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确定位置》学习心得
一、对象感,张老师心中有学生。
要做到真正的心中有学生,就要拥有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视角,意味着知道孩子考虑到儿童的需要,知道她们的能与不能。
1.张老师关注了学生知识储备对于新知的影响。
任何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必有它知识的源头。过去我们总喜欢在新课前采用“复习回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唤醒旧知,从而为当天的新课做准备。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亮出来以后,我们都抛弃了这种所谓的带有陈旧课堂表征的“复习回顾”。而都选用时下最时髦的情境导入。情境导入的优势自不必说,那么是不是因为情境导入的成功,过去的“复习回顾”就变得一文不值呢。我想说,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大家教了新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套教材的知识点比较碎,同一范畴的知识时间跨度又比较长。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比较少。
前面讲了《百分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然后就是《确定位置》。从前面几个单元的思维里一下子跳到“确定位置”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同时,孩子对于旧知的理解度和遗忘度直接影响到新知的学习。所以我觉得每个单元的起始课是必须要“复习回顾”的,怎样让学生比较快德建构起过去所学知识的联系,但又不落入俗套呢?张老师用一种很灵活的方式——猜字谜完成了这一使命。孩子思维有了方向。
2.张老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弱点
使用量角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是孩子们掌握中的弱点。无论其他公开课怎样回避或者用其他技术手段掩饰这个问题的,但是只要教过的老师都明白,这里的确是学生的一个弱点。因为她们时常搞不清量角器的0刻度线应该和横轴还是纵轴重合。需要我们花时间。张老师这节课这里指导得很详细。有人开玩笑说,公开课都是上给老师看的,因为老师对于这个知识点都会,所以就看这节课的表现形式、教材处理、语言优势、谁有新意等。但是课堂终归是学生的,只有让孩子真正学会,或者说在课堂上尽可能的会得多一点,会得实一点,才是根本。
3.张老师心中的对象感还体现在一些细节:如,问题提出来出现“冷场”,张老师给予了等待的时间,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耐心,这样的一份宽容和从容,我想是源自她心中有学生。
二、学科感,张老师把握了本节课的本质。
张老师的做法是:纵向整合“寓丰富于简单之中”。
将新知和已有知识综合起来分由于对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由于对将学知识和已有知识的恰当整合,使学生目的明确,为学生架构了通往新知的桥梁,因而成就了简约之美。为学生架构桥梁,使之形成新的系统。
本节课从“感悟描述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即在一个平面上,说清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位置——产生学习矛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尝试通过测量却确定方向和距离——感受“观测点”对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在游戏中感受知识体系”。层层铺开,越来越集中地指向问题的核心。
关于位置确定,一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都有接触,六年级下册的《确定位置》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接触"确定位置"。设计旨在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初中几何教学奠定初步基础。张老师从“面(东北方向)——线(添上角度)——点(定好距离)”,步步深入,越来越集中地指向问题的核心。
本课简约、清晰、流畅的教学形式,承载的是丰富、深刻的教学目标,成就的优质和高效学习效果。一路思考练习,加深对方位确定知识的感悟、理解、巩固和强化,实现了“寓丰富于简单之中”,让课堂多个环节变得流畅、连贯,给人以“简约而不简单”的强烈感受。
三、文化感,张老师将数学思想有机融合,自然渗透。
这点在例一的教学中最为明显。
例1教学的确定位置是方向与距离的复合概念,张老师分成四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呈现一艘轮船向正北方向航行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出图中的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激活已有的方向经验。第二步结合轮船航行的情境图,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方向知识,初步建立两个新方向词的概念。第三步根据情境图上灯塔1和轮船的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30°方向,把灯塔1所在方向说成“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北偏东”的含义,体会北偏东30°比较清楚地描述了物体所在的方向。第四步利用情境图上的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算出轮船到灯塔1的实际距离,从而知道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例题的教学线索,在原有方向知识的基础上先建立“北偏东”的概念,再陆续添上偏东的度数和相应的距离,突出“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位置”这一思想方法。同时,这一思想方法也散落在整节课。如两组矛盾的设置:①都说成是东北方向4000米处,为什么两艘舰艇在不同位置?②同一艘明珠号,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描述。两组矛盾,都是为了让学生突出“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位置”这一思想方法。“寻宝游戏”渗透的也是上述思想。
两点思考:
1.张老师最后有了进行系统梳理的意识,但只对“数对”和今天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如果能将整个小学阶段出现的确定位置的内容进行梳理,也许会更加丰满。
2.“北偏东60°,这里有两个需要解决的点:一是北偏东等四个新的方位词,而是60°的角到底是那两条射线形成的夹角。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仅靠口头解释很难理解透彻。是不是可以借助教者的手势、多媒体技术等进行突破。只有在这里进行了突破,后续的度量角画角等活动,才能比较好的进行。因为教学中的任一环节的设置都不是孤立的,应该对后续环节打下伏笔,怎样能将每个环节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是我们每个课堂实践者永远的实践内容。
上述仅是个人观课所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确定位置》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确定位置》说课稿12-01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04-02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05-20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12-28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04-16
北师大确定位置说课稿12-05
《确定位置》四年级说课稿07-13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04-08
确定方向作文01-26
位置的作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