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狗十三观后感

狗十三观后感

时间:2023-08-30 18:18:5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狗十三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狗十三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狗十三观后感

狗十三观后感1

  年少时,我们总盼着能快快长大,快点儿进入到大人的世界,做一些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的事。而真正长大后才发现,成人的世界是多么拘束和无趣,又不禁怀念起少年时的点点滴滴。青春的印记、成长的花絮,更是如同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令人难以忘怀。难以言喻的遭遇、令人窒息的压迫、不堪回首的岁月,不光出现在每个人成长的记忆里,更是如同影片《狗十三》里的主人公李玩一样具有代表性。花季少女和可爱狗狗相遇了,从陌生到熟识,本该是个温馨且甜蜜的故事,而成长的枷锁却禁锢了她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与心酸,也折射出了当下家庭中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所面临的“成长的烦恼”。

  《狗十三》所讲述的故事颇有些耐人寻味,主人公李玩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送给她一条小狗,她起名叫“爱因斯坦”。少女与狗狗之间的关系不断升温,从一开始的横眉冷对到多云转晴再到亲密无间,“爱因斯坦”的突然丢失,疯狂找寻“爱因斯坦”的李玩,给家庭和长辈也带来了伤害,当李玩彻底放弃时,却不经意看到了“爱因斯坦”,而事件背后的真相却如同萦绕在心头的阴影一般,久久挥之不去……

  片中的主人公李玩,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叛逆少女,父母离婚后,她开始跟随父亲和爷爷奶奶生活,当父亲再婚后,面对着熟悉的家庭和陌生的亲人,李玩对家人产生了彷徨与迷惘,对未来更是显得不知所措,直到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现后,这种感觉更是愈演愈烈。而“爱因斯坦”的出现及时化解了这种尴尬,这个活泼可爱又好动的小家伙,总能在不经意间缓解李玩的迷惘和焦虑,陪伴“爱因斯坦”也成了李玩减压和放松的'唯一途径,而“爱因斯坦”的不幸走失令这种依靠荡然无存,李玩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审视整个世界,独自面临成长所带来的痛点。

  从“爱因斯坦”的失而复得到父亲心态的转变,从后妈和弟弟的登堂入室到爷爷奶奶的重男轻女,再到弟弟在家中的横行霸道……李玩的生活,也在这日复一日中的巨变中变得支离破碎。

  整部影片,并没有呆板的说教,也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极富生活气息的故事,家庭氛围浓郁的场景,以及主人公李玩的各种遭遇,来刻画出青春期的孩子,面临成长时的不知所措和种种阵痛。影片中的出场人物以及家庭组合,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当下家庭里的真实写照。年幼的孩子在家里无法无天,家长多采取纵容的态度;青春期的孩子,不光要面临学习的重担,还要体会成长所付出的代价;父母们不是忙着生意就是各种应酬;爷爷奶奶更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关怀与纵容之间找寻着平衡点。《狗十三》这部影片,如同一剂直面家庭生活的良药,不光适合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人到中年的父母、还是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同样适用。

  《狗十三》讲述了曹保平眼中的青春,影片选择的视角相当独特,既没有落入爱情的俗套里,也没有落入打架、酗酒的常规路数上,而是透过一个全新组合的家庭,一位十三岁的少女,一条名叫“爱因斯坦”的狗,将青春与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孩子内心的悸动和大人迷茫的世界,内心深处无声的妥协以及中国式亲子关系的阵痛,都汇集在了这部影片里。

  影片以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和家庭为抓手,以青春期孩子的经历和遭遇为原型,透过主人公李玩的故事,刻画出一个现实意义浓郁的家庭,尤其是对家庭中亲子关系的描写,极为详实。这个以现实题材编织而成的故事,不光是当下国人家庭生活的缩影,更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每位观众都能在银幕上找到最最真实的自己。

  密封了五年之久,《狗十三》终于与全国观众见面了,这样一部直抵人心的作品,别说是五年,就是再过十年、二十年,仍旧不会落伍、仍旧震耳欲聋。从《光荣与愤怒》到《李米的猜想》,从《烈日灼心》到《追凶者也》,曹保平早已证明了自己的独树一帜,而这部直面国人青春之痛与成长之殇的《狗十三》,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能否成为下一匹票房黑马,无疑更值得期许。

狗十三观后感2

  昨天观看了《狗十三》,几度戳中泪点。

  初中生李玩,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母在其年幼时离婚,父亲再婚并跟继母生下一个弟弟。父亲焦虑着该如何告诉她,中途却因课业起了争执。父亲为女儿买了一只小狗,并成为她的朋友。后来爱因斯坦走丢了,家人找了一只相似的狗,全家人都骗她说那是爱因斯坦。

  观看途中,好多弹幕都说看不懂,说女主是被惯出来的,我不以为然。

  父亲脾气暴躁,总是会打女儿。打完之后再为之弥补,还会对女儿说:“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爸爸为什么打女儿,因为女儿违背了爸爸的意愿。女儿若是反抗,倒落得一个不听话的结果。

  女儿叛逆,逃出去喝酒。可她没有伤害谁,她只是想发泄。从小母亲不在身边,父亲常年做生意,对她不管不问。有了继母跟弟弟之后,她更加无法融入。继母对她的处处提防,奶奶跟爷爷对弟弟更加宠爱。她感觉自己的命运仿佛爱因斯坦一般,不管自己是否喜欢,都被送来。不管是否被接纳,都要生活。不管是真是假,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都没得选。

  究竟是自己活着,还是如同傀儡一般。成年世界为她编织的谎言,美其名曰为她好。一句“都是为了孩子好”,让多少家长心安理得,有让多少孩子哑口无言。

  父母赋予孩子生命,孩子应该懂得感恩,这无可非议。但孩子不该被驯养。

  马戏团的黑熊,海洋馆的海豚,它们是不是尝尝把观众都笑,它们精彩的演出让人赞口不绝。孩子、大人、老人都喜欢。可是它们本不该如此啊,它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它们有自己的想法。它们如今展现出的,是被驯服的一面啊!不按照规定完成动作,会挨饿,甚至挨打。最后唯有屈服,唯有按照别人的样子活,真是残忍啊。但是观众不会去关心这些,他们更期待精彩的表演。孩子难道不是一样吗,如果不能自由选择,如若只能被迫执行父母的意愿,如若父母开心了就抱抱,不高兴了就一顿打,如果孩子只是父母向外界展示的商品,那他会多么不快乐啊!他跟动物园被驯化的动物们,有何不同?可能不同仅仅在于,动物会被关在笼子里。

  曾经有过一则新闻,美国海洋馆虎鲸咬死人。它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克扣伙食,每天没有娱乐休息,进行大量的表演,还时不时的受到观众的嘲笑。所在海洋馆为了盈利,在对馆内故意克扣虎鲸的伙食,而且远远超过了训练要求。它在表演过程中猛烈等的反抗,将其四肢咬断,残忍杀害。它只是想回到家人身边,它只是想回到大海,它只是想自由啊。这个“凶手”当然没有继续活下去,因为它背负了三条人命。

  多么讽刺啊。被剥夺了自由,被驯养,被苛责,可是只能顺从。我想如果虎鲸真的可以自己选择,它只是想自由,它不想伤害其他人。

  科学家曾经拿小白鼠做过实验,讲小白鼠关起来。在出口处设置电流装备,当小白鼠想逃走就会被电击。起初小白鼠还会想逃出去,渐渐的,变得有些犹豫,最后,放弃了逃出去的想法。即使门被打开,它都不会逃走。

  预知到可能会降临的惩罚,小白鼠逐渐变得听话,或者说它逐渐变得麻木。如果它能说话,我猜它会讲“好了,就这样吧,我听话就是了。”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父母在走,孩子也再走,父母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孩子沿着方向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没有选择,只能走父母规划的道路。

  影片最后,女主遇到了爱因斯坦,然而却走开了。“我刚才好不容易,怕它认出我,向我扑过来,幸好没有。”随即便是压抑许久的哭泣声。

  我终于懂事听话了,我变成大人们喜欢的期望看到样子。是啊,曾经朝夕相处的爱因斯坦,连它都认不出我了。

  请给孩子多点选择,请给孩子一些空间。请不要把孩子当成动物驯养,请让孩子多些快乐多些童真。

狗十三观后感3

  看“狗十三”之前没有看过任何的介绍,可以说是完全的“被看了场电影”。先说说,我的心路历程,一开始,叛逆期的小姑娘、强势而虚伪的老师、一言堂的爸爸、官腔的爷爷以及藏着掖着的奶奶,这几个人是想咋的,小场景小故事能讲出啥来,这都能上映,难不成也是“二十二”体。再往后弟弟出生,姐姐还不知道,好像有点戏份了,再后来纹身和单车少年出来了,也许是青春校园问题少年剧,再后来爱因斯坦的几波几折,虽是平淡无奇,但又跌宕起伏,虽是平铺直叙,但又回肠荡气,真实的理性的反应了生活。

  首先,说说“后妈”与“重男轻女”:小姑娘和小男孩在剧中鲜明的对比。出生时奶奶一句“先不说”,瞒天过海居然是两年,弟弟身贵如金,姐姐命薄如纸。奶奶和爱因斯坦这两套“第三者”的对比,我们再回味一下:姐姐深夜未归,奶奶出寻却找不到回家的路,爸爸上来就是一顿狂揍;弟弟一棍把奶奶额头打出血,爸爸又抱又哄;假的爱因斯坦把弟弟咬了,根本没有任何通知与商量,后妈直接要求送往狗肉店。很刻薄的描写,确实很真实,在我的身边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这一幕。也有人说这不是“重男轻女”,即使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妹妹”也是这样,这是一种本能的对“二胎”和“亲生”的庇护,我也不可否认其中的原因。

  “爱因斯坦”在全剧中见证了小姑娘的”成长“:在学校里面被“老师”和“父亲”强制进入了“英语兴趣班”,作为爸爸哄女儿的礼物,爱因斯坦走进了一个“养人的地方怎么能养畜生”的“留守家庭”。同床共枕,同餐共用,每次放学的奔头就是“爱因斯坦”。慢慢的,爷爷也喜欢上了爱因斯坦,开始主动遛狗,也在此出现了转折点。爱因斯坦丢了,一家三代人的不同反应很好的刻画了我们的童年:“你爷你奶还不如一条狗”(爷爷)、“买一只一模一样的哄孩子”(后妈)、“我一定要找回我的爱因斯坦”(“李玩”)。很令我意外的有两个小细节,一是假的爱因斯坦放在了高台上,二是结尾处再次遇见爱因斯坦时李玩的反应,作为一个男生,我理解不了这个年纪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最后谈一谈剧中提到的父辈与子辈的关系:剧中没有过多的描述李玩妈妈,我猜想母亲全家可能都在国外,父亲年轻时可能也是个“大玩家”,错过了李玩妈妈。李玩爸爸总是在李玩“小有成就”的时候出现,然后就是带到他的“狐朋狗友”身边炫耀,有没有问过李玩的想法,也许“我不愿意”呢!李玩后妈没有一丁点关心过李玩,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从不考虑李玩的感受。李玩姐姐也是这场“迫害”的关键帮凶,势利、浮躁、追星、自私、青春萌动。李玩进旋转门的一段对话来总结父辈子辈确实经典,“——你们总是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说的啥,不就是哄孩子嘛”。最后李玩提要求走进流浪狗收容所时,我一度怀疑爱因斯坦根本就没有死在收容所,而是死在了狗肉店,尤其是看到李玩父亲和李玩姐姐的眼睛,一副狼狈为奸的样子。

  我并没有感动得痛哭流涕,但是确实很好的誊写了记忆中的我们。正如很多人一样,李玩的童年不是一个快乐的童年,缺少着父母的爱、缺少着兄弟姐妹的照顾、缺少着恩师的春风化雨、缺少着同伴的鼓励,虽没有太多的家庭暴力和校园欺凌,但就像绝大多数的我们所经历的一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童年,或者说我所憧憬的童年。即将而立之年的我,又该如何去面对我的孩子呢,如何去给孩子一个童年呢,这些问题也正是我和爱人彷徨不安以至于不敢有孩子的根源之一。庆幸的是,李玩还坚持着自己对物理的热爱与信念,这一点品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迷失了。也恭喜李玩,至少还有自己钟爱的平行空间与茫茫宇宙。

狗十三观后感4

  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要面临成长?

  当时李玩13岁,她又养了一条叫做爱因斯坦的可卡狗。

  我老觉得《狗十三》这个电影名字,本身就是一种讽喻。

  是说,青春就是一条狗,还是说狗就是一种叛逆期的青春?

  因为十三这个数字看上去就有些玩世不恭。恰似你想爆粗口的一段年华。

  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

  打你,是因为爱你。

  这些台词太熟悉,也太残酷。因为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要听过这些。

  其实,换个角度,我们当时不理解父母。但是当我们理解了父母,我们已经成为别人的父母。我们会不会也对自己的孩子去说这样的台词。一代一代人的成长,难道真是一种生理的轮回?

  以幼小的身躯为器,去承担成人世界里岁月的沧桑和纠结。

  曹保平是一个善于用细节去刻画内心和表达小人物悲苦的导演。每个孩子在刚懂事的时候,都充满了无限的创造力。比如说李玩对物理和天文的兴趣。这也是她为什么给自己的第一条狗取名叫爱因斯坦。但是,她的父亲和老师却用自己的道理,告诉她要选择英语。

  所以,当那个男性英语老师用自己的课本去一下拍死那只误闯入教室里的蝙蝠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了被罚站的'李玩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当李玩在自家亲戚的劝说下,大口吃下那口狗肉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李玩咽下去的不仅仅是一口狗肉,更是自己以往充满了个性的过往。或者,咽下这口狗肉,代表的就是她和成人世界的妥协;而当最后李玩偶遇自己丢失的那条可卡狗,她却不再相认,甚至哽咽着说出:我真怕它认出我,向我扑过来;还好,它没认出我。这个时候,其实曾经的李玩已经死去。

  没有人会去理解她。

  她的妈妈吗?她妈妈从小离她而去。

  她爸爸吗?她爸爸一面说爱着她,一面却又在自己重组后的家庭里焦头烂额;他的重点放在了自己的小儿子身上,他一面答应李玩要去看天文展览,一面却又因为自己的应酬,牺牲掉了李玩去看天文展览的机会和时间。

  她的爷爷奶奶吗?那只是一种来自老人本能的爱,但是他们和李玩却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上。

  李玩的姐姐李堂吗?或者,李堂还是能和李玩交流一点,毕竟都是女孩,毕竟岁数都差不多;但是因为有男生高放在中间,她们姐妹其实间隙早生。

  她的继母吗?她的继母也只是表面爱李玩,但更多的还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否则便不会拿另一条狗来糊弄李玩;在她的亲生儿子和李玩之间,那种亲疏选择无意但却冷酷。

  两条狗,轻易带走了李玩的成长。

  第一条狗,李玩一开始是不接受的,是李玩父亲不知道怎么和李玩交代自己又生了一个儿子的事实,买来一条狗,哄李玩开心。李玩最开始是不接受这条狗的,可是当她接受了这条狗的时候,她的爷爷却又大意弄丢了狗狗。

  第二条狗,李玩一开始也是不接受的。可是当她终于可以接受这条狗的时候,她的父亲因为狗狗咬伤了小儿子的缘故,在自己媳妇一心的要求下,要把狗送到狗肉馆。那条狗被送走的时候,没人会记得李玩的伤心欲绝。尽管李玩父亲最终把狗送往了流浪狗之家,可是当他们想要再去寻找那条狗的时候,那条狗早已经绝食而死。

  两条狗,李玩没能保住一条。没人会注意,你给了李玩这个敏感的孩子多少爱。当李玩的父亲拿着墩把儿去捅那条狗的时候,李玩一定会觉得自己好像一条狗。想起来了,开心了,就扔一根骨头吃;心情不好了,就可以随便去欺凌,甚至,随意去抛弃。

  影片最后,李玩的小弟弟在滑冰场。他滑倒了,他哭泣,教练不会去扶他。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种重复。

  成长,就是一种痛。抹杀掉以前的自己,去接受成人的规则或者世界。这过程,对某些孩子来说,是不是特别孤独?是不是特别无助?

  看完,我想,我要去更爱我的孩子。我想,我不会去打了他,然后告诉他,打他,是因为爱他。我也不会去告诉我的孩子,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

  你平安快乐,一切就好。

狗十三观后感5

  去看了《狗十三》,哭得断气,事实上我看什么都能哭得断气。看电影还是得一个人去看,约了人就有偶像包袱就要忍住眼泪,如果还化了妆那更不能哭,看场电影卸个妆那还了得。

  刚开始觉得李玩挺讨厌的,就像青春期的你我一样,吃饭时捧着个碗坐电视机前看电视,不吃的东西吐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以为那就是全世界。更有代入感的是电影里那个旱冰场跟我小时候常去的超像,装满了自以为很酷的杀马特少年,抽着烟。

  少女李玩以为,家人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爱的形式或许粗暴,但爱的投放对象一定是她。李玩的狗——爱因斯坦丢了,爷爷遛着去买菜的'时候丢的。和全天下其他的少年少女一样,她拼了命找它、冲着家人生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音乐排解苦闷。而家人处理的方式是,找一条长得像的狗来告诉她爱因斯坦找到了。她很生气。她说狗找不到了可以一起慢慢找,为什么要弄一条假的非说是真的。我认为这里所讲的是“爱的方式”。中国的家长们,他们不愿意和一个伤心的孩子朝夕相处,他们不愿意处理你的情绪,不愿意去理解一个孩子,不愿意花时间沟通。你看起来不好的时候,他们总是想以一种最简便的方式,糊弄或者暴力之类的,迅速地让你“好”起来。

  少女李玩离家出走了,找堂姐的男友喝了酒,堂姐的男友把她送回家。“以后这样的事儿还多着呢”,他说。回家后,她爸打了她,大哭之后,他们又和解了。

  到此为止,电影也还是温情的。后半部分就太残忍了。

  李玩的叛逆来自于她的爸爸和爷爷奶奶都爱她,而李玩的懂事来自于,他们也有可能不爱她。他们告诉她,她的后妈和她爸爸有了孩子,他已经一岁了。

  她爸答应带他去看天文展,因为一个饭局而没能去。她爸因为她喝酒而打过她,饭局上却叫她敬酒;她的弟弟有妈妈保护着,而李玩只是一个被防备的外人;爷爷奶奶陪着她弟弟玩儿,弟弟顽劣,打了奶奶推了爷爷,却被全家人宽容了;她的弟弟打了狗,狗咬了弟弟,狗被丢弃了;为了不破坏气氛,她在她爸爸的饭局上吃了狗肉。“以后这样的事儿还多着呢”,那个男孩儿说完这句话,李玩人生的真相突然飞快地砸中她。没有人等她,没有人等她造出铠甲,她只能被砸得头破血流。

  后来她拒绝了那个爱她的男孩儿,我相信她也爱他。他在脖子后边儿纹了“玩”,她把世界地图画在橙子上送给他。后来在路上遇到了走丢的爱因斯坦,她掉头走了。变成一个大人必须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有些东西再好,再喜欢,也没有办法拥有。我们必须在一开始就做好失去的准备,或者直接放弃。

  电影有一些我非常喜欢的地方。

  一个是李玩她生活富足成绩优秀,她的成长不是建立在什么死了亲人破了产这种戏剧性的悲剧上,而是极其细腻地叙述了一个少女意识世界的根基如何不动声色地倒塌,这很难。

  还有一个是电影对所有人物都留有余地。爸爸毕竟没有把狗真的送去狗肉店,毕竟对让她喝酒感到心虚,毕竟为自己没有做一个好父亲而落泪。后妈毕竟还与她保持表面的和平。这些人太像生活中的成年人了,所以好像都值得原谅似的。但对我个人来说,“平庸之恶”也是恶。就好像电影里李玩问“这个单词怎么读?”“hypocritical,伪善的。”她重复地念道“hypocritical,hypocritical,hypocritical,hypocritical。”

  还有一个细节。一天李玩回家的时候,楼下停着辆救护车,一个胖子被捆在担架上运上救护车,他的手臂上别着“大队长”的标志,他嘴里发出鸟叫的声音。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李玩和她堂姐说:“楼上有人养鸟,每天能听到鸟叫。”堂姐说:“不可能,什么鸟晚上叫啊。”

  在电影的结尾答案揭晓,那个李玩想象中的鸟,只是一个被困在童年的精神病人。

  可事情总是这样。我们的周遭,我们的生活,这个世界,在你毫无保留的时候狠狠推开你,当你有了戒心,懂得距离,它才会过来拥抱你。

狗十三观后感6

  《狗十三》讲了十二岁刚上初中的李玩,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同住。父亲再婚与继母生了个弟弟,当父亲焦虑着该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儿的到来,却意外因课业起了争执,为此父亲决定买一只小狗哄劝女儿。李玩将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但小狗在意外中走失,李玩为爱因斯坦走失事情难过不止,四处寻找,所以家人为此也不得安宁。为了安抚李玩,家人将另一只同品种的小狗代替爱因斯坦。李玩起初不愿意接受这支新小狗存在,但是在全家人的压力之下,她不得不妥协,接受,她越来越沉默。

  “你要懂事,要听话……”贯穿在整部电影当中的,就是这一句话,这句话也许也贯穿了很多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李玩的表姐,也许就是很多大人心中的懂事听话好孩子,成绩优异,待人彬彬有礼,深谙中国家庭里为人处事的横横竖竖,她懂得如何一边在长辈面前伪装成一个乖孩子、一边在私下里游刃有余的为所欲为…

  所以,在假的爱因斯坦送来家的时候,李玩的继母给她使完眼色,她便迅速改了口。在得知她的小男友喜欢上别人之后,她也能很快的全身而退。在李玩弟弟的生日宴会上,想要礼物又假意拒绝,再懂事的去换成小男孩喜欢的蜡烛……这不就是中国教育中最受人欢迎的乖孩子么。

  “我打你是因为爱你”,普遍来说,中国大人教育孩子是没有定式的,发不发火、动不动手,完全取决于当天的情绪和忍耐度,这就让中国的大人在孩子眼中,等同于一个的地雷式的存在,因为你永远预测不出他什么时候会炸。

  李玩和父亲其实是很矛盾的,其实说实在的,我不能非常了解他们的感情。因为我的父亲一直是个非常温柔的人,我的家庭对我而言也是非常的美满,所以我无法理解这个一个离异家庭成长起来的少女。但是我能确定,李玩的父亲很爱很爱李玩,爸爸离婚后担负起了扶养女儿的义务;为了取悦女儿给她买了一条狗,打骂女儿后又红了眼圈跟女儿道歉;知道女儿考了高分后,非常兴奋,要带女儿去天文博物馆;在妻子强烈要求把狗送到狗肉店里时却把狗送到了流浪狗之家和最后在车上与女儿并列而坐,痛哭流涕的样子。这就是一个鲜活的中国父亲的形象,不轻易说出爱,爱女儿更爱家人,身上背的'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有责任和义务。那场撕扯推搡打骂的场面是电影前半部分的情绪高潮。父亲的暴怒,单手揪拎着女儿,女儿无助,慌乱,哭泣,弱小的像任人摆布的布娃娃一样。女儿想跑回房间,但又被父亲再一次的拎回来,奶奶在旁边紧张又焦灼的拉开劝阻着“娃娃还小嘛,娃娃还小嘛。”很幸运的是,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这个经历,但是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深深地绝望。暴力过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某种意义上,暴力是不是也蕴含着某种结束与新生?仿佛一切不可解的问题与情绪的积压在一场暴力后都灰飞烟灭了。李玩从浴室出来,爸爸一个人默默坐在沙发,转过头看李玩,没有了之前怒气,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愧意的,红了眼眶的脸,低声说“你过来”。然后就是那句刺痛到不能再刺痛的一句话,“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挺难受的。我无比相信他这句话的真诚。亲情这个东西,真的不好说。

  家庭纠纷,多半是没有明确的对错的。

  这个世界上唯一彼此不理解又相互相互羁绊的感情就是亲情。大人希望我们懂事,而我们只想要快乐。什么是懂事呢?懂事的李玩应该怎么做呢?狗丢了我很伤心,但爷爷也是不小心的,而且阿姨还给我买了轮滑鞋,他们也挺不容易的,我应该把伤心忍下去,不吵不闹。可是这个逻辑是大人的逻辑。小孩子的逻辑就是:我饿了我哭;我冷了我叫;我的狗丢了,我伤心我就要找、就要闹。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大人学会了隐藏情绪,而小孩子没有。

  所以后来,当叔叔笑意盈盈的夹了一块红烧狗肉给李玩,李玩没有大闹,她说:“谢谢叔叔。”然后慢慢咀嚼把狗肉和苦涩都一起吃掉了。

  我们终将长大,在无奈中变成了大人模样。

狗十三观后感7

  最近一部家庭教育主题的电影《狗十三》登上大荧幕,并获得了豆瓣电影8.4的高分。

  13岁的李玩,父母离异,因为父亲工作忙碌以及有了新家庭,便丢给了爷爷奶奶照顾。

  平时,李玩的爸爸从不回来看她,但只要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她爸爸绝对到场,并擅作主张地替她做决定。

  影片中爸爸第一次出现,就是直接修改了李玩的选课意向,选择对升学有用的英语,而直接pass掉了她兴趣浓厚的物理。

  热爱物理的李玩给狗起名“爱因斯坦”,它也成为了李玩唯一的玩伴。但好景不长,爱因斯坦不小心被爷爷弄丢了。

  爱因斯坦的走失,引发一系列家庭冲突。李玩失心疯似地寻狗,推伤了爷爷。李玩负气喝酒晚归,几年不出门的奶奶在寻她的过程迷路在黑夜中。

  这一切“胡闹”,在李玩爸爸对女儿的一顿暴揍后结束了。事后父亲向她道歉,她也开始向成人世界妥协,完成了大人们眼中从“任性”到“懂事”的蜕变。

  壹-缺乏沟通和理解,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我也是为你好啊”

  “爸爸也不容易啊,你怎么还这么不懂事呢”

  李玩爸爸的这两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说过。

  很多的家庭中,父母都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爱孩子,却从不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当孩子不领情时,还要责怪孩子“不懂事”。

  以过来人的姿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路子走,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曾说过:“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不要把权利规则带回家。”

  不喜欢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不愿意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谈,却希望孩子听话,懂得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其实是混淆了社会和家庭关系的规则。

  父亲的在孩子成长中的缺位,导致亲子间缺少沟通,也是引发孩子成长问题、家庭矛盾的“因”。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性别的认知、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童年缺乏父爱的孩子,性格会比较软绵,变得胆小敏感,不自信,未来和异性接触的时候会有障碍。

  贰-孩子“叛逆”的背后是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0~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觉醒和独立人格形成的初期。

  而12-18岁则是孩子的“叛逆期”,表现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用各种方法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1.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孩子自我发展之路。

  赞科夫说:“当教育者把每一位孩子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才有助于教育者去爱孩子和尊重孩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支持它,使其发展成为一种能力。

  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发现孩子犯错时避免唠叨不休或动辄打骂,而要让孩子在处理的过程中自我成长。

  2.创造互相理解的机会

  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与不愉快。爸爸可以多创造相互理解的机会,比如家庭周末游玩,像朋友一样多和孩子聊聊天。

  当孩子面临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决策时,多以商量的方式给出你的意见。

  3.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穷爸爸、富爸爸》中写道: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有些陪伴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比如一边玩手机一边带娃,爸爸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孩子的互动要求常常被忽视;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计划,缺乏沟通技巧,弄得孩子不开心。

  背离了陪伴的初衷,反而有损亲子关系。

  高质量的陪伴不单单是和孩子在一起,而是要以孩子为中心,体察孩子的心理变化,感知孩子的情感需求,掌握孩子注意力的节律,了解孩子成长的节奏等。

【狗十三观后感】相关文章:

十三的秘密作文12-23

宋词十三篇03-16

十三岁的天空01-22

十三岁作文03-02

十三香龙虾作文03-09

十三香龙虾作文05-05

十三岁的我们日记05-15

十三岁的花季作文12-26

十三岁的我作文04-1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