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

时间:2023-08-15 17:03:1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发庾岭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1

  秋发庾岭①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掩霭,花露欲霏微②。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因上书抨击朝政,被贬为徐闻县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②霏微:迷蒙。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枫叶”“凉蝉”紧扣题目中的.“秋”字,也暗合诗人当时的心境。

  B. 颔联写两岸景色,远近结合,景物色彩相对柔和,略给诗人带来一丝慰藉。

  C. 颈联中的“随”字,将两岸的山色随船行而不断变换色彩的情状写得生动形象。

  D. 江面上的波光洒满前来送别的客人衣服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

  16. 诗歌尾联是化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鹊”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都出现,其比喻义和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

  15.D

  16.①《短歌行》中曹操以“乌鹊”比喻贤士,以乌鹊绕树寻找栖身之地比喻贤士们都在寻找寄身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希望能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雄心壮志;②本诗中汤显祖以“孤鹊”比喻自己,以孤鹊南飞比喻自己被贬谪到南方边远之地,以孤鹊徘徊无依比喻前途的渺茫黯淡,诗人借此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冷寂和迷茫伤感。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2

  【原文】:

  秋发庾岭注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释】:汤显祖(1550—1616),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他生活充满道家道教气氛的环境,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创作,都涂抹了一层浓重的道家道教色彩。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

  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翻译】:黄昏下枫叶略带秋色,蝉声也在夕阳下归于沉默。远眺树影如云,暮霭徐徐升起,近看江花带露,在夕阳中渐渐趋于迷蒙。伫立船头,观赏沿途景色,两岸山色随小舟的行进而不断地变换着色彩;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洒满了游子的衣襟。在这个夜晚冷月徘徊,看着孤鹊正往南飞。

  【赏析】:明朝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在大庾岭侧的江面上,一艘破旧的官船正趁着晚潮拔锚启航,往南徐徐而去.一位中年儒士独自伫立在船头上,望远哀伤.他,就是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不久前,因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行正是去徐闻赴任.徐闻县在广东沿海,在当时应该是极为边远的荒蛮之地了.耿耿忠心,竟然落得如此下场,面对这苍茫的暮色,汤显祖不由得心潮难抑,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秋发庾岭》.“枫叶沾秋影,凉蝉夕晖.”起句点出时令.南方农历九月枫叶已略带秋色;时值黄昏,蝉声也归于沉默.枫叶入秋,如火如荼,本来应该是极美丽的景致,作者却由此感受到了萧瑟的秋意.蝉饮风餐露,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君子请贫自守的象征,如今,它也被阵阵寒意包围了,再也唱不出轻快的歌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起首这两句便为全诗奠定下了悲怆的基调.不过,夕阳虽暮,犹有余光,这里一个“晖”字用得巧妙,给苍凉的画面抹上一层淡淡的暖色.全诗就在这一寒一暖两种色彩的交织下逐步展开.第二联“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两句写两岸景色.远眺树影如云,暮霭徐徐升起;近看江花带露,在夕阳中渐渐趋于迷蒙.像《题大庾岭北驿》一样,依旧是写秋色,写黄昏,但苍茫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尽管此时的梧桐和江花多少还沾染着几分观赏者暗淡的愁绪,而色彩却显得柔和多了,明快多了.毕竟大自然是美的,它可以帮助诗人暂时忘掉内心的创伤.颈联是一个转折:“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整个画面由静而动.诗人伫立船头,观赏沿途景色,两岸山色随小舟的.行进而不断地变换着色彩;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洒满了游子的衣襟.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此时似乎有一种宠辱皆忘的情致.可是,贬谪的痛苦很快又涌入心头:“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冷月徘徊,孤鹊南飞,斑斓的色彩一扫而空,画面复归于沉寂,而且更冷更静.在前三联中隐藏着的悲哀的心绪,此时便如江水一般汹涌澎湃.作者一“孤鹊”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读来真另人伤神至深.宋之问与汤显祖,两者时跨三四个王朝,历时六七百年,一个因委身奸佞武三思、张易之等,一个因上书得罪于当朝权贵,结果是双双被贬而过大庾岭,都写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优美五言律诗.通过对读,我们可以看出:宋诗格调低沉哀惋,汤诗格调激昂奋发;在景物的抒写与寄托中,汤诗显得更委婉含蓄,宋诗更景中寓情.

  【阅读训练】: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4分)

  【参考答案】:

  1.

  ①点明时令特征;(1分)

  ②描写秋天萧条景色烘托内心思想感情,(1分)为全诗定下凄凉伤感的基调(1分)。

  2.

  ①“孤鹊”体现了愁苦与茫然,(1分)

  ②作者以“孤鹊”自喻,(1分)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伤感(2分)。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3

  秋发庾岭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②。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触怒权贵,被贬徐闻典史(今属广东省),本诗作于赴任途中。②霏微,迷蒙意。

  (1)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2)本诗的颈联中“随”“满”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3)本诗尾联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

  参考答案

  (1)通过描写黄昏时分的枫叶、夕阳中沉默的秋蝉等秋天的景物,寓情于景(1分),点明了时令(1分),烘托出萧瑟凄清的'氛围(1分),为全诗奠定了悲怆的感情基调(1分)。

  (2)“随”字写出两岸山色随小舟行进,不断变换色彩的状态;“满”字写出了水面的粼粼波光与夕阳辉映,洒满了游子的衣襟(2分)。两字化静为动,以乐景衬哀情。(2分)。

  (3)化用诗句,表达了作者孑然一身、独自徘徊的孤独愁闷与报国无门、无可依托的不平。

  (4)①“孤鹊”体现了愁苦与茫然。②作者以“孤鹊”自喻,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伤感。(意对即可)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4

  秋发庾岭注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4分)

  参考答案

  1.①点明时令特征;(1分)②描写萧条景色烘托内心思想感情,(1分)为全诗定下凄凉伤感的基调(1分)。

  2.①“孤鹊”体现了愁苦与茫然,(1分)②作者以“孤鹊”自喻,(1分)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伤感(2分)。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秋霁阅读答案03-27

秋莲阅读答案06-17

《山居秋暝》阅读答案01-08

《秋》阅读训练附答案06-17

《千秋岁》阅读答案06-16

秋暮吟望阅读答案04-19

《螺川早发》阅读答案12-21

马戴《灞上秋居》阅读答案02-03

等阅读及答案05-2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