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诗经> 读《诗经》有感

读《诗经》有感

时间:2024-05-20 14:31:27 诗经 我要投稿

(优秀)读《诗经》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诗经》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读《诗经》有感

读《诗经》有感1

  这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集《诗经》中的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专著,自从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来,涉及这门学问者代不乏人,至于晚近,则此调不弹久矣。

  作者胡淼先生是长期研究农学的专家,他既吸取了前人的成果,但决不人云亦云,而明确提出了很多的创见。据胡先生统计,《诗经》305篇,有141篇492次提到动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89篇235次提到自然现象,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而这1232个知识点,就是胡先生这部著作的释读对象。

  《诗经》首篇是人们最了解的《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雎鸠”一般解释为鱼鹰,胡先生认为鱼鹰不在河州地区生活,亦非歌手,故“雎鸠”应该是东方大苇莺。

  《周南麟之趾》中的.麒麟,常被视为传说中的动物,或被认为是先民的图腾,胡先生引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说麒麟实际上是今仅存于中部非洲一带的麋羚,古时曾遍布于东亚到西亚及非洲的广大地区,《诗经》《春秋》和《山海经》等书有关麒麟的记载,表明它曾在我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繁衍生息过。大约在公元前520年前后,它在山东地区最后消失。河南南阳石桥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刻有麒麟奔越的优美图像。

  《召南采蘩》《豳风·七月》《小雅出车》中的“蘩”,前人多注为“白蒿”,《中药大辞典》定为大籽蒿。实际上,蒿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混合种群。大籽蒿只是白蒿中的一个种,是旱生性的,而诗中指明蘩是生长在涧和沚的水生植物。因此蘩应该是蒌蒿(水蒿),是一种清香可口的蔬菜,古人誉为“嘉蔬”,既可用于祭祀,也可食用,需要量较大,女子常常成群结队地去采摘。

  《诗经》中的“谷风”有两种。首先是东风,是一种大中尺度的大气环流,春夏之期,和润的东风带来雨水,有利于谷物生长,《邶风谷风》描述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就是这种风。另一种是中小尺度的大气环流,即山谷风,白天由山脚向山顶刮上山风,夜晚由山顶向山脚刮下山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造成强烈的区域性雷暴雨,《小雅·谷风》中描述的“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就是这种风。注家大多没有做这样的区分和解释。

读《诗经》有感2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豌豆我采了又采,即使采完了,又会长出来的,要不是因为猃犹的缘故,我不会镇守在边境地区,而是回到故土。这是《采薇》第一章大概的解释。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历史永久,搜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诗经》大概有300多首,都是由孔子和君吉甫从民间和皇室上收集并编制而成的。之所以称为《诗经》是因为汉武帝把诗、书、礼、易、春秋化为五经的缘故,就是大《采薇》是一首镇守边疆的士兵返乡的诗。讲述的是一个士兵以采豌豆为开头来抒发相思之情。这首诗经专家考证创作于西周时期,不过,可惜不详,因为先秦时期的作家一般都是不留名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六年级书中《采薇》的节选,被誉为诗经中写的最有名的'诗句之一。写出了出征和回乡中的景物和情怀。被很多古人引用,是一段以乐景写哀情,又以哀景写乐情的典范。比照了出征前的杨柳依依和现在的大雪纷飞,来说明自己离家之久,思念之深。

  经常读诗带给我很多不同的感受,大概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是我们中国人永不褪色的记忆吧!

读《诗经》有感3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空灵的歌声翩翩而至,不禁让我想起《诗经》。这一本唯美的诗集,就像一位佳人伫立在水中央,是多么的吸引人!但她其中的精髓真的需要细品呢!春天到了,芳菲满园,看那满树粉嫩的桃花,我会吟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当我看到温暖的太阳与皎洁的月亮,我会吟诵“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每当我在

  网上看到我的偶像赵丽颖的图片,我就会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每当我看见翠绿挺拔的竹子摇曳生姿,我会想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也不管是朝廷,民间,边塞,都在这本书得到阐述与诠释。读这本书,不仅能品最纯真的文字,也能窥得历史一角。

  我最喜欢的是《国风·卫风·木瓜》,这首诗令我想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从千里送来的鹅毛虽然很轻,但我的情谊是重于泰山。而《木瓜》中送的虽然是比鹅毛重的木瓜、琼琚,但表达的

  思想是一样的:“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尽管朱熹说这是写爱情的,但我觉得这是写友情的。这让我回忆起我小学时代的一个好闺蜜,自从我们成为好朋友后,她时常送礼物给我,而我只回赠过两次,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友情,因为礼物只是我们友谊的一种见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里都喜欢牵挂着彼此,对彼此的情谊是重于泰山的。现在的我们,尽管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我们依旧有联系,友情的温度并没有下降。

  诗经不仅让我体会到友情的珍贵,还让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倾城倾国的美人,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读了这几句诗,我仿佛看见了庄姜从书中走出来一样,举止端庄优雅,相貌沉鱼落雁,身段曼妙多姿,如仙女下凡一般,令人回味无穷。还有《国风·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将我带入一个静谧的情景,皎洁的月亮,向大地撒满银光,它照耀在了月下的美人身上,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微风撩动她的头发,步态轻盈,让男子“劳心悄兮”。

  《诗经》还描写了劳动者的疾苦,《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也许也道出了许多现代人的心声,哪个人不需要为生存奔波?只不过有的人干了一辈子,还是要起草贪黑,生存的很艰难。每次看到清洁工早早的出现在街道、小区,到晚上还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就会感叹:生活艰难!在这个世界上,哪个人会一劳永逸呢?同时我也想到日夜为我们操劳的父母,他们不仅要养育我们,同时也要辛苦地工作。我们不应该嫌弃父母这样那样,而应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才对呀。“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不正是许多父母的写照吗?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埋怨我们的父母呢?今年,《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开播。这一季在

  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其中我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争议:主持人龙洋在形容一对革命中结缘的老夫妇时,用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诗在《击鼓》中意为:“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是形容战友之间的情谊。但现在很多人都理解成形容爱情的。有

  网友在底下评论,既然现在都是这样理解了,主持人用这句话也没问题吧?我倒觉得理解诗经就该理解它原来的意思,不该失去它原汁原味的意义、情感。读《诗经》是为了什么呢?不仅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为了真切、正确的感受,书中的那一段历史不应误解它原来的意思,应还原它原本的美。

读《诗经》有感4

  读罢《诗经》,感觉就像一股清泉,轻轻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淌来,从我的心头流过,整颗心都被它浸得润润的;像一阵清风,柔柔地吹过来,一下就将我心底的浮躁吹了个干干净净;又像一扇蒙上灰的窗户,被彻底地洗了个遍,一下子能看开很多事。《诗经》真不愧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每一篇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像一瓶老酒,越久越醇香扑鼻。

  “风”之朴朴

  “风”中的民谣记录的大多为男女情爱,世俗感慨,这些民谣多以第一人称叙述,将情绪和诗句交融,生动而形象。“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淳朴的民谣似乎还带着一身的泥土气,新鲜好闻,读来让人仿佛能看见抚窗垂泪的少妇,衰衰地低声诉说着自己的幽幽心事,将泪化为歌,低低地诉着……“风”用最质朴的文字,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最为真实的生活。

  “雅”之煌煌

  若说“风”是不拘一格的将感情融在诗句里,那“雅”就是精心编排的搭配,诗句优美又暗含深意,精致又不显刻意为之,修饰得恰到好处,让人不禁怀疑,倘若没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又怎么写得出如此佳句呢?“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战士思乡的感情就这么跃然纸上,林清玄曾言“让我们感动的,往往是那某一瞬间的`真情实感”。身着铠甲的战士,惆怅地望着远方,他没说一句话,可满腔复杂的情绪融于景中。

  “颂”之庄庄

  与“风”“雅”不大相同,“颂”里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厚重、恢宏、大气。“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记述了成王举行藉田礼,告诫农官勤于农事,发展生产,将天下容于胸怀,使人民由衷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读《诗经》,使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获得宁静;读《诗经》,使人感受着来自华夏古老大地上的无穷魅力;读《诗经》,使人寻回那个还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和污染的自己。

  诗经三百篇,每一篇里都有一个故事,都含有一腔最为真实的感情。或爱或恨,或喜或悲,化成了一个个字,一句句诗,展现着三千多年前的人们的生活。人活一世,不过百年,而《诗经》传承却经过了漫漫三千年,里面浸润的中华文化早已千锤百炼了,它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读《诗经》有感5

  今天,我又一次诵读完《诗经》,从第一篇到两百篇再到三百零五篇。每一首诗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诵读佳作,欲罢不能。静静地与《诗经》对话,与《诗经》中的人物交流,在彷徨躁动时,照亮我前方的路途,于孤独迷茫处,拓展着我生命的体验深度与广度。

  《诗经》之美在于纯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为一首向往美好的凄美爱情诗,《关雎》应当是《诗经》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作品了。其中,没有文人装腔作势的庸俗之声,更没有政治的教化之声。读这首诗,能从中感受到的是朴素自然的本真。而《关雎》既做了《诗经》的首篇,其中孔夫子的意图也就可见一斑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拂去历史的尘埃,依旧可以窥见诗中那个潺潺流水、徐徐清风和袅袅炊烟的年代,恍然间,透过单纯的诗句,在你的心田缓缓开出一朵深情缱绻的爱情之花。“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心无邪意,心归纯正。情感是克制的,行为是谨慎的。爱的方式,隐忍却美好。

  《诗经》之美在情长。“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天色已晚,为什么还不回家呢?为了君王的华贵生活,百姓们终日不辞辛苦地劳作,迎着清晨的露水,始终如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隐士以此表示自己返璞归真、归隐山林、远离城市喧嚣的愿望。可是又有谁知道,看似恬淡闲适的生活,隐藏着他们多少泪。哪里是我不愿侍奉君王?只是,人非物亦非,徒增伤悲。若是君王能将他们当作坐上嘉宾,君臣一心的场景是多么令人向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眼见之处,仿佛是一群小鹿在原野上悠闲地吃草,还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叫声,叫声相互回应,让人觉得非常和谐悦耳。这是怎样一位虚心好学、能接受意见的君主啊。实在是让人不禁想起曹操的《短歌行》。这其中不仅有《鹿鸣》,还有化用《子衿》篇目的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其中求贤若渴的心情感人至深。

  《诗经》之美在思深。后世人经常从《诗经》中撷取名篇,以抒发内心的情感。我曾读过曹植的《杂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游子忧叹于《黍离》的诗篇,隐者歌唱着《式微》的哀吟。面对嘉宾,岂能失去慷慨的姿容,凄然伤怀,把我的悲怆隐忍于心。《黍离》的确是叫人悲伤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敏感而又超前,才华横溢,境界高远,总能思常人不能思,但也因之不得不忧常人所未忧,由此也背负上常人不可想象的痛苦和孤独。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遭遇,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思索得太深、追问得太深的`人,总有孤独、尴尬、委屈如影随形。诗人孤独一人对抗着这些压迫内心的追问,最终无法承受,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所以才仰天怒号、叩问苍天。人类终极的问题,叫人如何解答。

  生于这浮华喧嚣的城市中,粗陋浅薄在撩拨我的心房,心中的平静越来越难求得。《诗经》不同于以往我读过的任何一本书,它唱出了世间的繁华,也写清了人心的所向,更写尽了苍穹间的哲思。因为品读《诗经》,让我收敛自己、静雅贤淑、不忘初心、独享一隅的心安之处。

  是呀,《诗经》自采集至今,大约经历了3000年的漫漫长道,它的身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都已经经历了3000年了,它不怕等。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读《诗经》有感6

  小雅·苑柳

  有苑者柳,不尚息蔫。上帝甚蹈,无自匿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有苑者柳,不尚愒qi(休息)焉,上帝甚蹈,无自瘵zhai(病)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遏予靖之,居以凶矜。这是一首表达了愤懑的诗歌,诗歌作者控诉了一起同生共死的打天下后谋求权威后的人反复无常的`性情。

  让他琢磨不透而又深感恐惧的心情,茂密的柳树在水塘边郁郁葱葱,绿茵喜人,但是如果行人想要去依附着去休息,去躲个荫凉,去享受下诗情画意,说不定就会被雷劈,也会被树上的虫子所侵扰,被树枝所伤害。

  不要被“大树底下好乘凉“所幻想,大树的伟岸是它自己的事情,与你无关。如果想到大树底下去乘凉,不如自己变成大树。

  基于这样的想法,他看着昔日一起奋斗的伙伴坐在高位上,但是对于他而言是咫尺天涯的无法逾越的鸿沟和距离。

  因此他发出了鸟儿也有依附于天的时候,为什么让他参与国家要务的管理设计,但是去无人可以商榷和依附的哀鸣。内心翻江倒海的可见一斑。

  其实,他误会了上层人物,任何一个人经过千难万险后达到某个位置,势必会成为惊弓之鸟,对任何人都是防范心态,因为被设计,被陷害的日子他们经历太多了。因此对于旁人的不信任就成了他们的常态。

读《诗经》有感7

  倾听来自三千年前的远古呼唤,如同曼珠沙华,纵然无法摘取,诗经也一直存活于心。 ——题记

  踏上文化寻根之路,淌过三千年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用深邃的目光洞穿所有书页,屏气凝神,你听,那一声声一唤唤,古朴无邪,透过千年的尘烟,悠扬冗长,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发自中华文化的最初源头——《诗经》

  孔子编纂《诗经》时曾感叹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道出了它的精髓。《诗经》语言温柔敦厚、含蓄真诚堪称中华文化之祖。它见证着中华民族孩童时咿呀学语,质朴真诚、天真无邪的美好时代。寻觅《诗经》的心灵动感,聆听数千年的深情歌唱,诗中一木一草都是先古人民的友好伴侣,歌中一词一句都唱出了人们最美好的向往。

  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律。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凝固了守望爱情永恒的姿态——等待。它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忽视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开遍了每一个芳草萋萋的角落。我清晰的记得那日你拉着我的手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但这又怎能拆散我们,千山万水外,我候,为你归来。纵然等到白发萧然,我也不会改变翘首的姿态,期盼着你的凯旋,践行你当初的誓言。

  《诗经》以古朴的文字表达着人本初最真挚的感情。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先秦人民对爱的姿态让人震撼。爱,就一个字。原来竟然可以爱得这样决绝。反观当下爱情泛滥、欲望靡乱,分手离婚有如家常便饭。不知是否我们该适当放慢高速的生活节奏,静静感悟诗经中爱的真谛,守候人心本初的那份最无邪的感情,回到最初的美好。

  爱,就不离不弃,静静等候,你的归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打开诗经的首页,那雎鸠关关的鸣蹄就迎面扑来。让人心神荡漾,顿时陷入飘杳朦胧含蓄的情感意境。河水悠悠流动,荇菜浮动摇曳,雎鸠关关,歌声婉转,悠哉悠哉,令人转辗反侧。“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中的表白含蓄委婉,从来不做作。但绝不是怯懦,面对真爱他们哪怕是用一片沙洲,一把水草,或是一弯清泉都要传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感情。

  字字含蓄却句句真实的感情流露感动着你我在每一个怀梦的青葱岁月,原来爱人可以如此洒脱,被人爱可以如此真切。没有珠宝万千,广厦千万,只有这悠悠河水,纤纤水草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可是这已经足够。爱你,只是一种感觉,当我爱上这种觉的时候,一切外在的光环都已经无所谓了。我无法拒绝你伸过来的手,因为你已经越过了我的额心河。

  逝去的岁月带不走缱绻的情怀,望着河水悠悠,渐行渐远。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能面对内心的呼唤和所爱的人长相厮守,又有多少人被爱上是因为纯爱情本身的驱使,而不是对物欲的追逐。当爱情可以用物质来衡量,贴上价格标签的时候,爱情还是爱情么?同样是千年前的“桃之夭夭”,千年后却是不一样的“灼灼其华”。

  是幸福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离弃了幸福。

  之所以要文化寻根,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我想是因为我们怀念了。或许忙碌过后的一瞬间,那份曾被遗忘的美好会倏然浮上心头。我们会怀念诗中那一片月光,那一个人,怀念那一份纯纯因感动而生的思念。先秦的人民竟然可以用简单得近乎粗陋的只言片语风雅出感人至深的情怀和那洞彻世事的哲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释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睿智。透过千年的烟尘,歌关雎,唱蒹葭,出东门,上垄丘;一切无不令人心神向往。

  古人可以用飞鸟游鱼、芦苇野花、潮涨潮落、月盈月亏吟出真切的生活,表达出最本真的感情。原来爱情也可以如此纯真无邪,生活也可以这样恬静和谐,人与自然可以这样完美的和谐共生。而今身处钢筋水的丛林,灯红酒绿的喧嚣,如同机器一样忙于朝九晚五的奔波。欲望太多的现代人,到头来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怀念古人,不知是因为他们太真诚,还是因为我们太复杂。

  对于《诗经》,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把它奉为经典而束之高阁,阅读《诗经》最本质的意义或许还是教会人们感悟古人之于生活那份简单而真诚的向往,用孩童般清纯无邪的心灵看待周遭一切,学习古人对追逐人性本初那份美好的执着不屈的精神吧。

  毕竟,离久了,易思念。

  《诗经》的吟唱渐行渐远,带走了时光深处的期盼流连。远远回望,透过冰冷的繁华《诗经》就像一座里程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放射出永恒的美好。踏着淙淙流水,听着那一声声来自远古的呼唤,似乎又回到了那些逝去的古老岁月: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读《诗经》有感8

  每天读诗经两篇已经一个多月了,《诗经》很大程度上滋养了心灵。一个人在杭州,漂泊无依的感觉时常有,繁琐的工作也会有离职的冲动。今天跟朋友谈这股冲动,他说一份工作应该是做的很好时候离开的。这句话挺让我醍醐灌顶,明明可以提升的还有这么多,明明可以学习的地方还有这么多,怎么可以放弃这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呢?

  每天阅读《诗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内心的真挚情感。工作一年半,在社会中浸染,经历过一些挫折,开始重新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有时候觉得挺残忍的,在生存面前,在人性面前,美好的东西总是被压在心底或消失掉。

  每次遇到或看到这些事情,内心都是悲伤的。古人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诗经》陪伴了我走过很多难受的时光,有些路是必经之路,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过许多,得失之间总是要有的。其实自己心底还是跟宝玉一样,非常抗拒成人世界的复杂和圆滑。自己虽然对外在的人和事比较迟钝,也是能够感受到。总不希望把别人想得太坏,总有些时候不愿去面对现实,是孤独的。《诗经》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他告诉我,保护好自己的真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个成年人,想要保护自己的真诚,是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代价的。感谢父母给我很多爱和真心,也有时候会感谢自己的迟钝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希望自己能守护自己的真心。时光易逝,真心难得。

  《诗经》教会我作为一个女孩子,该有的端庄和秀气.《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女孩子的真性情,《诗经》中描绘的女孩子都是仪态大方,品性优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实彼周行”“匪女之美,美人之贻”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我内心都会有一股暖流。心中有火花,期待成为这样的人。

  《诗经》净化了我很多负面情绪。身在职场,工作一天下来,心里早已“阴云密布”,而我也耐得住折腾:工作之余,不停学习,做项目。阅读《诗经》给我生活添了很大乐趣。每一次阅读,每一次画视觉化,内心总是愉乐,如梁音不绝不耳,乐哉乐哉。

  每个人在成年的时候,都应该学会从外界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这个时候,你可能不会从属于你的宗族,你的血亲,而是从内心生出一个新我,就像叶子从石头中蜷缩着张开,人也一样,共同完成生长的姿态。

读《诗经》有感9

  《人间词话》的第一句是“词以境界为最上”。何为境界?当美感经验产生时,人的心眼中会现出一幅新鲜的图画,它在霎时间占领人的全部意识,使人陶醉在一个小天地中,这个小天地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境界。显然它同时包括景和情。我们采用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用的办法,认为景就是意象、情就是情绪。意象与情绪契合无间的词最具艺术价值,倘若意象富于情趣或情趣富于意象,词的境界就要打折扣。这个道理适用于一切诗词。

  在魏晋之前,中国诗多半是情趣富于意象的。《诗经》也不例外。以上面这首《中谷有蓷》为例,作为一首被离弃的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它用益母草干枯起兴,抒发弃妇内心的苦楚和感慨。蓷即益母草,是一种中草药,它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还有一种说法是它有助于女子养生育子。益母草放在开头,使人联想到妇女的婚恋、家庭、生育。晒干的益母草可以直接入药,但被遗弃的妇女却再也用不到了,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到妇女命运的悲惨。然而作为景的`“中谷有蓷,暵其乾矣”与情其实并没有直接关联,尽管益母草与妇女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是源于联想作用而非移情。联想和移情的区别在于,引起移情作用的对象不光能使人产生某种情感,还得靠自身把它表现出来。举个例子,看到亡友住过的房子时感到悲伤是联想,但假如这房子本身的造型和配色引发了人对亡友的思念,发生的就是移情了。所谓移情,就是情感附着在景物之上,也就是情绪与意象融合。《中谷有蓷》中并没有发生移情作用,情绪与意象实际上是彼此独立的。又因为这首诗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情感,景物起到的只不过是“兴”的作用,所以说情趣富于意象。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非常常见,“比”指比方于物,“兴”指托事于物,比显而兴隐。既有比兴,就说明“言在此意在彼”,说明景与情之间有距离。倘若距离过大,便会出现意象与情趣分离的情况。那么,促使这首诗诞生的究竟是景还是情呢?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根源是事。《中谷有蓷》发生的背景是荒年,因为粮食紧缺,绝情的丈夫才会将妻子抛弃,走投无路的妻子才会大放悲声。事使人心中积郁感情,在看到某物时,这种感情就有可能被激发。古人提出的“物感说”和近人所谓的“中国抒情传统”都有其片面性,没有看到诗背后的事,没有深刻意识到社会实践对文学创作的根本性影响。中外最早的诗歌都是叙事的,《诗经》虽然看起来抒情性强,但实际上全部基于重大的社会事件,抒发的都是和社会环境相关的群体性情感。今天的我们由于和先秦人民距离较远,对那些事件一无所知,才会想当然地将“物”或者“情”的地位抬高。

  产生情绪与意象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创作者没有调和好因事而生的情感与周遭景物之间的关系,唯有意识到事的存在,创造者才能更好地将情感进行加工,欣赏者才能真正理解诗境。

读《诗经》有感1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谁家女子,倚着绿绸之堤,乘着一叶小浮舢,轻轻的从江岸划入沚中。几对雎鸠惊得掠过岸间,无意间回眸,不禁栖在不远处的芦影里痴痴地望着女子,仿佛早已忘记了恐惧。几点涟漪随着她纤细的手指,飞溅入岸花间,晶莹的水露几个跌宕盘旋,迎着朝花的笑颜,争先抢后的装点着芯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再美的花,在这位清婉的姑娘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湄深处,风度翩翩的公子,独倚望江楼。他在心间淡淡描摹着伊人的容颜。水滨之秋景,笙歌处处随,雪花的芦苇,悠悠苍苍,萋萋采采。蒹葭下的淑女,在公子眼中,显得更加动人心弦。青青子衿,悠悠人心。或许,在他的心房深处,夕照里的.望江楼,有一位这般的女子,浣着水,舞着罗衫,宛若水涘西施,轻轻地靠在他的身旁。做他的小鸟依人,做他的关关雎鸠,做他的终身所伴。男子的痴情,让他日日守在水洲之堤里。他是多么期待着伊人的一个回眸,可以让自己也进入她的心扉。可又担虑着,被婉拒时的胆怯,就像池间的雎鸠一样小心翼翼。

  日思夜想,疯狂至极。相识的每一种方式,每一个画面,甚至想到了白头偕老时那褪去容颜下的爱。

  蒹葭鉴情,伊人好像瞧见了他,冲他嫣然一笑,男子双颊染上了绯红,转过头去,他像是犯错事儿的小女孩,羞红了脸。

  天边金黄与绯色交织,云彩瑰丽的,宛如天神的华裳。清澈的池水,也努力地描绘着夕阳。男子面容里,有悲伤,稍上了几点期待:明天我心爱的你,将会到达吧!

  方舟轻轻靠近岸边,雎鸠忽得窜进蒹葭丛里。女子卷起了素纱,朝着村子的方向碎步走去。

  画纸上,女子温婉的面容与点点残阳也在夜风中微微散去。

  关关雎鸠早已成双飞去,那只落单的雄鸟,追随着逝去的落日,关关的清唱着。

  望江楼里,还点着几盏小灯,池间却只有随风摇曳的凄凄蒹葭了

  君独倚望江楼,只盼得伊人归。愿化关关雎鸠,愿携苍苍蒹葭,愿采参差荇菜,愿作霜晞白露,闲来江畔唱笙歌,日不见如三月。代代相传送真情,人常云名曰一一诗经。

读《诗经》有感11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成语玩世不恭:玩世不恭[wánshìbùgōng],意指以不庄重、不严谨的生活态度待人处世。语本《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源]《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赞曰:“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於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後世多传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非夷、齐而是柳下惠,戒其子以上容:『首阳为拙,柱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其滑稽之雄乎!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於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燿。而後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故详录焉。”[典故]据《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载,东方朔是西汉武帝时的大臣,聪慧过人,机警幽默,总是能妙语如珠,使人发笑,因此武帝很喜欢让他在自己跟前调笑。但是,他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常以诙谐的语调向武帝进谏,当宫中有人得罪武帝时,他也会代为讲情。对於他的人生观,透露在训戒儿子的一段话中:“首阳为拙,柱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其中“首阳”指的是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之事。伯夷、叔齐为殷商贵族,商纣亡後隐居在首阳山,因拒吃周朝食物而活活饿死。“柱下”则指老子任周朝柱下史之事。老子与伯夷、叔齐一样历商、周二朝,入周後,他任职柱下史(类似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负责掌管国家典籍,虽在朝任官却能无涉於政治是非。东方朔他认为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自以为清高,并不聪明;要像老子一样,虽仕於周,却像隐者一般,才是有智慧的。因此劝他儿子要吃得饱、行得安,不必身为农夫才能隐居,可在朝为官却像隐者一般,用轻松的态度应付世间事。这种入虽然违异一般人的看法,但却可以免祸上身。後来“玩世不恭”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以不庄重、不严谨的生活态度待人处事。但後世使用“玩世不恭”时,表示的不一定是如东方朔那样大智若愚的生活态度,有时反而是一种消极颓丧、游戏人间的人生观。

  成语不堪回首: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如: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又如:诚有令人不堪回首者,则我今日之临眺于此,虽百年之久,曾不能以一瞬尔。——清·无名氏《杜诗言志》

读《诗经》有感12

  翻开你古朴的书页,我才知道,不是只有举世无双的才能称作国宝,你传世千年,无数的读者曾捧起你细细品读,你精妙短句里的哲思,是最珍贵的宝藏。

  你,就是我心中的国之珍宝——《论语》。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今天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里,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的思想。

  诗以言志,歌以咏言,文以载道。那诗里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友情如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相思如是。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夫妻如是。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分手亦如是。

  在这些朴实、纯洁的字里行间中,在这些美妙、生动的篇章中,牵引着我的思绪,让我融入其中,流连忘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讲述了年轻人执着追求自己心属的“伊人”,历尽了千辛万苦,始终努力地前进着。这“伊人”不就是难以实现的梦想吗?这位“年轻人”不就是那些坚持不懈的追梦者吗?不懈的追求与奋斗会拉近你与成功之神的距离。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霜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没有衣服,更没有粮食,只得挨饿受冻,这在古代便是劳动人民之中最常见的情景。但他们自力更生,用双手开辟了一方天地,生活朴实而不过于繁华,充实而不平庸,勤奋而不慵懒。虽日子并不好过,却仍乐观地面对一切。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水澡,肥胖的身子,圆滚滚的头摇摇摆摆,就好比周王在镐京欢饮美酒之自在。“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悠长的尾巴来回摆动,微动涟漪,周王举杯望月真自在。“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鱼贴着蒲草生活多安详,在镐京,可谓所居安乐的好地方。治世之时,自由自在的生活,无尽妙趣,无所牵挂,被你所赞颂,被后人所憧憬。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飞逝,沧海桑田,现在的人们都开始迷恋青春文学类,科幻类的书籍,很少有人喜欢阅读《论语》,这种书籍太古老了,晦涩难懂,但它们偏偏是华夏文明的精粹,国之珍宝。但就算如此,他们不会消失,只会在历史的时间轴上越走越远。

  《觉醒年代》刷爆网络,被高考生封成“永远的神”,果然,历史不会被人忘却,他在时刻警醒着人们,作为一个长鸣的警钟活在人们的心里。华夏文明上下5000年,这是一条漫长也看不到头的时间轴,人们在这条时间轴上走着,没有尽头,只有路口,而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不会因为无人欣赏就此消失,只会愈演愈烈,他上演着中国过去数千年文明的兴衰历程,象征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精神的传承。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穿越历史的长河,在今天愈发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读《诗经》有感13

  兼葭苍苍、喓喓草虫、之子于归、与子偕老……

  2500年前的那些往事,至今让人们痴迷乐道。是什么在悠长历史浊流中沉淀成熠熠宝石?是什么使我们相隔千年又心灵相通?细细品读,在那个荒烟纵野年代,不断地演绎着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处处闪现出人性的美。《诗经》女孩那热烈浪漫、温婉含蓄、自然清纯的美好心性,便如清晨带露的蔓草,在心里蔓延开来……

  思念,如参差荇菜在四月的河里疯长;在河之洲的那对雎鸠,已被幸福染成暖色;那窈窕的女子,是清波涤荡的精灵,她有着远山的眉黛和柔柳的青丝。她明晰的眸子闪动着琴瑟的音律,善解的笑容把旷野暖化成春天……

  心动是一瞬间美丽的交会,无时不在追寻她芬芳的影踪,彷徨在星月酣睡的夜里,渴求燃烧成辗转反侧的苦痛——不想只在梦里遇见!

  依稀仿佛,在远方,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总是让人触摸不到。她穿着一袭闪耀着初生芦苇光泽的裙裾,在水边轻舞起舞。白露凝结成了淡淡的哀愁,她似乎在寻找什么,但是总是徒劳无功。河水依旧漫漫,她依旧翩然起舞。顺流逆流,她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可是她离我们总是天与地的距离。

  在荒烟蔓草的清晨,希望逢着一个婉如清扬的女子,裙脚沾满了清澈的露珠。她浅淡的笑容,清明的眼神,如山涧流淌的清泉。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她静静倾听,让人充满了喜悦。

  今夕何夕,今天是什么日子?我站在堆得高高的柴垛旁边,意外地遇见了一位非常美丽的人。我曾经想着远方的梦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但当心中的澎湃情感平息下来时,突然间与这个陌生人的相遇让我有些手足无措。我该怎么办呢?怎样处理这个你呀你呀?

  出了东门,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的气息。街上花团锦簇的美女们引人注目,如云如织、眼神闪烁。然而,她们似乎与你无关。身处熙攘的城市却感到孤单。在你眼中,没有她们的色彩是沉闷的灰色,没有她们的街道是冷冷清清的。只有那位穿着简单衣裳,举止优雅的女子才让你心动不已。纵然身边环绕千种绚烂,你依旧钟情于这朵陌上清秀淡雅的小花。

  一日不见,想念的心被日子拉得瘦长。相恋总是在甜蜜中品尝苦涩,总是在等待中回味甜美。高高的城阙望不到你的影子,四野的风带不来你的消息。少年那春天色彩的衣领缠绕在她的梦里,密密的结满了相思豆。

  我踏着深草,一步步前行,心怀期待地等待着你的到来。黑暗中只有草虫的叫声,让我感到不安和孤独。但我不能停下脚步,因为这次错过,也许就意味着一生的遗憾。我身影渐渐消失在风中,时间把希望割裂成了绝望,心在慢慢地降温,世界被窒息的空气笼罩。突然,草虫欢腾起来,你出现了,身披星光,美得令人窒息。幸福顿时溶化了忧伤,惊醒的宿鸟为你们歌唱。

  爱人远征了,她身披铠甲,不知归期,默默地守望在家乡。清晨赶鸡摆弄,傍晚放羊牛马,白云依然自在地漂泊,夕阳依旧绚丽地落下。守望是最深情的思念,因为家是你归来的港湾。只是在狂风肆虐、暴雨倾盆、飘雪纷扬的时候,更加思念你,寒雁愁啼,心如刀绞,异乡的艰辛你是否已经忍受了?等待你早日回家!

  你走过她的门前时,突然被一股甜美的香气吸引住了,你停下脚步,看见那个傻傻的女孩在递给你一只木瓜。她的单纯和可爱让你忍不住开心地笑出声来。你觉得这个女孩就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对象,她的纯真和温暖可以治愈你孤独的心灵。你想把最珍贵的东西都给予她,希望能与她携手走过余生,成为彼此永远的伴侣。

  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她走向你成为了你的新娘。美丽的姑娘比任何花朵都要娇艳动人,她为你带来了无尽的幸福和美好。今天的婚礼如此绚丽多彩,未来的生活也将充满着无限的阳光温暖。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你们一起宣誓:“不分生死,与你相依,紧握你的手,直到永远”。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读《诗经》有感14

  《诗经》主要讲写了:《诗经》是我国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集,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最早它叫《诗》,后来读书人又改名为《诗经》,也叫《诗三首》。

  里面的.内容从里到外,都是能唱出来的古诗文。最后,《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还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

  通过文章我了解了,写每首诗的人可真的了不起,比如:韩愈写的《马说》、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等等,还有一些有许多千古名句的古诗。

  我记得,老师让我们一起仿写一个美丽的古诗,当时我们都不约而同的喊起来。在喊完后我们都垂头丧气,闷闷不乐的开始写起来了。我们都很少有人写得很好,可是老师对我们和蔼可亲地说:“你们已经很努力了,你们再努力一点点就会更好了!”

  我们听了这句话,我心里想:老师这样对我们,我和同学们也一定要回报老师。

读《诗经》有感15

  作者:李毅然。《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三百零五篇。最初被称为《诗》,被汉代的读书人奉为经典,它的内容原来是歌典的歌词。《诗经》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经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诗经》是贵族教育中普遍的文化教材,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秦始皇时期被焚毁,但由于它易于背诵,古人普遍熟悉,又得以流传。

  读了《诗经和礼记》让我明白了好书(好的知识)会被后人一直流传和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帮助后代人了解前代人的发展历程。

  我觉得吕老师教我们画思维导图既帮助我们很快找出课文的重点内容、描写事物的词语和文章的写作方法;还能帮我们快速写作文,写作文时先画出导图,看着导图,联想细节,给作文添枝加叶完成作文。妈妈说这种好的`学习方法会让我受用终生,可以让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条不紊,更有计划性,这种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一直延续。我喜欢吕老师教我们的这种学习方法。

【读《诗经》有感】相关文章:

读《诗经》有感03-23

[精选]读《诗经》有感07-05

读《诗经》有感05-20

读《诗经》有感(必备)10-21

读《诗经》有感优秀12-29

读《诗经》有感[精]07-06

【荐】读《诗经》有感07-06

(优选)读《诗经》有感07-05

读《诗经》有感(优)07-06

【精华】读《诗经》有感07-0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