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4月9日,今天是新教师培训的第二天,主要内容分为听课和参观XX区档案馆两部分。
在正式听课之前,陈XX老师在培训资料中简介扼要地介绍了听课的方法和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首先,听课的方法,简而言之,既抓大也抓小。“抓大”,即从一节课的顶层设计俯视而下,观察整节课的知识脉络和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同时思考其背后所反映的教学理念是否体现当下新课改的精神。“抓小”,即将一节课的细微之处仔细推敲,斟酌课堂中师生的一言一行,从中学习教育智慧。其次,陈老师提出,一节好课的标准有三点:以学生为中心、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我的感触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一节好课应该是师生“各司其职”。教师应该干的事,就要做到位;学生可以完成的事情,教师就放手给他们做。其二,“无为”即是“有为”。在教学效率和教学进度的双重要求下,教师们不自觉将一节课安排得满满当当。尤其对于新教师而言,只见课件或教学环节,不见学情,这是很容易犯的错误。快节奏不代表高效,慢节奏不代表低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吸收程度才是检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标准。
带着以上的收获,我走进了陈老师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高三复习课。陈老师重新定义了“小组合作”这一概念,将其拓展为“学习共同体”,即学生基于学习能力水平,自愿组成学习小组,面对问题时共进退,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最终达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这一教学模式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全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将小组成员绑定在一起。本次听课共计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由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基于课程标准),同时讲练结合。第二个课时由学生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互评互改,最后由教师点拨。
可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的课堂。这个课堂不因为某位听课者的进入而改变,甚至于第一次接触这种模式的听课者会一头雾水。首先,这节课的顶层设计不见于教师的讲解与课堂的表面,而体现于学生通过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翻开学生的学案,教师对于知识网络的宏观把握以及对知识理解的高屋建瓴,学生笔记的条理性与作答的规范性,这些都让我们惊叹不已。在两节课中有很多的细节之处值得我细细揣摩,这里主要分享三个细节。其一,陈老师讲解大题的作答时,语速很慢,多肢体语言(划线、圈关键词),多重复语言,并且频繁穿梭于课室中。很多语言动作看起来像是“低效”表达。但正如前面所言,我们很难从当下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判断什么是真正的高效,什么是真正的低效。通过重复的语言和行动,不厌其烦地、慢慢地解释,学生才有充足的时间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语言哪里是对的,哪里有问题。其二,许多学生的学案都已“破烂不堪”。对于辛苦整理出如此大量复习资料的教师而言,其欣慰就是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料,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其三,学生展示小组作答情况的时间将近半节课。对于新教师而言,这无疑是在“割肉”。放手学生开展活动,就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精简语言和教学环节,这是对教师基本功的一大考验。但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革新教学理念。
前不久,就八年级下册《经济体制改革》一课,我在校内上了一节公开课。评课时,科组的一位老师曾建议我增加XX本地史的内容。因此,下午参观XX区档案馆时,我是非常兴奋的。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不停闪现共和国史的相关内容:这个材料可以放在那里,那个材料可以出一道什么题目……我们总说“家国情怀”,从依存关系出发,先有国后有家;但从情感的熏陶出发,先看到家,再看到国。学生爱祖国,必然是先爱自己,推己及家,推家及乡,最后到国,甚至扩展至整个世界(或地球)。当通过身边的历史痕迹感悟到自己所依存的这片土地上自己的祖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曾经经历过哪些困难与转变,学生才能真切打通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壁垒,才能通过自己身边的故事理解别人的故事。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相关文章: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12-03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热门】12-24
入职培训心得05-10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15篇)04-23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15篇)02-01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精选15篇02-01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15篇11-08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15篇12-24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精选15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