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蒙学>弟子规>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

时间:2024-11-11 18:03:25 弟子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1

  《细讲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讲演稿。刚刚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想,这么厚的书我什么时候能够读完呢?而且给家长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看了一下目录,第一次推荐自己没有读过的书实在是很心虚,但是目录上以孝为主的内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对家长说,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不然把孩子各方面培养的再优秀都白费。

  我读了第一页就有一种很迫切地要读完的感觉,这种感觉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悦,更有“先见之明”的自负,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早已背熟了那本小小薄薄的《弟子规》。可是,随着蔡老师的谆谆深入,我的心一点点变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过的这二十多年尚不知何为做人,我真的枉为人子,更枉为人师!哪些为圣贤而下跪的八十老翁,也的确是真情所致。

  以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而且把孝顺看的很重,小学二年级开始只要放假在家就为父母做饭,看着父母吃下我做的饭菜是我最大的幸福,不顶撞父母,不惹他们生气,我觉得就是孝顺了。而且孝顺也是我当年择偶的重要标准。工作后,给学生读关于母亲的文章时,失声痛哭,家长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曾经在苏州参见新教育试验培训时,看过感念父母恩情的视频说体会的时候,哭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回来后,以感恩为主题的家长会上,让众多的家长感动的和孩子一起抽泣。全区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的时候,我以母亲为题,边写边掉泪......尽管如此,百善孝为先,对照蔡老师讲解的《弟子规》,连根本的“孝”字我却没有做好,只是每一次都触动我的心灵让我自责的哭泣,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我没有从根本上读懂“孝”字,没有这个根基,我不懂得礼敬,不懂得谦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爱人,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的很好!还振振有词的教育孩子要及时尽孝。

  原来以为《弟子规》就是来约束孩子行为的,让学生们背,我不背。我仅仅是要求他们会背。兴致来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讲一讲肤浅的道理,觉得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其实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肤浅的'意思,我从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读,去做。至圣先贤的教诲,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在埋怨孩子不听话,埋怨孩子不讲礼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着想。可是我又做到了多少?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这句话,我并没有懂得真实的意思!

  做为老师,我舍本求末,没有把经典融入我们的生活。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孩子在没有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前,知识只是他们傲慢的资本!

  感谢蔡老师让我清醒过来。他让我懂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太多太多的欠缺。面对这本书,我有一种得遇圣贤的感慨。引用本书后记中的话:《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付出的心,对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那么,您的人生之舟一定会划向幸福的彼岸。您当下是幸福的,您才可能给您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才有可能给您的孩子带来幸福,所谓“教儿教女先教己”。

  真想让天下父母都读一读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都来认真学习《弟子规》。因为“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可是你要花多少秒才能恢复到本来的清净呢?可能十倍、百倍。孩子的思想也是一样!”人生至要莫若教子,《弟子规》孩子要学,老师要学,父母更要学。学会恭敬,学会谦卑,学会付出,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幸福的人生不在金钱,不在地位,不在名利,而是生活在感恩和爱人的世界里,我们有谁不想,让孩子的人生之舟划向幸福的彼岸?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2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习《弟子规》。我和许多人一样,提到《弟子规》都存在一个误解:那是给小孩子学的,我都这么大了,学它何用?但当我开始学习《弟子规》就发现我错了,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有一些虽然明白了,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弟子规》并认真去学习,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能够少留下遗憾。

  首先,提到《弟子规》会让我想起“道德”二字,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便是道德的根本。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这个字,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孝”的部分,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弟子规》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都体现了“孝”这个字,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但我们并没有懂事,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伤心。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不是这样的,《弟子规》中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应孝顺父母,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做到孝顺不难。若父母对我们不好,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还是对师长,对朋友的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开始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弟子规》中有在家、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书中提到的“欲平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先齐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立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人都能按照《弟子规》中的准则与人相处,怀着一颗无私的心去对人,那么一定会像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作者)说的那样:人人都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但是,在如今的世界,真的人人都能做到像书中说的那样吗?若别人做不到我们做到了有用吗?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在做研究性学习中,听傅天佑老师讲解《弟子规》时我才找到答案。傅老师说:“如今能做到的人很少。但是不是别人做不到我们就不做了呢?不是,我们首先要自己做好,才能带动他人。”这几句话令我豁然开朗,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关键,那就是自己要去做到,去落实。学习《弟子规》若只是把内容背下来却不去做,那只是泛泛而谈,“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去做。书中有句话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只有自己用身教才能带动别人,才能弘扬善,激发善。

  《弟子规》中虽然只有一百一十三件件事,但却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而且当你对照自身坏会发现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做到的。《弟子规》是古代先贤留下的人生智慧,它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生活指导,能够解答我们内心的疑难,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人做事,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3

  《细讲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讲演稿。刚刚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想,这么厚的书我什么时候能够读完呢?而且给家长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看了一下目录,第一次推荐自己没有读过的书实在是很心虚,但是目录上以孝为主的内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对家长说,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不然把孩子各方面培养的再优秀都白费。

  我读了第一页就有一种很迫切地要读完的感觉,这种感觉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悦,更有“先见之明”的自负,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早已背熟了那本小小薄薄的《弟子规》。可是,随着蔡老师的谆谆深入,我的心一点点变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过的这二十多年尚不知何为做人,我真的枉为人子,更枉为人师!哪些为圣贤而下跪的八十老翁,也的确是真情所致。

  以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而且把孝顺看的很重,小学二年级开始只要放假在家就为父母做饭,看着父母吃下我做的饭菜是我最大的幸福,不顶撞父母,不惹他们生气,我觉得就是孝顺了。而且孝顺也是我当年择偶的重要标准。工作后,给学生读关于母亲的文章时,失声痛哭,家长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曾经在苏州参见新教育试验培训时,看过感念父母恩情的视频说体会的时候,哭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回来后,以感恩为主题的家长会上,让众多的家长感动的和孩子一起抽泣。全区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的时候,我以母亲为题,边写边掉泪......尽管如此,百善孝为先,对照蔡老师讲解的《弟子规》,连根本的“孝”字我却没有做好,只是每一次都触动我的心灵让我自责的哭泣,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我没有从根本上读懂“孝”字,没有这个根基,我不懂得礼敬,不懂得谦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爱人,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的很好!还振振有词的教育孩子要及时尽孝。

  原来以为《弟子规》就是来约束孩子行为的,让学生们背,我不背。我仅仅是要求他们会背。兴致来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讲一讲肤浅的道理,觉得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其实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肤浅的意思,我从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读,去做。至圣先贤的教诲,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在埋怨孩子不听话,埋怨孩子不讲礼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着想。可是我又做到了多少?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这句话,我并没有懂得真实的意思!

  做为老师,我舍本求末,没有把经典融入我们的生活。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孩子在没有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前,知识只是他们傲慢的资本!

  感谢蔡老师让我清醒过来。他让我懂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太多太多的欠缺。面对这本书,我有一种得遇圣贤的感慨。引用本书后记中的话:《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付出的心,对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那么,您的人生之舟一定会划向幸福的彼岸。您当下是幸福的,您才可能给您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才有可能给您的孩子带来幸福,所谓“教儿教女先教己”。

  真想让天下父母都读一读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都来认真学习《弟子规》。因为“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可是你要花多少秒才能恢复到本来的清净呢?可能十倍、百倍。孩子的思想也是一样!”人生至要莫若教子,《弟子规》孩子要学,老师要学,父母更要学。学会恭敬,学会谦卑,学会付出,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幸福的人生不在金钱,不在地位,不在名利,而是生活在感恩和爱人的世界里,我们有谁不想,让孩子的人生之舟划向幸福的彼岸?

【《细讲弟子规》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细叶作文09-16

细品茉莉作文12-03

细品人生作文02-25

《细米》读后感09-17

细米读后感09-06

《细雪》读后感01-15

《细米》读后感(精选)02-14

《细米》的读后感11-22

粗中有细的父爱作文11-2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