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时间:2023-07-10 10:37:1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

  这个星期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虽然讲的是中国落后的状况。但也觉得很真实,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特别是那位老师的执着与坚定,让我情不自禁的对老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敬意。

  记得让我最感动的是老师流落街头的场景,为了寻找学生,吃了数不尽的苦。

  她没有钱吃没有钱住,因为她没有想过她自己该怎么用钱,她一心只想该怎么用钱找回她的学生。这段辛酸史让我感动了。当她偷偷跑过去吃别人剩下的面,当她睡在街头,当她用手写了一百份寻人启事,当她站在广播台下站了三天,我就彻底的被她感动了。

  她没有想过放弃,没有回家。因为心中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个人学生都不能少。她必须做好她应该做的事,她必须尽好她应尽的责任。

  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老师,值得人欣赏的老师。形容老师最好的.一句话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她,就是这句话的代言人。执着是她的代名词,所以她最后能成功。能够找到她的学生。我觉得我们学习应该也这样,不言放弃,执着的走向成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2

  今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

  当看完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后,我不由得赞叹:“多好的一位老师啊!”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课老师魏敏芝,仅仅13岁,也就是小学刚毕业,被家有事的高老师找来代课。高老师临走前告诉她:“全班28个学生,在我回来之前,一个都不能少!”

  这对魏敏芝来讲,虽然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但也给她带来了很多压力。第一个压力是县里选明新红为跑步运动员,她就以“失踪”为借口,保住了“一个都不能少”。而第二个压力是张慧科因家庭贫困,离校进城打工。这又急坏了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一个小女孩,不顾年小路远,独自进城寻找。在寻找中,她吃了不少苦,甚至一整天没进一口食,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忍耐着,最终找到了张慧科。

  是什么力量使魏敏芝能够保住“一个都不能少”呢?我认为主要是她有一颗爱我课堂、遵守诺言和忠于教育事业的心。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精神所在。

  相比之下,再看看自己,我也10岁了,可是遇到一点困难我就退缩,作业多了也不认真写。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受感动,我要向魏敏芝学习,树立正确的信念,遵守诺言,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4

  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答应原来的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前后少了两名学生,在自己带的28名学生的帮助下,魏老师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了男孩并获得好心人的帮助。

  这个代课老师比我们还小,13岁,但她倔强的坚守“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在最后很多人筹钱,但这些资金及物资有多少能送到贫苦学生手中,又有多少资源是真正花在学生身上的,当老师说要找张慧科时,到村长家求助,村长一面收起大鱼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绝她的请求,并说没钱,想帮也帮不了。当老师去搬砖时,农民工都知道这是帮助同学,那么那些不让上车,不给予帮助的城里人,又算的上什么。电视台的接待员,口口声声的`按规章办事,看见那个就有本事让一个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张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烦的态度去面对,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一点点平淡么。

  这个故事,说出了贫困小学的不幸,说出了整个中国的不幸,每一个势力的人民的不幸。

  我认为,山村小学单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国家的大官小官已经完全没有当初共产党的光鲜,社会的败坏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5

  看了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后,我不由得赞叹:“多好的一位少年老师!”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理老师魏敏芝,仅仅十三岁,小学刚毕业,如今要代替高老师上课了。 老师临走前告诉她:全班二十八名学生,在他回来之前,“一个都不能少”!

  内因,魏敏芝可以极力克服,而外因却给魏敏芝带来不少的压力。第一次县里选拔明新红为跑步运动员,她以“失踪”保住了“一个都不能少”。而第二次张慧科因家庭贫困,突然离校进城打工挣钱去了。这件事可急坏了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纪,又是女孩,社会交往又少,路途又远,怎么办?

  魏敏芝首先与同学们一块儿商量,继而单独一人进城寻找。在寻找中,她一整天没顾的吃饭,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忍耐着到长途车站,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买了纸和笔墨写了寻人启事,又到电视台……

  魏敏芝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她?是爱我课堂,遵守诺言“一个都不能少”,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颗赤胆忠心!

  看了影片,我受到深深感动与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学习,树立“爱我课堂,勤奋好学,争做四有新人”的坚定信念,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

  甘肃张掖甘州区甘浚镇东寺村的农户石作新正在给能繁母牛添加饲料。今年他养殖了14头母牛,繁育牛犊6头,比去年增收8000多元。他见到帮扶干部高兴地说;在家门口看到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拍摄过程,更坚定了脱贫致富决心,自己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年底过上小康日子。

  连日来,全程在甘肃张掖拍摄创作的'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成为甘肃张掖村民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剧情反映贫困村脱贫过程中,村民走上勤劳致富路。甘州区甘浚镇东寺村、速展村、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子村的村民目睹拍摄过程和央视播出后,激发了致富奔小康新激情,目前,全身心投入到了春季生产中。

  据悉,该剧展现了国家脱贫攻坚大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这一主题,揭示精准扶贫路上扶志、扶智和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程度的现实意义。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7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看后不禁生发感叹:“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啊!”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魏敏芝,一个年仅13岁的',小学刚毕业的女孩子,竟然担当起代课教师一职,因为原村任高老师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他回去照料。在临走时,高老师嘱咐她:“全班有28名学生,在我回来之前,一个都不能少。”

  不久,他的学生张慧科因家里欠别人一千块钱,母亲让他到城里打工去。魏敏芝知道后,决定去城里找张慧科回来。

  在寻找中,她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口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郑重承诺,她忍耐着。到长途车站,用尽身上所有的钱来买纸和笔墨写寻人启示,又走进电视台,做《生活七彩桥》的嘉宾,最终通过电视媒介找回了张慧科。

  魏敏芝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是什么力量在激励小小年纪的她呢?是对“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承诺的较真,是她那信守诺言的品格在支撑着她!

  看罢影片,我感到很惭愧。记得在两年前的暑假里,我的朋友——芳婷约我下午两点钟去她家玩,但是我却临时改道去了表哥家,我之轻易失约与魏敏芝相较,真是羞愧难当啊。从此,我立志要成为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8

  近日,全程在甘肃张掖拍摄创作的'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高台县纪委监委号召纪检监察干部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认真观看这一脱贫攻坚题材重点剧目。

  “该剧以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为背景,生动反映了甘肃推进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为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鼓舞了干劲。”

  “感觉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电视剧的同时也让我们压力倍增,如何通过完善监督制度,推动清廉镇村建设,助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纪检监察干部观剧后,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据悉,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纠治扶贫领域问题。目前已公布4批共30个关于农村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对4起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问题通报曝光,引导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尽责,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9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电影,里面内容非常感人。

  在这个感人的故事里,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姑娘,她当上了代课老师,以前那位老师姓高,临走前高老师跟代课老师说:“这28个人我交给你了,要一个都不能少。”小魏老师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28个人一个都不能少。

  代课老师姓魏,由于那是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在这里有四个年级,在一间教室里读书,而且教室很窄,老师连粉笔头都节约,比起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条件差距多大呀!

  魏老师细心地照顾着这28个人,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孩子叫张慧科,是个小男孩,他家太穷,就到城里去打工。魏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就连忙凑钱去城里。于是她领着同学们搬砖攒够钱,跟剩下的27个孩子告别了,她自己靠走路去城里连着2天2夜都没睡觉,她的'耳边又想起高老师的那句话:28个人一个都不能少。于是她连夜赶路,终于到了城里,并且连忙写了好几张寻人启事,写了一晚上粘到各处,后来她知道可以从电视台找人,而且更快,在电视台的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那个小男孩——张慧科。

  魏老师对学生负责,虽然穷,但是魏老师依然牢记着这句话:28个人一个都不能少。真让人敬佩!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0

  今天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有:魏敏芝、村长、张惠科、明行光、张明献。

  主要情节是: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有一个永泉小学,就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姓高所谓高老师。有一次高老师的母亲病重了,他只好找一个代课老师,可让人来,别人嫌这里太远了,都不想来教学生。村长好不容易找了个代课老师,是小学刚毕业高老师但又不同意,嫌她太小了管不住那么多学生,但别的人都不来,只好让这个叫魏敏芝的来教。村长答应他教完了,高老师回来给她50圆。这里因为太穷了好多孩子都不上了,现在就剩28个学生了。有一天,一个体育老师又来把一个学生弄到市里上学了。

  张惠科也不上了,于是,老师去找他,老师最后找到了。

  我要向魏敏芝学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执着地去追求,就一定能做成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1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魏老师找张惠科的那一段:

  历经千辛万苦,魏老师来到大城市的电视台,却一次次被赶出去。第二天,团长终于被她的行为所感动,请求电视台帮她找回孩子。张慧科在餐厅的电视台里看到魏老师找自己时说的话,发现老师对他那么疼爱,那么关心他,就和魏老师一起回到了水泉小学,电视台也给水泉小学送了很多东西。

  什么!故事的.结局很完美!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魏敏芝老师。

  魏老师找了他3天,吃别人剩饭,露宿街头。我很佩服她的毅力。那个时候的贫困山区和现在的大城市是天壤之别啊!但是,我们并没有所有的精神。他们升国旗那么认真,而我们现在的饭菜多好啊!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是天赐的佳肴,我们却不珍惜。

  看完这部电影,我必须珍惜现在的食物和一切。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2

  今天,我们的语文老师带我们去五楼多媒体教室看了一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故事讲述了贫困山区水泉小学的高老师因母亲生病要回乡一个多月,所以,让村长找一个带课老师,村长就找了一个年仅13岁的'魏敏芝做带课老师,并答应给他50元,吩咐他一个学生都不能少。因为班里有一个女生跑的快,被县里的老师看种了,所以让她去县里上学,可魏敏芝说,高老师吩咐他一个都不能少。

  几千块钱,所以到县里打工挣钱去了。于是,魏敏芝决定去 没过多久,另一位同学又辍学了,经家访才知道欠人家县里找张慧科,他先是去广播台叫人家播,可是没找着。又去商店买了纸和笔写了寻人启事,可是在他睡着的时候被风刮走了。他又到了电视台,等了台长一天多,终于见到台长,找到了张慧科。电视台为水泉小学捐了钱和许多学习用品,电影圆满结束了。

  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是多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要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来报答我们的老师。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多多捐款。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3

  这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但是不久,张慧科正因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忙下他最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但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此刻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因此我们就应更加发奋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刻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4

  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因为家中有事,不得不暂时请假回家。村长不得不从隔壁的村子找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魏敏芝来代替高老师上课。高老师觉得她年纪小,可是无奈找人不容易,只好嘱咐魏敏芝每天给他们抄课文,准确点清人数,一个都不能少。原本30多个学生,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个。

  学生都觉得这个老师太年轻了,没有老师的样子便开始欺负她,整个教室都乱哄哄的。张慧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可是家里穷,母亲又病卧在床,所以他不得不到城里打工挣钱。魏敏芝得知情况后,呼吁同学一起凑钱去找他回来。

  魏敏芝到达城里后,历经辛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张慧科,而且这些山区的.孩子得到了社会的很大关注…

  《一个都不能少》整套电影以纯真、朴实、自然的拍摄手法,带出现今中国山区的基础教育推行的实况和问题,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动容的气氛。片末只以学生用七彩粉笔写字的情景作结,并没有交代水泉小学的发展及高老师的复职,给现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亦正是我们该对山区教育推行问题加以正视的地方。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5

  今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看了一场名叫《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片中讲述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生病了,她必须回家探望母亲,于是便请了一位只有十二岁的魏敏芝来当代课老师,高老师走之前再三嘱咐魏敏芝说:“班里的同学一个都不能少”。可是没过多久,张慧科因为家里其穷,没钱给妈妈治病所以来到城里打工。当魏老师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千里迢迢的来到城里寻找张慧科,最终在电视台长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是那么的破旧,桌子椅子都没有几个,每个学生的家境又是那么的贫穷。可是不管教室是多么破旧不堪,不管有没有桌椅板凳,他们仍然坚持学习。与他们相比我的.生活环境是优越的多,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

  影片中的魏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班的张老师对我们更好,老师为了我们长有出息,无时无刻为我们辛苦的劳动着,老师这么关心我们,我们一定要以优异成绩来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个都不能少作文03-19

一个都不能少作文3篇09-30

一个都不能少作文(通用38篇)05-23

《诗经》观后感05-04

消防观后感03-28

《夺冠》观后感06-30

《沂蒙》观后感06-30

《八佰》观后感06-25

春晚观后感02-23

《深海》观后感02-0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