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志怪小说>聊斋志异> 读《聊斋志异》有感

读《聊斋志异》有感

时间:2024-07-17 01:14:10 聊斋志异 我要投稿

读《聊斋志异》有感集锦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聊斋志异》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聊斋志异》有感1

  一听到《聊斋志异》这本书就让人心惊肉跳。其实不然,作者善于把花妖狐精人格化,让幽冥世界社会化,从而表达作者理想的境界,给好人以好的结果,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报应。

  《聊斋志异》是由85个可怕的鬼故事所组成的,个个写得真切感人,栩栩如生。其中里面最有名的,也是最好看的要属画皮。画皮主要讲诉了:有一个人叫王生的人,他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郎,便好心收留了她。想不到她却是一个恶魔,专吃人心。别人劝他这是妖怪,可王生偏偏不相信,结果王生被这妖怪给杀死了,还吃了他的心。妻子立刻去求道士帮助她。于是道士用木剑砍死了那个女郎,扒开人皮一看,竟然是一个大恶魔,妻子又按照道士吩咐,找到了道士听说的那个乞丐,吃了一块痰,竟然吐出一颗人心,人心蹦到了王生的胸膛,王生又恢复了健康。

  我觉得这个王生可真是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收留这位女郎呢?她是妖怪、恶魔呀!只能说他黑白不分,被女色所迷惑。再加上那位道士的'再三劝告,你也不听,我倒底该怎么说你才好?你可真够愚蠢的!你看最后受伤的还是你自己呀!而王生的妻子真是善解人意,她不顾一切地救自己的丈夫王生,那位道士也一样,他帮陈氏(也就是王生的妻子)杀死恶魔,那位乞丐,虽然疯疯癫癫的,但功力很高,最后还是帮陈氏救活了王生,总算是一个好的结局吧!

  在这本书里,我只简单地介绍了一个故事,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的鬼故事等着你去阅读呢!

读《聊斋志异》有感2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在《聊斋志异》中的《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她让子服将自我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我的关照,之后,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想到那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习,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完美、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此刻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我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在那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这些故事,让我入迷,我不禁大声朗诵起来,吸取其中的精髓。

读《聊斋志异》有感3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热闹《聊斋志异》,看了几遍后,我觉得十分喜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一讲吧!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朝的蒲松龄。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的意思是记述奇异的事。郭沫若称赞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姐妹易嫁》中的二女儿使我非常敬佩。文中的大女儿因为看不起自己的未婚夫毛公,让妹妹二女儿替自己嫁给了毛公,而自己嫁给了财主的儿子。最后毛公中了举人,当了官,发了财,还成了宰相。而财主家却因为财主的儿子的肆意挥霍,慢慢败落了下来。大女儿一气之下就剃了发,出家当了尼姑。

  《席方平》中的席廉性格刚直,不会巴结讨好上司,从而和姓羊的富豪结了怨。席廉死后又被已经被羊某贿赂过的鬼差折磨。席廉的儿子席方平一直告到了阎王那里,谁知阎王也被他贿赂了,把席方平打得死去活来。最后席方平告到了二郎神那里,洗刷了冤屈。

  《晚霞》一文讲的是阿端不慎掉入河中,成了龙王的'戏班子中的一员,与女孩晚霞相爱,后得以还阳,与晚霞结为夫妻。

  《聊斋志异》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纪晓岚曾评价蒲松龄“留仙之才,余成莫逮其万一。”老舍也曾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此话表现出了蒲松龄现实生活中的孤愤之情。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聊斋志异》这本书怦然心动了呢?

读《聊斋志异》有感4

  就在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这本书是蒲松龄老先生。里面写了一些鬼怪的故事:有好狐仙,也有坏妖怪。

  蒲松龄老先生字留仙,称为“柳泉居士”出生于1640年去世于1715年,是山东瑙博人。虽然出生在破落地主家庭,天生聪明……

  《聊斋志异》这本书中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掲露社会的灰暗。二.反对封建婚姻。三.揭露和嘲讽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四.弘扬底层人民反抗统治者的精神。五.赞美各方面品德。

  下面就和大家谈谈第一类吧。

  “承休到了家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派人四处捉拿林儿,但是哪也找不到他。过了三天,才知道林儿已经投身到某御史家。这位御史在京城做官,家中一切事物都有他弟弟管理。

  武承休就以朋友的身份写信去要林儿。没想到御史的兄弟是个仗势欺人的'恶豪,见到来信竟然置之不理。武承休气急了,就告到衙门。传票发了出去,可是衙门不敢去御史家捕人,县官也不再追问了。

  这篇文章充分的说明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我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报效祖国。

读《聊斋志异》有感5

  寒假期间,有一天,妈妈带我去书店读书,我在书店读了《聊斋志异》,便有感而发,写出了一篇读后感。

  聊斋表面虽然是些妖魔鬼怪与书生仙士敌对与情感的故事,内在却透露着封建王朝的黑暗面,如其中的《席方平》这一章,在人们看来,但是只是写阎王、郡县城隍受羊家贿赂,不问青红皂白将席方平以及其父亲加以酷刑,不允其再告贪赃枉法的'官吏与羊家,最后二郎神给席方平平反,将羊家、郡县城隍以及阎王加以重罚,使羊家财粮一日比一日少,席家财源不断。

  其实暗地里透露着旧社会贪赃枉法的官员受贿、官官相护,置善者水火于不顾,对恶人万般恭敬,这才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我十分佩服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勇气,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他的作品若被恶人读出,随时都会被揭发,收到官府的严刑审问,甚至还会影响到身家性命。同时,我们也要学习蒲松龄正直善良勇敢的精神,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正如李世民的《百字箴言》所说“交友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在《聊斋志异》中,每个妖都有情有义,我很喜欢这本书。

读《聊斋志异》有感6

  一看到这本书熟悉的题目,不少人第一时间想起一个令人耳熟的故事电视剧:《画皮》,电视剧里那些夸张的故事情节时到今日仍然令我们心有余悸,所以很多人一定会误以为《聊斋志异》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恐怖小说,错!那就大错特错!这本经典耐读的小说如果单单停留在这么低级的层面的话,它还会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吗?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一个个故事,它还通过让我们阅读这些故事从而领会到一个个深长的道理,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前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

  从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丽的景象深处并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话所说“人不可貌相,还水不可斗量。”往往那另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美好加钻石般透明。

  其实,《聊斋》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在康熙时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蒲松龄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几个?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们未必都会去思考这些社会问题。作者大胆地揭开了所谓“盛世”下的“烂疤”替那些饱受迫害的下层人民提出控诉!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蒲松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读《聊斋志异》有感7

  一看这本书的题目,你是否会想到一部电影《画皮》。其实这电影也出自《聊斋志异》。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明白深刻的道理。

  《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名著小说,是蒲松龄写的。这本书是古代灵异,鬼怪小说的集成,有“空前绝后”之美称。他看起来实在讲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再将鬼怪,狐一类的故事,其实在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在康熙的'中后时期,也就是蒲松龄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好官又能有几个呢?比作者生活好的有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有许多,然而他们也未必去考虑此事。作者大胆的揭示那些“烂疤”,为人民提出控诉!我不得不自这里,去敬佩作者的精神。

  《聊斋志异》给我带来我不同的感觉,它并不像别的鬼怪小说。净讲那些恐怖夸张的鬼故事,一点儿都不给读者有发人深醒的思想。

  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了眼睛看到的美丽事物并不一定是梅后的。正如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往往看起来不怎样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纯洁,美好如钻石般透明闪耀的心。

读《聊斋志异》有感8

  那时刚刚考完试,解除了压力的我开始用阅读来排遣生活。

  我从小就害怕鬼神,我甚至不能想到他们,一想到他们,我便又会想出许多乱七八糟、令人恐惧的其他事。凡是与鬼神有关的我绝对不碰,哪怕是书。与西游记的第一次会面就把我吓一大跳,当时我第一眼便看到了一个长得像豹子又像人的怪兽,我便马上闭起了眼。

  如今,妈妈居然要我看《聊斋志异》,我只知道这本书里面是讲鬼的,别的再无了解,我也不愿去了解。又因为无聊打发时间,于是严肃地端起了书,仔细查看封面,看到了三行简介:“《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但是主要记述神仙鬼狐精魅故事。多数篇章借助狐、仙、鬼、妖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状况的悲愤和喜悦。”

  再看图画,是一扇古代的打开的窗子,里面有一男一女,分别身着紫色和红色的古代衣服,背景的天空也是暗血红色,旁边还有粉色的桃花和荷花,整幅图都是以红色调为主,令人看了就想到了别的东西。

  我怀着谨慎的心翻开了书,看了一篇,也没那么可怕嘛,怀着侥幸的心理,接着又看了一篇,也不过如此,一下午就在书房度过了,一下子就看了半本书,我似乎进入了蒲松龄的世界,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着迷,想了解17世纪的中国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可是由于看了一下午,眼睛疲劳,没有接着看下去。第一次与蒲松龄和他的作品接触,还不错。

  谁知再去翻开这本书就是一周以后了,我那一周在姐姐家,忘记带书,这一周我几乎一直惦记着那篇文章中主人公的命运,因为差一个结尾那一篇就看完了,一回到家我便拿起书把文章看完,于是来写下了这篇读后感,虽然还没有看完整本书,但蒲松龄的书使我不再害怕鬼神,我把鬼神当成了蒲松龄写现实社会状况的虚构体,于是便不再害怕。

  这是我的一次接触鬼神之书,第一次接触《聊斋志异》,第一次与蒲松龄来一个亲密接触,他让我克服心中的恐惧,更然我了解17世纪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

读《聊斋志异》有感9

  在暑假中,我百般无聊,于是便吵着要妈妈帮我买淸代作家簿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顾名思义是讲一些神仙狐鬼的故事,书中塑造了可爱的狐仙,贪婪的官吏,憨厚的书生,善良的花妖。这部小说对黑暗进行有力的批判,对善良,光明进行大力的赞扬。它的情节幻异曲折,给了我无穷的`回味。

  书中《青凤》的故事让我觉栩栩如生,青凤的一家虽然是狐仙,但也相敬如宾,十分和谐。可是好景不长,青风的叔叔将他们的家搬走了。后来狄去病救下一只被猎狗追赶的小狐狸,当小狐狸变回人形时,竟是从他家搬走的青风.于是狄去病便邀请他们回来,最后两家和和睦睦的生活在一起。当我看完这个故事后,顿时希望世界上的每一户家庭都有一个和和睦睦的家。可是事与愿违,许多小朋友的父母因为情感不和而使家庭支离破碎。孩子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打架时的骂声之中,每天都提心掉胆。难道现在的家庭就不能象青风一样吗?难道我们连鬼都不如吗?我们真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在《聊斋志异》中,还有许多故事给人深刻的启示。如《画皮》让我懂得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小谢与秋容》让我懂得了做人要心地善良。

  我读了这本书,让我觉得鬼妖不一定是坏的,有时甚至比人还善良,纯洁。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光明,什么是黑暗,它将让我受益一生。

读《聊斋志异》有感10

  这是一篇著作,它的生动描述让我感慨万分。自古以来鬼神都让人恨不得离之以远,人们对鬼神的恐惧,还有那些恐怖的传说一直以来都为它们罩上了迷茫的烟云。

  读了蒲松林先生的《聊斋志异》后,我感动了,也觉悟了。这篇著作揭示了人性的贪欲。告诉我们其实人比所谓的鬼神更可怕,更无情。为了自己可以不择手段,淋漓的残酷让我心痛,让我认识到现实的无奈。

  《聊斋志异之画皮》中的男主人公充分为我的结论提供了极有利的证据。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把三娘无情的烧死。三娘的深情让她在原谅他并想与他再次回到以前的美梦生活时,又一次他的无情的想再次烧死她,让她醒悟了,自己的这份感情的卑微。三娘的惨痛再次降临到他现任妻子身上,为了娶公主让自己更加飞黄腾达,他在妻子难产时的抉择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无情与贪婪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揭示了恐怖的.人性的本质。

  当然先生的作品里还有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阿宝一对的致死不虞,小翠元丰的不离不弃,好感人!文章在揭示社会人性的残酷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爱的伟大,人间自有真情在!

  这是一部可读性十分强的文章。为我们展现出平时不曾觉察的一面,时时刻刻警示自己什么是做人的本质,或许这样会让更多正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提供一盏明灯,为社会增加活力,为祖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根基,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更灿烂!

  它将成为我人生路途上永远的鞭行者、永恒的警示官!谢谢您蒲松林先生!

读《聊斋志异》有感11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讲述了一个古时候读书人文章之优劣虽关乎及第登科,但与文章相比冥中取士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德行的故事。而联系作者蒲松龄在科场上一生郁郁不得志的经历,则可略略体悟其作此文的意义:一是要为自己无缘仕途的原因进行一番分析,另一是要为后世有志于仕进的读书人作一番劝诫。读书人要注重修德,砥砺心性,完善自身。

  "不尤人则德益宏,能克己则学益进。"这是生前同样失意于科场上的宋生对王平子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像是作者借故事人物之口而抒发以自勉之语。为科举半生碌碌的蒲松龄,始终未能得意骋怀,在那样一个读书人以进士为务的时代,又怎奈何命运的磨折?与德为邻,以戒为师,更加显其非同一般之人格光辉。念及今日在碌碌风尘中的凡庸吾辈,又何不可将之作为一句警醒之语?

  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倘若一遇及不顺心之事则一味埋怨,归咎外物,不从自身寻找半分原因,即是萌生了"尤人之心",此心不除,必将为烦恼缠绕。若以未有一个显赫的出身而怨,则必当为虚荣所奴役;若以外人不善眼光而怨,则必当为戾气侵袭;若以命运不济而怨,则必当牢骚满腹。试想一个人为以上诸多恶念缠绕,何言克己?任凭恶念肆意生长,又怎会遇上好运气?

  孔子曾和子贡对话。子贡问:"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尤人则德益宏"与圣贤所推行的"恕"道颇为相似,皆重修德容物。它是要人们怀一颗宽容之心,而非欲塑造一具不辨是非的麻木之魂。"能克己则学益进"之"克己"并非提倡一种逆来顺受的观念,而是宣扬一种在坚守中却能积极向上的精神。它是在犯错之后,能够沉下内心,细思原由,不轻易归咎他人的内省;它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纵然一事无成,却能够由于竭尽全力而坦然释怀的.胸襟。就如苏轼,纵使怅然于仕途,却终究能够"一蓑烟雨任平生"坦坦荡荡立于人世;就如司马迁,纵使罹遭隐隐创伤,却终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时代作不朽之文章。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

  万物更替,斗转星移。世间万物都难奈时间巨浪之淘洗,终将消逝无痕迹。时间可以让原先各自珍重的事物变成一文不值,也可以让原先各自的怨怼变得毫无意义。如故事中的余杭生,在青年时期以文字自得睥睨外物,深不为礼,同为赴试而为人谦逊的王平子难堪其傲以致有"文人相轻"之意。可是,岁月如利刃,无论你是否愿意,终将砍削那高凸的棱角;岁月如秋霜,无论你是否允许,终将染白那乌黑的双鬓。微微沉吟,更又何必为那琐碎之事耿耿于怀,徒添戾气。

  故事的结尾这样说,又经过许多年,当其二人再次相遇时,行状已与昔日大异,原文如是:"(王平子)遇余杭生与旅次,极道契阔,深自降抑,然鬓毛斑矣。"此情此景,正是作者对其二人历经沧桑后,包容外物、淡看世事的写照。彼时,其早已不为红尘中所谓的富贵羁绊,更又何必驰骛于纷纷扰扰的科考途路?

读《聊斋志异》有感12

  《聊斋志异》是中国小说史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清朝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话的形式写出来的。譬如:人可以变成老虎为哥哥报仇;小孩的灵魂附在蟋蟀的身上,而蟋蟀所向无敌;人和鬼魂可以结为夫妇;花妖和狐女也像人一样可亲可爱。我看完这本书以后觉得蛮恐怖的,里面都是一些神啊,鬼啊,主要是说道士驱魔,里面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好的妖怪,却被道士误解,总是想着怎样消灭她们。

  《促织》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小说写了一个皇帝爱斗蟋蟀,就不断地让百姓进贡蟋蟀,一个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亲千辛万苦找来的蟋蟀,害怕地跳了井。后来这个孩子变成了一只蟋蟀,他不仅斗败了所有的蟋蟀,就连大公鸡都不是他的对手。统治者的小小爱好,竟害得百姓家破人亡。

  我很喜欢这部小说,哈哈,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神、鬼的小说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的精彩,虽然没有图画,但作者却描绘得栩栩如生,精妙绝伦。

  妈妈看我在写读后感,就过来跟我说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带我去过山东淄博那边的聊斋园,说等我再大一点就带着我去看看,妈妈说她去的时候正是旅游淡季,园里几乎没什么人,一个叔叔带着她进入园内,阴森森的,好恐怖哦,那里还养了很多狐狸,出来一个村庄就是作者蒲松龄的故居。我听了觉得很好奇,觉得值得一看。

读《聊斋志异》有感13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中的狐妖鬼怪生动形象,有善良的,会报恩的狐妖鬼怪,也有专门害人,形象恐怖的恶魔。

  其中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其中较为恐怖的一篇《尸变》。这一篇写的是一队由四个人组成的车队,在傍晚的时候已经非常劳累。

  于是便打算在附近的一个旅店住下来,可是去掉店里后,那个店长老头却说已经住满了,实在是空不出房间了。

  但是车夫们已经非常劳累了,而距离城中还有四五里地,便要求店长老头给他们一个住处,这时店长老头给他们了一个住处。

  便问他们可以不可以,而车夫们因为已经很劳累,于是乎便说,只要可以住的地方就可以,随后,老头便带他们来到了地方。

  原来啊,老头的儿媳妇在不久前刚死,而他的儿子在昨天出去购买作棺材需要的.材料了,但是他的儿媳妇的尸体就放在这里,没错,这里就是停尸房。

  要说这停尸房啊,也是够阴森的,才进来就看到风吹动了盖在女尸上的布,女尸隐隐露出了脸。

  吓得其中一个车夫大叫了一声,而其它几个车夫却不以为然,告诉那个车夫不要害怕,几个人便很快入睡了。

  过了一会儿,其他几个人早已熟睡,只剩下他睡不着,就在这时,他隐约听到了尸体那边传来了声音。

  车夫睁眼一看,看到女尸向他们走过来,他不敢出一点声音。

  女尸走到他们面前,轮流对着他们吹气,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终于轮到他了。

  他大气不敢出,连忙把被子拉过了头顶,过了一会,外面好像恢复了平静,车夫慢慢地往外偷瞄了眼。

  已经没了女尸的身影,于是急忙爬起来,叫醒其它车夫准备一起逃跑。然而他发现其他人早已没了气息,只能一个人拼命地往外跑。

  车夫丝毫不敢停歇,因为他发现女尸不知何时早已跟在他的身后,他跑到一座庙前,朝着寺庙呼救。

  终于一个小和尚出来开了门,车夫急忙说明情况请求帮助,可小和尚却不相信他,关上门回去了。

  眼看女尸要追上来,车夫连忙向着庙前的一棵大柳树跑去,女尸也跟了上去,女尸往左追,他往右跑,女尸往右跑,他就往左跑。

  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女尸没了耐心,便伸手抓他,却因为指甲太长反而被卡在了树上,女尸丝毫不能动弹,不久后,身体也慢慢僵硬,不能活动了,车夫也因此活了下来。

  《聊斋志异》这本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神鬼狐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

读《聊斋志异》有感14

  繁星闪烁的秋夜,我又一次在灯下捧起了《聊斋志异》,说不清是第几次读它,但每次读完心中都会激起异样的涟漪。《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郭沫若曾说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个评价非常贴切。

  其实我对于聊斋的印象源于小时候的电视剧,伴随着惊悚恐怖的音乐,一盏灯笼从漆黑的夜色中显现出来,飘忽不定如摇曳的鬼火,慢慢地画面开始切换:窗外被夜风掀动的修竹,窗内执笔疾书的文弱书生。小时候看《聊斋》为的是那份让人痴迷的惊悚和幻象,时过境迁,沧桑的二十年后再来重温经典,却不得不被那些善良多情的奇女子而感动。狐精鬼怪幻化而来的少女个个倾国倾城聪慧过人,她们变化多端,嫉恶如仇,知恩图报,重情重义胜似人间儿女。我常想假如没有这些光彩夺目的女性,《聊斋志异》必会逊色不少,纵使蒲松龄再文采出众也无法让这部书流传千古。或许作者之所以如此浓墨重彩刻画这些女性,也是因为在她们身上寄托着自己丰富的爱情理想。

  完美的爱情该是什么样呢?在蒲松龄看来要么就是像王子服和婴宁那样一见钟情的,婴宁是《聊斋志异》中被刻画得最生动的女性形象,她美丽清纯,娇憨天真,最动人的就是那阵阵银铃般的笑声,闻者无不为之倾倒,不由就跟她一起笑出来。上元节被母亲催促着出门的王子服,在郊外偶遇风华绝代的狐女婴宁顿时心如鹿撞看痴了过去,只见她手持梅花笑容甜美,他惊为天人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婴宁咯咯笑着:“这人目光灼灼像贼一样”遂丢下花跑远了,王子服捡起梅花怔怔地看着从此相思成灾。我不由想起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简直道出了王子服的心声。爱情来得如此突然没有预兆,天真烂漫的婴宁如一束阳光照进了王子服的心灵,他的世界从此阳光明媚。尽管他们后来也曾遭遇波折,但我相信那初遇怦然心动的美一定久久地藏在他们心里。这样的爱情多美!

  完美的爱情还应是生死相随的。史举人的女儿连城貌美如花,工于刺绣,和才华横溢的贫寒书生乔生因一副《倦绣图》结缘,有诗为证:“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得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峨。”两人互相倾慕,情愫渐生,无奈连城却被贪财的父亲嫁给了盐商的儿子郁郁而终,乔生前去吊唁,痛哭一场也死了过去,一缕幽魂飘飘荡荡追随连城而去。在黄泉路上终于找到了她,两人历经千辛万苦双双还阳结为夫妻。爱情就该这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她仍是那个一生一世愿成双的人。

  完美的爱情又怎少得了成人之美肝胆相照,狐女红玉和冯生相爱却不被冯父所容,红玉离去前助冯生娶了清白人家的女儿卫氏,自己隐居山林,几年后冯家遭遇飞来横祸,父亲,妻子相继惨死,儿子生死未卜,自己则身陷囹圄,几年后再见天日早已物是人非,面对萧条的庭院冯生正暗自垂泪,不料红玉竟带着劫后余生的儿子回来了,红玉不仅救了孩子,还帮他操持家务家道慢慢兴盛起来,最让人感叹的是冯生竟在她的帮助下考取了举人,种种恩义让铮铮铁骨的`男儿都汗颜。有妻如此,夫复何求?虽说世上爱情千姿百态,但无一例外好的爱情一定是滋养人的,能让平凡的日子鲜活靓丽起来的。在这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中,无疑寄托着蒲松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聊斋志异》带给人最大的感受还在于它敢于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的社会制度。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特别是清朝二百多年间从未断过。更别提秦始皇焚书坑儒多么惨无人道,而《聊斋志异》却堂而皇之地对其讽刺挖苦,让人读来拍手称快。如那篇《梦狼》白老汉在梦中看见儿子的衙门内站满了狼,个个面目狰狞,凶相毕露,而儿子见父亲远道而来竟用一整条狼来做餐招待他们。更绝妙的是白老汉亲眼看到儿子在拒捕时陡然变成了斑斓猛虎。谁能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梦?而不是梦幻版的官场现形记?

  全书最让人称道的还在于对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考城隍》中那个叫做宋焘的廪生,去世后被请到阴曹地府去考试,凭一支生花妙笔,赢得考官青睐,考取了河南城隍神一职,又如《叶生》诗词歌赋首屈一指却在生前屡试不中,空有满腹锦绣文章,后来终于在好友帮助下考中了举人,衣锦还乡时才发现早已死去多时,于是一缕幽魂顿时涣散。这不能不说是对科举制度的谴责,一辈子不得志的小文人竟只有在地府才能重用,朗朗乾坤天理何在?而文中的人物与作者何其相似,从某种程度看竟像是作者人生经历的衍射。蒲松龄满腹经纶却一生失意落魄,屡试不中,直到七十多岁才考为岁贡生。隔了一个甲子,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早已垂垂老矣,我想就算考中都是凄楚多于欣慰的吧!

  佛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一部《聊斋》读完之后大有痴人说梦的错觉,清代文学家王世贞这样评论《聊斋志异》:“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鬼唱诗也好,人间语也罢,都是作者内心愿望的达成,都是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即便我们读来都是魅影传说又有何妨?不过是谦卑的灵魂在夜半时的絮絮低语!还是姑妄言之姑听之罢!

读《聊斋志异》有感15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

  《聊斋志异》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画皮》、《小翠》、《促织》等。《画皮》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是非,不能光看一个人的表面来妄下定论。《小翠》这故事告诉我们要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故事讲的是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一只狐狸逃到了王府,并在王夫人的床底下躲了一夜,其实这狐狸就是小翠的母亲。不久,一位妇人带了一个少女登门,说要把女儿嫁给王夫人的儿子王元丰。过了几天,王元丰在屋里一直喊热,小翠并没有注意,过了一会儿,王元丰竟然闷死了。王元丰的死只是一场意外,王夫人没弄清来龙去脉就把小翠赶走了。

  这些名著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罗贯中通过《三国演义》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群雄纷争、英杰辈出的战乱年代,去结识忠肝义胆的关云长、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狡诈多疑的曹操等典型人物;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描写出了他们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西游记》则是一部伟大的神话,作者吴承恩凭借天才的想像力将神仙、妖怪和普通人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曹雪芹的《红楼梦》呈现出一批可爱又可怜的青年男女,他们缠绵悱恻的感情故事感动了所有读者,成为千古绝唱;还有《聊斋志异》……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史上的耀眼明珠,其中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聊斋志异》。

【读《聊斋志异》有感】相关文章:

读《聊斋志异》有感(精选)06-21

读《聊斋志异》有感06-20

读《聊斋志异》有感04-04

读聊斋志异有感03-11

读《聊斋志异》有感(集合)06-21

读《聊斋志异》有感【精】06-21

读《聊斋志异》有感14篇04-16

读聊斋志异有感15篇03-23

读聊斋志异有感14篇03-22

读《聊斋志异》有感15篇04-0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