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14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史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读后感 篇1
经过半年来陆续阅读,我初步读完了《白话史记》一书,对该书内容有了一些概念性的认识,了解了基本结构与梗概。在此,把自己阅读本书过程中的感受与做法,谈几点想法:
一、坚持从头读起,自始至终读完全书。
我不善读文言文,通常只阅读《白话史记》,需要查阅有关内容的文言表述时,再去阅读《史记》原文。因为《白话史记》就是由史记原文译注而成的。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写成的史记130卷,依据史实进程,结构严谨,先总后分,逐步记述,要想读懂它,必须持之以恒,耐心读下去,直到读完为止,不能虎头蛇尾,只读“书头”。我感到,这样读书,越读越清楚,越读越深入,越读越有味道,以至达到非读不可的程度。
二、坚持重点阅读,力求提纲挈领,再及其余。
抓读书重点,首先要了解《史记》内容体系五部分(130卷之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的构成,知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要读好史记卷一百三十——史太公自序第七十,从中了解作者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学术背景、创作过程,以及他对史记各卷的最精炼的介绍,这对读好全书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读书的精力,重中之重应当放在仔细读好第一部分(十二本纪)上。
因为,一般说来,“本纪”是以帝王为纲,分国叙事,编年记事,续谱论事,记述了各朝各代乃至全国大事的纲要,形成了统领后面“世家”与“列传”的主体,其中尤以叙述秦、汉历史更为详实。而作者在后面叙述的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实际上是对十二本纪的续写,许多在本纪中简略叙述的人物传承、事件渊源、历史演变以及读者尚未搞清的问题等,在世家和列传中都有非详细的交代,都能找到问题所对应的答案。因此,只有把十二本纪读好读懂之后,再读后面各卷就容易看懂了,如能再回头复读十二本纪,那就更好理解了。
三、坚持读书思考,读记结合,理清头绪,有所消化。
读书是学习,读记更是学习。我读史记,也属偶然,仅凭自己的一时热情而读,只因自己在读书或写作过程中,时常要遇到很多与史记有关的问题,需要应用与求证,苦于没有系统读过史记而生搬硬套。另外,人们常用的许多历史典故、成语故事都出自《史记》,为此,我便来了兴致,下决心阅读全书,果真有所收获。起初,不知从何下手,初读两卷,一片茫然,看大不懂,也记不住,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心又不甘,遂改变方法,像蚂蚁啃骨头那样,坚持慢慢读下去,在书上边读边批注,边思考,作点读书笔记,用写读书随记的形式,读一卷本纪,写一篇博文在网上发表,读完本纪部分,先后写了十二篇读书随记,每篇随记都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在写读书随记的同时,我还将一些觉得有必要记述的历史事件,单独写成博文加以发表。如:太子驷(秦惠公)为何要裂死商鞅?替死在孝景帝之手的御使大夫晁错;一个更比阿斗扶不起的同裔皇帝刘贺等。又如:当读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及至本纪第十二时,发现汉代的帝王中,非刘氏不为王的世袭情况,也就想到了“张王李赵遍地刘”的'古人之言,便设法通过史记记述以及网上搜索,编制了从汉太祖刘煓汉高祖刘帮开始,西汉刘氏十二位皇帝的传世名册系统表,同样也发表在网上,这份传世表,辈分清晰,简明厄要,一查便知,一看就懂,便于对照与理解,因为史书所论及的传世人物,基本上都名列在这张表上,需要核对查找时,都可以骥表得知。
作者司马迁大体与汉武帝刘彻相终始,故史记所记述的是,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史实,也就是写到西汉孝武帝就结束了。至于以后的西汉刘氏皇帝,以及东汉的十二位刘氏皇帝及其朝廷大事,只能从前、后汉演义和其他史书中阅读得知了。
本文只说些个人的阅读方法,对作者的文法与写作技巧,不作评论,更不敢对本书枉加评说。
《史记》读后感 篇2
《史记》是汉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一部史学巨著,该书详细地讲述了中国从传说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之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这本书都有记载。鲁迅曾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这本书。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本纪”讲述了从五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历代统治者身上发生的故事。这一部分虽然没有面面俱到地介绍每一位统治者,但是它细致地描写了几位重要的统治者,比如秦始皇和项羽。司马迁在描写这些人物时非常客观,很少加入个人感情,只在描写人物的最后一部分会写自己对该人物的看法。书的这一部分记载有很多著名的历史故事,比如大禹治水、秦灭六国等。
《史记》的第二部分“年表”统计了历代值得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年表”分为十个部分,细致地记载每个国家发生的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年表”中也记载了很多特殊的自然现象,比如彗星和日食,这说明古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因此觉得它们非常重要,才会把它们记录下来。日食还被古人认为不吉利的。“年表”的最后几部分是汉代以来受封的王和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受封的人都是因为立了功才被封为侯,这说明封侯在当时是一种奖励。不过,也可以看出,这样大量封王封侯是存在隐患的,因为很多王和侯在得到地位后趁机反叛。
书的第三部分是“八书”,这一部分从礼仪、音乐、法律、日历、天文、封侯制度、修建的河渠和货币这八个方面描写了各时期的文化。其中,天文这方面最让我感兴趣。这一部分记载了古时候人们对各种天文现象的理解和这些现象被古人赋予的含义。由于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认为这些现象是未来的征兆,所以古人会通过观察天文现象来预测未来。
第四部分“世家”主要写的是古代出现的国家和一些人物。书的这一部分详细记载了历史上在各国发生过的事件。司马迁在记载国家时会先简要介绍这个国家的来源,然后再详细介绍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发生过的大事。这一部分也记载了很多历史故事,比如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越国被吴国消灭,越王勾践不忘耻辱,发奋图强,最终成功聚集起力量消灭吴国。不过,这个故事里的勾践有“尝胆”,却没有“卧薪”,这和我们通常听到的成语“卧薪尝胆”有所不同。
《史记》的最后一部分是“列传”,这一部分记载了许多著名人物的故事。在描写人物时,司马迁会先介绍人物的来历,然后再细致介绍人物的事迹,最后写自己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司马迁在这里介绍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屈原、荆轲和韩信。其中,司马迁细致描写了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故事始于燕王看到秦国消灭了很多国家,感到不安,于是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准备给秦王献上地图,然后趁机用藏在地图里的匕首杀死秦王。不料,秦王在荆轲打开地图要刺杀他的时候躲开了匕首,还砍断了荆轲的`腿,荆轲试图把匕首扔出刺中秦王,但没有扔中。最后,荆轲被秦王杀死。读到这里,我不禁由衷的佩服荆轲,他是一个有勇有谋、永不放弃、视死如归的英雄,他能为了自己的国家,不管会遇到多大的危险也不在乎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他认为国家的安危大于个人的利益。
读完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司马迁在写这本书时的用心。书中的内容非常详细,就连一些很细微的事件都能被记录下来,而且也真实可靠,说明司马迁不仅对历史有很深刻的理解,还花了很长时间为写出这一本书做过十分详细的调查。司马迁在著作《史记》之前,曾因为替一位投降的将领辩解而被判处腐刑,尽管受到了如此极端的刑罚,司马迁还是坚持完成《史记》的著作。司马迁永不放弃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希望有更多像《史记》这样的史书能够出现,让中国的历史能够传承。
《史记》读后感 篇3
我从初中开始读《史记》,直到如今,床头总还是摆放着这本书,虽然读了不下五遍,却仍然觉得,《史记》所蕴含的知识还远远不止我所理解的。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霍去病漠北决战,扬大汉雄风。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百姓与其团结一心,风餐露宿,终于制服水患,而使华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践卧薪尝胆,越国百姓与其同甘共苦,奋发图强,最终雪耻复国,而成诸侯强国。培根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是我们依旧需要中华民族聪慧的祖先给我们奠定精神基调。在我们构想宏伟蓝图时,给我们前车之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
《史记》读后感 篇4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最终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霍去病漠北决战,扬大汉雄风。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百姓与其团结一心,风餐露宿,最终制服水患,而使华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践卧薪尝胆,越国百姓与其同甘共苦,奋发图强,最终雪耻复国,而成诸侯强国。今日,这精神依然在发光,在弘扬。曾记得,在年初暴风雪肆虐的日子里,正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让我们挺过难关——武警战士扑在高速公路上顶着寒风奋力除雪,疏导交通;电力职工在高空连夜抢修受损电网,甚至付出年轻的生命;出租车司机在油价高涨的日子里,免费接送受困市民。古往今来,在困难挑战面前,尤其是在事关民族利益的紧要关头,众志成城往往能成为每个国人心中的一盏灯,指引我们跋山涉水,绕过道道弯,迈过道道坎,直至胜利的前方。众志成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道长城。
培根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趣味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趣味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应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完美,可是我们依旧需要中华民族聪慧的祖先给我们奠定精神基调。在我们构想宏伟蓝图时,给我们前车之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找到我们的幸福未来。
《史记》读后感 篇5
春申君——智与昏的集合
他,出人也,名歇,姓黄氏,招揽门客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曾以辩才出使秦国,并上书秦王说明秦楚两国友善相处的优势;他以命相抵,将入质于秦的楚国太子设计送回,其忠心、胆识可嘉。他就是春申君,本名黄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读完《史记》的《春申君列传》后,我认为春申君这一生可分为两个时期:智,昏。他出使秦国,以口才和智慧分析了其中利弊,使秦王改变主意,不攻打楚国,保住了自己国家的安全。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聪慧和极棒的口才。在入秦国为质时,因楚王得病,聪慧的黄歇铤而走险设计将太子送回楚国,他以命相抵,见他的勇敢,同时也为他的主动深感佩服。在这一时期,黄歇把自己的口才与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禁让人赞赏、感叹。
亲王放了他,黄歇回到楚国,几个月后楚王便驾崩了,太子继位。在这一时期黄歇的“昏”便体现出来。
贪心是一把刀,他最终还是被金钱、权利这些所谓的富贵蒙蔽了双眼,红颜祸水这一词让我真正领教到了它的威力。赵国李园及他的妹妹出现在黄歇面前,李园因知道楚王无子,便决定将其妹献给楚王,自身已被权势吸引,导致忘了初心的黄歇采纳了李园的建议,将怀有他孩子的女人送入宫中,王去世后,黄歇被奸人李园所害,死在了他的手中。正所谓: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助一人奔向光明的大门,不要被一时的“富贵”所吸引,勿忘初心,身为春申君的黄歇正是迷恋它们,才导致这样的`结果.细细想来当年的春申君劝秦王放弃攻楚,是多么一个能分析局势,能言善辩的人;后来设计太子回国,自已独自面对生死,又是一个多么智勇双全,有担当,忠心不二的人。可惜却听信奸人所言被杀害,果真是世事无常。
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原来的他在利弊之间权衡的很完美,就在一念之间,使自己落得如此下场,可见人言可畏,心中要有杆秤,来衡量是非对错。
窗体顶端秦始皇———强大却不懂仁政
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其建立者秦始皇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帝”自称的帝王。然而,秦始皇逝世后,这个空前强大的封建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汹涌波涛冲毁了。
秦始皇广纳贤才,任用贤才,他采用正确的谋略,奋发努力,终于兼并六国,实现了大一统。由此可见,秦始皇嬴政的谋略,聪明才智和知人善用。
他统一钱币,统一度量衡,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制定了中央集权,刑法等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法令,“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在他的治理下,是秦国日益强大,但是由于他残酷的刑法,使有些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政策并未起到作用,他焚书坑儒,将人活埋的做法摧残了文化,使许多推崇儒家学说的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做法加快了秦朝的灭亡速度,同时也再次证实了,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正是他这种残酷的做法使得后世对他难以评价。秦能扫荡六国,完成统一是因为指挥者指挥得当,军事力量强大,而且六国之间各为其利,不同团结,就如同一盘散沙,彼此之间缺少信任,容易击破。秦始皇身边更有贤才辅佐,才能使国家逐渐发展。
秦始皇辛苦打下的天下却被秦二世毁于一旦,人们并不服从他,他身边的赵高更是胡作非为,胡乱谏言,秦二世愚蠢残酷,才容易相信他。他命人再建阿房宫,繁重的工作量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国家内部不互相团结,再加上农民起义,更是人人自危,乱作一团。秦二世与赵高合谋篡权的详细经过和极端残虐,腐朽,生动的揭露出一个昏庸暴君和一个阴谋家的丑恶嘴脸,令人痛恨。
为君者,要以“仁政”治天下,关注民情,民意,要有谋略并善于用人;为臣者,要尽力辅佐国君,助国家日益增强,国泰民安。无论何时都应保持初心,要有理智,不要一得志便得意忘形。
《史记》读后感 篇6
《史记》历来被奉为史学界的经典之作,更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为《史记》不但非常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史实,让我们感到每个历史人物都很丰满,而且这本书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往往两三个字就能传神地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让历史变得有韵味。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史记》是司马迁顽强创作的结晶,命运的苦难对司马迁进行精神上的洗礼,也成就了他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他对历史犀利的视角和别样的笔法。
刚开始读《史记》确实有些吃力,首先文章中有很多生僻字,更有大量的文言词汇需要查阅,甚至有的文言词,一两个字就能做出很长一句话的解释,所以,利用空闲时间,仅仅第一篇《五帝本纪》就读了五天。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读完之后确实有不少感受。
完备礼仪自古有之
我们中国一直被称为是“礼仪之邦”,读完第一篇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在遥远的五帝时期,礼仪就相当完备,庆贺喜事、避免凶险、宴请宾客、军事活动、赏赐嘉奖,这些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就比如每个帝王都会专门选一个官员负责祭祀活动,包括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不同的祭祀也要有不同的祭祀方式;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爵位应该佩戴哪种不同的玉制福信;在君主去世三年之内应该如何服丧,不能做什么事这些都有详细的礼仪制度。其实这些礼仪在之后的朝代发展地日趋完善,前段时间去河南省博物院参观,在夏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和陶瓷文化已经发展得非常鼎盛,每件器皿都雕刻得非常细致,而且大部分的物品上面都雕刻有极其精致的图案,其实这也是我国礼仪制度的体现,不同地位的人,物品上的.图案不一样;款待不同级别的宾客,所用物品上图案也不一样,所以,渐渐地,对我国的礼仪制度简直到了叹服的地步!
农业大国名不虚传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这一点在五帝时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黄帝还是其他各位君主,治国之初都是把这么几件事放在首位,首先种植五谷,安抚万民,考察四方,让四方百姓的温饱问题都得到解决;其次是根据天象推算四时节令,一方面是为了顺应大自然,种植合适的农作物,另一方面是祭祀上天,以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君主还会派专门的官员去教化万民,教他们如何耕作,如何遵守作为父母、子女、兄长、妻子、臣子应该遵守的准则,其实根本上还是为了保证人民能够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禅让制度利国利民
黄帝之后,他的孙子高阳沉静、稳练、有智谋,于是即帝位,称为颛顼帝,颛顼之后,他的侄子,也就是黄帝的一个曾孙高辛即位,称为帝喾,帝喾之后,先立了他一个儿子挚即位,但挚不善治国,于是帝喾的另外一个儿子放勋即位,称为是帝尧,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帝位的继承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制度,而是谁适合继承、谁有能力就让谁担任国君。后来尧把帝位传给了舜,虽然他们之间也有那么一丁点的亲戚关系,但从舜往上查七辈人都是平民,到舜这一代已经是无人问津了,但尧还是经过多方面考察,得知他的能力后,把帝位传给了他。之后舜把帝位传给禹,更是没有亲属关系,完全是看中他的才能。其实这样的帝位继承方式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所以五帝时期君主的本意,并没有太多的私心,只是想把国家治理好,让人民安居乐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权欲越来越重,才有了后面的嫡长子继承制,才有了加强中央集权,才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才有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如果我国一直都保持禅让制,现在的中国会不会更加傲视群雄呢?
《史记》读后感 篇7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然而,司马谈和司马迁明显不满足于“拾遗补蓺”。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身为太史令,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史记》读后感 篇8
鲁迅先生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十个字评价《史记》,而我则用自己的一首小诗来点评《史记》:“写千古兴亡史,记百代伟人心,传千秋万代志,绘古今成败图,论春秋功过事,评个人成败因,激今人为国献,醒世人看天下。”
在《史记》中记述了很多忠于祖国,不屈斗争的英雄事迹。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因为牢记“我和我的祖国”,蔺相如以非凡的胆略,出色的临机应变的能力,出使秦国,最后完壁归赵,让秦国不敢小看赵国,正是“使不辱于诸侯”,而后当蔺相如作上卿之后,廉颇不服,而蔺相如不与其相争,原因却是“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负荆请罪,两人终化敌为友,为“刎颈之交”。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与贾谊,都忠心为国,本着:“我和我的祖国是不可分开整体”
的宗旨,一片丹心,只可惜最后两人都因小人进谗而贬谪流放。屈原经历了楚由盛而衰的过程,楚王身边尽是小人,最后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也投江而死。一个人写的文章,体现出他的性格,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评之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屈原虽然“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仍无法挽回楚国灭亡的`命运,真是“可怜一片影”。屈原自评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评之为“濯淖污泥之巾,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我说“铮铮不屈骨,一片赤诚心,千里长相敬,英名永不朽。”而贾谊的经历与屈原的经历如此相似,因为打击诸侯,而被进贬罢官,路过湘水边时,为赋以吊屈原,写下了“鸣呼哀哉,适时不祥!鸾风伏巢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语句,我觉得,这不单单是在写屈原,分明体现了自己的一片忠魂,至死不渝。
《袁盎晁错列传》与《张释之冯唐列传》所写的四个人都以敢做敢为,犯颜谏诤出名,袁盎当看到绛侯为丞相时,文帝礼恭,劝文帝不要这样做,因为绛侯不是社稷臣而是功臣,不应行此大礼,后来当绛侯被人告为反叛之罪,满朝文武,只有袁盎上谏为其正名,好一个有胆有识的正直之人!晁错后来因为了国家统一而削藩之事成为替罪羊而死,张释之执法无私,而冯唐则能选贤任能,又为魏尚申冤,这4个人,可以说忠心为国,死而后已。《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详写李广、卫青、霍去病三人为保为大汉边域,横戈戍边,击败匈奴,真可谓:“我与我的祖国同在。”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更是体现他的永志不灭的忠魂。
而太史公司马迁也是以史学家严谨治学著书,而且敢于在直接批评汉武帝,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史官,在《封禅书》中,为了祖国人民,为了大汉的江山,司马迁毫不留情地指出汉武帝与秦始皇一样,封禅天下名山,为了长生不死,又轻信方士,他在生老病死的问题上比常人还不如,司马迁对此也气愤不已,极写武帝之迂呆惑溺,而在《平准书》中,司马迁则尖锐地批评了汉武帝的“外攘夷狄,内兴功业”,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也指责汉武帝使用兴利之人,如桑弘羊,东郭咸阳等,专盐铁,摧酒酤,调均输,置平准,垄断有关国民生计的生产事业和流通领域,还卖官鬻爵,铸皮币、白金,算缗告缗,以致社会风气大坏,吏治腐败,工商破产,城郭空虚,人民流亡,在封建时代敢于如此评价当时皇上的,必定是大智大勇之人,在此,我再送一诗给司马迁:满腔热血心,忠心为大汉,直批汉武帝,为国又为君,忠魂垂千古,《史记》永世传。
《史记》中为自己祖国更美好而奋斗不息的人们,他们人已逝去,但他们的忠魂不会消失,它们将在我们身上点燃,我们将把“我和我的祖国”刻在心中。“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加油,向前!
《史记》读后感 篇9
我在课余时间看了货殖列传,在该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史记中影响最深刻的是,两大著名商业家计然和白圭。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认为商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观察变化和利用变化,他主张利用规律性变化获利,所谓规律性变化就是不要关注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变化,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这里面的规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弃,价格必定就掉下来了,而价格掉下来,就是上涨的理由,上涨的理由具备,上涨就是迟早的事!只要发生大量的抛售,就买入,至于这种抛售是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呢?还是巨额投资亏损造成的呢?还是原料涨价引起的不关注,只要人弃,我就取。
另一位商业家计然提出贵极则贱,贱极则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价格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贵贱变化,这些商业家们并不关注。而我们的投资人则长期沉逆于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视了价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的规律。
说来说去凌通最想要说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跌多了就是涨,涨多了就是跌这是基本规律。人们都不敢买的`时候,都弃之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这也是规律。不要寻求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一旦有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实际股票就没有买入价值了,一旦有上涨的理由的时候,人们就不要抛售了,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机会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体利多的困难阶段下手。同时要理解相信价格的变化总是向反方向变的,上涨总会转化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会转化为上涨!
在这点上,古代商业家计然和白圭分别提供了更伟大的思想,计然指出:天旱资舟,天涝资车(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才是商业和经营的规律。在古代商业家的眼里,所有的商业行动都是为次年或者很多年后所做的准备,等待时间的推移,实现收益。白圭则提出,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两位商业家都不为明天操心,他们的商业行为都不是为明天挣钱做准备,而是为更长久的未来做的准备。
计然和白圭认为经商一定要利用,“时用”关系,“时用”关系指的是,人们需要某个商品的时间和这个商品处于充足的时间不是同一时间,东西多时大家往往不需要,价格就低了,大家需要时东西往往不足,商人们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在供给充足价格下跌是买入,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会出现东西少,大家又要用,价格高的情况,这时商人就卖出。凌通认为“时用”变化其本质就是充分利用在不同时间或空间商品的供需关系不一样,从而导致价格不一样,来获取利益。在两位大商业家眼里,价差是时间创造出来的,价差是时间的函数,时间是价差之母。
在一个极端的困境中,极端的抛售中,采取人弃我取的策略,然后等待时间的推移,创造出新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自然会挣钱。不要试图在某个低价买入后,次日就获利,这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什么具体的利多才买入,那是已经晚了。在极端的困难和极端的悲观,极端的抛售和极端的利空情况发生时,就是最佳的买入时机,而时间逐步推移之后利多自然会出现。根本就不需要投资人去寻找、去发现、去预测什么利多,只需要投资人等待!这是商业和投资的基本规律也是凌通阅读了《史记货殖列传》之后的心得。
《史记》读后感 篇10
汉初著名军事家韩信前202年,垓下,刘邦的一位大将布下十面埋伏,将号称战无不胜的项羽逼上了绝路。这位楚汉战争时期著名的军事天才,就是韩信。但是,这位有名的将军的一生却跌宕起伏。忍辱负重 勤学上进韩信是忍辱负重的典范。
韩信少有大志,当一个少年侮辱韩信,让韩信在杀死他和从他胯下爬过去中选一样,韩信的做法《史记》中描写得很清楚:“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跨下,匍匐。”韩信真是一个忍辱负重的人,从那天开始,韩信便勤学上进,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军事家。人微言轻不得重用韩信出身不好,家境贫寒,他首先跟随项梁和项羽,跟随项梁时,韩信的处境是“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死后,韩信投靠项羽,这时的处境是“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可怜一位军事天才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到了刘邦那里后,韩信处境更不好,还差一点被杀了,最后韩信又从刘邦那里逃走,但是萧何看出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于是月下追韩信,并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楚汉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转变。居功自傲不听人言韩信的加入使楚汉战争的战局发生了扭转。汉四年,韩信大败楚兵,杀死楚国大将龙且,项羽害怕了,于是派辩士武涉去说韩信,武涉的话《史记》里也记载了:“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但是韩信认为自己的功劳不小,而且高祖对他很好,于是拒绝了武涉的说言。儿女情长再拒良言武涉走后,又一个辩士来说韩信,这个辩士处处为韩信着想,告诉韩信应该三分天下,但是韩信说道:“汉王与我深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背义乎?”韩信在军事上运筹帷幄,但是在政治上却儿女情长,十分糊涂,这也造成了韩信的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刘邦早期的谋士之一,为建立汉王朝贡献巨大,是开国功臣之一。这个成语说的就是韩信和萧何的故事。韩信的起家就是靠着萧何,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天下就没有韩信的用武之地。但是韩信是怎么死的呢?是被萧何的计谋杀死的。西汉建国以后,汉高祖想除掉功臣,其中刘邦最忧虑的就是韩信。刘邦心里清楚,要是打起仗来,刘邦必败无疑。于是萧何设计把韩信骗进宫,然后将韩信杀害。可怜一代军事家就这样死于吕后之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一代军事家,最后死于自己的主公之手,实在可悲!看过《史记·淮阴候列传》之后,我得到了两点启示:懂得隐忍才能成就大事生活本是充满波折的.,在人生之中我们总有在人屋檐下的时候,所以学会隐忍才是最重要的。隐忍并不代表着屈服,相反,它是一个人坚强的表现。当初如果韩信受不了欺凌而杀掉了那个人,那么他还会有未来的成就吗?不会!所以,懂得隐忍方能成就大事。兔死狗烹乃是必然韩信之死是十分可悲的。被自己的主公杀死,看起来死得十分窝囊,十分冤枉。但是韩信之死难道不是必然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一直在验证着这样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靠打天下成功的开国皇帝即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稳定百姓的生活,而是屠杀功臣。诸如勾践杀文种,朱元璋的“胡蓝之狱”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代表。功高震主之人必死无疑,所以,为人臣者必须知道进退,该离开时就要果断地离开。
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他的生命也快走到了尽头。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适当的把目光放远大一些,不要过多地留恋荣华富贵,这样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继续创造辉煌。所以,韩信之死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我们必须引以为鉴,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智者,这才是最重要的。
《史记》读后感 篇11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后人如此评价韩信的一生,精辟而独到。早就听闻有关韩信的故事,不过那是道听途说,以及通过影视剧得来的,最近才去翻开了那篇《淮阴侯列传》,一窥淮阴侯之功过。
淮阴侯一生在太史公笔下徐徐拉开。韩信早年贫困而不得志,甚至无赖都欺负他,他忍了。投奔项羽,不受重用;投奔刘邦,仍不受重用。在他离开刘邦之际,萧何把他追了回来,上演了一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于是,他开始了南征北战的一生,战绩卓著。然而天下平定后他却“谋反”了。于是,一代兵神就这样离世,不知他去世前的那一刻心中在想什么?是他的一生?还是……
太史公认为他若不矜功伐能,那么他是可与吕尚等人比肩的,可惜他“谋反”了,掩卷而思,韩信之死所谓何故?
韩信之死首先与其性格有关,他很有才,也正因为有才,才有些心高气傲。刘邦问韩信自己可统多少兵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多多益善”。也许他在半开玩笑,也许是对自己过于自信,可惜他在最不能说这话的人面前说了这话。太史公评价其矜功伐能,可谓一针见血。韩信知道刘邦不善统兵却善御人,他自己知道却做不到啊!
如果韩信性格收敛,那么他能锦衣玉食地过下去吗?很难。韩信的军事才能刘邦是明白的,即使他没了兵权,军中仍有许多旧部。连樊哙见了韩信都十分恭敬,其他将领可想而知。大汉家的天下姓刘,有了这种人物在,那“刘”字大纛还能安稳地在风中飘扬吗?即使韩信性格收敛,他的下场应该也可以预见。功高震主,军心所归。可惜伴君如伴虎。
对于韩信“谋反”一事我觉得值得推敲。
太史公曾载,蒯通曾向韩信建议趁刘项对峙之时另立门户。而且从记载中蒯通的分析来看,如果韩信拉出队伍单干,是很有可能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的。到时凭借韩信的能力,许多事还很难说。然而韩信拒绝了。如果说韩信真有反意,那时不反到天下太平再反,他的智商突然出问题了?
当然,对于太史公治史的态度,我们不该怀疑。太史公吃的是汉禄,而且经过李陵事例后他也看清一些东西。所以即使了解真相,太史公为了完成《史记》,怕也只能让韩信谋反了。从太史公叙述蒯通事件来分析,他是否想借此让后人发现什么呢?也许这正是太史公的高明之处。
韩信的被杀让我想起了古代的将军。
中国古代的将军一般只有两种下场:要么解甲归田,安享晚年;要么被以各种理由杀害,最多的是谋反。
唐中兴名将郭子仪,晚年妻妾成群。一日,御史中丞卢杞来拜访他,他让身边的妻妾退下。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卢杞长得太丑,妻妾会笑他。万一将来他不在了,卢杞可能因此会害他的后人。试问一个对人心洞悉得如此透彻的人,晚年左拥右抱的是红妆美姬的如花笑靥,这背后的目的还用说吗?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仍在宋朝的天空里回荡,抗金名将岳飞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于风波亭。有人说这是秦桧干的,但若无皇帝的默许甚至支持,他敢对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下手吗?岳飞太直了,过刚易折。不贪财不好色,这样的人想要什么?当皇帝的不得不思考了。相反,韩世忠们则聪明得多。广置田产,兴修豪宅,与美姬欢乐,这种将领才让皇帝放心。
古代的将军是一把无柄之剑。皇帝用权力为柄,运掌此剑。青锋所指,敌军闻讯而逃。但毕竟此剑无柄,权力也不一定掌控的了,为了不让这把无柄之剑到时伤了自己,他们要么把剑折断,要么用财色让剑生锈。有的将领聪明,用自污的方法,自己生锈,而有的将领,却等着皇帝将其折断。
“待归来,重续汉阳游,骑黄鹤。”这是岳飞的心愿,然而在那个制度下,又有多少将军能了此夙愿呢?
《史记》读后感 篇12
读《史记之孔子世家》有感——流水人生
孔子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何以乐山,智者何以乐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万物栖息之所;是仁者对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对自然的依恋。这是孔子对天人相结合境界的最高体验。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为他更钟情于水。
孔子观赏东流的水,子贡问道:“君子只要看见大水都要观赏,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因为大水流动永不停息,而且滋润世间万物却不自认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样。水有时在低处流动,有时在高处流动,这都有其遵循的规律,就像人的仁义一样。大水浩浩荡荡,永不枯竭,这就像人的道德一样。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惧怕,这就像人的勇敢一样。装满了却用不着用盖子削平,这就像人的正直一样。水的柔弱无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样。水从源头必定流向东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样,所以君子看见了必定要观赏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励我们进德修业应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昼夜不舍,永不停息。这不仅体现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吗?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畅,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岁去齐国,见到齐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婴的`阻止,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37岁返鲁。孔子从51岁起,先是做了鲁国得县官,后来官至鲁国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可是只有三个月的功夫,由于鲁王不听他的意见,孔子只好辞职,离开鲁国。在55岁到68岁这14年间,奔走列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鲁国。
社会现实却是让人痛心。周王室统治微弱,“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崛起,伦理秩序失控,社会纲常紊乱。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禅让君位,正考父曾接连辅佐宋国三公,父亲叔梁纥勇猛震三鲁,母亲颜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养自己。孔子叩心自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传说中的盘古一斧劈开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开、泾渭分流?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太平平?自己虽没有君王之位来施展政治抱负,也没有威武之师可以征伐世上邪恶,但是自己有知识、有智慧,可以用教育开启人的心智,用“六艺”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改造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难,如流水般,坚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下定决心,走上杏坛,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当时60岁。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和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扬言要杀孔子时,砍倒大树。弟子们让孔子快跑。孔子却安慰弟子们,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秘密地离开宋国。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师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赶时,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师徒先后来到新郑。当时孔子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非常狼狈。子贡等人四处寻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老头,长相不凡。脑门子像尧帝,脖颈似尧时的名法官皋陶,双肩类似郑国大夫子产,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丧家之犬。”子贡见到孔子后,便把老人的话学给孔子听。孔子听后,见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禁大笑,说:“说我形状像贤相,那可不敢当。说我像一只丧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这种坦坦荡荡、从容不迫地对待挫折、坚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最后,假如将孔子和庄子相互比较的话,在主观上,我更向往庄子那样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观上,我更提倡孔子的处世智慧。尽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无过?孔子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人处世的智慧,给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绝,激励着万代子孙。
《史记》读后感 篇13
《史记》,是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内容深广,包罗万象,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无所不容。《史记》最为人称道的是大量鲜活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而在书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总有一大批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读来让人血脉喷张、荡气回肠。
这些英雄,或是包藏宇宙之机,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宰割天下亦如是肉”的陈平;或具吞吐天地之志,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彼可取而代也”的项羽,“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刘邦;或是战必胜,攻必取的良将,如身先士卒,灭敌百万的白起,身怀绝技,一生征战令敌胆寒的“飞将军”李广;或是隐忍,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草莽英雄,如“为人深沉好读书”,受人怒目呵斥转身就走,却惊世一击喋血秦王殿的荆轲,如受食漂母,受胯下之辱最终却将兵百万,威震天下的韩信;或是重义轻生,士为知己死的刺客,如甘当刑人,吞炭易容,两次赵襄子酬知己的豫让;或是以武犯禁的市井游侠,如“专趋人之急”的朱家,“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郭解····
唯英雄,识英雄。司马迁就出生在一个让人心驰神往,充满英雄情结的年代:春秋,战国,秦朝的大一统,楚汉相争···· 战火的余烟还未散去,力拼的金戈声回荡在历史的天空,大汉一统天下,国运日上,四夷臣服,生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司马迁十岁诵古文,二十岁足遍九州,并有幸随西征巴蜀的大军一直到达昆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一位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才高一代,被喜好文学的汉武帝赏识,似乎前途一片坦荡。
唯英雄,识英雄。为了被朝廷逼得无奈投降匈奴的军事天才李陵的清白,金銮殿上,在一片见风使舵的献媚声中,司马迁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直谏犯龙颜,他和李陵素昧平生,一切只为心中的正义,不平则鸣,结果因言获罪,被打入狱中,因为没钱赎罪,身陷囹圄,被施腐刑!惨遭酷刑的司马迁,也因此对人间世态认识更深刻。于是一腔抱负无处施展,而又穷困潦倒的他,写出了李广难封侯的愤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情;为别人打抱不平,自己被一文钱难倒时却贫无达士将金赠,所以他更渴慕,钦敬那些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但是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的豪侠,“士可杀不可辱”,但是胸怀大志的他在生不如死的境地里,想起的`是管仲的“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发愤著史,默默地忍耐,默默地等待,默默地耕耘,在浩瀚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尽吐胸中块垒,横论千古,纵书八荒,一杆直笔终于写就一部横空出世的煌煌巨著。
他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英雄的局限性,不回避他们的缺点。越王勾践的刻薄寡恩,霸王项羽的自负多疑,高祖刘邦的痞子习气,大侠郭解年轻时睚眦必报的狭隘,以好客著称的平原君叶公好龙……
在皇权当道的封建社会里,在暗沉如铁的命运里,司马迁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为了奢侈的正义,孤独地行走,拼命抗争,终于冲破了命运的困锁,一破茧就直冲九霄,迸出灼目的火花,在历史皆为帝王家书的中国,他为那些“施于天下,莫不称贤”然“墨皆排摈不载”的巷之侠开篇列传,歌颂他们高洁的品质:帮助伍子胥渡江的渔丈人,夷门抱关的侯赢,为亡命天涯的郭解自杀的籍少公……他让人无论贵贱,在人性道德面前得以体现真正平等!实现人性的解放!司马迁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像十年磨一剑的侠客一般,以一杆笔当利剑,为世间主持公道,为平民挣出空间!
他的心与历史上的英雄前贤交响,也让后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与之共鸣!
司马迁,亦是侠之大者!
凛凛千载后,无论是拜读《史记》,还是仰望司马迁,仍让人高山仰止,心中依然如同瀚海回澜,激荡不已!
让我们一起翻开《史记》,一起感受喷薄而出的生命力,一起感受人性的光辉!
《史记》读后感 篇14
我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大家都听说过,它并不陌生,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祖国三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它曾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讲到这里,我想大家都知道我要说的是哪一本书了,没错,它就是《史记》。
在这个盛行快餐文化、聚焦新奇事物的年代里,谈《史记》这样古老的书,似乎是有点“老生常谈”了,为何我突然想起了这本“老书”呢?因为最近电视剧《芈月传》热播,一大波宅男宅女们热情高涨的追剧,听的议论多了,我便也跟风去看了《芈月传》。这部剧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故事贯穿了多个诸侯国,追剧时才发现自己学生时代学习的春秋战国的历史知识竟然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差不多有十年没有读史书了吧,我猜在座的各位也有与我相似的,于是我便重新拿起了《史记》。
《史记》讲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夏商的覆灭、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秦的兴衰、汉的建立和巩固,时间跨越了三千多年,读一遍《史记》,便仿佛经历了一次长长的历史的旅行。书中所讲既有帝王、诸侯、文臣武将,也有布衣文人,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人物,如孔子、老子、孙子、苏秦、张仪、屈原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史记》中每个王朝的衰败都有其内因,那些君王或贪腐好色、或残暴无道,比如周幽王为搏红颜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他身死骊山而无人来救;再比如秦始皇成就霸业之后,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反叛四起、帝业毁于一旦。他们不是败于他人之手,他们是败在自己手上。历史上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现如今仍然有很多官员因贪腐好色、与民争利而落马。
比如今年落马的山西环保厅厅长刘向东,涉案金额竟达两亿元之多,在家中现金太多,上面落满灰尘,有的.甚至发霉变质,如今他锒铛入狱,被人唾弃,一切纸醉金迷、钱权名利终为身外之物,实在是后悔莫及啊。刘向东作为高层领导,一定也接受过一系列贪腐案例的教育,一定也感叹过他人的落马,但如今他只能在狱中被别人感叹了。由此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一句话“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如今我们有史可鉴而不鉴之,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这本书的作者司马迁虽不幸遭遇了宫刑,然而他克服了宫刑的耻辱,不屈不挠,忍辱负重,经过了整整16年的不懈努力,才终于完成这本传世千古的名著,可谓是“一把剑万丈天幕,一腔血千秋史书”。遥想当年大争之世,各国诸侯都想成为一世霸主,你争我
抢,不顾百姓死活,以至于百姓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再看今朝和平盛世,我们年轻人不用担心战争,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我们过着安稳的生活,我们不再关心陈旧的历史。我们茶余饭后关注的大都是手机,我们或是沉溺于手机游戏,或是忙碌于手机聊天,也或是迷醉于手机小说、手机视频,走路时、坐车时、上厕所时都离不了手机,我们与手机相处的时间甚至多过我们与亲朋好友相处的时间,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有些人甚至成为了手机的奴隶。然而我们的祖先历尽千辛万苦留给后世的瑰宝,却被我们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我们有很多人是在中学时期接受过灌输式的历史教育课,完成了应试教育,便抛之脑后。踏入社会之后我们各自东西,或忙碌于工作、或忙碌于生活,渐渐的,我们丢弃了很多东西,我们甚至丢弃了自己,唯有手机如影随形。作为中华儿女不读史书、不知历史,我心中不免有些惭愧,然而又有多少人不是和我一样呢?所以我呼吁当下的有志青年们摆脱手机的束缚,工作之余读一些史书,了解自己的祖先,也了解一下我们自己。
【《史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史记心得08-31
史记阅读心得02-26
史记的读后感08-16
《史记》的读后感09-20
《史记》经典读后感11-19
《史记》读后感12-14
史记读后感12-23
史记经典读后感12-22
《史记》读后感06-10
史记读后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