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01-12 09:59:5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练习题,只有多做题,学习成绩才能提上来。学习就是一个反复反复再反复的过程,多做题。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甲:题君山方干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乙: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奎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句写诗人游仙境,遇仙女麻姑。“方外”,指神仙居住之处。“麻姑”,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B、甲诗以“闻说”引出其答案。君山原是昆仑山顶上的灵石,被海风吹落至洞庭湖而形成的,有神秘莫测之感。

  c、乙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凝视君山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湖水的颜色比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乙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湖山的色彩,然后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品,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眼前。

  15、试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何异同?

  【答案】

  14、 c

  15、相同点:都采用了虚写(神话)。甲诗把君山想像成是昆仑山顶的石头吹落至洞庭湖而形成的`,有神秘莫测之感。乙诗把君山想像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

  不同点:乙诗还用了:(1)实写(虚实结合)。实写湖山的自然美,虚写湘君姊妹的神话传说,虚实结合,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表现了作者对君山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2)比喻,把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寺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诗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答案:

  十二、1.B.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君山月夜泛舟记》阅读答案06-11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04-08

《关雎》阅读练习及答案05-12

《卖炭翁》阅读练习及答案03-02

《秦腔》阅读练习及答案04-21

《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02-18

《社戏》阅读练习及答案02-24

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05-27

《棋魂》阅读练习及答案01-08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