锡牌,上面刻着:“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两片银片凿出小孔,在上面写到:“得到我尸体的人,希望为我埋葬,还希望为我祭祀,题目为‘大宋忠臣蹇材望’。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的。”每天把锡牌和银子系在腰间。只等待元军到达湖州城,则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每一个乡邻人以及平日往来的人,人人 都同情他。

  丙子年正月初一,元军入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人们都说他被淹死了。不久他穿着元军的服装骑马归来,才知道(他)早一天出城迎拜(元军)了,就做了本洲的知府。乡里人都纷纷议论他。

  【注释】①湖州:地名,今浙江境内。②倅(cuì):副的,此处指副知州。③北兵:指元军。④笏(hù):愿意为板,这里作“片”解。⑤仍:还希望。⑥题云:墓碑上刻写。⑦瘗(yì):埋葬。⑧祝:告。⑨旦日:初一。⑩同知:职官名称,知府。

  【文言知识】

  说“所以”。“所以”在古今汉语中均可表示原因。如“吾所以延医者,欲救友人也”,意为我所以要请医生的原因,是想救活朋友。但在古汉语中,“所以”又指“用来……”,上文“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意为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又,“兵者,所以杀伤也”,意为兵器是用来杀人、伤人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镌 ②窍 ③系 ④怜 ⑤既而

  2、翻译:①只伺北军临城

  ②蹇已莫知所之

  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①仍见祀(上文)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 ;③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④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

  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这是真的`吗?何以看出?

  答案: 1.①镌:刻②窍:孔,洞 ③系:挂 ④怜:同情 ⑤既而 :不久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看见。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翻译 南宋末年,湖州有个副州官,名叫蹇材望。某年,元兵进犯,湖州危在旦夕。他面向临安,慷慨发誓:“城在我在,城亡我亡。”并预先制作了一块锡牌子,上刻“大宋忠臣蹇材望”七字。另在两锭大银上镌上几行小字:“仁人君子,如果得到我的尸首,望代为掩埋。”然后他就把锡牌和银锭挂在胸前穿街走巷,痛哭流涕地遍告城中亲友百姓,表明他誓死报国的决心,人们见此悲壮举动,无不心酸。几日后城陷。人们不见蹇材望,都以为已捐躯,只可怜一代忠臣死后连尸骨都找不到!可没过两日,见一位新州官身穿蒙古装,骑在高头大马上,被随从前呼后拥开进城来。眼尖人一见就辨出他来,原来早在城陷前,他就偷偷溜出城去投降了。

文言文阅读答案3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树墩子。②耒:古代耕田用的家具。

  1、解释划线的词语。

  兔走触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 ) 冀复得兔( )

  2、用现代话翻译下面的句子。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跑; 放下; 希望

  2、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如: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注定要失败。或者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等。

  (意对即可)

  阅读理解文言文虚词推断方法

  1、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换”“代”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解

  把握说明文中心思想

  首先我们在做说明文类阅读的时候,要找到文章的说明点,一般说明文的标题都表达了文章的中心。其次,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来归纳说明点,一般的说明文都会围绕着一个主要的问题来进行说明,而有些说明文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归纳,只有弄清楚文章的顺序,才能弄清说明文的中心是什么。

  把握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对象和特征一般在两方面可以看出来,一是看题目,很多说明文的题目都都会表达出说明的对象,二是抓住手扩句和中心句,一篇好的说明文很多都需要用这种句子来突出说明文的失望和特征。

  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一种方法是从全文上找出各部分的说明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抓住重点的段落,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说明点。

  理清说明顺序

  我们在做说明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抓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辨顺序,或者是找到重点词句来分辨顺序。

文言文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论语》十则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

  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

  1、(2分)答案:()信:诚实。(2)图:料想。(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4)而:然后,表顺接。

  2、(4分)()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3、(3分)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

  (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分,增字减字不得分)

  4、(3分)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文言文阅读答案5

  人虎说

  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者由①之。至正②丁未春,民衣虎皮,煅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③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杀之,或脔其肉为噬啮状。裂其囊,拨④其物之尤者,余封密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皮而搏之。妇质脆柔,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微见其?⑤,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

  呜呼!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注释】

  ①由:经过。

  ②至正:元惠宗年号。

  ③缘木:爬树。

  ④拨:挑选。

  ⑤?(zhì):足跟,脚掌。

  【翻译】

  莆田的壶山之下,有路通向大海,贩卖(货物的)商人(都必须)经过那。至正丁未年的春天,有一个村民,穿上老虎皮,锻造出锋利的铁器作为爪牙,练习老虎跳跃的动作形态,特别像(了)。就出来躲在灌木草莽之中,派探察的人爬到树上观看,有背着行囊的人,就(学动物)啸叫作为信号。(便像)老虎一样地跳出来,掐他(路人)的喉咙,杀了他,有的就将其肌肤刺成被噬咬的.样子。打开他的行囊,挑选那里面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密封如初,给人看了不起疑心。人们竞相传言壶山有老虎,不吃人,专门吮吸人血,并且传得神乎其神。

  后来(有一天)民偶尔出门,他的老婆守在岩洞里。听到树上啸叫的声音甚急,心想必定是有贵重的货物,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妇女的体质单薄而软弱,商人得以有和她反抗之力。妇人害怕了,(就)逃跑,(商人)稍微看到(一点)脚掌,(原来)是人啊。回去和邻居谋划,(便来)呼喝着追逐她。来到岩洞,缴获金银锦帛无数。民终究还是逃跑了。

  唉!世上的人伪装成虎的,又岂止一个民吗?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字

  (1)绝类 ( )

  (2)有负囊至者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2)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皮而搏之

  3.“民竟逃去”说明了什么道理?

  4.“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这句话能否删掉?说说理由。

  【答案】

  1.(1)像 (2)背

  2.(1)人们竞相传言壶山有老虎,不吃人,专门吮吸人血,并且传得神乎其神

  (2)听到树上啸叫的声音甚急,心想必定是有贵重的货物,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

  3.用欺诈的手段迫害他人的人终究会被人识破,他们绝没有好下场

  4.作者矛头直指那些当权者,说明那些统治者才是真正的“人虎”,使这篇文章具有了批判的力度

文言文阅读答案6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9分)

  车夫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①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②,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龁[hé]:咬;②脔[luán]:成块的肉。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①方极力时 ( ) ②亦黠而可笑也( )

  【小题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车夫又担心翻车毁了货物,把自已也压在下面,只好忍住疼继续推车。. G8 i! U, f @9 P B.车夫又担心狼毁了货物,把自已也压在下面,只好忍心把车推倒。7 H& T. i6 B: ^ @ c, X C.车夫又担心翻车毁了货物,狼也会被压到,只好忍住疼继续推车。0 Y3 _( T2 U$ j: H5 N D.车夫又担心狼毁了货物,狼也会被压到,只好忍心把车推倒。' Z) c8 a' e& I 【小题3】文中狼“亦黠”体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认为其“可笑”?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案

  【小题1】①正 ②狡猾

  【小题2】A

  【小题3】(4分)狼的狡黠体现在它利用了车夫用力推车上坡而无能为力时偷吃了一块肉(2分)。作者认为其可笑是因为狼“啮其臀”的举动就是一种禽兽伎俩,没有实际本领,只会趁人不备,攻其不意,实为小人之举(2分)。

  (译文:有一个车夫,推着辆沉重的车子正在爬坡。当到最吃力的时候,一条狼窜来咬住了他的屁股。车夫想放下车子,又担心翻车毁了货物,把自己也压在下面,只好忍住疼继续推车。等上了坡,狼已经从车夫屁股上咬下片肉逃走了。趁车夫无能为力的时候,偷尝他一片肉,这条狼也算是狡猾可笑了。)

  (本文寓意为:讽喻那些趁人应接不暇之际,夺人之利的小人之举。)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黠”狡猾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则”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大致翻译短文,然后针对狼“亦黠”的行为作评价。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阅读答案7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同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 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1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博学坚贞)。

  1燮和:调和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遂不发书 发 发送

  B.俊臣未至追还,恨之 恨 怨恨

  B.瑰使按普思者 按 审问

  D.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 论 判处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瑰“文贞”(博学坚贞)的一组是( ) (3分)

  ①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

  ②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

  ③立庙塔,役无虚岁

  ④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

  ⑤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

  ⑥卒削相王辅政事

  A. ①③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瑰躬行孝悌之道,他的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感染到他人,因此左庶子张大安上表举荐他。

  B.苏瑰嫉恶如仇,郑普思的党羽遍布岐、陇,他们煽动诱骗百姓作乱。苏瑰逮捕郑普思,将其处以极刑。

  C.苏瑰为官清廉爱民,他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他劝谏武后为民着想,希望她少建庙宇。

  D.苏瑰直言敢谏,他不按照当时的习惯给天子献食,在宴会上自我辩解时还讽谏皇上要体恤民情。

  12.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 (2分)

  (2)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 (3分)

  (3)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 (4分)

  答案:

  9.A “发”,打开

  10. D (1)讲的是科试与任职,(3)讲的是武后,(6)是韦后等人的行为

  11. B“将其处以极刑”错

  12. 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体”1分,“过”1分)

  (2)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宫中。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得幸”被动1分,“有诏勿治”省略1分,句意1分)

  (3)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判处死罪。”(“顿首”1分,“瑰长者”句式1分,“当”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苏瑰,字昌容,是雍州武功人,隋朝时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科试得中进士,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左庶子张大安上表荐举他孝悌,提拔为豫王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那时,来俊臣因贪淫罪贬为同州参军。人们担心来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最终没有打开信。来俊臣还未到达所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很久以后,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而苏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武后建佛寺、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认为:“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钱出来,但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一多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得很好。神龙初年,入京任尚书右丞,封爵怀县男。苏瑰明晓法令,十分了解台省的旧章。当时的律、令、格、式均特命他删正。中宗复位,郑普思以妖幻之术任秘书员外监。他的党羽分布在岐州与陇州之间,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将郑普思逮捕入狱,穷追到底。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赦,皇帝仍旧犹豫。司直范献忠,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能诛杀叛逆小人而报答天子,犯了大罪,请让臣先诛杀苏瑰。”那时,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死罪。”皇帝不得已,将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其余党徒都处死。苏瑰后来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封爵许国公。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照例要献食天子,称之为“烧尾”,苏瑰初任仆射,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宗晋卿嘲讽苏瑰,皇帝听了默不做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理万物。现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臣实在愚蠢不能称职,所以不敢烧尾。”皇帝驾崩,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的身份辅政。韦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及苏瑰等人在禁中议事。宗楚客讨好说:“太后临朝,皇太后与相王有叔嫂不通问之礼,应该停止相王辅政。。”苏瑰严肃地说:“遗制,是先帝的意思,怎能更改?”宗楚客等人生气了,终于削除相王辅政的事。苏瑰称病不入朝。景云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大都督赐谥为“文贞”。

文言文阅读答案8

  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也。为郡吏,太守彭宠以梁守狐奴令,与盖延、吴汉俱将兵南及世祖于广阿,拜偏将军。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及即位,议选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帝以野王卫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于是擢拜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建武二年,与大司马吴汉等俱击檀乡,有诏军事一属大司马,而梁辄发野王兵,帝以其不奉诏敕,令止在所县,而梁复以便宜进军。帝以梁前后违命,大怒,遣尚书宗广持节军中斩梁。广不忍,乃槛车送京师。既至,赦之。月余,以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北守箕关,击赤眉别校,降之。三年春,转击五校,追至信都、赵国,破之,悉平诸屯聚。冬,遣使者持节拜梁前将军。四年春,击肥城、文阳,拔之。进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击佼疆、苏茂于楚、沛间,拔大梁、啮桑,而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亦分道并进,岁余悉平之。五年,从救桃城,破庞萌等,梁战尤力,拜山阳太守,镇抚新附,将兵如故。数月征入,代欧阳歙为河南尹。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阳城下,东写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惭惧,上书乞骸骨。乃下诏曰:“梁前将兵征伐,众人称贤,故擢典京师。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谈者欢哗。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为济南太守。”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

  (节选自《后汉书王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梁功∕

  B.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

  C.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

  D.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司马,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东汉初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B.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牦牛尾,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乞骸骨,官吏请求退职的说法,表示请求退职的还有“移病”“致仕”“下车”等。

  D.邑,旧时县的别称,古代帝王赐给诸侯、有功之臣的领地或食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梁战功卓著,被人称赞。他先后守箕关,击赤眉别校,拔肥城、文阳、大梁、啮桑等,可谓战无不胜,得到众人称赞。

  B.王梁备受信赖,职位显赫。他因战功,先后被授予大司空、中郎将、济南太守等职务,被赐予关内侯、阜成侯等爵位。

  C.王梁行事武断,受到惩罚。他与大司马吴汉共同进击檀乡时,不听皇帝诏命,两次私自用兵,惹怒皇帝,险被处死。

  D.王梁为民兴利,深受其累。他任河南尹时,想要开渠为百姓谋利,却没有成功,被有关官员弹劾,于是惭愧上书请求辞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不忍,乃槛车送京师。既至,赦之。月余,以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

  (2)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阳城下,东写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

  【答案】

  10.B

  11.C

  12.B

  13.(1)宗广不忍心,就用囚车将王梁送到京师。到京后,皇帝赦免了他。一个多月之后,又任命他为中郎将,兼摄执金吾的事务。

  (2)王梁开挖水渠引穀水流到洛阳城下,向东流进巩川,等到水渠挖好后但水没有流通。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在断句时特别要注意:①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②句子结构的对称性。③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④句子成分的省略。⑤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野王令”是官职名,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北守天井关”和“南拒洛阳”结构对称,所以“北守天井关”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下车”是官吏初到任,不是“请求退职”。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B项,“他因战功,先后被授予大司空、中郎将、济南太守等职务”错误,从原文看,王梁被授予中郎将的原因无从得知,而被授予“济南太守”不是因为战功,而是王梁因修水渠不成功一事辞职,皇帝将他调任济南太守。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

  (1)以为,任命;行,兼任、兼摄。(2)穿,开挖;东写,向东流进。“写”通“泻”。

  参考译文:

  王梁字君严,是渔阳要阳人。做郡吏,太守彭宠任用王梁暂时署理狐奴县令,与盖延、吴汉一起率兵南下在广阿追上世祖,被任命为偏将军。攻克邯郸后,赐爵位关内侯。跟从(世祖)平定河北,被任命为野王县令,和河内太守寇恂一齐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人不敢出兵,世祖把这看成王梁的功劳。等到世祖即位,商议选大司空,而《赤伏符》中说“王梁掌管卫地做玄武”,皇帝因为野王是卫国的迁徙地,玄武是水神的名字,司空是管水土的官,于是提拔授任王梁做大司空,封武强侯。建武二年,(王梁)和大司马吴汉等一起攻打檀乡,皇帝有诏令军事一律归属大司马,而王梁擅自发动野王的部队,皇帝认为他不遵循诏令,命令他留在本县,而王梁又因形势有利而进军。皇帝因为王梁前后两次违抗命令,非常愤怒,派遣尚书宗广拿符节到军中斩杀王梁。宗广不忍心,就用囚车将王梁送到京师。到京后,皇帝赦免了他。一个多月之后,又任命他为中郎将,兼摄执金吾的事务。在北面把守箕关,攻打赤眉别校,迫使他们投降。建武三年春,转而攻击五校,追到信都、赵国,打败敌人,所有屯聚的军队都被平定。这年冬,皇帝派遣使者持符节任命王梁为前将军。建武四年春,王梁攻打肥城、文阳,都攻下了。进兵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在楚、沛之间攻打佼疆、苏茂,攻克大梁、啮桑,而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也分道并进,一年多全都平定了。建武五年,跟从皇帝援救桃城,打败庞萌等,王梁战斗尤其有功劳,被任命为山阳太守,镇守抚慰新归附的人,率领军队一如过去。几个月后征召入京,代替欧阳歙为河南尹。王梁开挖水渠引穀水流到洛阳城下,向东流进巩川,等到水渠挖好后但水没有流通。建武七年,有关官员弹劾他,王梁惭愧恐惧,上书请求告老辞官。皇帝于是下诏书说:“王梁以前率兵征伐,众人称赞他很贤能,所以提拔他主管京城。建议开渠,为民兴利,已经用尽力量,终没有成功,百姓埋怨,谈论者喧闹。虽然受到宽恕,还是执意谦虚退让,‘君子成人之美’,任命王梁为济南太守。”建武十三年,增加封邑,定封为阜成侯。十四年,去世于官任上。

文言文阅读答案9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

  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不可谓知类( ) ② 吾义固不杀人()

  ③ 请说之( ) ④ 子墨子九距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②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小题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子 墨 子 闻 之 ②舍 其 粱 肉

  小题4: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①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之后墨子又提出“________________”是想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②表明墨子与公输盘假想的攻守战结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墨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公输盘的?请结合原文概述。(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明白事理②善良坚持道义(答“坚守道义”、“讲道义”也可)③解说,解释,说明 ④通“拒”仁

  小题2:①墨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2分,重点考查 “胡”“已”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②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国。”(2分,重点考查“虽然”“为”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小题3: ①子 墨 子 /闻 之 ②舍 /其 粱 肉

  小题4:(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圃有余.

  小题5:示例一: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墨子用激将法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

  固不杀人”,与下文中公输盘“义不杀少而杀众”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

  中,使公输盘理屈词穷.〔答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自相矛盾”给1分,答出“吾义固不杀人”

  和“义不杀少而杀众”各1分.)

  示例二: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先诱使对方说出自己正确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

  与观点相悖,使他陷入自相矛盾无法争辩。

  示例三: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墨子抓住这句话做文章,

  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断了他的退路.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知类”等字的释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第一句注意“然”。第二句注意“虽然”。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横线上有引号,要用原文回答。就是“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 ②根据选文内容填写,“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圃有余.”。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注意要求,结合原文回答。

文言文阅读答案10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地名)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等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阅读题:

  1请用“|”线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处.(标两处)(1分)

  遂 携 亲 友 命 驾 就 观

  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求市未得( ) ②遂携亲友( )

  ③固求市之( ) ④笼鹅而归( )

  3.本文着重写了王羲之_______的故事,具体表现这一性情的语句有:(3分)

  语句⑴_____.

  语句⑵_____.

  4.翻译句子.(2分)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5.对王羲之的行为有何评价?简要谈谈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遂ㄏ携亲友ㄏ命驾就观

  2.①买②就③坚决④用笼子装

  3.爱鹅 语句⑴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语句⑵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4.王羲之高高兴兴挥笔写完后,用笼子装着鹅回家,心中十分自在快乐.

  5.表现了他率真,执着和坚毅的`性格。理由: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对鹅情有独钟,两次到人家里去看鹅买鹅,第一次还带着亲戚朋友去,发现鹅被杀了叹息惋惜多日;第二次愿意替人家写书来换鹅,得鹅后颇为高兴,足见他的率真,执着和坚毅。

文言文阅读答案11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_________ 而言,一是针对________ 而言。(4分)

  参考答案:

  1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15.(4分)治病 治国

文言文阅读答案12

  (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二)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④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⑤,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经年:一年左右。

  ④干:求见。 ⑤甫:刚。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手不释书(放下)

  B.或颠坠崖谷(有时)

  C.会有土寇(恰好)

  D.如是日千百遍(日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

  A.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B.必无所疑乃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自练乡兵与之角孔子曰:何陋之有

  D.几为所擒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②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小题4】.顾炎武和刘羽冲都是好读书之人,但他们学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答案

  【小题1】D (3分)

  【小题2】AD (4分,各2分)

  【小题3】①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②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渠道灌进村子里,村里的'人差点儿成了鱼(淹没了)。(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4】顾炎武: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走访当地人,考察当地风土区域,以修正书本上的错误,可见其书读得活,并不盲目迷信。刘羽冲:缺乏实际经验,只知道照搬书本去做事,结果自然是失败,可见其死读书,不懂得灵活运用。(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文言文阅读答案13

  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这则短文中的材料作为论据,可以证明一个什么观点?

  3.本文记叙的`中心什么?

  【参考答案】

  1.有时夜里看书头昏疲倦了,就用冷水浇面。

  2.勤奋出成果。

  3.范仲淹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经过勤奋学习,最终成了胸怀天下的大学问家。

文言文阅读答案14

  一、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20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师旷撞晋平公》)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参考译文: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收起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者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警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齐之习辞者:熟练 B.王曰,何坐:犯罪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喝酒喝得痛快 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这

  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C )(2分)

  A.齐人固善盗乎 吾尝疑乎是 B.吾欲辱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乃喟然叹曰 屠乃奔倚其下 D.故撞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答: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4.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出来。(4分)

  楚王密谋策划 ——楚王当堂羞辱—— 晏子巧妙回击——楚王自取其辱

  5.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晋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4分)

  晋平公话音刚落,突然发现一张琴向自己飞来,他急忙站起来,衣襟散乱,惊慌失措地躲到一旁。琴撞到墙上,“当”的一声摔成了几片。他吓出了一身冷汗,惊疑不定地望着师旷。

  6.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为什么?。(4分)

  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巧有类比进行反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

  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的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晋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

  二、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19分)

  【甲】……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

  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景公:齐国国君。霁:天放晴。陛:皇宫的台阶。

  参考译文:

  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理想,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3分)

  其 / 实 味 / 不 同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捆绑 (2)晏子避席对曰:座位

  (3)叶徒相似:仅仅,只 (4)公被狐白之裘:通“披”,穿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答: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赐给饥寒交迫的人。

  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什么?简要回答。(4分)

  答:说明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11.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一人,略作评析。(4分)

  答: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三、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12分)

  【甲】《晏子使楚》略

  【乙】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选自《晏子春秋》)

  参考译文: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这些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推辞。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反取病焉:辱 (2)其实味不同:它的果实;

  (3)生于淮北则为枳:在 (4)使者反:同“反”,返回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答: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2)景公使使者至。

  齐景公派使臣来到。

  1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答:机智、善辩、清廉、简朴。

文言文阅读答案15

  范子华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游其庭者侔①于朝。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子华之门徒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莫不眲②之。既而狎侮欺诒。亡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

  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③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飞鸟,飏于地,肌骨无毁。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④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方同疑。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若。”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子其愚我也,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曩⑤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物无迕者,心一而已。今方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水火岂复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仲尼曰:“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商丘开信伪物犹不逆,况彼我皆诚哉?” (取材于《列子·黄帝》)

  注释:①侔:(móu)等列,相等。②眲:(nè)轻视。③漫言:随口说。④淫隈:深水处。⑤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1.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之:往,去

  B.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乘:登上

  C.乃共谢之曰——谢:感谢

  D.今方知子党之诞我——诞:欺诈,戏弄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仕而居三卿之右——必下车而揖之

  B.范子华有宠于晋君——游其庭者侔于朝

  C.商丘开复从而泳之——从所得多少赏若

  D.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因复指河曲之淫隈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客)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

  B.(子华)能使存者亡,亡者存

  C.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二客)誉范氏之势

  D.水火岂复可近(我)哉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子华虽未做官,地位却高过三卿,到他家就等同于到了朝廷。

  B.商丘开被门客耍弄从高台跳下,去深水取珠,到大火中取锦。

  C.商丘开历险无恙,门客认为他是有道的神人,一起向他求教。

  D.商丘开认为自己的表现是因为心诚所致,了解真相后很后怕。

  答案

  1.C

  2.D

  3.D

  4.B

【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阅读答案11-04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1-12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08-23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03-15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12-15

处之不易文言文阅读答案09-07

《四知》文言文阅读答案03-28

苏轼抗洪文言文阅读答案10-26

陶潜之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10-2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