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江上》阅读答案

《江上》阅读答案

时间:2023-12-29 11:40:4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上》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上》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上》阅读答案

《江上》阅读答案1

  【原文】:

  江上南望九华 【宋】晁补之

  过铜陵南,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南,遽曰此九华也,问之良是。

  云端忽露碧孱岩,如髻如簪缥缈间。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注释】: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翻译】:过铜陵南时,一座山高出云端,奇特俊秀让人瞠目结舌,我从未到过江南,却脱口而出,眼前的山是九华山吧,问别人回答说是。

  【阅读训练】:

  1.这首诗第一、二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的语言较有意蕴。请以“忽露”、“惊骇”为例加以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3分)比喻。把云端的“孱岩”比作髻、簪,形象地写出了九华山的.巍峨挺拔、形貌雄奇秀丽。

  2.(5分)“忽露’’二字描绘出九华山从云雾中突然耸立而出的神奇景象,与下句“缥缈”一词相呼应,同时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惊骇”二字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生动描绘出舟中人看见美景后的震撼,间接烘托出景象的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江上》阅读答案2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运用起“兴”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B. 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第三联,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点明了浓浓的乡思。

  C. “迷津欲有问”,化用典故,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

  D. “平海夕漫漫”写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15.请结合诗句分析首联中“寒”字的.作用。(6分)

  14. 答案:A 首联选取“落木”“归雁”“北风”等清冷形象,实为哀景衬哀情。

  15.参考答案: ① 内容上写明“寒”为寒冷之意,点明季节,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来明确;②作者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感觉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③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以哀景称哀情,为下文作者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做感情铺垫。(言之成理即可)

  简析

  《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之情。

《江上》阅读答案3

  【说明】

  ①因董颖《江上》一诗多次入选中考语文试卷,为方便同学们学习,我们整理了该诗相关试题。因为试题来源较杂,有可能重复,敬请谅解。本份试题及答案备有doc文档及答案,欢迎点此下载。

  ②试题共11小题,按先句后篇的顺序整理,题中分数为原卷中分数。

  ③如果本诗有新的中考试题,我们将添加到下载文档中,网页文档将不再变更。欢迎。

  【原诗】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释】

  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

  ②摩挲:用手抚摸。

  ③钓舟:指行舟。

  【阅读训练】

  1.诗歌的前两句写江上秋景,请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幅“秋景图”。

  2.诗歌的前两句的景物,诗人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3.诗的前两句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4分)

  4.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6.“待汝成阴系钓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7.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8.在古诗文中,柳总与“别”有关,本诗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诗的后两句说明。(2分)

  9.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10.诗人笔下的“江上”环境有什么特点?

  11.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阅读答案】

  1.万顷沧江之上,一派浓重的秋意。江面上,波平如镜;远远地飞来两团白雪,直待它们飞近了,飞到了眼前,才发现那竟然是一对雪白江鸥。

  2.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静到动。

  说明:

  写法一:运用衬托,以双鸥相伴相随衬托诗人的孤寂;以江天景致的空旷衬托柳树钓舟的渺小,进而创造出开阔明朗的意境。写法二:动静结合。如一二句分e写静景动景,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写法三:虚实相生。如第三四句将“摩挲沙边柳”与想象柳树“成阴系钓舟”相结合,虚实相生,耐人寻味。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中“写法一”,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言一:用同“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或用“系”宇,不仅抒写出了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颍而贴切,语言二:运用修辞。用“摩挲”“汝”将柳树拟人化,既赋予柳树以人情,又e具匠心,传达出诗人的心声。或“镜天飞雪”运用,将天空的明澈与鸥鸟的姿态色彩生动表现出来。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其它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江上》阅读答案4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1)这首诗是怎样写出早寒特点的?(2分)

  (2)请赏析这首诗的颈联。(4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答案:

  (1)写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表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早寒的特点。

  (2)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思乡,而且把这种情感一泻无余,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从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3)表达了作者既想隐居又想从政的矛盾迷茫的心情。

《江上》阅读答案5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①,消息海云端。

  【注】兰桡:用兰木做的桨,这里指代船。殊:作“犹”讲。

  22.诗歌是如何围绕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3.“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22首联中“蟾蜍亏复圆”点出诗人忆之久,颔联借长安萧条秋景抒诗人忆之凄,颈联通过回忆两人相聚场景写忆之事,尾联说“消息海云端”表忆之忧。全诗围绕“忆”字反复勾勒,层层叠加,抒发了诗人对吴居士的深切思念之情。【评分标准:一句1分,意思相近就给分。】

  23.(1)借景抒情。(1分)阵阵砭人肌骨的秋风从渭水吹来,黄叶纷飞落满了长安城。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描写所在地长安萧条的.秋景,(1分)抒发了自己在友人离开后的孤寂心境,从而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1分)不着一情字,但情满诗句。【评分标准:手法1分;景的特点1分,情的特点1分。景情间要有关联。】

  (2)比喻形象。(1分)此句以秋风与落叶比喻诗人的思念之情犹如“生”于渭水的秋风般强劲,(1分)又如纷飞的落叶般繁密,(1分)同时,这种思念又如“秋风”“落叶”,带着阵阵秋意,使人倍感凄凉。(1分)【评分标准:点出比喻手法1分;能写出诗人情感与秋风与落叶间的相似点,各1分。写出思念之“秋意“的,给1分】

  (3)用字精炼。“生”字,给人风生水起之感,形象且有动感;(1分)而“满”字,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秋天长安的满目萧条,(1分)从而渲染出一份浓重的秋意,烘托了诗

《江上》阅读答案6

  【原文】: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注释】: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市盐埠岭),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罢相后得封宁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正公集》。

  【翻译】:

  一个秋天的早晨,诗人站在江的南岸向北岸望去,只见天色阴沉沉的,刚刚透出一半亮色。压低的云层含着雨意,徘徊不定。诗人的目光移向对岸的青山,发现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蜿蜒,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在何方?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赏析】:

  此诗表达了萧散恬淡的心绪。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构成他的画面。

  首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次句则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景物的描写,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的基调。

  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景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赏析二: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联想到它。

  【阅读训练】

  一、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5分)

  二、

  (1)“低徊”一词描绘出了“晚云”怎样的情状?

  (2)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这幅图画的基调是怎样的?

  (3)若说这首诗也以天象与江上景物的变化暗写船上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简要地说明诗人心情变化的情况:

  【参考答案】

  一、

  (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

  二、

  (1)暮云低垂,雨意浓重。

  (2)朦胧、悠远,开阔、奇幻。

  (3)诗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沉重——愁苦——疑惑——豁然开朗。

《江上》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4~15题。

  木兰之枻①沙棠②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伎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①枻,同“楫”,船桨。②沙棠,一种名贵的树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四句,描绘了一个超世绝尘、自由美好的.理想化世界,令人向往。

  B.五、六句诗人自比海客,堪称仙人,借黄鹤之典,表达陶然忘机之情。

  C.七、八句将、楚王的两种典型人生做了鲜明的对比,语有警意。

  D.九、十两句,表现了诗人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形象。

  15.本诗最后两句,有人认为有消极之嫌,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题,9分)

  14.B(3分)

  15.(6分)①这两句诗是李白对于功名富贵的鄙薄,表达的是诗人淡泊清净的人格追求,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②功名富贵在诗中指的是楚王的“台榭”,而诗人推崇的是屈原的积极人生。③诗人醉心于眼前的游乐,表达的是对现实失望后,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不是消极颓废。(其它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江上》阅读答案8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说,朋友吴处士坐着帆船前去福建,时间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

  B .颔联说,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自己所在的长安已落叶遍地。

  C .颈联回忆送别情景,当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使人感到一阵寒意。

  D .诗作巧用修辞,首联中“蟾蜍”代月亮,尾联中“兰桡”喻指船只。

  16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本诗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都运用了这种技巧,但诗人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

  15 .D

  16.《忆江上吴处士》以“消息海云端”作结,描绘了遥望远天尽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消息的诗人形象,生动地传达了对友人怀念和关切之情。

  《沁园春长沙》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结,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群年轻人在江水激流中游泳,用力拍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奔而来的船舟。结句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抒发了担负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 尾联中‘兰桡’喻指船只”错误。“兰桡”,为借代,代船。“桡”,本意为船桨。“兰桡”,美好的船桨,工具代本体。

  故选D 。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

  《忆江上吴处士》结尾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距离的遥远,消息的阻塞,让思念变得极其厚重饱满,生动地传达了对友人怀念和关切之情。

  《沁园春长沙》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群年轻人在江水激流中游泳,用力拍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奔而来的船舟。写尽作者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主宰国家命运的应该是胸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立志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呼唤青年,发扬蓬勃的朝气,激流勇进,搏击风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抒发了担负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

《江上》阅读答案9

  江上早秋①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40岁,人到中年;而1351年,韩山童等发动河工起义,1353年,张士诚率盐丁起兵,攻克高邮等地,1355年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1356年朱元璋的军队攻下金陵。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宋玉悲”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尾联在写法上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1)江边铺满东倒西歪的'菰蒲,长着高低参差的菱花和菱叶,②点明江上早秋季节,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2)①身世飘零之若。②光阴蹉跎之叹。③穷途落魄,功业无成之伤感。

  ①借景抒情或者用典。

《江上》阅读答案10

  江上阻风

  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

  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3分)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此句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1分)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1分)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诗人将巨浪与“征人泪”作类比(或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征人的泪水竟如长江水一样可以随风作浪,并且以江上的`如雪白浪来比喻白发(或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和长江都为西风阻行而愁白了头发),更是新奇之至。(2分)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或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1分)(3分)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今莱阳市)人。清初著名诗人,与安徽宣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

  赏析:

  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尽白”,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再次被清廷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前两句直抒胸臆,“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精神无所寄托的真实写照。舟行瞿塘峡,风大浪猛,水流湍急,诗人被阻停留于此,百无聊赖的以昏睡来消磨时光,睡醒之后更加无聊,于是倚靠在舵楼上眺望:瞿塘峡山势险要,壁立如削;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遥遥西望,漫漫长路,不知何处是尽头!诗人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自己的仕宦之路的险恶漫长:自己无故被人诬告下狱,而今再次踏上仕途,诗人不禁一阵惊惧惶恐。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同时妙用夸张;第四句以浪花比喻白发,把长江拟人化,手法新奇!

  诗人远离家乡,想到家中的妻儿,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滴落江中,化作滚滚的滔天巨浪咆哮着、怒吼着似乎发泄着心中的怨愤。一夜西风,流更急,浪更大,仿佛长江也被风浪所阻。江水翻腾,浪花雪白;诗人伫立风中,白发飘飘,触景伤情,心有戚戚:故园之思,羁旅之愁,仕途之苦......,种种复杂的情感“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诗人的身心与长江融为一体,我即江水,江水即我,诗人的愁苦也融入了江中,朵朵浪花不正是满江的白发吗!

  本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

《江上》阅读答案11

  (北宋)孔武仲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见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12.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1分)

  A.夜泊B.野寺C.山行D.江上

  13.对第二、三联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景象悠远宽阔,笔触则又细腻传神。

  B.写景远近结合,丰富立体而有情致。

  C.写秋日景色萧条冷落,富有画面感。

  D.写眼前所见,也含有诗人揣度之辞。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分)

  答

  12.(1分)D

  13.(2分)C

  14.(5分)答案示例:首联以“万里长江”映衬“一叶舟”传递出羁旅的寂寞萧索,而秋天触动诗人,让他心绪难平;二、三两联描绘秋光烂漫,一片生机的景象,这样的'景象消释了作者的寂寞萧索;尾联写廖廓江天激发慷慨昂扬的少年壮志,以不愿垂钓沧江、归隐江湖表达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志向。

  (评分说明:分析3分,情感2分)

《江上》阅读答案12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试题一: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

  试题二:

  ①“低徊”一词描绘出了“晚云”怎样的情状?

  答:暮云低垂,雨意浓重。

  ②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这幅图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朦胧、悠远,开阔、奇幻。

  ③若说这首诗也以天象与江上景物的变化暗写船上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简要地说明诗人心情变化的情况:

  答:诗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沉重——愁苦——疑惑——豁然开朗。

  翻译:

  一个的早晨,诗人站在江的南岸向北岸望去,只见天色阴沉沉的,刚刚透出一半亮色。压低的云层含着雨意,徘徊不定。诗人的目光移向对岸的青山,发现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蜿蜒,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在何方?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赏析一:

  此诗表达了萧散恬淡的心绪。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构成他的画面。

  首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次句则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景物的描写,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的基调。

  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景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赏析二: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连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的《》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联想到它。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市盐埠岭),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罢相后得封宁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正公集》。

《江上》阅读答案13

  今年初秋,我去哈尔滨,第二天,便伫立在松花江畔,滚滚东流的江水奔来眼底,我不禁浮想联翩,百感交集。

  50多年前,当我还在中学上学的时候,就学会唱《松花江上》这首歌,那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几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着我国东北三省大片领土,我约同几个十三四岁、志同道合的同学,选择一个星期天下午,坐在香港一间中学的课堂里秘密开会。大家在左臂上缠着纪念国土沦陷的黑纱,低声哼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曲调,脸上淌着热泪,心胸中激荡着悲愤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感情恐怕只有离开了祖国,而又经历着国土沦丧的惨痛的人才会深切地体会到的,虽然当时我们只不过是一群不大懂事的孩子。

  说起来也奇怪,半个世纪以来,我走南闯北,差不多跑遍全国大江南北的每一个省份,甚至出访过日本、北美和西欧好几个国家,偏偏没有看到过松花江,甚至连山海关也没有出过。东北三省,特别是松花江,是我少年时魂牵梦萦的地方,却缘悭一面。看来人世间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往往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我直到暮年,才有机会来到松花江上一倾积愫。

  比之长江黄河,松花江的宽幅长度都相形见绌。它只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江流甚至还不如珠江下游处那样汹涌澎湃。但由于《松花江上》这首流传多年的歌曲的影响,它又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历时14年之久的中日战争中敌我鏖战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江畔那座巍然矗立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李兆麟烈士纪念碑,铭刻着抗日先烈艰苦战斗的伟绩丰功,松花江两岸的土地几乎每一处都浇灌过烈士们的鲜血,我不由得对松花江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特殊感情,一种糅合着肃然起敬和悲愤填膺的感情,这种感情我50多年前唱《松花江上》的时候也曾经产生过的,只是现在身临其境,面对着曾经一度遍布血海尸山的古战场,就更强烈得多了。我独自凭栏,禁不住潸热泪下,热泪和松花江的江水汇流在一起。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我仿佛觉得,我的心灵深处,还有一条松花江在奔腾澎湃地鼓荡着,这是当年3000万东北同胞的`血泪汇合而成的松花江。人们看不到它,但愿人们永远不要忘掉它。《松花江上》这首“前朝曲”还是有必要经常多唱几遍的。我们既然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松花江上》不是也有着同样严峻的历史意义吗?

  有道是,“居安思危”,又说“毋忘在莒”,看来祖国现在仍然需要像《松花江上》那样的歌声。

  1.文章在写作顺序上,运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

  2.文章题目是《松花江上》,但第三段却写一直未能看到松花江,这是否多余?

  3.松花江作为黑龙江的一条支流,既不能与长江黄河相比,甚至不如珠江下游的汹涌澎湃,作者为何半个世纪对它念念不忘?

  4.“我不由得对松花江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特殊感情,一种糅合着肃然起敬和悲愤填膺的感情。”请分析“肃然起敬”与“悲愤填膺”这两种情感。

  5.最后一段,作者别有深意,呼唤祖国仍需要像《松花江上》那样的歌声。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倒叙

  2.这是为了表达对松花江的切盼之情,对比手法突出对松花江情感之深。

  3.因为受《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影响,这里又洒满了抗日战士的鲜血,所以让“我”对它怀有特殊情感。

  4.“肃然起敬”是对抗日将士,“悲愤填膺”是对日军当年的入侵与杀戮。

  5.作者重在呼唤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生活在和平时期也莫忘国耻。

《江上》阅读答案14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注】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论语·微子》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找不到渡口,使子路问津。遇到两个隐者长沮、桀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捕捉了典型性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B.颔联“遥隔”指客所与诗人的故乡遥遥相隔,表现出了空间的遥远,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C.颈联“乡泪客中尽”,“尽”字将感情一泄无余;“孤帆天际看”运用对写手法将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

  D.尾联先运用了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又以景结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归之情。

  16.结合全诗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参考答案】

  15. D

  16. ①借景抒情。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天气寒冷,通过描绘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衬托悲凉心境。②运用起“兴”的手法。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使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③对比。鸿雁南飞,人却漂泊在外,倍增孤苦。④双关。“寒”照应题目中的“早寒”,同时一语双关,既写出天寒,也写出了羁旅之凄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归之情”错误,尾联应是抒写隐居与从政的矛盾无法解决的迷惘、茫然、苦闷和傍徨的复杂心绪。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形象、技巧、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找到设题诗句中所写的景,分析景物的特点,分析所用的技巧,品味这样写的效果。本题题干要求“结合全诗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中写“落木”“南度雁”“北风”“江”等景象,属于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所以这两句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这两句说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这是“兴”的手法,用雁南飞引出客思归之情;“鸿雁南飞”而人却是漂泊在外,人不如物,二者形成对比;诗句中所写的“寒”既是指天气之寒,又是指心境之寒,所以使用双关的手法。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赏析。

《江上》阅读答案15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6.B选项中“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オ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错误,此时的子胥是在享受渔夫带给他的“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7.D“渔夫的泛舟江上”只是渔人的客观生活状态,不是隐逸的表现。

  8.①文章开篇写出的风景,表现出子胥逃生后的轻松。

  ②后听到岸上人的对话,引发子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③江上渔人的歌声深深触动了子胥,激发了他复仇的愿望、内心的仇恨。当他看到渔人“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的生存状态,又感觉到“柔情”,矛盾的心情始终交织在一起。

  ④船靠岸后,子胥仍然没有从矛盾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他感谢渔人能够带给他片刻的内心安宁,帮助“渡过了我的仇恨”但是又说“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暗示子胥“仇恨”之深,复仇愿望之强,“渡过”不等于彻底忘记。

  9.

  ①语言效果上,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彰显冯至“诗化小说”的特点,冯至本是诗人,同是拒剑的渔夫,本文中的渔人并不是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相反本文中渔人眼中的伍子胥,“只是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他也不理解伍子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拒剑后也没有因消除子胥的疑虑自尽,而是对他的话一点也不懂,转身架舟翩然高去,这样,更凸显本文诗意化、散文化的隽永意味。

  ②从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其心境平坦,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对比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的子胥,凸显渔夫在散淡隐逸中使伍子胥思想发生的变化,由复仇心理到灵魂片刻的安适,江上领会到渔夫的美好“世界”,子胥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救赎。

  ③从主题上,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他选择的是恬淡的人生,子胥承受的则是生命的沉重,你选择命运还是命运选择你是个问题。你有选择的权利时你会选择哪个同样是个问题,“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仇恨”是由爱而生的,而复仇又一定有恨,爱恨相生,人在选择命运时又是身不由己的。对比之下,文章主题层次更为丰富了。

【《江上》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等阅读及答案05-29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美好的声誉阅读答案《美好的声誉美》阅读答案09-27

《湿地》阅读答案06-10

《误认》阅读答案06-12

《义犬》阅读答案06-12

《宣纸》阅读答案06-10

《爱莲说》阅读答案06-11

炊烟阅读答案06-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