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星辰辽阔、山河万里,不管你身在何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唐诗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离别,诉不完的衷肠,斩不断的情丝。
唐诗题材广泛、艺术独特。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社会生活,又或者是个人感受,在唐代诗人眼里都是“一弯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感。或咏物言志,或忧国忧民,或壮志未酬,或怀才不遇,或临别赠柳,或雨夜思乡,或沧海巫山,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汇聚在我们灵魂最深处。《唐诗三百首》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文化,沉淀在历史长河中,奔腾在祖国大地上,生生不息。
一本《唐诗三百首》承载了多少人儿时的记忆。记得我上小学的一个暑假,去亲戚家玩耍,偶然间看到了一本书,里面写的全是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等,读起来朗朗上口,感觉舒服极了。虽然当时不知道其中的韵味和深意,但读诗的那种感觉,真的让人非常享受。从此,我便爱上了唐诗,一发不可收拾。从中学到大学,从工作到现在,从未曾间断过,而且对诗的理解也越来越深。
现如今,我重新拿起这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来教自己的孩子。虽然变换了时空,但我读诗的感觉却愈发浓烈了。孩子读的是音节,享受的是诗的平仄和韵律。而我读却是生活,一幕幕像是发生在身边一般,感受的是生命的顽强和生活的精彩。
也曾读过一些诗词、小说、散文等不同体裁的书,但最喜欢最有感觉的还是唐诗,因为唐诗最贴近人心、最靠近人的生活。虽然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但今天读起来,仍觉得那样贴近、那样自然,丝毫感觉不出时间的痕迹。从某种意义上看,唐诗不仅仅是属于唐代的,更是属于中国的。
一本最寻常的书,却最不寻常,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更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唐诗三百首》写尽了祖国的山川河流,可以说祖国有多大,唐诗就有多大,唐诗把祖国的山川地名全都写进了诗中,把中国彻底“诗”化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长相思,在长安”……将地名入诗,到了浑然不觉的程度。在中国大地上旅行,每到一个地方,比如说苏州,比如说洛阳,比如说敦煌,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读过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洛阳亲友如相问”“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诗三百首》一次次以这种不经意的态度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不单单是一片风景,它的背后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更或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一生亲缘。
我渐渐明白,也许我微不足道,生活在某个无人问津的角落,但只要我还保留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憧憬,那种穿透时间的力量,终将会证明我无时无刻不爱着我的祖国。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在天涯海角,或是春夏秋冬,让我们一起读唐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