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故事》有感14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史记故事》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1
《史记》是记载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它的作者就是司马迁。
《史记》有五种载体,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三万字。其中,我最喜欢的有:幽王烽火戏诸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田单火牛破燕军……
相传,田单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将军。在齐湣王时期,燕国大将乐毅率领大军攻破了齐国的许多城池,人们纷纷逃亡。但是,田单面对强敌没有畏惧,也没有匆忙应战,而是做好作战计划。他先用反间计让燕国的骑劫代替齐国最怕的乐毅,然后,有用激将法鼓起齐国士兵的士气,还亲自参与修建防御工事,让妻子为士兵做饭。大家都很佩服这位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将军。最后,田单派人假装投降,让燕军放松警惕,再在城里准备好一千多头野牛,尾巴上绑着有油的`芦苇,角上绑着两把匕首。等到晚上,点燃牛尾,狂性大作的野牛马上朝毫无防备的燕军冲去,大败燕军。这样,几个月的功夫,田单就把七十多座城池收复了,解除了亡国的危险。
我一定要学习田单遇事不畏困难,冷静分析,办事情要做好周密计划。
在中国文学、史学史上,《史记》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2
今天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里面史记故事有篇文章是《蔺相如完璧归赵》,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主要讲了蔺相如保全赵国文物的事情,这个文物就是稀世珍宝“和氏璧”。
大家都知道那时秦国比赵国强,所以赵国是得给秦国面子的。秦王说:“我愿意用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王觉得秦王可能不是真的想用15座城池来交换,可这个是和氏璧天下无双的,怎么保证和氏璧见了秦王不被抢去呢?于是,蔺相如在大臣的.推荐下,出使了秦国。到了秦国,秦王向蔺相如说要看看和氏璧,而丝毫不提交换的事,蔺相如见了,怒目圆睁对秦王大喊:“大王丝毫不提交换的事,其实根本就不想把15座城池来交换,不先把15座城池来交换,否则当场把这和氏璧和我自己撞破。”秦王怕蔺相如真的撞毁了和氏璧,只得放蔺相如回赵国。蔺相如就这样立了一个大功,被赵王封为承相。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一面,他自己也为了顾全国家大局而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伟大精神。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史记故事》的书,其中我读懂了《烽火戏诸侯》和《大禹治水》这两个故事。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个兵马一会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周幽王眯起眼睛,拍手称好。
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都是火光。邻近的诸侯见着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来了。一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有,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面面相觑,周幽王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果然,褒姒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
隔了没有多久,敌军真的`打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那些诸侯们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周幽王等人都被杀了,褒姒被掳走。从此此国灭亡。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情不自禁地想:褒姒当时应该并不是在笑诸侯们跑来跑去,其实在笑周幽王的无能、愚昧。就像有时候同学说没带作业,其实没完成,结果下一次真的忘带了,老师说什么也不信了。我们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如果你欺骗了别人,别人就不信任、不相信你,你也会受尽委屈。总之,诚信是金、诚信是宝,我们都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千多年前,在尧统治的年代,黄河流域爆发了一次很大的洪水。老百姓田里的庄稼被洪水淹没,房子也被冲毁了,还有很多人被洪水夺去了生命。老百姓没有办法生活,只好搬到山上去住。
为了解除老百姓的痛苦,尧把所有大臣召集到一起,研究治水的办法,大家一致推荐“鲜”去治水,可是连续九年治水没见成效,而且水灾越来越严重了。
后来,舜接替了尧的位置,他亲自到灾区去考察。舜看到鲜对洪水束手无策,便问他:“难道普天下竟没有能治理洪水的人了?”于是鲜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禹前来治水。
禹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他没有用父亲的办法治水,而是开凿水渠,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最后禹和百姓一起,不怕辛苦劳累,终于把洪水治理好了。
大禹在治理洪水期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治水上,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4
《史记》这本书,是由一位太史令写的,大家都猜出来了吧?对了,是司马迁,字子长,
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故事》这本书就是由王智英把《史记》改编出来的。
在《史记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几个故事是:尧谨慎取材,勾践卧薪尝胆,孔子流芳百世,西门豹智斗河神和孟尝君认父。这几个故事里包涵着不一样的道理。比如,在尧谨慎取材故事里,做为陶地的领袖尧,看人可辨好坏,当他选中虞舜时,尧还不太放心,当他测试完虞舜时,认为他的人品好,让他当了首领。这里,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太武断,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后才能做出决定。
在孟尝君认父故事中,五月五日出生的孟尝君刚出生就要被父亲狠心的扔掉,而他的母亲不忍心便偷偷把他养起来。等孟尝君长大的时候,父亲叫所有的儿子去他哪里,好选个继承人,孟尝君的出现使父亲对母亲发火,孟尝君巧妙的回答让父亲承认了他,他长大后,也很有成就。我知道了不可以早下结论。
在《史记故事》里,我学到了许多,希望大家可以读一下这本书。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5
有一次,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打猎。休息时,魏惠王问齐威王:“您有什么宝物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非常得意,他便带着讥讽语气对齐威王夸耀到:“我国虽小,但也有十颗直径一寸的夜明珠。你们堂堂齐国怎会没有宝物呢?”齐威王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样子,他也想魏惠王介绍自己国家的宝贝。原来,这些宝贝不是物品而是一些少有的人才,最后他总结道:“这些有才能的'人,才是我国的国宝,我要他们照耀全世界的土地,岂止小小的十二辆马车!”(因为魏惠王的夜明珠在晚上能照亮前后十二辆马车)
结果可想而知。这里我读到前面时也在想为什么齐威王说没有宝物,读到后来才知道,齐威王把这些少有的人才当做宝物,我真是佩服他,齐威王真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朋友们,你们想的跟我一样吗?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6
寒假里,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这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展现了一段段历史故事,让我爱不释手。
《史记故事》是明朝司马迁所著,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因此它被誉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司马迁把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如《大禹治水》讲得是大禹治水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这个故事塑造了大禹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心地非常的善良,肯为别人付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利益,所以他才能带领着人们成功治理了九条河流,从而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我要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长大后报效社会、回报祖国。
还有《卧薪尝胆》这篇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故事说得是吴王打败越王勾践后,勾践变成了他的'俘虏。从此,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他每天劳累地思索着复国的方法,为了刺激自己不忘失国之耻,他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最后他卧薪尝胆了20年终于把吴国消灭了,最终,勾践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这篇故事中越王为了复国忍辱负重,最终实现了复国的目标,同样,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目标专一,还要持之以恒的付诸于行动。正如泰戈尔所说:在坚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会臣服。所以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课外阅读,我的语文成绩一定能有所提高。
读了《史记故事》这部经典之作,让我轻松愉快地了解了中国三千年的历史,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生活和学习道理。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7
今天,我就谈一谈读其中一篇《程婴救孤》的一些感想。
晋景公时,屠岸贾阴谋陷害赵朔,把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都杀了。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他和程婴决心一起保护赵朔已经怀孕的妻子,以保赵家祭祀不绝。
没有多久,赵朔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屠岸贾想斩草除根,程婴和公孙杵臼约定,由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想办法活下去,而公孙杵臼带着程婴的儿子,假作是赵朔的儿子,然后程婴假装叛变告密,让屠岸贾抓走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屠岸贾果然上当,他杀害了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以为自己阴谋得逞,没有后患,很高兴。
后来,晋景公知道了事情的真想,并且得知赵朔的儿子还活着,就和手下的大臣韩厥商量回复赵氏孤儿的职位,他召集程婴和赵武(赵氏孤儿长大后的名字)以及朝中诸将,一起讨伐屠岸贾,灭其族,为赵家伸了冤。
读了《程婴救孤》这个故事,我有三点感想。
第一,屠岸贾这个人实在太坏了,他为了个人的利益,陷害忠良,做尽坏事,但最后还是无法逃脱被制裁的命运,被灭族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二,程婴和公孙杵臼真是太好了,他们为了救赵氏孤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程婴虽然死的晚一些,但在赵武长大后也选择自杀去见兑现自己和公孙杵臼之间的诺言。
第三,赵武实在太幸运了,他爸爸能有这么好的朋友,全力帮助他,程婴还不惜以自己的儿子作为代价换得赵武的性命。不过我也觉得这种做法在我们今天是不可取的。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8
这几天,读完《史记故事》的我,感触很大,这真是一本史学巨著。它是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本通史。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周武王灭纣》。
故事的大意是:商纣王不行施德政,有心劝说的忠臣却被做成了肉酱和肉干。
而在一旁的姬昌施行仁义之道,勤于治政,一直想推翻纣王,为百姓造福。百姓也佷爱戴他,一些贤士都去投靠了他。姬昌日益强大,可是还没有完成志愿就逝世了。他的儿子姬发也是行嘚施政的`好人,他即位后,立志完成父亲的遗愿。因此他广招贤才,勤政爱民。
第一次征伐因时机不对,中途返回。
等二次征伐士兵奋勇杀敌,对方的将士都投靠了姬发。纣王眼看大势已去,投火自焚。
姬发胜利,把纣王和他的两个宠妃尸体砍去尸首,挂杆上示众。妲己被姬发判了死刑。
姬发就是现在的周武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使用凶残的暴力,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正因为纣王暴力施政才导致商朝的灭亡。
我虽然不能说以的施政,但我会学会包容,改正打架的坏毛病,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9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脍炙人口的屈原的故事:
屈原一生非常爱国,成了左徒后,深受楚怀王的中用,和他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靳尚看了后非常嫉妒,就陷害他,说他的坏话,因此屈原被楚怀王罢免官职。屈原被贬退后,楚国的'敌人秦国派张仪带了礼物来到楚国,因为楚国与齐国是联盟打秦国的,所以张仪就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楚怀王经不住厚礼的诱惑,冒昧地与齐国断交了,后来,楚怀王如梦方醒,大呼上当,把屈原找来,让屈原去恢复楚齐联盟。后来,秦国又跟楚国讲和,带了价值连城的礼物,现在楚怀王想杀死张仪,但张仪的礼物却被郑袖收到了,于是郑袖就劝楚怀王不要杀死张仪,楚怀王也就放了张仪。屈原得知此事后,就跟楚怀王说不能放了张仪,张仪以前 就把我国和齐国的关系断了。楚怀王听了,懊悔不已,派人去追张仪,可张仪已经逃到了秦国……
后来,楚怀王被子兰害死了,他的大儿子继承王位,子兰成了令尹,但屈原却被顷襄王流放江南,有人劝他要机灵一点,社会污浊,你也可以跟着呀!屈原就是不干。前278年,秦国攻打楚国,屈原不愿意看到楚国灭亡,抱着石头投入了汨罗江。
屈原是多么爱国,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我们虽然没有他那样的经历,但也要有他的那种精神!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10
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玩耍的乐趣,书本的芳香。《史记》是一本历史名著,里面的语言虽然优美、深奥,但却难懂。而《史记故事》恰恰相反,与原著相比,十分通俗易懂。
《史记故事》这本书让我走进知识的海洋,它,为我展开了一幅幅波澜壮观、风云变化的历史画卷:大禹治水、焚书坑儒、吕后夺权、吴越争霸、商鞅变法、田忌赛马、纸上谈兵、毛遂自荐
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一篇讲张良的。
张良,字子房,是韩国的一位贵族公子,虽最后被秦国打败,但因世代受韩王恩惠,所以家中还算富足。张良一心想着报仇,结识了一位大力士,派他去刺杀秦王,但刺杀失败。后逃到下邳,在闲暇之时,时常到一座石桥上散步,思考当今的局势和自己今后的打算。
一次,张良在石桥上散步,遇到一位鹤发童年的老人。只见他故意把鞋子一扔,对张良说:“小伙子,没看见我的鞋子掉了吗?还不帮我捡起来!”张良听后,顿时火冒三丈,心想:我以前好歹也是韩国的贵族公子,你居然如此无礼。但转念又想:我毕竟出生于贵族,不能为这小事而跟一位老人家动气。便帮老人捡了起来,老人又得寸进尺,说:“帮我把鞋子穿上。”张良忍气吞声,帮老人穿鞋。老人说:“五日之后清晨,到这座桥上来。”便拂袖而去。
五天后,张良来到桥上,可老人早早的就到了,老人让他五天后再来,这次张良学乖了,早早的就来到桥上,老人点点头说:“这本书给你,你只要认真研究,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张良接过一看,原来是姜太公所创的《太公兵法》,得到这本奇书,爱不释手,日夜苦读,最终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
张良有宽大的胸怀,不为小事儿计较;他有尊老的意识,对老人恭恭敬敬,按老人的吩咐把事照办。有如此的胸襟与志向,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呢?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11
我家贴有一副著名的对联,爸爸妈妈经常拿来激励我发愤学习:“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年暑假,我终于知道“百二秦关终属楚”、“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这些成语的来历和意义了。因为我读了《史记故事》,这些成语就是出自《史记》!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故事》所选的故事都是《史记》中的`精华,通俗易懂,很适合我们小学生看。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项羽率领楚军将士“破釜沉舟”的故事了。我被他义无反顾、不留后路的决心和勇气所感动。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207年,秦军围赵于巨鹿,项羽率军渡过黄河,将士们把饭锅打破,把船凿沉,只持三日粮进军,拼死一战,最终楚军以少胜多,打败秦军。这个故事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深深地觉得: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一定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好成绩。
《史记故事》还描写了许多历史人物,我最喜欢的是齐国大臣孟尝君。他喜欢招纳人才,对门客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而且他自己吃的饭菜和门客们的一模一样,所以许多人前来投奔,号称食客三千。有一次他竟然收留了两个“鸡鸣狗盗”之人,大家因此都笑话他。但正是这两个“鸡鸣狗盗”之徒帮助孟尝君解除了困境,一个门客“装狗偷裘,助其脱身”,另一个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从此之后,大家都更加佩服孟尝君,对此二人也另眼相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瞧不起任何人,人皆有用,烂套子也能塞窟窿。
《史记故事》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真不愧是“国学经典”!没看过的同学,快去看看吧,相信你也会受益匪浅的。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12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史记故事》,其中,我觉得“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这个故事最好看,想推荐给大家。
伯夷和叔齐是殷商时代孤竹国的儿子,后来,他们的父亲去世了,大臣们想选他们做王,可他们互相谦让,谁也不愿意做王,偷偷地离开了国家,于是,大臣只好把王位给父王的二儿子。
后来,他们俩来到了周朝,听到周朝打败了东周,建立了西周,他们很气愤,因为他们的.国家受到了周朝的耻辱,于是他们不吃周朝招待他们的粮食,最终,两人饿死在首阳山上。
这个故事中,伯夷和叔齐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们非常大方,连王位都不要,不像有些人,别人问他借东西,都不借。
另外,我还知道他们是有尊严的人,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的国家受到耻辱。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13
战国时候有个人叫孙膑,他曾和庞涓一起学习过兵法。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嫉妒孙膑的才能比自己高,就把孙膑骗到魏国,诬陷他,砍掉他的两只脚,并在他的脸上刺了字,想以此让他永无出头之日。
一次,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设计以囚徒的身份求见,齐国使者觉得这个人很有才能,就偷偷地把它救回了齐国。齐国的大将军田忌很欣赏孙膑,收留了他,田忌经常和齐王既王子们赛马赌钱。孙膑发现他们的马奔跑能力差不多,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下次赛马你尽管下大赌本,我包你赢。”田忌相信孙膑,约齐王和诸公子赛马,并下了千金赌本。
临到比赛前,孙膑对田忌说:“您用您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他们的下等吗。”三等马全部比赛完毕,田忌二胜一负,赢得了齐王的千两黄金。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和他讨论了一回兵法,很佩服他,任命他为军师。
故事看完了,我的感受就是:孙膑很善于观察,又善于总结,不愧是有名的大兵法家。庞涓是个小人,明知孙膑的才能比他高,就应该向他学习,不应该嫉妒他。
做人应该做一个善良正直、谦虚好学的人,不应该嫉妒他人。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14
历史那一片云,至今还没人能完全了解,但在司马迁的娓娓道来中,使我对那神奇的历史略知一二。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硝烟四起的春秋战国,认识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英勇的.廉颇,足智多谋的管仲,使命重大的荆柯……负荆请罪、荆柯刺秦王等都让我沉迷在其中,留连忘返。除外还有被称为飞将的李广,善于用人的刘邦,自大好战的项羽……等历史人物,他们的故事让我身临其境。
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更值得表扬。刘邦在被人问起如何打败项羽时,没说起自己,反而夸奖了自己身边的韩信、萧何等人。而我有了一点成绩就十分骄傲,到处炫耀,比起他们来,我连古人都不如。不说诸葛亮、管仲他们,我连他们万分之一也比不上。就说说廉颇负荆请罪好了,廉颇知错就改,背着荆条上门请罪,而我犯了错,也不虚心接受爸妈的批评,还和他们顶嘴。像蔺相如,他宽容大度,原谅了廉颇,而我,当我的朋友犯了点小错,我就扭过头不理他,更严重一点,甚至绝交。想到这里我不禁掩卷深思……
发现了自己这么多不足之处,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长大后我还要做一位历史学家,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
【读《史记故事》有感】相关文章:
读《史记故事》有感03-20
读史记故事有感07-29
读《史记故事》有感15篇03-20
读《史记故事》有感(15篇)11-15
《史记故事》读书心得02-12
史记故事读后感11-28
《史记故事》读后感11-09
《史记故事》读后感11-13
《史记故事》读后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