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孝经> 《文昌孝经》概述

《文昌孝经》概述

时间:2020-08-15 12:35:02 孝经 我要投稿

《文昌孝经》概述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扬孝道的典籍。

  简介

  儒家有《孝经》,佛门有《地藏经》,而道家有《文昌孝经》。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扬孝道的典籍。

  《文昌孝经》中说: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经文中还特别对母亲养育子女的辛劳做了歌颂:真诚一片结成慈,全无半点虚饰时,慈中栽养灵根大,生生不已自无涯。道家讲究法自然,而孝正是自然万物中的一种情感,乌鸟私情,羊羔跪乳,孝道是自然之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也被称为道家的鼻祖。老子与孔子都是周朝时代的人,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道德的本源及礼乐制度。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恶行善的《太上感应篇》,其中说道:

  太上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此,他教导人要正己化人。太上老君还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为之,所作必成。”意思是说行善之人起码是孝悌都做到,这样的人,人人都会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福禄不求自来,凶事会远避他,神灵会护卫他,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吕洞宾在《劝孝文》中说:“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子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父母能在孝顺上给孩子做好榜样,自然没有不孝的儿子、女儿,儿女能孝顺,自然没有不孝的子孙。一代传一代,这是最大的善事。这是最丰厚的利益了。

  古代有一个人叫原谷,嫌自己母亲年老多病,就叫他的儿子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放在破车里,推到山上去,扔弃不管。他的儿子照办之后回到家里,还带回来了那辆推车。原谷问他怎么不连着车子一起推下去,他的儿子回答:“等你老的时候还有用。”这个故事,就能说明“我能孝自无逆子”。

  道家反对一切矫揉造作的情感,求取功名,宣传大智慧、大觉悟、患得患失都是自己内心的天性被社会扭曲之后产生的情绪。但是孝顺则不是后天强加于人的,而是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的。道家的代表人物吕洞宾常常告诫道士:孝、悌、忠、信为四大支柱,不坚其柱而用心,掾瓦何能成得大厦?

  南宋末年,蒙古大汗亲临主持了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禅宗曹洞宗刘秉忠、密宗那摩(国师)、八思巴(后被尊为帝师)等三百余人和全真教道长张志敬的论战,结果却是道教惨败。按照先前的约定,全真经书烧毁,数百座道观也输给了佛教。从此,道教走上了下坡路,风光不再。但一百年以后,出现了一个扭转局势的人物,他就是张三丰。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一个三丰派,成为武当武功的创始人,也让道教重新找到了昔日的辉煌。而张三丰本人就是一个孝子。

  据历史记载,张三丰在家里排行第五。五岁那年患了眼病,双目失明了。后来遇到一位道长,道长见他仙风道骨,就以治好他的眼病为条件,让张母同意他跟着道长做弟子。调养半年之后,张三丰的眼睛复明。由于母亲年事已高,张三丰还俗回家.后来参加了朝廷的官员选拔。得到宰相廉希宪的赏识,任命为县令。上任才一年,因父母双亡,无所牵挂,就离开了官场,潜心修道,遁入玄门。张三丰被视为道教的里程碑人物,而这样重要的人物,是一位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孝子。

  教化与孝文化

  无论是儒家、道家、佛教还是基督教,都对孝持肯定的态度,从社会的安定、个人的成长和人的本性来说,孝都是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面对的一个问题。孝的共识也可以看做是我们整个中华文化的共识,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讲孝道的民族。

  “孝”本身是一个会意字。从耂,从子。“耂”字从土从丿,读为“不土”,意为“不耕作”;“子”指“儿女”。“耂”与“子”联合起来表示“放弃耕作,专心侍候老人”。田间耕作是古代一个农业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但家中老人生病也需要子女花费时间照顾。能够舍弃生业专心侍奉老人就是一种孝。孝不应是一种子女的自我牺牲,而应是爱的艺术,子女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同样应善待子女,而不是以孝之名去责咎子女,限制子女的自我成长与自我追求。

  “教”字从孝从文,对普通百姓的教化,就是孝文化。今天社会的几个大的问题,如诚信缺失、离婚率高等,从根本上说,与一个人在诚实、慎独、宽容、自制等方面的修养是直接相关的,而要培养这些美德,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孝顺。

  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中,蒙学是必学科目,一个人在学会诗词之前,先要念《论语》、《三字经》这些基本的读本。而这些读本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孝与仁。但是到了近代,由于战争、贸易、竞争等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几乎彻底地抛弃了过去的生活方式,私塾完全被现代化的学校所替代,而传承传统文化的老师被训I练有素的教师替代,孩子们所学的既有语言知识也有科学知识,独独缺少了传统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加上现代父母接受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教育方法,不再要求孩子像过去那样对父母之命毕恭毕敬,有的家庭鼓励孩子直呼长辈的名字,觉得那样更加亲切平等,这些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颠覆。本来,吸纳新的文化,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帮助我们进步,但是在自我定位就模糊不清的基础上学习别人的文化,或者是不假思索地直接拿来就用,也未必适合我们生活的环境。

  当整个社会都面临文化缺失、精神缺失的时候,能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或者是为人的准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现在多元化的追求允许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渴望的方向发展,要达成共识,回复到像过去一样对帝王的崇拜时期的虔诚盛况已经不可能了,而唯有孝道是适合今天的社会,适合不同追求的人,适合不同成长环境和经济实力的家庭的一味精神良药。如果我们想要恢复真正的文化繁荣,想要成为“文化大国”,那么我们先要认识自己,定位自己。

  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说,近代的国人“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这已成事实。传统文化受到彻底地质疑,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

  以往传统能够赢得民众共同的尊敬和信仰,这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来源。所谓团结,就是众人齐心协力之意。“齐心”即思想统一,“协力”即行动一致,而“齐心”正是“协力”的基础。凝聚力即指“齐心”的力量,凝聚力的本质就是思想意识的趋同性,或者说是精神追求。唯有整个民族有共同认可共同尊奉的精神追求,才能够将一盘散沙变成一堵坚固的长城。

  从中国的第一本史书《尚书》至今,中国历史没有缺少过记载,更没有出现断代。虽然江山不断更换君主,但他们都遵照前代的传统,继续修史、为政。从井田制到一条鞭法,任何制度的改革都是在前一朝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的。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将传统保存得最好的一个国家,在我们的传统中,很多道德上、生活上的制度都是有章可循的,追根溯源,可以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们现在缺少的,是对传统的认可和信任。就像钱穆所举的例子:譬如我们讲考试制度,这当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统极悠久的制度,而且此制度之背后,有其最大的一种精神在支撑。但孙中山先生重新提出这一制度来,就不免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因为清代以后,考试制度在中国人精神上的共尊共信的信念也早已打破了。我们今天要重建考试制度,已经不是单讲制度的问题,还得要在心理上先从头建设起。换言之,要施行此制度,先要对此制度有信心:如在清代两百多年,哪一天乡试,哪一天会试,从来也没有变更过一天。这就因全国人对此制度,有一个共尊共信心,所以几百年来连一天的日期也都不摇动。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压迫,而是社会上有一种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当知一切政治、一切制度都如此。

  我们并不是没有传统,但是如今似有还无,传统等待着从故纸堆中走向普通人的生活。孝道文化.也需要重新被拿出来学习和研究,走进我们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中,重新成为我们真正身体力行的一项文化,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环境的大气候。

  注释

  翻译

  练习和答案

【《文昌孝经》概述】相关文章:

《孝经》读后感01-04

《孝经》读后感01-04

《孝经》读后感12-31

孝经读后感04-25

孝经读后感12-05

《孝经》读后感12-05

孝经读后感范文07-07

中学孝经读后感12-26

《中华孝经》读后感11-29

Copyright©2024贤学网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