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论语>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读书心得

时间:2023-07-26 12:02:50 论语 我要投稿

《论语》读书心得14篇[精选]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心得吧。那么如何写读书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读书心得14篇[精选]

  《论语》读书心得 篇1

  《论语》是我爱读的经典书籍之一,在三年级参加经典诵读大赛时曾背诵其中的章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摇头晃脑地读着《论语》的第一段话,甚至已读过数百遍,能倒背如流。却从没想过要用在生活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语文小考得了满分,很兴奋,脑子里面蹦出了这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非常吃惊,怎么也搞不清楚,这句话为何会在这时从我耳边响起,于是终于明白:素读反复多次以后,自然而然就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同时还能以最快的方式背下来。

  《论语》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就是做人要讲诚信、守信用,希望我能与曾子一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又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它的意思是: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实也有这样的例子:一位同学期末考试考了全市第一,就不停地夸耀自己,同学们都不理他,终于有一个人拍拍他的肩膀,说:“不错嘛!”他哪知道,拍他肩膀的人得了全省第一。这也见证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品读经典,不但能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还能给自己增添许多乐趣;素读经典,记住古人说的话,从中寻求做人的道理;素读经典,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让我们素读经典吧!让经典陪伴我们快乐成长!

  《论语》读书心得 篇2

  《论语·学而》另一种理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泽厚说:"学"者,学为人也,论语读书心得。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可以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等,这些都不清楚。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以理解这则语录,就一定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己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习也!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学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乐而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九万里的风等待扬起东海的波涛,托举鹏翼扶摇碧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曰朋,来当然是切磋修养,研讨学问的;又自远方,山高水长,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难得一见,这实在是可以快乐的事。"何时共把盏,重与细论文",这多少古人所临风怀想的美景。

  然而细细想来,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理解:难道朋友都在远方?近处无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也是孔子所欣赏、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实生活的周围却往往没有这样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却照不亮附近凡人们的双眸!凡人们会告诉你:太阳再鲜艳,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脸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脏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独的。所以他期待远方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他的光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寂的柴门,等待远来的寻芳者扣响,打开一个尘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伟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超越了他的时代;还在于他有更远大的抱负。而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奈何这世上,谓我何求的人远比谓我心忧的人多!更有甚者,人们总是习惯用石块、鸡蛋来迎接启蒙者、先知者。

  胆怯一点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点的人,毁誉无动乎中,荣辱在所不计。即使是举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说:我不生气!因为我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怎么好和小人计较?也罢,也只好如此了!否则,还有什么能让我宽慰自己呢?

  可是当一个君子,真的好难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声无奈的叹息,袅袅了千古!

  《论语》读书心得 篇3

  读论语,感到收获颇多,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其一:学,然后知不足。

  学,然后知不足,由此,我要进一步端正态度,持之以恒,在通读的基础上再加以精读,并学会结合实际进行研读,提升自我。

  其二:思,然后明目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有了知识,没有思想,就是不切实际的罔。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不是最终目标。我们还必须学会思考人生,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

  一部《论语》,清晰地表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人,应当成为君子。君子,作为理想人格,孔子把它界定为内圣外王,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强调了作为君子既要有学问学识,还要有气魄修养,学问加修养所谓内圣才是君子。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我把它理解为德才兼备。

  又如:天行渐,君子当自强不息,禹,吾无间然矣!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极为推崇大禹,挑不出他任何缺点,禹把黄河长江水利治好,把土地开发出来。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后来几千年农业国的民族精神,是从禹开始的。禹之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是真君子,就在于他做到了外王,即君子要不断努力开拓,去建功立业,个人的存在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思,然后明目标,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今天我们重温《论语》,应思考立身和处世的原则。内圣外王的君子,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目标和准则,也许也是需要用毕生努力不断去接近的一个目标。

  《论语》读书心得 篇4

  初读《论语》,竟莫名其妙的被它诗性的光辉和崇高的灵魂所征服,为它的灵性,更为它的精神。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一种体验。这是一种知识学到后的心情体验。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我们完成一项从未完全掌握的工作,当我们切身明白一条早已耳熟能详的道理,是否会会心一笑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一种人生的大乐。“朋”。固然不是指酒肉朋友,酒肉朋友一来,免不了酒酣耳热,伤身破财,又有何乐之有呢?而同样有志于学,有成于学的'朋友,听闻了你的学问,见解,慕名来与你相谈,与你共事,分享胸中之学,笑傲风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才算人生的一大乐事。乐与悦都是高兴,但其火不同,乐表现在外。有知己远来,原来独会于心的悦则变成相视而笑的大乐了。

  “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境界。“不愠”则是不生气,不埋怨。要做到“不愠”,光脾气好是远远不够的,前提是你的学问要达到大成的境界,达到一种“君子知命”的开阔豁达的境界。一个人若达到这样的境界,他就已然成为大德的君子了,当然也就能获得无上的欢悦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一种态度。每日三次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与别人共事是否做到忠诚,反省自己与别人交朋友是否做到诚信,反省自己每天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反省,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更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态度。

  “祭神如神在”是一种提升。所谓“祭神如神在”并不是要承认在人的世界之外又有一个所谓神的世界,而是指人的内心体验到的一种存在。它既是一种人的内在精神的提升与净化手段,更是一种待人处世的真诚态度。而这也必将换来同样真诚的回报。任何虚假的东西,都将如竹篮打水一样,不会带来任何收获。

  《论语》,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宝藏,是结晶,透过《论语》去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对于我们无不是一种心灵上的是提升与升华。

  《论语》,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是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是中国人的精神元素,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一种国量的所在,是一种精神的不朽。

  《论语》读书心得 篇5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每每去到书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关于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挫折、怎样处事”的书籍比比皆是,而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处于“心灵冲撞”中的人们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而这些书籍中,我认为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心得体会却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初中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不会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当看了于丹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

  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于我这等凡夫俗子来说,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吧!

  《论语》读书心得 篇6

  古人云,今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果不其然,于丹仅仅是写了读完《论语》后的一点心得,就在整个中国好好火了一把!这个暑假,小生有幸能去详尽的阅读一番。

  《心得》里的字里行间无不说明——《论语》是为这个世界而生的,其告诉人们的每一个道理,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从一定的方面来说,是具有色彩和温度的,色彩在于它传授给别人的精髓,温度在于它给予给别人的光明。

  那么,我即便不知道作者对于“色彩”的定义。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所谓“没有色彩”,无非是灰色。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通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我也更不知道作者对于“温度”的定义。但是,任何人不可能没有温度。所谓“没有温度”,无非是23摄氏度。即便这是一个模糊的数字,但同时又是人体感觉到最舒适的温度。

  无论是色彩也好,温度也罢,但当一个人表现出来时,那是他的激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为之奋斗,是一件“加好佳”的事情,关键在于你如何将你手中的'风筝——放飞,让线加长,加长,再加长!

  中央电视台曾经拍过一个名为“我有一个理想!”的公益广告。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积极向上的事情。人嘛,活着就不要憋着!在《论语》中,孔子问过自己的四位弟子,他们的志向,各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把它大声地说出来,好事啊!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也是这样的。假使有两个朋友,他们平时形影不离,有一天因为一点小矛盾便闹翻了,绝交吗?两个人总舍不下多年来的感情,和好!于是两人都准备向对方道歉。在途中,两人相遇了,他们笑了,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他们没有说出来?不,心灵的沟通已经将这个不算是理想的理想,完全的化解了。诚然,我完全同意他们这样的做法,有话,别憋在心里!

  有些人,每天看着那些经理或是董事之类的人,总是用羡慕的眼光,大家彼此彼此嘛,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们也是经过巨大的努力才得到人们的认可,毕竟阳光总在风雨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错!我相信只要自己曾经努力过,人生就会有闪光点,留下美好的回忆,成功那只是你路过的一个车站。

  的确!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不过,话又说回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诶,善哉,善哉。这个世界终归是由有实力的人来主宰的。有本事,甭管是驴是马,你拿出来溜溜嘛!至此,为百家呼吁之中一道!

  当我读完《于丹论语心得》的时候,已经入夜。它显出了它独有的特点——寂静,可是我的心情却再也不能平静了,感受颇深的。于是立即记录了下来: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人感觉到希望的一抹——天地人之道;不论人的距离,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是无行的,不是无固的——心灵之道;天气的晴转多云,你的笑容依就是那么的光辉灿烂——处世之道;善良、理智、恒心、合群,这四流一一显露——君子之道;在我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我看见好多只手……——交友之道;人的出生,已经是一个梦想的诞生,而那个人便有了新的想法——理想之道;走过的,无法回头,还是抬抬头向远处看吧——人生之道。

  道是自己选的,路是自己走的,驾驭它,祝您一路走好!

  《论语》读书心得 篇7

  《论语》是议论言语的文字汇编。全书二十篇,以每篇第一句的开头二字做篇名。没有相当智慧、功夫的人看《论语》,就是前言不搭后语、杂乱无章、没有逻辑、没有主题,完全没有现代人所规定的作文规则,也可说称不上文章。然而她却流传千古,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何也?果真如某些人所说得那样浅薄、无聊吗?显然不可能!南怀瑾先生在其名著《论语别裁》中明确肯定,《论语》有其内在逻辑,但究竟有什么样的逻辑结构可惜没讲。青年学者,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周埕安先生的处女作《园满的论语和自在的人生论语妙义疏解》,按《论语》原来编排顺序,每三句或三段话为一品,三品为一章,六十品为五季。每一品以一字作主题,共一百六十九品,即一百六十九个主题,为《论语》理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为人人正确理解《论语》,背诵《论语》,应用《论语》,造福自己和社会大众,提供了极为善巧的方便。前无古人,真实不虚。

  一个人是否合格、圆满?成就大小,其标志是什么?最直接、显明的标志是朋友,即看一个人有无朋友,其朋友的人品、水平如何。看看您周围哪些功成名就的人,必定高朋如云。而当他众叛亲离、成孤家寡人时,又必定垮台无疑。因此周埕安先生将开篇三句话概括为一“朋”字,真可谓一字千金,抓住了《论语》的做人核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自然+2,人心齐、泰山移,大事成矣!这就是人需要朋友的根本原因。因此人是否有朋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己是否有特长、优势,能帮助别人;第二别人是否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显然自己的'能力越大,帮助的对象越多,自然朋友越多;自己层次越高,必然也就得到品位越高的朋友帮助。那么能帮助别人的本事从何而来呢?靠“学”,靠“习”,“学而时习之”。“学”,首先得到大智,即明确了光明的方向,不会南辕北辙走错路,其次是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充足的干劲、高涨的热情;最后是获得具体的操作技巧、方法。“习”得到大慧,即身心强健、经济富裕。

  “学”是“习”的前提。因为行动从思想来,思路决定出路;“习”是“学”的深化,“学”是否得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辛辛苦苦学习,头悬梁、锥刺骨,却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弱不禁风,家徒四壁又孤家寡人,肯定没有得道。“学”和“习”紧密相连、一体两面,绝不可能截然分成孤立的两块,故后人将学和习连起来用,就是今天常用的“学习”。“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无限循环、螺旋上升,得大智慧,到达辉煌的彼岸。而“学”和“习”的无限循环、不至于中断,且能成加速度递进,关键在于是否能“不亦悦乎”。而不亦悦乎的前提是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没有用,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回报,首先是身体越来越健康,心情越来越开朗;其次是与同学、家人相处越来越融洽。如果没有这两条最基本的获得,说什么长大了如何辉煌、发达,统统是骗人的鬼语,学生必然厌学、逃学、出走、轻生。只要“学而时习之”能不断“不亦乐乎”。智慧自然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当然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朋友的切磋、明辨,必定又大大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上升到了“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至此做人圆满“成仁”。由此可知,学,是任何人进步、发展、强大的不可逾越的第一步,更是活到老,学到老,须臾不可离的终生课题。“习”即实践,与“学”如影随形,只有实践才能知道“学”是否有效,方向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实践是调整“学”的唯一标杆和尺度。所以周先生书中这样解释:“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人要常学习,以此得学向,又要常实践,以此修能力。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为了自由和幸福,学习和实践是人生的两大主题。”

  学习和实践是人生的两大主题,但它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亦悦乎”才是目的。也就是说学习和实践的唯一目的是生活幸福快乐。幸福快乐是衡量学习和实践是否有效的内在标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衡量学习和实践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为什么有朋自远方来呢?周先生说“远方并不单指与朋友距离远。而是说过去物质上没有来往,思想上没有交流,事业上没有合作,彼此关系不通,距离很远”。当您通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积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保护众人;或有雄厚的财力,富裕众人;或有高明的智慧,指引众人;或有崇高的道德,觉悟众人,这时您就像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众人趋之若骛,以前所有的冷漠、隔阂、障碍自然冰化水解、烟消云散,原来人人都是那么可爱,处处竟都是净土。

  《论语》读书心得 篇8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先哲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创新;先哲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生命,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和借鉴之中延续、发展。

  19xx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宣布:“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xx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一宣布可看作是一家之言。但同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究竟有哪些智慧呢?

  孔子的智慧,可以说集中在《论语》里面。《论语》是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论、行为的一部总集。它囊括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精髓。用于丹的话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但不同的人读它,却会获取不同的感悟。政治家读它,能够读出为政以德、以人为本的治国安邦之道;哲学家读它,能够读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谐之观;教育家读它,能够读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伦理学家读它,能够读出见利思义、博施济众的道德情操;有修养的人能够读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文关怀,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读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心得体会。我悟性极差,没有能力读出《论语》的“庐山真面目”,但我也读出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鲜活的孔子:他超越时空,阅历丰富,一生见过许多人,君王、大臣、英雄、美女、农夫、商人、智者、愚者、狂者、隐者、君子、小人,什么人都见过,这些人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剔除了他不需要的,加固了他所追求的,丰富了他所没有的;他主张发家致富,但必须采取正当手段,鄙弃那种靠不正当竞争发家致富的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体察民生,兴办教育,收费非常低廉,只是十条肉干而已,自古至今,可说是我国民办教育的第一人;他继承文化,也创新文化,他的创新是在坚实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他严肃生活,也享受生活,他的享受是在生命意义和高雅情趣基础上的享受;他向往古典,但也浪漫,他的浪漫是在对生活大彻大悟基础上的幽默和超越;他胸怀宽广、目光睿智、性格慈爱、态度豁达,以他永远的智慧和包容关照历史、关照人类!

  简单的说,《论语》的真谛是教人们如何得到真正的快乐;它的精华则在于教我们做人的心态。这本书从仁爱之道、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细细品味过这七个方面,也同时折射出了我自己的影子。

  第一,仁爱之道。

  仁爱是在孔子的论语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我们常常说让世界充满爱,然而这个简单的爱字说起来简单,其中却蕴含的太多太多的道理。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他不仅是仁爱的一个宣传者,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于丹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补足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己。而我认为仁爱其实贯穿整个人生,正所谓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无不充满爱,爱情中,我宽容,彼此珍惜,对爱人和自己的亲人一样;亲情中,首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因为他们同样是我们最亲的人;友情中,友爱、友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面容永远是我们表情的一面镜子,因为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仁爱充满,我们自己跟这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第二,孝敬之道:“百善孝为先”。

  我们从父母身上索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间最宝贵的爱,平时经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许因为我还没有为人母,对于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从读书到现在好多年了,每次回家都是空着手回的,看到同事朋友常常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时,总觉得没有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么见外呢?回到家中,也从来是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在我上大学,重读了论语后,从心里上感觉到了对父母的亏欠,我开始回报,尽管我们能做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帮忙洗衣、做饭,买一些吃喝用品,但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喜悦。

  第三,智慧之道。

  我一直很崇拜古人的智慧,它们条件没有当今社会的优越,却能留下惊人的文化和遗产,比如秦始皇修建陵墓、长城;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唐诗宋词等等这些无不流露出古代人们超人的智慧,都令我们现代人敬仰崇拜。《论语》里面,自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你抓了一手坏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交往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侥幸一路走来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于你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当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因为从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而让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在于智慧方面,我自己还是非常欠佳的,常常只是羡慕这方面做的好的人,以后需要不断学习。

  第四,学习之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个人从哇哇坠地起就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走路,到长大以后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一直到老,都有学不完的事情,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说到学习,就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传到现在两千多年,自然有它独到的教书之道。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谦虚,而且说明他的好学。在我们生活中,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第五,诚信之道。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如今社会中,很多企业品牌靠的都是诚信和信用,比如一个新的产品,必须有特别好的口碑才能够立足;一个单位的领导也要讲信用,才能赢得员工和下属的信任,假如作为上司整天不讲信用了,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了;集体是这样,而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应该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在家庭对父母、爱人、孩子要坦诚相待;对同事朋友说到做到,不能有欺骗行为,总之,从《论语》出发,结合今天的现实,以《论语》中的诚信来引导今天的生活,走好我们人生的路。

  第六,处世之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儒家传统道德中,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是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达到成为圣人的目标。“知”在东方文化里并不是知识,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等同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仁者不忧”,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仁”也是神舟电脑的文化内涵之一,公司强调员工应有仁爱之心,同事之间应当互相友爱,上司对下属尤其应当多一些关爱,要把体贴和关怀下属当成份内的工作,尽量为下属排忧解难。“勇者不惧”,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但真正的仁和勇,都与大智慧并存的。孔子明确指出: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仍可透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开悟、心生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也能锻炼出大无畏的真勇气去面对遭遇的困顿与考验。

  第七,君子之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如果一个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能不为利所动,能够见利而先思义,便是君子;见利而忘义,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抛弃人生原则,便是小人。作为一个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不能做。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只争朝夕”这句话用在今天是再合适不过了,一万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论语》读书心得 篇9

  向来喜欢看百家讲坛,而且更喜欢听于丹老师的讲座,是那样的令人心旷神怡,那样的震憾人的心灵,每次阅读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都会有很多的收获与启迪,敬佩她的聪明与睿智,以及她看问题的独到见解之处。

  于丹教授说,其实《论语》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种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的弟子。《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境界。当所有忧烦、迷惑或畏惧压在眼前的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厚仁达,变得更加智慧聪颖,变得更加勇敢无畏,那么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没有了吗?所以,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而不要借助外在物质的得与失,让自己拥有一份浅薄的骄傲,这就是《论语》里所倡导的一种人生观。

  于丹教授以自己的心得来诠释论语中难以理解的道理,并结合实际生活帮助人们去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使人们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尤为重要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拿自己与别人相比较,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境遇,别人为什么做得很成功,而自己却为什么总是默默无闻,总在羡慕、嫉妒别人的日子里生活,于是埋怨、愤怒油然而生,使自己身心疲累、郁郁寡欢。其实他没看到别人的付出,很多时候就是缺乏于丹老师在论语中所说的豁达开朗,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如能以平和的心态想一想,别人的得到一定有他相对应的付出,当然,这个付出有种种。如果你不想去付出就不要去嫉妒别人的拥有,羡慕别人的生活而看不到自己的珍贵,这是不聪明之举,也是可悲的。

  于丹教授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虽然我们凭借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凭借我们勇敢的心灵去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论语》读书心得 篇10

  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一样,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必须与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夫子以往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向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我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可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资料,就打破了原先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我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能够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此刻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适宜。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论语》读书心得 篇11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

  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读书心得 篇12

  最近读论语,读于丹的解读论语,有了新的感悟。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与感悟。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学与思的结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反思性的教师,才能不断进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听信别人。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论语》读书心得 篇13

  一看见《论语》,就让我回想起以前在初中时代的课程中学的几篇《论语》精文,在那个年龄阶段,那些之乎者也的俗套,直叫我觉得牙酸。

  一恍,就时隔春秋二十余年了,今天再次拿起《论语》,又是别一样的体味,认真读了几遍后,真的感觉到: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深读《论语》后,悟出以下学习、做事、择友的心得体会:

  一、以《论语》学习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若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意义重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二、以《论语》做事篇

  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告诉我们想要先做事,必须先把做事的工具磨锋利。

  那么,我们做事的利器是什么呢?扪心自问,做事无利器,唯有对待做事的诚实,对工作诚实、就不要自欺。

  每个人心里都对自己有一个期许,比如,希望做好事而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等等。

  但是,有的人希望受尊敬,却去做不诚实的事情,对所做的事诚实,就是凡事要尽全力做好。

  做到六七十分就觉得做好了,这是不诚实。

  对所做的工作诚实,就是多去实践多去思考,用知者不惑的态度去对待现今的工作,正如一例:孔子30岁跟师襄子学琴。

  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后,他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手法从生疏渐至熟练。

  过了10天,师襄子让他再学一首新曲子。

  孔子答到其弹奏的技巧还未会。

  又过了10天,师襄子认为孔子弹曲很是熟练,要求他再学一首新曲子时。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和作曲者啊!”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琴。

  一曲既罢,师襄子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和作曲者是谁了吧?”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

  他莫非是周文王吗?”师襄子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你说得对,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

  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如果我们每一人都能按这种态度去对待工作,那么,纰漏百出、衔接断链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工作的效能与成绩就会更鲜明可见。

  三、以《论语》择友篇

  人生在世,除了亲属,还要有朋友。

  没有朋友的人,是被人鄙视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孤寂的人。

  所以,俗语讲:“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

  ”如何与朋友交往呢?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清楚地给我们归纳出了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益,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害。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人:一是正直的人。

  二是诚信的人。

  三是博学多闻的人。

  损友也有三种:谄媚逢迎的人,态度伪善的人,夸夸其谈的人。

  北师大教授于丹又进一步给我们表明了什么是三益、什么是三损。

  “三益”的朋友是:交“有质”的朋友。

  是在做事和做人时表现出的正直,诚实,不骄不躁;交“有量”的朋友。

  对人宽容,心胸要豁达大度,要有做人的情怀。

  交“多闻”的朋友。

  广见博识,内涵深厚,知识丰富。

  “三损”的朋友是指性情暴躁。

  这种人头脑简单,自控力差,给你带来诸多的麻烦;另一种人是“善柔”型的,做事优柔寡断,容易干扰你的行为,误导你的决策;还有一种人更可怕,心怀鬼胎,表面称朋友,背后下毒手。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与人与已都满意是很难的,需要我们结交好的朋友,从中收益,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论语》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遗产,具有极大的继承价值,读《论语》、悟《论语》,这就是我从中觅得的修身、齐家的体会。

  《论语》读书心得 篇14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得到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也没有好好看,一直搁在书架上,直到前一阵子我一时兴起,随手拿来翻了几页,我就被于丹深入浅出的解读给吸引住了。所以,接下来我便一口气将他读完,不敢说读完后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但是这本书确实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想法。

  《论语》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在后来又陆陆续续学习一点,但是学得也不是很齐全,因为处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都难以静下心去研究2500多年前古人的思想,于丹老师却做到了,她借助自己丰富的学识与深厚的阅历,又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围绕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比较全面的向我们诠释了论语中那些简单而又千古恒常的真理。

  这些解读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快餐,在这些易于消化的经典解读中,于丹教授讲解的仁爱之道也使我启发很大:仁爱是做人根本。仁爱讲求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他人的面容永远是我们表情的一面镜子。宽则得众,你对别人宽和,会换来世界给你的一个回馈。于丹在书中写道: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的'教学的态度。这让我想到我的工作,我面对一群天真而顽皮得孩子,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当他们的表现令我失望时,我总是责怪他们,用强硬的语气压制他们,学生也许是口服心不服,也许对我是畏大于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强迫别人去干。

  那么,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呢,希望老师怎样和自己交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这也符合当今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让学生徜徉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适应这种关系,喜爱这种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延伸到他的处世之道,这也不正是我们应该教授给我们孩子的吗?

  我们读一本书,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虽说于丹这本书在网络上有颇多争议,但我还是想成为其追捧一族,毕竟和它偶然的邂逅,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于丹的《论语》心得对我是一种引领,它使我更用心的去体验每日的工作和生活。

【《论语》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论语的心得01-12

《论语》心得03-12

《论语心得》读书心得05-04

《论语心得》读书心得04-20

论语读书心得05-30

论语读书心得03-28

《论语》读书心得03-24

《论语》读书心得08-23

《论语》的读书心得02-02

论语读书心得06-12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