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树问题》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
3月4日,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了植树造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乘坐校车颠簸了一路于下午2点到达目的地——万盛。穿着统一的黄色T恤,戴着鲜艳的橙黄色帽子,挂着灿烂的笑容,同学们的到来为荒凉的大山注入了一股青春和活力。
新传的学生依次排成队铺满弯曲的山林小道,为山上的树苗供水。像传递奥运火炬似的,每个人接过那盛满水的桶时都小心翼翼的,全神贯注,仿佛这水桶里载的不只是水了,而是满满的希望和沉甸甸的责任。
领导在植树之前激动地说道:“我们大学生每人植100棵树,便会种出一片大学林!”的确,当我们植完后,从车上遥望这片浇浸了自己的.汗水的“大学林”时,仿佛能嗅到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这片绿荫散发的清香,听到鸟儿的欢鸣。此番义务植树,给了我许多的启示: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当几百股这样的力量汇聚起来时,将足以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
书本不是大学生唯一的知识源泉和精神食粮,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能陶冶情操、铸炼品性。
多出来象牙塔走走,你会发现这个社会为你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可以挥洒汗水、实现梦想的舞台!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2
上学期看了曹宁宁老师的《植树问题》,曹老师的课堂导入特别有新意,打破了我们一般的教学设计。他利用一个图,揭示了三种不同的植树情况,这是《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的一个点睛之笔,体现了曹老师教学创新性与对教材内容的优化整合。而今天我看了吴老师的《植树问题》这节课,吴老师的课一直是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把探究权交给学生,充分给孩子讨论思考的时间。看完之后,我觉得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不管这节课难不难,好不好上,学生照样学得兴趣盎然,在一问一答中轻松掌握知识要点。
一、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带领孩子创设问题、解决问题。
植树问题我也上过这节课,这节课我感觉不太好把握,我当时特别重视关于直线“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并且只是利用例题,让他们简单的小组讨论、反馈,没有把这种题透彻的剖析、研究。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植树问题应是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直线上植树,二是在封闭图形上植树。吴正宪老师让孩子们去“画一画”,表示出你栽树的过程,并让孩子去展示和说明自己这样种树的理由,其他孩子去发现1号、2号、3号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的同学一条直线上每隔4米栽一棵(线段图),有的围成一圈,有的.围城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并一一去探讨各种栽法里面涉及的数学知识。看似是帮提问题的同学解决疑问,实则每一个同学都参与了这几种类型栽树的过程和每一种类型植树棵树和空隙之间的关系。
二、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钻透”题的必要性。
当时我上这节课的时候好多学生对于间隔数很难以理解。而吴老师的这节课带孩子亲自体验和建构了载数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学习植树问题的关键。吴老师引导孩子画图,展示采用下面的学生问,展示学生回答,这样其他孩子也慢慢理解了每一种栽树的原理。并多次面向每一位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自主建构。让学生在画、说的过程中直观感知了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树。然后又从学生在黑板上画图详细标出栽树棵树和间隔数的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两端都不栽”类型上,吴老师很幽默的带孩子建设:“说不定两端有商店、饭馆或其它的建筑物”,帮助孩子很快理解了。在引导、提取、总结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三、富有幽默、鼓励、积极的语言
听吴老师的课,经常会听到:“你说呀、真厉害、哇,我都没想到、太好了、老师舍不得擦掉你们的思想”等等话语,让孩子喜欢上这节课、参与到这节课,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我觉得作为一名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就应该多听听课,多学习各种名师上课的技巧和方法,站在孩子的思想出发设计一节课,结合自己的上课思路再去整合,我想这样坚持去上,总有一天,你也会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风格,自己上课的技巧,慢慢向名师队伍靠近。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3
在长乐路小学,听了赵文渊老师的一节植树问题。这节课通过几个环节的活动,让学生感知数与间隔的关系。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的特点自主探究,你是园林工人应怎样做?最后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说说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在练习中,着重逆向思维完成练习,通过课件体现知识的探究过程。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教师过多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探究任务没有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单纯的`用规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有些难,所以在课堂中重视规律更强调方法,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直接例题导入,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模拟实际栽树,通过线段图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4
假期研修中,认真观看了赵刚老师的《植树问题》的及教学视频,收获颇多,启发很大。现在进行以下梳理,以期进行更好的学习吸收。
纵观这节课,赵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遵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的原则,以“感知———探究———应用”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思考、归纳”等活动,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建构起“植树模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一、从生活中感知植树问题。
数学知识生活化,是一个教学大趋势。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能自如地应用。教学中,如果例子举得好,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功效。赵老师这节课从始至终,都很好的贯彻了这一原则。
1、导入新课生活化。上课伊始,赵老师向学生展示出孩子们最司空见惯的手掌,抛出问题:“在我的手上,你看到了数字几?”学生很容易回答:“数字5。”“数字5表示什么?”“手指数。”接下来,老师再问“你还看到了数字几?”“数字4。”“数字4表示什么”“手指与手指之间的距离有4个。”老师引出了“间隔”这个词,很容易就过渡到了《植树问题》这个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了数学的模型思想。
2、探究问题生活化。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赵老师跟学生谈话:“学校榆山校区准备对校园作进一步绿化,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大家愿意尝试一下吗?我们先来看看学校的设计内容吧:在小路的一边种5棵树。请按照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听说要为学校设计植树方案,很显然,学生的探究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3、应用问题生活化。探究结束后,赵老师给学生的问题也都是学生生活中很容易见到的'。譬如:悬挂气球问题,剪彩带问题。包括课后的检测题:16名小学生排成一列纵队,每两名小学生之间相距1米,这列队伍长( )米;校运会的运动场上,1条跑道有2条石灰线,4条跑道有( )条石灰线;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m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这样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在探究中思考植树问题。
新修订的课标强调学生的感知与体验,想象与归纳,老师适时地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让学生有体验、有积累、有收获。
1.经历观察、操作过程,积累体验性经验。赵老师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用学具摆一摆怎么种树,自己设计植树方案,让学生逐渐地意会、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老师不断地提出问题,“按照你的设计方案,你把这条小路分成了几段?”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对植树棵数和段数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2.经历探究、思考过程,积累方法性经验。这里的“探究”指的是融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于一体的活动。本册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编者意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化繁为简”的思想,并通过各种活动,借助直观图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赵老师通过不断的提问“两端都栽时,种5棵树有几个间隔?”“4棵“呢?”“3棵呢?”“……”逐一类推“50棵呢?”“100棵呢?”来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方法性经验。
3.经历概括、反思过程,积累“数学地思考”的经验。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如果没有概括,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就达不到思维的深刻性。赵老师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方法法性经验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两端都种时,种的棵树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最后很容易就得出了两端都栽时,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棵树=间隔数+1”“间隔数=棵树—1”。
三、在应用中建构“植树模型”
教材中设置“数学广角”单元教学内容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机械的公式和抽象的模型,而是让学生体探索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赵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的规律,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待商榷。学生在做“剪彩带”的问题时,表现得不太自信,有一部分学生会求间隔数,但不能运用规律+1,这说明,学生的“一一对应”的思想没有得以确立,“植树模型”还没有得以牢固建立。“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点与段之间的对应问题。“模式建构”与“一一对应”的思想要比“植树问题三种情况的区分”更为重要。赵老师的这节课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在现实生活中,植树问题披着形形色色的外衣,存在着复杂多样的情况,如安装路灯、走楼梯、锯木头、挂气球、剪彩带等,而学生常常会被这些美丽的外表所迷惑。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它们的本质,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它们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我们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际生活的纷繁复杂,以两端都种为基础展开研究,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在练习设计时,要注重习题的灵活性、开放性,避免学生死记规律机械化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情境的过程,发现并感悟植树问题其它两种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赵老师反思的好,他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种教法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过程,总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任何一个数学模型的建构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如同制作建筑模型般,它需要充足的材料,充足的时间,更需要充足的耐心来搭建它。切莫让结果代替过程,与学生一起共同经历这个不可或缺的美妙的建构过程,让师生共同成长吧!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5
20xx年1月4日,我有幸参加首届智慧教室创新教学赛课活动,我执教的《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教学学生熟悉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经历猜想、实验、抽象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间隔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而智慧教室运用现代化手段切入整个教学过程上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辅助作用,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课中交流。随时检测,以实现快速准确掌握每位学生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1.适度改编。原教材例题是“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为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体现“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我把它改编成“城区路面改造,为了更加美化绿化,园林工人在全长为1000米的城区道路的一边植树”;
2.亲历思想。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学时,结合情境图出示问题,通过猜测验证的方法经历分析思考的全过程并初步感受到“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原来的问题。
3.建构模型。重点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通过画图、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把分割点数和栽树的棵树一一对应起来,发现并初步总结栽树的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生活运用不断强化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而智慧教室软件正是运用现代化手段切入整个教学过程,让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辅助作用,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课中交流、随时检测、以实现快速准确掌握每位学生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
智慧教室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智慧教室软件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具备的教学辅助功能。充分发挥发掘和利用智慧教室软件中的抢答、挑人、IRS反馈系统、图片无限复制等功能,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学生课堂探究的参与面和参与度。
软件功能的`使用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究,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无论是哪项功能的使用,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如抢答功能等。
1.没有错误的技术,只有错误的选择。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2.不能为“智慧”而“智慧”,要让“智慧教室”成就“智慧教师”,让智慧教师完美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我暂时只是运用了其中的一些技术手段而已,触摸到了冰山的一角。只有我们不断学习和不断探索,希望能离“智慧”近一点。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6
4月8日我参加了扶余市进修学校的送教下乡活动,这天我一共听了3节课,我的收获很多。这几节课都运用了现代化教育的手段,课件制作实用、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数学课不在枯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听了康凯老师和裴丽丽老师上的《植树问题》一课,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课堂的引入,还是整个教学过程以及课堂的资源利用,无不透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成果,在课堂实施中处处体现出师生的和谐关系以及学生之间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注重知识的铺垫和兴趣的激发
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在《植树问题》一课中,两位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五根手指,然后让学生去数五个手指之间的4个间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问题处处存在。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情感铺垫。紧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间隔,如楼房,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二、充分体验,扎实学习基础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要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节课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创设了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关注学生的起点,引导学生画图理解。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两位老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则适时引导学生借用画图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植树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其内容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一课我们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研究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出规律。通过列表让学生去算一算,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地发现了规律,并构建起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7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春姑娘已经向我们缓缓走来,在这春意盎然的阳春三月里,我们迎来了3月12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响应国家绿化的号召,使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数目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于是我们学校响应国家“大学林”的号召,组织开展了大型植树活动。
3月4日下午我们每个人带着小红帽,站在操场上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帷幕,我们经常听别人说“把绿地送给大地。”因为绿地是大地的衣裳。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景象,万物都向人们露出春天的微笑。3月4日在这个阳关明媚的日子,我们代表学校执行一个特殊而神圣的任务——植树。怀着兴奋而又期待的心情,我跟着这支植树的大队出发了。
在车上我们兴致勃勃,一路欢声笑语,脑袋里在思考着植树的整个过程究竟是怎么的呢?一路看窗外,看着看着只见窗外逐渐由城市变成宁静朴素的小山村。不一会老师就对我们说:“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各位同学下车。”下车后我们步行了一段路程,来到了植树的地点,这里简直就是就焕然一新,空气也新鲜了许多,大片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看到属于我们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的小树苗,我很高兴,因为我们的任务是要赋予她神圣的生命,各位同学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老师发放工具。我和另外的两个女同学组成了一组,我们这组领了两个铁铲和三棵树。我们先把树苗搬到我们我们要种的地方,不论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开始动手挖的挖,锄的锄,铲的铲,干的热火朝天,等我们挖的差不多,我们就把树苗的根部拿去衡量我们的坑够不够大、够不够深,如果不够,就继续挖,直到合格为止。然后把树苗放进去,扶正,盖上泥土,然后再给生机勃勃的树苗浇浇就可以了。最后我去打了一桶水,给刚种好的树苗浇上水。整个植树的过程就完了,我们一组看着自己刚刚种好的小树,心里不要提有多高兴。我们分别看看自己的'手上、脚上都沾上了泥土,心里想着为城市增添一点绿可真不容易啊!
几亿年前,地球归动物所拥有的时候植物繁茂,到处生机勃勃,充满了绿色,但是,智商远远高出其他动物的人类出现后,植物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的急剧减少。那是因为,人类为了建造房屋,砍伐树木所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商业需要,大批大批的砍伐树林留出空地,用来建造大楼。正因为许多人擅自砍伐树林和树木,所以大自然被破坏。
砍伐树木的坏处很多。大家都知道树木可以循环二氧化碳,如果大量砍伐树木,树木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无法得到循环。茂密的树木可以阻挡沙尘暴,前两年北京遭遇沙尘暴,整个城市被沙子所笼罩这也是因为缺少树木的保护所造成的。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参加植树活动就是为生命增添活力,焕发生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植树的队伍中来,是应对全球气候变的需要、也是改善重庆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作为山城重庆的一份子,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的历史使命,我们不容推卸,而要勇于担当。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博的,但是只要千千万万人参与进来,在微博的力量也会变得无穷大,在微小的绿叶也可以造就一片森林海洋,绿色成就生命,生命延续绿色,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用双手托起一片绿色的明天,托起我们美好的未来!
天空,已有蔚蓝色变成白色;河流,已由清澈明净变成发黑发臭的污水;森林,因为人们不保护,已有郁郁葱葱慢慢变为一片荒芜。我们应当让秃岭变青山,让沙漠变绿洲。所以在今后我就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种下一棵小树,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一点色彩。
此时我心里满是快乐与轻松,很快一颗颗树苗就在春土中,以昂扬的的姿态向世界宣布自己有块立足之地。此后,它们会长成参天大树。
本次活动在有关部门的大力组织下,最后圆满成功的结束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参加本次植树活动是我们认真履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六个一”以及“绿化长江行动”的责任,也是为建设“森林重庆”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植树为了环保,为了保护地球母亲。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们大家每一个人的贡献是一份力量,大家的力量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完成植树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车上。这几个小时虽然很累,但心情都很舒畅,每个人的面上还有露出一份甜甜的笑容,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感觉到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我心里想着:我们的家园太需要绿了,绿色的种子需要大家来播种,种一棵树,植一丛草,在一盆花………让我们用爱创造绿色的世界吧!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我的环保意识,使我懂得了科学种树的方法以及树木养护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我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增进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我的责任感。
这次“大学林”植树活动,让我知道了,世界是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绿色,缺少绿色。我建议大家都行动起来,多植树,多爱护树,建立植树日,植树周。让我们有一个绿色的学校、绿色的国家,绿色的世界。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8
随着在线教育的火热,新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方式的探索不断出现。改变应试制下的被动的课堂学习方式,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由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伴着在线教育的浪潮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了我们师范附小。经过长时间的钻研与探索,我们学校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师范附小博雅和乐翻转课堂三段八环教学模式,附小课堂迎来来了新的生机。
周三,听了翟德凯老师的《植树问题》这节课,感受很深,对我们学校独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师真正成了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中的任务,总结出植树中的三种情况,并作出了详细顺畅的汇报。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有序合作探究。学生一直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学习氛围和谐浓厚。
二、教师点拨适时合理,有画龙点睛之效。这节课翟老师说的很少,只是做到每个环节间的过渡与衔接,适时的点拨,在突破难点时,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圆形的防护栏要打5个桩,这时翟老师拿出一个铁环,直观清晰地展示出化曲为直的过程,然后通过微视频的学习,拓展到封闭图形植树其实就是一端栽树的情况,轻松突破难点。
三、小组建设富有成效。小组合作讨论有序,展示汇报分工明确,语言规范,学生的优秀表现让我很震惊,这就是学生的潜力所在啊。小组展示汇报时,其余的小组都在认真倾听,并对他们的表现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台上的孩子们自沉稳,台下的孩子们认真,生生互动及时有效。
四、达标检测设计合理,由易到难。翟老师的习题设计层次分明,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做到全面教育检测。
“翻转课堂”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一个新的尝试,它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微视频“先学后教”,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今后我会精心备课,做好小组的建设工作,努力学习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9
《植树问题》一课蕴含了许多数学思想方法,但对这些数学方法的挖掘和处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这一课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化繁为简”或者说是从简单入手寻找规律,而这种方法在北师大版教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上可谓“若隐若现”,因此我觉得我们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课堂,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教给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从实物操作到画线段图到类比推理,有效地突出了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学生在课堂上也领略到数学智慧的夺目光彩,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本课的设计和实践,我更迫切地感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课堂中落实的研究迫在眉睫。这也是当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重要缺失,身为教研员更为向广大教师传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生数学方法的有效措施。
本课中为了突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完整性,我把教材中原本安排两课时完成的内容缩成一课时。而且在这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理解上,因此对于本课的知识点的处理上略显不足。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0
“植树问题”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我所执教的内容是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节课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我通过让学生举手的方法这一实例让学生感知点与间隔数。
二、以学生的手指为树两指之间为间隔数,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我让学生实际观察体验点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间隔数-1=棵数”(两端都不种)的规律,称热打铁让学生做练习巩固加深对两端多不栽的习题。一节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老师也省劲,在反思中,我找到了教学中捷径的办法。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1
《植树问题》是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是植树问题中比较简单的情况。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渗透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是理解这一规律 。
为了突出重点,探究新知环节,我分了五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同桌合作,模拟在2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的过程,思考棵数与什么有关;第二个层次,独立操作,模拟在25米的小路一旁植树的过程,感知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根据前两次的经验,不操作,画线段图,探究在3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的情况,验证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第四个层次,想象在35米的小路一旁植树,计算出要栽多少棵;第五个层次,观察比较,找出四个题目中的相同点。通过五个层次的教学,学生不难发现“间隔数+1=棵数”这一规律,同时渗透“化繁为简”这一重要数学方法。突破“理解这个规律”这一难点时,我提示:“植树问题能不能也看成是两种物体的一一间隔排列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后,自己说出用分组的方法,把每组中两种量一一对应起来。接着,老师因势利导,学生发现如果一组一组的分,正好分完,则数量相等;如果有剩余,则数量就是相差1,帮助学生理解间隔数+1=棵数。从学生学习状态、课堂交流来看,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实现本节课的预期目的。
本节课的还有很多足之处:
1、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甚至出错,我觉得是老师组织语言不严密,问题的指向性模糊,备学生不太充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生有时一脸茫然,有时不知所措。
2、课堂条理还需改进,有遗漏的.环节,有强调不足的情况,也有不必要重复的话语。
3、因担心时间超时,在教学过程中,不予理睬学生的答非所问,而急于得到只符合老师想要的答案。
有遗憾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才是更有价值的课。我会以每节课为起点,在需要努力的方面下功夫,需要改进的地方多揣摩,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的课堂日趋完美,上得精彩,少留遗憾。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2
课前,我利用一根绳子按一定的间隔把小棒(当小树)捆在上面,结成一个封闭图形。课开始让学生观察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这时我不失时机的从一棵树那里剪开,这时学生露出了奇怪的眼神,同时我提出这属于线段上植树问题的哪一种情况,学生很快就喊出:一端种另一端不种:棵树=间隔数。课中利用形象的课件出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学生轻松的获取了新知。(课始我设计的.目的加深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课后,我给学生了一个问题:我班有55名学生,如果要站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方队,这个正方形方队最外层一共有几人?方队一共有几人?学生纷纷开始讨论,七嘴八舌找我讨论,我没有及时告知他们答案,而是让体育委员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实际的站队,让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个单元的学习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虽然本单元教学有点难掌握,但只要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突破难点。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3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的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这样就把植树问题分成了三种情况,即:(1)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2)植树的棵数=间隔数;(3)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
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一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春季植树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
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单纯的用规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有些难,所以我在课堂中重视规律更强调方法,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
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直接例题导入,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模拟实际栽树,通过线段图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我感觉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还有不足的地方:
其一,上课前准备不充分,那就是我把学生估计过高,我以为只要学生弄懂了棵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之后,解决植树问题就应该没多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了全长和间距不会求段数,我以为这是学生早已经学过的而且经常用到的,所以没特别的引导,导致了学生无法下手。
其二,在时间的分配上我前松后紧,在规律的寻找和简单应用中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以致后面的练习很仓促。
其三,条理不够清晰,简直成了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参与面不广,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充分做好多个方面的准备。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4
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数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教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三、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时可以从实际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在以下2个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1、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需要种几棵树,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总结发现规律。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2、素材来源生活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新授环节也是以日常所见的种树问题引入,巩固练习之后,我以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似的现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内含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能够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好处。
我感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说说“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X间隔长”等等知识的扩散。
2、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通过这一次磨课,我期望能透过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改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5
通过本次准备课程、讲课的过程,我觉得对自己来说又是一次成长,学到了很多!
一、数学方法的渗透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到底能让学生留下些什么?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能够单纯的解题重要还是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更为重要。我想每位老师都能得出一个正确的解答: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与方法更为重要。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了两个数学思想: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研究、验证。在例题中数字100米较大,我们可以转化为较简单的数字去探究规律。
(2)“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对应问题,只要明确了“间隔”与“树”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再以此为基础并通过适当变化就可以应对各种变化了的情况。因此,在此真正重要的应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应该用对应思想统领课堂。从而,在此真正需要的也就并非“规律的应用”,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即如何能够依据基本模式并通过适当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对于“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样三种情况的区分则不必过于强调,更不必将相应的计算法则看成是重要的规律乃至要求学生牢牢地去记住并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应用。
二、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无论是“植树问题”,还是“路灯问题”、“排队问题”、“爬楼问题”,抑或“锯木问题”、“敲钟问题”等等,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即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式,可以统称为“植树问题”。因此,尽管“植树问题”可以被看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原型”,但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超出这一特定情境,设法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所有这些具体问题事实上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帮助学生建构普遍的数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另外,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6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春季植树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植树棵树的关系。
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单纯的用规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有些难,所以我在课堂中重视规律更强调方法,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直接例题导入,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模拟实际栽树,通过线段图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是我感觉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时过高的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造成站位过高的局面。今后的教学中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充分做好更方面的准备。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7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一、呈现开放的数学材料。
在处理教材时我把例题改为条件开放的植树问题,不规定间距,同时改大数据,将路的长度变成2000米。如此修改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引起冲突:数据这么大,这要画到什么时候啊!从而引导学生想新的解题策略:可以先把数变的小一些,研究规律,再来解决数据大的问题。自然引出在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10米种一棵树,你觉得可能种几棵?在这里数据小了,便于学生利用线段图操作,建立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炼出植树问题的三种种植方案。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教学中我先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师,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每隔5米种一棵,5棵树,4个间隔;每隔4米种一棵,6棵树,5个间隔;每隔2米种一棵,11棵树,10个间隔;……,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这样就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且我还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
也有两点不足之处:
1、学生汇报时,我处理的比较仓促,没有做很好的引导,如果能把学生的发现一一板书,可能更有说服力。如果我继续追问:如果不是20米长的小路,是任意长的小路一边两端种树,棵数还会等于间隔数+1吗?从而能更好的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
2、整堂课师生之间的问答比较单一,在反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提提问,多一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 18
《植树问题》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实际问题中的内容。这一内容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敞开情况下的两头植、两头都不植、封闭情况下的植树问题(一头植和一头不植)这三种情况。这些内容是奥数中出现的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学生即能学会,还要学的轻松呢,我反复研读教材,分析学生。《课标》中提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间隔,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目标制定为:知识与技能:利用线段图理解两段要植和两端不植两种情况下棵树、间隔数和总长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发现这两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试验、交流、归纳运用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植树问题心得体会10-26
植树问题教学心得体会03-12
“植树问题”说课稿07-02
植树问题说课稿07-03
《植树问题》说课稿范文04-29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04-06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04-02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05-14
数学问题教学心得体会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