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时间:2024-10-08 08:58:4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2

  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完成小题。(7分)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因语恭( )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小题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答案

  【小题1】①对说 ②拿

  【小题1】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小题1】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俭朴清廉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3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意欲借而不敢言欲 ________

  (2)借者无不皆给 皆__________

  (3)阮后闻之 之 _________

  (4)遂焚之 之__________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想

  (2)都

  (3)(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

  (4)车

  2.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

  3.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言之有理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4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因语恭( )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品德。

  参考答案:

  1.①对……说;②拿

  2.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3.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意思对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日:“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遣信令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太傅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谢公语同坐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才

  (2)派

  (3)他,代东阳(或谢朗)

  (4)告诉(或:对……说)

  2.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

  ①新病起

  ②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6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①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 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 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②这时代以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以后—— 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 这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一些卓超的哲学天才、佛教大师,也是出现在这个时代。

  ③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注①]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 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 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所表现的美是秾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的书法是这美的最具体的表现。

  ④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世说新语》一书记述得挺生动,能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 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气息。文笔的简约玄澹尤能传神。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注释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象不远(唐修晋书也多取材于它)。

  ⑤要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世说新语》一书里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不可忽略的。今就个人读书札记粗略举出数点,以供读者参考,详细而有系统的发挥,则有待于将来。

  ⑥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 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 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

  ⑦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世说》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同)、 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画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中了!

  ⑧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 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如,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着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节选自宗白华《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 》有删改)

  (注)①罗曼司:除了用于表示男女爱情之场合以外,罗曼司还是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指讲述英勇 事迹传说或重大历史传奇的文学作品。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汉末魏晋六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汉末魏晋六朝富有的艺术精神特质,来源于当时人们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以及人们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行为。

  B.我们历史上,汉末魏晋六朝以后的文学艺术发展方向,基本上就是由汉末魏晋六朝打下的基础和确定了发展方向。

  C.以前的汉代,艺术上过于质朴,以后的唐代,艺术上过于成熟,这两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都远不如汉末魏晋六朝。

  D.汉末魏晋六朝的社会特点,促使很多人物的命运都富有传奇色彩,由此也诞生了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文学作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世说新语》的解释与评说,不正确的一项

  A.《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性格画出了两晋时代的精神风貌、时代的色彩和气息,全面真实地还原了两 晋的历史真实。

  B.《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刘孝标为它做过注释;这本书语言简练而且遒劲,具有非常强的表 现力。

  C.《世说新语》反映了晋人在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之后,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

  D.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这在《世说新语》中都有反映。

  3.下列对本文结构的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前三段是总述汉末魏晋六朝的风貌,后五段是以《世说新语》 做事例来证明前三段的论断。

  B.文章前三段概括出汉末魏晋六朝的整体风貌,目的是做铺垫,为的是引出后文来论说《世说新语》 表现出来的晋人之美。

  C.全文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前三段是对汉末魏晋六朝的整体风貌的概述,后五段论说《世说新语》表现出来的晋人之美。

  D.文章后五段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由论说《世说新语》表现的晋人之美、艺术精神、追求自然主义, 一直到晋人的“一往情深”。

  阅读答案:

  1.(3分)C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这两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都远不如汉末魏晋六朝”于文无据。故选C。

  2.(3分)A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全面真实地还原了魏晋的历史真实”错,原文是“离真象不远”。故选A。

  3.(3分)B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由标题“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可知AC 错,D项,“文章后五段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错误,后五段是一种总分结构,第④⑤段是总说,后三段是分说。故选B。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7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未若柳絮因风起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入门不顾

  下车引之 公欣然曰 太丘舍去

  2、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变化。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3、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惭,下车引之。

  4、《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6、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 家君:

  7、《咏雪》中的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8、《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答案:

  1、不如 不久,一会儿 差不多可以相比 相约通行 丢下 回头看 拉 离开

  2、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古义:拉;今义:领。

  3、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去拉元方。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营造了其乐融融、温馨、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6、“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即“令尊”,指代陈太丘; “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即“您”,指代友人;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即“家父”,指代陈太丘。

  7、“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统一。

  8、做人要重礼守信。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8

  阅读与赏析。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③才流:指才能品级。④才具:才能,才干。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1.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其境过清

  B.策之不以其道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 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

  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为称职与不 不:___________

  ②勿忧,寻还 寻:____________

  ③早知尔耳 尔:_____________

  ④景王遣钟会看之 遣: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会反,以状对,卒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①通“否”②不久③这样 ④派遣

  4.①查验以后,知道各个职位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

  ②钟会回去后,把情况回报景王,许允的儿子终于免祸。

  (意思对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9

  世说新语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遗虎贲收之。即行,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世说新语》)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

  B.魏明帝遣虎贲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

  解析 C项夺:改变。

  答案 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许因谓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

  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若才流及父,当收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A项中与分别为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B项中因都为副词,于是;C项中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甚至;D项中若分别为连词,如果,假设代词,你们。

  答案 B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 ⑤若才流及父,当收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为桓范劝解许允的话;③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为自己辩解;⑤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解析 D项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答案 D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

  (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参考译文】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就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辩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0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 n)〕夹裤。裈,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7.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止得襦(同只) 两股战战(大腿)

  B. 母殷夫人自成之(缝制) 胡不见我于王(看见)

  C. 寻作复裈(不久) 便扶向路(原先,从前的)

  D. 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母殷夫人自成之 当余之从师也

  B. 母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C. 乃答曰 乃重修岳阳楼

  D.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潭西南而望

  9.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2分)

  (2)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2分)

  参考答案:

  7.B(2分)

  8.C(2分)

  9.B(2分)

  10.(1)示例:①从此,(大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或:立刻完成)。 ②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或:立即)就能完成(或:写好)。(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示例:①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或:不须要)再做夹裤哇。 ②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暖和的,所以不须要(或:不需要)了。(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1

  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③。应声④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⑤,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①文帝:魏文帝曹丕。②东阿王:曹植。③大法:大刑,重刑,这里指死刑。④应声:随着(命令的)声音,立即。⑤然:同”燃“,烧。

  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注音并释义。

  (1)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尝_______________

  (2)大成者行大法 行_______________

  (3)煮豆持作羹 羹_______________

  (4)萁在釜下然 釜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选文中表现魏文帝对弟弟横加迫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表现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曹植这首《七步诗》的'巧妙设喻和拟人方法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chàng、曾经;(2)xíng、实行,动用;(3)gēng、有浓汁的食品;(4)fǔ、锅

  2.(1)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2)应声便为诗

  3.用豆和萁本是同根所生,来比喻亲兄弟的关系。用“萁在釜下然”比喻兄弟相残害。“豆在釜中泣”是拟人的写法。

  4.七步成诗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2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

  孰:熟。⑥从:纵。

  19、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屏人论事 ( ▲ )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 )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21、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

  阅读答案:

  19、⑴ C ⑵ D(2分,每小题1分)

  20、B(2分)

  21、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

  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 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分)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3

  A

  苏峻乱,诸庾逃散。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籧篨覆之。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卒舍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动。监司见船小装狭,谓卒狂醉,都不复疑。自送过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后事平,冰欲报卒,适其所愿。卒曰:出自厮下,不愿名器。少苦执鞭,恒患不得快饮酒,使其酒足馀年,毕矣。无所复须。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 《世说新语》

  B

  刘真道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流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道真食豚尽,了不谢。妪见其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乃还之。后为吏部郎,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于是赍牛酒诣道真。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 《世说新语》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属所在搜检甚急 ( ) ②适其所愿 ( )

  ③少苦执鞭 ( ) ④于是赍牛酒诣道真 ( )

  18.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

  使其酒足馀年妪见其不饱 冰为起大舍后为吏部郎

  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 不赂者以赂者丧

  A.其的解释一样 为的解释一样 以的解释一样

  B.其的解释不一样 为的解释一样 以的解释一样

  C.其的解释不一样 为的解释不一样 以的解释一样

  D.其的解释一样 为的解释一样 以的解释不一样

  E.其的解释一样 为的解释不一样 以的.解释不一样

  F.其的解释不一样 为的解释不一样 以的解释不一样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自送过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 ____________________

  20.A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中的智表现在_________;达表现在_______________(2分)

  21.用成语概括上面两文中的庾冰和刘真道所共有的品质:□□□□(2分)

  参考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17.通嘱;符合、适合(满足);以------为苦,苦于;送(携带)(4分)18.F(3分)19.①(差役)亲自把(庾冰)送过浙江,寄居在山阴魏家,(庾冰)才得以脱险。(得分点:自和三处省略(3分) ②有一个老太,看出他不是一般人,很喜欢他啸咏。(得分点:老妪、非常、乐)(3分)20.机智掩护庾冰;索求只是快饮酒(2分)21.知恩图报(2分)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③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④廉约⑤,韩豫章⑥遗⑦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言⑧邪?”范笑而受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②〔挑〕挑挖;挖出来。③〔身体〕“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躯干。体,头和四肢。④〔洁行〕品行高洁。⑤〔廉约〕廉洁俭省。⑥〔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⑦〔遗(wèi)〕赠送。⑧〔言(kūn)〕裤子。

  1.用“/”给文中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韩 豫 章 遗 绢 百 匹,不 受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误伤指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啼耳________________

  (3)遂至一匹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宣挖菜误伤的手指,大声啼哭,是因为“痛”才哭吗?到底因什么而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范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2.手指;此,这;终于

  3.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意对即可)

  4.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身体发肤都授之于父母,伤了自己的就等于伤了父母,范宣不敢伤害父母,所以才哭起来。(意对即可)

  5.孝敬父母,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品行高尚,清廉俭省;严格要求自己,温和、善良。(意对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5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乙】兴尽而返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①,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②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

  【注释】①眠觉:睡觉醒来。②宿(xiǔ):一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更定( )

  (3)强饮三大白( ) (4)夜大雪 (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是日更定矣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且焉置土石C.①及下船②徐公何能及君也D.①人问其故②故外户而不闭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2)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译文:

  小题4: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 的高洁情怀和 的生活态度。乙文则从语言和动作两方面刻画了王子猷 、 的性格。(4分)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每处1分)(1)消失;(2)完了,结束;(3)尽力;(4)下雪

  小题2:B

  小题3: (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想您一样痴的人呢!。(2)(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

  小题4:(4分,意思对即可,各1分)特立独行,不随流俗;豪爽率真、潇洒超脱。

  试题分析:

  小题1:(1)“绝”是“消失”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断绝”等意思;(2)“定”在此意思较为特殊,意思为“结束”;(3)“强”在此意思为“尽力”,不能理解为“强壮、强迫”等意思;(4)“雪”在此为“动词”,意思为“下大雪”。

  小题2:A.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重新 C等到;比得上 D原因;所以。B项的意思都是“哪里”。

  小题3:(1)“莫”是“不” 意思,“似”是“像”的意思;(2)“方”是“才”的意思,“至”是“到达”的意思,“造”是“到”的意思。翻译这两句时,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词,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与准确性。

  小题4:甲文中作者喜欢一人独自去湖心亭看雪,表明其是一个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人;已文中对王子猷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其是一个豪爽率真、潇洒超脱的'人。

  点评: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6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3分)

  【小题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3分)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B

  【小题3】略

  【小题4】借用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小题5】(1)机智、聪明,头脑灵活、能言善辩(2)守信、明礼、为人处世得体(意近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期根据语境意思为约定,不能理解为期限、时期等意思;(2)不根据语境意思为与在相对;(3)顾在此为动词,意思为转头看;(4)引在此意思为拉,不能理解其他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A、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蛤蟆;C、助词,无意思;D、结构助词,的。例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根据题意,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能力。

  点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很丰富,比如:一、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二、作代词用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此句时,注意期是约定的意思,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离开的意思,翻译时,还要补出主语陈太丘,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面对袁公的咄人之词,陈元方巧用典故,表明父亲和袁公不好互相仿效,各有特色,这样的回答,即体现了本人的善辩的才能,又能尊重袁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先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人物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元方的回答体现的巧妙之处。如: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其答话技巧的。

  【小题5】试题分析: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分析出其是一个守信、明礼的人;根据用典故巧妙的回答了袁公分析出他是一个机智、聪明、善辩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围绕这个人写的那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7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东阳时始总角( )

  (2)再遣信令还( )

  (3)而太傅留之( )

  (4)谢公语同坐曰( )

  23.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24.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参考答案:

  22.⑴才 ⑵派 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

  评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 。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

  24.⑴新病起;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共2分。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篇18

  阅读分析。

  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①友人语巨伯曰(语: )

  ②吾今死矣,子可去(子: )

  ③败义以求生(败: )

  ④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_________________,特定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4、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1、①对……说②您,对对方的尊称③正义④放弃

  2、①为了活命而不顾道义,难道是我荀巨伯应当做的吗?

  ②你是什么汉子,竟敢独自留下?

  ③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

  3、探病访友;胡人入侵

  4、不肯“败义而求生”

  5、遂班军而还。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0-19

秋叶阅读答案《秋叶》阅读答案04-02

打电话阅读答案 打电话的阅读答案04-02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04-02

红叶阅读答案04-07

《生》阅读答案04-24

老王阅读答案03-31

《燕子》的阅读答案04-01

蜡烛阅读答案04-1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