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梅伯言先生诛辞》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梅伯言先生诛辞》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9题。
梅伯言先生诛辞
清·吴敏树
为古义词之学于今日,或日当有所授受,盖近代数明昆山归太仆,,我朝桐城方侍郎②,于诸家为得文体之正。侍郎之后,有刘教谕⑧ 、姚郎中④,各传侍郎之学,皆桐城人.故世言古文有桐城宗派之目。
而上元梅郎中伯言伪,又称得法于姚氏。余囊在京师.见时学治古文者,必趋梅先生,以求归、方之所传。而余颇亦好事,顾心窃隘薄时贤,以为文必古于词,则自我求之古人而已,奚近时宗派之云?果若是,是文之大厄也。而余闲从梅先生语,独有以发余意。又读其文数十篇,知先生于文自得于古人,而寻声相逐者,或未之识也。余自是益求之古书。
自道光甲辰.又九年咸丰壬子,余复入都,则梅先生已去官归金陵,而粤寇之乱大作。明年金陵陷,闻先生得出。丁巴,余寓长沙,孙侍读子余⑤告余日:“梅先生以前二岁卒矣。”余于先生才数面,而与先生游京师者,称先生语未尝不及余。余穷老于世,今且避徙无所,而先生亦可谓不得志以死者。其才俊伟明达,固非但文人,而趣寄尤高,以进士不欲为县令,更求为赞郎,及补官,老矣。而归又逢世之乱,可伤也。
乃为之诛日:才问以兮不施名何为兮大驰独为文章之人兮世安赖而有斯呜呼哀哉伯言父⑦其文之好耶其志之墩耶,其又以逢天之忌,而卒于颠倒者耶!
【注】 ①归太仆:归有光。明代散文“唐宋派”的代表,对后来桐城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方侍郎:方苞,清代最著名的散文派桐城派的创始者之一。 ③刘教谕:桐城派重要作家刘大概。 ④姚郎中:桐城派重要作家姚熏。 ⑤梅郎中伯言:梅伯言,清代散文家,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 ⑥孙侍读子余:孙子余,官至侍读。 ⑦父:男子的美称。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世言古文有桐城宗派之目目:重视
B.见时学治古文者治:治理
C.必趋梅先生趋:快走
D.固非但文人,而趣寄尤高趣:志向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古义词之学于今日余于先生才数面
B,于诸家为得文体之正以进士不欲为县令
C.以求归、方之所传梅先生以前二岁卒矣
D.各传侍郎之学果若是,是文之大厄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探讨古文词的事情,由此引出归有光、方苞,由方苞引出桐城派,目的是引出梅伯言,为下文的议论和叙事作铺垫。
B.文章第二段写梅伯言在古文词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着重表现作者和梅伯言对古文词授受关系的理解,指出层层相袭的弊端。
C.作者认为梅先生是当时桐城派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就是从老师那儿得到的,是学习老师的特点而被世人认可的,这是对梅先生的肯定。
D 。 “金陵陷.闻先生得出”一句中“出”字写出了作者听到这个消息的欣喜,与下文听到梅先生的来耗的悲伤对比,表现对梅先生的悼念。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读其文数十篇,知先生于文自得于古人,而寻声相逐者,或未之识也二(4分)
译文:
(2)余穷老于世,今且避徙无所,而先生亦可谓不得志以死者。招分)
译文:
(3)其又以逢天之忌,而卒于颠倒者耶!(3分)
译文:
9.用“/ ”给文中幽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才问以兮不施名何为兮大驰独为文章之人兮世安赖而有斯呜呼哀哉伯言父其文之好耶其志之激耶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土3分)
答案:
5 、 D(A.目:名目;B.治:写作;C.趋:紧跟。)
6 、 D(A.介词,在/介词,和,跟;B.动词,是/动词,做:C.连词,用来/介词.在;D.助词,的。)
7 、 C(作者认为梅伯言的古文词成就是从古籍中得到的,而不是从老师姚鼎那里学习得到的。)
8 、(1)又读了几十篇他的文章,知道先生在古文上得益于古人,但那些随声附和没有见地的人,有的是不知道这些的。(采分点:于、得、逐、或未之识也)
(2)我在世上困顿老迈,如今逃避、迁徙.居无定所,而先生也可以说是因为不得志而死的人。(采分点:穷老、避徙、司谓)
(3)他又因为遭到老天的忌恨,最终在混乱的世界中死亡。(采分点:以、忌、颠倒者)
9.才问以兮不施/名何为兮大驰/独为文章之人兮/世安赖而有斯/呜呼哀哉伯言父/其文之好耶/其志之瞰耶
泽文:
在今天做古文词学问,有的人说应当是传授和学习,大概近代要数明朝昆山人归有光、我朝桐城人方苞.在诸家之中得到了文体的正传。方苞以后,有刘大概、姚柔各自传授侍郎的古文词,他们都是桐城人,所以世人谈论古文时便有了桐城派的名目。
上元人梅伯言,又说自己从姚系那学习了古文的方法。我曾经生活在京师,看到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必定向梅伯言学习,以求得归有光、方苞的真传。我也很喜好古文,只是内心私下认为当时的贤达狭隘、浅薄,以为写文章一定效法古文,于是就靠自己学习古人罢了,哪里有亲近现代宗派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是写文章的最大厄运。我空闲的时候与梅先生讨论,独有先生能启发我的心胸。又读了几十篇他的文章,知道先生在古文上得益于古人,但那些随声附和没有见地的人,有的是不知道这些的。
我从此更注重向古书学习。我从道光二十四年在京都,又过九年到咸丰壬子年(l 859)再到京都时,梅先生已经辞官回到金陵,当时太平天国己经叛乱。第二年金陵陷落,听说梅先生得以逃出。咸丰七年,我窝居长沙,孙侍读子余告诉我说:“梅先生前年已经过世。”我才与先生见过几面,但是与梅先生游历京师的人.说先生说话每次都提到我。我在世上困顿老迈.如今逃避、迁徒,居无定所,、币先生也可以说是因为不得志而死的人。他才能高伟明达,本来不是一般的文人,加上兴趣、寄托高远,中了进士不想做县令,又缴纳资财捐官为户部郎中,等到填补官位空缺时,已经年纪大了。回到家乡又赶上乱世,很令人伤感。就为他写诛辞:
才能、学问啊不能实施,名气为何传世?只是因为是写文章的人啊.世上哪有依赖这个出名的呢?悲伤啊梅伯言。他的文章写得好啊,他的志向高洁;他又因为遭到老天的忌恨.最终在混乱的世界中死亡!
【《梅伯言先生诛辞》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老舍先生阅读答案05-18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08-08
大先生阅读理解答案12-13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1-09
东溪梅尧臣阅读答案09-23
雁冰先生印象记阅读题答案04-27
稻村先生现代文阅读答案09-2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附答案04-08
五斗先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