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营改增培训心得体会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营改增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营改增培训心得体会1
xx年4月27-28日,湖北中恒健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朱家国总经理带队参加了武汉市建筑业协会组织的“营改增”专题培训班,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本以为500多位学员都是武汉市建筑业协会的会员单位或本地的部分非会员单位。到达现场才发现,外地学员居然占了三分之一,可见建筑业“营改增”培训有多火爆。五一就是“营改增”的时间节点,行业内的各企业单位如果错过了这场培训,那将面临着“盲人摸象”,谁都不想,也不能错过!在此,由衷地感谢武汉建筑业协会对本次培训的安排与支持。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授课涉及的面很广,信息量大,收货颇多,终究还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仔细消化。总体上来讲,“营改增”不是增加了企业税负,而是降低了,但是操作不当,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些许感想,不妨与大家分享。
一、选择计税方法的机会变多了。
房地产和建筑安装是本次“营改增”的重点,从计税方法来看,有: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小规模、新老项目、五一前后等。这让历来只知道遵守纳税规则的企业没了方向感,如何选择计税方法才能合理避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要求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必须从核算会计的思维转变到管理会计,而且这还是一个急转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多少企业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呢?我想不会太多。短短的两天时间,要想掌握这么多法规、文件及实际操作方式方法,确实太难!适应新的税种、新的计税方法得有一个中长期过程。谁掌握的时间最快,谁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龟兔赛跑,五一之后即将拉开序幕!
二、“营改增”还有大量未知项需要完善补充。
增值税条例在我国已经实行了xx年,至今税务总局还一直在下发相关的补充文件。本次的“营改增”培训,授课老师肖太寿博士也提及了很多未定事项。所以,对于这些未定事项,税务总局肯定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实施,一边完善。此次营改增的操作,我的理解是,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基础类政策文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想将其内在的精神理解透彻,必须从增值税的'原理上进行深刻的研究。二是,税务总局以后下发的文件,更多的是从税务程序性、管理性方面进行补充、完善,考虑的因素无非是从政策方面、财政收入方面、社会稳定方面等着手。所以,单独从业务方面来理解此次文件的内容,那是片面的。
三、培训学来的知识不能生搬硬套。
培训老师讲得确实很美好,“营改增”后企业可以少缴税了,但切记绝不能生搬硬套。肖太寿博士就讲了多个案例分析,一旦操作不当,不但不能为企业节税,反倒会使税负无形增加。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提前做好税务筹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政策,选择合理的计税方案,才能做到真正为企业节税。当然,很多企业财务人员至少得半年摸索才能见成效。另外,节税并非财务一个部门的事,工程项目部、采购部、公司高层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不能做到“四流合一”,一切都是白干。也许,有些企业会觉得麻烦,直接选择简单粗暴的3%简易计税。我只想说,掉在地上的钱都不捡,那还开什么公司?有了好的国家政策,一定要利用好。“营改增”后整体税负下降0.6%,以xx万的工程来算,采取简易计税法也不过就是多交6000元,好像是省去了一些麻烦。如果是一个亿的工程呢?如果有选择包工包料,有进项抵扣,有设计费单列6%的税率利用等等,那将为企业节省60万元,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前期也许会手忙脚乱,甚至出错,假以时日度过了这个阵痛期,一切将会安好!
四、思维方式要改变,具体内容要苦学。
以前,大家对营业税非常了解,现在突击来个短期增值税培训,或许还是对增值税一知半解。即使有心学习想速成,但是切记不要用营业税的知识来理解这些专业的增值税问题。这就像一家中餐厅的厨师要去西餐馆打工时,还是按照中餐厅的经验来考虑问题,这个菜就没法做了。培训期间,我就遇到一个学员,问的一些问题,都是在营改增文件中表述得非常清楚的问题,思维也还固化在营业税上面。虽然目前培训课程很多,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到处参加,在了解基础框架后,还是要系统学习相关文件和实操。建议各个企业相关人员关注“肖太寿财税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认真学习并看懂里面的历史文章,从中找出适合本单位的实际解决办法。目前,“营改增”相关书籍也出来了不少,尽早买回来系统学习也是不错的方法。
营改增培训心得体会2
营改增的文件终于下发了,网上关于营改增的攻略、文件解读、评论的文章络绎不绝,把也算税务业内人士的我,看得是一头雾水。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把文件的精华提炼出来,然后再用通俗的语言讲给那些还处于入门阶段的营改增企业相关人员去执行,是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今天,我用10分钟看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但用了2小时看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结合这几天所见所闻,体会如下:
一、对纳税人而言,可选择的机会太多了
作为此次营改增的重头戏,房地产和建筑安装,单从计税方法来看,纳税人可选择的项目众多,如: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小规模、新老项目、五一前后等,这让历来对税务文件言听计从,只知道遵守没有选择的企业纳税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要求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必须从核算会计的思维转变到管理会计,而且这又是一个急转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多少企业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呢?我想不会太多,只通过简单的几天培训来达到这个转变,也是难上加难啊!
二、仅凭现在下发的这些文件,就能把营改增的事情做的完美,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做为时任税政科长、业务局长的我,曾参与过总局增值税条例的起草,20多年过去了,总局还一直在下发相关的补充文件。所以,对于此次营改增的操作,我的理解是,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基础类政策文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想将其内在的精神理解透彻,必须从增值税的原理上进行深刻的研究。二是,总局以后下发的文件,更多的是从税务程序性、管理性方面进行补充、完善。虽然有人说现在的营改增文件有点像过去的营业税文件,但我认为最终它还是增值税,过渡应该只是暂时的。文件的拟定过程中,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如政策方面、财政收入方面、社会稳定方面等等,所以单独从业务方面来理解此次文件的内容,那是片面的。
三、语境不同,理解也不同
在网上我也看过很多人的问题解答,包括还有牢骚,我认为问和答之间,经常处于语境不同的地步。那些对营业税非常了解,但对增值税又一知半解的人,在问一些增值税非常专业的问题并得到答复后,会用营业税的知识来理解。这就像一家中餐馆的厨师要去西餐馆打工时,还是按照中餐馆的'经验来考虑问题,这个菜就没法做了。我还看到一些人提出的一些问题,都是在营改增文件中表述的非常清楚的问题,他们竟然只会问,不去看,这样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吗?
四、关于营改增的涉税服务
放眼望去,现在从地面上涌现出很多与营改增相关的涉税服务业务,比如:营改增培训班、企业税务顾问招标等等。营改增的培训老师现在已多达上百人,而且,这个队伍还在扩招中。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由于营改增对相关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作为涉税服务机构,在进行税务顾问时,不是简单的告知企业税法是怎么规定的,他们要全程参与企业内部的业务梳理和改造,这就要求相关服务人员既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但这种人才在国内还是稀少的,也不是几天就可以快速练成的。
回到主题,我为啥只用了10分钟来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但用了2小时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我的体会是,“办法”大多沿用过去的营改增文件,没有太多的新意,干货都在“规定”里,所以要反复看、来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