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文学>日记> 我的日记

我的日记

时间:2024-01-21 16:31:13 日记 我要投稿

我的日记实用【3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日记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日记实用【3篇】

我的日记 篇1

  我爱我的家,我爱的家乡,但我更爱我的校园;它是我们的游乐场,是智慧的海洋,是充满快乐的地方,也是我走向未来的一步。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挺拔的`大树,它们精神抖擞,就像士兵一样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每当春天来时,花儿们竞相开放,好像有许多少女再比比谁漂亮。

  第一非属绽放着笑脸的山茶花不可。它几十片花瓣层层叠叠,开的芬芳扑鼻、香飘十里,只要闻了就会被香味深深地陶醉住。

  第二就是樱花了,它长得五彩缤纷,有雪白、粉红等。在微风中,它们时而相拥,时而在低声吟唱,时而又窃窃私语,时而又哈哈大笑。

  瞧,下课时操场上多热闹啊,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打篮球,它们个个身手敏捷,最激烈的是打乒乓球,只见它们一下子来个扣杀球、一下子又来个旋转球,就连看比赛的人都眼花缭乱了,真是热闹非凡。上课了,同学们一下子都回教室了,但笑声依然在操场上空回荡。

  啊,我那美丽的校园,你为我们插下科学的种子,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我的日记 篇2

  我的同桌今年9岁了,是一个“小矮人”,身高大约有130厘米,他是苹果脸,小鼻子,小眼睛,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总是土里土气的。

  他有时也很淘气,有一次,我正和琪琪谈“正事”,他却像小猫咪似的往我背上蹭。我吓了一大跳,连忙将背挪开,他才肯移开。你看他就是那么淘气。其实他也很认真,有一次,我在写作业他也在写作业,我写着写着就走神了,后来是他碰了我一下,我才回过神来。我在转头看他写的怎样时,看到他一笔一画的写字,那字实在是太好看了,再看我的.字,写的丑死了,我恨不得找个地逢钻进去。——。这就是我的同桌——何紀杭

我的日记 篇3

  20xx年2月21日,星期二,普通的一天。

  闹钟在六点钟准时响起,打仗一般地起床,洗漱,桃夭叫醒女儿后然后弄饭,我洗漱简单,打开电脑后,用无线网卡发今天的“早安蜗牛”,然后关机。六点二十五分下楼,启动汽车,把车内热一热,去除前窗玻璃上的霜迹,等女儿和小云下来上学(乡下没有中学,必须到城里上学)。

  六点三十五分左右从学校出发,从罕台镇到鄂尔多斯东胜区,到达入城口需要十分钟,城里需要五六分钟(要视红灯情况而定)。清晨的城乡道路空旷而寂静,出发时天尚黑,归来已经渐趋清明,毕竟春天到了。今天回来时,七点已过。

  这段时间,我的身份是学生家长,需要尽一份父亲的义务。

  1

  学校早餐是七点二十分。很快吃完早餐,到办公室,打开文件夹,开始思索今天一天的安排:

  1、上午要陪丰台及石家庄长安区的十多位老师听马玲老师的晨诵《透明男孩》和语文课《日月潭》。昨天还听了干老师的数学课,今天数学课与马玲老师的语文课冲突了,就不能听了。

  2、今晚网师有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本学期首次授课,要做准备完成备课。

  3、另有数件琐事,今天无法完成,先一一列出清单记录下来。此外大事尚有:丰台新教育小学招生的宣传册、下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授课资料的制作、《非理性的人》备课(周五就要上了)。

  和昨天相比,今天少安排了两节听课。

  七点五十分,带着文件夹下楼,文件夹很大,正好可以夹住一叠A4纸。文件夹的左侧,夹着几页纸: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20xx-2012学年第二学期总课表、101班课程表(里面有课程内容)、罕台教师必读书目一览表、带有相片的培训教师名册、学校通讯录。这侧相当于是一个工具箱,此外还多插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读〈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干国祥批注版,网师制作)。文件夹的右侧,第一页纸上方写下时间:20xx.2.21。然后,从三分之二处划一条一通到底的竖线,这张纸就被分成两栏,左栏是听课记录及随想点滴,后面又想到了什么再填入右栏。基本上,是一边听课,一边观察学生,一边备课,即设想自己会如何上课。

  原计划汇谈安排在晚上,但考虑到这样我全天的时间更碎了,就决定见缝插针地汇谈。像今天,因为后面没课了,晨诵和语文课结束后,立即和长安区的老师们在四楼开始汇谈,汇谈涉及:晨诵一般流程以及根据诗歌不同的巧妙处理;根据几处课堂细节讨论什么是想象力;二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有效性的问题;课堂上学困生的个别对待;生字生词学习遭遇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十点多,汇谈结束。立即发了一个以“罕台培训日记”为话题的微博,及时记录。

  这段时间,我的身份,是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员,负责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同时,也是丰台新教育小学学术校长,负责丰台新教师的培训。

  应该考虑上午后半天的事了。十一点多,要去接女儿。通常十点多就会惦记这事,不然工作一投入,就会忘记,而总惦记这事,工作又做不好。于是想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打开在线闹钟,设定好时间和音乐,这样就可以“忘记”另外的事了。(工作日志也有类似功能,避免大脑中积存过多的信息降低运行效率)

  设定好时间后,便开始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中相关章节。这本书已经非常熟悉了,仍然要为备课而读,主要是找感觉,进入思之场景,并寻求新的启发然后记录下来。

  十一点十五分左右,下楼,开车,又成了一个父亲。总要确保能提前十分钟,一是有车位,二是避免孩子等车(外面太冷了)。

  车到了学校对面,停好车,调整好座位,有10-20分钟空闲,车上有几本书,今天仍然读一本介绍海德格尔的小册子《海德格尔》(世界思想家译丛,约翰逊著,张祥龙译),每次大概能读两至三个小标题,五六页的样子,但是味道很好,我也不清楚海德格尔的哲学为什么对我有一种吸引力。

  当学校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我刚好返回学校,停车,吃饭,然后迅速就上床休息了。床头总会放本书,既用来阅读,也用来催眠。最近放了一本厚厚的书,叫《甘地的真理》,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不可多得的好传记。睡不着将是最悲剧的,因为意味着下午和晚上将被摧毁。通常还好,实际上会睡20分钟。

  2

  一点刚过,醒来,再赖会儿床,然后洗脸,下楼,在车里等女儿和小云(通常二十分),一点半左右出发去学校,两点十分左右再返回学校,进办公室。

  第一件事,是泡咖啡,这对较长时间的工作是必须的。

  这是一个幸福的下午,因为有整块的时间可以为晚上的网师课程做准备。有两年的讲义,但今后不可能再去使用旧的讲义了,必须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方式讨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还好,令人欣慰的是,课程分帖中已经有上百个回复了,里面有问题,有案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授课资源。

  一楼一楼地重读课程分帖中的讨论及案例,还是有些感慨,有些老学员确实理解深刻,没有辜负网师时光。将有价值的问题和案例复制下来处理好,然后分类,再将旧讲义中相关总结部分复制过来作为授课时的参照。同时,有几位学员私下里发了案例,一直没来得及看,这是马上要看了的。

  备课中,对网师课程本身也有较多的思考。我知道网师课程每一年都必须有所改进,甚至有很大改进,纵然上得比较好的课程,也绝不能重复。而在这一点上,忙绝对不能成为借口。课程分帖刺激了我的两个想法:一是制作一张学员参与学习表,对课程分帖中的发言(包括提交案例)数量和质量,以及讨论过程中的发言质量进行统计。这样做是为了促进学员的预习和积极讨论,避免对讲师的消极依赖(毕竟,有不少学员仍存幻觉,但讲师岂能比苏氏讲得更妙?)。我是没时间来做这种统计的,但是组长可以分担,马上制作了一张表格,然后发给亲亲氧气并说明要求。二是成立教学组,既汇聚那些理解本课程较深入的'学员,通过课程分帖与学员密切互动,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利,说不定以后还有人可以主持这门课程呢。前一个想法立即实施了,后一个想法暂缓,因为还要再观察观察。

  统计学员,是让组长立即完成的,以便晚上公布。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另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就是自己确立标准,然后分派任务给相关的人。例如丰台新教师或长安区教师的培训,都是由他们自己确立组长,自己主持,并自己形成文件,我树立标准,并确保参与。

  网师备课并不容易,事实上今天之前就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了,除了整理记录外,还完成了对课程资料的批注。而今天做的,是进入这些问题与案例,并记录下要点。

  中间免不了处理一些琐碎,包括借书之类。工作一会儿,还要浏览一下微博。

  经常会有一些QQ留言,或是论坛密码忘记了,或是有问题要咨询,甚至有跟我讨教一首诗怎样解读的。能立即回复的就立即回复了,讨论问题之类,通常都会自动过滤掉,因为我没有时间细致地思考,也不想仓促地解答。与授课相关的问题,应该在授课时在公共群里提出,我无力应付。有些时候,这会产生一些误会,偶尔会解释,更多时候,连解释也无从解释甚至没时间解释。

  这个下午,我的身份是网师讲师兼教务长。

  很快,五点半了,该动身接孩子去了。仍然读《海德格尔》,有时也会静静地想一些事情,发呆,或伤感。本周最幸福的一次,是昨天在超市里买了馒头和咸菜,等孩子的时候,打开后备箱,拿一个馒头夹着咸菜吃掉,这是很难得的享受,仿佛回到了童年。

  六点三十分回到学校,食堂通常已经没饭了,一般都直接进办公室,但今天因为家里有馒头,所以直接回家,吃馒头就咸菜,再喝点水,一看表,已经快六点五十分了!赶紧冲下四楼,再冲上四楼,打开电脑,已经六点五十五分了。

  倒杯水,整理一下思绪,然后等到七点整,开始授课。

  3

  这已经是第三轮担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讲师了。

  这门课程已经影响了不少学员,也算网师一门不错的课程了。但我心里始终存着很深的焦虑。

  我想,网师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解已经完成,也就是说,这是一座富矿,已经被开采,但开采出来的煤如何转化为热量,转化为能源,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现在尚且存在着种种不如意的状况:

  虽然有70位左右的学员参与了课程分帖的讨论,这在网师课程中绝无仅有,但相对于选修人数,仍然不够。即,静态的学习仍然没有转化为动态的学习,坐听讲师讲解的心态仍然是主流。在知识面前,不能打开自己,惟恐自己提问幼稚,仍然是妨碍许多人深入学习的首要因素。

  轻率对待阅读材料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我提供的材料,以及《给教师的建议》,是训练知性阅读的绝佳资源,但是太多人仍然沿袭以往的阅读习惯,表面地读,自以为是地读,而缺乏对苏氏的逻辑的洞察。这似乎是个能力问题,但首先需要的并非能力,而是一种对待书籍或学习的严肃态度,这何其难哉!

  讨论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无论如何不发言,只观看,看到精彩的,心里喝彩一下,看到不精彩的,心里轻蔑一下,却始终保持“自身完整”。一种情形是不加省察地乱发言,而又缺乏倾听,尤其是一些学加入的学员,还不太理解网师的一些规则,不太理解网师在讨论方面的严厉要求。因为要求慎重发言,乃是一种研讨训练,没有这种训练,固然其乐融融,但是整体课程的品质就大大降低了。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作为讲师,经常必须忍耐这种种现状。

  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难学,乃是因为他在教室里的深入。他没有提出什么七步几法的模式,而是一种真正的研究,必须遭遇和苏霍姆林斯基类似的问题,才能理解这些研究成果。而对多数人来说,天天地教室里,但从未进入教室的深处,甚至进入网师,也有许多人只是想寻求控制教室与课程的简便法门,而这种心态,是无论如何与课程,甚至与网师是不相宜的。

  一句话,爱过,痛过,甚至恨过,才能真正地进入教室,理解才有前提和可能。事实上,晚上分享的案例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些,可惜,无此经历的人,谁解其中味?

  讨论持续到十点钟。

  再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并且写工作日志,记录今天的生活,并列出明天及最近的事务清单,就下线了,回到家是十点三十六分。平时,经常会喝点酒,既是爱好又是帮助睡眠。但今晚授课前吃过了,晚上就忍了忍。桃夭还在辛苦地工作,我一回来,就不自觉地又聊起了班上的学生,一说又是好久。

  大约十一点半左右,入睡,心里想的是,明天。

  这是我的一天,在父亲、学术校长、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讲师、网师教务长、新教育小学教师家属(我常以此自嘲)等身份之间穿梭编织。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这是效率比较高的一天,而更多的日子,经常会有茫然与焦虑,有因安排不当导致的浪费。

  “明天”是周三,“明天”晚上,是今年罕台青年教师第一次“相约星期三”活动。我们将分享假期的阅读,以及交流本学期的专业发展计划并相互启发。

  因为辛苦的筑造,生活已经给了我一些经验,我总想着能够与年轻人分享。例如,当繁重的工作袭来,如何从效率和情绪两方面同时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如何能够很好地驾驭生活而不被生活驾驭?

  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会理解并接受,但是,必须心怀希望。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