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经典[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论语》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论语》有感1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里的古文,里面有教人们做人的道理。比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子说:"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却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父母们总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绝了,他(她)们叫我去买东西,我也拒绝了.只要是父母们叫我去干的事情,我都没有完成.
有一次,母亲叫我去买面包,我没答应,这次她生气了:"只会吃,不会做,真是一个窝囊废."说完,还打了我.母亲从不打我,从不骂我,从不生我的气,这次她是真的发怒了.我伤心极了,躲到被子里去哭.
从这学期学了《论语》后,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
学了《论语》对人是非常有用的!会让人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亲有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
读《论语》有感2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仿佛带我穿越了2500年的时光,来到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随着我手中阅读页数的增加,如梦惊醒,《论语》带我走进精神的家园。
我们的班主任方老师在四年级时就让全班同学背诵《论语》;初次背诵,我并不懂其中意思,一知半解;但随着深入地背诵,我渐渐地读懂了其中的深刻含意,我内心甚为欢喜。经过两年来的背诵,日积月累,慢慢品悟,古人思想的精华好似悠悠的花香,迎面扑来,我沉浸在书香之中。
《论语》是一面文化明镜,我从中觅到了学习的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要我们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了。”这句话激励着我,有时间就去复习学过的知识,有时我还会去找老师和同学做更深的了解和巩固,从知识中找到快乐,找到自我,找到内心的充实……
《论语》教会了我一套处事的方法。子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求于别人去做。因为每个人的喜爱不一样,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生活中,你帮助了别人,他会对你感激;但是,如果你强迫别人做他不喜欢的事,别人只会越来越讨厌你。当我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后,我没有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我和同学的关系也越不越亲密。
《论语》带给我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有人不了解你,不太懂你,因某些事而误解了你,又何必去斤斤计较与其生气呢?生活中,难免会被人误解的时候,需要你去包容,你可以耐心地跟他解释,让他知道真相;你也可以慢慢地等,让他自己去理解,让时间告诉他一切。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使我学到了行为礼仪,懂得了人生哲理。通过诵读经典,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千古美文,他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精神之花常在我心中绽放。
夏色斑斓,经典让书香更浓。一部《论语》,一种人生,我陶醉其中;《论语》文化榜样的力量,帮助我们指点迷津;跨越漫漫时空,仍然照亮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读《论语》有感3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办公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时间就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分每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每天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曾经听我老师说过:“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时间。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杀,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杀。”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为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时间是宝贵的,但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为了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我们,所以此刻要珍惜时间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读《论语》有感4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符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读《论语》有感5
于丹这位作者编写了一本《论语》感悟,主要讲了以下七个道,对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帮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种人物,可能从你生下来你就必须孝顺自己的长辈,但它不是一种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有人开导,教诲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识可能是生产智慧的基本条件,但小聪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们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千万不能动歪脑筋。
第三,学习之道,一个人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不同的人,在学习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长补短,不耻下问。
第四,诚信之道,人活着是为了正义,不能靠投机取巧,不守信誉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说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们小孩谈不上什么治世,但我们也要学一学,没准你长大就是总统呢。如果仅用政令来诱导,来约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这不足以上树立他们的廉耻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观念,尽自己的心去帮助他人,不要把种种是非推及给他人,要跟别人换位思考,假如别人这样对你呢?
第七,仁爱之道,仁爱是一种人格情怀,它应表现为一种高风亮节,一种胸怀大志的气度,要帮助别人,鼓励别人,它是一种身体立行,点点滴滴的行为,不仅让别人受益,自己也很开心,也有收获。
这七道,耐人寻味!
读《论语》有感6
七月,盛夏。日子波澜不惊,此时,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悦耳。雨点溅落在窗台上,风吹着雨丝穿过窗户,一阵凉意。这样慵懒的时刻,捧一本书,在文字里度过。此季的主旋律,源于一本《论语》。
书桌上,静静地躺着《论语》,思绪又飘到了刚刚接触《论语》的时候。记忆里,简陋的初中课本,我还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不知道鲜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师读、念、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时的感觉很困惑,天天做作业,不是复习就是预习,哪来的愉悦?
现在想想,那时虽读《论语》,始终一知半解,参不太透。偶尔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诌几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后来,偶遇旧书摊,附庸风雅地淘来一本线装的《论语》繁体本,一行行繁体竖字,硬着头皮读了一遍。说实话,那一遍没读懂什么,只读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结论:《论语》难读!在没有小说看的日子,偶尔也会翻翻那早已发黄的纸页,只是依然无法读懂其意!
再读《论语》,正是于丹热播的`时候,那个时候不叫读了,是看。于丹教授声情并茂的解读,我又一次翻开那本《论语》,泛黄的书页由于岁月的风蚀,留下了时间的沧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种书香,有些霉味,但这并不影响我徜徉在经典里。那些日子,孔夫子亲切得犹如邻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也不再深不可测、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识的警句、良言迎面扑来……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轻轻地合上书卷,穿越2500年风云的华光,惊觉这一团燃烧了数千年却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时空,仍然照亮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离,了解你,仰望你。不为别的,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读《论语》有感7
初读论语,有一种高不可及之感。但静下心来,慢慢去品味,你便会发现书中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永远都是最简单的。
论语是一本记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语录,它运用了最朴实的语言去阐述一个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圣人。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善诱的,跟人言榷的口气。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了孔子的态度,一种儒家的态度,一种朴素。温暖的态度。
我们看到的孔子,态度平和但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所以,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他的学生自贡曾经问过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就是论语中自贡问政的故事。而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自贡却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去什么?孔夫子说:去兵。我们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自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这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信念的重要地位。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至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就现在而言,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信仰。国家的凝聚归根到底是信仰的强大力量。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令我记忆犹新。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过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那非常破陋的小巷里。这么艰苦的环境对于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很佩服颜回,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时,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我想也只有那些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相比现在,很多人虽然已“丰衣足食”,但仍不满。因为他看到的总是比自己更富裕的上一阶层。而论语所阐述的,便是去寻找你内心中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合上论语,孔子的思想却仍历历在目。论语中虽然都是浅显的道理,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让我们细细地去品味论语,品味孔子的思想吧。
读《论语》有感8
想必大家都听过《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会吹竽,却不懂装懂,混在队伍里充数。最后事情败露,只好逃跑了。在《论语》中,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条道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就是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也当过一次“南郭先生”。
记得在我8岁的时候,妈妈要下地干活,临走时,吩咐我中午做稀饭,并教我做稀饭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电视,便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饭都学会了,你还是快去干活吧!”我一边说着,一边推着妈妈向门口走去。妈妈拗不过我,只好摇摇头,无奈地说:“那好吧,记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电饭锅里第二条线的位置,要留意锅里的情况,不要让稀饭漫出来……”“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妈妈,我又扑到电视机前,专心致志地看起了动画片。不知不觉,到了12点。我伸了个懒腰,该去做稀饭了。
来到厨房,我又犯了难,刚才说“我会做稀饭”,只不过是哄走妈妈的一个借口。现在到了“真枪实弹”的地方,我却大脑一片空白。算了,现在去向别人请教实在难为情,还是我来吧!
可是到底应该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难。这时,我想到:我和妈妈一共要吃两碗饭,那就倒两碗米吧!倒完米后,接下来的一切就顺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饭……干完这一切,我又两眼不闻天下事地看起了电视。
过了一会,我隐隐听到“嘶嘶”的声音从厨房那边传来,心里一个咯噔:啊,惨了惨了,忘记掀锅盖了。这下完蛋了,妈妈会骂死我的`。我连忙跑到厨房,发现米汤溅得桌子上到处都是,打开锅盖,一股焦味扑面而来,呛得我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睁开眼睛,发现锅里的稀饭成了一团浆糊,显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几舀子水倒进锅里,锅里的情况才好转了了一些。可这四溅的米汤,这溢出的米粒,这烧焦的糊味……我该怎么收拾这烂摊子啊!?要是开始我专心听妈妈的教导,知道放多少米,淘几遍米,倒多少水,隔几分钟过来看一下……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可是已经晚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我也不能改变现状了。
结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顿“皮带炒肉”。不过呢,这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不懂装懂。遇到自己不会的事,要虚心请教那些会做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不懂不要装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读《论语》有感9
最近,我读了《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其内容为做人之道,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一部惠泽后世的礼仪之书,仁义之书。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四书”之一,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的书籍。随着儒家思想受到历朝君主的推崇,逐步成为正统和主流,孔子和他的论述对思想界,对知识分子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发挥越来越深的.影响,人们也将孔子称为“圣人”。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所主张的修身之道,以及他的智慧哲学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论语》中所蕴涵的道理数不胜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温是温习。复习的意思,故则是以前学的知识见闻,新是新的体会。发现。认识,总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我不禁想到“温故而知新”是孔子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要经常温习,因为学习是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温习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才能进行思考,举一反三。
《论语》,当你每次“温故”时都会“知新”。
读《论语》有感10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一本书记录了他与他弟子的言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这本书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句子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风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了解了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学习,要随时随地注意学习······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阐述了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恕”。宽恕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恕是一种镇定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格守平静;宽恕是一缕阳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间的猜疑积雪;宽恕是一座桥梁,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宽恕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因素。如果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沉重,身后的包袱就会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把我们压垮。
《论语》中的句子不长,但是每一个句子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
读《论语》有感11
《论语》这本书讲的是孔子对学习、执政、敬孝、仁德、礼节和天道地论述。
我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孔子对弟子说,老师教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能获取新的更深的道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如果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白学。学的`知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执政就要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做人要孝敬父母;奉承君主要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要讲信用;为别人出主意要忠实,要广泛地与众人友爱;君主使用臣要以礼相待;臣奉承君主应当以忠相待,作为君子要谨慎地说话,敏捷地行动。
我也要用孔子的道理和品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对学习,我要经常复习,而且要深入思考,要经常去实践,不能空想,做到虚心好学,说话要有分寸,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孝顺父母,父母不愿听的话要委婉的劝说,为父母做事不要抱怨。尊敬师长,要听从师长的告诫,不冒犯长辈,做一个有孝心的晚辈。和朋友交往要讲信用,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长大以后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读《论语》有感12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被世人誉为“圣人”。《论语》是一本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语录体散文。《论语》蕴意深邃而又妙趣横生,人性与文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我们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不少感同身受的例子。
学思并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每天都会学习,每天也必须要去学习,那么我们是如何学习的呢?上课时,是老师辅助我们学习,引导我们思考;下课时做作业,我们会照着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认真思考。
假设我们不去思考呢?那么上课时便是另一番光景了:老师拿着资料念给我们听,我们在书本上写下来,下课时我们一遍一遍地读、背。这样会使我们感到疲劳和厌倦,甚至慢慢的厌恶学习。所以说,学思并进很重要,掌握好方法,我们就能事半功倍。
乐在其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们常说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我们的态度就分为三个层次:知、好、乐。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中学习,以学习为快乐。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我们更加灵活 的知把识运用在生活中。
善于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反省是一朵美丽的花。反省能让我们学会豁达,让我们做到乐观,让我们拥有豪情。
倘若我们都不反省,都不会反省,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怎样?世界会怎样?若科学家们不反省,现在生活怎会如此便捷?若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不反省,那怎会有我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可见,反省多么重要啊!
《论语》,它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直到今天,它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儒家经典永远不会过时!
读《论语》有感1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非常敬佩他,是因为他视人如己,要求统治者关爱弱者,爱护百姓,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四处游览、讲学。“仁”是他的思想表现,除此之外,孔子还主张以德教化人们,以礼治理国家,他有一部著作,名为《论语》。
《论语》集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我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在《论语》集里,有许多句子是可以做为我的座右铭的,也有许多句子是终身受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学自己要对别人做什么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承受这样的事,如果自己不愿意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我觉得《论语》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效法的地方,《论语》里面的这种人生修养,我认为是永远年轻的,所以这种学习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我还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读《论语》有感14
在孔子眼里,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子路忠勇有将帅之才,不是仁;冉有多才多艺有从政之才不是仁;公西赤精通礼仪有庙学之才,不是仁;陈子文不屑与崔抒为伍的清高也不是仁。大概只有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做好了,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吧。但孔子的仁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苛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怎能要求一个人每方面都做好呢?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了孔子所说的仁,那大概不是人,是神吧。
孔子眼中的孝也是非常苛刻的。要让父母吃好穿好。父母有错,指出时应恭恭敬敬,父母不接受,也不应该违抗他们,纵使父母是错的,这就有点过了。虽然是做到了对父母的尊敬,但亲人这样相处难免疏远不亲近。对父母的愚孝也给很多的子女带来了痛苦。《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因为愚孝,只能双双赴死;陆游和唐婉只能留下‘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 瞒、瞒。’(唐婉)的终身遗憾。如果父母的错会给我们带来终身的痛苦,我们还要遵守吗?如果明知是错还要去做,明显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对父母应该尊敬,但应该把自己跟父母放在同一个度上,而不应该唯父母命是从。如果唯父母命是从就是愚孝!
孔子重交友,认为从朋友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重信义,爱音乐,主张人以修身为本。这些做法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不得不说人想要一生不犯大错,是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有多少位高权重,富可敌国的人因为一时贪欲而瞬间跌到人生的'谷底。但孔子提出以礼治国就太重视礼了。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努力做一个君子,那天下就太平了。但这实在是太理想化了。世界上又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君子,每个人都能成为君子呢?人毕竟活在俗世中,有好的一面,也会有欲望和贪念,所以用只用礼来约束众人一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一个君王不像一个君王,按照礼来说又能怎么样呢?
孔子最多说他两句就是了。他绝不会主张别的更适合的人取而代之,因为那不合礼。那黎民百姓岂不是照样遭殃。孔子肯定不支持人民起来反抗的,因为那不合礼。那黎民百姓只能被动接受。当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又有什么精力去学习礼呢?不是照样礼崩乐坏?所以不能不说孔子的一些思想有些消极,有些过了,不符合中庸之道。人需要更有力的约束,那就是法律。
读《论语》有感15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一些弟子言行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而成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活动便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
《论语》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内容却十分广泛,有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宋代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它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传到了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世人称为东方的“圣经”。
这本书既可以让我们学习该怎么做人,遇到事情该怎么解决最妥当,对人怎么样才能让别人不讨厌你,还能从孔子的话里体会到孔子对他的学生的良苦用心,学生们对学习的渴望!
【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读论语作文03-14
读《论语》有感(精选)09-16
读论语有感03-16
(经典)读论语有感07-28
读《论语》有感09-02
【精选】读论语有感08-08
读《论语》有感【经典】09-05
读《论语》有感09-02
论语读有感03-15
读《论语》有感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