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汇总【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三国演义读后感1
寒假里,我阅读了四大名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其中的人物,分别是诸葛亮、关羽。接着往下看吧!
如果用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两位,我会用“智慧”“勇猛”这两个词语来形容。你问我为什么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我举两个事例,你就知道了。话说在孔明打入吴军内部之后,周瑜怕孔明是卧底,想考验一下,如果不成功,就处死他。于是他找个借口让孔明在十天之内交十万只箭,不然就处死。孔明想了想,说:“可以是可以,不过请鲁肃借我二十条船,三十个军士,用布蒙好,两边各扎一千个草把,我便三天就可交箭。“真的?”周瑜问。“军中无戏言。”孔明答道。“若三天交不出,孔明甘愿受罚。”第一天没动静,第二天也没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孔明叫鲁肃去取箭。来到江上,孔明把船开到曹营,曹操见敌军,叫弓箭手放箭。过了一会儿,孔明开船回去,将草把子上的`箭取下来,数了数,足有十万支有余,周遇见这也没难住孔明,便放心下来。
话说,在关羽暂时降了曹操之后,接到刘备的消息,于是匆匆赶去与兄长相会,半路上,关羽受到曹操派出的大将阻拦,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将几位大将一一杀掉。最后找到刘备时,他已经连闯了五个关卡,勇斩六位大将。
诸葛亮三天之内“造”了十万支箭,多亏了他的智慧。而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毫不退缩,都靠他的勇猛与忠义。所以,我们也要多多向他们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2
《三国演义》,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是陪伴孩子们的一本好书。
在《三国演义》中,它通知我们许多歇后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也通知我们许多历史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来烘托出那些一个个栩栩如生、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脆弱无能的刘禅……它还通知我们一些包含人生哲理,有着特殊意义的鸿篇巨作:在几个故事中,我们了我们是没有理由苟求他人和本人不犯错误,不应该由于他人的一点差错而横加责备,也不应该由于本人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泄气,更不应该为本人获得的一点成果而自鸣,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求充实改良的中央、在另外几个故事中,我们也晓得了当遇见悲伤、痛苦、愤慨的事情时,应该明智地控制,用悲观的态度去打败它,假如意气用事,结果将不堪想象。
每个人都有本人的`目的,只需踏踏实实,仔认真细地走好追求胜利过程中的每一段路,只需有毅力,做好胜利过程中的每一件事,置信胜利一定会离我们不远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大人物——诸葛亮。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后来,刘备与周瑜合作,共同对付曹操。其中有一篇《草船借箭》更是显示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周瑜非常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10天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辞。诸葛亮容许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告诉鲁肃肃容许了.前两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上江上取箭,这时江上雾大,天还没亮,这时诸葛亮把船靠近曹军水寨,然后擂鼓呐喊,曹操看不见虚实,不敢轻易出动,只好射箭,就这样,不一会儿诸葛亮就得了十万支箭,曹操知道上了当想追也来不及了。
鲁肃把借箭的`过程告诉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起初我也担忧诸葛亮三日之内造不出箭,但后来看到他的妙计之后才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推辞了十天的期限,而说只需三天,是因为他算到了第三天江上必定会大雾漫天;算到了鲁肃是个老实人,会帮助他;算到了曹操在雾中不会派兵来攻,会射箭。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是上知天文,其实诸葛亮能有这么神通,跟他的勤奋学习脱不了干系,所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便也可以像诸葛亮一样聪明。
三国演义读后感4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各位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 ,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 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的芦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的卢,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谨,到了
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执着酒杯,个人总结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他说过:「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即跨上的卢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喃地念道:“的卢,你要救我!”的卢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窜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嫂的安全为重;
(二)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的卢一样,纵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刘备的仁心感动了的卢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无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三国演义读后感5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写了东汉末年,朝政的腐败,各地黄巾军蜂起。镇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经过多年征战,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又挥师南下,准备趁机统一全国。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大败。魏、蜀、吴三国鼎力局面从此形成。
不久,孙权杀了刘备的义子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为了报仇,率大军划吴打败而归。刘备病死,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有采用联吴抗魏的方针,先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不久司马氏掌握了魏国政权,并先后灭掉蜀、魏两国,建立了西普,统一了全国。
这本书中人物众多,各具个性。我最敬佩的是“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和军师“诸葛亮”。“五虎大将”个个才艺不凡,要么武艺高超,要么足智多谋,都对主公忠心耿耿。“诸葛亮”非常聪明,他们善用计谋来帮刘备打胜仗,而且是非常爱国的`,处处为蜀国着想……这些人的美好品质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但书中有些人却不同,比如说周瑜,他虽然也十分聪明能干,但心胸狭窄,他眼里只有诸葛亮一人,他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他想: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我不喜欢周瑜这样的人。
当然,对书中某写人物的解读我也有自己独特的的见解。曹操被人们说成是奸雄,但我很佩服他的军事才能,懂得行刺、讨伐等方法。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之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我觉得他是三位君主之中最有才干的,魏国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总的来说,这本书使我打开了眼界,《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
三国演义读后感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翻开书的扉页,试着重新复制那个时代,我又重新认识了一位位英雄……
原绍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可是我有一个问题:原绍为什么要在阻止何进入宫的时候那么肯定,不是那么优柔寡断[注: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可是在官渡却那么优柔寡断,许攸、许多人都被原绍杀了,所以才会大败。
所以我才选了姜维,他智勇双全[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几次大败魏军,如果不是邓、钟两人阻挡,姜维可能会灭了魏国。
我最讨厌关羽,要不是他在华容道没杀曹操,天下不会被司马懿统治,而且他太骄傲,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关羽不骄傲,就不会被杀,就不会引起70万大军。所以我不喜欢关羽。
姜维智勇双全,令敌将闻风丧胆[注: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他的英雄事迹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注: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他是我心中的真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7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非常多,各路英雄层出不穷,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赵云、曹操和鲁肃......让我看了爱不释手。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曹操和鲁肃,他们身上的睿智韬略、进步思想,都让我佩服不已。
曹操被很多人称为枭雄,可我却从心底敬佩他,他不但是位出色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从他每次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分析、精准布局,,还有战争的指挥能力,都可以看出他出色的军事才能。
暑假里我去亳州参观了曹操地下运兵道,更是叹服于他的军事天赋。我不禁好奇:一千七百多年前,是如何挖出这8000米地下运兵道的宏伟工程,整体规划细致有序,还有换气孔、照明设施、分层台阶等等,设计的非常精妙,对得起地下长城的美誉!
曹操还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他真是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之人。从《观沧海》的诗中可以看到他的浪漫主义和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我觉得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应该要向他学习,不止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习他的那种爱国主义,统一国家的进步思想!
书中鲁肃是以老实人的形象出场的`,可我却发现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从他拒绝投降曹操,并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可以看出他的爱国意识和突出才能。曾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理由是如此可以让曹操多一个敌人,而东吴则多了一位朋友。
看到此处,让我拍手称绝,这招太神了,正是这个神招最后形成了三国鼎立,才有了现在我手里的这本《三国演义》啊!我曾经以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是好战性格,可是我却从他身上看到了诚实、守信、和平,不禁猜想在他担任东吴都督时期,东吴养精蓄锐,而老百姓也免遭战乱之苦,应该很幸福吧!
我为自己生在这和平盛世的中国而感到无比自豪,同时觉得自己的肩头也有光荣的使命,想着曹操和鲁肃,在那样的战乱时期都坚持学习,为国家的和平盛世、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我要向他们学习,长大了要为祖国的和平建设添砖加瓦。
三国演义读后感8
“哎呀,终于写完作业啦!”我拿起身旁的《三国演义》趴在床上看了起来。慢慢地眼前的宇迹模糊起来,我的眼也合上……
恍惚间,一座简陋的草庐出现在我面前,这是哪?正当我疑感之时,几声交谈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进草庐,看到一人身长八尺,面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髦。他对另三人说:吾受三顾之恩,不容不出。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他竟是绪葛亮!他看向我,说:“收拾东西,明天去刘备营中拜会。”我不知怎么的,收拾着东西,身前的场景又变了。
“哗,哗”滚滚的长江在我眼前奔腾。我急向边看去,只见诸葛亮正在一船上向我招手。我急忙跑过去,诸葛亮开船,徐盛追赶。诸葛亮说“我已经约定赵云迎接,不要追了!”回船而坐,徐盛已退。他大笑着:“吾舌战群儒,联合刘孙;草船借箭,巧授连环;借东风,火烧赤壁。纵曹操百万大军,又有何用?"我听后不禁问一句“您如此有才华,为何在刘备下伏侍呢?”他看着我“吾受三顾之恩,岂能枉其一片真心!”说罢,下了船。正当我想追上时,场景又变。
在白帝城永安官,诸葛亮正跪在刘备床前。听闻道“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在刘备出去后,我不禁跑来问道:先生,您知道刘备将死,为何不取而代之?”他转过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我说:“受人之恩,就要以涌泉相报!吾受三顾之恩,岂取代之?“我看到诸葛亮眼中的决然,心里莫名触动。回想到自己,在别人来寻求帮助时,置之不理,受人帮助,自己就感觉这是理所应当的。
场景再换,诸葛亮数谏后主,出师北伐,写下出师表,望后主采取。我看到诸葛亮如此坚持,不禁问道:“是什么让您如此坚持呢?”诸葛亮说:“先帝有恩于我,我就要一直效尽于他,报答知遇之思。”我正想说些什么,我妈妈的话传到耳边,“起床了!"我悠悠地醒来,原来是一场梦啊!
我要学习诸葛亮,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9
乱世之中,到底谁是真英雄?
读了《三国演义》,我心中有了个疑问:谁是真英雄?是“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还是“忠义”待人的刘备呢?在书中,我更喜欢曹操,认为他值得“英雄”二字,他发现人才、赏识人才,而且,谋略过人,能做到知己知彼、料敌于先。
说起曹操和刘备,他们俩是《三国演义》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两人各有一句名言,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而刘备却相反:“宁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那么,两个不同想法、不同身份的人在乱世之中举起了曹军和刘军的大旗,谁才是真英雄?
曹操原是骁骑校尉,若不是董卓篡位,他就只是一个小官,才华不被发现,一生碌碌无为,但曹操身处乱世之中,才华得以施展,不愧为“乱世之奸雄”。
而刘备,本是织席贩履之徒,但他除了有实力,运气也极佳。先是在桃园与关张二人拜为兄弟,又从公孙瓒那里获得一员大将赵子龙(赵云)。刘备所得的这3人,为他后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打下了基础。
那刘备与曹操是靠什么从一个小官走到三分天下呢?靠的是各自的才能,还有各自身上的优点!
我认为曹操最大的优点就是他善于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世人都只知道刘备三顾茅庐,却不知曹操也十分爱才,甚至求贤若渴。例如曹操的一位下属荀彧,他的谋略比曹操好,看得比曹操远,换做他人可能会认为荀彧是个定时炸弹,会杀掉他,以除后患,但曹操没有。曹操不仅没有杀掉他,还将他视为知己,有事也会询问他的意见,甚至叫大儿子曹丕好好向他学习。
曹操不仅对自己人好,对其他有才华的人也极好。例如在书中第25回至26回,曹操带人攻下徐州,只剩下邳城,而这个邳城正是关羽带人驻守的地方。曹操想劝关羽为他所用,但关羽不答应,只说若有刘备的消息,会立刻追去。尽管如此,曹操还是答应了关羽,而且最后关羽追刘备而去时,虽然有人劝曹操杀掉关羽以除后患,但曹操拒绝了。他说宁愿与关羽为敌,也舍不得杀他,这显示了曹操拳拳爱才之心。
曹操若仅仅只有爱才之心,是无法成大业的。他不仅有爱才之心,还有料敌于先的本事。在书中,当刘备挡下曹军攻往徐州的大军时,刘备给曹操一封信,劝说他撤兵,曹操还没有打开信,就已详细猜出信的内容了。
而刘备的优点是仁义,但这不一定是福。当他带着新野城20万百姓朝江东奔去逃难时,因百姓拖了进度,而被曹军追上。百姓逃出了新野城,但也没逃过曹军的`追捕,而刘备也折损了好多士兵。而且刘备的仁义有时也不一定是真心的,就像他在赵云面前摔阿斗一样,我觉得不是真心的,怎么会舍得摔死自己的孩子呢?虽说刘备以仁义著称,但过于强调仁义却未必是真。
与刘备相比,我认为,曹操略胜一筹,而这个能料敌于先,又慧眼识才,而且心怀整个天下的曹操为什么会被称为曹贼、奸臣呢?也许,每个朝代的建立,都是以推翻旧朝代为代价的。若是成功了,那就建立新的王朝;若是失败了,那恐怕就变成人们口中的贼了,所谓“成王败寇”,所以曹操未必是奸雄。若不是在乱世之中,若有机会,曹操也能成为“治世之能臣”。
无论如何,曹操的才华在乱世之中得以施展,但上天给他的机遇,远少于刘备,刘备有了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但曹操没有。虽然刘备和曹操平分天下,但我觉得曹操本身比刘备更有才华。曹操熟读兵法且能运用自如,这一点,刘备远不及他,所以,曹操只是少了几个机会。
所以,到底谁是真英雄呢?在我心里,曹操比刘备更称得上“英雄”二字。
不过,英雄应该只存在于人们心中,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是不同的,可以是书中的一个人物,或是历史中一位厉害的统治者,或者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个平凡人。乱世出英雄,俗世,照样可以出英雄,只要你细心观察,也许,你身边就有一位关心你、照顾你的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里面有关三国时期的事情让我悟出了很多道理。
《三国演义》里主要讲的是汉灵帝不理国事,百姓过得非常苦。于是张角创立了起义军,为了镇压起义军,汉灵帝招兵买马。刘备,关羽和张飞一起参军因此碰上面,结拜为兄弟。后来因吕布的攻打,刘备投奔曹操,又借口攻打袁术,领了曹操的五万兵马,到徐州打败袁术,并在哪里发展起来,准备以来迎战曹操。再后来,刘备获得军师徐庶,诸葛亮,庞统与吴国一起抗击曹操,曹操变弱后,蜀吴分开。后来,关羽被围攻而死,张飞对手下太过严厉而被手下刺死,刘备不听劝告而败病死在白帝城,太子刘禅位,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魏军进攻蜀国毫无还手之力,刘禅投降魏军,蜀国从此毁灭。
其中,《王允巧使美人计》讲残暴的董卓被使美人计杀死,我觉得董卓恶有恶报是应该的。《刘玄德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为请诸葛亮做军师,先后两次不怕辛苦,千里迢迢来拜访诸葛亮,诸葛亮看他有诚意,才愿意跟着他。让我悟到最深刻道理的'故事是《陆逊妙计烧连营》,里面讲:孙权杀了关羽,张飞,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立即发动百万大军进攻吴国,吴国虽然人少,但是吴国是聪明的陆逊当大都督抗击蜀军,先消磨蜀军锐气,再找机会进攻,结果一举打败了蜀军。我懂得了:如果一个人不听别人的好言劝告,只想急着办事,得到的只有失败。
《三国演义》非常有趣,能让人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希望大家也能读一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最近,我看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把书中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让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主要讲了爱民如子的蜀国皇帝刘备,欺压百姓的魏国皇帝曹操,称霸东江的吴国皇帝孙权,互相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我最喜欢足智多谋诸葛亮。
特别是草船借箭这节,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又不能做的太明眼。于是想了个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的诡计,谁知诸葛亮不用十天,承诺三天可以搞好并立下军令状。周瑜觉得他是没可能完成任务的,可以以此把他除掉了。三天的期限来到了,诸葛亮利用快船扎稻草人,假意向曹军进攻,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万支箭。这次周瑜不得只叹:“诸葛亮神机妙算,真比不上他!
”最后成了好朋友,一起商讨抗曹军的大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必须努力学习,学以致用。向诸葛亮一样多读书,多运用才是真正掌握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今天带着儿子一块看动画片《别惹蚂蚁》,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拿水枪喷射来欺负小蚂蚁,结果自己变成和蚂蚁一般的大小。在蚂蚁王国,做苦工的小男孩通过与蚂蚁们的共同生活,最终领悟到了人生意义,并为需要帮助的小动物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小主人公Lucas是个八岁的小男孩儿,喜欢玩电游,在外总是被比他个头大的孩子欺负,又不喜欢跟家人交流。他常常攻击蚁穴,踩死蚂蚁。他欺负蚂蚁的理由是:因为我大,你们小!这部影片中最生动的是对蚂蚁世界的微观想象,它们有很多地方跟我们一样,有感情、有家庭,甚至有法院,结构分工严谨。蚁穴受到Lucas的数次攻击之后,蚂蚁魔法师用自己发明出来的魔药把Lucas变成了跟蚂蚁一样大小。变小的Lucas被带到蚂蚁法庭接受审判,在处死他和改造他之间,蚁后做出了第二种选择。就这样,Lucas必须要留在蚁穴中学习蚂蚁的本领,一起劳动。和蚂蚁的相处使Lucas发生了改变。开始只顾自己逃生,到后来遇到危险时他懂得要相互帮助,问他为什么没有丢下蚂蚁伙伴不管,他说:蚂蚁们可不是这样的!蚂蚁跟人类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用Lucas的话说人类像是每个人都在为他们自己。还有蚂蚁们认为指着心脏发誓是件奇怪的风俗,因为蚂蚁的心脏是长在屁股上,但是后来,所有的蚂蚁都学着Lucas指着心脏发誓。最精彩的一段是,Lucas带领蚁群,联合一向是敌人的大黄蜂战胜了共同的敌人--灭虫公司。当然,最后Lucas又从蚂蚁变回原来的样子,重新回到家。懂得爱护小生命的Lucas变得勇敢了,他不再害怕那个曾经欺负他的大孩子,也知道爱自己的家人了。
小男孩卢卡斯总是被人欺负,父母无心顾及他,姐姐痴迷于流行歌曲,就连奶奶也顾着八卦杂志上的东西。于是他便把一切愤怒发泄到蚂蚁身上。他眼里的.愚蠢小蚂蚁其实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蚂蚁巫师萨克把他变小,让蚁后来处置他。蚁后把卢卡斯贬为小苦工,让他在昆虫世界生活。蚂蚁渐渐变成了他的朋友,在杀虫者来到的时候,他决定伸出援手蚂蚁虽然很小,可是一个蚁穴有几万只蚂蚁,构成了一个社会系统,加上它们的合作,就成功地在地球上的生命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们有它们的情感,虽然没有人类的复杂,但它们至少会为种群的毁灭而着急。
有时候,我们人类还不如团结的蚂蚁。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人们有时被生活逼着,被迫组成一个团队,极度不愿意地有福同享,有难共当。蚂蚁不管怎么样,总是组成一个团队,各有各的分工,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后代的生存,为了大家的生存而劳动,从来没有蚂蚁说要违背族群的意愿的。在生物等级上来说,人类有很高的地位。那么从情感上的忠诚度和真实度上,人类复杂的情感又有什么地位呢?
世界是什么样,每个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有爱心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充满爱的。我们到底希望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中,答案是很清楚的。呼吁人们保护小动物,不要无视它们,毕竟它们也是地球上的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力推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别惹蚂蚁》电影,很有教育意义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就在,几度夕阳红……”
合上书,我已经被《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真挚、“煮洒论英雄”的豪迈、“千里走单骑”的英勇、“刮骨疗毒”的坚忍……所触动。这就是让我为之赞叹的.《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和关羽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对他们很佩服。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他促成了孙刘联盟一同抵抗曹操,还帮助刘备平定荆南四郡,打败刘璋。关羽,字云长,是五虎将之首,义薄云天、爱僧分明。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刮骨疗毒”和“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写了周瑜陷计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用三天,还下了军令状,后来果真向曹军“借”箭成功。《刮骨疗毒》写了关羽率军打樊城,首战失利,身中毒箭,疮久不痊,只得四方救医,名医华佗知道了,前来为关羽刮骨疗毒。
《刮骨疗毒》告诉了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记得有一次,医生给我打疫苗,我害怕得拼命地挣扎,直到打完针后,我才知道一点也不痛,只是当时太紧张了。一直到现在,想到关羽刮骨疗毒都不怕,便让我心生敬佩,再想到打疫苗,才多大点儿事啊!想到这,我真觉得当时自己太胆小了。
这本书,总会被我想起,也总是会激发我的阅读兴趣,你也可以看一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三国演义》乃明代罗贯中的妙笔之著,它主要描写了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一直到晋朝开国之间的传奇的历史故事。先有张角、张宝两兄弟率兵黄巾起义,讨伐汉室宗族。然后到董卓谋得相位,袁召领兵讨伐董卓。后来刘备招兵买马,占有一方;曹操变成丞相,骄傲自大,后在北方称霸;孙权继承父亲孙坚兄长孙策之基业,称霸于江东,因此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局。后来司马氏家族得势,灭掉了蜀国、魏国,又灭了吴国,最后由司马炎称帝,建立了晋朝。这样结束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关羽,他虽然是一界武夫,他的勇猛无人能敌,但是他又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在“桃园三结义”中与刘备、张飞结成异姓兄弟,已经注定一生为蜀国效劳。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一次投靠敌军,而就因为这一次,三弟张飞险些要了他的命。关羽一生重情义主要体现在华容道一战中,那是因为他为了报答曹公之恩,在这一战中放过了曹操。这更体现了关羽的义气,当日曹操赠与关羽的只是吕布的赤兔马与锦袍,但关羽却给了曹操一条命。还有一件事,说明关羽的心一直在蜀国刘备那里,一心想着他,一心念着他。那日,曹操送关羽赤兔马与锦袍,为何关羽只要马,不要袍?因为关羽欲借赤兔马之速,来追赶刘备。这件事告诉我们对好人一定要有诚信。此外关羽特好交朋友,如张辽、徐晃等等,这些人为他的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关羽的一生告诉我们,一定要和别人好好相处,这对谁都有好处;告诉我们一定要重情义,要记住别人是如何帮助你的,将来如何回报其人;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人有诚信,不要出尔反尔。
我平时也很讲义气,比如和我一起长大的郭志远,四年级时转走了,每逢礼拜或节假日我们都想见面,见面时谈谈各自学校的情况,每次分别时,我都会泪流满面,依依不舍。还有另一位好友——同学刘俭英,每当他受到批评时,我都像心灵受到谴责似的,非常难受。他经常帮助我,我也常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助他一臂之力。每次,有人骂他,欺负他或说他什么,我都尽量阻止,因为刘剑英的自尊心很强。这样,我们的友谊会天长地久。
我们再来谈一谈诸葛亮,他谋略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刘备出谋划策,他每次出征都运筹帷幄。在赤壁大战之后,他为什么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因为他知道只有关羽会放过曹操的.,而如果杀掉曹操,孙权就会战领北方,对汉中刘备不利,所以让关羽去守城。他曾经草船借箭,又借东风来火烧赤壁;空城计高深莫测另人琢磨不透;六出祁山与司马氏家族拼到底;七擒孟获让他心服口服。他初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不愧是“卧龙先生”。他妙计连连,层出不穷,谋略之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一生告诉大家,一定要多看书,看好书,认真看。他知天文,又晓地理,乃奇人也。他通晓兵法,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应用到实际上,所以他取得了成功。这也告诉我们读书多了,一定要应用到生活中,否则读再多的书也没用。诸葛亮就这样,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佩服。
我非常爱看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我看书多,所以懂得知识比同学多,这一点我占优势,因此我取得了好成绩。如果你们羡慕我,就多读书,这样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会超过我。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奥妙,想知道吗?那就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可以使人,阅读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在我读过的书中,对我来说最耐人寻味的要属《》了,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陶尽英雄……”把我带入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小说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之间发生的斗争和一系列的。内容不但丰富多彩,而且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喜欢里面的诸葛亮和关羽。其中关羽对我感触最深:温酒斩华雄,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但是最后由于他太过于和大意,导致蜀国的战略要地――荆州拱手让给了吴国。这就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关云长因此丢了性命。由此我想起了我期末考试的成绩:由于我的和粗心,我的成绩考得不尽人意。这真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我大意失分数。由此我悟出了一个:做任何事都不能骄傲,要去做。骄兵必败,我要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诸葛亮复姓诸葛,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人称“卧龙先生”。他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刘备请了三次才将他请出山。关于诸葛亮的我最喜欢“草船借箭”。故事是这样的: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便想害死他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很高兴并让他立下军令状。刚开始我还他三天怎么会造出十万支箭,简直是天方夜谈,直到了解了他的计划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已算好三天后江上必有大雾,鲁肃一定会他并保守秘密,曹操定会射箭。第三天果然不出所料,大雾漫天,如愿以偿,收获了十万只弓箭,诸葛亮真得很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的勤奋努力的结果。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天才出于勤奋,只要我们努力知识,一定会收获像诸葛亮一样的智慧。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01-25
三国演义读后感01-11
三国演义读后感02-21
三国演义读后感12-27
三国演义读后感12-20
三国演义读后感12-21
三国演义读后感12-20
《三国演义》-读后感01-15
三国演义读后感03-12
三国演义读后感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