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
教育需要民主
——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李镇西老师的《在平等中培养平等》一文中写到老师向学生借红笔和学生向老师借喝水的纸杯的细节对比,感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不民主。回顾教育的过程,许多都是假民主,教育教学中的诸多细节让我们看到自己司空见惯的行为中没有民主,独立、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总习惯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无论学生原有的水平,教师总习惯高高在上,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总习惯为人师表,而从未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真正蹲下来,心灵才能得到彼此的感应,蹲下来,教师就能真正理解孩子,教育教学才会真正民主。其实,平等的氛围需要心灵深处的唤醒,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平等来唤醒孩子内心的民主,让这些孩子体会到做一个有尊严的'学生,只有这样,平等才会真正深入师生心灵,成为理性的认识,成为一种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育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为了学生的教育;民主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到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愉悦,感受教育的真、善、美,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拥有正直,学会了生存,真正让学生拥有美好的童年,引领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
真正的民主是学生自信的表达,是学生平等的对话,是学生智慧的思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同在蓝天下,引领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2
在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多。我深深的了解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着书,让我不禁为他对学生的热爱而震撼!为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而赞叹!为他的独特人格魅力而折服!
通过读书,我感受到了《做最好的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要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我也希望自己能以这样的一颗教育者的心,用这种爱心成就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媒体不断地报道出某些教师的恶劣行径,社会也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教师真的不懂法吗?
当惩罚做的不适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转化为体罚。我们讲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惩罚的实质是违背尊重的原则,老师的一句话,一种行为,一种措施,导致学生伤害的案例不在少数,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的惩罚走多远。
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时也是人操作的,我们必须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师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用老师的真爱来补偿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脚下。我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简单粗暴的体罚,那不是教育;不讲方法艺术的惩罚,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过程,教育需要心智。当我们看到孩子打架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遵守校规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反复犯同样错误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他是个孩子,你是否想到他们的品格还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们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变一种方式来处理、来化解。老师累点,苦点,甚至是心酸点不要紧,可千万不要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做一个负责的教师,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做好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总之,我们的今天要比昨天做的好,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 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3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值得让人为之奋斗一生的追求。
作为老师,成为最好的老师一直都是每个教育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最好,每个人认同的标准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本质是同一不变的。
再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中,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执着的不悔深深地打动了我。生活中、工作中许许多多看是简单琐碎的事情却无不藏着一名教师对学生的执着的爱与责任,这样的事情相信许多的老师平时的工作中都曾经历过。 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并非像有些人口头上表示的那样能够简单,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爱心与童心完善我们的教育使命,相信这就是李老师常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吧!
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
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正是因为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4
暑期里有幸读过李镇西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颇有感受。书里最震撼人心我的是李镇西教师对教育的思索,他对教育工作中的喜爱,对学生的喜爱。
做为老师,大家都想过该如何协助这些学习上有艰难的学生,想过该怎样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的专注力,想过该怎样塑造学生的想像力,也想过该怎么让学生喜爱自身但大家或许从不曾真实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念书?当我读到教育便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上摆脱的人都能幸福快乐地渡过一生。我震撼人心,它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念,但这以深深地融进到李老师的血夜之中,变成李老师的教育追求完美。因此他不仅于学生在学校期内恪尽职守,即便在学生离去院校后仍牵挂着她们因此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世界好似一个繁茂的大森林:有伟岸的乔木,也有繁茂的灌木丛,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盘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太阳底下呈现自身的勃勃生机。让自身的学生幸福快乐地渡过一生它是一种多么的宽阔的胸襟,多么的博大的爱啊!而想下自身,有时以便学生的难题而大声地斥责她们,难道说这是爱小孩的主要表现吗?
李老师对爱的固执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他做的很多事儿都很一般,实际上很多教师都曾做了。为何李老师能变成优秀教师?一个真实的优秀教师。而大家却在日常事务中越来越愈来愈平凡,这自然有自身素养的差别,但更关键的是对教育的一份固执,对爱的一种坚持不懈。如同李老师常说l爱心与童心r就是我教育工作永不言败的.最终一道防御。他把教育工作当成自身的工作,把带来学生一生的幸福快乐当成一生的追求完美,而大家大量的仅仅把教育当成自身维持生计的工作中。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容易很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爱小孩才可以培养小孩的爱心。爱小孩才可以体贴入微地关注、凝视她们发展中的每一个关键点,才可以为她们的每一点细微发展而真心诚意愉悦,才可以认知她们的烦恼和疑惑,而且为处理这种难题而费尽自身的心力。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教师,也是学生的盆友,并且是知心的盆友。正由于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获得了教育正确引导的主导权,另外也获得了学生对他的重视。
回望自身走过的路,禁不住惭愧十分。今日读李老师的书,好像开展了一次精神实质洗礼。因为我愿做最好的老师!从今天开始,勤奋搞好每一件小事,争得今日比昨日做得更强,明日比今日做得更强!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5
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教师的崇高,也来自学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最近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以后,通过对书中经验的借鉴,使我更自信,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
一、拓展空间,激发活力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之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让自己的主导地位不至于变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敢于在教师面前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自我挖掘出创造性的潜能。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做到不拖堂,不让作业和考试填满他们的课余时间;不要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还学生自主权,还学生发言权,还学生活动权。否则就等于堵塞了他们学习发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学生将被动地接受信息,变成“录音机”,变成“容器”。
二、关爱学生,树立威信
《学记》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关爱学生必然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也必然会将爱师的感情转化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语”,即使您一切为了学生,而学生却受到您的言行的影响,或疏远您,或与您产生对立情绪,渐渐地变成被动学习,甚至厌恶学习。
三、提高素养,终身发展
老师工作有着枯燥重复的特点,每天要面对大量繁杂、琐碎的学生问题,若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变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坏。如果急噪不能克制自己,变得激动,训斥学生,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会挫伤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其不规范行为,只有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自己发展很有利,同时我们只有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渍,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抛开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养,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的大量案例指导了我今天怎么去应对教育中的困惑。李镇西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
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平衡点,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教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6
踏上工作岗位九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学生时代,我是一个勤奋而努力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我依然是雄心壮志,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什么是最好的老师?一直在寻觅答案。
最近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感触。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九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且带有“强制性”,
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带着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生的心灵深处的途径,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这样的老师就善于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他看到的学生,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点我深有体会。
工作以来我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不讲卫生,不按时完成作业??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7
几年前初读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就很喜欢他在序言中的这几句话:“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如果想成为“最好的老师”,很简单的一个字——“爱”。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复杂。这本书中,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李老师的“爱”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学生”上.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工作中我也要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读完文章,我深深地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种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境界。让我们以爱心启航,胸怀满腔的真诚和热情,都来努力做最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8
暑假期间,我把学校发的一本名为《做最好的老师》的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写的,当时我真真地阅读完了,收获很多,受益匪浅。我想读完一本书一定要留下读书的影子,一定要思考沉淀些东西。于是当时我随笔记下了自己的感想。读这本书中李老师写的总序,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李老师,知道了他今天有如此高的成就除了他对教育的满腔热爱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曾经的文学梦。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老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心灵追求,乃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快乐”;读这本书我认识到了榜样力量的伟大,李老师因为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所以成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读这本书,我通过李老师的诚挚的介绍我认识或者说了解了当今教育届的名师,如,×等等。我知道自己想地了解和学习这些名师必须购买他们的书籍,食取他们给同行酿制的最丰富的营养大餐。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应该“用行动追寻教育理想”,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提升生命的品格”,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触动心灵的书”。即使不读书而看电影或电视也应细细地“品味”,认认真真地“揣摩”里面的“人生百态”。这本书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大大的不足,那就是我不善于思考。其实一个合格的老师除了必不可少的`阅读外更重要的是思考。用教育者的思维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李老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想是离不开这两方面的,一个就是善于阅读,另一个自然是善于思考。其实李老师的成功的秘诀无非是“实践、思考并记录”我读完这本书,记住了李老师的这句话,“对普通的一线中小学老师来说,只要坚持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教育实践,三年五年,一定会成为教育专家的!”我已经开始记录我和学生的故事,我不是希望自己成为教育专家,而是渴望自己寻到教育的真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更好的培养遇到我的每一个学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9
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专著,收获极大,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我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了信心。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更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老师想做到最好,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爱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一、纯真的爱心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
二、真挚的情感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班里有个同学,骂人、恶作剧、作业经常不做,上课经常迟到和做小动作,批评教育他当耳边风,嘴上说改,事后还是屡屡犯错,真让人头疼。在一次劳动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劳动起来竟那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当了个劳动委员,负责卫生区的清洁。回家后他把我表扬他和当卫生委员这件事告诉他妈妈,说老师多信任他,让他做了卫生委员,这是他从来没有当过的。不过我私下里又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后我还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场之后批评,他进步了很多,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后来他变了许多,纪律明显好转,作业也完成了,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向同学请教,再后来他以可喜的成绩考上了中学。
三、尊重学生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读书笔记 )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爱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做最好的老师,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关心了解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我想没有的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做最好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还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去了解、接近和吸引学生,在平等、和谐中了解学生,获得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老师“投其所好”也是爱学生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要经常深入班级,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面向大多数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做最好的教师,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十几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懂得,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信任、爱戴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学生向他的老师敞开心扉,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学生只有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才能让班主任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奇妙的世界,沟通心灵,教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爱,是启动班主任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爱,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
做最好的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0
读了教育名师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后,引发了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纵观本书,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中,最核心的就是“爱心”,而爱心是由“童心”唤起。所以在教育中要有爱心,要有童心。
当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老师。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李老师在书中反复提及这样的观点:好教师要有童心和爱心。童心是师爱之源。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拥有儿童般的兴趣、学会点儿童般的思维、有儿童般的纯真。要多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儿童。
这给了我一定的感悟和启发。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多为被教育者考虑,多体会感受被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才能搞好教育工作。也就是说,当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思索其出现该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再从中去探讨解决的办法。
具有了童心和爱心,能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获取学生的信任,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
为了贴近和学生的距离,李老师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在每个学生的生日之时,笑眯眯地给他们送上一张贺卡;对待学生要有博爱,不仅要爱自己教的学生,还要爱其他的学生;还要警惕专制的爱,不能以“为你好”的名义去施行实质上反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的行为;真真正正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举权等等。
李老师的理念是很值得提倡的,但有时候理想的境界总是美好的,或者说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所以在实际操作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运用。师生的关系的处理实际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严与松、亲与疏、堵与通等间的操作掌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方法之间也并非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只有使用的时机、目的、效果是否妥贴的区分。我们不能用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非黑即白的办法去判断一个教育行为的正确与否。先哲孔子有云:“过犹不及”,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度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爱心与童心,是一定要有的,那么是否意味着给学生越多或者无限多的爱心与童心,就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我觉得不然,起码也是值得研究商榷的。谚语有云:“只要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同一方向迈出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适度适量始终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且不说确切的“爱心”定义是什么,就常见的爱心表现形式“宽容”这一点而言,也并非多多益善。过分的宽容往往就是纵容。对某个个体无限的宽容,就是对某些群体无限的伤害。以学生常见的行为偏差为例,如果一个学生总是课堂说话,教师总是一味地理解体谅该生,反复苦口婆心地劝说,而不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的话,想必该生课堂随意说话的情况不但不能得到改善,反而会愈演愈烈。所以,此时对一个人的一再宽容,实际上无限地破坏影响了一群人的听课效果,不但对这个人的成长于事无补,害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得不偿失。所以,此时的处理,是要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
所以,我的想法是,爱心与童心是绝对没有错的,但要正确地认识爱心与童心。宽容是爱心的表现形式,严厉同样也是爱心的表现形式,关键的本质是要以是否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判断标准。要时刻为学生的成长着想,真正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有爱心的教育。童心也要辩证地看待,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思考,确实能够更好地体会理解学生的心理。但理解不等同于认可,理解更不等同于迁就。理解,同理心是为了帮助我们寻找更有利的解决方法,采取切实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
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通过不断的观察,研究,探索出各类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1
假期里有幸读了李镇西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颇有感受。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思考,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而想下自己,有时候为了学生的问题而大声地训斥他们,难道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吗?
李老师对爱的执着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着,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2
刚开始工作时,我对学生充满了热情,觉得他们就像天使般可爱,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群天使有时会变身成捣蛋鬼,扰乱课堂秩序,让我暴跳如雷。于是很自然的我就学会了急风暴雨的批评和面若冰霜的严厉表情,但是过后我又总是觉得很后悔,有时我想如果我是坐在下面的学生的话,我会喜欢这样一个老师么?我会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去学习么?还是会因为怕被老师骂而只顾的战战兢兢?还是会在高压政策下做一个叛逆者?这些问题一直缠绕着我,我也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和学生保持令人愉悦的关系又能保证教学的效果。
当我拿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时,我觉得就像得到了一本宝典一般,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不就在这本书中么!以前一直以为教师是一个重复性的职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教的都是那几本书,等时间长了,闭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了。现在才知道当初的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首先是知识上,即使是相同的知识在不断更新的课程标准下也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教师如果一成不变只能被时代淘汰。另外就是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天和他们打交道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教育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天都充满了新的挑战的行业。
书中第一章中的两个小节对我启发非常之大,一个是“童心是师爱的源泉”,一个是“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镇西老师说“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试想如果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不会出现“猫鼠”的师生关系了,有的只能是朋友之间的推心置腹和坦诚相待。如果在教师在自己火冒三丈之前,能先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听也许结果会截然不同,事情也会处理的更好。书中还讲了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师的尊严不是通过教师的“高深莫测”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来获取的,而是他的学生对他道德的一种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情感上的依赖。在这方面我就走过很多弯路,原来我生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尊严,所以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是把自己的尊严放在头一位,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有的事情处理的有点不分青红皂白,有时也损害了一些同学的尊严,虽然我也能感觉到这些不妥,但却不肯也不敢在学生面前认错,只会在心理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现在想想,就在这些想法和做法下,我一直想要维持教师的尊严其实已经在大打折扣了。
李镇西老师还在书中的第四章“走出教育的误区”中讲了很多他和学生相处的真实实例,有成功的教育典范也有李老师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对我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能帮我检查从前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或者在将来自己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提供一个依据。
总之,《做最好的老师》为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指明了方向,帮我解决了很多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虽然离做最好的老师这个目标还很远,但我今后的每一天都会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3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 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 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 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 为同事的好评吗 为校长的'表扬吗 为奖金吗 为职称吗 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4
读完了李镇西老师集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地被李老师的爱心和民主所感动,被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感悟。
《做最好的老师》那一句句耐人寻味的话语正是李镇西老师几十年教书育人的切身体会。在书中尽情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融入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让学生做到班主任在与不在都一个样呢?这是我当班主任以来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今天,我在李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权威转化。
李镇西老师认为,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意志,这是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原则。如何做到“权威转化”他的做法如下:
一、引导集体。就是在班集体形成之初,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当作自己的`愿望提出来,使班级纪律在学生心目中不是“班主任对我的要求”,而是“我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如开学初,对学生提出三个问题:大家是否希望咱们的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既然每个同学都有这个愿望,那么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每个人应不应该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要克服缺点,班级需不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纪律,就已不仅仅是教师强加的“条条框框”,而成为学生集体的内在要求。
二、利用集体。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与教师权威一致的积极因素,利用这种积极因素来抑制集体中的消极因素。由于这些积极因素是学生集体中客观存在,又与教师意愿不谋而合,因此它虽然蕴含着班主任地教育意图,却使学生觉得这是集体的意志,而非班主任的权威。如对于少数违纪的学生,李老师从不以班主任的角度提出,而让学生自己摆违纪现象,论违纪危害。这样,对违纪学生来说,他们受到的惩罚,并非班主任的“铁腕”,而是来自学生集体的谴责与制约。
三、规范集体。李老师常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法规,以此作为一种制度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所制定的班级法规尽可能地包容班级一切可能出现的违纪情况;不仅提出纪律要求,同时有相应的强制办法,明确“违反了纪律要怎么办”。既体现出学生之间的互相制约也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相制约。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又被管理。
受李老师的启发,我也在班级中实行了班规法制,从提出到制定,从制定到实施,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班级的违纪行为也明显下降。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给我的启迪和感悟还不仅仅于此。他的师爱也令我十分感动。如李老师对爱的坚持可以是和学生一封封充满感情的书信;可以是和学生一次次真情的对话;可以是向学生发自内心真诚的道歉;可以是坚持不懈地给学生读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将会继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做一个受家长、学生喜欢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5
按照名师工作室的要求,我利用9-10月份的时间阅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本来很少读书的我,却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其中有句让我印象深刻,“‘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觉得话中蕴含很深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想想自己每天的教学过程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我用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方法矫正他们的'行为时,却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读后,心里极不平静,这正是我所急需的,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相关文章: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03-21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5篇01-08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5篇)01-08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精选15篇01-08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4-26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合集15篇01-08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06-26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05-19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