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

时间:2022-03-08 08:19:0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2022年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年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5篇)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今3月4日晚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即将到来的这场视听盛宴时直言:“将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此前,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已经用“温暖、感人、精美”六个字介绍了开幕式的特点,他也补充道:“我们表现残疾人自身方面肯定是温暖、感人的,因为讲的都是每一个残疾人自己的故事,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贯穿始末一直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包括在舞美空间、视觉空间以及表演空间。‘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同心圆’里面还有个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一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员来自全国多地的各行各业之中,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了排练效率,也突显出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作为“双奥”总导演,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时表示:“跟冬奥会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会时还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2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辽宁省派出1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5名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共四个大项的比赛。

  3月6日,辽宁省残奥运动员刘思彤、张海原、陈亮、李响、孙鸿胜、孙艳龙、王辉、韩沙沙、王擎云将在残奥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项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马静将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登场。

  19岁的孙奇来自朝阳,他曾在残奥单板滑雪荷兰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两获金牌,为我国残奥单板滑雪项目首次争得国际赛事最高荣誉;葫芦岛籍运动员刘思彤刚刚获得一枚铜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参赛运动员,填补了中国运动员这个项目的参赛空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省运动员、教练员在中国残联国家集训队的组织下刻苦训练,通过冬夏结合、赛练结合等方式,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康复健身均衡协同发展,以积极承接中国残联残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集训队项目和参加全国残运会及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大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21年第十一届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四个项目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辽宁省圆满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国家队各项训练保障工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作出贡献。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3

  从3月4日一早开始,北京就大风呼啸,还伴着沙尘。眼看2022年冬残奥会晚上就要开幕了,大风沙尘天气会影响开幕式活动吗?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气象预报工作,再次通过精准无误的预报,给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当天早上6时开始,气象部门已经开始逐小时更新预报信息,保障频次跟冬奥会一样,力求确保冬残奥会开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无误。

  由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牵头组建的针对开幕式期间的气象条件研究团队,早在一周前就对此次大风和沙尘天气做了预报和服务提示。

  在开幕式举行的头3天,北京市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中心、周边省区市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首席专家等,每天都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气会商,做到多轮次、多样化跟踪滚动预报会商。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平,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4

  中国又惊艳了世界。

  2022年的冬残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下终于呈现了。这次的开幕式与2008年相比截然不同,这一次没有了锣鼓喧天的红色,取而代之的是冰清玉洁的白色;没有整齐划一的千人团体操,只有天真烂漫的几百少年。经过时间沉淀的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历史韵味,内涵更加丰富。

  当传统立意与冬奥会相碰,中国人便使这场盛会更加浪漫。因此,这次的倒计时别出心裁地以二十四节气开始,当每一帧唯美的.画面从我眼前闪过,我更加坚定了中华的文化自信。当画面定格在立春时,我知道新的希望永远存在,它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

  各国代表团按笔画顺序依次入场。引导员手举雪花形状的.引导牌带领世界各国依次入场,蓝白相间的`礼服,古典云纹的配饰,清新而又不失优雅,使人眼前一亮。最后雪花形状的引导牌被聚拢成一个更大的雪花,以橄榄枝围拱,这让“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深入人心。

  最使我自豪的是奥运火炬的点燃方式,当两名火炬手将火炬放入矩形雪花中间时,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熊熊圣火,仍是只有那束来自希腊的小小火焰在燃烧,这是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的真正体现。这次的点燃方式简约却不简单,它燃烧着全世界的激情、热爱和浪漫。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冬残奥会充分体现了这一里面。在奥利匹克精神的照耀下,人类定能携手前进,走向未来。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5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其开、闭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两场盛典将中国的浪漫与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通过残奥运动,构建包容性世界”,这是残疾人运动的愿景,也将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北京冬残奥会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从冬残奥村一个又一个的暖心细节中便可见一斑。

  而通过举办冬残奥会,对政府决策和公众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积极社会发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开幕式以及后续比赛的场上与场下,这些人文关怀将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呈现,也将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看点。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6:5战胜挪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历史首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曾创造荣耀的他们能否卫冕成功,将是一大看点。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平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2022年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相关文章:

北京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15篇)03-15

2022冬残奥会优秀心得(通用6篇)03-07

冬残奥会作文02-25

冬残奥会作文03-15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精选6篇)03-15

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20篇)03-07

冬残奥会项目心得(精选20篇)03-08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心得(精选6篇)03-08

闪耀冬残奥会赛场的心得(精选11篇)03-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

2022年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年冬残奥会优秀心得(精选5篇)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今3月4日晚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即将到来的这场视听盛宴时直言:“将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此前,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已经用“温暖、感人、精美”六个字介绍了开幕式的特点,他也补充道:“我们表现残疾人自身方面肯定是温暖、感人的,因为讲的都是每一个残疾人自己的故事,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贯穿始末一直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包括在舞美空间、视觉空间以及表演空间。‘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同心圆’里面还有个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一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员来自全国多地的各行各业之中,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了排练效率,也突显出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作为“双奥”总导演,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时表示:“跟冬奥会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会时还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2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辽宁省派出1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5名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共四个大项的比赛。

  3月6日,辽宁省残奥运动员刘思彤、张海原、陈亮、李响、孙鸿胜、孙艳龙、王辉、韩沙沙、王擎云将在残奥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项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马静将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登场。

  19岁的孙奇来自朝阳,他曾在残奥单板滑雪荷兰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两获金牌,为我国残奥单板滑雪项目首次争得国际赛事最高荣誉;葫芦岛籍运动员刘思彤刚刚获得一枚铜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参赛运动员,填补了中国运动员这个项目的参赛空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省运动员、教练员在中国残联国家集训队的组织下刻苦训练,通过冬夏结合、赛练结合等方式,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康复健身均衡协同发展,以积极承接中国残联残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集训队项目和参加全国残运会及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大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21年第十一届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四个项目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辽宁省圆满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国家队各项训练保障工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作出贡献。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3

  从3月4日一早开始,北京就大风呼啸,还伴着沙尘。眼看2022年冬残奥会晚上就要开幕了,大风沙尘天气会影响开幕式活动吗?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气象预报工作,再次通过精准无误的预报,给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当天早上6时开始,气象部门已经开始逐小时更新预报信息,保障频次跟冬奥会一样,力求确保冬残奥会开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无误。

  由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牵头组建的针对开幕式期间的气象条件研究团队,早在一周前就对此次大风和沙尘天气做了预报和服务提示。

  在开幕式举行的头3天,北京市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中心、周边省区市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首席专家等,每天都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气会商,做到多轮次、多样化跟踪滚动预报会商。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平,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4

  中国又惊艳了世界。

  2022年的冬残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下终于呈现了。这次的开幕式与2008年相比截然不同,这一次没有了锣鼓喧天的红色,取而代之的是冰清玉洁的白色;没有整齐划一的千人团体操,只有天真烂漫的几百少年。经过时间沉淀的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历史韵味,内涵更加丰富。

  当传统立意与冬奥会相碰,中国人便使这场盛会更加浪漫。因此,这次的倒计时别出心裁地以二十四节气开始,当每一帧唯美的.画面从我眼前闪过,我更加坚定了中华的文化自信。当画面定格在立春时,我知道新的希望永远存在,它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

  各国代表团按笔画顺序依次入场。引导员手举雪花形状的.引导牌带领世界各国依次入场,蓝白相间的`礼服,古典云纹的配饰,清新而又不失优雅,使人眼前一亮。最后雪花形状的引导牌被聚拢成一个更大的雪花,以橄榄枝围拱,这让“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深入人心。

  最使我自豪的是奥运火炬的点燃方式,当两名火炬手将火炬放入矩形雪花中间时,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熊熊圣火,仍是只有那束来自希腊的小小火焰在燃烧,这是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的真正体现。这次的点燃方式简约却不简单,它燃烧着全世界的激情、热爱和浪漫。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冬残奥会充分体现了这一里面。在奥利匹克精神的照耀下,人类定能携手前进,走向未来。

  冬残奥会优秀心得5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其开、闭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两场盛典将中国的浪漫与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通过残奥运动,构建包容性世界”,这是残疾人运动的愿景,也将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北京冬残奥会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从冬残奥村一个又一个的暖心细节中便可见一斑。

  而通过举办冬残奥会,对政府决策和公众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积极社会发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开幕式以及后续比赛的场上与场下,这些人文关怀将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呈现,也将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看点。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6:5战胜挪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历史首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曾创造荣耀的他们能否卫冕成功,将是一大看点。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平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