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4-06-07 13:22:38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8—21题。(共1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馀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馀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四十一回

  18、解释下列加点字或划横线短语(2分)

  (1)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 )

  (3)负兄寄托之重( )(4)使人收拾船筏( )

  (5)先行为上(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20、后人有言“扶不起的`刘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之前,对刘后主—阿斗(刘禅)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3分)

  21、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8、略

  19、成就(做)大事的人一定把百姓作为根本。

  20、担虑刘禅不能广开言路,采纳忠言;赏罚不严明;用人不公正。

  21、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正因为刘备这种宽厚仁慈、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仁政爱民赢得了臣民的信赖和拥戴,大家舍生忘死,衷心为君。(原文1分,原因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2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10-13题。(10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乙】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①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当退②小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欧阳修的'《朋党论》)

  【注释】①暂相党引以为朋:暂时互相勾结而成为朋党。朋:朋党,指因志趣相同或利益相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②退:排斥,排除。

  10.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尝:

  (2)君子则不然 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12.【甲】【乙】两文中作者针对用人问题分别向君主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用原文回答。(2分)

  13.从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与欧阳修认定人才的标准有哪些相同的地方?(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尝:曾经,1分;然:这样,1分。此题共计2分。

  11.(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2分。

  (2)用它们(或这些,或道义、忠信、名节)来效力国家,就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把国家治理好。2分。

  此题共计4分。

  12.诸葛亮提出的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1分;欧阳修提出的建议是(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1分。

  此题共计2分。

  13.爱国、爱惜名节等,1分;遵守道义,善良等,1分;忠诚守信,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此题共计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3

  (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1014,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

  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

  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4.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5.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答案】

  1.(1)亲自。 (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排除,铲除。 (4)不,没有。

  2. 译文:(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3. 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4.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贤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

  份,亲自去拜访。(1分)

  5.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

  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3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4

  1.(17分)(20xx,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日:“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日:‘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D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 (ren):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志虑忠纯:

  ②悉以咨之;③严闻亮卒:

  (2)下雨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日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忠诚②商议,询问③听到,听说

  (2)B【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要结合句意推测,难度适中。

  A项依次解释为“对……说”,“为,是”;C项依次解释为“死”,“终于,最终”;D项依次解释为“生”,“兴起,指被任用”。B项,两个“尝”意思相同,都是“曾经”的意思。

  (3)①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

  ②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4)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5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 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

  4.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1.D(2分)

  2.(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共4分)

  3.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4.诸葛亮:直言进谏。(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6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3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8.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B、必能裨补阙漏(同“缺”,缺点)

  C、郗超与谢玄不善(善良的)

  D、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样)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故不为苟得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苏以数谏故

  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至则无可用

  D.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

  10.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2分)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1.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说说(2分)

  13.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3分)

  诸葛亮:

  郗超:

  答案:8.(2分)C 9.(2分)A

  10.(2分)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1.(2分)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12.(2分)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意思对即可)

  13.(3分)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

  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7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3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 间乐,不思蜀。” 郤(xì)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宜泣而答曰 ▲ ④会王复问 ▲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②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

  B.

  A.

  1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诚如尊命 以伤先帝之明

  D.

  C.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如太行、王屋何 所以动心忍性

  13.选文【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概括,就选文中对刘禅言行的描绘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评价此人。(3分)

  ▲

  参考答案:

  10.拜访、拜见;身份低微,出生低下;应该、应当;恰逢、适逢

  11.希望竭尽我低微的才能,排除奸邪凶恶之人。

  即使让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佐他长久,何况姜维呢?

  12.D

  13.乐不思蜀 他为人没有远大抱负,无心政事,又贪玩,城府不深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8

  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完成24~28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斯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能谤讥于市朝( ) (2)臣之妻私臣( )

  (3)以光先帝遗德( ) (4)盖追先帝之殊遇( )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9、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0、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31、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受此启发,我们学校的学生想建议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不超过30个字)(4分)

  32、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27、(4分)每小题1分。

  (1)在 (2)以……为私 (3)发扬光大 (4)特别优厚的待遇。

  28(4分)每句2分。

  (1)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这里要翻译出“私”:以……为私;“以”:认为;句子通顺。)

  (2)、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这里要翻译出判断句以及“诚”:实在是;“秋”:时刻;句子通顺。)

  29、C 30、B

  31、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接劝说(书面劝说,直谏);言之有理即可。(前两空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共4分)

  32、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等;齐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提示:此类题只要任选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必须简洁连贯。)(4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9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性行淑均 (2)陟罚臧否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4)咸畏而爱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2. 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3分)

  13.综合这两段文字,请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评价。(2分)

  参考答案:

  9.(1) 善良公平(2)好坏 ((3)亲人(4)爱戴,拥戴

  10.C

  11.(1)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2) 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12. 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13.诸葛亮是一位善于分析形势,知人善任,公正严明,赏罚分明,竭尽忠心的人。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0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1题。 (共10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 (2分)

  A.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 有所广益

  孙叔敖举于海 曾益其所不能

  C. 然后施行 D.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吴广以为然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9、下面哪句话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句式、语气相同? ( )(2分)

  A.谨食之,时而献焉 B.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其真不知马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②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1、从甲乙两段中分析刘后主和宋昭公两人的异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本文由“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提供

  8.D

  9.C

  10. ①朝廷内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②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因为阿谀奉承的`人太多。

  11.相同点:都是亲小人远贤臣之人;

  不同点:宋昭公是个能反省自己、知错能改的人。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1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6分)

  【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7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其谁可而为之()(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7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77、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用原文回答)(4分)

  78、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4分)

  答案:75、(4分)(1)给予(2)痛心遗憾(3)做、担任(4)过了

  76、(4分)(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

  (2)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77、(4分)每处2分

  (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78、(4分)本题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述即可得满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2

  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5、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3分)

  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由是感激(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

  17、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4分)

  甲文:

  乙文:

  18、诸葛亮和刘备历来备受尊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15、(4分)亲自 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感动激愤 通“伸”,倡导。

  16、 (4分)(1) 在战事失利之际接受了任命,在艰危困境之中奉命(出使东吴)。

  (2)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17、(4分)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18、欣赏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智商极高。忠心耿耿、知恩图报。欣赏刘备。他能识人、会用人,不但是情商高,还具有非凡的管理能力。 (答案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3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①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②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骜”同“傲”②霸王:霸王的事业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告之于帝

  B、则攸之、棉、允之任也入则无法家佛士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中有足乐者

  D、遂见之公将鼓之

  11、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每句限一处)(2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2)一日三至弗得见

  12、理解填空(2分)

  (1)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甲文中最能休现诸葛亮“两朝”、“老臣心”的句子是。

  (2)齐桓公一日之内,数见布衣之士,亦可谓“三顾频频”乙文中最能表现他这样做的理由的句子是

  13、甲文中的刘备与乙文中的齐桓公有何共同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共同点:

  认识:

  答案:9 、(1)低微鄙陋(2)轻视(每小题l分,共2分)

  10、C(C项中的“以”都相当于“因为”,其它项各不相同)(2分)

  11.(1)咨臣/以当世之事(2)一日三至/弗得见(每小题l分,共2分)

  1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每处l分,共2分)

  13.第一问:共同点是: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才,或礼贤内下士,求贤若渴(1分)

  第二问: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谁赢得了人才就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我们应该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2分能围绕人才,联系实际来谈即可)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4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布衣(2)卑鄙___________(3)驱驰___________(4)悉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9.(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2分)

  20.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

  17.(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全、都

  18.(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19.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

  20.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5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3分)

  【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臣本布衣布衣:(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3)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4)悉仰于官仰:

  9.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1.(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1分)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13.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什么评论?(3分)

  答案:8、(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依赖、依靠9、(1)把(2)以至10、(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11、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12、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13、褒贬不论,言之成理即可。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出师表》阅读答案06-15

《桃花源记》阅读比较及答案05-21

《马说》和《罴说》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06-14

《邹忌讽齐王纳谏》《鹬蚌相争》比较阅读及答案06-19

秋叶阅读答案《秋叶》阅读答案04-02

《马说》《千金市骨》比较阅读答案06-1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比较阅读答案06-19

打电话阅读答案 打电话的阅读答案04-02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04-0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8—21题。(共1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馀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馀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四十一回

  18、解释下列加点字或划横线短语(2分)

  (1)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 )

  (3)负兄寄托之重( )(4)使人收拾船筏( )

  (5)先行为上(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20、后人有言“扶不起的`刘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之前,对刘后主—阿斗(刘禅)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3分)

  21、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8、略

  19、成就(做)大事的人一定把百姓作为根本。

  20、担虑刘禅不能广开言路,采纳忠言;赏罚不严明;用人不公正。

  21、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正因为刘备这种宽厚仁慈、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仁政爱民赢得了臣民的信赖和拥戴,大家舍生忘死,衷心为君。(原文1分,原因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2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10-13题。(10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乙】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①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当退②小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欧阳修的'《朋党论》)

  【注释】①暂相党引以为朋:暂时互相勾结而成为朋党。朋:朋党,指因志趣相同或利益相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②退:排斥,排除。

  10.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尝:

  (2)君子则不然 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12.【甲】【乙】两文中作者针对用人问题分别向君主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用原文回答。(2分)

  13.从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与欧阳修认定人才的标准有哪些相同的地方?(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尝:曾经,1分;然:这样,1分。此题共计2分。

  11.(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2分。

  (2)用它们(或这些,或道义、忠信、名节)来效力国家,就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把国家治理好。2分。

  此题共计4分。

  12.诸葛亮提出的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1分;欧阳修提出的建议是(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1分。

  此题共计2分。

  13.爱国、爱惜名节等,1分;遵守道义,善良等,1分;忠诚守信,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此题共计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3

  (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1014,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

  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

  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4.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5.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答案】

  1.(1)亲自。 (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排除,铲除。 (4)不,没有。

  2. 译文:(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3. 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4.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贤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

  份,亲自去拜访。(1分)

  5.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

  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3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4

  1.(17分)(20xx,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日:“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日:‘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D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 (ren):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志虑忠纯:

  ②悉以咨之;③严闻亮卒:

  (2)下雨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日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忠诚②商议,询问③听到,听说

  (2)B【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要结合句意推测,难度适中。

  A项依次解释为“对……说”,“为,是”;C项依次解释为“死”,“终于,最终”;D项依次解释为“生”,“兴起,指被任用”。B项,两个“尝”意思相同,都是“曾经”的意思。

  (3)①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

  ②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4)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5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 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

  4.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1.D(2分)

  2.(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共4分)

  3.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4.诸葛亮:直言进谏。(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6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3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8.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B、必能裨补阙漏(同“缺”,缺点)

  C、郗超与谢玄不善(善良的)

  D、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样)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故不为苟得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苏以数谏故

  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至则无可用

  D.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

  10.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2分)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1.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说说(2分)

  13.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3分)

  诸葛亮:

  郗超:

  答案:8.(2分)C 9.(2分)A

  10.(2分)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1.(2分)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12.(2分)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意思对即可)

  13.(3分)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

  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7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3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 间乐,不思蜀。” 郤(xì)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宜泣而答曰 ▲ ④会王复问 ▲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②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

  B.

  A.

  1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诚如尊命 以伤先帝之明

  D.

  C.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如太行、王屋何 所以动心忍性

  13.选文【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概括,就选文中对刘禅言行的描绘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评价此人。(3分)

  ▲

  参考答案:

  10.拜访、拜见;身份低微,出生低下;应该、应当;恰逢、适逢

  11.希望竭尽我低微的才能,排除奸邪凶恶之人。

  即使让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佐他长久,何况姜维呢?

  12.D

  13.乐不思蜀 他为人没有远大抱负,无心政事,又贪玩,城府不深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8

  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完成24~28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斯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能谤讥于市朝( ) (2)臣之妻私臣( )

  (3)以光先帝遗德( ) (4)盖追先帝之殊遇( )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9、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0、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31、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受此启发,我们学校的学生想建议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不超过30个字)(4分)

  32、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27、(4分)每小题1分。

  (1)在 (2)以……为私 (3)发扬光大 (4)特别优厚的待遇。

  28(4分)每句2分。

  (1)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这里要翻译出“私”:以……为私;“以”:认为;句子通顺。)

  (2)、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这里要翻译出判断句以及“诚”:实在是;“秋”:时刻;句子通顺。)

  29、C 30、B

  31、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接劝说(书面劝说,直谏);言之有理即可。(前两空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共4分)

  32、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等;齐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提示:此类题只要任选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必须简洁连贯。)(4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9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性行淑均 (2)陟罚臧否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4)咸畏而爱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2. 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3分)

  13.综合这两段文字,请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评价。(2分)

  参考答案:

  9.(1) 善良公平(2)好坏 ((3)亲人(4)爱戴,拥戴

  10.C

  11.(1)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2) 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12. 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13.诸葛亮是一位善于分析形势,知人善任,公正严明,赏罚分明,竭尽忠心的人。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0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1题。 (共10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 (2分)

  A.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 有所广益

  孙叔敖举于海 曾益其所不能

  C. 然后施行 D.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吴广以为然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9、下面哪句话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句式、语气相同? ( )(2分)

  A.谨食之,时而献焉 B.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其真不知马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②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1、从甲乙两段中分析刘后主和宋昭公两人的异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本文由“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提供

  8.D

  9.C

  10. ①朝廷内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②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因为阿谀奉承的`人太多。

  11.相同点:都是亲小人远贤臣之人;

  不同点:宋昭公是个能反省自己、知错能改的人。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1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6分)

  【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7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其谁可而为之()(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7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77、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用原文回答)(4分)

  78、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4分)

  答案:75、(4分)(1)给予(2)痛心遗憾(3)做、担任(4)过了

  76、(4分)(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

  (2)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77、(4分)每处2分

  (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78、(4分)本题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述即可得满分。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2

  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5、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3分)

  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由是感激(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

  17、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4分)

  甲文:

  乙文:

  18、诸葛亮和刘备历来备受尊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15、(4分)亲自 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感动激愤 通“伸”,倡导。

  16、 (4分)(1) 在战事失利之际接受了任命,在艰危困境之中奉命(出使东吴)。

  (2)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17、(4分)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18、欣赏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智商极高。忠心耿耿、知恩图报。欣赏刘备。他能识人、会用人,不但是情商高,还具有非凡的管理能力。 (答案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3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①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②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骜”同“傲”②霸王:霸王的事业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告之于帝

  B、则攸之、棉、允之任也入则无法家佛士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中有足乐者

  D、遂见之公将鼓之

  11、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每句限一处)(2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2)一日三至弗得见

  12、理解填空(2分)

  (1)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甲文中最能休现诸葛亮“两朝”、“老臣心”的句子是。

  (2)齐桓公一日之内,数见布衣之士,亦可谓“三顾频频”乙文中最能表现他这样做的理由的句子是

  13、甲文中的刘备与乙文中的齐桓公有何共同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共同点:

  认识:

  答案:9 、(1)低微鄙陋(2)轻视(每小题l分,共2分)

  10、C(C项中的“以”都相当于“因为”,其它项各不相同)(2分)

  11.(1)咨臣/以当世之事(2)一日三至/弗得见(每小题l分,共2分)

  1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每处l分,共2分)

  13.第一问:共同点是: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才,或礼贤内下士,求贤若渴(1分)

  第二问: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谁赢得了人才就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我们应该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2分能围绕人才,联系实际来谈即可)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4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布衣(2)卑鄙___________(3)驱驰___________(4)悉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9.(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2分)

  20.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

  17.(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全、都

  18.(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19.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

  20.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

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5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3分)

  【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臣本布衣布衣:(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3)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4)悉仰于官仰:

  9.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1.(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1分)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13.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什么评论?(3分)

  答案:8、(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依赖、依靠9、(1)把(2)以至10、(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11、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12、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13、褒贬不论,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