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子部>兵家>尉缭子>

《尉缭子》简介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

《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尉缭子》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如“民非乐死而恶生也”,“委积不多则士不行;赏禄不厚则民不劝;武士不选则众不强;器用不便则力不壮;刑罚不中则众不畏”,后一句话可以作为尉缭子经国治军思想的总纲领。《尉缭子》受到《六韬》或者当时其他黄老道家治国理论的影响,提出治国应当使人无欲,无欲则没有争夺,没有争斗就没有犯罪和战争,那么天下就太平了,即“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图图空”。

尉缭子 尉缭子

作者信息

兵书《尉缭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仅能证明《尉缭子》不是后人所著的伪书,无法证明该书的作者是谁。《尉缭子》兵书,依然无法判断是由魏惠王时期的隐士或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著作,史学家众说纷纭。

尉缭子目录列表
  • 天官第一
  • 兵谈第二
  • 制谈第三
  • 战威第四
  • 攻权第五
  • 守权第六
  • 十二陵第七
  • 武议第八
  • 将理第九
  • 原官第十
  • 治本第十一
  • 战权第十二
  • 重刑令第十三
  • 伍制令第十四
  • 分塞令第十五
  • 束伍令第十六
  • 经卒令第十七
  • 勒卒令第十八
  • 将令第十九
  • 踵军令第二十
  • 兵教上第二十一
  • 兵教下第二十二
  • 兵令上第二十三
  • 兵令下第二十四
精选推荐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