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礼记> 《礼记大学》读后感

《礼记大学》读后感

时间:2022-11-04 14:52:24 礼记 我要投稿

《礼记大学》读后感3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礼记大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礼记大学》读后感3篇

《礼记大学》读后感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我们烂熟于心,从蹒跚学步到成人立志,它伴随着我们成长。而其中的道理,更让我们受益终生。深读《大学·礼记》,其中深意值得探索和敬佩。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即弘扬高尚的德行,关爱人民,达到最高境界的善。而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环环相扣,有先后次序之分,做任何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这也就是说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实际上也就是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不能本末倒置,败坏根本,努力向认知的最高境界探索。

  适用于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增进学问,提高认识,还必须通过艰苦的磨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养成各种优良的'品质。但更新和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无限过程,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培养这种积极的人生观,能帮助每一个我们开辟和创造新的空间。防止愤恨、恐惧、癖好、忧伤等各种情绪损害心灵的纯正和完善自我的自觉性。保持情绪的积极性与平衡性。以达到修身境界。

  而八条目至此进行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层面。表达真正的政治家应具备把家庭道德运用、推广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对人民有一种纯真、诚挚、深厚的爱,按照人民的愿望和意志来处理政务;遵循忠恕之道;公正无私,胸怀宽广的品质。虽然在古代封建社会难以实现,但也表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勇敢设想;同时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依据。虽然只是短短几字,却对我们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也许不能达到最高标准,但层层递进,我们却能形成一个更完整的人格。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有一份热,发一份热;有一份光,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大学》是一般璀璨的人生之书,只是读,便感受到了其中的无限魅力。而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唯有不懈努力,才能将大学之道,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礼记大学》读后感2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大学》读后感3

  只有当自己真正用心的去阅读了这篇文章,才能切身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来自心灵上的触动。这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也是对我们后人的期待。文章中主要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了解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很普遍,主要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意,不能出尔反尔。在古代人们非常看中诚意,甚至还把他当做君子的评判标准,这足矣证明这句话在当时的分量。然而在科技发达经济腾飞的新时代我们反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出现了的诚意问题屡见不鲜,如长春长生的毒疫苗事件、汽车漏油事件等等。这些问题都在说明当今的出厂商只是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诚意文化。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癌症和疑难杂症,人们的身体状况也大大下降,以至于人们不再相信产品的质量,信任危机也就此种下了种子。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这是必然的结果。虽然有很多令人寒心的事件,但还是有像华为一样给我们在黑暗中带来了一丝光明的生厂商。他们贯彻科技信息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将诚意捡起而不是丢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美比外表更重要。正心是大学里面的一个小部分,但却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大部分。现在的社会不缺颜值高的人,随随便便化一个妆也可以去遮住表面的缺点,可是心灵的丑陋却不能轻易的去掩盖。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明星、网红中有一部分是依靠自己的颜值去赚钱,利用互联网平台去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但有一些人依靠这个平台随意的发表一些错误的观念,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价别人,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等等。这些都让他们屡试不爽。现在许多人的价值观也开始扭曲,只是单纯的看外表,不在乎心灵是否与他们外表成对比,只是一味的崇拜。我认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不会因为外表的缺点而被遮盖住,反而会把外表变成它的唯一特性,更加吸引他人。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这是作家罗素写的。我很喜欢这句话。《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孔颖达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陈澔集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现实中有许多做了好事最后都没有好结果的'案例,为什么?因为他们追求至善,追求自我实现,追求至善的行为无疑会滋养接受者的贪欲,引发旁观者的不公:凭什么他就那么富有,既然他那么富有贡献一点是应该的吧……所以越是追求至善,效果上可能就越容易适得其反。“止于至善”,其实是一种提醒,提醒你克制自己的善举,帮助别人应该适可而止。

  这篇文章让我对很多的事情都有所改观,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的身上。你认为的善良可能只是你个人的想法,要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当你反复读《礼记·大学》,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还可能会改变你的看法。这便是我从中得到的启发。

【《礼记大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礼记·大学》读后感09-20

《礼记大学》读后感11-03

《礼记·大学》读后感5篇02-22

礼记大学读后感(精选10篇)10-14

《礼记大学》读后感2篇11-05

《礼记大学》读后感(2篇)11-09

《礼记·大学》读后感7篇09-27

《礼记·大学》读后感4篇09-26

礼记读后感09-0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