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集部>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

时间:2024-05-27 18:44:21 古文观止 我要投稿

(优选)《古文观止》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文观止》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1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在我国现代史学史上,是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

  《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其功力非同一般。《中国通史》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全书“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的纪元”。

《古文观止》读后感2

  《古文观止》,很久以前我就开始读了,但是很惭愧地是,直到现在,我还未能完全地参透其中的精华。因为作为中国一本文学巨典,它所蕴含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而实在是不能一下子就能消化得了的。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其中选有222篇文章,其时间与空间跨度极大。这两百多篇的文章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作者也是各个时期的典型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从而较客观及全面地反映了其所属时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而正是因为文选时间跨度大,其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故而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是绞尽脑汁。

  因为喜欢中国古代文化的缘故,所以对蕴含丰富古文知识的《古文观止》也是情有独钟,但是,因为毕竟文学基础不够,所以读起来也是很费劲的,但是也在苦恼之中增长了很多知识。

  首先,《古文观止》中涉及到很多的古代礼仪方面,而且很多都是在现代被简化或者废除了的,所以要了解一篇文章,必须要借助于其他的书籍以求读懂、读透。但是,五柳先生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有时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况且要是每篇课文都这样读下去,那得读多久啊。然而,我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一篇时代的文章,它不止是一篇文章,仅仅局限于辞藻、语段,只局限在文学史,更多的是见证并记载着时代文化,反应当时的人文。在《古文观止》中更能体现出来。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学,如所选的《左传》的几篇文章。在国君,诸侯,士大夫等人的对话当中感受到上古时期即使衰落但仍充满魅力的严谨儒雅的礼仪。每每因此了解了一种新的礼仪时,总是不自禁地想象着那些画面,并由衷的为之感叹。

  其次,在文学语言上也能有所领略。本以为学了几年的古文,那么就可以无甚阻碍地阅读其他的古典文献了。但是在读《古文观止》的时候却屡屡碰壁。因为这里涉及了很多的古文知识,是我之前不曾接触到的。尤其在读比较前时期的文章时,有很多字都是较为生僻,但是在古文中却是经常出现的。初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本想抱着侥幸的态度不去管这些不曾见过的家伙的,却总在后面的文章中遇到,最后只能乖乖地扛着本厚厚的古代汉语词典奋战。

  并且,之前也曾说到,这本书的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很大,所以可以很直观地比较古代文章的一些体裁。本书所选的大部分是精湛短小的名篇,可以在接触忍耐底线之前把握其和形式之美。

  总而言之,《古文观止》汇聚了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礼仪文化,文学知识,哲学精神,故而须继续细读,深读,而不只是不求甚解。想来,要是能将此书读透,那么与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更近一步了吧。

《古文观止》读后感3

  近日,将《古文观止》一书读了一遍,虽然有很多语句还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特别是有不少的生僻字,要查字典,很麻烦,但仍然感到这本书读迟了。千真万确,读书不一定要看读了多少本,关键要看读的什么书,对这本书理解的程度如何,自身在读后有什么收获与借鉴

  说《古文观止》是一本好书,是因为它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的检验。《古文观止》编纂于康熙年间,至今数百年,文人墨客都以此书为圭臬,学习做人做事,学习文章写作,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读此书有三点好处:首先是了解历史,特别是《国语》、《左传》、《史记》等篇目中的文章,是春秋战国、汉唐到元、明、清历史的很好记录。第二是学习了对时、对事、对人的看法、做法,受益匪浅。宗臣的致刘一丈书使我知道了人要乐于安命,不作非份之求。君子要有自身的人格,因时而动,顺应潮流。第三是如何写作文章,特别是宋以后的文章,更多地偏向于记事、记景,借以抒发情怀。是中国几千年的巅峰之作,宜再细加揣摩,必大有收获。

  将它放到床头,时常读之。

《古文观止》读后感4

  朋友小牛发来一片古文观止观后感,没时间细看,保存先,惊为天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

  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和武昌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无独有偶,王勃的《腾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同成千古绝唱。但细品下来却是两种人生轨迹。王勃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传诵至今。且年少得志,14岁就被表为官。总觉得一个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随一些苦果。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和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和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贫苦,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已经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见潦倒之义,反而光华夺目,掷地有声,矍烁古今。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那种心胸,那种情怀令无数英雄浠嘘不已。对王勃所能说的只是可爱,而之于范老先生却是高山仰止。

  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热播的电视剧(剧名我忘记了,只记得是陈宝国主演)之后,明朝一直被除数我认为是一个被奄割的时代。抛开外患不说,统治者的确是足够腐朽。能称上大帝的一个是洪武一个是永乐,但都残暴致极。碰到一个温柔型的,却是个玩主皇帝。玩主过气了,却来了一个不合作皇帝。就这么拖拉地过了几百年,终于迎来一个想励精图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夹得他在万岁山?了辫子。然而在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下竟然不断出现一批铁骨铮铮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个。最初认识方老先生的时候不是他那写得纵横阖捭的《深虑论》,而是“诛十族”。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灭他十族的的朱棣凶杀成性、冷酷无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和之匹敌。被老先生视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这么高的造诣。其实老先生的《深虑论》中也写道: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却偏又逆道而为。老先生在表现出无限智慧的同时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小坑,极带可爱的迂腐。虽然老先生的迂腐掺杂着一抹血色,但我仍称之为可爱。少了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单凭那篇《深虑论》可能很难让人认识他,走近他,景仰他。

  读书读人,或使人警醒,或使人振奋,或使人高尚,或使人坚强,得失寸心知吧。

《古文观止》读后感5

  三年来,余每日晨读,阅毕古文观止,虽非正业,却是入职学校以来最大收获,颇为感慨,请略陈陋见。

  一、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为学的入门读物,余而立之年后始读,可作为中国教育是人类历史最大笑话的明证。

  二、就文集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来源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似取《左传》传义的宗旨和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和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也比较相符。苏东坡虽曾称誉韩愈文章“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但这本是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单就文采论,韩氏文章近乎味同嚼蜡。

  三、愚以为,天下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文集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气贯长虹,笔尖所及,沁人心扉。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则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同,不必苛求。

  四、文集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太容易觉察,且鄙人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为先,因而对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不取。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有异议,故对魏晋一代的文章几乎不取。编者是清代学者,似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观影响,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大缺憾。另外,清代为外族入主,对这些以士自居的学者是一件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观止”未免黯然失色。

  五、纵观历朝历代,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阳明心学多偏锋,皆不足法,其原因仍不得正解。个人以为,或许中华文明历经5000余年,至此已垂垂老矣,国运不济,国势保守,文风英气不足,老态有余,全无汉唐气象。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文明自“经重于史”的时代起,即自南宋起,文明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能力就日渐衰退。从武术的角度讲,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血性渐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自宋始,直至近代不能复兴。

《古文观止》读后感6

  穿越千年梦境,那数不清的笑靥浮现在眼前。有那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有那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而你,却是我心目中的,那个遥远时代的一支奇葩。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母亲又是状元的女儿,在这样有着浓郁文化底蕴的家庭,成就了一个注定不平凡的你。身为人妻,你致力于与丈夫明诚做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那时的你,无忧无虑,生活殷实幸福。你柔情似水,承载着纯真的理想。清朗与爽直的个性,裹挟着浓浓的书香,你高高地站在诗坛上微笑。那时的你,拥有着富贵人家的雍容与东方女子的典雅。

  隔着历史时空,我遥望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快乐;我静观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的落寞;我沉思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的快乐时光,我感叹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我敬佩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正直气概

  一点点,一句句,你用生命在唱歌,你用青春在写诗。沧海桑田啊!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你却用坚强和不屈反抗着命运,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巾帼之歌。南宋的天是阴霾的,你笔下的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转瞬即逝。岁月无情人易老。你笑过,哭过,用忧伤的笔调写下: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我曾用亭亭的荷花来描述你,曾用菏泽的.水仙花的比喻你,曾用傲雪的梅花的赞赏你。可是,写不尽呀。你就是你,那么的出众,那么的独一无二。隔着千载,你在寻觅些什么?在这么冷清的夜中?浅唱低吟,对酒当歌。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哀怨的声音直入心扉,划破了你未愈的伤口。平地起风、满地的黄花似乎在低述着过去。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你无奈,无奈今朝非昔比,无奈白驹过隙,无奈物是人非。

  我乘一弯新月回到刀光剑影的过去,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你晶莹的沉淀。面对无情摧残的凛冽冷风,有如那冬日的倔强地挺立枝头的梅花,热热烈烈地盛开,溢出满园的馨香,不曾萎靡凋谢。我喜欢你,喜欢你载不动几多愁呀,却依然不放弃。我喜欢你,喜欢你身为红尘女子,却才情过人,与众不同。就让我举一杯酒,洒在记忆的长河,祭奠你那不屈的骨气、至善的灵魂。我的千年梦。

《古文观止》读后感7

  细细地品味了《古文观止》里的几篇喜爱的散文,我才真正地感到了散文的精妙,而书的两位编者的点评,也特别独到,恰如其分。尤其是作法的评析,特别精细,怪不得我国古代书塾常把此书作为启蒙的必读经典书。我在不少作家的自传里看到这种现象,每当提到小学时自己最喜欢的书,他们都提到了《古文观止》,这难道是巧合吗?从另个角度看,经典的散文在引导作家创作、形成语感方面,作用是相当大的。古人有这种说法:半,秀才烂。《古文观止》的确是本不可多得的散文精选集,其中编选的有历史散文,抒情小品,篇篇都堪称典范之作。

  从入选散文的.年代来看,每个朝代都有几篇作品入选,甚至有的朝代入选十几篇。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散文的繁荣景象。我国现当代不少散文名家深受古典散文的影响,我最敬佩的散文家朱自清就是其中位。朱自清的散文深得明代散文名家归有光的精髓。在叙事散文方面,归有光最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表现人间人伦真情,唤起无数读者对往事的美好的回忆,特别是《项脊轩志》中回忆祖母几句关爱孙儿的话,读来催人泪下。许多貌似琐碎的小事,经作者深情的回忆,经作者艺术之笔的提炼,特别动人。我认为,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中父亲不厌其烦的照顾,苦口婆心的叮嘱,过铁道买橘子的笨拙,无不受到归有光笔法影响。朱自清洗尽了铅华,切归于朴素、自然,让人读来,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有种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

  归有光在散文创作中的用词也十分讲究,特别爱用叠词叠字,声情并茂,这可能是受古典诗词影响。而这点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绿》《春》《荷塘月色》等名篇中,朱自清大量运用叠词叠字,音节和谐优美,大量运用西式洋的描写短句,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到用白话也能写出优美精妙的散文。

  归有光的山水游记也有自己的特色,起承转合的笔法娴熟之至,亦精炼,亦畅达。朴素之语中见喜爱之情、愉悦之感。我看朱自清的《欧游杂记》也颇受影响。而朱自清在句式安排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把死气沉沉的“有”字句,“是”字句化为简洁明快的短句,活灵活现,生机勃勃,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朱自清不愧为代散文大家。

《古文观止》读后感8

  在这个充满意外的寒假里,我接触了一本古文书,名字叫做《古文观止》。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与父亲一起看的,有些句子我父亲也不懂,我们还是看着译文才理解文章的意思,到现在我能独自看懂几句了,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吧!

  《古文观止》这本书里面有分先秦、秦汉、六朝、唐朝、宋朝和明朝几个部分。

  而我最喜欢唐朝的一篇文章,名叫《杂说四》,他是韩愈写的,主要说的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伯乐,有了这样的人之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很常见,但是伯乐却不常见,而这里是指有伯乐才能认出千里马,其他人都不行。正因如此,有些千立马就混在了普通的马中,而普通人根本就认不出来,所以这些千里马吃的是普通马的份量,而千里马每天都跑很远,就这样,千里马天天吃不饱,天天都要跑很远,最后他只能死在马厩中。

  本文是采用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人们对千里马的无知,正因为人们的无知,千里马才死在了马厩中。这便是读书少、观察不仔细引发的.悲剧。看《古文观止》这这样的书可以明显感受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还可

  以看到古代诗人是怎么写文章的。在这本书里,一个字就可以有许多种意思。

  《古文观止》里有许多个古文小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每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每看一遍就好像是在看一本新书一样。

  我偏爱其中的一些文章,如《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每日熟读并背诵一段是我的习惯,假期我还会把我喜欢的文章誊写成作品,既练字又可复习背诵,深刻理解其中含义。当朗朗上口时,倍感自信与自豪。

  感谢《古文观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古文观止》读后感9

  《古文观止》是古代散文选本,作品大多是思想性与艺术性极高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当然这里的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那么收录222篇文章的《古文观止》,第一篇文章是什么呢?答案是《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出自《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作者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左丘明,姓左丘,名明。左丘明根据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故事背景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加剧,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故事发生在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公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一个片段,却俨然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文章把发生在2700多年前的这一历史事件,具体可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不仅让我们明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也让我们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而感悟到整个时代的动荡不安。

  这篇选文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物个性鲜明。老谋深算,阴险狡猾的郑庄公;恃宠恣肆,贪婪愚蠢的公叔段;毫无原则观念,任性偏心的姜氏……栩栩如生。其次,叙事线索清晰,在叙述事件经过时,有以庄公一方为主,省去了许多笔墨,使得文章不但线索清晰,而且文字简洁。

  《郑伯克段于鄢》有不着一褒字,也不着一贬字,而褒贬自在其中的 “春秋笔法”。《古文观止》将其放在开篇,可以说是非常具有眼光的。

《古文观止》读后感10

  人生的百科全书 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古文读后感。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后来,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人生的`百科全书 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后来,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

  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古文观止》读后感11

  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是无与伦比的。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一点也不假,《古文观止》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古文观止》这部书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两叔侄编选评注的。它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付印问世以来,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影响非常广泛。它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上起东周、下至明末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古文观止》里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 “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卷一周文中的《子鱼论战》它讲述了宋襄公不听司马子鱼的劝告,使得自己的军队全军覆没。我们在生活也是如此,要多听取别人的建议,然后在自己做决定。《古文观止》中的文言文虽然难读,但是自身蕴含这丰富的文学色彩。是我们所有学生的必须品。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读了一遍《古文观止》,我深深的了解这对于我远远不够,所以我还会更细更慢的咀嚼这部作品,让自己能体会到文言之美,开卷有益古人诚不欺。《古文观止》,智慧的光芒!

《古文观止》读后感12

  之所以会阅读《古文观止》,说来也是机缘巧合。

  不久前收到班委的群发短信,知道了又是学期会的时间,于是从群共享下载了书单直奔图书馆,凭直觉觉得标题不错,便借了这本1987年版的《古文观止》。简朴的封面上散落有缃色的斑斑点点,书页微微泛黄,这无不昭示着它存在了好些年头,还未阅读,心底里已增添了几分好感。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的吴乘权和吴大职叔侄二人选编的本古文读本,从先秦到明末,共12卷,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或穿插有骈文辞赋。康熙三十四年,二吴将书稿寄给已是两广总督的吴乘权的伯父吴兴祚,吴兴祚“批阅数过”后于当年五月端阳日付梓,这就是《古文观止》的初刻本。此后,《古文观止》又经过多次翻刻。87年版《古文观止》是安平秋点校的,他以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本为底本,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再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甚至还参阅了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首页刊登安秋平的点校说明,此外还附有吴兴祚的序,吴乘权、吴大职二人合写的序和吴乘权的例言。

  《古文观止》里选录的篇目大多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其中有不少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课本中出现过,每每读到,都会油然而生出种亲切感。吴乘权和吴大职二人在篇中注有不少的字音、词义、典故,部分句子的释义和自己的'评注,用小字与原文隔开。适当的即时注释,能够帮人更好地理解原文,又不至于只看释文而不去思索。由于没有应试压力,再加上注释和已有的古文基础,阅读《古文观止》,不仅能温习了学过的古文知识,充实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窥见历史的片段。先秦时期,诸国混战、群雄并起,各国国君为开拓疆土,发起各种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能臣干吏或向君主勇谏,停止不义战争、拒绝向他国借道,或出使他国,以己之力劝退国之师。两汉之际,帝王下诏求贤,贤臣上表献策。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雅士退居隅,纵情山水。唐宋大家,居庙堂之高则陈书上表忧国忧民,处江湖之远则归于自然携友同游……

  87年版的《古文观止》的最大特色在于二吴的评注,他们会在某些句子后面和全文借书处添加自己的观点看法,如《曹刿论战》中就有评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谋国偾事流人,真千古笑柄”;《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中评论:“念奢侈,饥寒立至。起手数言,穷极原委。‘奸法与盗盗’语,透尽千古利弊”,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令人深思。

  《古文观止》作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入门书,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

《古文观止》读后感13

  在这个充满意外的寒假里,我接触了一本古文书,名字叫做《古文观止》。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与父亲一起看的,有些句子我父亲也不懂,我们还是看着译文才理解文章的意思,到现在我能独自看懂几句了,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吧!

  《古文观止》这本书里面有分先秦、秦汉、六朝、唐朝、宋朝和明朝几个部分。

  而我最喜欢唐朝的一篇文章,名叫《杂说四》,他是韩愈写的,主要说的是这样的:

  世界上有伯乐,有了这样的人之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很常见,但是伯乐却不常见,而这里是指有伯乐才能认出千里马,其他人都不行。正因如此,有些千立马就混在了普通的马中,而普通人根本就认不出来,所以这些千里马吃的是普通马的份量,而千里马每天都跑很远,就这样,千里马天天吃不饱,天天都要跑很远,最后他只能死在马厩中。

  本文是采用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人们对千里马的`无知,正因为人们的无知,千里马才死在了马厩中。这便是读书少、观察不仔细引发的悲剧。

  看《古文观止》这这样的书可以明显感受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还可以看到古代诗人是怎么写文章的。在这本书里,一个字就可以有许多种意思。

  《古文观止》里有许多个古文小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每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每看一遍就好像是在看一本新书一样。

《古文观止》读后感14

  《古文观止》没有《论语》中的君子小人观的对比,也没有《诗经》中的烂漫与自由,也非《离骚》的华丽与哀怨,更无唐诗、宋词的豪迈,更非《庄子》的遥遥与洒脱,有这么一本书,它就是除去一切浮华,彰显古人智慧的《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这本书的哲理,有小有大。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含。《爱莲说》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学古文,更学为人处事之道,立身明辨之礼。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告诉我们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古老的智慧、做人的道理、隽永的'成语。

  我偏爱其中的一些文章,如《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每日熟读并背诵一段是我的习惯,假期我还会把我喜欢的文章誊写成作品,既练字又可复习背诵,深刻理解其中含义。当朗朗上口时,倍感自信与自豪。

  感谢《古文观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古文观止》读后感15

  11月份,通过微信读书,花了总共约30小时的时间,将《古文观止》较为仔细地通读了一遍。从我十三四岁买下纸质版开始,到我真正读完,20年已经过去了,真的是从风华正茂读到了头上飞雪(虽然不是顶上xx)。不是说我反复研读了20年,而是各种原因下始终没有完成这个工程。

  首先是版本的问题。我当时买的纸质版只有注释而没有全译文。没有全译文,以我现在的水平都很难理解每一句,更不要说当时十三四岁了。而通过微信读书APP,几十个版本任凭我选。我选了一个总字数最多的(一般我都是以此作标准的)带全译的版本,所以才能把20年完不成的任务在30小时内“一气呵成”。

  其次是自由时间。我指的是自由时间,不是时间。初中还是有比较多的自由时间的,哪怕是初三,但那时技术条件和个人水平都还不成熟。到了高中就真的没有自由时间了。高中是非常矛盾的一段时期,这时期内的学习强度可能是人生里最高的(结果视力也是下降得最快的),但同时又什么都没学到:认认真真地看一本书,在时间上都是奢侈的,因此很多都只能是蜻蜓点水,或是半途而废。功利化的学习,结果就是除了考试什么都没学到。本科的自由时间比高中的肯定更多,但是干扰和诱惑也很多。国内的大学生又有多少是能够静心地读读书的呢?大学宿舍就像网吧,而校园则只是一个有围墙的江湖。至于到了研究生时期,不仅没有自由时间,连时间都没有,同时,我的身体感到明显的衰退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再也不能像年轻时候看金庸小说那样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了。

  非常讽刺地,学生时代虽然天天在学,学到头昏脑涨、学到视茫茫发苍苍,却根本没时间认真作过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反而是结束了校园时代,进入“放鸡时代”后,陆陆续续地读完了很多多年前就想读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读的书。

  第三是人生阅历和阅读技能的原因。有些书缺乏阅读技巧是读不深的,有些书没有人生阅历是读不透的。典型如《红楼梦》,初三暑假时读只觉得不知所云,现在当然也只是读懂了些皮毛,但就这些皮毛就已经深感《红》的博大精深了。好书都能越读越厚,越品越有味。而对于那些普通的书,更高的阅读技能则能够让你用更少的时间提取到有用成分,从而能够更加广泛地涉猎。至于那些根本不值得看第二眼的粗制滥造的读物,丰富的经验则能让你立马筛掉这些糟粕,从而让出更多的时间去读那些真正值得“浪费时间”的书。

  我的精力和耐力是大不如前了,生理上也已经过了巅峰,健康要是能够维持得久一点、衰退得慢一点我就很高兴了。但是,我的大脑却还在高速“进化”,我的理解力随着阅历的线性增加而指数地增加,好奇心和创造力则未见明显的衰减。肉体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精神上还在高歌猛进。

  最后,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前,“师者”是真的知识垄断,没有其指引和帮助,你还真的就入不了门。但是,技术发展是真的抹平了知识获取的鸿沟。现在的资料,不仅廉价而且量大,相互之间的检阅也非常方便。我在微信读书上,轻轻松松能够找到一本书下的各种版本,阅读期间有问题也能够一键搜索,想要就某个点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也是易如反掌,这些都是前人无法想象的。当然,双刃剑的另外一刃是,充斥其间的大量垃圾信息以及各种干扰和诱惑。因此,在利用技术的同时要防止其所伤,我也是花了不少时间才慢慢适应的。一个人手不释卷是很难的,手不释手机却很容易。跟皮鞭的威逼相比,源自于人自身多巴胺的诱惑更能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很少听说有人读书读到吐血(最多只是被锥子刺破的大腿流血,而这例子又恰恰证明人天生不是爱读书的,苦读苦读,读书是要用意志力来维持的),却常常听到有人玩游戏玩到猝死。

  现在,我总算是把《古文观止》这本书读完了,20年的时间不可谓不长,而30小时的“一气呵成”对于这种“厚度”的书而言又不可谓不快。20年的积累,30小时的薄发,量变不一定引发质变,质变则往往蕴于量变。时间均匀地向前流逝,绝大多数的日子过得雷同,而那灵光一瞬,犹如千年一眼,生命在那些短暂的时刻里顿悟与升华,因此睁着朦胧的双眼、抵着腰颈的酸痛,将此刻之感受记录下来。

  历代文章特点分析

  《古文观止》按照朝代顺序、作者分类收录,上至《左传》,下及明代散文,共222篇。书中涉及史、传、书、序、奏、表、策、论、铭、赋、记等多种文体,有长如《滕王阁序》,有短至《陋室铭》。“观止”能够相称还不好说,古文入门确实极佳。天下丽文是否都已收入?这个肯定是未做到的。所选文章是否皆是佳作?我个人觉得少部分选作谈不上太好,至少是远在222篇的平均水平之下。总的来说,是一个大小适中、制作精良的选集。

  以这222篇文章为限,我梳理总结历代文章各自的主要特点:

  先秦史籍

  《古文观止》所选的先秦文章主要是以史传为主,大部分是《春秋左传》的选段,还有《国语》、《战国策》中的名篇,少量选入了《礼记》、《公羊传》、《谷梁传》、《楚辞》。先秦的古文,大多言简意赅,《左传》、《国语》等还算好读,若是《尚书》之类,真的是“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语)。一个句子里面基本成分都常常不完整,往往省略主语或宾语;句子间相连接也很松散,甚至常常非常突兀地跳到其他的意思;以前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古代“句读之师”确实非常重要,那就是我前文所说的知识垄断。至于一些古字词与今义的不同用法,我觉得还好处理,多积累就行了。

  先秦古文之所以简短,与当时的书写工具不无关系。最初文字刻于龟甲、青铜器之上,成本很高,后来写于竹片、兽皮之上,仍然不是一个小工程。孔子“学富五車”,五车竹片上的总字数可能都不及今天的一本秀珍版《新华字典》。

  而这种由于时代经济发展制约而形成的特点,一方面赋予了先秦文章简洁不臃肿、“微言大义”的优点,另一方面也造成其不充分不详细、“语不详焉”的短处。这种短处在叙事上还不太影响,但在议论上就要明显地制约行文的深度和精确度了。所以经常看到,作者以命令式、格言式的语言直接列出论点,而论证过程相当的粗糙,有一些论据跟论点的联系也不是十分密切,甚至有点牵强。这种“跳跃式“的`行文用在诗歌倒合适,用在议论就过于模糊了。先秦诸子中,能够在议论文上做到论证清晰、严密的,首推韩非子,但《古文观止》里面就没有选录。可见,编者也是有明显的个人偏好的。

  由于简短,也直接导致了“训诂”之学,就是后人根据史料、自己的个人理解,去注释、补充和发挥典籍。据《文心雕龙》说,秦延君光是注析《尚书》的“尧典”二字就用了十万字。而所谓的“注”“解”,其本质是各门各派各利益集团对话语权的争夺。《古文观止》所选文章,清一色是儒教底色,这就是它无法做到“观止”的哪怕不是根本的亦是重要的原因。

  汉代赋文

  《古文观止》所选汉文主要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各序文,也选了贾谊的论策,选了一些著名的书信(如大名鼎鼎的《报任安书》)。都说汉赋唐诗宋词,《文心雕龙》说:“赋者,铺也。”汉赋的特点就是铺排对仗。汉代文章哪怕不是明说的“赋”,但也类似于赋,大多数采取骈体文的形式。东汉造纸术已经成熟,书写工具不再是根本性问题,文字也就有了写长写细甚至刻意铺排的物质基础了。跟先秦古文相比,汉代赋文明显更加华丽,跟唐宋散文相比,更加注重形式的对偶。这种注重形式美的特点,有时过犹不及,变成了“雕虫小技”(西汉扬雄语)。其实就是形式喧宾夺主,完全盖过了内容,典型的如司马相如的“子虚乌有”。关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后文我还会详细谈到。简而言之就是,形式美也是文章美的一种体现,但它必须要跟内容相统一,这种统一做得越高超越完美,文章就越属佳作。

  总的来说,由于文章写得更长了,它所能蕴含的丰富度、精确度、深度都比之先秦古文有更大的进步。以《文心雕龙》作者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孔子及其之前的典籍就是文章最好的楷模,后世的文章都只是部分模仿甚至是走火入魔,这样的观点我是不认同的。首先我承认文章必须是有历史传承的,但是我不认同文章必定今不如古。汉代文章就是在形式美上对先秦古文的全面超越,哪怕有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庸品,但亦不乏内容形式相融合统一的名篇。

  关于文章的长度,这里再啰嗦几句。长短不是决定一篇文章好坏的绝对因素,但很多时候,假若你想足够的深刻和准确,是很难用极短的文字表达清楚的。短篇利于背诵和传播,给读者更多的发挥空间,但也可能导致后世的各种误读、曲解以及别有用心的借题发挥。

  魏晋风骨

  魏晋时代的文章,形式上比汉赋更加灵活多变,而内容上更偏向于慷慨意气,这是历史大环境所使然。当然,由于《古文观止》只为儒教代言,魏晋时代大量的佳作都没有入选到本书,然而所选的几篇也都是千古名篇,如《出师表》、《陈情表》、《归去来辞》,它们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而且情真意切。

  唐宋散文

  唐宋散步部分,基本就是唐宋八大家的天下了,也应该是《古文观止》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的文章大概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典型的古文。就单个作者而言,韩愈入选的文章数是最多的,其次可能是苏轼。韩愈的思想非常迂腐,政治主见相当幼稚,文章则确实写得不错,但我个人认为还不算是第一。苏轼的文风更加飘逸超脱,我个人更加欣赏喜欢。唐宋八大家的其他6家,我则还没品出各自的风格特色,无法评论。唐宋的古文运动下,已经很少见到骈体文的形式了,这自然是给写文章解脱了枷锁,但是将反对形式与内容的分离对立等同于反对骈体文,就犯了形而下的错误了。结果,唐宋文章读起来就少了那种朗朗上口、圆转流畅的妙处。而文章读起来的音律美,我个人认为是文章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体现。从先秦到汉魏再到唐宋,可以看作是一次典型的“否定之否定”,这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再次强调:说文章今不如古是错误的。

  最后收录的几篇明代散文,除了刘伯温的那篇《司马季主论卜》有屈原《卜问》遗风,让我印象深刻,其余的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何谓一篇好文章?

  我个人评判一篇好文章的标准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相统一,情真意切,读起来有音律美。第一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是最根本的。后两点则是加分项。

  所谓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就是内容充实,形式优美,形式服务于内容同时还更好地促进和彰显内容。内容要写得好,就要求文章主旨清晰、立意高远,丰富而不凌乱,深刻而不冗杂。形式要写得美,就要求选择适当的文体,运用多种的手法,用字遣词造句准确,行文流畅,有时匠心独运,有时笔走偏锋,或气势磅礴,或婉转曲折,不一而足。内容有恒定的原则,形式则无绝对的标准。常犯的错误有二:一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浮于外而虚于内,如同无本之木,当属庸作。二是将形式与内容相对立,认为文采不能与风骨相共存,一味复古,不假雕塑。若内容本身不错,但形式选择不当,影响了内容的表达,也要减分。最理想的自然就是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在满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根本原则之后,如果文章还能表现出情真意切,就更加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并非所有优秀的文章都能做到感人肺腑,而能够感人肺腑的文章都不能不称优秀。与之相对立的是无病呻吟,或虚情假意。

  最后,如果能营造出文章读起来“抑扬起伏,悉谐宫商”的效果,那就是锦上添花。我个人还是比较看重文章的音律美的。文章不仅是用来看的,也是用来读的。能够传诵千古的名篇,大多余韵悠长;也正是韵律优美,才更容易被广泛传唱。

  那么,按照以上评判标准,就可以给《古文观止》222篇作品定个名次排座。

  点评天下文章

  王勃的《滕王阁序》,可谓是形式美和音律美的代表作。称之为“序”,实则类“赋”,极尽铺排炫耀之能事。虽铺排,不显臃肿;虽有炫技之嫌,但也合情合理。如果加上“酒醉腹稿”的传说,怀才不遇的命运,离奇早亡的故事,更是让后世读者感怀仰慕。然而,《滕王阁序》还不能排到前三。我们对比另外一篇楼阁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用简洁数笔描述洞庭烟波浩渺,然后转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其实大部分的楼阁文、登高诗都是相似的:先写景,或略叙事,然后抒发感情,无非怀才不遇或忧国忧民之类。《滕王阁序》就是怀才不遇的代表,《岳阳楼记》就是忧国忧民的楷模。在写景方面,两篇文章可谓各具特色,而在立意方面,明显后者就要更加高远了。就在王勃感慨“无路请缨”,为个人的小命运悲歌的时候,范仲淹已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为更大的国家前途而忧心,一对比就高下立判了。

  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是游记中的极品,情景交融,笔法纯炼,哲理深邃,超越时代而给人普遍的共鸣。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能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后赤壁赋》就明显没有那么高的艺术成就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是匠心独运,不过似乎还未及《前赤壁赋》,可能是因为我个人更偏爱苏轼的文风。

  在论说当中,贾谊的《过秦论》上篇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异也”已经成为外交部对抗美国的标准话术。杜牧的《阿房宫赋》其实也算是论说,而且与《过秦论》相类似,双峰对峙。此两篇都是形式服务于内容又增益了内容的典型代表,证明反对骈体文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看到底能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短篇当中,韩愈的《杂说四》、刘禹锡的《陋室铭》(都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了)都让我印象深刻。前者完全是散句,后者除了最后一句反问严格对偶,但都符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也再次证明了形式无绝对之标准。《杂说四》最传神的一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极其传神生动又辛辣讽刺地表现出当权者的无知自大可笑荒唐。韩愈遣词造句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他的文章通篇造成语。不过,韩愈的思想就太过迂腐了(《原道》、《原毁》哪怕是在那个年代都让人觉得迂腐),中了孔教的毒太深,不能怨仕途不畅,只能怪自身就不是什么治国之才。

  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是一篇奇文,音律之美不输《滕王阁序》,而其止战的思想哪怕放到今天都是不过时的。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无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不仁,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批判现实的作品,《石壕吏》之余唱,《卖炭翁》之续韵。《宋玉对楚王问》是一篇妙文,与宋玉的另外一篇妙文《登徒子好色赋》,都是我非常欣赏的。《报任安书》是一篇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司马迁的一份流传千古的控诉书,在书信中算是写得很长了(这也说明司马迁冤屈之深),字字泣血。

  先秦古文当中,《曹刿论战》、《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最是精彩。

  翻案文章中,苏轼《贾谊论》、《留侯论》我是比较认同其观点的(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我就非常不认同了),方孝儒的《深虑论》、《豫让论》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以上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最后要决出前三了。候选者分别为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首先,三篇文章都符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大原则,也都以其情真意切著名后世,而且都还非常具有音律美。如果非要我选一个第一,我选李密的《陈情表》。《前出师表》在音律美上不如后二者,《归去来辞》在情意上没有前二者感人,而《陈情表》是三个方面都做绝了。因此,如果按照我个人评判好文章的标准,《陈情表》当属第一。

  泣血成文

  读完《古文观止》,我深感一种穿越了时代的共情,人生终究还是不得意的时候多,快乐的时间短。纵观一部《古文观止》,十有七八是不平之鸣。推而广至天下文章诗词,往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不是文人格外容易不得志,是普通人更没有机会留下足够的文字遗存。从理论上来说,人类社会是注定了要让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郁闷不遇的。总人口是那么的多,而决策层的交椅就那么几把;怀才不遇的实在多,更遑论那些自认为有才的人了。小国寡民不相羡慕的理想,大概只存在于我们对元古社会的想象之中(而原初先民是否真的如此无忧无虑还不一定)。

  人群中能够有资格不郁郁不得志的,大概都是位高权重者,而位高权重者哪怕不把时间浪费在维护巩固特权上,也还是很难写出好文章。因为好文章似乎不是由人主观上写出来的,而是由命途多舛的作者吐出的血自己挥就的。我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就时常有这么一种感觉:当出神之时,手中的笔仿佛有了自己的灵魂,不由作者的控制自己就跳出了灵动的舞步……

  司马迁说:“古之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文人中的倜傥非常之人,肉体虽然早已化灰,精神却藉由文字留存,真正做到了老子所称的“死而不亡者寿”。穿越百千年,唤起了一代又一代如我这样的读者之无限感慨。

【《古文观止》读后感】相关文章:

古文观止读后感06-23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05-08

《古文观止》读后感09-02

《古文观止》读后感11-07

古文观止读后感12-13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12-14

[经典]《古文观止》读后感05-27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范文07-24

最新《古文观止》读后感02-03

《古文观止》的开篇-读后感02-1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