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蒙学>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3-12-13 10:21:20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

《弟子规》读后感1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2

  所以这本书是每个人,每个学习圣贤经典,模仿圣贤的人都应该读的。本书以孝、爱、勤、信为核心,具体列出了孩子或学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学习的行为准则,总结了历代对童蒙的要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弟子规》中,第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入则孝。由此可见,《弟子规》非常重视感恩教育,入则孝有六层含义,都是关于在家与父母相处时的角色规范。听父母的话,接受教导,照顾父母的日常生活,让父母感到轻松,不反复无常,不隐藏私人,满足父母的愿望,不谈论条件,父母有错误,委婉地说服,为父母服务,葬礼悲伤,礼貌,所有这些都是从感恩这个词开始的'。

  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父母呼唤,不要放慢脚步,父母生活,不要懒惰,父母教,必须倾听,父母责任,必须继承都告诉我们感谢父母,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读完这本书后,我以前觉得我对父母很孝顺,但我发现我做得不是很好。以弟子规则中的父母呼唤,不要放慢脚步,父母的生活,不要懒惰为例。这短短的12个字告诉我们,父母应该及时回答,不要慢慢回答很长时间。如果父母有事情要解释,他们应该立即开始做,不要拖延或拒绝懒惰。

  在这一点上,我在现实生活中做得很差。有时候爸爸妈妈叫我的名字让我做事,喊了好几遍,我才慢慢答应。做事的时候总是慢慢吞咽,父母催了好几次才加快完成。为此,父母告诉我好几次,我都不当真。看完这句话,我很惭愧,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因为这不仅是对父母的不尊重,也是对父母不感恩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感恩的故事。玉树地震期间,当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一个被困12小时的小女孩时,小女孩对救援人员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打扰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小女孩在生死存亡的时候,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让我们佩服!花瓣在空中盘旋,谱写了一首感恩的运动,那就是花朵对滋养大地的感激之情;马在麦绿草原上奔驰,伸展着一幅动人的画面,这是马对饲养草原的感激之情。读完《弟子规》后,感恩之心扎根于我的心中。让我们学会在生活中感恩。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言行到行动,在快乐的成长中有一颗感恩的心!

《弟子规》读后感3

  "啥?诵读并背诵经典,啊呀!我的妈呀!"这话从一个扎着"美国小火鸡"辫子的女孩口中,飞迸出来,太具有杀伤力了!平日里让我们背背课文就难于上青天,现在可是经典呀!这不是强人所难嘛!怎么可能办到?唉!真是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紧接着一项又一项的关于经典诵读的程序,接踵而来,刚开始我们是集体诵读,后来干脆给了我们诵读自习,紧接着又不惜花大价钱,听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的视频讲授,给我们安排时间学习,仔细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让我们有所启发,刚一开始我们都抱着玩一玩,看一看就算了的心态!直到有一次诵读时间老师说:看完了,就再也看不上了,你们到以后会后悔的,我们都没有多大觉悟,后来老班规定说只要谁背过就给奖励,这才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当然包括本人在内)以后我们上早操的时间从未拿过课本,人手一本《弟子规,开始了竞争,渐渐的我开始对《弟子规》有了兴趣,该看的时候我也认真的看,对句子也有大部分了解,日常生活中我的行为也规范了很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顺口就能把《弟子规》背出来。但我更觉得应该把,弟子规》让家长们读一读,这样效果就会比让孩子读好很多,因为家长只要断了孩子的欲望,不由着孩子走,就可以让他减少这种依赖性,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但也不应该太过宠爱,更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责任的'重大,让他们更要早早明白如何做一个人。唯有先成人,才能成才,才可以进一步谈论成功!这是一个常理,每一个人都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可是有几个人做到了,不是没有,是很少!虽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们也应该努力,作为一个90后,我们的自制力很低,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父母帮一帮也是可以的,但方法必须正确,所以从经典中获取一点也是可以的,但经典也不一定全是对的,例如:弟子规》中有两句"宽转弯,勿触棱"是钱文忠教授明确提出的,在时速发展的今天,在公路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线,根本不存在这一现象,所以经典不一定全对,但多吸取也是有益无害。

《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李毓秀性情平和豁达,品德高尚,他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弟子规》,《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提高我们自己的品德,熟读《弟子规》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弟子规》里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我记起了一件事,我跟好朋友子瑜吹牛说自己做的蛋糕很好吃,她很羡慕,说要尝尝我做的蛋糕,我信誓旦旦答应她一定做给她吃,事实上我并不会做,所以她第一次来我家的'时候我骗她说食材没有准备好,第二次又骗她说肚子疼。妈妈知道了拿出《弟子规》跟我说:“什么叫‘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你都学到哪去了?”我听了觉得很惭愧,跟子瑜承认自己并不会做蛋糕,自己是吹牛骗她的并向她道歉,她原谅了我。周末我们一起去超市购买食材,一起上网查询如何做蛋糕,然后两人一起做了蛋糕,虽然第一次做出来的蛋糕味道不是很好,但我们还是很开心。

  有一次表姐因为姑妈乱动她的东西,她生气地对姑妈大吼大骂,其实姑妈只是看见她房间乱了帮她整理了,姑妈跟她解释了她还是很生气地骂姑妈,我在旁边听见了,就对表姐说: “ 表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弟子规》里的句子你还记得吗,这可是你小学时候学过的哦,你现在都是大学生了,不能比我还差哦。”表姐听了我的话,脸红了,她静静地坐了一会,站起来小姑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不该对你大吼大叫,我比我妹还不如,我以为一定会改的,不会再乱骂你了。”你看,学好《弟子规》,还可以劝架呢。当然,我自己也要做到尊敬父母,关心爱护父母,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时就要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自己父母生气、伤心。

  我很喜欢《弟子规》这本书,它让我感受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教育我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热爱祖国,教会了我们很多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本国学经典,这是我们的财富。

《弟子规》读后感5

  《弟子规》起源于清朝民间,它的作者李毓秀先生并不算很闻名,也不是当代大学者,他一生最高的学位只是“秀才”。在当时,秀才只能在私塾里当老师,只能当“孩子王”,一般没有多大的成就。可是,这位李毓秀先生,他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汇集他大部分的精力,引用《论语》、《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等书中的故事、句子,汇成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本书--《训蒙文》。现在,说起《训蒙文》是鲜为人知的,可是一讲到《弟子规》,那可就众所周知了。《训蒙文》是如何变成《弟子规》的呢?这不得不归功于最后校订的,也是《弟子规》的大功臣—贾存仁先生。《弟子规》经过这两位先生之手后,便开始在民间流传了。

  现在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宠习惯了,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更应该学一学《弟子规》。只有读懂、背过《弟子规》,我们才能从小树立起一种规矩,才能懂得要孝顺父母、讲悌道,尽到做儿女的本份!

  《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孩子应该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姐妹要互相关爱,对同学、同事、朋友都要讲求“悌”道;还让我懂得了小孩子做事要谨慎,一旦说出口的承诺,就一定要办到,即一诺千金;对任何人都要关爱;要有仁慈之心……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规》最后强调的'“余力学文”,这也纠正了同学、家长的一个错误观点,现在不少人总以为好孩子是多才多艺,能说会道的那一种,当然,有才艺固然很好,可是,家长们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对品质、道德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道德是生命之本”,现在,家长们让孩子考一百分,学钢琴、学画画,就是不注意孩子的品质道德,如果孩子品质不好,还不如什么都不会,笨头笨脑,至少这样对社会的危害少一点儿。

  我们不应该只拿成绩、才艺、获奖证书来评判一个人,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品质!

  我呼吁大家学习《弟子规》,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做“真人”!

《弟子规》读后感6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如果认真阅读《弟子规》,了解《弟子规》的真正含义,那么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弟子规》的几点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必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之后,它又告诉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多实践,这样才能学习好,成为有用之才。读完《弟子规》之后,我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品行,自己与《弟子规》中所要求的,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想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是他们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他们想方设法地满足我,而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多说了几句,我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妹妹,或许是因为年龄太小,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与父母争执,父母该多么难过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中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起辛辛苦苦拉扯自己长大的父母。

  另外,书中提到的“宽为限,谨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心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令我深有感触。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方面做得最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师布置的任务,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总是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在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可以按照《弟子规》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习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些品位,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最基本的伦理常识,仔细品读《弟子规》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培养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以打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又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7

  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可见,做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最近学习了《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不曾终绝而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自古就重视儿童的早期启蒙教育,在众多的启蒙教材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等文字简练、合辙押韵、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弟子规》,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第一章,就是“入则孝”顾名思义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最根本是从一个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不是想当然的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之恩图报。而回馈报答父母的方式并不是只是对他们好那么简单而已……第二章“出则涕”则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交往的方式;第三章“谨”让我们学会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良好品质的`人;第四章“信”让我们学会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第五章“泛爱众”这一章则教育我们要先尊重他人,爱社会,爱集体,爱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收到他人的爱戴与尊重;第六章“亲仁”,这一章虽短,但它也深刻的教育我们学会“仁!”; 最后一章为“余力学文”,这一章则是让我们懂得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

  这短短的360句话,1080个字。道出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子女应该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让我们在学习这圣贤的话语时,学会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8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本,有励志向学、劝人向善的《三字经》,有教人做人与感恩的《弟子规》等等。每本都是各朝代的名人之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书中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等方面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起初,我不是很明白其中的意思,每天只是摇头晃脑地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慢慢地,我领悟到了其中的含义,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主要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该马上回答,不能慢慢吞吞的`回答;父母有事叫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面去,当我们做错事情,父母责备我们时,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从这里我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我常拿这些规矩来反省自己的言行。以前父母要我帮忙做一些家务或额外出一些题给我做时,我不是推托就是不理或是顶嘴,现在回想起来,心里非常后悔。是啊,这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我实践知识,教我如何独立,教我如何做人;这是父母在课外时间辅导我学习,给我灌输理论知识,让我头脑更加丰富。而我不但不感谢父母,反而做出上述之举,我这种行为就是不孝的行为,就是没有细心感受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付出,缺少了感恩的心。现在,无论在哪里,我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具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学校,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帮助别人,遵守校纪校规,遇到同学之间打架现象,我会马上上前去制止;在家里,我常常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要辅导我学习,我很乐意地接受。例如:有一次我父母都外出,我一个人在家,等他们回来时,我已经将热乎乎的饭菜端到了桌上,父母见了都夸我长大了,会体贴人了;在外面,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会主动地给他们提供帮助。有一次,我和妈妈乘公交车去中山,中途上来了一位老大爷,车上又没有座位,见此,我就赶快站起来给他让座。……

  《弟子规》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一读。

《弟子规》读后感9

  《弟子规》这本书想必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吧。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根据至圣先生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一部知识丰富的书。这本书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规范,礼貌待人,孝顺父母等,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在学习这弟子规的同时,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别小瞧这三个字,其实这每三个字到含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三字经》差不多。如果明白了这两本书其中的道理,便能知天下。“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的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了。《弟子规》中的道理不懂得,要想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想交朋友,千万不要交没有道德的朋友,要交有道德的朋友。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不了还有余暇,那就应该读读《弟子规》与《三字经》啦。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弟子规》,还有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可同样是三个字,有什么不同呢?

  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吧。《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课本,古人说:“熟读三字经,方能知天下。”你说这三字经厉害吧。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的确确是一本十全十美的书,当然,读过他,并会背,而且要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人,那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读过它的人,当然是受益匪浅了,但令人可悲的是,现代人都很少读它了,甚至连看一眼都不愿意。大家可千万不要这样啊,你难道不想做一位十全十美的人吗?你肯定回答,想。那你为何不去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呢?

  是太难了吧,没关系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啊。《三字经》、《弟子规》这两本书都是差不多的,三个字一句话,三个字一句话,但在这“三个字“里面,却蕴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它们可以让你变的十全十美,快来读吧,它们正等着你呢!

《弟子规》读后感10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上的品德规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学习,在和别人交往时,要平易近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印象很深。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我从小生活在严厉的家庭中,父母对我各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小的时候,我很听话,一直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但是,我对父母的教诲和唠叨感到厌烦。总是把他们当作耳边风,因学习成绩下降使他们伤心。严重时,母亲会流泪,父亲会大发雷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造成这一切的人都是我自己,对我以前的行为感到自责。当自己犯错误时,应该认真听父母的'教诲,下次改正。

  在与人交往方面,“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几句一直牢记在我心中。这些告诉我们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这个道理也可以在学习中运用,孔子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班级中,同学犯错误被老师批评时,作为旁人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向好的同学学习。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完善自己。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根本,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更好的自己。

《弟子规》读后感11

  我的散文雨荷发表了,女儿很高兴的把我的文章晒到了微博上,引得孩子们围观,女儿的心暖暖的,我的文章没有任何报酬,有时候幸福真的与金钱无关,女儿想写小说,我希望的就是这样,教会孩子自信的生活,教给她本领,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我最想得到的赞誉。

  幸福是什么,幸福很简单,微笑,我的努力被女儿视为榜样,我是一个好妈妈,我很自豪。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我内心有了希望,微笑着迎接黎明的曙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女儿对我说,这是她听到的最暖心的话,孩子们都夸她有一个好妈妈,她自豪的说,妈妈那么棒,桐桐也要努力啊,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诺言,父母是孩子的导师!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弟子规》读后感1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想必我们都熟悉这流传千古的名句吧!《弟子规》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世间上的真理,如何为人处世,从而为我们今后的道路照亮一盏盏明灯。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每个人在说话前,必须要把诚信摆在首位,有了诚信,才会有立足之地。还记得那个一诺千金的诚信者——马云吗?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外国风险投资家誉为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马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讲信用,就是一诺千金,就是“言必行,行必果”。“信用不是金钱,但它比金钱更重要。”马云说:“阿里人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珍惜每一个客户,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公司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以诚信赢得尊重,以诚信积累财富。”他都做到的,他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奇迹。

  “事非宜,勿轻诺。”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就不要轻易地承诺别人。列宁是一位很讲信誉的人,即使对孩子也不例外,他曾经许诺过逢年过节要与孩子一起欢度节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新年快到了,他因生病不能起床,但他坚持守信,答应孩子们的一定会做到,于是他便坐着轮椅参加晚会,华盛顿曾说过:“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莫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诚信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多少人遵守承诺以致名扬千古。唐太宗以诚治天下,他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不愿像以前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商鞅立木树信的故事家喻户晓,因此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天才因素有三:第一是诚实,第二是毅力,第三是才智。”承诺是金,我真诚地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信守诚诺的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读后感13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题记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因父母的爱在我心中,让我贪婪地听吸着阳光雨露,将把我的一生覆盖。读《弟子规》里的“放则考,”才猛然地反思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言行,让我深深地领悟到:在人生的旅途上,父母的`爱所赋予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父母的爱更周全。

  当父母多唠叨几句:“天气凉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会很不耐烦地回答说:“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想到平时自己感冒了,父母会担心地问这问那,带着我去医院,在厨房熬中药给我吃,给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那我们呢?当父母生病感冒了,我们是否也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意思是说: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况重时,更要昼夜服待,不可以随便离开,那作为儿女的我们,做到了吗?

  我们从呱呱坠地时,父母的爱就无时不刻地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平日毫无节制地挥霍着爱的“支票”那我们是否有想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爱因为在心中,所以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清凉,早晨要看望你父母,看看父母昨晚睡得昌否安好,晚上要准备好床铺,让父母睡得安定,反思昔日自己对父母的关心,真是惭愧啊!惭愧!

  让我沉浸在爱的欢乐中,让我享爱在爱的温馨中,让我陶醉在爱的双臂间,让我偎依在受罪的怀抱里,让受罪永驻我心中,我将用我的爱去报答我的父母,附之行动,多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我相信我能做到,因为爱在我心中。

  愿生活的芳香醇厚萦绕着我亲爱的父母,愿我全部的祝福揉进父母的心田,让父母的心中的花朵盛开如云。

《弟子规》读后感14

  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姐姐。姐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读弟子规深有感,圣人指引我向前,尊老爱幼应在先,亲情友情记心间,孝敬父母无怨言,兄妹和睦一家欢,家庭和谐国平安,为国为民做贡献!

《弟子规》读后感15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读后,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尊敬师长和父母,怎样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做人等等。《弟子规》是我们儿童的启蒙读物,是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我认为它是所有人一生的必读书目之一。

  《入则孝》这一章讲的是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孝敬父母,还有兄弟和谐,误要歧视穷人,不能巴结富人等。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这句话: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还有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位叫黄香的孩子。因为他的母亲早逝,所以黄香对养育他的父亲非常教顺。夏日,他见父亲床非常热,他便拿着扇子扇床,直到床凉为止。冬日,父亲床上很冷,他便亲自帮父亲暖被窝。

  母亲早逝,父亲抚养他长大,他知恩图报,便有了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那时才九岁,古人云:“百善孝为先。”黄香才那么小,就懂得孝顺亲人,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的的人。黄香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亲仁》一章中,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这一句话也让我受益匪浅。你能跟高尚的人做朋友,你就会懂得很多,会变得很有爱心,过错也会减少。如里你跟小人做朋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坏,麻烦也会自己找上头来。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跟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尽量不要跟德行有缺陷的人做朋友。

  《弟子规》这本书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它可以铸就我们的精神灵魂,同时培育了我们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当你细细品味它的精髓,你就会茅塞顿开,平时里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你就有一颗宽爱的心,爱社会、爱祖国、会感恩、会尊重别人、会廉耻、会与人和谐相处。

  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深入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我们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作文05-26

弟子规的作文04-18

弟子规作文01-19

弟子规心得04-19

《弟子规》读后感09-12

《弟子规》的读后感02-20

《弟子规》读后感03-16

弟子规读后感03-17

弟子规读后感05-12

弟子规读后感05-13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