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4-09-29 17:32:4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1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朱教授“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朱教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各学科的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5月18日,罗局长精辟的总结报告,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角度,融会贯通朱教授的讲座内容,不断学习、消化,对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将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术捆绑。教育信息化在两个课堂的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两个课堂的建设做好做实,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2

  又是火热的七月,又是中招发布之时。在中招发布会后的七月十三日,一群“尺码相同”、认同并积极实践新教育的教育同仁,又一次踏上了“新教育”之路。虽路途遥远,却阻挡不了追梦的脚步,虽天气炎热,却心向明亮。

  参加新教育年会,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从金堂到诸城,从诸城到栖霞,一路走来,忙并快乐着。回顾三次年会,一年一个主题,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好的做法逐一的展示给新教育的同仁。而每一次参会都是对自己心灵的震撼。在年会上,我们不但能够聆听到不同地区对新教育的理解,了解到各地新教育的开展情况,亲眼目睹各地新教育的风起云涌,更是能够与新教育的专家老师零距离接触,聆听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报告,切身体会大家对新教育的执着和追求。

  不知不觉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7年了,自认为自己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可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慢慢减退了,不是不喜欢这份工作,更不是懒惰的思想,是一个又一个让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在影响自己的那份坚守。时间久了,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多了,促使自己去思考这一个又一个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习惯于学校的立场,我们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习惯于老师的角色,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内心。习惯于讲台上的统一,我们不能理解个体的差异。习惯于一个标准的评判,我们不能理解学生的不满。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自己的不理解,其实是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时间久了,只会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对学校和老师的不理解,普遍的社会现实是现在的老师怎么会这样,现在的学校怎么会这样?

  两种不理解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是更进一步的都不理解。栖霞年会的主体是家校共育。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的职责是育,是培育,是教育,我们育的'是学生,是家长的孩子,是社会的人,说到底,我们应该在育人的过程中,为学生、家长、社会负责,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对教育的要求,这是根本和关键。其次是家在前,校在后,学校不能超越家,更不能替代家,主体是家,是为学生家庭负责。三是体现在“共”字上,育人是全方位参与的,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切不可替他而为之,何况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替他而为之;我们还可以把“共”理解为共同,是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共同的目的,是共同的受教育对象,共同的前提是了解、交流和沟通,即了解学生,与家长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很明显,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开开家长会,发发校讯通,而是有很多的方法。这方面,新区新城小学已经走在了前列,她们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而且效果很好。这正是下一步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3

  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自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一些举措,收获很多,杨老师工作得法,家校沟通顺畅,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法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班级各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正如杨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家长各自忙于孩子的学习,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家长会双家长出席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杨老师的讲座很务实,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为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举措。杨老师以“五个一”促进家校合作,制作一个档案,诠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组织一场活动,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摄一张照片,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美;认识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写好一封书信,纸短情长,情真意切。致力于创建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目标一致,让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的队友,从而构建“家校共育”目标,值得我们一线班主任学习。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4

  今天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为成长做规划》,这堂课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度专家、研究员孙云晓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文道老师讲的,两位老师的对孩子关于成长中的规划,以及讲解的案例和精彩分析让我感触深受!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就是孙云晓老师说的那种传统的机械化教育。把孩子当机器人,流水线的规划,我相信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总想让孩子按照我们做家长的规划来做,所以就会出现听话的孩子表面上是言听计从,其实扼杀孩子内心真正的潜能与爱好,不听话的孩子会出现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结局也一定是糟糕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我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回到家里对我说:“妈妈我要学画画”,当时因为刚刚生了二宝,根本没有时间去送她,所以我就拒绝了她,后来读三年级下册的`时候,她非常坚定的对我说:“妈妈我就是要学画画,如果你不给我报名,我就用我的压岁钱自己去报名。”我当时很惊讶,也看出孩子是真的想学,喜欢学,所以我当时就给她报名了,后来她的画画老师对我说,孩子真喜欢画画,她刚来就比在这里有的学了几个月的画的都好。就像李文道老师说的,家长的作用是起支持和帮助,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现在的家长喧宾夺主,父母做主导,孩子做配角,这是非常错误的,应该让孩子在探索中、非富多彩体验中找到自己的潜能优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引导支持孩子确定她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孩子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自己主动奋斗。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参加一些辅导学习班一类的,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实际上,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决定于他(她)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于收获了成功。虽然学校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也比较多的,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也是为之努力去学习的,就像各位老师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没有潜能优势,没有兴趣爱好,只是缺失丰富多彩的体验。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孩子对这个社会的变化,对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比大人敏感,家长要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的视野,给他更多的体验机会,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家长心愿是一样的,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美好未来一定是属于她们的!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总结05-17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07-13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11-19

家校共育总结(优)05-18

【合集】家校共育总结05-24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11-30

家校携手共育心得体会11-18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1-15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05-28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1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朱教授“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朱教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各学科的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5月18日,罗局长精辟的总结报告,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角度,融会贯通朱教授的讲座内容,不断学习、消化,对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将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术捆绑。教育信息化在两个课堂的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两个课堂的建设做好做实,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2

  又是火热的七月,又是中招发布之时。在中招发布会后的七月十三日,一群“尺码相同”、认同并积极实践新教育的教育同仁,又一次踏上了“新教育”之路。虽路途遥远,却阻挡不了追梦的脚步,虽天气炎热,却心向明亮。

  参加新教育年会,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从金堂到诸城,从诸城到栖霞,一路走来,忙并快乐着。回顾三次年会,一年一个主题,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好的做法逐一的展示给新教育的同仁。而每一次参会都是对自己心灵的震撼。在年会上,我们不但能够聆听到不同地区对新教育的理解,了解到各地新教育的开展情况,亲眼目睹各地新教育的风起云涌,更是能够与新教育的专家老师零距离接触,聆听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报告,切身体会大家对新教育的执着和追求。

  不知不觉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7年了,自认为自己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可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慢慢减退了,不是不喜欢这份工作,更不是懒惰的思想,是一个又一个让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在影响自己的那份坚守。时间久了,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多了,促使自己去思考这一个又一个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习惯于学校的立场,我们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习惯于老师的角色,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内心。习惯于讲台上的统一,我们不能理解个体的差异。习惯于一个标准的评判,我们不能理解学生的不满。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自己的不理解,其实是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时间久了,只会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对学校和老师的不理解,普遍的社会现实是现在的老师怎么会这样,现在的学校怎么会这样?

  两种不理解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是更进一步的都不理解。栖霞年会的主体是家校共育。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的职责是育,是培育,是教育,我们育的'是学生,是家长的孩子,是社会的人,说到底,我们应该在育人的过程中,为学生、家长、社会负责,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对教育的要求,这是根本和关键。其次是家在前,校在后,学校不能超越家,更不能替代家,主体是家,是为学生家庭负责。三是体现在“共”字上,育人是全方位参与的,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切不可替他而为之,何况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替他而为之;我们还可以把“共”理解为共同,是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共同的目的,是共同的受教育对象,共同的前提是了解、交流和沟通,即了解学生,与家长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很明显,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开开家长会,发发校讯通,而是有很多的方法。这方面,新区新城小学已经走在了前列,她们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而且效果很好。这正是下一步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3

  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自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一些举措,收获很多,杨老师工作得法,家校沟通顺畅,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法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班级各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正如杨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家长各自忙于孩子的学习,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家长会双家长出席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杨老师的讲座很务实,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为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举措。杨老师以“五个一”促进家校合作,制作一个档案,诠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组织一场活动,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摄一张照片,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美;认识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写好一封书信,纸短情长,情真意切。致力于创建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目标一致,让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的队友,从而构建“家校共育”目标,值得我们一线班主任学习。

家校共育教师心得体会4

  今天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为成长做规划》,这堂课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度专家、研究员孙云晓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文道老师讲的,两位老师的对孩子关于成长中的规划,以及讲解的案例和精彩分析让我感触深受!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就是孙云晓老师说的那种传统的机械化教育。把孩子当机器人,流水线的规划,我相信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总想让孩子按照我们做家长的规划来做,所以就会出现听话的孩子表面上是言听计从,其实扼杀孩子内心真正的潜能与爱好,不听话的孩子会出现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结局也一定是糟糕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我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回到家里对我说:“妈妈我要学画画”,当时因为刚刚生了二宝,根本没有时间去送她,所以我就拒绝了她,后来读三年级下册的`时候,她非常坚定的对我说:“妈妈我就是要学画画,如果你不给我报名,我就用我的压岁钱自己去报名。”我当时很惊讶,也看出孩子是真的想学,喜欢学,所以我当时就给她报名了,后来她的画画老师对我说,孩子真喜欢画画,她刚来就比在这里有的学了几个月的画的都好。就像李文道老师说的,家长的作用是起支持和帮助,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现在的家长喧宾夺主,父母做主导,孩子做配角,这是非常错误的,应该让孩子在探索中、非富多彩体验中找到自己的潜能优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引导支持孩子确定她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孩子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自己主动奋斗。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参加一些辅导学习班一类的,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实际上,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决定于他(她)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于收获了成功。虽然学校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也比较多的,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也是为之努力去学习的,就像各位老师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没有潜能优势,没有兴趣爱好,只是缺失丰富多彩的体验。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孩子对这个社会的变化,对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比大人敏感,家长要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的视野,给他更多的体验机会,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家长心愿是一样的,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美好未来一定是属于她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