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

时间:2024-11-27 11:40:1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1

  游学精髓就在知行合一

  翟力

  传统上,游学是游学者游历四方、寻师求学、传播思想的文化活动。人有恒言曰:“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之益在于体验,人世间有些知识,有些情感,有些体会,非亲历其境不能得其益。

  游学的必要性就在于此,游学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就有“游学博闻”之语。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一边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边带领弟子读书、体验山水、感悟人生,并将一路的所闻、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进行整理,编成《论语》,传诵至今。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漫游祖国各地,到处寻访古迹,采集传说,行迹所至,殆遍宇内。壮阔的游记,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而且壮丽山水中的灵气,也赋予了他“疏荡颇有奇气”的文风,为他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直到明代的徐霞客、清初的顾炎武,这种传统代代相传,成就了中国古人知行合一的优良士风。

  其实不仅仅在中国,游学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教育形式。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东方,并在中国游学17年,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不仅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奠定了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地理和历史的重要典籍。18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也兴起了一股赴欧洲大陆游学的热潮,在加强与欧洲大陆联系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今天的日本,游学早已成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国家大力支持中小学学生游学,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曾经,游学这种教育形式因费时、费力、费钱等缺点的存在,加之社会各方担心学生在游学过程中会受到意外伤害,一度有被搁置的趋势。20xx年末,教育部、中国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该计划的发布和实行使游学获得了制度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扫清障碍,解除后顾之忧。

  从目前来看,游学传统的回归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扩大了见闻,磨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值得大力推广。但目前也有些游学掺杂了一些别的因素。比如有些融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游学逐渐变成商人赚钱的一种手段。有些掺入了过多道德规训的内容,偏离了青少年教育以生发和活跃为主的特点。对于这些问题,摆正心态是关键。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要意识到游学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意志和提升境界的绝佳方法,尤其是那些在自然界中的.游学,可以使学生在天地人的交融之中陶冶人格境界,感受天地的大气象,这也是对城市生活和现代性思维的必要补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其实就是一种游学,《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游学成果的结晶。

  B.《马可波罗游记》令欧洲人对东方充满了向往,引发了英国上层社会的游学热潮。

  C.日本采用国家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费用的方式是支持中小学学生游学的最佳模式。

  D.目前游学传统虽已回归,但掺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和道德规训的内容,不值得提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指出了游学的本质是贵在体验,游学就是实现“知行合一”。

  B.文中举孔子、司马迁、徐霞客、顾炎武等人的游学事例,论述我国的的游学传统由来已久。

  C.文章分析了马可罗在中国游学事例,论述了我国的游学传统对世界游学的重大影响。

  D.文意在论证时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了中外游学的事例,论述了游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人世间的有些知识、情感和体会是难以感受到的,而游学则可以使人通过亲历其境,进而受益。

  B.游学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扩大见闻、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优势,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

  C.《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发布,为我国中小学把游学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扫清了障碍。

  D.在自然界中的游学更能使学生感受天地的大气象,是提供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有可以弥补城市生活和现代性思维的不足。

  参考答案

  1.A(B项“引发了英国上层社会的游学热潮”错误,原文并无两者之间有关联的信息;C项“最佳模式”分析错误,于文无据。D项“不值得提倡”分析错误,文中有“对于这些问题,摆正心态是关键”的信息

  2、C“我国的游学传统对世界游学的重大影啊”分析错误,根据段首的信息,应为论证“游学具有重大的作用”。)

  3.B(具有扩大见闻、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优势”分析错误,这是游学的作用而不是与学校教育相比的优势)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2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

  “知行之体本来如是”,即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在王守仁看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举例说,一个人只有已经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才称得上真正知道孝与悌的含义。也就是说,知必须通过行才能知,行必须通过知才能行。知而不行,其实不算真正知。王守仁还把“知行本体”与“心之本体”联系起来:“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既然“知行本体”就是“心之本体”,那也就是“自然会知”“不假外求”的良知。也就是说,“知”是“良知”的自我体认,“行”是“良知”的落实。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这是强调知指导行、行实践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这里提到的“学问思辨行”,就是《中庸》提出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王守仁用一个“做”字把前四者都纳入“行”的范畴。他的理由是,行离不开知,因为“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同样,知也离不开行,因为“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这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是一事之两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知行之合一并进”,即知与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朱熹、陈淳等人的著述中,偶有提及“知行常相须”。但是他们所说的“相须”“并进”还是把知与行作为两个主体。王守仁的“知行之合一并进”则把知与行作为一个主体,明确指出:“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王守仁“知行之合一并进”论,其理论根源就是他强调的“心理合一”。在“心理合一”理论指导下,他认为“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王守仁还援用一些为生活实践所证明了的经验常识来论证他“知行之合一并进”的作用。如“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也就是强调不论走坎坷的道路,还是射箭、写字,都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切实体会。

  (宋建晓《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独特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行本为一体,知通过行才能知,行通过知才能行。知而不行,并非真知。

  B.“知行本体”中的“知”是对良知的自我体认,“行”是对良知的具体落实。

  C.知行是一事之两面,正所谓“行之真切笃实为知,知之明觉精察为行”。

  D.“知行之合一并进”论源于“心理合一”的理论,它把知与行作为一个主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B.第二段论述了“知行本为一体”的观点,采用了总分式结构,从两个方面展开。

  C.文章大量引用王守仁的原话,加以阐释评析,论述透彻,增强了论证力度。

  D.文章引述朱熹等人的言论,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知行合一”理论的独特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离不开知,“妄想”和“冥行”,都算不上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知”和“行”。

  B.在王守仁看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即是“行”,与“笃行”并列纯属多余。

  C.“学射”和“学书”必须亲生经历才能有切身体会,由此可见,“行”比“知”更重要。

  D.《尚书》的“知易行难”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都不如“知行合一”的观点合理。

  1、C

  2、D

  3、A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3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先秦已有“知易行难”之说。但先秦儒家还没有系统的知行观。汉代王充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但他对知行关系未做深入探讨。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的观点,认为“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仑轻重,行为重”。陆九渊也有“致知在先,力行在后”的观点。王阳明则针对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关系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黄宗羲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从而把王阳明的“致良知”改造为“行良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王夫之则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等论。

  以上种种知行关系说只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与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行观是根本不同的。

  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说曰: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概括地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人文化成”。

  (选自《光明日报》20xx年04月10日,吴光《“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先秦的“知易行难”说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都不如不及西方的知行观有意义。

  B.王夫之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

  C.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认为“行”就是不被书本束缚,而是走向社会和生活。

  D.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二段先简介儒家各种有关知行关系的学说,再重点介绍南宋明清的知行学说。

  B.文章对比了我国古代知行关系学说和西方知行观后详细阐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

  C.文章对“阳明学”的阐述是按照从定义到实践方法和步骤的思路展开的,条理比较清晰。

  D.文章简要地概括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并指出它对治国和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的探讨过程来看,南宋时期,系统的“知行观”已经初步形成。

  B.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是使人止于至善,且特别突出“行”,所以说它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

  C.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真正的知是伴随着“行”的知,真正的“行”是“知”在心中的“行”。

  D.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主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但不适合于治国。

  参考答案

  1、D

  2、C

  3、D

【《知行合一》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秋叶阅读答案《秋叶》阅读答案04-02

打电话阅读答案 打电话的阅读答案04-02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04-02

旧书阅读答案06-28

《上善若水》阅读答案06-24

《丰碑》阅读答案06-24

母爱阅读答案07-24

宣纸阅读答案08-05

《搬家》阅读答案01-1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