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电影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归来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归来电影观后感1
咫尺与天涯,是距离的两个极端。白云飘浮的尽头,水天相接处,那里应当叫做天涯;彩蝶飞舞的窗外,含苞欲放的花蕾,
这里无疑应叫咫尺。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得有点迷人的距离。
“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雾里看花,楼头望月,草色遥看近却无,距离可以产生美。然而,顾城诗云:
很远”。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将情感拉得迢迢又远远。即便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涯。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当然,我
所说的距离并非此话中的爱情。我想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我都会有同一种感受,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和事因为距离而疏远。只有经历过这种疏远的人,才能体味到其中的深意。当你在街头遇到了几年前的一个老朋友,你亲切得想他打招呼,可他却对你毫无印象,记不起你是那个曾经的谁,那时你或许会忽然觉得你与他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远。因为距离,因为时间,将一切都淡化了,一切都被封存在遥远的记忆之中。当你站在一个有几百双陌生的眼睛注视的舞台时,你或许会觉得你离他们的距离好远,因为你的心灵无法找到寄托,一切是那么地恍然,一切是那么地孤独,你孤独地在别人的注视下展示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自我,只因为博得那在距离间回响的掌声。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朋友,但是有多少时候我们会将真心倾吐给对方呢?彼此之间貌合神离,在那段距离之间将自己虚伪地包装,渐渐地开始疏远。即使朋友间是形影不离,然而他们的心总是排斥着对方。这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无过于每个人心灵之间的距离。这距离存在于无尽的思绪间,存在于无尽的揣测间,存在于无端的怀疑间。它比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更远,比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更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呼吸着同一片蓝天下的空气,沐浴着同一片大地上的阳光,独步在同一座城市四通八达的街道上,时常抬
头仰望那被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可我们常常擦身而过,更或是轻描淡写地曾相视一笑。我们的距离如此遥远,远得只能相视一笑甚至只是默默间低着头擦身而过。那不是单纯的地域空间的距离遥远,而是每一颗心与心之间这个无形空间的遥远。遥远得让人害怕,也许你在很远的地方已经察觉到对面走来一个朋友,有种冲动想和他打个招呼但却没有勇气站出来轻轻地说声:“朋友你好。”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祝福,然而我们之间却因为默默而渐渐疏远。你心中是否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现代的科学技术的确可以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即使相隔万里,身处地球的两端,却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络;随着高速交
通工具的出现,也许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然而当人与人真正走进时,我们是否依旧感到孤独呢?空间上的距离很容易超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要怎样拉近?
,去感受与你咫尺之间的朋友,送去一声亲切我们应该试着去打破这种遥远的距离,拿出你的勇气和真诚去换别人的真心,
的问候,适当地送你朋友一些无需回报的掌声、喝彩。
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我们不倦跋涉,在跋涉中感受风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从此时到彼时,是岁月的距
离,我们不倦奔走,在奔走中体验过去,体验现在,体验悲欢祸福;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我们不倦往来,在往来中品尝苦恼,品尝人生,百般滋味皆备的喜怒哀乐。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抵达,那就是爱与爱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出发,那就是梦与梦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长,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缩短,那就是心与心的距离。
归来电影观后感2
对于《归来》,我第一次看它是在公映后不久,那时只当看了个“热闹”,还不太懂影片所要表达什么,很快也忘了这部电影。有缘在这学期影视鉴赏课上再次看到《归来》,结合两次所想也略微找到了自己的感觉,似乎我对于一部电影的欣赏与理解也归来了。
先不得不说下这位我个人也挺喜欢的导演。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集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文化寻根和电影创新于一体。(他执著挖掘电影语言的潜力、追求构图的力度、意想的丰富和色彩的饱满,通过反常规的银幕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独特的艺术境界。)张导是摄影出身,而摄影在电影创作中,地位非凡,不仅涉及美学,涉及技术,还涉及镜头和调度,涉及表现人物内心和情绪,真正的好摄影几乎控制着每个镜头的质量,所以张导的大多电影中唯美的画面感十足,让欣赏者百看不厌。当然,《归来》是张大师时隔多年回归文艺风格,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归来吧!
电影主要说: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由于时代因素,被女儿阻止了他回家与妻子见面,一隔又是多年。_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回家,却发现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儿丹丹放弃了自己的芭蕾梦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让陆焉识深受打击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冯婉瑜,因患病已然不再认识眼前的他。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诞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虽然有人评价说,张导自信地对文学骨架大刀阔斧改造而建立剧本时,戏剧和文学的薄弱便暴露得一览无余,觉得《归来》丝毫没有冲突力量。但是,我私下认为,就算这部电影不是各方面都合情合理,但它在对观看者的叙述中,让我们发自内心的伤感与深思,以艺术反观生活,让我们多多少少在自己人生阅历里长了些智慧。
陆焉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被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等恶劣环境,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碎了一地。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思,更让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并且在回忆里她成为他完美的归宿。他归来了,而记忆中的冯婉瑜又成了什么样呢?《归来》里的一句话——“_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瑜终于可以团聚,婉瑜失忆,陆焉识想尽办法也没能让她想起来。”二十多年的人生况味,近乎半生的孤独心酸,似乎归来的是陆焉识,永不归来的也是陆焉识。或许冯婉瑜是对的,“你不是陆焉识。”她能做的,只有在车站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我特别被电影最后的场景打动了:雪天的车站,陆焉识拿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陪着冯婉瑜一起望向车站里走出的人群。有人说,“真正的爱并非相互凝视,而是共同朝向一个方向望去。”不知这里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但是我想他们早就将爱情修炼成了最完美的亲情。其实在我们每个旁观者的心里都会构造一个自己希望的好的结局,然而这在影片里没有。把原本可以美好的东西毁灭,这便是悲剧吧。
张导在悲怆与无奈中描绘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因是那个让人无奈的时代。最后一幕的平静也可能真不是心灵的平静,而是无奈的接受现状。此时这不仅是个爱情悲剧,更是个时代悲剧,我不知道这一句话合不合适,只是觉得我们之前在对近代史的反思中,这句话似乎成了永恒的回答。不过,对于一段过往,我们确实得静下来认真反思,是人们迁就了时代,还是时代控制了我们,因为我们总要找到生活的归属感,坦荡追求自己的幸福。胡性能说,直到演职人员的名字出现在黑色的银幕上,他依旧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余味所控制。我们在这种中国式的爱情及思想的中国式表达中,虽平平淡淡的,但心里怎么说,也得是久久不能平静吧。
【归来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看电影大圣归来作文12-12
归来的作文06-19
“大圣”归来04-09
归来的作文09-13
土地,归来02-27
归来优秀作文04-08
等待归来的句子02-13
归来是故乡的文案03-29
盼你归来作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