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精选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红楼梦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红楼梦有感1
我们的一生都不一样,在我读了《红楼梦》之后,才知道每个人的人生是多么奇幻多变呀!林黛玉的人生是悲惨而又无助的;王宝生的人生是美好又悲惨的;王熙凤的人生是泼辣又狡诈的;薛宝钗的人生是巧妙的……
《红楼梦》;又称为《石头记》,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当代红学家周汝昌教授曾经说过:“要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学,那就一定要读了《红楼梦》,读懂了《红楼梦》,也就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红楼梦》是介绍林黛玉进了贾府后,贾府从京城大户直到沦落发生的故事。
文中的每一个人都告诉我一个道理:林黛玉告诉我做人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王熙凤告诉我:做人不可以太狡诈,要不然别人都不敢与你交友;贾宝玉告诉我:做人要珍惜每一分不易之财;薛宝钗告诉我:做人要谦虚,不能骄纵。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也给了我许多感触。让我感到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是比在《红楼梦》时要幸福得多,但我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会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呀!就凭我现在这个样子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记得我第一次出去买东西,因为妈妈买了鱼忘了买葱,就叫我去买。妈妈给了我钱也告诉我怎样去买,我就一边想一边走,走的在路上差点被一辆自行车撞到。到了菜摊,我支支吾吾地说:“阿姨买五毛钱葱。”阿姨马上给我五毛钱的`葱,在路上,我得意洋洋地笑着,甩着葱,就像得奖一样。但一回到家,妈妈就问我这葱怎么破破烂烂的。噢!这时我才想起我回来的时候在那把葱甩来甩去的,就像孙悟空耍棒呢!你看,我就买来了葱就沾沾自喜真是不应该呀!
读完了《红楼梦》让我懂得了自由、民主、上进……,而我这个上进心却是远远不够的。当我有一点小成就会沾沾自喜,而读完了《红楼梦》,我才知道人要有上进心,不能定留在原地。我读完了《红楼梦》才知道人生是这样奇幻多变的。
读红楼梦有感2
看完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大多数的人都会为书中的两大主角——林黛玉和贾宝玉那一波三折,却无法完美落幕的爱情感到惋惜,其实,说来说去,黛玉和宝玉也算是一对“无缘鸳鸯”了。
其实,历史上像黛玉和宝玉一样的无缘鸳鸯还有许多,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一个例子,虽然他们都是相爱的鸳鸯,却有缘无分,似乎是上天注定无法在一起,凄惨的和爱情使他们成为人们眼中的“苦命人”,读完此书,我深有体会。
或许大家都会不禁为最后命薄西天的.黛玉感到惋惜,因为如果她能够活下来的话,结局可能会更加美好,可是,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感受。
我认为,黛玉不够坚强,太悲观了。她一看到宝玉和其他女人在一起,便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然后绝望地回到房间默默地哭泣,却不懂得去争取,去拼搏,去打造自己的幸福。哭有什么作用呢,泪水又不会带给你一切,泪水又不会实现你的任何愿望,泪水只不过是你伤心的陪伴!我们甚至应该把黛玉当成一个“反面”,我们会为了目标努力,奋斗,会向着目标前进,而不是像黛玉那样退缩!
再来说宝玉,贾府里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混世大魔头,我觉得他更是个好色之徒,一个花心大萝卜,如果他不花心,黛玉就不会痛心,更不会绝望了,就是因为他的花心,让黛玉对这动摇不定的爱情不敢苟同。
说来说去,读完这本书,我总算知道了黛玉和宝玉之间,懦弱和花心就是“致命绊脚石”,更是他们成为“无缘鸳鸯”的原因!
读红楼梦有感3
记得有一个笑话,是用一句话概括四大名著,有人这样说:《西游记》是一个人和一群妖的故事,《红楼梦》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三国演义》是一群男人的故事,《水浒传》是三个女人和一群男人的故事。
概括出来是如此简单的事却演绎了四部华丽复杂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可算其中最为华丽复杂的了,作为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华丽的文藻,跌宕的情节,浪漫的想象以及智慧的铺垫都促使其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流传至今。
而国际红学会的成立更突出了它的重要影响,毋庸置疑,作为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国际组织,它为《红楼梦》的传播与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但我并不关心它所研究的《红楼梦》中人物的社会原型,因为无论原型是谁,《红楼梦》的价值是不变的。
大观园是清朝贵族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上演了一个家庭的起起伏伏。而正是这起伏透露了封建制度的盛衰。曹雪芹借贾家描绘了一幅当时社会的政治图,借贾宝玉表达了封建反抗精神。当然,这政治里也不乏儿女情长。
宝玉含玉出生,这似乎注定了他不同寻常的性格与人生。他是贵族社会里的花花公子,也不乏痴情;他不愿读三纲五常,却偏爱“歪诗”;他不结交权贵,“没上没下”。这一切并非仅仅体现他玩世不恭的性格,更体现了他抵抗封建思想、反对等级制度的精神。
《红楼梦》第七回,写宝玉遇见秦钟引发了一阵感慨:“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可恨我为什么生的这个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的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比他尊贵,但凌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真把人图荼毒了。”这一番话,真可谓切实道出了宝玉的心声,他骂自己为“枯株朽木”“粪窟泥沟”,正是这两个词将封建社会达官贵人的丑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也体现出他对富贵豪门的厌恶。
还有一人,宝玉与他亦是相见恨晚,此人便是蒋玉函。宝玉更是因他大承鞭笞,在《红楼梦》里,这一次是宝玉挨打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差一点要了命去”。贾政如此打宝玉,原因却有些模糊。
导火线应是蒋玉函失踪,忠顺府派人来打听,使贾政知道了宝玉和蒋玉函的`来往,知道了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其次,便是贾环的诬陷,说宝玉淫辱母裨,对金钏儿未遂令金钏儿投井自杀;贾政又想到了他平日荒废学业,由此来了气,才有了这一出“宝玉挨打”。
但细看这原因,先是与蒋玉函的来往,和与秦钟一样,正是宝玉不愿结交权贵,追求真情谊的体现。
而金钏儿,不过是宝哥哥众多妹妹中的一个,这就引到了宝玉柔情的话题,这一点是不得不提的。
宝玉本生在一个多是女人的大家庭里,又因生来带玉,备受家里老人的宠爱,自幼当女儿养,天天和小姐们混在一起。这便为宝玉性子里的“女儿气”打下了基础。
再者,宝玉认为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本比男人干净,这也使他常常远离男人,宁愿躲到女人堆里。所以,后来他才住进了大观园。
或许有人不解这能说明什么,其实这也是宝玉不满封建贵族的反映。在封建社会,做官的都是男人,而这官“混”的多,“清”的少,男人们也代表了黑暗的社会。女人们躲在闺房,即便没什么优越贡献,但她们与代表黑暗社会的男人们对比自然好了许多。宝玉躲在女人堆里,或许是因他无力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只能选择逃避吧。
由此看来,宝玉的玩世不恭,掩盖了他反抗的内心。
再看宝玉的荒废学业。举一例,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省亲庆元宵”。在这一回中,曹雪芹借贾政像我们介绍了宝玉的才华。更介绍了宝玉的反逆。
单说草堂一处,贾政问宝玉:“此处如何?”宝玉答:“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哪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众人道:“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
宝玉道:“却又来!此处之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 天然图画 四字,正谓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钟不相宜……”
可以想象贾政之气,但能否看出宝玉之心呢?
宝玉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歪才情,可他为何不喜读书?因为读书就要读四书五经,宝玉并非厌恶读书,他只是厌恶读这些禁锢人们思想的文章,对于那些自由文章,也就是“邪诗歪文”,宝玉还是很中意的。
宝玉在大庭广众下顶撞父亲,自是叛逆,对于他父亲口中的自然之景又大加鞭笞,他反对人为建造的自然,亦体现了他追求“真”的心意。宝玉的才情注定埋没在封建纲常礼教的雾霭里,注定扼杀在封建顽固的势力里。
看他反对古板,看他反对呆滞,他内心的新思想就这样一点一点亮起,又一点一点熄灭。宝玉所代表的新阶级也这样一点一点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朝时,《石头记》相当于现在的淫秽书籍而被禁止,文字狱里,亦遭到了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它能顽强的保留至今,且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之一便是从宝玉身上明显体现出的反抗封建的精神。
这来自贵公子的反抗,如此。
读红楼梦有感4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及其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
《红楼梦》里包含了很多当时的政治关系,我很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作者曹雪芹在第五回合就把《红楼梦》里人物的结局都告诉读者了,但读者还是很愿意读下去,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底是有多么深厚。
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大方得体的宝钗、男孩子气的湘云、细心照顾宝玉的袭人、脾气火爆但讲义气的.晴雯……在《红楼梦》里众多人物中,我最欣赏王熙凤。同时,也最可怜她。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还没出来,声音就已经传来了。这时,我不禁想问,这声音的主人到底是谁,长什么样?
当王熙凤一出场,所有的颜色都呼啸而出——一大群丫鬟簇拥着,可见势力之大!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作者对王熙凤的判词。
在第六十五到六十九回中,我才真正领悟到王熙凤的“机关算尽”。贾琏不是在贾赦死的时候偷偷地娶了尤二姐吗?那是凤姐小产,参与了“金屋藏娇”这件事的人都瞒着她。等她知道后,在极度暴怒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冷静地规划好一切,把尤二姐关进了一个精心打造的“监狱”里。先放着尤二姐的可怜不说,王熙凤在盛怒下的冷静、不迁怒是我所佩服的。
王熙凤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在管家方面也不差。
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好人缘。王熙凤是一个喜欢抓权的人,所以她不可能像宝钗一样“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更何况凤姐的管理能力也不容小窥。
在《红楼梦》里,从贾府,宁国府的佣人的口中就可以发现。他们对王熙凤恭恭敬敬,并不是因为仰慕,而是害怕。
兴儿眼中的凤姐——“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堆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凡丫头们二爷多看一眼,他有本事当面打个烂羊头。”但我觉得这不怪王熙凤。她不到二十岁嫁到贾家,又要管好这么庞大的一个家族,自己的丈夫又不老实,这也是迫不得已。我很同情她。
《红楼梦》里没有坏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也有着不同的悲剧。上帝对我们是公平的,没有哪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红楼梦》是一本好书,它充实了我的假期。
读红楼梦有感5
前世的情缘,后世来还。一段神话,揭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块宝玉,勾出如烟如云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脉情思,让我们回味再三。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题记
“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十三岁的我,手捧红楼,带着未成熟的古文底子,带着懵懵懂懂的好奇,夜读“红楼”。
寒塘渡鹤影,夜冷葬花魂。红楼梦中梦难醒,叹今生,谁舍谁收!恍惚间似乎有些明白雪芹先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悲凉无奈。“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我闭眼,黛玉苍白消瘦的脸似乎在眼前浮现,离我那么远,又仿佛触手可及,等快要触摸到时,又快速的溜走,留给我一阵落寞。那一夜深陷红楼无可自拔。
初见时,她在心里嘀咕一声“何等眼熟到如此地步”,而他却直接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或许,今生的缘与孽,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命运伸出手,将种子埋下,幽秘的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无论结果将会怎样,我们都无能为力。当所有人都料到了绚烂的开头,谁又见得那命中注定的结局?有时候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时常狂风大作;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却时常悲欢离合。生活的反复无常,谁也始料不及。
黛玉无父无母,寄人篱下,所以处处小心,生怕惹人耻笑。这个敏感少女似乎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宁愿竖起全身的刺,用尖锐刻薄的话来保护自己。她没有史湘云的勇气醉卧芍药丛中,亦没有薛宝钗的心情:“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泪流。”所以,当她爱上宝玉时,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也没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深情告白,她只是默默地在宝玉身后,将这一份感情隐瞒,默默站在在这浮华之后。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故事,终于到了结局,这一生的乱世,也终该落幕。
一边是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另一边却是悲欢离合,哭声震天!在黛玉临死前,竟连宝玉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原来爱,就是那么渺小,那么虚妄。
心悦君兮君不知呵……欲语泪先流。这也怨不得你我,只怨情深缘浅,只能修得共船渡,不能修得共枕眠!
我想,如果能选择来生的话,像黛玉那样的'女子,她应该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洒下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目光交汇的刹那。
但是,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有些擦身,已是一世。
再也,回不去了。不能回头了,走的再远,也达不到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回不到想要的梦境。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渐行渐远,逐渐发现树影凄凉,最终到达生命的荒漠。
睁开双眼时,书上已是一片潮湿。
读红楼梦有感6
《红楼梦》是一本古典文学爱情悲剧,书中以宝玉,黛玉的故事为主线,为我们描绘了“金陵十二钗”——十二位性格不同的女子各自的命运,也衬托出了贾府由盛至衰的残酷现实。
黛玉和宝钗是文中主要的两位女子,她们都才华横溢,但是她们的性格却天差地别。先说黛玉,她说话总是尖酸刻薄,时常多愁善感,哭哭啼啼,作的诗都是比较凄凉的文笔,是因为她寄人篱下,从小就面对着残酷的现实,她总是对他人充满恐惧。这样的人往往不受欢迎,朋友也一定不多。而宝钗从小衣食无忧,接受良好的性格和文才两方面的教育,所以她总是为他人着想,心比较开阔,性格比较大度随和,她的诗文笔乐观,美好,连小丫鬟也喜欢和她亲近。这样性格的人都很受欢迎,不管和谁都能做朋友。
我们不只需要聪慧的头脑更要良好的'性格,因为性格往往决定着命运。一个良好的性格可以使你事半功倍,一个良好的性格可以使你拥有成功的命运,“德智体美劳”我们把德字放在第一位,说明EQ往往比IQ重要。而在生活中的我们有做到吗?比如,“孝顺”,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做到孝顺父母,是人之根本,我们不用做得轰轰烈烈,只要在父母劳累时为他们沏杯茶,或捶捶背,在空闲时陪他们聊聊天,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回报他们……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再比如“尊敬他人”别小看这四个字,它可以让你在学校拥有朋友,可以让你受到别人的尊敬,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不管好的还是坏的性格都陪伴你一生让我们拥有良好的性格,去展望自己美好的未来。
读红楼梦有感7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花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去,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把美好的事物摆在你面前,然后对其肆意糟践,直至其摧毁,不复存在。这就是残酷。
这个假期再次拜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相对于上一次的粗读,收获颇丰,我的心在颤动,因为我看见了美好的爱情被封建世俗禁锢,折磨的面目全非,并最终因为爱情本身不容分离而走向死亡这一残酷过程。
然而,在这残酷的现实中也有创造美的契机,当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在黛玉逝世,宝玉出家后,也随之涅槃,让当时的人们明白,有些事物不会因时间变迁,人为摧毁而改变的,那便是——爱情。
还记得“木石前盟”吗﹖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子,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要以毕生的眼泪来换他,于是就决定随他下凡历劫。这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的'前身,林黛玉则是绛珠仙子转世,所以,这就注定了他们一生的爱恋吗?
当宝、黛共赏《西厢记》,宝玉以张生、莺莺隐喻自己与黛玉,黛玉感极生嗔。当神魂飞荡的宝玉借《西厢记》的话向沉醉于《牡丹亭》里的黛玉表意时,黛玉不知是哭是笑;当芒种节时,黛玉在园内伤春愁思,掩埋残花落瓣,不由的感花伤己,最后是宝玉为她拂去心头感伤;但谁都没有想到结果会是那样—宝玉成亲鼓乐喧闹之时、正是黛玉魂归离恨天之日。当宝玉了解一切之后已然迟了,最后居然出了家……
有时我在想,是不是上帝在赋予人类感情时故意制造一个挫折或悲剧来为人类生活添加色彩。如果它不想世界只留下惋惜与失落,那就请在创造一个世界,让他们共走曾经未走完的路吧!
因为上帝的错误安排,弄得人们只有一次次的接受苦难的洗礼。于是便有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灵魂之爱,陆游与表妹唐婉的绝诗之爱,仲卿和刘兰芝的凄美之爱;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有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绝句。
可以说,人每前进一步,就有被爱灼伤的灵魂!
《红楼梦》代表一种无奈,明明相爱,却挣不开世俗的枷锁。
《红楼梦》代表一种选择,它将用生命之泉来洗净爱情的沾污物。
《红楼梦》更代表一种觉悟。它告诫人们只有真正的爱恋才值得付出一切去捍卫。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天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悲伤。
读红楼梦有感8
这个学期学校里发的第一本书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们中国文学宝库里的一座丰碑。这本书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恶,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
《红楼梦》中的人物有很多很多,他们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然而,我看来,贾宝玉是最为奇特的一个了。他出生的时候嘴巴里居然有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玉上面还有许多字,大家都很惊讶,就叫他“宝玉”;当他长到七八岁时,就非常淘气,但是也十分聪明。
这个故事是一块灵石上的,从头到尾讲了四个兴旺的家族逐渐衰败,甚至灭亡的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落,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想要变得更好,比别人都要好,而家族里的任何一个人稍微有点不怎么好,就认为他以后就干不出什么大事业来,而他们也不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才会衰败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方面不好,就因当勤能补拙,把自己的缺点弥补好,甚至变成优点。
读红楼梦有感9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只是一首红楼,读罢口齿沁芳;竟是一曲红楼,看毕其乐无穷。歌尽了帘外海棠,锦屏鸳鸯,也画绝了穷困潦倒,岁月沧桑。铺开人世的画卷,可我却回味无穷,乐在其中。
初读红楼,只是七岁的小不点儿,才读几回,便觉有趣:“青埂峰在哪儿呢?我若去了,会不会捡到补天石?三生石畔真的有绛珠仙草……”之纠结于宝黛钗三人的微妙关系,甚至还着急于黛玉的“柔弱”、“多愁善感”、“体弱多病”……但大体还是看不懂的',满纸的“贾这贾那,”眼花缭乱的名字,听不懂的弦外之音……却让我隐隐觉得好玩,比什么“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有趣多了。
一本红楼,几缕芬芳,乐在其中,乐在“稀奇古怪”的词句中。
又饮红楼,便是十岁的少先队员,是从妈妈在听“蒋勋细说红楼梦”的评书中的只言片语中起了兴致,诸如“甄士隐”实为“真事隐”,“霍启”实为“祸起”等等。还有绛珠草和神瑛侍者便是黛玉与宝玉……一瞬间,我觉得这书其乐无穷又其妙无穷。我反复再度,可她就像解不开的九连环,非得黛玉的柔荑来“点石成金”,可我没有黛玉的机敏,自是不懂,可总是快乐的,毕竟只有解那解不开的九连环才其乐无穷。
一曲红楼,几多玄妙,乐在其中,乐在“环环相扣的情节”中。
再品红楼,已是十三岁的清雅少年,那日,我正热情洋溢地大声朗诵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妈妈却笑我:“这写尽红尘的诗,你竟读得慷慨激昂,服了你了。”我大惑,何为“写尽红尘?”带着问题,我再次被这红楼灌得酩酊大醉。可是“酒入欢肠千杯不醉”我继续“畅饮”,闭关修。终于,在脂砚斋老先生的帮助下稍有起色:“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空。”世间不过是一场空,起起落落,谁盛谁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初心未改,是否问心无愧。于是我带着浑身“酒气”,出关云游,手上一坛坛酒罐子,装满了快乐。
一梦红楼,几许兴亡,乐在其中,乐在“起落无常的红尘”中。
红楼一梦梦难终,字含冷香乐满舟。我载舟飘去,载满欢乐,乐在其中,在红楼难以言喻的玄妙中。
我载舟,继续远游,在一卷红楼中,乐而忘归。
读红楼梦有感1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将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创造,《红楼梦》这幅画卷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经问世就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另外还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号。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出生在贵族家庭,年仅十岁的他亲眼看到家庭遭受沧海桑田的变故,对封建统治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从1752年起,他终于挥洒出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
贾宝玉,荣国府的嫡派子孙,衔玉而生。为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灵石。从小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贾宝玉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聪慧异常,出类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宠儿,但命运却不由得自己做主,与林妹妹相契相知,抒发真性情真心意,却被逼着娶了宝钗,终离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
林黛玉,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她绝丽脱俗,雅若天仙,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才华横溢,个性纯真灵净,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她常怀隐忧,感物伤情;暮春时节,见落花飘零,就锄坟葬花。最后黛玉泪洒百日,泣血而死,还了前世情缘,留下悠长的深思。
还有王熙凤。她的出现处处吸引着众人的眼光,她处事圆滑,眼观六路,八面玲珑;她阴险恶毒,心狠手辣,弄权夺势。但这并不能用反面人物来简单归结,她是开心果,上哄得贾母其中宠爱,她又是脂粉队里的英雄,下管的婆婆丫鬟们服服帖帖。最终因她胆大妄为,不给别人留活路,落得个疾病缠身、无力回天的下场。
从王熙凤这小小的一角,足以映射出封建贵族家庭的腐朽和道德沦丧,预示着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的走向崩溃。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永恒话题。西方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的说法,据说原是歌德的话。在中国,《红楼梦》也是说不尽的,已经说了二百多年,今后还要说下去。
读红楼梦有感11
《红楼梦》这本书是我从十一岁开始读的,它是所有我读过的书中我的最认真的。每每看起这本书,我就完全沉浸在书的情节中了。
起初看这本书,只觉的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结果十分悲惨。
贾宝玉本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因一株名为“择珠草”的草而枯萎,便以甘露灌溉,得以长生
,这“择珠草”为报恩情,特降凡历劫,以还灌溉之恩。殊不知“择株草”就是现世的林黛玉。正因为这一次报恩才引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一段痴情。
书中重点写了贾宝玉
黛玉
宝钗等人,而其中我最不喜欢的是宝钗。尽管他善解人意,心灵手巧还事事做得周全,我却依然对她产生了不好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它阻碍了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而且众人设计宝玉用偷梁换柱之法,把黛玉换成了宝钗时,宝钗明知道原委,却依然遵从贾母等人的吩咐,害的宝玉
黛玉最终阴阳两隔,而更为令人心痛的是黛玉是在宝玉
宝钗成婚之时香消玉损的,而事后好些天宝玉才知道这件事。
读红楼梦有感12
红楼往事梦一场,黛玉后知满忧伤。——题记
青纱素帐,黛玉你的房间如她一般素雅。
手中怀拥着一本《红楼梦》,闭上眼睛轻嗅着季节的芬芳,仿佛一睁开眼便会望见你那婀娜多姿的模样。一颦一笑无不忧伤,“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啊黛玉,你究竟是怎样的女子?
宝玉第一次见到她时,他说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颇有美人之资,却“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为何黛玉她会如此“凄美”,是否已看破了红尘,还是对这世界有所不满。。。。。。我已明了,“凄”是因为她身世凄凉,体弱多病,她的外延内涵和艺术却是如此“美”,是一种柔弱美,是一种病态美。
有人说:“女人都是水做的骨,”林黛玉又何尝不是呢?在三生石前,她得甘露脱草胎而成人性,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的泪全还给他。”上天注定她要为那贾宝玉流尽一世的'泪,她那一颗一颗晶莹的泪编织了一场梦,交织回荡着她那深切悲痛的爱情心曲和疾愤抑郁的叛逆心理。
思绪仍未停止,梧桐碧以潇潇,我可以看见她从婆娑摇曳的树影下缓慢地走了出来,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挽着莹白轻纱,便在水边葬起花来,好一首《葬花吟》,好一句“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满是忧伤的情怀,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也只有她这般的女子会为落花寻归宿吧。
有人知她的弱不禁风,有人知她向往自由,又有几人知晓她的那份坚强。林黛玉便是《红楼梦》中最坚强的女子,谁说眼泪是懦弱的表现,林黛玉的泪不是软弱,不是屈服,是对这黑暗的社会的无声的抨击。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她是多么勇敢,她用死来向社会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她在抗议!
从古到今,又有多少巾帼英雄呢?孝女花木兰替父从了十年军,忠孝两全,十年归来放弃功名利禄,和家人共享田园之乐;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放下一切安逸的生活,给天下百姓带去希望。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些不正是向我们证明巾帼也是不让须眉的!
将目光放向窗外,已是正午,蝉鸣有些忧伤,我微微一笑,正所谓知我者莫若蝉儿也。风抚过绿叶,触到我的面颊,渐渐地便泛起了睡意,将《红楼梦》枕在胸口,口中喃喃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读红楼梦有感13
网,勾勒起来似乎很简单,左牵一道丝,右连一道线;
网,编织起来又似乎很难,上编一条,下拉一根,谁知道什么时候忽然错了位断了线;
终于一张网结成了,一张世上独一无二的网。
可你又知道,这张网包容了多少种感情,交织了多少的汗水。
老老少少的亲情,姐姐妹妹的友情,男男女女的爱情,早就在这张网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站在网中央,放眼望去,一条条网线是那么的清晰,上面似乎还有许许多多闪亮的光芒。
一是宝玉和黛玉的恋爱悲剧,它带出使二钗和婢女的.婚姻不幸,是这网中的一条主线。
二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府的衰落,凤姐探春的理家和失败,也是这张网中的一条主线。
三是贾政宝玉父子围绕着走什么人生道路而展开的矛盾,它涉及到宗教教育科举入仕等制度,又是着网中的一条主线。
网,网罗着多少欢乐,网罗着多少不幸,网罗着多少遗憾。
读红楼梦有感14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生动地描述了18世纪末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具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色,值得后人品味和欣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中国书法、绘画、诗歌、歌曲、音乐等一切优秀的传统技法。并展现了一个社会生活的悲剧。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起读《西厢记》,埋黛玉的花,救花救蝶,文清补皮毛,鲍芹造雪,黛玉烧文稿等。这些也都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的浮图、诗意的眉眼、聪慧的表情、深邃的笑容、动人的垂泪、脱俗的品味和天生的文采,这些都是作者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艺术修养培育出来的结果,她那充满诗画的特殊魅力始终荡漾在十二钗群里,东方文化的芬芳也就此散尽。曹雪芹真实再现了《红楼梦》中人物的复杂性,让我们读起来仿佛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不可能是德、笨、善、恶、公平、正直的。不仅贾宝玉、林黛玉是把作者的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放在一起的主角,就连臭名昭著的人物王力可凤姐也没有把她全部写坏,而是在可憎中夹杂着一些可爱,从而表现出各种矛盾复杂的现实情况,形成迷人的现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艺术描写,揭示其不同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一些不成文的、没有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中也有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读红楼梦有感15
犹记结语:“说到辛酸处,荒唐最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曹雪芹以细腻的笔法,生动描绘了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百态,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更以神话框架诠释了“幻想与现实,青年与暮年,人性与纲常,自由与责任,释道与理儒。”令人为其深邃的效果呈现而折服。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的贾宝玉。前些日子,一则“如果让贾宝玉做你的男朋友,乐不乐意”的话题登上新闻热搜,杭州二中四十多位女同学结合自身实际,竟意外给出统一的答案“不可能”。大家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吐槽他是“闺中良友”,是个没有婚姻自主权的家族巩固政治势力的工具,是个抛下怀孕妻子不顾,遁入空门的“渣男”……
但是重复红楼,我却对贾宝玉有了别样的见解。
首先,在我看来,贾宝玉是个有原则的人。他自小在胭脂堆里长大,对家里的姐妹们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也是对官场名利嫉恶如仇的一个人。有一回贾雨村来贾府,要见宝玉,老爷打发人来叫,他只得不耐烦的去换衣服,满腹牢骚,湘云在座,听了便说,你也该会会这些人,以便日后进入社会、官场的时候也好做人,宝玉听了这话立刻说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宝玉并反击,我也并无什么雅处,是个大俗人!在儿女情长与自身的志向之间,贾宝玉选择了捍卫自己的内心的纯净。这也是在宝黛之间,他始终钟情于黛玉的一个原因。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
其次,我想说说宝玉的文采。当众姐妹在大观园里开社作诗的时候,贾宝玉始终是落得个“无事忙”的称号,但这不能成为对宝玉文学造诣的最终评价。且看宝玉的小厮们的名字:茗烟、锄药、引泉、扫花、挑云、伴鹤。这些名字都是有一定规律的,第一个字是动词,第二个则是名词。一个会在佣人名字上费尽心思的富家公子,怎能只是众姐妹诗社的无事忙呢?况与贾兰等人一起同作诗时,宝玉的作品也时常得到他人的赞赏,可见宝玉的文采非同一般。
最后,我想谈谈宝黛的爱情。有一回宝玉闲散无聊,便携着一本《西厢记》来到沁芳闸桥边坐着阅读,在这暮春时节,潇湘馆中的林黛玉忽感桃花飘零,恐为污泥所染,便携着花锄到沁芳闸葬花,于是宝玉和黛玉在此相逢。在这个布满阴暗与约束的大观园里,两个人坚持着自己内心对自由,对美好,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不惜生命的反抗着,这才使得全书有了更加深刻的意喻,让宝黛的爱情有了独特的美感与力量。
贾宝玉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少年时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识自由活动,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读止,非为茫然,是所未有的心之平静。
【读红楼梦有感】相关文章:
读《红楼梦》有感01-08
读红楼梦有感01-01
读红楼梦有感02-21
读红楼梦有感【精】02-07
【热】读红楼梦有感02-08
读红楼梦有感【推荐】02-10
读红楼梦有感【热门】02-12
【精】读红楼梦有感02-13
【热门】读红楼梦有感02-14
【荐】读红楼梦有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