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别离》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别离》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别离》阅读答案1
别 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①手,壮士即解腕②。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注】①螫:毒蛇咬人。②解腕:斩断手腕,以保全性命。
8.请指出诗歌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5分)
9.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6分)
答案解析:
8.(手法1分,作用4分)
一是:直抒胸臆。抒写了壮士持剑壮别奔赴战场,不愿做游子那样满脸离愁,表达了作者对壮士情怀的赞美。
二是:反衬手法。用离愁满面的游子之态,衬托持剑豪饮赴战场的壮士,突出壮士的立志报国的'豪迈之情。
或是:对比手法。将游子与壮士进行对比,表达出壮士应当持剑而去建功立业,不应该做一个浪荡游子而无为。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壮士的赞美。
9.诗歌中塑造的是一位仗剑为功名的壮士(大丈夫)形象:有泪不轻易流出,更不会在离别之际洒泪,是刚毅坚强的写照;愿持剑豪饮,慷慨作别,要去建功立业,胸怀远大抱负;不惜斩断手腕,以去毒患,也要实现理想,为了理想不怕牺牲。(6分)
10.(6分。丢字、多字、有错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别离》阅读答案2
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
尊酒阑珊将远别,秋山迤逦更斜阳。
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
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
[注]诗人生活在唐末战乱之际,当时自北而南,沿路所见,皆发于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点明本诗写作的原由,“别离”一词陡生无限伤感情绪,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B、首联紧扣“征人”与“征马”两个形象,真切地描绘了出征时的情景,画面感很强。
C、颔联描写的是别后想象的虚景,诗人想象征人在离别亲人后沿着秋山远行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眼前的别离勾起了诗人对自身的感叹,抒发了心中的无奈和感慨。
15、有人将此诗视为效仿甫忧国忧民精神的遗篇,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4、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颔联描写的是别后想象的虚景”说法错误,“尊酒阑珊将远别”是眼前实景。
15、本诗前四句写征人草草着上戎装,出征远行,征马萧萧而立,送行的人们鸣咽着,用史实的笔调记载了民间疾苦,表达了作者对遭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2分)
后四句诗人联想到战乱使自己兄弟分离、天各一方的现状,寄寓了诗人强烈的身世飘零之感。(2分)全诗可以说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照,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结在一起有着强烈的优国忧民意识。(2分)
《别离》阅读答案3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纯粹以议论为诗,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给人以壮美之感。
B.颔联所写的大丈夫形象,威武潇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
C.“游子颜”在作者那里,就是因离别而呈现的伤感落泪的凄切之状。
D.尾联总束前面诗句,照应首联,点明了壮士欲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15.清代沈德潜评本诗颈联“似游离于诗外,实则贴合无间”,请对此做简要分析。(6分)
答
14.A 【解析】错在“本诗纯粹以议论为诗”,本诗主要是议论,但也有描写,如“杖剑对尊酒”。
15.【答案】本诗写的'是别离,颈联却写蝮蛇螫手、壮士断腕,从表面看两者没有联系,所以说“游离于诗外”。颈联写壮士为了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不惜把手腕斩断,这与全诗所表达的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说“贴合无间”。这样的写法在让人感到突兀的同时,给人深刻印象,引发读者思考,能够更好地传达诗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似游离于诗外,实则贴合无间”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似游离于诗外”,二是“实则贴合无间”,作答时应结合诗句分别分析这两者的表现,再综合分析其妙处。
《别离》阅读答案4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①手,壮士即解腕②。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注】①螫:毒蛇咬人。②解腕:斩断手腕,以保全性命。
1.请指出诗歌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5分)
2.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6分)
参考答案
1.(手法1分,作用4分)
一是:直抒胸臆。抒写了壮士持剑壮别奔赴战场,不愿做游子那样满脸离愁,表达了作者对壮士情怀的赞美。
二是:反衬手法。用离愁满面的游子之态,衬托持剑豪饮赴战场的壮士,突出壮士的立志报国的豪迈之情。
或是:对比手法。将游子与壮士进行对比,表达出壮士应当持剑而去建功立业,不应该做一个浪荡游子而无为。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壮士的赞美。
2.诗歌中塑造的是一位仗剑为功名的壮士(大丈夫)形象:有泪不轻易流出,更不会在离别之际洒泪,是刚毅坚强的写照;愿持剑豪饮,慷慨作别,要去建功立业,胸怀远大抱负;不惜斩断手腕,以去毒患,也要实现理想,为了理想不怕牺牲。(6分)
赏析
古代的离别诗,大多写离愁别恨,临歧伤感,而这首诗,却独具匠心,撇开歧路沾巾的柔情,通篇以议论为主,写的气势充沛,感情浓烈。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首联,起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丈夫在古代常指热血男儿。别离、离别总是那么令人感伤,可是作者上来就写即使男儿有泪,有伤心的时候,也不该在离别时抛洒,即男儿有泪不轻弹。诗人此处用意别出心裁,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
颔联接应首联的丈夫起笔,接着描绘大丈夫的形象。杖剑一词显示出大丈夫威武潇洒的姿态。尊酒则是说明临行前为好友酬饮,就像是好男儿手持大碗喝酒,干杯祝福,似豪侠一样玉树临风,胸怀开阔,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用一成语,体现的是壮士为了伟大事业的胜利和崇高理想的实现奋不顾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无所畏惧的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其中一字和即字,既体现出动作之迅速,也显现出壮士在万分危机的时刻,敢于斩钉截铁地作出英明的抉择,牺牲小的利益来顾全大局。
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
《别离》阅读答案5
那时是何等的青春年少。异国那四季如春的山城,是我出生的地方;离开它的前几天,我觉得我正在做一件大事。欢喜成天在我的眉间舞蹈,连走路,也轻飘飘地几乎要飞上天去了。一天中午,妈妈带我上街,就在一家常去的面店,给我点了我最喜欢吃的饺子面汤。
“孩子,你离开家,最留恋的是什么?”看着我狼吞虎咽,妈妈忽然开口问道。
“我?”我一面吃,一面含糊地答道,“我留恋的是我的学校,我的同学们。”
“家呢?”妈妈的语调中微微有些失望。“你一点也不留恋吗?”
“家?”这个问题几乎从来没有在我的心中引起过注意,我怔了一下,才觉得有些愧意,连忙补充道,“家当然也留恋。”
妈妈大概听出这并不是我的真实想法,怒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便默然了。过了一会,她又抬起头来问我:“你离开的时候,会不会哭?”
“哭?”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男孩子,怎么可以哭!”
妈妈笑了一笑,但我觉得好像有点勉强。我不大明白,她实在是怎么想。
离开的那天上午,我仍在兴高采烈地向邻居道别。自己一边想着,午饭一吃,我便要出发,横过太平洋,远走高飞,留下惊异的他们,心中便觉过瘾。刹那间,我便以为自己是引人瞩目的人物,一种莫名其妙的虚荣心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
时间毫不留情地在我的身边滑走,这“最后的午餐”,一下就伸到我的面前,我突然觉得心沉了下去。全家围坐在一张桌上边,吃的是鸡粥。刚吃两口,妈妈突然掩面而去,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却拼命地忍着,只顾低头一口口把粥往嘴里塞。突然呛住了,我抬起头,正想咳一下,却瞥见爸爸一边吃着,泪水却无声地流了一脸。
我怎样都抑制不住了,“哇”的一声,便冲向洗脸间,在那里没命地哭了起来。就在这时候,我才有些意识到,我这一去,就意味着永远不能再回头。但在这以前,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个错觉,以为这不过是一次远行,去了还会回来。
但,我就像只断线的风筝,永远也回不去了。
爸爸妈妈千里迢迢跑来探望我的时候,已经是十五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一别,竟会如此长久,当初我怎么会想得到!
我只记得,那年,当我走向海关时,送行的人们被铁栅栏隔在一百米以外。我提着手袋,一步挨着一步地走,并且频频地回过头去,往人丛中寻找爸爸妈妈的踪影。
我终于见到,爸爸和妈妈正在那边挥舞着手。我的眼泪又涌了上来,我放下手袋,无力地举起手,招了一招,连再多看一眼也没有勇气,便回头顺着人群向前流去。等我想再看他们一眼时,我的视野已经给建筑物挡住了。爸爸呢?妈妈呢?全都看不见了。
就这样,我便踏上人生的旅途。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心顿时好像给分隔成几片。
要知道,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身边半步啊!
那时,我才十六岁。
1、开篇“那时是何等的青春年少”一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分条简要概括“我”为离家而感到高兴的主要原因:
(1)
(2)
3、“爸爸妈妈千里迢迢跑来探望我的时候”一段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这样写有何作用?
4、文中第一段加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____描写,简要品析这句描写的妙处。
5、第9段中说:“我不大明白,她实在是怎么想的。”那你知道“妈妈”此时是怎么想的吗?试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
6、有人为离别而悲,有人为离别而喜,有人为离别而悲喜交加。你对离别是一种什么态度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说明“我”当时因年少无知,不懂离别的悲伤。
2、①“我”让父母和周围的人惊异、关注,以满足我的虚荣心。
②“我”以为这不过是短暂的分离,去了还会回来。
③年少无知,不懂离别的悲伤。(答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3、插叙(补叙),既补出了离别时间之长,增强了内容的丰富性,又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形成强烈反差,强化情感的表达。
4、神态描写,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我”当时神采飞扬的样子,从而将“我”因可以离家而高兴的无知刻画得淋漓尽致。
5、能突出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及对儿子年幼无知感到伤感无奈的心理即可。
6、“略”
《别离》阅读答案6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诗人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改变了送别诗缠绵难舍的老调,显得别具一格。
B.“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通过对比写出了充满豪情的离别者形象。
C.“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总束前文,点明离别不值得感叹的原因。
D.此诗通篇抒情,格调高昂,境界雄奇。“带情韵以行”,给读者以壮美的.感受。
2.简析:颈联“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在诗歌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D(3分)
2.共4分。承上启下(2分)。“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1分)。这一联,紧扣“离别”,更为尾联题旨升华蓄势(铺垫)(1分)。
【《别离》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等阅读及答案05-29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吴广阅读答案12-24
菊花阅读答案12-24
《余音》阅读答案12-29
蝈蝈阅读答案12-29
生日阅读答案06-16
《苦瓜》阅读答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