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儒家文化名著》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儒家经典文化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儒家经典文化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儒家经典文化读后感1
读书不可死读,要有良好的态度、方法、意志。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听着老师授课,自己只需要接受知识即可。但是这样只会让我们更加迷惑,有的问题光听不思考是不会明白的。而现在我们缺的正是在课堂上思路随着老师转,积极思考,既听又思考,才能更加好的消化知识,存进大脑。
但有些人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光自己低着头思考问题,这样既劳神又毫无收获。第一,不听老师讲解,再怎么动脑筋也做不出来;第二,该听的时候不停,错过了最佳时机,以后要补回来也很难。所以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吸收老师教的知识,并不断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学与思想结合。
学与思缺一不可,它们不能独立存在,但结合在一起,会使学习不仅有效率,也有了很多乐趣。
儒家经典文化读后感2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儒家经典文化读后感3
观天道,以定人道,通过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观察理解,而制定出人生所应该遵循的人生正道应该就是一个哲学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了,儒家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就是“仁”,但就这个仁字,感觉非常的抽象,难以理解,就字面看,它是个名词,但从傅教授的分析看起来,仁,似乎是一种由内而发的主动力,代表的是一种趋向性的动态。仁包涵三种意思,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
人之性,就是人的本性,儒家提出的是人性向善,而不是本善,许多人认为人性本善,如果本善,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去干坏事?再者,既然所有人皆本就善,就不会有修为的问题了,这和儒家的层层提高的修为也是不相符合的`。有句话叫大善若水,而水并不是死的,如果不动,是因为外部条件的阻碍,但水本身是存在向低处流的趋向的。如果说本善,就是一种静态了,只有向善,才是一种趋向,一种动态,才体现出人生的希望,才体现一种动力。人之道,就是指人生应该遵循的正道,大道。人生的正道,应该要配合人的本性加以了解,既然所有人的本性皆有善的趋向,而人作为一种群居者,在社会上自我实现的正道,就应该是择善固执。
人之成,指人最后的集大成者,应在止于至善。在《大学》的第一句就是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综合起来,仁包涵的三个内容是向善的人性,择善固执的人生正道,和止于至善的人生之成。所围绕的就是一个善字,那这个善到底如何解释呢?还是根据傅教授的解释最为合理,善————就是人和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这种适当关系的实现,又包涵了三个方面,第一,行善者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必须是真诚由内而发的去践行,第二,对方的期许,当对方的期许与我们所能做到的不相一致的时候,要诚心的去沟通,获得理解。第三,社会的规范,人与人的互动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
在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老幼),朋友。忠君爱臣;父慈子孝;夫妻忍让、内外有别;老幼尊卑有序、爱护弟弟敬重兄长;朋友之间讲究诚信。这应该就是社会里最适当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了。
推而广之,为了让这种最适当的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普遍,于是制礼,进行规范,让人人皆有所措,有所遵从,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和谐社会。读书不可死读,要有良好的态度、方法、意志。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儒家文化读后感】相关文章:
黄酒的儒家文化赏析03-15
《中国儒家文化名著》读后感范文09-27
《最好的我们》读后感-读后感04-17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_读后感06-15
简爱读后感读后感范文03-08
诗经读后感诗经读后感10-08
名书读后感700字 《战马》读后感01-29
文化苦旅读后感850字-读后感02-13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10-13
名著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