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通用17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风俗的日记(通用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的时候就想到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够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够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非常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将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将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好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好像天上打雷一样。将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够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2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许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非常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的时候,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时,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将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将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是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将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是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4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的时候,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非常盛行。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5
又是一年清明时,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熟悉的古诗萦绕在耳边,我的丝绪就想起了扫墓时的情形。
清明节,让人缅怀!令人悲叹息回味前几年的清明节美好与无忧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就像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从去年开始,清明对于我来说,便多了一丝丝的哀悉和思念。特别是奶奶离去后这感觉愈来愈重,也许是奶奶太年轻的原姑,才五十多岁就离我们而去,有人说对亲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而我恰恰恰相反,在每次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时,我的心中会有些酸酸的感觉“男儿有泪不轻弹。”每当清明时,我尽量控制自己。
今天是4月3日,天下着雨,我们一家人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钱江陵园,天虽下着雨,但是来祭祖的人络绎不绝,我们踏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了奶奶的陵墓,用抹布擦去尘土,献上一盆鲜花,再上一些奶奶喜欢吃的菜,一些水果,还有黄酒,恭恭敬敬地放在奶奶墓前,所有的人手中拿着点燃的香按辈份大小依次叩头行礼祭拜,最后我们给奶奶烧纸钱,我想奶奶在世的时候,她不分爱美还很喜欢打麻将,就多烧一些给她吧,让她在九泉之下过着幸福的生活,尽情地享用。奶奶你知道吗,我们有多么怀念你呢?你与我们近在咫尺却阴阳相隔不能相见。我们要离去了大家又一次向奶奶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头看那一排排的墓,像梯田一样一层层。傍边的小松树比去年长得更加茂盛,似乎长大了很多,也开始懂得了苦涩的滋味,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那么的有意义,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啊!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6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们一家准备去挂亲。
姑姑他们大清早就来了,我们先去小卖部买西,要买塑料纸、纸钱和红蜡烛。
在差不多九点的'时候出发,先去菜地。我和大哥把塑料纸拿跟棍子勾起来,再把棍子扎进泥土里。然后放鞭炮,把红蜡烛点燃放到墓碑前,腊肉、鸡、酒摆前边,最后燃烧纸。我们小孩子要把手心合拢,奶奶他们唱保佑,大家排成一排在火前面拜一拜。
去下一个目的地,还是像上回那样重复。这次我不用扎棍子了,在观察墓碑上的字,有一些看不清。我想起之前我和闺蜜走山路,看到墓碑就赶紧跑,好害怕,现在想想都好笑。
回到家,吃饭时,爷爷奶奶会盛两碗饭放在桌上,用筷子往最近的菜碗上架起来,还说是“下姥姥”。之后要拿煤球在走廊上放着,把红蜡烛点燃放到煤球洞里,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这样以后再把饭倒进电饭煲里。
这就是我的家乡邵阳挂亲的风俗。清明节有这样一个风俗真好,似乎不会感到寂寞了。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7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没错,在我们那里,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踏青,在我们那里(农村),以前长辈过世之后,是葬在山上或者海边的。我别的地方的同学会说闽南比较迷信,会经常烧香拜佛,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我们那里的习俗吧。
一大清起早,还没有吃饭就到带着纸钱前往海边。主要的要修整墓地,除草,压纸钱。
回家后,吃完早饭,再带足充分的纸钱往山上压纸钱,要带着锄头,去除一些杂草。
在我们那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当都扫墓回来后,家里的妇女要烧好吃的.去祠堂祭拜祖先。
我们那里并没有像某些地方那样子 ,要带酒肉去墓地吃,也没有送花什么的。主要是大家兄弟聚在一起,一起去扫墓,长辈给晚辈介绍祖先先前的事迹。让孩子从小有种孝顺的概念。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认为清明是一个很悲伤的,寄托哀思的节日,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清明更多的是欢乐。
清明节是因为这时春和景明,景物清洁而明净,因此才有了它的名称——“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很多,如踏青放风筝,吃清明团子,当然,我最爱吃的是清明团子,不过要吃也得先做出美食来。做清明团子就像包包子一样,翡翠一样的.皮裹在馅的外边。搓得圆圆的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最后把清明团子放入蒸锅十几分钟后便清香四溢,再一尝更是美味。
其次就是踏青,出门便可闻到一股被雨水冲刷过淡淡的青草香味,一路踏着春天的美景,路旁的小树,刚刚抽出短短的嫩芽儿。天朗气清,路边的各色鲜花更是绚丽缤纷,就像春天的调色盘一般。
清明的习俗有很多,我们把清明的习俗传承下来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春天快乐,不负春光,享受其中!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9
当小草探出了它的小脑袋,当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当桃花露出了粉红的笑脸时,正是清明时节。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来到草地上放风筝。我一手紧握线轴,另一只手把风筝高举过头顶。我心里默念“三、二、一!”在风来之时,飞奔起来。然后我轻轻松开了手,风筝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又像一个喝醉酒的汉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好不容易让风筝飞上了天,正在高兴之时,风筝却直直地栽了下去,掉在了地上。我急忙捡起风筝,做了调整。这一次,风筝终于飞上了天空!
与此同时,其他风筝也陆续飞上了天。瞧!那边的“老鹰”在天上自由翱翔,这边的“金鱼”则把天空视为水下天地,还有“蜈蚣”、“蝴蝶”“燕子”等等,各种各样,美极了!
风筝带来了春天的消息和快乐,我爱风筝!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0
又是一个清明节,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怀念先烈的日子。主要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今天是星期五,我们全家一行人回老家扫墓。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了我的大腿,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来到爷爷的坟前。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爷爷走了,不可能再回来了,我非常思念、悲伤、痛苦。
我们拿起扫帚,把坟的周围扫了一遍,再用锄头把旁边的.草锄干净,又各拿了一把黄土洒向坟头。奶奶拿出祭品,开始向爷爷祭拜,我向爷爷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拜了拜。奶奶嘴里唠唠叨叨地向爷爷诉说着什么。我想起奶奶平时对我说:“爷爷是一个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人”。但我已经没有机会能看见了,只能在照片上思念他。
我们扫墓结束,就要回家了。我心里默默地想:只要每逢杨柳青了,桃花开的时候,我一定会再回来看您的。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1
清明节终于来到了,我听妈妈说:“清明节开始于周代,清明节不但是一个好的节日,也是一个很好的节气,人们可以种瓜种豆。清明一到气温就升高了,这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固有清明前后可以种瓜种豆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和寒食的日子非常接近,而寒食是民间扫墓的日子,因此,渐渐地寒食和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除了妈妈说的呀,我还知道一个习俗。那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是,这个清明节真特殊啊!今天连一滴雨也没下,是个大晴天!不过我观察了一下,清明节快要来到的前几天,下了毛毛细雨。虽然清明是个小长假,但是在这个小长假里面我没出去玩。但是我还是有收获的,我的爸爸妈妈专门凑时间,他们今天刚好都没有事因此就陪我去买衣服了!买了一件亮亮的.底色是蓝色的外衣呢!
我希望让更多的农民叔叔们都记住这个节日,让我们的粮食越来越充足。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2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快到,我今年没法回家去亲人的坟上扫暮,好可惜呀!以前每年快到过清明的时候,我的爷爷都要很早准备一些上坟的东西,像鞭炮、纸钱,还有一些菜呀!
记得是去年的清明节,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和爷爷拿着一些上坟的东西的东西去姥姥坟上祭拜,路很滑,我很小心地边走边和爷爷说:“爷爷,你小心点,路很滑的小心摔跤,爷爷说没事的,你自己注意点就行”。我和爷爷有说有笑的来到坟前,爷爷看到姥姥的坟上长着很长很长一根的草,他用手使劲的.拔,我在边上把那些零零碎碎的小草拔掉,雨是越下越大,没一会儿功夫,坟上的小草全部拔得干干净净。我们把带来的酒和米饭还有一些小菜都摆在姥姥的坟前,放鞭炮,嗑三个头,我听见爷爷嘴里小声的唠叨些什么,我对姥姥说:姥姥你在天上还好吗?你要是在天上过得好记得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每年我们都会来跟您扫暮的。拜完我们收拾好地上的东西又和爷爷一起回家。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3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的习俗 :祭祖扫墓:俗话说:“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孝敬老人、敬重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清明节是中国人慎终追远、尽孝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辛酸眼泪,又有踏青游玩的笑声,这是一个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4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与除夕)之一。清明节一般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与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风俗,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
这就是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5
今日是清明节,是扫墓踏青的日子。清明节是中国汉族的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我们也叫寒食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早晨天刚亮奶奶把我叫醒,她说清明节要早起。吃早饭时,奶奶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我莫名其妙地问,为什么吃饺子哪?奶奶说吃完饭去扫墓,饺子是祭拜祖先的。以前家里穷,一年都吃不上次饺子,自己根本就舍不得吃,只是祭祖和家里老人吃点,别人根本吃不着。桌上还有鸡蛋和葱。奶奶说清明节要吃鸡蛋和葱,这样小孩会更聪明的.。我想让自己更聪明,吃了很多鸡蛋和葱。老妈却在一旁偷笑了起来……
饭后我们到山上扫墓,祭拜先人,踏青寻春。老爸说,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是清明节前一日寒食节的内容,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今日我了解了很多清明的知识,我们中国有很多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6
清明已经来临了,不知怎么的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下起大雨来。这正如杜牧所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天,大家刚好去祭拜已经逝世的亲人。
来到昌国寺,已满头大汗的大家望了望接下来的路,只见蜿蜒曲折山路泥泞不堪,看起来很不好走啊!但想想来这里的目的,大家还是鼓起信心,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哎,泥和水,水和泥的`路真滑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一个“泥菩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行走,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这里鸟叫声声,空气新鲜。来到坟前,只见叔叔把准备好的食物拿了出来,把筷子摆好,接着拿出并点燃蜡烛、香和纸钱,然后再在坟前一个接一个地跪拜。轮到我时,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了奶奶在世时的一幕幕情景,眼角的空间被泪水占满了,此刻的我才明白什么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大家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大家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大家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
【清明节风俗的日记】相关文章:
风俗的日记02-09
清明节家乡风俗作文03-18
清明节插柳的风俗作文03-07
清明节家乡风俗作文6篇03-18
清明节日记05-17
清明节的日记06-14
清明节日记【推荐】11-19
【精】清明节日记11-20
小学清明节日记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