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文学>日记> 清明所感日记

清明所感日记

时间:2022-04-06 19:04:47 日记 我要投稿

清明所感日记(精选58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你有什么总结呢?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所感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所感日记(精选58篇)

  清明所感日记 篇1

  今日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日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我们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说,不过我自己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和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但是我很想知道它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和它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然后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我们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我们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我们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

  清明所感日记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眨眼的时间,就到了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决定去给烈士扫墓。

  今日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我们早早的起了床,立马到烈士陵墓那儿去。一路上,金黄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象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脸蛋红红的,更加惹人喜爱。梨花也开满了树梢,花瓣随风飘落,花蕊却是红色的,真是一片春机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烈士陵墓门口,台阶一级一级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属于烈士们的宝地。这里可真壮美啊!图案上,有雄鹰在展翅飞翔,有猛虎在林间咆哮,还有白鲸在海中穿梭。这些王中王,不正是这些烈士们的化身吗?都说现在的人最喜欢破坏公物,可我却没有看到人为的迹象,这不正说明我们热爱祖国,崇敬烈士吗?假如没有这些烈士们的牺牲,哪能得到今日这安稳的日子?哪能守卫得住我们的国土?在这儿,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这儿凝视,拔草擦去眼中的泪花。是啊,它们毕竟是经历过流浪不平的日子,毕竟对烈士,对祖国的感情,丝毫不亚于在温室里长大的我们……

  六十多年过去了,祖国早已走向安定、繁荣,中国已惊人的速度走向富强。

  我在心中对每一位烈士呐喊:“安息吧,国家到现在很好,不再是‘东亚病夫’不会再受到其它国家的劫掠了。”

  清明所感日记 篇3

  清明节的早晨,虽有些许阳光,可占了更多天空的却是那厚重的云层。这云层如千斤重担,压在人们的心头,仿佛连呼吸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去爬山上坟了。

  来到我家的坟地,更觉得心情低落,坟周遭全都充斥着杂草和不知从哪儿飘来的塑料袋,坟前都散乱的摆着上一次上坟留下的.纸钱以及早已干透、又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残败祭品。有的已经完全掉色,扭曲得不成样子了,看着它们,心情也愈发沉重了。

  所以上坟的第一步,便是打扫了:拿砍刀把坟前多余的枝条砍掉,把老旧的祭品扫到一边,在周围的松树上扯下几束松针铺在坟头,再插上新的香……

  打扫卫生时总能感到心情舒畅,因为帮助别人(即便他们已故)总会觉得舒心。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已经将坟翻新了一遍。看着这些已故亲人们的“居所”重新变得整洁,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对一座坟感到好奇,它看起来不是很陈旧,无论是石料还是土质都比其他的坟新。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你小舅,实在是可惜啊!”我正准备开口,妈妈又说:“年纪还轻就不在了,因为车祸……”我们都沉默了,在心底默默缅怀他,伤感又一次涌了上来。

  下山的时候,我发现阳光已经穿过厚重的云层,洒在了地面上,我内心的阴霾也逐渐散去了,沐浴在阳光里,这个清明节似乎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

  过去的终将过去。祭奠死者是为了让生者更加珍惜现在的生命。我们在缅怀死者的同时,也要更加精彩的活着。

  忽然想到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遗忘。”我们牢记逝者,也是对他们爱的一种体现。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清明所感日记 篇4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带着哀哀的愁思和满满的怀念,过着清明。虽然我的老家没有祭祖的习惯。可是,我依然在我的心中怀念我的祖先。虽然我从未见过的老祖,也不知道他的事迹。可我依然在心中敬仰起来,因为它是我的祖先养育这一代的人,如果不是他,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我不知道清明是怎样祭祖的.,每当清明我都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我的脑海中幻想;清明我与父母在山上除草,放烟花,干着许多有趣的事情。我开始憧憬。又怕天真的实现。因为我珍惜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希望他们离开,来实现我那笨蛋、又卑微、又无厘头的想法。我开始想象,又不知道我的同学在想我的同学在扫墓前做什么。刚才也是从电视节目看到的也不知道属不属实。可我又没扫过墓,可我开始像只可爱的好奇猫,头顶打满了许多的问号,来索求我想得到答案。我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手指像个忙碌的工人,迅速、有便捷的完成它的工作。后来我觉得实在太复杂了。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还有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我很庆幸我不用扫墓了,更不用做这些繁琐的事情。

  清明是缅怀和祭拜祖先的节日,虽然我的清明过得是那么的平淡无趣,可是我还是学到许多的知识。韩愈曾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我还是学到清明的习俗。清明是一个怀念亲人的日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日子。清明也是一个让人哀思的日子。在这清明节,点上一只烛,给祖先点亮光明;献上一朵花,向亲人表达无尽的怀念。

  清明所感日记 篇5

  徒步走在荒凉的街道上,遥望四周,廖无人烟。怕也是因为这清明缘由吧,我自嘲的望着天地。

  看着这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当真是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终于我看到了些许人烟,她们齐齐奔向祭祖之路。踏青山,拜青冢。我不禁跟上她们的步伐。

  终,我走到了一片白桦树林。此时此刻,一股温热的暖流流淌在脸颊。

  是啊,这便是他最后的栖身之所啊,这是我亲爱的母亲啊。我跪在地上已泣不成声。微风缓缓佛过我的脸颊,仿佛是想擦去我的泪水。这白桦林还是白桦林只是少了一位白发妇人倚在这罢了。

  我慢慢向前挪动,摸索着母亲的墓碑。“娘,我回来看您了”。只可惜她再也听不到了。这是她最爱的白桦林,她最爱的孩子啊!虽未能对着白色的`蜡,烧堆蜡黄色的纸,放匹响亮的鞭炮。我则只能在此向着您的坟头深情拜别。

  微风吹起片片树叶,卷起丝缕灰烬,伴着袅袅炊烟,直上云霄。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城市和乡村,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的一切他者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成就了我。”那些过去的再美好也终究是过去,是回忆。此时,春光正绚烂,负出清明的承重。

  这天地广阔无垠,人生何其渺小。看世间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

  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泣且喜。

  清明所感日记 篇6

  那一天,仿佛天都成了灰色的。那暗淡无光的天空,好像在悼念些什么。或许是您吧,我的太公。

  我本对您没有什么太过于刻骨铭心的记忆,可在那天,您离去的那天,记忆的黑匣子似乎都在搜索着的您的关键字,好多好多我本以遗忘了的回忆,一下子涌了上来,化成了泪水。

  世界真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奇妙。我静静的听着老人家们讲着您的事。她们说您昨日出了院,说即便是离去也要在家中。而后,您便撒手人寰。我认定着,您一定有着魔力,而您的离开只不过是去经历一个短暂的旅程罢了。

  您一生简朴,最隆重的时候却是葬礼那时。送葬的队伍很长很长,从这头一直到那头。我们的思念也如同这队伍一样啊!很长很长。葬礼曲的声音很响很响,却怎么也盖不住人们的哭泣声。我们走的很慢很慢,走着一条不知终点的路,想要见到您一面。从前的我还不懂得生与死的含义,还以为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还不懂得为何那些穿着白衣的人们哭的那么撕心裂肺。而如今,我明白了。生与死就如同两条很长很长的'平行线,纵使会有奇迹,但是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您总爱穿着一件青色的上衣。青色是那样的暗淡,远比不上现在鲜艳的颜色,我还总觉得您是老古板,不懂得欣赏现代化的世界,只是独自的沉迷在四五十年代的潮流。我不知道那件上衣都您有着什么意义,但那是我都您唯一的寄托了。

  您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随地吐痰。那时我总觉得您很不讲卫生。可今时今日我才觉得。农村中哪里有这么多的讲究,一个人习惯了,也便怎么也改不了了。

  早晨的雨,滴答滴答的落着。就像我的思念,一点连着一点。

  清明所感日记 篇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那年清明,雨纷纷,时光逆袭,回到两年前,阿太还在世的时候……

  阿太是唯一在世的,是我最后一个阿太了。虽然,阿太患有老年痴呆,但我依旧对阿太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即使,她总是记不得我是谁,可,我还是一遍遍告诉她,我是她的曾孙女,她一听到这个双眼发亮。“哦!我宝贝曾孙女,这一句话久久印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在我的耳畔。可是无情的时间将我拉回了现实,阿太终究还是去了那没有孤独,没有病的另一个世界了。

  那一天,我笑了……

  伴着凄风冷雨,我的泪水不请自来了,呜呜咽咽,在这欲暖还寒的三月末里。没有燕了,也没有梨花,只有乌云……

  阿太是去年去世了,在93岁高龄,还是难逃命运的折磨。那年,哭得最伤心的不是我,而是奶奶,必尽是奶奶的妈妈啊!一想到每个人都会有生老病死,我的.泪水再一次不禁涌了出来。人生能有几清明啊!时光不可重来。阿太死得那天正是清明的前一个月。那年清明,阿太被火化了,成了骨灰,埋进了坟墓里,阿太没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给人欲断魂啊!

  四月,清明,就隐约多了一份让我绕不过的哀愁旧念。

  别人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但我不觉得,那年的清明有着抹不去的回忆。

  阿太您在天堂过的如何,我的泪水一涌而上,止不住了,一头埋进妈妈怀里。静静地、静静地,我平静下来了,仰望天空,似乎看到了阿太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四月的记忆总是这般停留在乡愁中,岁月匆匆,又到了一年清明时。

  12岁的天空有点灰……

  清明所感日记 篇8

  有人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寒冬,只为了更多的人迎来重生的春天。

  ——题记

  梅雨纷繁,又逢清明。天空上方一片怀念,下方即是默默缅怀。愿每一个在黑暗中因斗争而消逝的生命,在另一个光明中一切安好。

  寒冬,是很冰冷,但病毒侵入人心,更是冷上加冷。在这个冬,一场无声息的新冠病毒战役乍然打响了。此次病毒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默默据守在自己的医学岗位上,次次向众人发出通告,估量此次病毒十分严重并不普通,却遭受警方口头教育,与次次的打击。可他,依旧置信自己的判别,依旧不停地提示人们,终于,他的提示使许多人早已有所警惕,惹起了注重。可当这新冠病毒确认时,他却因挽救患者不幸感染,又大名鼎鼎地走了。

  我们待在家里静等春暖花开,但却又有几人分开了自己暖和的家,换上了白色战服,剃掉了自己秀丽的头发,据守在一线,与病毒做抗争。他们共同站在了一同,扛起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义务,等候黑慢慢贫乏,渡过艰难的白昼。

  在这个清冷的冬天,生活是很苦,但能够加点甜。甜是什么,是他们的期盼,是对疫情胜利的美好念想。透过病房门上雾气腾腾的玻璃,时时辰刻都能够看见他们忙碌时发出来的白色光辉,是那么地道,却又唤醒了几人的心。

  清明,把怀念托付予清风,把哀恸寄给明月,祭先祖、故人,也祭往昔,祭此次战疫的白衣天使们,默默缅怀,送去更远处的悲伤,告慰自省,又能身心整理。此时此刻,愿凛冬散尽,银河长明;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所感日记 篇9

  “清明时节雨竞相,行人欲断魂。遥问酒楼哪里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觉得很多同学们都了解这首歌有关清明节的诗,可是大家对清明时节的由来是否很清晰呢?今日大家就来了解一下吧!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国乱逃跑,赶到了一个十分穷的地区,它是她们的食材也没了,身旁仅有介子推等好多个臣子了。重耳因长期性风餐日晒饿的快不行,介子推悄悄的`从自身的大腿根部上割掉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羹给重耳吃,但重耳并不了解它是介子推自身的身上的肉,过去了很久,重耳才知道并流下来了打动的泪水。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君主,便是在历史上的晋文公。作了晋国君主后的重耳奖励了当时随着他逃亡的臣子,但唯有沒有介子推,很多人都未介子推抱不平,劝他去面君讨赏,但介子推并沒有去,只是带著妈妈在绵山归隐。晋文公听闻后惭愧无比,亲自带人登门拜访去请介子推,但这时候的介子推已背井离乡去绵山。

  晋文公带人赶到绵山,但莽莽苍苍高山,让她们无法找到介子推,为了更好地将他找出去,因此晋文公下令火烤绵山。走红并沒有将介子推逼出绵山,却将他活生生杀死了。火灭掉后,大伙儿见到的是介子推身背妈妈,依靠一颗大柳树杀死了。晋文公瞧见十分忧伤,这时候大伙儿在灌木丛里发觉了一封血书:斩仓奉君尽丹心,只愿全民公主常清明节。为了更好地留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这一天列入寒食节。第二年去时,发觉那棵老垂柳又复活了,因此,寒食节的后一天是清明时节。

  看过这个故事大家是否对清明时节拥有大量的掌握。

  清明所感日记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伴随着细雨霏霏,清明节又到了。

  在家乡,扫墓是头等大事。每到这一天,就要将春节没吃完的猪头肉重新烧一遍,放在饭盒里,并去小店中购置银纸、香火等。一大早,奶奶将银纸折成那一只只小巧的元宝,摆在竹篮中,我们拿好爆竹就出发了。山路的泥泞让睡意一股脑儿地全抛在了脑后,一路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还没化完积雪的灌木丛,像是披上了白纱;小溪叮叮咚咚地唱着歌,泉水们你追我赶,在连接处拍打着鹅卵石,溅起无数水滴;一朵朵紫花竞相开放……

  刚到山顶,鞭炮就迫不及待地“哧溜”一声冲向了云霄,霎时间,天空中出现了星星点点般灿烂的烟火。等鞭炮放尽了以后大人们神色肃穆,小孩们也略显严肃,生怕打搅了这气氛,把祭品整齐的排列好。我们带着对接下来日子的美好企盼,朝着坟头恭敬地拜了两拜。接着,我们满怀忧伤地将折好的元宝撒在坟上,那些元宝从远处看好似天上落下来的银灰色碎钻,黄土被爷爷搬到了中央,我们哀思了许久。将香烛插在泥土里,让祖宗保佑来年幸福安康,于是,去往下一个祭祖的地点,嗅着油桐花的气味下山了。

  厨房里飘来一股浓浓的香味,走近一看,噢!原来是奶奶用艾团做的.艾饼,这些刚刚做好,新鲜出炉,还热乎着呢!那一个个呈三角形的艾饼,是用豆腐丁、芹菜片儿做成的,两旁纹理是波浪形的,让人觉得特别美观。带着兴奋,用手抓起一个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嗯,味道还不错。

  只见爷爷搬来一个大长梯,在门前架好,小心翼翼地走上去,手中握着艾草,当对准位置,爷爷仔细地将艾草插进了门缝里。

  晚上,没想到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随着倾盆大雨的降临,清明也悄然离去。

  清明所感日记 篇11

  春风夹杂着细雨,雨不大,却如烟似雾,笼罩在空中,无论是青砖绿瓦,还是高楼大厦,都沉醉其中,清明节也如期而至。

  清明节是清新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远远望去,桃花一团团、一簇簇开满枝头,簇簇不同,枝枝各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粉红色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真是漂亮极了!美丽的桃花,有的像害羞的姑娘低着头,有的像顽皮的孩子,风一吹就荡起了秋千。柳枝吐出了嫩芽,绿得可爱,远远望去,呀!好像是谁在枝条上点燃了几点淡墨,让柳树看上去像极了一幅中国画。

  清明节是忧伤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偶遇几个扫墓的人,穿着素衣,手拿扫把,仔仔细细地为亲人打扫“庭院”。在蒙蒙细雨中,人人面面相觑,呆呆地望着对方,仿佛丢了魂一般,不知是被雨水打湿了双眼,还是忍不住流下了对亲人思念的泪水。风拂过我的脸颊,我不由自主地拉了拉衣衫,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天,身体是热的,心却怎么也捂不热。

  清明是孤寂的。田野里的麦苗绿得发亮,偶尔扫见几个黄点夹杂在其中,那便是逝去亲人的坟茔,上面用新土压着的黄纸已被雨水打湿。肆意的风卷着燃烧后的`灰烬,在一片黑色的土地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印迹。它们还闪烁着一点一点的红色火光,风猛烈地吹着,它们忽而一亮,随即又是长久的黑暗。随着岁月的流逝,坟茔年年增多,却依旧孤寂地存在于田野之中。

  春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给这个清明凭添了些许愁和哀。清明如歌、如韵,更如一首无言的诗……

  清明所感日记 篇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到的。

  在我的印象里,清明前后那几天,天空都是雾气弥漫的,还不时飘起一阵雨丝,老天像是在为逝去的人们哭泣。最近几年,扫墓已成了尽孝的'方式之一,我们也不例外,伴随着车窗上“滴滴答答”的雨声,不一会儿就到了太爷爷的墓地,我们一行人穿着黑衣黑裤,冒着风雨爬上了山坡,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庄严肃穆,连一向嘻嘻哈哈的小舅舅脸色都是凝重的。

  烧香、祭拜、摆酒,人世间该有的一样都没少。我们放下了伞,每个人手捧一束白菊花,按从大到小的辈分依次祭拜,因为太爷爷生前曾告诫过我们长幼有序,不能乱了辈分。空旷的山顶上不时飞过几只乌鸦,风云萧瑟,时间格外漫长。

  连着便是摆酒了,外公拿出10个酒杯,每个酒盅里都倒上八分满的酒,再拿出10双筷子,最后摆出花生、毛豆等太爷爷生前爱吃的菜,所有的人都围在圆桌旁。不知过了多久外公喊了声“吃饭”,每个人才抿了一小口酒,因为等太爷爷祭拜完了,世人才可以动口,这是逝者为大的礼仪。

  雨好像渐渐停下了,可我们还站立在迷云之中,雾还未散去,我们也还沉浸在悲伤之中,只听到低沉的呜咽声萦绕在山头,好一会才停了下来。

  下山途中,路似乎泥泞了不少,一脚一个洼,一行人还是沉默不语,直到太奶奶听到老伴的墓好好的才松了口气,寂静也被打破了。到了家,一人一口酒,散去了寒气,这才就是所谓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吧!

  清明所感日记 篇13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梨花开尽的时候,就到了清明节。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和妈妈一起,回老家给外婆上坟,今年也没例外。

  一大早,天空就布满了乌云,黑压压的一片,树林、小山、田野……都被笼罩在浓浓的灰色中。几只燕子也在屋前飞来飞去,似乎就要下雨了。

  果然,没过几分钟,大雨就哗啦哗啦地落了下来,洒在地上,打在树上,溅在花上。就像在演奏一曲最美妙的春天的赞歌。雨越下越大,伴随着滚滚春雷,轰隆隆,叮叮咚,像鼓声,像琴声,真好听!

  我站在阳台上,稍抬头,就看见屋前的一根根电线上,停着七八只燕子,就像是五线谱上的一个个音符。它们在大雨中呢呢喃喃,说着悄悄话,商量着等雨停了,就去谁家的屋檐下筑个巢。

  大雨一直下着,没有要停的意思。一阵风吹来,我感到一丝凉意,回屋披了一件夹袄。果然是乍暖还寒,昨天我还穿着短袖,今天竟换上棉袄了。我再次来到阳台,坝子里已经积起了一个大水坑。鸭子们三五成群地来到水坑边,一会儿把头扎进水里,一会儿用嘴梳理毛发,好像并不觉得冷。

  雨慢慢小了,雾渐渐散去,远处的山像披着一件薄薄的轻纱。放眼望去,满眼的'浅绿、深绿色中,夹杂着紫色的泡桐花和白色的槐花。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柑桔花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本打算等雨停了就去给外婆扫墓,可雨一直下到天黑也没停。这场春雨虽然打乱了我们原有的计划,可是我们并不觉得遗憾,因为我们陪了外公一整天。

  对逝去的人,我们可以把怀念放在心底;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活着的亲人,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

  清明所感日记 篇14

  四月份的天气总是梅雨烟烟。这潮湿的空气,浸染了清明时节,万家都有祭祀的哀伤。呼吸,都是那么沉重,连鸟儿的啼叫也让人感到是在哀鸣。天灰蒙蒙的,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去上坟。

  一路上,我穿过几个墓场,也听见了几阵撕心裂肺的嚎哭。白色的纸钱烧完后残留的黑烟弥漫了大半个天空,整个天地间更加昏暗了,这仿佛就是一场生死派对!活着的人们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死了的人则在地下跟着哽咽。经过一路的嘈杂,一路的混乱,我们终于来到了外婆家。

  拿着准备好的纸钱,我们全家人缓缓地向墓地走去,随着脚步的加快,阵阵哭诉声也越来越清晰了,走过几个麦地,我们便来到了坟场。望着眼前哀嚎的人们,我不禁向后退了退,紧紧的抓住母亲。穿过好几个牌位我们终于来到了太爷爷的墓碑前。整理好袋子里的纸钱,把火点燃,顿时一团熊熊大火在我眼前燃烧了起来。妈妈与太奶奶便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失声痛哭起来。就连爸爸这个男子汉也写下了肃容,眼睛里萦绕着阵阵泪泉。我轻轻低头看着跪倒在地上年迈的太奶奶。心头一阵悲痛。眼前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她那深陷的.双眸中荡漾的是比海还要深的怀念。

  我静静的站立着,望着眼前一大片人群,我陷入了沉思:对于那些已去的人们,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再看着我们周围活着的人,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呢?蓦然抬起头,我发现了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油麦地,金灿灿的,真美呀!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样美丽的花儿,也许明天它们就凋零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了。一阵凉风袭过,我的心中掠过一些感触,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清明所感日记 篇15

  清明节,又来临了,我呆呆地望天空,不禁又陷入了对外公的怀念。因为在我那绚丽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外公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外公给予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依旧记得,外公的那张脸与那双手,那张布满皱纹而又充满精神的脸与那双苍劲有力却又突兀青筋的手,它们曾经与外公一起……

  儿时,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随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张小木凳上看外公扫地。外公拿一把扫把在街道上扫,我呢,就拿比自己矮一点儿的扫把乱舞,常常弄得到处都是灰尘。外公性情温与,也不说什么,只好一遍遍地扫,毫无怨言。那时侯,我还小,看到外公天天清扫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纳闷,常常扯外公的衣角,略显淘气地问:“外公,为什么,你天天要清扫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洁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继续扫地了。我看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还不时“噢”几句应声。后来,随年龄的.增长,久而久之,外公清扫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了,心底里对外公也不免产生了几分敬佩。

  一次,冬天时分,天气寒冷,我刚起床下楼,又见外公在扫地。我走出去,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托下巴呆呆地看外公,过了好一阵儿,外公才见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我披上。我当时再看外公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已,冻得通红,嘴唇泛青,可那时外公已经在扫地了……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您喜欢的桃花又开了,散发泥土的气息,您,可闻到了它们的芬芳,感知到了有个童稚的心灵在呼唤您,在呼唤您啊!

  现在,虽然外公已经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因为,外公给我那无私的爱实在太多了,他那勤劳朴实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太深刻了!

  清明所感日记 篇16

  清明,缠绵的雨丝带来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凄寒。

  清明。清明,说出口总有种伤感涌上心头。莫名地,心情变得很沉重。

  先人的离世,往往是人们心中一段最为悲痛的回忆,深埋在记忆深处,不愿提起、不愿忆起。而清明,则将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现实,就那样平静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于是,最初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回来了。逝者安息,生者,却难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时节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们的思念化成的。这种思念、如此痛,如此让人心伤。于是当这雨滴落在人们身上时,才让人心中升起难以名状的感伤,才让人的心情变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是个随手就可以捡拾泪水的时节,亦是个哀伤蔓延的时节。转身、低首、难言。谁将痛的滋味,连同思念一同葬了?

  当真葬得了、忘得掉么?

  清明,我们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会再重来。但那份思念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遗忘的。我们只是压制,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却将所有的一切释放。于是,怀念啊、伤感啊、难忘啊什么的,一下子全都回来了。一丝一毫都没有减少,反而在心中越发清晰的展现出来。

  这雨,下个不停,泪水也流个不停。不想再克制了,哭便哭吧,终究,那是所有人都难以忘记的,那些曾经深爱我们的人即便不在了,我们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则怎么对得起他们的爱与我们的纪念呢?

  这雨,下得阴晦。但我们应该笑得明媚,不可以让那些曾经深爱我们的人,看见我们不快乐,不可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所感日记 篇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说的一样,每年的清明心中总会有一丝淡淡的莫名的哀伤,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

  “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在我的岁月里,这首诗给予我的是一种恬美的意境。

  童年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春天放起的一只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今天读这首诗,是那么的哀怨,那么伤感。

  因为爷爷已经去世十年了,可这个生前对我百般呵护的人,我却一点印象都没有,心中不免有许多内疚……

  现在的我时常听妈妈说:“媛,爷爷在世的时候对你可好了,每次我出去有事都是爷爷在照顾你,连喂你吃个饭,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你噎着了……”每当听到这些话,我总在竭力想像爷爷究竟长什么样子,到底是浓眉毛还是淡眉毛,大眼睛还是小眼睛,高鼻子还还是塌鼻子……“爷爷”,这个在他人可能不陌生的称呼,我对它却一丝熟悉感都没有;这个在他人可能每天都可以见到的人,我对他却有一种素未谋面的`感觉;

  这个在他人可能每天都要喊上好几遍的人,我却没有机会喊一声……爷爷,今天,我多想这样叫您,多想每天一睁开眼就看见你,多想每天放学就可以看见您那慈祥的脸,多想与小时候的我一样依偎在你的怀中,多想与其他人一样,始终有个疼我爱我的爷爷永远守在身边。

  可是,现实总是会很残酷……因为您已经永远地走了……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无尽的悲伤缠绕着天地,思念的泪水,洒向人间。

  此刻我的心与天堂的您在一起,久久的,久久的……

  清明所感日记 篇18

  又是那首熟悉的曲调,这是您最爱的曲目,但如今播着同样的曲调,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随着曲的旋律,我不经意、不经意地在心湖上泛起了一丝丝的涟漪。在湖波中,我又思念起您;在湖波中,又泛起您和咱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也许是我不能接受您的离去,但是您确确实实离开了咱们已有两年多了,两年多的岁月里,我对您的想念,您又能感受到多少呢?可我又不想您领会到那一丝丝的思念,因为我不想打扰您的清梦,您的.宁静,因为您是我最敬爱的人——外公。

  记得您离别咱们的那天,是一个黄昏,一个正吹拂着微风的黄昏一点点的泪水。当我接到那从乡间传来您已辞世的消息,我并没有哭,因为我再也无力从眼眶内挤出那一点点的泪水。我站在窗台前让那透窗而过的凉风夹着小雨拍打着我的脸庞,是一阵阵的刺痛,刺痛的却不是那一张脸,而是那受不想打击的内心……

  送别您,我是多么的不舍,我捧着一盘您喜爱吃的天津红枣,心里有说不出的话,但纵使我说出心里的千言万语,您又会听到吗?我想,上到了山,您终于可以安睡了,去您那无人骚扰的乐土,您是多么的安详,在您安详的脸上挂着的是那慈爱的微笑,但也掩盖不了岁月在您脸上留下的痕迹。

  我掬一把黄土轻轻地盖于您的身上,我哭了,一直故作坚强,安慰亲朋的我哭了,但只有无声饮泣,暗暗地从眼角淌下了泪珠,因为您不喜欢爱哭的孩子,我怎能又叫你失望呢!您可以放心的归去吧!永远宁静,您那爱哭泣的外孙女已经学会了坚强歌曲依然在播音,我只希望您可跟我一起欣赏这曲调——《彩云追月》。

  清明所感日记 篇19

  今天是咱们期盼已久的清明节,同学们万分开心。我到校后万分惊讶,同学们个个身穿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满面春风,精神抖擞。

  过了好大一会儿,咱们终于出发了。一路上,咱们欢呼着,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太阳公公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小鸟在旁边唱歌,花儿向咱们微笑,一阵微风吹过,小草向咱们点头,大树伯伯向咱们招手示意……一切都是美好的。

  不一会儿,咱们到了烈士陵园,走进宽敞的大门,走在路上,两边碧绿高大的松树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到了目的地,两边花坛开满了月季,一片火红,美极了!扫墓仪式开始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主持,女教师说完话后,咱们听了一个英雄事迹,然后由少先队员讲话,接着许多少先队员上台献词,献词完毕后,咱们绕墓一周行,咱们穿过密密的树林,走过许多陵墓,我恭敬地献上几朵白花。有些同学还跑到墓前去参观,咱们边走边谈论着。我还看到许多家长也来参观,有的献上一束鲜艳美丽的鲜花,有的`怀着敬佩的心情到墓前深深地鞠一躬……咱们走在树荫下的小径上,怀着沉重的心情观看陵墓,我还时常看见啄木鸟医生为大树爷爷治病。绕墓一周结束了,咱们回到原地。几株白的、黄的、红的梅花依然傲然挺立,她们把自己的美丽奉献给了人们,而烈士们也是如此,他们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中国祥和的今天,咱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咱们扫墓完毕后,踏上返回的路程,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暗自起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国家争光,做祖国的栋梁之材!

  清明所感日记 篇20

  清明节是中国古往今来一直用来纪念先人和亲人或者是英雄烈士的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祭奠先人,所以很多地方称为“鬼节”,也有少数地方又称“寒食节”,全国各地的清明节都有很多丰富的习俗活动,比如:扫墓、踏青、放风筝、插柳……其中最重要的就属扫墓了。

  “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朝杜牧描写清明的.诗句。仔细想来每年清明给人的印象还真的总是一片湿雨,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三五成群,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更有一二个孤影,姗姗独行,而咱们一家人总会结伴以踏青的形式去扫墓,带上郊游的食物和水,开开心心的一路游玩一翻。

  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坟在农村老家的一座很高很高的“梦湖”山上,每次都要爬很久,所以外公总会给咱们准备好登山用的拐杖。咱们一大家子总是一路欣赏油菜花和野外特有的风景,一路嬉闹着上山去扫墓。我问妈妈为什么清明要扫墓?妈妈回答说:“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后人想到先人的坟墓,是否被狐兔穿了穴打了洞,是否因经常下雨而塌陷,所以后人要去亲临察看下。”咱们在祭扫时,外公会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外婆会供上祭品,燃香什么酒,烧些纸钱。爸爸会在周围的小竹林里砍些竹枝挂上白纸条插在坟墓上面,表示有人祭拜过了。然后大家各自拿着三支香祭拜,外婆还会念到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保佑我学习进步……

  咱们以这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亲人的倦倦思念。清明节不但是中国传统思念亲人的方式,它也让咱们活着的人聚在一起,增加了感情。

  清明所感日记 篇21

  清明节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吴文化节就要开幕了,让咱们又想起吴地先祖——泰伯的丰功伟绩。遥想当年泰伯为了顺从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从而再把王位传给孙子姬昌的旨意,三让天下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当年泰伯出亡后,与弟弟仲雍结伴到了陕西西部,建立起了吴文化的雏形——句吴。泰伯出亡后不久,其父病逝,他为尽孝道,回国奔丧。这时季历提出要让位予泰伯。泰伯坚决不受,季历不依。泰伯多次避让不成,只好又回到荆蛮吴部落中,为了表示义无反顾之心,他带着族人远走高飞,来到了我的家乡——无锡,兴修水利,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给江南这片蛮夷之地带来了文明的种子。后来,季历又派人让泰伯回北方当王,泰伯用对犯人的刑罚对自己施了一遍,笑着对来人说:“一个犯人怎能当王呢?”

  泰伯如此三让天下,连被称为圣人的孔子读到泰伯的故事也拍案惊呼。在他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几乎不可逾越的境界。想想泰伯三让天下的`美德,再想想咱们现在连排队买饭都要插队;公交车上,有人连个座位都不肯让给身边的老婆婆……现在,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想想泰伯当时可不是让早吃一顿饭、一个座位……是天下啊!你们这样做,想想泰伯当时的行为,你们心安理得吗?想想泰伯当年为了江南水乡的建设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换来了后来几千年的繁荣昌盛啊!吴文化是祖先们自古传承下来的,作为吴文化的接班人,咱们应该刻苦学习,把吴文化发扬光大!

  又是清明,咱们循着历代鸿山人的足迹,来到泰伯目前,缅怀先贤的圣德,作为新一代鸿山人,进一步坚定了认真学习的决心。咱们将把这悠悠吴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清明所感日记 篇22

  初春时节的细雨,伴随着清明节静静地下着。天空低沉着,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心里是无尽的悲伤;伴着林里的鸟叫,本是清丽的风景却给自己又增添了一份惆怅;这个清明,注定了我的忧伤。

  祖母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屋里仍是有那股如往年一般的清香;春风依旧,可却已物是人非;老屋现在已经不住了,到处都堆满了垃圾。望着望着,眼泪就下来了。还记得在这里,我们孩子的欢笑声还在,地方虽然小又简陋,但是却有股野趣。在大大的房子里,反而如在城市里般,还少了城里的.热闹。记得年年我们几个孩子总是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祖母给我们搬来椅子,大家坐在前面吃着清明馍馍。在山上扫墓时,放着鞭炮,孩子们喜欢装着害怕,一个个抢着往祖母怀里钻。

  今年大家格外的沉默,一个个不吵也不闹,安静地走到祖母的墓前,一个个都闭着眼睛,跟祖母讲着自己心里的话。总是觉得祖母还在,还在声声念念着叫我不要挑食,叫我吃饭;那些时候还是浮在眼前,走不开。可人已经走了…只是希望祖母在天上,不会再受病痛的折磨了。鞭炮放响,心里的痛一阵阵袭来,这个清明过得好悲伤;每次梦回,梦见祖母,泪浸湿了枕头。

  乡村里的清新扑面而来。村里的人过来看了一眼,帮忙垫了黄纸道:“走都走了,还是别太伤心了。”抬头,望着天空,让眼泪回到眼眶中,静下心来,好好体会这乡村景色。

  草沾湿了身体,树木从头到尾透着一股苍老又是一种新生。天空其实还是明亮的,纯净的没有一丝杂质。纯蓝的感觉突然有股明媚。或许,我们该好好地去观看世界,好好珍惜站在这里的一分一秒。

  请让这股忧伤,随着清明的过去随风消逝吧。

  朦胧中,似乎有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祖母,走好。

  清明所感日记 篇2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的记忆里,清明也是很郑重而又充满温馨的节日。

  当柳树又重新穿上绿裙子,在风中偏偏起舞;当桃花、杏花向我们展开张张笑脸;当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气清洁明净时,清明节已经到来。

  前几年的清明,我们全家都回去探望家里的长辈。在清明的前一天,我们就买好了探望长辈的“礼物”,妈妈买了水果、点心、纸钱、还有饭菜,还有姥爷生前爱喝的酒。

  清明又踏着轻松的步伐来了,我们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去祭拜长辈。林中很安静,会听见各种鸟声,还有风吹动树“沙沙”的声音。终于,我们来到了姥爷的墓碑。很多年了,墓碑覆上了厚厚的灰,墓碑旁边还长了一些杂草。大人们很快忙起来,拔除杂草、平整土地、清洁墓碑。没一会,墓碑立刻变得干净整洁了许多。然后,我们长幼有序的轮流到墓前跪拜磕头。跪拜磕头之后,大人们开始给姥爷烧纸钱。很快,我们探望完姥爷,该回家了。这次祭拜,我欣赏到,学习到了不少。

  路上,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细雨擦不去伤感人的眼睛的泪水。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个念旧的日子,我们去祭拜死去的亲人,孩子去踏青、春游,但这更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时光……

  清明所感日记 篇24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即将到来之际,老天爷放了太阳几天的假。这几天来,风雨雷电在人间畅游嬉戏,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劈啪做响,谱出一首欢快的雨中交响曲。可我有点儿沮丧,万一清明那天雨神还不走,多恼人啊!到了这一天,太阳公公又出来工作了,睡了一星期的它精神特足,放射出强烈的光芒。

  “万岁!”天公作美,太阳出来喜洋洋。我乐不可支,急急忙忙吃完午饭,就上了路,陪我上路的,还有那扑朔迷离的清明梦:九泉之下的爷爷奶奶过得快乐吗?我们又来“看”你了;山妈妈是否依然青春绽放?小鸟是否依旧歌声嘹亮?

  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等我们到山脚下时,不少扫墓的人家已经上山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大步流星地追赶,很快就赶上,然后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是谁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我看是“路上儿童皆欢喜”,因为,一年当中,难得有踏青的机会。你瞧我,又蹦又跳的,活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哪来的.“断魂”呢?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郊游机会呀!平时,我们被关在“监狱”里学习,整天戴着个“紧箍咒”在那茫茫题海中奋战,身心疲惫,多想放松一下,借清明扫墓,给大脑放个假,你说我能不快乐吗?

  到了山顶,爸爸拿起毛笔把墓上的文字描了一遍。

  开始烧纸钱了,乌烟瘴气,我吭吭地咳了几声。随后,再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这些食物真是美味可口,在加上一览无余的山间美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更是回味无穷。

  快乐的你,快乐的我,快乐的我们在清明。

  清明所感日记 篇25

  这个清明小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常德的诗墙游玩。

  这诗墙,原是常德的沅江防洪大堤,后在上面刻上一些诗词,便成了一处景点。据说,诗墙上共有1267首诗,还被选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呢!

  颠簸一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诗墙公园。天空有些阴沉,飘着些细细的,若有若无的雨丝,却丝毫不能影响我的好心情。我满怀期待地走进公园,立刻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大门左右两边,是长长的两面墙,我睁大眼睛,尽力望着,却如何也望不到头。墙上镶嵌着一块块黑色石板,大小形状虽不一,看起来却竟如群蚁排衙一般,整齐而和谐。黑色石板上,阴刻着一首首诗,我细细端详:哟,这每一首诗,都是由一位书法家亲笔所作呢!

  我迫不及待地选择一边,向前走去,边走边侧头欣赏石板上的诗歌。那诗歌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异域的;有抒发豪情的,也有反映生活的……诗的种类繁多,却无一例外的形韵皆美,每一首都足以令人啧啧称赞。

  我沉醉于这诗的海洋之中,一会儿便过去了半个小时。我回头望望,已见不到最初的入口;又转身向前看,这墙仍如开始一般,有近到远而慢慢缩小,最后成为一个点,可无论你往前走几步,或是奔跑起来,那个点依旧静静的待在那儿,纹丝不动。我心中不禁再次感叹这诗墙之长。同时,在我抬头时,我看见了些许有游人: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蹒跚学步的幼童;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拎着菜篮的大娘。他们有的自己站在墙边静静欣赏,有的和同行之人轻声讨论;还有一位母亲正用温柔的语调给一个穿着碎花裙子的小女孩念诗……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那么美好。

  这个清明,我沉醉于诗乡之中。

  清明所感日记 篇26

  望着窗外如牛毛般的小雨,我的心便如同地上的小水洼一般,被雨丝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吟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回忆就同窗外的雨丝,随风飞往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清明节。每当清明节前夕,故乡的心灵手巧的妇女就会折好“金元宝”“银元宝”,为的是在祭祖时烧给祖先,希望他们死后在天国能过得安好。即使折纸往往会耗去她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她们却说:“这可是烧给祖先的,怎么能有丝毫的怠慢呢?”在去祭祖之前,大人们往往会准备一些供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饭食:如猪肉、水果等。

  到了清明那天,全家的老老少少都会带着祭祖用的物品,并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到祖先墓前。年轻力壮者,或是扛着锄头,或是提着镰刀,卖力地清除着坟旁的杂草苔蕨。年长者,则负责摆放贡品和布置白布。当将坟墓的周围都打理好了,年长者就会将香烛点燃,并念念有词,无非是一些祝祷祖先在天国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后辈的幸福康健。然后亲人们都把折好的金银香纸,冥币倒入烧化,与此同时,人们还会点起一串鞭炮,来表示仪式的结束。看着熊熊烈火将一切都燃为灰烬,我不禁感慨人生无常,感叹人生的生离死别,暗暗希望还健在的长辈能长寿健康。

  在扫墓过后,家中便会多了一种食品——清明果。清明果是用一种植物的叶子制成的.,有甜馅和咸馅。清明果便是这个催人泪下的节日中对我唯一的慰藉了。

  清明虽是缅怀先祖的节日,却一样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其实孝敬长辈的最好方式,不光是在他们离世时进行纪念,更重要的是趁他们还在世时多陪伴多孝敬他们。

  清明所感日记 篇27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又到了,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这次清明节爸爸带我回乡下去祭祖。那天天气晴朗,一路上,我再次闻到了农村独有的风味――“空气清新”。一棵棵树都长满了嫩绿的叶子,梨树的枝头上开满了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也开满了枝头,在春风的呼唤下把它小小的花瓣洒入人间,好像正欢迎着我们在它这里通行。田野里长满了绿油油的'小麦,田岸上的油菜也开满了黄色的小花,放眼望去,真是万绿之中一点黄,非常好看。站在这里,感到在我们头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蓝,白云是那么的白,春天的气息注入到我的脑海间,让我心旷神怡,我真想永远的生活在这片天空下。

  到了墓地,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大人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我心里也念着:“祖先保佑,让我考试得满分!”祭拜完,我们收拾好东西,缅怀着对祖辈的思念,回家了。

  这次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让我沐浴了大自然春天的气息。

  清明所感日记 篇28

  在我的家乡,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别的过法。在最近,有一个有我们家乡特别过法的节日才刚刚过去。这个节日,就是——清明节。

  清明节,在我们这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扫墓。这些墓,可以是已故亲人的,当然,也可以是烈士墓。扫墓的时候,要在墓前摆一张小桌子和几把小凳子。在桌子上面要摆上各种各样的小菜,清明节的时候是必须要有艾团的。然后,要在这些小菜的前面点上两根大蜡烛,大蜡烛的中间要插上香。然后就从辈分的顺序开始朝蜡烛站着拜三拜,跪着再拜三拜,在中途可以说一些如祈求自己平安,学习好,工作好的`话,老人们总认为这样会比较吉祥。在一切工作都做好后,就可以开始放鞭炮了,点燃鞭炮后要逃得远远的,以防被吓到,然后就可以下山了。就这样,扫墓的工作就做完毕了。

  当然,清明节的主食是艾团和艾饺,我认为,大家都是应该尝试着做一做的,做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一改扫墓时的严肃。当然,艾团和艾饺的面皮可不是一般的面粉皮,在揉面时还要把绿绿的艾草一起加进去,这样弄好的皮,也就变成绿绿的了,艾团是芝麻陷的,艾饺则是咸菜馅的。艾饺是把皮子搓成一个个小圆团,搓圆后,压扁,然后从皮子的边缘开始捏,从边缘一点一点地往里捏,最后,皮子就成了一个近似碗形的样子了。往凹进去的中间放馅,然后再把它捏起来,捏上花边,就像一个饺子一样,艾饺就完成了。而艾团则是捏成圆的,塞进芝麻馅,包起来后还要在外面一圈点上糯米,艾团就做好了。做好以后一蒸,就可以吃了,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都有各自的风味。

  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有家乡自己独特的特点,在我们这些普通人中,是既快乐又严肃的,当然,也是让我们喜欢的。

  清明所感日记 篇29

  清明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外面的天色还是昏暗的,下着小雨。阴雨绵绵似乎总是清明这天固有的景色。想到我将要回老家与我儿时的伙伴们相见时,心情有些欣喜,但不知为何心头又萦绕着些许怅惘。

  回老家的路上是颠簸的,令人十分不舒服,在车上有种度秒如年的感觉。我的头晕晕的,突然一束阳光落在车窗上,头脑顿时便清醒了。原来是雨停了,乌云被太阳驱散了,家乡的小镇子也出现在视野的范围内了。下了车,我迫不及待地便去找儿时的玩伴们叙旧了,大人们便在忙着整理祭祀要用的`工具。没过多久,便去被叫去拜山祭祖了。祭拜了几个亲人后,天又开始下起了雨,我来到了另一座墓前。爸爸问:“你对奶奶还有印象吗?”我陷入了思绪中。在我模糊的记忆里,奶奶的背是弯的,直不起来了,总是穿着碎花的衣服送我上下学。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当时特别想要吃零食,一直吵着奶奶买,可平常对我有求必应的奶奶说什么都不愿意给我买,脸上的表情十分坚定。我便赌气不去上学,被爸爸发现后打了一顿,哭着去了

  学校。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是当时有些咳嗽,才会不允许我吃零食的。如今在奶奶坟前,心情有些复杂。回家的路上,车开过学校,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被奶奶牵着走在路边。我的脑袋里一闪而过一幅画面。画面里小女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后面有一个年迈的身影气喘吁吁,想努力跟上小女孩的步伐。也许萦绕在我心头那莫名的惆怅便是这个吧。

  不要在亲人已经逝去后才后悔当初没有多些关心和爱护他们,不要总让他们努力赶上你的脚步,不要总理所应当地接受他们的付出。

  清明所感日记 篇30

  清明节是人们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发愤学习,立志成才。

  清明时节,也是人们为已故亲人扫墓寄托哀思的时候。近年来,一些地方市场出售的祭品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纸自行车、电脑、轿车、别墅等。人们在焚烧这些祭品时,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埋下火灾隐患。扫墓者一定要强化防火意识,不带火种上山,不在林区或杂草较多的墓地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发现火灾隐患应主动排除,发现火情应立即报警,避免火灾发生。

  过清明节,也有一定的规矩,而我们又该如何过清明节呢?

  首先可以追思过清明。我们可还记得,在西安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灵魂在静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风在飘荡。我们倡议,通过开展“唱红歌、祭英烈”的方式,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抒壮志活动,颂扬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学的.节日生活方式。

  再者是节俭过清明。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绿树,表达缅怀;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我们提倡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老人逝去时丧事简单处理。

  献一束鲜花,种一棵树,同样可以寄托哀思。清明祭祀无论是选择烧纸、烧元宝还是植树、献花、放风筝,那份思念的心是一样的,但后者无疑更环保、文明,我希望以后这样文明的祭祀方式更多一些,也让清明节更“清明”。我相信,清明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更为丰富、更加多彩。

  怀念故人,珍惜生者。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倡树新风,保护环境,用文明祭奠的实际行动,共同度过一个文明健康、节俭环保、安全有序的清明节!

  清明所感日记 篇3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我和妈妈摘了许多清明菜回家,准备做我们的传统美食——青团。一路上我们边找边摘,头发已被蒙蒙细雨打湿。

  回到家后,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把之前准备的食材都拿了出来,有肉、豆腐干、红萝卜、粉条……不一会儿,厨房就传出“笃笃笃”的响声。我看着妈妈把这些食材剁成细小的颗粒状,搅拌到一起成了青团的馅。做好了青团的馅,她又把摘来的清明菜洗干净,捣出汁,放入面粉中,雪白的面粉被染成青色了,最后她又把面粉揉成了一个大面团。

  妈妈嘱咐我把手洗干净,要我一起包青团。青色的大面团和一大碗香气扑鼻的馅摆在桌子上,让我不知从何下手,我只能跟着学。妈妈从大面团上扯下一小块,放在手心搓,她搓得很圆很圆,面团很听妈妈的话。然而,面团在我的手里却从东滚到西,一点也不听话。妈妈看到了,就耐心地教我。妈妈一手托着搓好的小圆球,一手用食指在圆球的正上方轻轻地戳一个洞,在大拇指兄弟的帮忙下,一边捏,一边转,小面球就变成了一口小碗的形状。

  开始放馅了,我舀了一勺又一勺,要把这口“小碗”装得满满的。之后,妈妈教我怎么把“碗口”给收回来,而我在收口的过程中收得很糟糕。妈妈一边笑一边说:“你怎么放这么多馅呀,太贪心了!”妈妈说着,把我青团中的馅舀掉了一些,我的`第一个青团终于包好了。

  我们花了一上午的时间,青团终于全包好了。妈妈开始放在锅里蒸,没过多久,青团浓浓的香味就往我鼻子里钻。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我开始渐渐喜欢这个节日里的特色美食——青团。

  清明所感日记 篇32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给外婆扫墓。

  外婆是前几年因病逝去的,我们一家人悲痛欲绝。叶落归根,外婆去世后,被安葬在老家邻近长江的一座偏僻而美丽的山上。

  出发之前,外公和妈妈便准备好供品,香烛,纸钱,鞭炮等。来到外婆的坟前,一年没来,坟前长满了野草。我们一起把野草拔掉,外公张罗着布置供品摆放,把香烛点燃后分别插在坟前,我和妈妈一起烧纸钱,爸爸则拆开鞭炮放在坟边地上摆好。外公对着坟喊着外婆的名字:“**,我带着孩子们来看你了,你要保佑他们工作顺利,保佑孙子身体健康,考试考百分。”一阵沉默,“哎,你走得太早了,还没享到福哟……”外公说着说着,声音哽咽起来。爸爸妈妈连忙安慰外公,领着我一起给外婆叩头祭拜。墓碑上的照片已经有些褪色,但外婆的音容笑貌却仿佛仍在眼前。我喃喃道:“外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来看你的!”

  等我们拜完后,爸爸点燃鞭炮,妈妈捂着我的耳朵把我抱在怀里,鞭炮燃烧的炮灰随风飘起,盘旋在空中许久,许久,仿佛是外婆在向我们招手。突然,我鼻子一酸,扑进妈妈怀里,“我想外婆了。”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外婆虽然不在了,但是外婆希望我们都健康幸福。”我懂事地点点头。

  走在回家的路上,听外公和妈妈讲着外婆的'故事,我不知不觉握住妈妈的手,感受那无尽的温暖。死者已矣,生者长存,学会缅怀,学会珍惜,把握好每一天,好好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就是清明节给我的最大感触吧。

  清明所感日记 篇3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次清明时节,又是纷纷细雨,又是面对冰冷墓碑而黯然洒泪的时刻,一代代人都在问自己:我从哪来,要到哪去?尽管我们每个人从孩童时代起就这样问父母,直到长大后还是无法清楚地回答自己。因为避讳,也因为禁忌还因为难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禅守就有了:从你来的地方来,到你去的地方去。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如同提出这个问题一样,不需要什么思考,当我们在清明细雨中缅怀逝去的亲人或先祖,每个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们一样,从虚无间由父母带自己到了这个人世,又从这个世界回到了一抔黄土中。而在这个世界走了一遭后,给这个永世永存的时空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除了一段为时不会太长的名声,让亲友和后辈有所怀想,再就是这一坟墓让同样不会延续太久时间的后人们来祭奠。

  伫立在清明细雨中,深思于安放亲人的坟墓前,让纯洁得只剩下亲情与生命意识的哀思伴随着清泪,淡淡地和着雨珠轻轻流淌。也许,它能清洗沉积太久的红尘世俗的纷杂无奈,给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给远去的亲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明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拥有自己的清清白白的人生,那么,在面对亲人在天之灵的忏悔中,我们民族的清明节就真正成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细雨在飘洒,人生思绪在轻扬,对冥冥之中的祖先或亲人的`景仰与怀念,重温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天问,也许我们能再次从心灵深处感受一种人生的超越,体会一份血缘亲情的真纯,在祖先血脉依存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中,梦寻一段娇花照水,杨柳临风的美好境界……

  清明所感日记 篇34

  今年的清明节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人多车多。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非常繁忙,大街小巷,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把一个本来不大的小山城堵个水泄不通,上山的路上竟然到处都堵车,扫墓、上坟,这是人们怀念故人、传递爱心的传统文化习俗。但清明节好象超过春节的热闹程度,不得不让人有点想法了。

  清明节上坟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上坟的人哭着脸的少,面带恬淡微笑的人多。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是说上坟的人心情是悲痛和沉重的。但现在上坟的人流中有大部分以上的人是面带微笑的,这与早晚上下班的人流紧张与疲惫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墓地上也有哭泣的,但那都是些刚刚失去亲人没多久的,哭泣大多都是很短暂的,也许这就是现代人的观念。毕竟“人死如灯灭”,生生死死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已经把死亡看的很淡、很淡,所以即便是在墓地,也不觉得这就是悲伤之地。在上坟祭祖扫墓的人流中,一群群一对对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他们或是微笑着打着招呼,或是微笑着边走边交谈,全然没有为地下之人悲伤的心情,他们更多的是互相问候着家常里短、人情世故、过去未来……总之,愉悦的表情伴随着扫墓人,全然没有诗人杜牧描述“欲断魂”的神色。

  人们真的把祭祖扫墓看成了放松心情的日子。人生有苦有乐,活着的人的确不需再为死去的人悲伤,而应该为死去的人高兴,因为他们终于脱离了人生的种种苦难了!——不知这样理解对吗?不知道清明节去扫墓的人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感想呢?

  清明所感日记 篇35

  时光渐行渐远,我们只能随着它的脚步,无奈地删除那些密密麻麻的回忆。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脸上,分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进了我的脸。当我们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每当想起童年时光,那些日子真是清澈而明朗的。

  说到童年,我觉得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清澈而明朗的吧!以前不烦世事,满心欢喜,无忧无虑的那个我仅保留在我的回忆里。

  那年妈妈买了冰棒回家,哎,好像是幼儿园吧,剥开包装纸,冰棒露出它那雪白的身体,我看着它嘴里的口水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张嘴,啊,等等!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就是给冰棒消毒,因为在这之前,我经常看到妈妈给杨梅消毒。于是我学着妈妈那时给杨梅消毒的步骤,先拿了一个大碗,加入水,舀了几勺盐搅拌,蔣蔣,盐水完成!接着,嘿嘿,我把冰棒放入了碗里,满意的去看动画片了。

  不知不觉已经快到妈妈下班的时间了,想着妈妈回来给妈妈看看我的成果。我紧张的搓搓小手,激动的跑进厨房。咦!我的冰棒呢?怎么回事?我一头雾水的看着碗里漂浮在水面上的棒子,这时妈妈推门进来了,我拉着妈妈来看,疑惑的问妈妈,冰棒怎么会只剩下棒子了呢?妈妈看了看我的“杰作”哭笑不得的摸摸我的头说:“傻丫头呀冰棒被你弄化了,冰棒是不用消毒的,在制作过程中就已经消过毒了”。我听了妈妈说的话若有所思,现在想想,真的是脸都要红到耳根子了!

  我的童年是清澈而明朗的,如清澈见底的河水,也如每天升起的明朗的太阳。冰棒一般五彩缤纷的童年就永远美好的留在我心灵深处吧!愿以后的日子也能五彩缤纷,清澈而明朗。这,就是清明。

  清明所感日记 篇36

  期盼着入睡,期盼着梦醒,期盼着温暖,期盼着光明。在这片广袤的天空,我们怀念、回忆,并用彼此的眼泪,默默的刻下了前人的名。回忆里那片幽蓝深邃的天空,落满了永不凋零的花朵,充满了美丽的期盼,记录了被泪水打湿的双眸,验证了忧伤的誓言,那是这片土地飞扬绚丽的曾经。

  微风撩动细雨织成的琴弦,奏出了一首悠扬而又悲壮的歌。

  一只白色的小虫,为了躲避春日雨水的袭击,停落在路边的草叶下,抖动着沾在翅膀上的雨珠,暗暗叫苦不迭,可草叶却将它拥在怀中,仔细倾听他的诉说。

  我轻轻的看着这个细小的'情节,似乎是有些眼熟,曾经的我们是否也像这只小飞虫?可那片草叶却早已凋落。

  一个人静静的淋着小雨走在街上,却不知道到底想去何方,转了半天,却莫名其妙的走向了陵园,毕竟,今又是清明。

  脚步停在了陵园对面,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群,却迟迟不肯向前,伫立了半天,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可思绪却飞回了千里之外的那座坟。

  四年前,那是一座新坟,四年后,那坟是否还是那样的新?

  我不知道,四年前,他们是怎样用一怀怀土把你埋葬,又是怎样将你的灵魂一点点深藏。曾经默默的下定决心,要做你的好学生,可这一切却似乎是有些迟。

  曾经想过,每年清明,拔掉你坟头的杂草,为你修补每一个角边。

  曾经想过,每年清明,在你坟头敬下千杯酒,燃过千张冥纸。

  曾经想过,每年清明,飞到你坟前,诉说成长的心酸。

  可是,我没有做到,只是这思绪还会常常飞到你身边,可你却不再出现在眼前。

  踱着不自,走了半天,回过神来,却突然发现,好像又回到了原点,眼前还是陵园。

  清明所感日记 篇37

  清明节是纪念去世的亲人的节日。我在清明节的三天假期里,去了好多地方:石门峰公墓、铜像雕塑馆、中山公园……听我来讲讲我去这些地方的经历吧!

  4月2日的早上,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石门峰公墓。在那儿,我要去祭拜妈妈的爷爷和奶奶——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在墓地门口,有好多工作人员摆放的绿色丝带、菊花和卡片。那里的叔叔阿姨们说,这些是为了提醒大家文明祭扫的。我挑了一张三叶草形状的明信片写上字送给太爷爷太奶奶。走进墓地,我给太爷爷和太奶奶烧了香;洒了一些菊花花瓣;给太爷爷倒了酒……我们全家在墓碑石上系了一条丝带,丝带上有一个大大的“思念”,真想时光扭转,回到过去,看看妈妈的爷爷奶奶啊!

  我们扫完了墓,路过了一个铜像雕塑馆。里面的雕像可真多啊!有的是幻想的,有的是真实的。我边看边赞美这些完美的雕像。忽然,我发现一位戴着眼镜的著名人士的眼镜没有眼镜框。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这个人的眼镜没有镜框呢?”妈妈笑着说:“因为眼镜的种类有好多,这种就是没有眼镜框的那种。”“哦,我知道了!”我调皮地回答妈妈。于是,我跑到离那座雕像十米左右的地方看,啊!那座雕像神奇的表现了只有镜片的效果!太神奇了!

  路上爸爸对我说,清明节还是踏青的'节日。妈妈说时间还早,就带我去了中山公园踏青。一进中山公园大门就看见好多人在划船,我们也去划船了。我们的船是小鸭子形状的,嘴巴黄黄的,真可爱!它和自行车一样,是用脚踩着踏板才能动的,这种小鸭子船很奇特吧!

  在这个清明节的假期里,我知道了清明节是思念亲人的节日,也是踏青的节日!

  清明所感日记 篇3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记得你说,清明快到了。得提前把东西准备好。我不知道那时的你是怎么样的情怀?或许伤悲,或许坦然。但我知道,你的心里装满了对他的亏欠和自我责备。娇嫩的自己怎能领会到你的痛心?出乎意料的是,那种杂味的愁绪已经传递到自己的手里。让我很想去细细抚摸那种独特的心跳。准备这些东西由以往的任务变为一种庄严肃穆的“工作”。如今的“新家”,在这一天也得到了整修和改装。我懊悔自己的懒散让你生气。或许脾气很好的你,早已不在乎这些,可是我还是禁不住想要成为你眼中成长懂事的孩子。你肯定的评价以及嘴角上扬的姿态比中彩票还令人欣喜若狂。

  还记得你说,要准备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责怪自己做得不够好,你往常平静的神态,在这一天似乎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打扰,那沉静的背后承担着自我压抑的努力。我常常会想,你想得太多,说得不多,做得更多。这其中的中柱可能是我吧,对的,一定是我。那种直觉是那样的灵敏与豪爽。焦急的心灵催促着你的步伐,鼻尖的`水珠是最明显的印记。你也是那么小心翼翼而又匆匆忙忙。所有值得开心的事,今天拒接。我们一边忙着手边的事,一边谈论这关于他的回忆以及一些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问题。使我偶尔也会回味一番乡愁的意味: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还记得你说,关于你听闻的其他说法。执着的依照你的想法,做出突异的行动。任何细微的东西都逃不掉,因为你的存在。偶尔你也会挑刺,嫌弃他人的不认真,但经你的手的事,一切都漂亮,毋庸置疑。这源于相信的意念。

  记得,记得!就这样记在了心里,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清明所感日记 篇39

  “呀,这里是哪里”,杜牧感到惊讶不已,他仔细的看了看周围,高楼大厦耸入云霄,天上飞机飞来飞去,公路上汽车小轿来来往往。他对这里的一切感到陌生,一切看起来既新鲜又可怕。这时他发现脚下有一张已发黄了的报子,上面都是关于去年2008年的俗城旧事。过了许久,他才反应过来去年,2008,那今年不就是2009了吗?天呐,我来到了20世纪后期了。转过背又发现对面的日历上显示着今天是清明节。

  之后,陌生的他还是鼓起勇气沿着笔直的公路走下去,天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不禁又为杜牧增添了几分神秘。一路上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让他摸不着头脑,一个个都那么怪里怪气:或穿又尖又高的鞋子,走起来咚咚作响;或穿又黑又亮的平底鞋,闪闪发光;或把什么东西放在耳边喃喃自语。再看自己,尽然也穿着奇装异服。似乎只有拿坟标才是他们的共同点。

  许久过后,杜牧走到了郊外的小路上了,微风迎面吹来,杨柳随着它的轻柔和缓扭动着妩媚的腰枝,再加上不远处正在放牧的牧童,仿佛就像一幅水墨画。杜牧不仅对着眼前的美景合撤押韵的作诗呢。当牧童靠近时他才想起自己要找客栈。牧童摇手不知就离去了。

  他只好看一下运气,这时听见远方传来了一些祭词的声音,走近一看,碑上明显的刻着自己的名字。什么,我尽然来到了自己家的祖坟上,看见后代们都在虔诚的祭拜,心里颇有几分喜悦。竟忍不住上去和后代们讲了自己到这来的经历。开始后代还以为是尸变了呢。不过还是大鱼大肉的款待祖先,杜牧婉言拒绝了。和后代一起上了坟…

  不知多久以后,一切恢复了正常,杜牧也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清明所感日记 篇40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心中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因为别的节日都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但清明却是冷冷清清让人伤心的,今年的清明给了我一次不小的感动。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也是中国的24节气之一。

  这天我在家上网想看看清明节的来历,无意中点到了新闻上,这时我突然发现了一则感动人的新闻,上面写着:“记者从苏州相关部门所获悉,今年清明节,苏州扫墓大军将突破300万人次,比去年猛增100万,创历年清明节之最,其中,尤其以上海人为主。”原来清明节回到家乡为亲人扫墓的`人竟然这么多,上海人居然占主要部分,而且在十分现代化的上海也不会忘记这个中国古老的节日,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也要抽出时间回到家乡为自己远去的亲人扫扫墓,告慰先人。

  看来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不管那个节日有多么的古老,只要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就会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今年的清明我没有感到冷冷清清,而是心里感到了阵阵暖流。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感动的清明。

  清明所感日记 篇41

  褪却一身的疲惫和繁重的冬装,我乘着汽车穿过这片油菜花海。

  油菜花在阳光下尽情舒展生命之美,浓郁的异香扑面而来,我张开双臂,伸出双手,想要将这股异香揽入怀中,想要在这花海中飞舞,想要在这花海中旋转。我仿佛感到这话还是属于我的了,我便是那万花丛中的一朵,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风带来的飘逸;雨带来的润泽。这是何等的惬意自由,洒脱愉悦啊!我的整个身心都被征服了,不由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不久,天空飘起了几滴雨丝儿,柔柔的从我的额间滴下,似乎是琴师也被这自然美所震撼,弹奏起一曲清新动人的交响乐。于是,我在心灵的悸动中,又感受着一种纯净的洗礼。

  穿过花海,我来到一片森林,那里鸟鸣如天籁,水清如明镜,我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审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驾一叶木筏,飘荡在湖面上,聆听大自然最深处的声音。霏霏细雨中,我不禁仰面朝天,感受自然的'恩泽。不知河面上从哪儿飘落的几片花瓣漂零在水面上,随着水流任意地飘来荡去,后又慢慢散开。我不禁轻声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这清明时节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万千愁思,偏偏在这清明时节又遇见这绵绵细雨,也就分不清脸庞的水痕究竟是泪水还是那轻柔细雨。

  常常在想,生命之源是自然,由大自然而来,也随大自然而去。人只有在这样的真实美丽的环境下才能够忘记世间的一切浮华,才会发现在闪耀的霓虹灯下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纷杂虚幻。惟有在自然中,才能够抛下世俗的眼光,飞向生命的最深,最美处。

  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向往:“朝饮木兰之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闲适生活。坐在河畔的树下,水波泛起,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样的淡泊宁静。

  清明所感日记 篇42

  清明已至。雨未纷纷,却是阳光正好。汽车停满了乡间小路,人们都是回家祭祖。车驶着,油菜花金黄灿烂,把田野修饰得富有。翠绿的麦穗抽出尖,朝气蓬勃。可我无心欣赏,怀着沉重而肃穆的心情,挽着妈妈向灵堂走去。

  堂中一排排金灿雕刻着佛像的柜中,就有曾祖母的。架上摆满了我们献给曾祖母的贡品。大家围成一圈,望着曾祖母的像,站立着,时间格外漫长,而又凝固了似的'宁静。

  我的回忆追溯到似才是几天前,曾祖母蹒跚的步子,“啪嗒啪嗒”直响着拖鞋。曾祖母比我还矮很多,用她那昏花浑浊的双眼欣慰地打量着我,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用她那褐色的布满沟壑而缀着老人斑的焦枯的手亲切的拉着我,不由分说把我拽到她的房间,然后从,在床上摆了很久也不舍得打开的饼干盒里,接连掏出好几盒塞到我手里。苍老的曾祖母,自己从来不舍得吃好的东西。

  那时离现在已经很远了。自疫情开始,我就再没回过曾祖母的温馨干净的小屋。那时,曾祖母病了,每次妈妈都要仔细瞧家人发来曾祖母的视频,叮嘱照顾好曾祖母。在妈妈儿时稚嫩的心中,最温暖的庇护所一定是曾祖母家了。那时提起曾祖母,妈妈脸上总是溢满笑容。

  曾祖母走了。因为是疫情期间,所以我都没有看到曾祖母最后一面。妈妈总会连续几个晚上闷在被窝里泣不成声。我想到再也见不到曾祖母亲切的脸庞,见不到她热情的给我塞饼干,泪花也泛出了眼眶。现在,站在曾祖母的像前,是那么不舍!多希望和曾祖母呆在一起的时光,能够再长一些啊!站立着的每一个人,都虔诚地跪下。我望着曾祖母慈祥的面孔,祝她在天堂一切安好。

  在这清明时节,微风吹拂,油菜花金黄,田野翠绿。我们思念已逝世的亲人,也更要珍惜眼前的亲人,不要再留遗憾!

  清明所感日记 篇4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旳祭祖和扫墓旳日子。关于它旳由来,有许多动人旳传说。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时代,晋国国君旳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旳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旳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旳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个旳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旳大节日。

  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旳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旳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旳丰功佳绩是不朽旳,他们旳精神是永存旳,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旳少年儿童更不忘记他们!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旳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旳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祖国旳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旳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旳历史重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

  清明所感日记 篇44

  四月四日是清明节,也是祭奠先人的节日。

  今天早上,我和姥姥一起去烧元宝。我们起得很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带着元宝和一些烧元宝必备的东西出发了。为的是怕飞奔的汽车把烧好的元宝刮跑。大街上,一大片一大片的黑映入眼帘,显然是有烧完元宝所留下的痕迹。没到十字路口就特别明显。我百思不得其解,问姥姥:“姥姥!为什么这些人都到十字路口来烧元宝啊?”姥姥回答说:“这是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地府的道路在哪儿,在十字路口烧纸,他们回来拿钱的'时候不至于迷路,方便啊!”“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但又有点不相信:姥姥不是说世界上没有鬼么?再说,这就是迷信!那有什么阴曹地府啊!我嘲笑似的的盯着这些人,嘲笑他们连迷信这种谎言都相信。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就准备在那里烧元宝。在烧元宝之前,姥姥用粉笔围着元宝画了一个大圈。姥姥的这个举动让我心中充满了疑问,下意识地问姥姥:“姥姥!你为什么要用粉笔画一个圈啊?”姥姥回答说:“这是因为,我们用粉笔画的这个圆圈就像是一条河,如果别人想收走这些元宝,必须经过这条河才能收走。所以,这也是一个不让元宝被别人抢走的妙招。”“哦!明白了!”我点着头说。开始烧元宝了。姥姥先把一个元宝点着,放在“金山”下面。不一会儿,火就从下而上慢慢的烧了起来。被烧着的元宝仿佛被这烧起的火带到了死去的先人家里。在烧火的同时,姥姥跪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眼圈已经微微发红。

  我就在姥姥身边看着,心不禁被姥姥的真诚所打动了。姥姥不只是为了烧元宝,而是她这一颗眷恋先人的心。烧完后,姥姥又对着那火堆看了一会儿,就和我一起走了。

  清明所感日记 篇4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时!清明是大家缅怀先人、祭奠先烈的时节。

  这一天,我随着一大家人,到山上去扫墓。刚走到村口,看到一幅大标语请文明祭拜,让清明更清明。我正疑惑不解,清明节扫墓,怎么文明祭拜?就在这时,一位叔叔给我发了一张宣传单,上面写了几句:倡导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提倡植树缅怀,惠泽绿水青山!我看看爸爸,又歪着脑袋看看分发传单的叔叔,竟不知所措,茫然地拿着宣传单,跟着家人往前走去。走到一个小山坡前,虽然泥泞路滑,但寂静之山却人潮如涌。远远望去,每一烟雾弥漫之处,都可见人们在庄重地对已逝去的先人焚香祭拜。

  此情此景,我想起左河水写过的一首七言绝句《乡村清明日》: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怀着沉重的缅怀之情,我们来到我们家祖坟前。大家一齐动手,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烧纸钱金锭,又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突然,对面山上燃起一股浓浓的黑烟,随即就腾起一团火焰,不好!有人在焚烧杂草。幸好,附近有个水池,人们很快扑灭大火。这时,爷爷郑重其事地说:这个传统的扫墓方式也真的'需要改革了!燃烧纸钱金锭隐藏着非常可怕的安全隐患。爸爸风趣地说:明年我们就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听党的召唤,履行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

  我就在祖坟周围种上几棵树,植树缅怀先祖,履行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我也不甘示弱。我想给左河水诗人提个建议,修改一下诗句: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鲜花绿树祭先陵。以后的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让清明节更清明吧!

  清明所感日记 篇46

  清明临近,前几天还是冷风嗖嗖,阴雨绵绵,转眼间气温竟升高到了二十六度。下午放学,一个人漫步于步行街,迎面碰见一位大爷推着一车的老雁馍在叫卖:“老雁馍!刚出笼的老雁馍!”听着这熟悉的乡音,看着那憨态可掬的“老雁”,不禁勾起了我对老雁馍的回忆。

  从记事起,每年大雁北归之时,母亲都会给姥姥、姥爷蒸老雁馍。那时还是票证时代,粮食不够吃,但每到这个季节,母亲总会挖空心思地买来面,然后提前一天制酵。等面发酵了,母亲一边沾着碱水和面,一边告诉我老雁馍的来历。母亲常常从“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民俗,讲到出嫁的女儿如何蒸老雁馍来为父母消灾祈福,避凶化吉等。她还告诉我:大雁是候鸟,有两个家,就像出嫁女儿的婆家、娘家一样,虽然相隔千里万里,但每年都会往返奔波……

  和好面,母亲把面团捏成大雁的形状,用梳齿在雁身上压出翅膀的纹路,然后取两个黑豆做眼睛,再用剪子剪出大雁的尖尖嘴。看见雁模子成型了,母亲又在大雁的四周捏一圈雁蛋,最后放在蒸笼里用旺火蒸。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馍馍的香味飘出,这时母亲麻利地掀开蒸笼,用筷头蘸上红颜料,分别在雁的头顶和翅膀两侧点上圆点,这样,栩栩如生的.大雁馍就可以出笼了!

  如今,一年一度的清明又将至,每当看到那一行行的雁阵,鸣叫着往北飞翔,“小虫儿”会不由自主地爬进我的眼帘:家,是心灵的港湾,一个人永远朝思暮想的地方!没妈的孩子像根草,那么没娘家的女儿又像什么呢?爸妈,来生还让我做您们的女儿吧!不管千里迢迢,我都会把对您们的爱包裹在老雁馍里!

  清明所感日记 篇47

  走近清明,几丝细雨,几缕哀思,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清明时节;几捧黄土,几杯清酒,度过了那数不尽的凄苦长夜;几滴汗水,几行热泪,诉说了那洒下奋斗的万顷高原。清明的哀思不绝,似老鸦低呜的凄凉,似高猿长啸的深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留下的清明之灵;“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是张继绘出的清明之形;“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仙野僧。”是王宇俏洒下的清明之神;“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是白居易刻画的清明之境。自古而今,万千墨客低语细唱出了清明的夕阴。

  清明节,这个多么神圣的日子!这天,笔墨挥洒的.阳光温暖了一个世纪,浓郁深厚的思念笼罩了整个黄土大地。记得1937年,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掩埋了三十多万鲜红的生命:记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垮了千万座高楼,面对这些,我们中华民族却用坚强和万众一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漫步墓园,简朴的灰白色书写了逝者的过去。一片不知名的蓝色小花迎着春风绽放着,

  微露笑颜,几个姐妹儿挤在一起,似比美,似赛俏。他们在一片瓦砾中扎根,似乎在向着命运挑战,诉说着他们的不甘。

  一片寂静的海中生命开始了。在黑暗中孕育,就像幽深的泥土为了光明而生长,然后努力地汲取的阳光,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也许生命本该这样,谈不上公平,只有付出才得以绽放。看着那些逝去的亡灵,我们真心为他们祈祷:“一路走好!”。

  春风吹着,我惋惜这空中没有夹杂的雨。走出墓园,不禁静静沉思。其实清明本该有雨,来洗涤城市,洗涤生命,洗涤人生的苦厄。

  有风无雨,却罢折柳寄思话清明。

  清明所感日记 篇48

  套上外套,整理好背包,横肩一跨。等待着晨间第一缕晨曦。待它透过窗户,爬上桌头。空气中夹杂着雨后的清新与芳香。

  心情如这阳光一般,慢慢透过心底,浮上心头,感受着周边万物的活力。即使空气中夹杂着些许冰冷,直入人心。却依旧掩盖不住,世界焕发的活力——清明将至。

  踏在湿润的路面上,鞋尖不时勾起几串雨滴,湿润了脚趾,却惊醒了思绪。一望无际……

  叶片被雨水冲刷的更为嫩绿,叶片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能看见被滋润过后的欣喜。拾起一片落叶,虽已变得枯黄,却人不原消逝,慢慢变得坚硬,但同时也变得更加脆弱。这便是生命吧!坚持着自己所追求的有意义的东西,却在别人眼中不值一提。表面上变得更加坚硬,却已经脆弱的不堪一击。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总想在一段旅途中留下些什么,只好不断壮大自己,改变自己,将心底的软弱褪去,就算被摧残,却也不愿卸去外壳。当你某一天,猛然扒开自己的外壳,会茫然,会陌生,会恐惧。自己坚持的是什么,或是自己坚持的意义是什么。得到的的东西注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失去。待外壳被消磨,被时间消磨,被精神消磨……

  留下了不堪一击的内心,轻轻敲打,便粉碎成灰,随风飘散。

  坚强的太久往往会迷失了自我。坚持的太久往往会迷失了目标。

  不知自己失去了什么,不知自己得到了什么。只能一昧的坚持,最终还是无法留下什么。

  也许,人生本没有意义,形形色色的人,不过是在荧幕上闪过的剪影。也许你苦苦坚持的,却是别人不屑一顾的。世界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公平,却又不失公平。

  但我们只能这样,把握着有限的时间,却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

  阳光虽然无法照进所有阴暗的角落,但生活却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走到阳光下。

  清明所感日记 篇4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儿时朗朗上口的诗又浮现脑海。

  今年的清明节不似杜牧所写的那首诗一般,也不像上一年的清明节一般,今年的清明没有柔柔的小雨伴着家人的思念与人们一起上坟扫墓,太阳正好,暖洋洋的。

  与上一年一样,依旧坐着爸爸的车随着他们一同去给太祖母上香,记得太祖母好像是在我初一那年的新年前夕去世的,突然发现我真是一个健忘的人,连太祖母去世的时间都既不清楚了。

  儿时记忆中的太祖母总是一副笑意的看着我,总让人感觉到温暖,就像这太阳一般。记忆中的太祖母是一个人生活在那幢二层小房里的`,每一次去都会觉得阴凉阴凉的,一点人气都没有,记忆中的太祖母就是这样拖着年老的身躯一个人生活在这里的。再将时间推前一些,好像是在8岁之前太祖母却是生活在山上,依旧独自一人,屋子依旧宽敞,依旧没有一丝人气。我想,大概就是因为孤单才会希望我们这些个小辈陪陪她,记忆中的太祖母仅仅对我们说出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

  游魂之间,爸爸已经开车来到了墓地。一排排的墓碑总让我感到头昏眼花,也只有跟着爸妈的脚步才可以找到太祖母的墓碑,太祖母啊,你看,你的曾孙女是多么的不孝,多么的不懂事!

  静静地站在太祖母的墓碑前,墓碑上的照片中的太祖母依旧洋溢着温暖的柔和的笑,依旧如同记忆中一样,不同的只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

  太祖母啊,现在的太阳正好哦,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太祖母啊,那温度如同你笑时的一般哦!

  清明所感日记 篇50

  天灰蒙蒙的,寒风掠过,山路边几朵孤零零的花朵被风吹得花瓣摇摇欲坠,飘零分散。沉闷的空气,压得人似乎连呼吸都困难,不得不停下休息。抬头望天远处一角,几朵乌云慢慢飘来,这是雨到来的预兆。

  不出其然,绵绵细雨如期而至,一股淡淡的忧愁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我回头凝望了最后一眼先人的墓,缓缓走向回去的路。

  崎岖的`小路上,生出青苔的石砖错乱的铺在脚下,一直沿伸至远远的山脚,仿佛无穷无尽。一路无言。我的心里好像塞满了哀伤与忧愁,堵得喘不上气。忽然眼前一片模糊,是怎么了?许是泪,许是雨,分不清楚,又流至脸颊,只觉凉凉的冷冷的。泪水汇入脖颈,我不禁打了个寒战。雨下得更大了。

  为什么要哭呢?想起了爷爷吧。曾经那个牙牙学语的女孩,变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女。曾经那个爱开玩笑的老头,却成了卧病在床消瘦许多的病人,每当我想起爷爷那憔悴的痛苦的毫无血色的脸,心中总是一阵抽痛与难过。虽然大家都说爷爷对我不好,可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爷爷话语中饱含的关心与爱,只有我知道。而我也知道,爷爷的病……已经无药可救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今多少人,未在亲人在世时陪伴,到亲人逝去,更是悔不可及。而我,是不是也应多陪伴爷爷呢?就像他伴我长大一样,给予无私、真诚的爱,让我在幸福中生活。那么现在,也该我了,不是吗?

  逝者难追。生者更应珍惜当下,不负身边亲人。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四日清明,面对那座墓时,不流下悔恨的泪与自责的叹息。

  清明所感日记 篇51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踏青、放风筝、扫墓、植树

  4月4日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明天就去西霞院踏青。我开心的不得了,星期三的晚上我让爸爸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一些零食还有有一些水和酸奶,回到了家,我写完作业,晚上睡觉都梦见我去西霞院踏青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学校的操场,校长让我们一个年级坐一个巴士,到了西霞院的门口,每个人都想跑着冲进去,可是老师让排着长队,走进西霞院。我们慢慢地走在西霞院的院里头,看见河水里有小蝌蚪,有的同学就想拿着瓶子装一点小蝌蚪,可是老师不让我们装说我们要爱护小蝌蚪,不能把它带回家,我们只好乖乖的走了。走到一块草坪,王老师让我们摘了一些草,这些草是绿绿地,尖尖地,里面有毛绒绒地毛毛,被这个绿叶卷的紧紧地。老师说这些草是可以吃的,我们一掰开里面尽是毛毛,老师就吃这个吗?老师说:是的`,吃这些草,可以治上火,还可以治流鼻血。

  到了中午老师让我们在草坪上铺上了趴趴垫,每组九个人,我们九个人把我们的零食全部放在一起,共同享受。吃饱了之后,我们就玩了起来。我们班男生很有创意的搭建了一个树屋,他们各自分工,有的去找树枝,有的扶着树枝,有的把树枝一层一层搭建起来,最后我们女生经不起诱惑,也参加了,树屋搭成了。尖尖地房顶,里面很宽敞,男生还在树屋的外围订上一圈木桩,树屋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家,我想我们班这些男生长大以后肯定都是顶级的建筑师。这时候突然听见王老师喊了一声:排好队,我们要走了,。我们都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欢乐中

  回到家我开心的给爸爸讲述了我们在西霞院玩的情景,我盼望还有下一次春游,爸爸说:等着下一次清明节春游吧!

  清明所感日记 篇52

  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又到了一年扫墓踏青时节。星期六一大早,我们“王姓”本家租了一辆大巴车,一行二十多人,浩浩荡荡驶向绍兴祭祖。这天阳光明媚,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谈论着最近的学习、工作和见闻,更没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心境。这像是一次亲戚们的组团出游。想想也是,祖先们肯定也不想看到小辈们带着满脸愁容来“看望”他们吧。

  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葬着祖先的山下,那里早有绍兴的亲戚在等候了。大家寒暄了几句就朝着山顶的墓地进发。整个小山生机盎然,开满了各种颜色的杜鹃花,这一丛那一丛,引来了蝴蝶和蜜蜂的翩翩起舞;树木长出了新的枝条和嫩绿的.叶子。我想,祖先们被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环绕着,也应该很高兴吧。我们像一群摆脱了钢筋混凝土束缚的鸟儿,无拘无束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我们来到坟前,先拔除了坟山的杂草,又增添了一些新土。今年我们祭祖有个创新之举:不在坟头烧纸钱,取而代之的是每家都敬上了一束鲜花,以鲜花寄托对祖先的哀思,这远比烧纸钱要文明多了。烧纸钱不但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更有可能引发火灾……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离开了墓地,相约明年再来祭拜。

  这次我们是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祭奠祖先的,我想这远比带着沉重的心情好。斯人已逝,已故的亲人们也不希望清明这段时间成为活着的人的悲痛日。我们在世之人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乐观向上地生活,唯有这样才能告慰亲人们的在天之灵。

  清明所感日记 篇53

  他们的故事被刻在墓碑上,又名桃花源。

  清明回老家祭祖,登上山头,大片茵绿环绕着坟的林间小道,风掠过枝头簌簌作响,泛起一片绿色的涟漪,迎面是夹杂泥土腥香的静谧。被野草拥簇的先祖,在坟头长眠,在山野凝望,他们自由,也庇佑着虔诚的子孙。

  连接小镇两边最早的桥,如今却要面临被拆的命运。小白石桥上的尘灰少有被清理的痕迹,桥上立着泛着斑驳红光的路灯,佐证了它之后悲惨的命运。父辈见过它繁盛时,人来人往的喧嚷,不久后我也将望见它的空空如也。它承载了太多泛黄的记忆,贫困的小镇驶进外来车辆,小镇人的脚步越出了这一方山城。桥头那块缅怀谁的纪念碑,黑压压的,好似不久后桥的坟墓。我想会有恋旧的人在它的坟前摆一束花。

  巷口的`牛肉面店,被贴上了房屋转让。卷帘门被地面死死拽住,从前面馆的火热,被麻将馆占了个精光,隔壁丧店的花圈似乎在为它哀嚎,萦绕我舌尖的那一抹味道,随山间吹来的风飘的好远,好远。老年人很多没法携着笨重的身子前来光顾,中年人开着车子去远方敛财,年轻人酷爱快餐与精致店面,从前的味道被遗忘在了巷口,我念着它,但不知不觉它也成了坟。“老板,来一碗牛肉面。”对着紧锁的店门无力喊道。

  不知不觉,我已怀着满腔回味与挂念,成了一座流动的墓碑,故乡也成了我久久难忘的桃花源。面店,古桥,先祖,长存流动的墓碑里,他们被永远停在了最绚烂的那一刻,遍经我所至之处,解我内心愁苦。

  祖祖辈辈都长眠的地方,被唤作故乡。

  清明所感日记 篇54

  寒冷的冬天向我们挥手离去了,温暖的春天又向我们招手到来了。春天到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小河又活动起了它那精神的身体,又唱起了它那首悦耳动听的歌……

  田野里,小河唱起了欢乐的歌。禾苗、油菜花、池塘中活泼可爱的小蝌蚪们都立起了自己的小耳朵:禾苗听了这首歌,说到:多好听的歌啊!我真想去看看是谁唱的呢!

  于是就伸伸懒腰往上窜了窜,长的又高又长……油菜花听了这首歌,说到:多动听的歌啊!我应该把哥哥姐姐们也叫出来一起听这首歌啊!于是就忍不住的.把哥哥姐姐们也叫了出来,一起听小河的歌。一瞬间,田野里开满了金灿灿的鲜花……小蝌蚪们听了这首歌,说到:多优美的歌啊!我们一起跳舞吧!于是大家随着歌声跳了起来,跳着跳着,就长出了它们的小腿。

  青蛙妈妈见了,脸上露出了欣慰喜悦的神情,说到:我的孩子长大了!森林里,小河唱起了清脆的歌。所有的树木都安静的倾听着:松树听了这首歌,说到:春天到了,我也该换个样子了!于是就开心的脱去了它那被子一样雪白的厚棉衣……银杏树听了这首歌,说到:春天到了,我要做好准备迎接我的小宝宝了!于是就精神充沛的做好了准备结出自己的果实……梧桐树听了这首歌,说到:春天到了,瞧瞧我,多精神!

  于是就欢快的胀大了自己的肚子,长出了浓密的头发……小巷里,小河唱起了洪亮的歌。放学后的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来到河边,倾听着小河的歌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和伙伴们嬉戏玩耍……城市里,小河唱起了明亮的歌。在空气不好的大路旁,它唱着歌儿帮人们净化空气……

  春天小河的苏醒给万物带来了不一样的益处。啊!春天的小河,我爱你!

  清明所感日记 篇55

  人生匆匆,岁月蹉跎。冬去春来,不知中又一清明。我独自来到亡父墓前,焚燃纸钱,火光使我冰冷的心微感温暖。青烟袅袅,我眼已朦胧。

  我问自己,我尽孝了吗?我不知道父亲的答案,但做为儿子,我尽力了。我没有违背您的意愿,可我切心的苦,切肤的痛,谁人可知。我背负着孝道和责任,在生活中挣扎,心儿不肯设防地一次一次地背刺伤。

  父亲,您是否忘记,我还在解放军257医院时您的山城之行,虽您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我用漫长的一生来承诺。

  我问自己,我幸福吗?在别人眼里,我有一个爱我疼我的妻子,一双听话懂事的`儿子。其实现实的我,谁也不会知道,一颗受过伤的心,再次触及伤疤时,那种刺心的痛,没有亲身感受过不会体会。我曾怀疑过命运,难道人的一切,在冥冥中早已有定数吗?

  这些年我背负着过去生活,其实我一直知道,过去是我的一个梦,离我愈久愈不真实,我却执著地守护着,其实也是固执的守着自己青春美好理想,守着那段不可重回的岁月,那些年少心动与心痛,纯洁与真诚,不可破碎不可残缺。

  近些时候,一位朋友的忠告,使我感觉我的梦已离我那么远,在渐行渐远的时光里。但我知道自己并不曾遗忘,她依然存活在我心灵的某个角落,是我最美丽最单纯的记忆,她永远那么没好,不会虽岁月老去,直到很远很远以后,仍鲜活一如当年,当我想起,心中一片安宁,再没有悲伤和怨愤。

  我感到有幸做您的儿子,您给了我生命,养育我成人,教我做人之道,您放心,我已儿立之年,为人之父,我会尽到我的义务和责任,父亲安息!

  不孝儿拜上!

  清明所感日记 篇56

  很远的路,五个小时。

  还没到就已经闻到香火的味道,爆竹声远远地传来,莫名地有些热闹。驱车前进,

  看到稀稀拉拉铜丝般的荒草之间露出戈壁滩一样的黄土,倒也有沟壑和土丘,丘脊处是灰色的碎砖沙粉,被风常年地吹成顺着土地生长的脉络,在阳光下显出奇异的深蓝色。

  人不多,在远处浮动,有人处就有烟,读后感。通常用竹子搭成架,挂上一连串的爆竹,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地,震动得空气急促来回发响,人也看不真切了。我有些不明白,

  在这个冷清的时节,为什么要用那么喧闹的习惯呼唤先人。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庄重的日子里,似乎还没等天地之间的桥完工,就鲁莽地吓跑搭桥的仙鹊。

  然而我们很安静。用新毛笔蘸着红漆,把墓碑上的字谨慎地描一次。摆好祭品,上香,烧纸钱,再上香。还有把一黄一褐两色的长纸条三两搭在一起,深深地稳插在

  土里,要插得风再大也吹不动。末了,把鸡蛋壳剥下来,还有贝壳均匀地撒在土上。关于那个鸡蛋,上面涂了薄薄的粉翠色,敲碎了像青花瓷的瓶身,尤为好看,那时剥出来的.鸡蛋,美得不可思议,有几分翡翠的透亮光泽。

  我四处走动,看别人的墓碑。灰色碎花砖的千篇一律的碑,上面有朱红的碑文,有些写到名字处金色的熠熠生辉,说明子孙的用心;也有不知多久没来或者没被重描过的碑,常年以来红漆掉得淡淡的快没有了,也许寂寞。有十年前的,也有己丑年冬的新墓,不管生前如何,毕竟同样安静。

  阳光很好但不刺眼,四周风自由地扫动,这有生以来的扫墓,终于让我的心宁静片刻。

  清明所感日记 篇57

  拂起粒粒尘埃,斩不断丝丝情肠。又一载春花秋月,断了好人肠。夜凉如玉梦难眠,碧风吹透娇颜念。迷蒙眼,望不尽这千年万载,一兮清泪滴入谁人怀?

  我说,美人娇兮,似柳如花;美人丽兮,含春羞月;美人艳兮,比凤压梧桐;美人清兮,梨枝花自落。

  我说,偏喜你这一袖罗裙,不请自来,搅乱一池春水,如月似星,点亮我凄凄黑夜。流转顾盼,忘不了这千年深眸,卷起春帘,看涟漪荡荡,追戏鸳鸯,折世间欢笑连连。

  你如是说,“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入眼目目双双守,更是凄凉人生梦薄凉。难遇芬芳香街巷,只有黄沙湿泪眼,朦朦红尘间。情情不投意难合,宵不共,浸透点点愁。留了一地,梨花落。

  我想说,愿化蝶翩翩,只为你迎风而舞,点亮花草田间,清洗人间离愁哀怨,浮彼与岸的三千弱水,渡万千情痴,合花叶相守。

  你如是说“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团团心结,步步难行,天涯即近人更远,年年岁岁如别时,兰舟断,清风玉骨魂难销,酒后孤自殇。

  我说,遥遥相守一轮明月,即不堪云遮,也难掩风通人意,递缕缕思情;难断流水真情,传滴滴心泪。

  最终听了你说十二阑干,便不胜莺莺燕燕,何来二十四首,岂是凝一生血泪,字字伤透,句句愁中愁?满院花帘不卷,只能说与同人听,解断肠,懂你千年寂寞孤单。

  尚有“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你划一道千年音符,留我朝朝暮暮,瘦却岁岁年年。架起两岸,可渡他人一时相欢,你我遥遥,欢笑此时鹊桥,泪别自己,各人天涯。清明点妆,难侯一段梦来,真如魂陨,千年难侯,千年难侯梦里来?

  清明所感日记 篇5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那天写成的流传千古的诗句。俗话说“人三鬼四”,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的节日。

  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感人的由来。传说晋文公重耳在逃亡中,有一天饿昏了,他的随从介子推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烤着给晋文公重耳吃。晋文公重耳执政后,重赏那些有功之臣,却忘了赏介子推。有人提醒说也应赏介子推。于是晋文公带着大臣去赏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躲在绵山上,有人提出烧山,因为介子推那么孝顺,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于熄灭了。晋文公和随从们上山去,只看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在一棵大柳树上烧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下令从此以后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所以这一天叫寒食节,又叫清明节。

  清明节有很多习俗,如扫墓、踏青、植树等。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学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得知这个消息,全班一片欢腾。可我们到了那里后,神情渐渐严肃起来。在阳光下我们瞻仰英雄烈士纪念碑,倾听同学们滔滔不绝讲诉英雄故事。虽然我们被阳光烤得汗流浃背,但是想想烈士们翻雪山、过草地、同敌人生死奋战的经历,我们受点这点苦又算什么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国家兴盛与人民幸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先烈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继承先烈遗志,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让我们携手今天,面向未来,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为建设富强安康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清明所感日记】相关文章:

清明所见所闻所感的日记(精选23篇)04-01

清明的日记04-03

清明踏青日记02-04

清明的感想日记03-12

清明踏青日记07-30

清明见闻日记05-19

清明扫墓的日记02-22

清明小学日记12-24

有关清明踏青日记03-0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