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文学>经典美文> 名家经典美文

名家经典美文

时间:2024-06-29 13:23:22 经典美文 我要投稿

名家经典美文精选(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美文吧?美文是指不带实用目的专供直觉欣赏的作品,带有实用目的去写作,你知道写美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家经典美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家经典美文精选(15篇)

名家经典美文1

  一个孤独诗人的遐思(节选)

  [美国]大卫·伊格内托

  回归土地若要穷其究竟,那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活着,仅仅是活着?难道我们被什么人施予了某种生活计划?一种如今出了毛病,使生活变得毫无用处,只是在浪费时间和情感的计划?但事实上,一切都因为具有某种可以预料的令人不快的结局而显得无益之极。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体验开始与终结?这问题没有答案。

  活着有什么意思,除非你知道自己被爱着,被需要着?从精神上看,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一活。在我们自己的眼里,我们被自己的错误弄得如此声名狼藉。是变一变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回归土地,去感受泥土的清新,并在这清新及其永恒的滋生中更新我们自己。像任何一株被严冬摧残的`草木一样重新开始吧。

  挺立着,像一棵树在我的余生,我要像一棵树一样挺立着,决不从我站立的地方跑开。

  我要在那儿息着、梦着、窥望着世界。我静寂地挺立着,一如我面前的树。我能够体会到做一棵树的感觉:被钉在地上,被土地支撑着。

  品尝:人活着就是为孤独而活着?为了某种既定的计划而活着?活着只是在体验着开始与终结?不,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正是有了孤独,我们才能像一棵树一样静寂地挺立着,决不从自己站立的地方跑开,也才能彰显出自己的生命力,回归到大自然。即使孤独,也在所不惜。

名家经典美文2

  伴随着第一门语文的开考,一年一度的高考昨天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围绕着武侠小说、流行歌曲、韩剧等社会“流行色”,在以三大社会广角镜下组成的这篇材料作文虽然突破了以往命题作文的限制,却让不少家长连呼“有难度”。到底这篇作文该怎么写才能出彩?为此,晨报特地连线了全国和沪上知名作家,趁“热”煮煮高考作文“这杯酒”。

  “议论”保险“辩证”讨巧

  叶兆言表示,“高考本来就是一个考核学生基本能力的考试”,因此没有“太好太坏”之分。而这次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用意主要是中学生对于流行文化的了解,“如果按这个路线走应该没有大问题”。

  叶兆言告诉记者,这个题目对于中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好写的,因为这个作文材料把目前存在的几乎各种流行文化都包括进去了。“没看过武侠小说的可以写写广告,没看过韩剧的也可以写写时装表演,思考范围十分宽广,中学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讲”。他表示,抓住“对于流行文化的看法”这个点,文章的文体应该写成议论文比较保险,“这个题目本来就是让你表达某种观点的。”

  谈到本次作文题可能出现的“高分点”,叶兆言表示,以“辩证”的'角度来写会比较讨巧,“所谓辩证角度,就是从流行文化的正反方面去阐释,比如先分析一下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接下来指出‘流行文化不一定就是好’,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加以说明。”

  小切口和面面俱到间的选择

  赵长天在看过本次高考作文题后认为,今年的题目有难度。他指出,一个出得好的高考作文题既要对学生构成限制也不能完全框住学生。但这个题目由于分了3个镜头,范围又十分的宽泛,因此考生往往会陷入“吃不准”的境地。

  赵长天分析说,这3个镜头中,镜头一、二,考生可以从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何流行文化会流行这样的角度来写;但镜头三因为说的是广告对经典文化的消解,它与镜头一、二谈的不是一个问题。“所以如果只有镜头一、二,考生相对还比较好写,加入镜头三后,落笔就有些难度了。”

  赵长天觉得,可能阅卷人希望考生能面面点到,这才完全切题,同时考生还必须联系自身实际。

  总之在他看来,这个题目如果是写800字的议论文对考生要求较高,但如果写其他体裁,如抒情散文、记叙文等又很容易写散,所以这道作文题不好做,在切口小和面面俱到间给考生出了道难题。

  先给老师上堂文化课

  陈村知道了本次高考作文题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作文题目本身不坏。他分析说,从思考方向上来说,这个关于流行文化的话题与年轻人的生活比较接近,所以中学生写起来,就像谈论身边事一样。

  “我在想阅卷老师会怎样评卷”,陈村表示,由于目前中学生热衷的流行文化如时新的流行歌曲、韩剧等等,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而言“多少是有些陌生的”,如果这些教师参与阅卷,对于学生作文中必然会提到的最新的流行文化可能会有隔阂,如果“不了解甚至不理解”,就此可能会影响到阅卷的效果。

  为此陈村提出建议,是否在高考作文阅卷前,先给阅卷老师“上堂文化交流课”,对于阅卷也有一个参考。

名家经典美文3

  一个树木的家庭

  [法]于·列那尔

  我是在穿过了一片被阳光烤炙的平原之后遇见他们的。

  他们不喜欢声音,没有住到路边。他们居住在未开垦的田野上,靠着一泓只有鸟儿才知道的清泉。

  从远处望去,树林似乎是不能进入的。但当我靠近,树干和树干渐渐松开。他们谨慎地欢迎我。我可以休息、乘凉,但我猜测,他们正监视着我,并不放心。

  他们生活在家庭里,年纪最大的住在中间,而那些小家伙,有些还刚刚长出第一批叶子,则差不多遍地皆是,从不分离。

  他们的死亡是缓慢的,他们让死去的`树也站立着,直至朽落而变成尘埃。

  他们用长长的枝条相互抚摸,象盲人凭此确信他们全都在那里。如果风气喘吁吁要将他们连根拔起,他们的手臂就愤怒挥动。但是,在他们之间,却没有任何争吵。他们只是和睦地低语。

  我感到这才应是我真正的家。我很快会忘掉另一个家的。这些树木会逐渐逐渐接纳我,而为了配受这个光荣,我学习应该懂得的事情:我已经懂得监视流云。

  我也已懂得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而且,我几乎学会了沉默。

  品尝:家是什么?家是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能睡的地方;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默默的奉献;家是缘份,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中,相携那是缘,好好把握这份缘,便也其乐融融。我爱我家,人言狭小我说精巧,人言简陋我说淡雅,这般知足,何事不能容,又有何求?

名家经典美文4

  昨天,接到同学滨江去世的消息,既是惊愕,又是释然。惊愕的是他刚刚64岁,在长寿社会的今天,未免谢世过早;释然的是他已经与疾病相伴二十多年,精神与身体的煎熬,如今悄然结束。但是我与滨江那一种挥之不去的感情,依旧让我悲愤欲绝。

  1966年之夏,滨江与我一起考入辽西学府锦州一高中,同在一年六班,他是体育科代表,我是语文科代表,虽然文体爱好截然不同,但是他以哥哥的身份对我厚爱有加。记得每当下课的时候,滨江、景信与我经常积聚在教学楼一楼大厅谈笑风生,喜欢足球的滨江、酷爱镌刻的景信和喜欢文学的我,演绎着一年六班纯洁友情的风景线。景信为我与滨江各镌刻一枚篆体的印章,就是我们深厚友情的印证。

  记得我们有一次去黑山乡村劳动,滨江与景信和我住在一起,好动的滨江、顽皮的景信用毛巾将我的手捆起来,就在我哭声连天的时候,他们两个也悄然落泪。现在想起来,那是一种最原始的兄弟深情。无拘无束的我们,在锦州一高中结下最刻骨铭心的友谊。如今,人去楼空,景信与我欲哭无泪。看着滨江哥哥款款深情的眼神,我们读懂他对人生的留念与感叹。世间有许多东西可以忘记,唯独那一种心心相印的友情,是永远不能忘记。同窗好友,手足之情,是人生最美的记忆;回眸一笑,悠久绵长,是生命最纯真诗行。

  记得我们在渤海造船厂同一个车间工作,他搞装配,我做焊接,有成为造船厂最好的搭档。滨江原来就是学校的足球队员,到工厂以后更是爱不释足。但是就是因为他的超出正常运动量而留下身体的.终生遗憾。滨江因为活泼,喜欢结交朋友,所以彭林、刘鹏、长明等都成为他的患难之交。刘鹏就是他最欣赏的朋友之一,四十年前,刘鹏因为回锦州工作,从此我们从未谋面,四十年后,当我们再次拥抱时,却不能再与滨江一起品味朋友的幸福。我们感叹世态炎凉,最善良的人却不能品味人生的天长地久,最虔诚的人却不能拥抱举杯畅饮的温馨。我们都老了,可是那一种休戚相关的真情却青春常驻;我们都那一种彼此欣赏的信念却随岁月的久远而深邃。

  记得我们先后到渤海造船厂技工学校从事教学,他是实习科长,我是专业教师。因为他对我的工作大力支持,所以我才可能在焊接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得心应手,成为船舶界技工学校系列的优秀教师。我知道,因为滨江的一双大手,无时无刻的力挺与维护,我才可能在群雄林立的竞争中名列前茅。当他无论事业还是家庭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发现患颈椎压迫等疾病,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教学工作,从此陷入难以忍受疾病折磨中,20多年的疾病,不当没有让他悲观失望,反而坦然面对。一碟小菜,一杯白酒,一个微笑,一种荡气回肠的心态。当我遇到打击灰心丧意的时候,是滨江的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明白做人的真谛,做事的奥秘。当我取得成功兴高采烈的时候,是滨江的切中时弊的嘱托,让我读懂人生的艰难,红尘的险恶。滨江大哥是我人生最好的良师益友,因为我从他身上学习不少与人为善的品质、助人为乐的风格、豪爽侠义的性格、与世无争的心态。

  如今,滨江走了,他带着成功人生的微笑走了,他的儿子成为葫芦岛市电业年轻有为的管理者,女儿成为南方小有名气的商人。他带着朋友的欣赏走了,他用自己优秀的品德赢得为数众多朋友的信赖与敬仰。如今,滨江走了,但是他留下的理念却让我们感到:朋友就是一片海洋,因为这片海,我们才可能品味人生的潮涨潮落,享受涛飞浪打的幸福。朋友就是一座高山,因为这座山,我们才可能感悟人生的跌宕起伏,领略友情的真诚久远。

  世界有人数十亿,但是与你会心一笑的朋友,就是你生命的缘分与精彩,你的生命因为朋友的相拥而赋予魅力;岁月如流水奔驰,但是与你真诚注视的朋友,就是一种千载难逢,因为彼此的欣赏而升华人性的境界。自然风光姹紫嫣红,但是让你刻骨铭心的风景,只能是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这种感觉伴随你一生的幸福。朋友是一杯酒,随着斗转星移,才能品味淡而清醇的味道;朋友是一杯茶,当你厌倦人生纷争,让你体会心态平衡的意义。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你的生命因为朋友的真诚相拥而充满活力,意气风发;春花秋月,风雨同舟,你的事业因为朋友的顶力支持而蒸蒸日上,劈风斩浪。

  朋友就是我不能忘怀的那一片海,永远澎湃;朋友就是我不能遗忘的那座山,永远巍峨

名家经典美文5

飘雪时分

  飘雪,是冬天的一种美丽。雪花片片随风舞,寒枝点点梅花香。纷纷扬漫天皆白,飘飘然行人匆匆。风门檐扰残梦,雪落窗台落闲花。

  风飘雪舞,犹是天女散花纷纷零乱,卷起来一些寒意。漫天的雪飘混沌了天地,浪漫了人间。在大雪的天落寞了旅途,寂寥了归人。风里闲竹凤尾,雪近冬青闪白凌。仰首时白雪满眉眼,俯首时飞絮盈白头。好一场鹅毛大雪,大朵小朵千朵万朵,雪压寒枝低,风林木啸。风催雪舞寒江远,雪里浪荡乌蓬船。寒江水冷人罕至,万籁寂静只闻雪。于是柳宗元就这样写雪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综灭。孤舟蓑衣翁,独钓寒江雪”。

  这雪,稀疏于冬日的早晨,浓密于黄昏时分。由稀到密直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而一会儿功夫就漫天皆白,万物尽被白色掩盖,就连那细细地的树枝和窄窄的竹叶上也裹上了白雪。雪里天将晚,街市无买卖。人们被风雪进了屋子里,户外只剩下不知疲倦的风和着雪还在那里缠缠绵绵。夜幕随风进人家,寒鸦已归巢,连平日放肆的狗叫都变得有一声没一声的。白茫茫的雪夜,空灵灵的只有风在那里喘息。旷野无人迹,晚雪落无声。耳边闻犬吠,听来不真切。寒鸦点点寻晚食,飞过柴门不畏人。柴门迎风开,风里雪里夜归人。

  雪夜,倚门听雪,是雪落的闲逸。屏息静气地听。亦静听飞雪迎春的奏鸣,在静听着冬天的种子在土壤里的呼吸声。飞雪迎春到,瑞雪兆丰年。等待了整整一个冬天,生命在飞雪中升腾。心像一粒种子,在风里雪里等待,等待在春天里发芽。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夜围炉沏茶待朋至,消雪煮酒惶论谁英雄。偎火闲散听雪落,围炉执樽絮江湖。暖酒半盏人不醉,耳热酒酣春风。这样的雪夜,不谈经不论道,咬文嚼字凡夫子。抚琴雅余兴,弹筝怡深情。诗书重读伴雪夜,疏怀淡淡平常心。“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洁白的雪,沉沉的夜,一群俗人,磨浓墨,附会风雅描丹青。挥毫似泼墨,行云如流水。老叟在旁须笑,七脚八爪如鸦戏。拿去长街贾铜板,估量抹不来二两米。古来多寒生,柴门无常客。抚琴三更弹冬韵,雪夜红梅梦里春。

  这些年身处一个冬天无雪的地方,梦里都会去雪地里流连。没有雪的冬天,那就好像缺少了一些什么。记得那一年冬天遇上雪封,羁旅在湘西一个叫牛车河的大山里,沟壑被风雪抹平,分不清哪里是岭哪里是谷。天晴了世界一片皆白,只有星星点点的人家的屋顶冒出来的炊烟才能够明白那里还有生命。雪被低温凝固了踩上去喀喀作响,满目荒凉满眼萧索仿佛来到了极地。雪地里有人支起捕鸟的网,一群人趴在雪地里等待鸟儿上钩。看着幼小的生命,为了几颗麦粒而身陷其中,心想自己来那里也是不是为了几颗麦粒?太阳出来了有一些眩目,但是空气还是那样的清冽。等到冰雪消融出山的时候,已是许多天以后。到了常看看人家都已经准备过年了,心里不自觉的'就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怀疑山中这些天是不是去了什么仙境,山中方几日人间已千年了。自此,冬天飘雪夜,围炉煮酒就成了心中的记忆,会时不时的翻出来品味品味。飘雪时分,夜深紧闲门,把风雪关在门外,静听雪飘的声音。如果飘了一夜雪,早晨起来打开门户,那种寒冷的青冽,那种清新与冰凉就会让你打一个寒激。银白的世界里只有银白的雪,还有人心里洁白的感受。所有的不快和瑕疵都被积雪覆盖,仿佛人世间本来就是这么纯净洁白。窗外的白雪皑皑,是大自然的造化之作,风随山形雪随意,寒绕树冠披冰晶。银封万仞迟归鸦,江舟孤渡无人迹。

  隆冬时节,风总是紧紧地裹着人们奔跑,而让你无处躲藏。连续的刮几天风,老人们就会说天老爷又在熬雪了。果不其然,那样的时候,早上起来门被积雪封住,窗户也透不出亮光。雪天易晴,雪天早晨,太阳出来了。这大地一片银装素,房舍屋檐挂满的冰柱滴答着消融的雪水。老人和孩子坐在阳光下享受就这冬日的温暖,欣赏着阳光下的洁白。而白茫茫的雪地一望无际,一群在雪地觅食的寒鸦像几个移动的黑黑的点,雪后的晴天美极了。

  飘雪,是大自然的馈赠。片片雪花舞,寒枝梅香清。踏雪寻梅寒梅正艳,仿佛已经闻到春天的气息。

  飘雪时分,大地已经能看到春天的身影。

名家经典美文6

  我在这个暑假看了一本好书,叫《语文试卷里的名家美文叶倾城卷》。其中有两篇让我最为感动,这两篇分别是《雪落无声爱有声》和《不要叫她“姥姥”》。

  《雪落无声爱有声》这篇文章讲的是两个年轻人在武汉的一所大学相遇,因为他们同姓就认了兄妹,后来到了丹东他们结了婚,第二年的夏天他们生了大女儿,再隔一年二女儿也来了。

  没有肉、没有鱼,没有新鲜蔬菜,家境十分贫寒。男人一开始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愿向身为营长的朋友求助。但是当看到自己还没满月的二女儿和月子中的妻子逐渐消瘦时,他舍弃了“男人的尊严”开口向营长讨要食物。正因为他对家庭有担当,对家人的挚爱,他的妻子才欣然与之相随,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

  《不要叫她“姥姥”》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人,她有着众多角色,她既是工科学霸,也是大学教授,她是妈妈,也是姥姥。但有一个角色一直为作者所忽略,那就是“女人”。

  女人爱年轻、爱漂亮、爱打扮,但姥姥的一生似乎没有这样的念头,她生儿育女,她操持家务,她事业上毫无建树,俨然就是一个家庭主妇。不要叫她“姥姥”,是姥姥对女儿唯一要求。多年来姥姥把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最斑斓的梦想藏在心灵的`隐秘处,藏在琐碎的家务里,藏在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中……

  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人公很疼爱自己的孩子,我的父母也跟他们一样,每次只要我想要的东西,在条件允许下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他们为了不让我成为一名留守儿童,妈妈决定在家照顾我上学,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早起晚睡,操持家务,还督促、辅导我学习。爸爸一个人在遥远的他乡打工赚钱养家,刚过四十的脸上却爬满了密密的皱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认真学习,平时多做些家务,努力帮爸爸妈妈去分担生活的重担。

名家经典美文7

  在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岚力的《我的书翰》,中间说起东京的茶食店的点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还做得好点也吃起来馅和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上分不出各自的味来。想起德川时代江户的二百五十年的繁华,当然有这一种享乐的流风余韵留传到今日,虽然比起京都来自然有点不及。北京建都已有五百余年之久,论理于衣食住方面应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实际似乎并不如此,即以茶食而论,就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的东西。固然我们对于北京情形不甚熟习,只是随撞进一家饽饽铺里去买一点来吃,但是就撞过的经验来说,总没有很好吃的点心买到过。难道北京竟是没有好的茶食,还是有而我们不知道呢?这也未必全是为贪口腹之欲,总觉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缺限。北京的朋友们,能够告诉我两三家做得上好点心的饽饽铺么?

  我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货色,有点不大喜欢,粗恶的模仿品,美其名曰国货,要卖得比外国货更贵些。新房子里卖的东西,便不免都有点怀疑,虽然这样说好像遗老的口吻,但总之关于风流享乐的'事我是颇迷信传统的。我在西四牌楼以南走过,望着异馥斋的丈许高的独木招牌,不禁神往,因为这不但表示他是义和团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阴暗的字迹又引起我一种焚香静坐的安闲而丰腴的生活的幻想。我不曾焚过什么香,却对于这件事很有趣味,然而终于不敢进香店去,因为怕他们在香合上已放着花露水与日光皂了。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惶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一九二四年二月

名家经典美文8

  (一)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什么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

  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如果生下女儿,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酿的酒。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酒就成为女儿婚礼上的佳酿。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女红。

  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

  时间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都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使原来的数值增倍而已。开始变坏的米饭,每一天都不断变得更腐臭;而开始变醇的美酒,每一分钟,都在继续增加它的芬芳。

  我们也曾经看到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时间会把他变得满面风尘,面目可憎;但相反的是,时间也能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眼神,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寻善良的.人身上。时间将怎样对待你我呢?这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的。

  (二)

  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我很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的年轻过。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样,凝视着四季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校园,心里猜测着自己将来的多变化的命运。我也曾和你一样,以为,无论任何一种,都会比枯坐在教室里的命运要美丽多了。

  那时候的我,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从来不来干涉,就任我一堂课一堂课地做着梦。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我们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那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

  (三)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色的粉末。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料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 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名家经典美文9

  人活着就得做事情。

  古今中外,无一人活着而居然可以不做什么事情,连婴儿也不例外。吮奶便是婴儿所做的事情,不许他做他便哭闹不休,许他做了他便乖而安静。广论之,连蚊子也要做事:吸血;连蚯蚓也要做事:钻地。

  一个人一生所做之事,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归纳——比如善事恶事、好事坏事、雅事俗事、大事小事……等等。

  世上一切人之一生所做的事情,也可用更简单的方式加以区分,那就是无外乎——愿意做的、必须做的、不愿意做的。

  细细想来,古今中外,一生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即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一概不做的人,极少极少。大约,根本没有过吧?从前的国王皇帝们还要上朝议政呢,那不见得是他们天天都愿意做的事。

  有些人却一生都在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他或她的职业绝不是自己愿意的,但若改变却千难万难,“难于上青天”。不说古代,不论外国,仅在中国,仅在二十几年前,这样一些终生无奈的人比比皆是。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其实只不过都在整日做着自己们必须做的事情。日复一日,渐渐地,我们对我们那么愿意做,曾特别向往去做的事情漠然了。甚至,再连想也不去想了。仿佛我们的头脑之中对那些曾特别向往去做的事情,从未也没产生过试图一做的欲念似的。即使那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需要什么望洋兴叹的资格和资本。日复一日地,渐渐地,我们变成了一些生命流程仅仅被必须做的,杂七杂八的事情注入得满满的人。我们只祈祷我们千万别被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黏住了。果而如此,我们则已谢天谢地,大觉幸运了。甚至会觉得顺顺当当地过了挺好的一生。

  我想,这乃是所谓人生的真相之一吧?一生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凡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一概不做的人,我们就不必太羡慕了吧!衰老、生病、死亡,这些事任谁都是躲不过的。生病就得住院,住院就得接受治疗。治疗不仅是医生的事情,也是需要病人配合着做的事情。某些治疗的漫长阶段比某些病本身更痛苦。于是人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一下子成了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到后来为了生命,最不愿做的事情不但变成了必须做的事情,而且变成了最愿做好的事情。倒是惟恐别人们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进而不愿意在自己的努力配合之下尽职尽责了。

  我们也不说道那些一生被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牢牢黏住、百般无奈的人了吧!他们也未必注定了全没他们的幸运。比如他们中有人一听做胃镜检查这件事就脸色大变,竟幸运地有一副从未疼过的胃,一生连粒胃药也没吃过。比如他们中有人一听动手术就心惊胆战,竟幸运地一生也没躺上过手术台。比如他们中有人最怕死得艰难,竟幸运地死得很安详,一点儿痛苦也没经受。忽然地就死了。或死在熟睡之中。有的死前还哼着歌洗了人生的最后一次热水澡,且换上了一套新的睡衣……

  我们还是能了解一下我们自己,亦即这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真相吧!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首先是那些意味着我们人生支点的事情。我们一旦连这些事情也不做,或做得不努力,我们的人生就失去了稳定性,甚而不能延续下去。比如我们每人总得有一份工作,总得有一份收入。于是有单位的人总得天天上班,自由职业者不能太随性,该勤奋之时就得自己要求自己孜孜不倦。这世界上极少数的人之所以是幸运的,幸运就幸运在——必须做的事情恰也同时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大多数人无此幸运。大多数人有了一份工作有了一份收入就已然不错。在就业机会竞争激烈的时代,纵然非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得当成一种低质量的幸运来看待。即使打算摆脱,也无不掂量再三,思前虑后,犹犹豫豫。

  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整日必须做的事情,往往不仅关乎着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关乎着种种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父母对子女的;夫妻双方的;长子长女对弟弟妹妹的……这些责任和义务,使那些我们寻常之人整日必须做的事情具有了超乎于愿意不愿意之上的性质,并遂之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一种特殊的意义,纵然不比那些我们愿意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自己更快乐,也比那些事情显得更值得。

  我们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有时恰恰是为了因而有朝一日可以无忧无虑地做我们愿意做的事情。普遍的规律也大抵如此。一些人勤勤恳恳地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数年如一日,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如一日,人生终于柳暗花明,终于得以有条件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了。其条件当然首先是自己为自己创造的。这当然得有这样的前提——自己所愿意做的事情,自己一直惦记在心,一直向往着去做,一直并没泯灭了念头……

  我们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有时恰恰不是为了因而有朝一日可以无忧无虑地做我们愿意做的事情。我们往往已看得分明,我们愿意做的事情,并不由于我们将我们必须做的事做得多么努力做得多么无可指责而离我们近了;相反,却日复一日地,渐渐地离我们远了,成了注定与我们的人生错过的事情。不管我们一直怎样惦记在心,一直怎样向往着去做。但我们却仍那么努力那么无可指责地做着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为了什么呢?为了下一代。为了下一代得以最大程度地做他们和她们愿意做的事。为了他们和她们愿意做的事不再完全被动地与自己的人生眼睁睁错过。为了他们和她们,具有最大的人生能动性,不被那些自己们根本不愿意做的事黏住。进而具有最大的人生能动性,使自己必须做的事与自己愿意做的事协调地相一致起来,起码部分地相一致起来,起码不重蹈自己

  人生的覆辙,因了整日陷于必须做的事而彻底断送了试图一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条件和机会。

  社会是赖于上一代如此这般的牺牲精神而进步的。

  下一代人也是赖于上一代人如此这般的牺牲精神而大受其益的。

  有些父母为什么宁肯自己坚持着去干体力难支的繁重劳动,或退休以后也还要无怨无悔地去做份收入极低微的工作呢?为了子女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能够从而使子女们的人生顺利地靠近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话,在这一点上,实在是应该改成“可敬天下父母心”的。而子女们倘竟不能理解此点,则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最令人同情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终于像放下沉重的十字架一样,摆脱了自己必须做甚而不愿意做却做了几乎整整一生的事情;终于有一天长舒一口气自己对自己说——现在,我可要去做我愿意做的事情了。那事情也许只不过是回老家看看,或到某地去旅游,甚或,只不过是坐一次飞机,乘一次海船……而死神却突然来牵他或她的手了……

  所以,我对出身贫寒的青年们进一言,倘有了能力,先不必只一件件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要想一想,自己怎么就有了这样的能力?完全靠的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做了哪些牺牲?并且要及时地问:爸爸妈妈,你们一生最愿意做的事情是些什么事情?咱们现在就做那样的事情!为了你们心里的那一份长久的期望!……

  我的一位当了经理的青年朋友就这样问过自己的父母,在今年的春节前——而他的父母吞吞吐吐说出来的却是,他们想离开城市重温几天小时候的农村生活。

  当儿子的大为诧异:那我带着公司员工去过几次农村了,到农村玩过几次,你们怎么不提出来呢?

  父母道:我们两个老人,慢慢腾腾地,跟了去还不拖累你玩不快活呀!

  当儿子的不禁默想,进而戚然。

  春节期间,他坚决地回绝了一切应酬,是陪父母在京郊农村度过的……

  我们憧憬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

  仅仅为了生存而被自己根本不愿做的事情牢牢黏住一生的人越来越少;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只要自己愿意的事情不脱离实际,终将有机会满足一下或间接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意”。

  据我分析,大多数人们愿意做的事情,其实还都是一些不失自知之明的事情。

  时代毕竟进步了。

  标志之一也是——活得不失自知之明的人越来越多而非越来越少了。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依然还都在做着我们整日必须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我们的人生的关系已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宽松,使我们开始有相对自主的时间和精力顾及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不使成为泡影。

  重要的倒是,我们自己是否还像从前那么全凭这一种惯性活着……

名家经典美文10

  曾有多少人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你变了,还是他变了?是发现了婚前未曾暴露的诸多缺点,还是岁月冲淡了你们的感情?

  你们也曾信誓旦旦地说过要相爱到永远,为什么现在却不能好好地相互爱怜?

  其实,真正的爱情只有在婚姻中才能得到最好的诠释。美满的婚姻并不是因为两个人都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包容彼此的缺点。

  不要埋怨妻子爱睡懒觉。当你做好早餐,叫她起床,她还不肯起来时,不要满腹委屈,将她的胳臂环在你的脖子上,拉她起来吧!

  即使再慵懒的.妇人,睡眼惺忪的,也会给你一个甜甜的微笑。

  不要埋怨丈夫因看足球赛电视直播而冷落了你。当你做好晚餐,叫他吃饭,他还不动时,不要发脾气,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悄悄地告诉他你有多爱他,

  然后,牵起他的手,即使再冷漠的丈夫,也会乖乖跟你走到餐桌边。

  当你出差远在千里之外,仍不忘收听他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并用电话提醒他天气变化要多加衣时,他的心里一定是暖暖的;当他劳累一天往家赶,

  远远看到你为他亮着的一窗灯光时,他的心里一定是美美的;当你们为每一次成功而欢呼雀跃,高大的丈夫把娇小的妻子高高举过头顶,

  妻子伸手便可摸到天花板上美丽的吊灯时,那是"手可摘星辰"的感觉,是在天堂里才会有的感觉啊!你会由衷地感叹,原来人生是如此快乐,婚姻是如此美妙。

  也许你们已失去往日的激情,觉得眼前的日子平淡得像白开水,那么给生活加点调味剂吧!翻开你们的相册,看看你们从前相偎相依的身影,

  读一读你们当初的日记和书信,回忆一下你们初恋时的感觉吧,你们会一下子回到若干年前,一个是含羞少女,一个痴情少男,也许你们会感动得泪流满面。

  做丈夫的多陪你的妻子逛逛商场吧!不要觉得那毫无乐趣,当你提着大包小包跟在她后面转,她不经意地回头看到你殷勤的身影时,

  一定会对你心存感激。做妻子的热情地招待丈夫的朋友吧!不要嫌麻烦,当他的朋友在他面前夸奖他娶了一个贤妻时,他肯定会对你格外疼爱。

  不要怕付出,付出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当你心爱的人因为你的付出而快乐,那么你也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待到你们不再年轻貌美,不再青春年少,

  你们成为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相扶相携时,你们也就真正实现了古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对爱情最郑重的承诺。

  正如窗外悠悠飘来的歌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摘自《演讲与口才》

名家经典美文11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曰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见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地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

  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

  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1940年9月作

名家经典美文12

  解放以前的中国,富贵人家,寻欢作乐,以多数人的苦难酿成他们的蜜甜。中秋,是他们的佳节,天上的明月,在他们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穷苦无告的人民呢?食无粮,穿无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们的泪痕,使他们叹息、悲伤。别人的`天堂,就是他们的地狱,别人的佳节,就是他们难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中秋月色。十亿人民心中装着个暖秋。当空皓月,举头共仰,她给人欢乐,给人光明,给人佳兴,给人幽思……

名家经典美文13

  或许,理想和现实相距太遥远,无法把自己放飞;或许,平淡的生活交替轮回,早已把斗志磨碎。多少次筑起的梦想堡垒,又一次次地被现实摧毁,充满阳光的日子总觉得是那么少。不想流于平庸,却又在平庸中沉没。明明知道盲从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却始终走不出那层重围。无数次的挣扎,换来的是脆弱和敏感。重复着别人的老路,蜷缩在窠臼里面不能解脱。这样活着不累吗?还不如为自己喝彩!

  为自己喝彩,给自己一份执著,少一些失落,多一份清醒。人生不相信眼泪,命运鄙视懦弱。困难和不顺在所难免,如果总是沮丧,生活便是荒芜的沙漠,不如用自己的脚步来踩死自己的影子。战胜厄运,首先要战胜自己。

  为自己喝彩,给自己多一份自信和信念,少一些怀疑和痛苦。凡事应学会换一个角度,从好的方面着想,人生必将有别样的风景线。这是一种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有一千个借口哭泣,也要有一千零一个理由要坚强;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因为,今天的太阳落下山,明天照样升起,人生也是这样。

  为自己喝彩,让自己清醒地意识到:活在固定的生活方式的阴影之下,是多么可悲的事!这不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因为这样,人不会活的洒脱。如果你不因暂时的挫折而唉声叹气,不把别人对你的'态度当做一成不变的圣旨,不会因为上司的脸色而抛弃自己的尊严。这样你就会笑看沉浮,谱写自己的人生。

  为自己喝彩,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失败和痛苦只让自己去品尝。在奋斗中,成也罢,败也罢,悲也罢,欢也罢,学会取舍,才会懂得生活;学会善待生命才会宠辱不惊。从盲从中走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活出自己的精彩。即使再大的风,再大的雨,自己也会保持清醒,坚守自己的心灵。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摘自《演讲与口才》

名家经典美文14

  冰心

  中秋前三日

  浸人的`寒光,

  扑人的清香——

  照见我们绒样的衣裳,

  微微地引起了

  绒样的悲伤。

  我的朋友,

  正是“花好,月圆,人寿,”

  何来惆怅?

  便是将来离别,

  今夕何夕,

  也须暂忘!

  一九二二年九月二日夜。

名家经典美文15

  父母是佛前燃着两柱香,日夜为我祈祷守候。——题前语

  当我再回首遥望这个生我养我的小乡村的时候,悲壮的情感涌满整个胸膛。我背上瘪瘪的行囊,发誓把孤苦伶仃的乡村遗弃,在校园树荫下,埋头观书中几世风雨,在辽阔的疆场造一番天地。

  走远了,我心开始难以割舍乡村,我知道乡村中有父母温暖如阳光的爱。好像父亲又在我耳边重复“不要惦记家”的嘱咐了,母亲还在我身上加衣服了。父亲们是否还在村后小桥上目送我?目送父亲们的宝贝儿子?

  乡村人,走出乡村,住在城市,那是几代人的梦。父母把灶台上一盏盏油灯都点亮,为我指引遥远的方向。如果世间果真有佛,父母就是佛前燃着的两柱香,父亲们用全部的生命和缥缈的凄苦,为我祈得一世的幸福和一方安宁。

  乡村以父亲血肉之躯承载着犁刀划过的疼痛,每一次农耕,我都能感受到土地在痉挛。为了收获,为了乡村人,土地能忍受!

  我爱着乡村的土地,就像我爱着我的父母。父亲们永远带着满身的尘灰,用辛酸去雕刻岁月上的充实与满足。父亲们不会抱怨乡村,不会抱怨土地,爱是父亲们最大的财富。

  家是父母身后拉着渔船,孩子是肩上那长长的纤绳,父亲们无怨无悔担当了社会河边的纤夫,纤绳在父亲们肩头勒得越深,疼得越狠,父亲们越是觉得幸福。

  我想,等夜色来临到乡村上空,父母一定会坐在旧的靠椅上抚摸着红肿的肩头,并谈论着家里的'猪和牛。

  走出乡村,是父母为我构建的梦,可我难以走出乡村的树影,草丛里的蟋蟀鸣叫声和夏夜飞舞的萤火虫带着的光明。

  我也肯定走不出父母的眼睛,因为父亲们还在眺望,把深深的印迹留在我的心中。

【名家经典美文】相关文章:

名家经典美文05-25

名家经典美文【必备】05-25

中国名家美文02-17

名家写景美文12-28

名家写的雪的经典美文05-15

[经典]名家经典美文15篇05-25

名家写的雪的经典美文(经典)05-15

名家经典美文摘抄06-09

名家经典美文精华(15篇)05-2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