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马说阅读心得

马说阅读心得

时间:2022-03-11 13:20:5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说阅读心得10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阅读心得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说阅读心得10篇

马说阅读心得10篇1

  现实生活中,各中学校园中,所谓雄壮的“千里马”数不胜数,现代的青少年真的都很强,才华朝四面八方溢。我是中学生所以比较了解中学生,就不说什么成年人甚至古代人的事例了。但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能够被社会——甚至被班级师生认可,有些极有才气的学生在班中还被认为是“差生”,在这方面的学生们的优劣都是由考试分数来划分的。考试当然不公平,于是各大才子才女们便大骂考试制度的愚昧;更有甚者责怪老师“有眼不识英雄”。同时,大部分人开始抱着一点点希望,痴心地等待着能够赏识自己的人。青少年们盼望渴求知已,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便坐等伯乐。

  然而,伯乐一点也不好等来。真正能识别人才的伯乐本来就少见,分到各个领域就更少了。实际上,正由于人人之间的不同,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完全理解、赏识自己的人。如果这是伯乐的定义,那么伯乐根本就不存在,大家还傻等什么?

  别以为你是金子你就早晚有一天会发光。如果一块金子被埋在泥土里,它自己却根本不想办法“钻出来”,还抱着坚定的信念认为哪个没事儿闲着挖开泥土的伯乐能够发现它,那么只能说这是一块愚蠢的'金子。

  要想出人头地——至少想露出自己的才能,就必须得靠自己。古代的毛遂很不幸地没有碰上伯乐。但他没有坐等赏识自己的伯乐,而是干脆地“自荐”。如果他不靠自己做出这一举动,那么他将会永远地被埋没在茫茫人海之中。他如此自信,大胆的作法,终于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而韩愈却气愤地写出了《马说》这篇文章——他没有被当时的“伯乐”赏识。难道,自荐的毛遂的命运就是在某一天会被赏识,而伟大的文学家韩愈却是命中注定要被埋没?

  真希望韩愈本人不是这样想的。可如果不的话,他为什么不尝试着向毛遂那样向统治者推荐自己呢?他难道因为怕失败——或是已经失败就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就不再试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命运存在,而早已命中注定的命运并不存在。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韩愈没有试图使自己脱颖而出,他的作品《马说》却通篇悲观、气愤地透露着自己极度盼望赏识自己的伯乐来改变自己悲惨命运的心情!

  我突然难过起来。唐宋八大家之一不该如此脆弱。或许我理解错了——但愿吧!

  坐等伯乐就像守株待兔,两者都不会有任何成果,我们最好也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只能靠自己,我们等不来伯乐。

马说阅读心得10篇2

  初读《马说》这篇文言文,便令我感慨万千。作者初登仕途而得不到朝庭的重用曾三次上宰相府求用,却没有达成自己的心愿,所以写下此文,来抒发自己那种“伯乐不常有”的情感。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匹天赋极高,不合适的方法壮志难酬的“千里马”因终究没有遇见“伯乐”,而成为了一支怀才不遇的“凡马”。而喂马的`人却用不合适的方法去饲养和对待这批‘“千里马”,从而埋没了一匹“千里马”。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喻为“千里马”,把目光短浅的统治者喻为“食马者”,并且在最后,食马者还不是非:“其真不如马也”,从中可以看出昏庸无能的统治者把人才丢失。此文直接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统治者的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无能感到深恶痛绝,并进行猛烈的抨击。

  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才能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就应该展现你的风采,让“伯乐”发现你。社会其实是一个公平,公证的竞争平台,只有每个人靠真才实学赢得社会地位,所以只有靠自己。

  但是,在如此强烈的社会竞争中,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是勤奋努力,自力更生,方能丰衣足食!不然即使有上万双手托付着你,你也只能成为一匹“凡马”。

  自力更生,方能丰衣足食!

马说阅读心得10篇3

  不知是否是因为属马的缘故,或许是因为自己想成为一匹千里马,所以对《马说》情有独钟。既然是“情有独钟”,就必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马说》中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世上先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只可惜伯乐不常有。

  而我却认为伯乐常有,而相中好马的伯乐极少。为什么?

  一是因为称其为伯乐,自然就被慕名的人弄成一官半职中。而伯乐们大多都去“经纶事务”了,哪有空余时间去相马?

  二是因为惟恐千里马不听驾驭。“艺人胆大”,既有千里之能,为何还像常马般任人摆布?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识得的千里马飞黄腾达之后,而自己则贬为常马,于心不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有多少人甘愿将自己的饭碗拱手让人?

  在人才不被重用的情况下,即使有千千万万个伯乐,千里马还是不能被选出来。所以诺贝尔获得者迟迟没有中国人,最多也就是外籍华人领奖。

  如果人人都自视为伯乐,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起着伯乐的作用,千里马又怎能不现身?

马说阅读心得10篇4

  人才是需要慧眼来识别的,否则人才若没被识出,就是一个普通人。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真是这样吗?

  千里马也只有伯乐才能认出,否则吃不饱,住不好,如何日行千里呢?只不过是茫茫马群中的`一支普通的马罢了。人才也是,如果发现不了长处,永远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但如果真没被识出,只能被埋没了吗?不,如果没人发现你的长处就要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有一个事例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在经商,却屡屡赔本,后来,他开了一家公司,却在几个月后倒闭了,他又换了许多工作,却总是没有起色。不知试了多少次后,他放弃了。他颓废地走在大街上,一个老者拦住了他。老者问:“怎么了,年轻人?你脸色很差呀。”年轻人告诉了老者他的经历。老者捋了下胡子,说:“我见你口才很好,不如当个作家吧。”年轻人照做。自此,文坛上一颗红星迅速升起,如日中天。年轻人终于成为了一个称霸一方的作家。

  千万不能等着被人发现长处,而要自己去寻找,否则,极可能一生都无法发现自己的长处。

马说阅读心得10篇5

  《马说》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此文写于贞元11年至贞元16年间,这时的作者初登仕途得不到重用。曾三次上宰相求擢用,但没有达成,便写下此文来抒发“伯乐不常有”的情感。

  此文是写“千里马”因得不到“伯乐”的发掘,又因“食马者”用不适当的方法去饲养和对待“千里马”,从而导致“千里马”被埋没。在从中,作者把自己当作“千里马”,把发掘他的'“伯乐”当作是“伯乐”,把愚妄浅薄的_比作是“食马者”,在最后,食马者还因不懂的是别“千里马“而感叹:”其真不知马也“中可以看出“愚妄的__的昏庸无能而把有才能的人流失。此文直接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___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从中人们不难看出《马说》这篇文章不仅对封建社会这种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抨击,同时对现代社会也也做出相应_ 。现代人们对人才的判定并非从能力上去评价或认可,而是从身高,外貌及身家背景去衡量一个人的地位。证明了现代有了以貌取人等_心态,才致使有些有才能的人因身体有些缺陷而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工作和平等的对待,才使得有才能的人流失,从而被那些无能而身家富厚的公子替代了,才使得社会上有那么多陈腐的现象出现。

  但是,一个人真正有出人的才能,并非一定得靠“伯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出色,到时候,是是沙子也会发光的。

  记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珍珠总会发亮的,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哪怕是沙子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的。

马说阅读心得10篇6

  自古以来,就有伯乐与千里马的争论。有人认为,“现有伯乐,而后又千里马”,也有人认为,“有没有伯乐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是千里马”,可韩愈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足以千里称也。”一句句话触目惊心,直指问题本质,述说了当时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不识人才的道理,同时也述说了作者韩愈不遇不被赏识的.痛楚,这种痛楚细细的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令人不禁同情作者的遭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可我并不这样认为,生活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不必要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尝试一下新的方法,毛遂就是这样一个机灵的人。当找过危机平原君要去楚国搬救兵时,平时一言不发的毛遂主动自荐,在平原君赵胜半信半疑中,他为赵国赢得了救兵,赢得了荣誉。我认为“有没有伯乐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是千里马”,即使没有伯乐,只要你是千里马,只要你主动出击,你那万众瞩目的千里马的才能一样不会被隐灭,你一样可以奔驰在心爱的草原上。

  不管是先有伯乐还是千里马,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才和赏识人才的人是紧密相连、无法割舍的。

马说阅读心得10篇7

  最近几天,我背了《马说》一文。

  《马说》是韩愈写的。大家肯定知道韩愈很育才。可是,在那时,韩愈怀才不遇,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

  韩愈的坎坷遭遇正式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另一用意是惋惜的表白心迹,并与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这篇文章巧妙的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韩愈本人比做千里马;将中用韩愈的人比作伯乐。

  我觉得,最能体现韩愈怀才不遇,也最带有讽刺意义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意思是: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它的内含意义是:我韩愈,虽然有许多才华,许多智慧,但不给我一个机会,不给我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我有再多的智慧也展现不出来。想要和平常的人一样还办不到,怎么可以要求我能够为你解除忧愁呢!

  我突然由韩愈想到了一位同样是怀才不遇的另类奇才——东方朔。他是汉武帝身边的一位弄臣,十分搞笑,他曾说过“ _不哭呢?躺着的是尸体,立着的是坟墓,我来到一片墓地里,怎么能不不哭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方朔是一位“相声演员”。但真实的东方朔却不是这样的。真实的东方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他写的文章都很有水平,他在文章里也曾写道“我怀才不遇,我那样做是为了亲近汉武帝。”

  由韩愈的这个文章,我突然觉得引申到现在正合适。现在这篇文章的意思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人都有各自的特长,要根据他人的特长来使用。就像《马说》中所说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样。

  哎,伯乐不常有啊!即使有,也是那么一点点,很难碰上啊!悲哀!悲哀!地球人的悲哀!

  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而被人们广为传赞,而韩愈却借千里马不被发现的悲惨遭遇鸣不平之音。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吃不饱,力气不充足,不能跑出千里的路程。在我看来,千里马,之所以叫做千里马,因为其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其千里之行。虽说食不饱,力不足,但若竭尽所能,必定能显示其与常马的不同之处。

  古语云:“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千里马与常马必然会有巨大的差别。在仅有的资源和基础上,跑出与常马相同或比常马更远的行程。才能显示出其步骤不凡,日行千里的'与众不同。若是如此,还会有人感叹道:“天下无马吗”?

  在当今的社会里,人才济济,才人辈出,不由生疑,为何唯独千里马似的人不在其列呢?答案是坚持!是争取!千里马们是否为自己的命运争取机会?是否毛遂自荐的推荐过自己?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所谓的“志存高远”,就时不时的无病呻吟,郁郁寡欢,安于现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自己有能力去做。只得整天怨天尤人,就会在自己的马棚中说几句“谁主沉浮”之类的话。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怨“食马者不识其能千里之食也”千里马不懂得如何去利用现在的仅有的资源去展现自己的才能,却是早早的放弃,只知一味的等待伯乐去找自己,这谈何容易呀!我想当伯乐找到了你,你也成了常马了吧!这也只能算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罢了。

  在这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抓住机遇,利用好身边的一切对我们有利的资源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千里之能。只有这样抓住一切机会,振奋起来,发掘自身潜能,让自己这匹千里马不会埋没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

马说阅读心得10篇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马说》作者韩愈的观点。 “世有伯乐与千里马。”这是我的观点。我认为千里马与伯乐是同时诞生的。因为在“伯乐”这个新名词出现前,没有所谓的.千里马;而在“千里马”这个神奇的物种出现前,更没有所谓的伯乐。

  于是假设:某年某月,千里马与伯乐同时诞生并相遇相识。于是伯乐成就了千里马——名声远扬,千里马成就了伯乐——鉴马大家,皆大欢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并非仅仅是伯乐在寻求千里马。寻找,是双方的事。再谈谈当时的情势,韩愈所在的朝代唐朝是中国古代相对鼎盛的时期,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不由生疑:为何韩愈不在其之列?为何马说中怨声四起?答案是坚持!是争取!“千里马”们是否为自己的命运争取机会?是否如毛遂般荐一下自己?没有,从来没有坚持!为了证明自己所谓的“志存高远”,就做“无病之呻吟”,郁郁而终;就隐居山林,不谙世事;就安于现状,全然忘却了自己是千里马,自己有能力更有责任去主宰这所有一切。没有,完全没有争取!只是偶尔清醒过来,满腹惆怅的跑出“马棚”呐喊几声“谁主沉浮!”而已。既然如此,那就怨不得伯乐了。千里马不争取机会、不愿展示自己而直接导致他们的悲惨下场。纵然伯乐寻遍万水千山,踏破千百双铁鞋,终而只能坐在马棚边上叹息:为千里马悲哀,为自己悲哀。因为就是再有才能,如果自己早已放弃、早已屈服,那便无异于扶不起的阿斗。

  这就引发我们深思。在愈加强烈的社会竞争中,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的才能以外,我们必须要进取、必须要自主、必须要坚强、必须要争取一切机会。如果甘于做个平凡人,那纵然有成万双手托举你,你仍然只是个平凡的人。振奋起来,抓住机会,真正能够拯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而已。至于伯乐,只是起辅助作用罢了。因此,“神马”遭迫,莫怨伯乐。

马说阅读心得10篇9

  看完了《马说》,突然发现,我与作者韩愈有着不同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我的观点则是“世上伯乐与千里马同在。”读完《马说》,我不禁有许多疑问。

  为什么韩愈会怀才不遇而写文章呢?而为什么他在被拒绝的同时只选择写文章呢?他为什么不再努力试试呢?就算统治者们不识人才,他不可以做出点什么事而让他们刮目相看呢?

  许多许多的疑问在我的脑海中产生,《马说》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可是他这样光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我想,当时如果是我,或许我会一次次的毛遂自荐,不放弃,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我的才华的,也或许我会在被拒绝之后,再次奋发努力,做出点成绩出来,让他们知道当时他们的'决定是个错误,再让他们请我做官,那样,不是比写文章来诉说更实际么?但是韩愈两样都没有做。

  我认为“伯乐”与“千里马”并没有先后之分,有的只是身份上的差别,“伯乐”是发现千里马的,而千里马则是被发现的,当千里马没有被伯乐识用时,应该先反省自己,然后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的地方,更加完善自己,再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名气大增,在没有那些统治者的帮助下,自己应该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就算不被他们所发现,所任用,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的,到头来,你的所做与所为就会被人民所广为传颂,那样,你的名气不就大了么?名气大了就自然会传到统治者的耳里,那到时,统治者就会自己来找你的,到那时候,你还愁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伯乐与千里马都常有。“千里马”太多,而怎样才能让你脱颖而出呢?那最根本的就是好好学习,做出一番小成绩,再让“伯乐”来发现你,那时,就不愁该怎样施展才华了。

马说阅读心得10篇10

  看完了《马说》,突然发现,我与作者韩愈有着不同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我的观点则是“世上伯乐与千里马同在。”读完《马说》,我不禁有许多疑问。

  为什么韩愈会怀才不遇而写文章呢?而为什么他在被拒绝的同时只选择写文章呢?他为什么不再努力试试呢?就算_们不识人才,他不可以做出点什么事而让他们刮目相看呢?

  许多许多的疑问在我的脑海中产生,《马说》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可是他这样光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我想,当时如果是我,或许我会一次次的毛遂自荐,不放弃,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我的才华的,也或许我会在被拒绝之后,再次奋发努力,做出点成绩出来,让他们知道当时他们的决定是个错误,再让他们请我做官,那样,不是比写文章来诉说更实际么?但是韩愈两样都没有做。

  我认为“伯乐”与“千里马”并没有先后之分,有的.只是身份上的差别,“伯乐”是发现千里马的,而千里马则是被发现的,当千里马没有被伯乐识用时,应该先反省自己,然后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的地方,更加完善自己,再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名气大增,在没有那些_的帮助下,自己应该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就算不被他们所发现,所任用,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的,到头来,你的所做与所为就会被人民所广为传颂,那样,你的名气不就大了么?名气大了就自然会传到__的耳里,那到时,__就会自己来找你的,到那时候,你还愁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伯乐与千里马都常有。“千里马”太多,而_让你脱颖而出呢?那最根本的就是好好学习,做出一番小成绩,再让“伯乐”来发现你,那时,就不愁该怎样施展才华了。

  不知是否是因为属马的缘故,或许是因为自己想成为一匹千里马,所以对《马说》情有独钟。既然是“情有独钟”,就必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马说》中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世上先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只可惜伯乐不常有。

  而我却认为伯乐常有,而相中好马的伯乐极少。为什么?一是因为称其为伯乐,自然就被慕名的人弄成一官半职中。而伯乐们大多都去“经纶事务”了,哪有空余时间去相马?

  二是因为惟恐千里马不听驾驭。“艺人胆大”,既有千里之能,为何还像常马般任人摆布?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识得的千里马飞黄腾达之后,而自己则贬为常马,于心不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有多少人甘愿将自己的饭碗拱手让人?

  在人才不被重用的情况下,即使有千千万万个伯乐,千里马还是不能被选出来。所以诺贝尔获得者迟迟没有中国人,最多也就是外籍华人领奖。

  如果人人都自视为伯乐,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起着伯乐的作用,千里马又怎能不现身?

【马说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马说》阅读答案03-29

《马说》阅读答案15篇03-30

马年说马作文12-26

说屏阅读答案04-05

《说帘》阅读答案08-23

《说宽容》阅读答案11-11

《说勤》阅读答案04-25

说勤阅读答案08-31

马年说马作文3篇12-2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