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8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道德经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道德经有感1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读道德经有感2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读道德经有感3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读道德经有感4
道德经分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共计八十一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书,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这部书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源、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毁灭的规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义,一语万端,当为“万经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主要阐述了世界万物相辅相成,互相转换的辩证关系。存在与消亡、困难与简单、修长与粗短、高尚与低下、超前与落后都是通过相互对立、相互比较而得以体现。
世间的一切概念和价值都是人为设定的,价值的判断都是比较产生的,所以对立的关系是变动的。因此价值的`判断也是变化的。世间的一切都是两两对立产生的,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恶,美和丑,我们都要泰然处之,不能庸人自扰。
而后半段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准确论述了老子“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顺应自然本性,反对好事无为的基本态度,让万物自然生长发展,效法自然,顺应大道。
读道德经有感5
纵观几千年来各家对道德经的了解可谓是百花奇放,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种种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过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现象学上,我对老子的道的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这即是道。
对道的了解首先不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老子起这个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能够打个比如:就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人从现象去看地球它是静止,所以说是相对的,但是地球又是从白昼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变化,所以说地球又是运动着的,循环不息,而且也是绝对的。有了这个绝对的动之后,地球展示给我们面前的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运动而是展示在我们面前是静,而这种静是人客观所发觉不到的。我能够用风来比喻,风吹到你的脸上你觉得一丝的凉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无其实有,由于你不晓得它什么时分吹过来,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观,而从人的角度上,要到达这种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这种修行是要让人理解万物变化开端,老子说过人的道就如婴儿的一样,人从生命降生开端,运动曾经存在了,而这种运动不断到人死为止,而老子的道并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对一个绝对运动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风一样的静静的运动着,只要做到静你才干到达这个道,而我说的这个静不是绝对的静,而是运动着的静,老子的水就是一个最好的比喻,水是运动着的,而这种运动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饰!
对如今所谓的唯心唯物强加给道是不适宜,由于道曾经包括了一切现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读道德经有感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开篇语,早已是脍炙人口。可是对于这部奇书的哲学思想,大众又有多少了解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真正道德高尚的贤士总是习惯于韬光养晦,因为他们心中时刻记挂着的,是天下苍生。只有那些目光短浅之流,才会沾沾自喜,夸耀于世人。这些贤才,品格高洁,从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他们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总是想法设法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来拯救世人。他们的胸怀,不知会令多少沽名钓誉之徒汗颜。
大器晚成。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只有到中年甚至是晚年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因为培养一个济世经国的大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韩信,狄青,蓝玉等,这些人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勋,终因锋芒毕露,不懂功成身退而不得善终。姜尚,胸怀大志的饱学之士,垂暮之年才遇明主,辅佐武王,完成了推翻商纣残暴统治的大业。不仅淋漓尽致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而且子孙后代也尽享尊崇。这才是真正的“大器”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吗?不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佳印证吗?
《道德经》,这部先贤留给后世的哲学经典,永远值得我们品读。
读道德经有感7
一个全新的问题来了:道,荒废了好久好久,悠悠地像是一阵来自远古的风,而且还没完没了地未央中;然后想要遵道贵德,却又不能不“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那么该怎么实践道才妥?
老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隐藏于第二十章的问题,而是讲述了一下自己的行为习惯,并毫不留情地、狠狠滴调侃了一番自己。
为了便于理解消化,我把老子的这些自我剖析之词重新分段一下,我们先看原文,这样多少能有点感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老子一口气拍了四组不同角度的自我写真,下面我们欣赏并分析一下这些写真的字面意思,以及字里行间没有直接明说的弦外之音。
第一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兮若无所归。
众人:熙熙攘攘地、热热闹闹、拥挤不堪地都奔向那条名利之路,那种态势就像是去参加一场盛大典礼或宴席似的,那种景象就像春天来了之后,熬了整整一个冬天的人们纷纷出门,登山或登上高台去迎春、赏春一样的。
我(老子):淡泊这些俗套的东西,不动声色地保持着宁静,像尚未开口说话的婴儿那样,只留给名利世界唯一清澈的表情,不言不语的,甚至连嬉笑都不会,唯有清澈。因为不去趟名利之路的那趟子浑水,所以看似没有路,而不知所往,不知所向。
第二组:“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众人:大家好像都是信心满满的,各种欲望似乎已经把大脑和心中所有的空间都装满了,好像有很多的收获,丝罗绸缎、金银珠宝、宝马坐骑、四驾马车马车什么都搞得风生水起,好像都非常丰富,丰富至似乎还有多余的了。
我(老子):我好像把这些东西都搞丢了,都搞没了,我混混沌沌的、昏昏然然的搞得像个弱智一样的!哎!我大概就是个愚蠢的家伙吧!
第三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俗人:满世界的人都在夏光璀璨地炫耀着自己,他们或炫耀学识、或炫耀财富、或炫耀服装、容颜、甚至连脚趾甲也在炫耀之列。
满世界的人(俗人——理解为世人——满世界的'人)好像都非常精明,都很会算计,什么事情他们总能看得一清二楚的。
我(老子):我不行,我昏昏沉沉的,好像什么也没得炫耀;在精明算计方面,我更不行,好像个闷葫芦一样的,怎么也不开窍,没有巧智,没有不善机巧行事。
第四组:“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众人:众人都以有财富、有地位为荣,以这些证明着他们有本事。
我(老子):而我不行啊。前面都说了我像个没有长成孩子的婴儿,婴儿以什么为贵呢?当然是以能吃到母亲甘甜的乳汁为贵了。
其实谈到这里,我们应该有点儿感觉的。
《道德经》第六章,首次论述了道与母性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十章,再一次论述了道与母性之间的关系(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道德经》第十章,谈到过婴儿与道(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自谦自嘲的老子终于暗示了天下人:不要搞错,这些就是明道的表现。
当然,除了这四组鲜明的对比之外,老子还给自己来了自画像:“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恍恍惚惚地浩瀚得像大海,无边无际;渺渺茫茫地飘忽如风一样,没有踪影,没有尽头,没有停留。
这不正是未央的节奏嘛。
这不也正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节奏嘛。
读道德经有感8
《道》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印象中老子的《道》是不是很久没谈如何遵道实践?的确如此,但是也无需着急,这一章中,老子将给予我们惊喜,再度给出了圣人行为准则。天长地久,在老子看来不是传说,不是理想,更不是奢望,而是道的一种表现。
什么是天长地久?天地为何能够长长久久?
老子以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只要我们理解了这一深度隐藏于天长地久之下的道,那么我们很容易在方方面面实现天长地久。《道》的第七章有着超现实的意义。关于老子所论的天长与地久,我们稍后再谈,先看看日常生活中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事例。
山上有一株漂亮的桂花树,农历八月开花的时候一片金色(金桂),香气四溢,非常迷人,妖娆、芬芳、灿烂……因为非常美丽,非常诱人,于是我们想要自私地占有,夜不成寐,闻鸡起舞地起了个早床,扛一把锄头迎着朝阳把这株宝贝给挖回家,种在家门口。为了能使其成活,人们往往不遗余力地给它浇水、施肥,结果在反复折腾之下,这一株金桂终于凋零了,死了。最初想要占有的动机是:经常可以欣赏到灿烂的金桂绽放的美景,似乎这样就可以让芬芳与美丽长久一点,似乎这样,这种美丽就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结果不仅没能长久反而给彻底弄没了。我们可能会反驳,移动一下种活的概率也非常高。
对,挪动一下的确不一定会令其死掉,但是一定会因为其太漂亮,而在某一个清晨我们开门一看,那株金桂居然不翼而飞了,只在门口留下一个大坑……如果那株灿烂的金桂一直生长于山上,会不会存活得久一点?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非常经典的广告语。
当初我们在订婚或者是在某个重大纪念日,买下一颗几克拉的巨大钻石的时候,我们的确是这么规划的,让其恒久存在,永远在家族里面向下流传。
问题是:如果都可以这样,那么每个家族都有着其流传下来的钻石(或者是类似于钻石这样的传家贵重宝贝),可事实是这样吗?至少我们家是没有钻石流传下来的。
如果当初购买的是数克拉的巨大钻石,那么这颗钻石的命运通常会是这样子的:在某个投资机会面前,或者在某个缺钱的时候,几克拉的钻石会被瘦身为一克拉,被兑换成人民币,然后换购一个小一点的,再然后,那一颗小一点的'钻石终究不受待见,或被搞没了,或被继续兑现了。
我们试着假设一下,某个博物馆里面有一颗5克拉的静美钻石藏品,那么这颗钻石会不会恒久一点呢?
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好吧,让我们暂时放下金桂与巨大的钻石,回到《道》第七章的天长地久上面来,因为老子帮我们解析了上述两个案例背后深藏的道。天很长,地很久,天地可以长长久久地存在,这就是天长地久。天地无私地生养滋润了万物,这一点我们都认可。
天地滋养孕育出万物之后,拥有过什么?太阳是属于天的?月亮是属于天的?星星是属于天的?地下深埋的煤矿、油田、金矿是属于地的?天地是按照自己想要的规律的在运行着的,还是按照利于滋养万物生命的规律,遵循着道而运行的?
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天地之间的一切资源都是被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在支配享用着的,其中人类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也是最贪婪的一族。
在我们的印象中,太阳、月亮、星星从不曾请假缺勤过,每天每天都会按照利于世间万物的形式转一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这就是天长地久!这就是如何天长地久!怎么样实现天长地久!
人们常常把这四个字用于爱情,但往往却都难以实现,现代人很能总结,把爱情的终极结果总结为两种:相濡以沫,厌倦终老;相忘于江湖,怀念到哭泣。
不是情感专家,不懂情感心理学,但是从《道》的角度来看:不能天长地久的爱情,只有一个唯一的原因,为自己想的太多,为两个人、想的太少,缺乏天地精神。
其实第七章就谈了唯一的这点:天地精神!因为有天地精神,所以才有了天长地久。这就是《道》第七章的核心理论,这就是《道》第七章给予我们的道。
那么,如何让将这种道付诸于实践呢?老子再度搬出了久未的圣人行为准则。
圣人行为准则之七(延续第三章的编号):在一些功劳、利益、名声方面保持谦让姿态,不要打破头地去争抢,往往最终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收获而领先(后其身,而身先)。如,牛仔裤与金矿的商业故事。
圣人行为准则之八:在一些关键时刻,屏弃私心杂念而将自身置之度外,往往能全身而退(外其身,而身存)。如,战场上面的魔鬼定律,不怕死勇敢冲锋的通常都没死,怕死的往往都很快牺牲。
怀揣天地精神,保持无私的清澈,最终所获得的一切其实都还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绝对不会自动跑到他人账户、他人名下、他人头上去了。这就是老子在第七章末了的点题俏皮反问句“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扯一下题外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横行于世间,被绝大多数人所误解。
关于这句古语,有两个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比较现代的解释是将“人不为己”的“为”解释为修为,修行、修炼。比较尊重于原意的正解是将“人不为己”的“己”理解为整个人类自己,而非个人自己的己。
【读道德经有感】相关文章:
读《道德经》有感12-27
读道德经有感02-03
读《道德经》有感15篇12-27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08-26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10-18
读道德经读后感11-08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09-27
《道德经》读书心得12-28
道德经读书心得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