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集合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的力量。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我引用了李镇西的文章题目,同时也想用他的话作为开头。
读着李镇西的文章,我越发感到他是那么的坦诚。很多名师在他的著作里,无不是向教师们描述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之处,似乎在一些名师的身上没有瑕疵,这给许多老师一个假象。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不都是乖巧的、听话的、懂事的,更有顽皮的,自制力差的、不学习的,班主任工作量大,每次听到或看到班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再有耐性的教师有时也不免会有不理智的行为,从而做出出格的事情。李镇西说: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反省自己的教育失误,会让我们不再重复曾经犯的错误,但可悲的是许多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
读《罚站任安妮—我永远的痛》这篇短文,又一次冲击了我的心。安妮要休学了,李老师对家长说了一些感性的话,家长感动,而李老师心里暗暗高兴,因为安妮成绩差,总算甩掉了一个包袱!但第二年安妮再来学校时,被分到另一个班,但见到李老师却是那么的高兴,李老师说:“在安妮纯真的心灵中,不知道她所想念的李老师曾为她降到另一个班而暗暗高兴啊!”名师能这样坦诚的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让我感到了李镇西并不是遥不可及,就如我的同事一般,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一次快开学了,有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让他孩子明年继续跟着我,(每年学校要重新编班)孩子的名字记不住了,我只知道我不是特别喜欢他,就对他家长说:“其实哪个老师教都一样,您的孩子应该让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这样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才不会单一。”这些都是我推辞的话。分班时,他终于没有分到我的班,我还挺高兴的,这位家长找到我,但终没有成功。老师有时真的辜负了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可我想辩解,是应试教育逼着教师这样做,如果不是逼着学生学习,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但我这样的借口似乎又太苍白无力。“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将会如何对待他人。”
曾经认为名师教的学生里该不会有成绩是个位数的吧,李镇西的文章告诉我,有!读完他的《我和万同的故事》我一下子心里平衡了许多,万同和我现在所教班里石宇翔一样让他头疼。石宇翔在我前面的博文里曾多次提到他,他由于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所以要没事找事,我没有把他定位成差生,告诉他学习不好的孩子,要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赢得他人的尊重,石宇翔还算争气,给我添乱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也告诉他上课要尽力去听,一次在课堂上,我发现他在看课外书,我悄悄走过去,他觉察到连忙把书往抽屉里塞,我把书拿出来,放在他的课桌上,说:“实在听不懂,看课外书总比什么也不干好!”想想我这样对待石宇翔是由于我曾有过把差生变得更差的案例。我曾让只会捣乱的吕亚备上我的课时就坐在门后,把他和学生隔离开,可他总会从门后探出头来,做出鬼脸,引得班里学生窃笑,我一生气,就批评他,他也越来越不在乎,反正我就是差生,他的调皮是全校闻名,后来升级时,都没有老师愿意教他。但富有喜剧效果的是,现在我都不教他了,他每次见我都大老远和我打招呼,正是有了这样的事情,我知道所谓的差生需要老师换个角度去观察,也许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我内心呼唤,什么时候不用分数评价学生,什么时候不用分数评价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最可爱的人。)
“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渠中流过。”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古时候一位大官要给自己找一位车夫,有两个车夫应聘。大官问:“你俩翻过车吗?”其中一个车夫说自己赶了十几年车从未失误过,而另一个却说他曾因为赶车疏忽差点丧命。大官聘了第二个车夫,原因很简单,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吸取教训,而教育又何尝不是呢,当我又回过头看我曾经失败的教育时,我知道了我不成熟的教育方法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基于这一点,我少了对自己的自责,少了对教育的彷徨,我更清楚了要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获得教育启示。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
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做最好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从成为老师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寻标准,但一直都没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读到李镇西老师所写的“‘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李镇西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身为初级中学的老师,特别是身为初级中学的班主任,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我经常会充当问题学生的“灭火器”,搞得自己很累、很烦,总是会被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
但面对同样的问题李老师却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
所以不如就学李老师这样想: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比如整日整洁的教室、节日时温馨的短信、课外活动矫健的身姿、艺术节上精彩的演出;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学点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只要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益处就好,而不是仅仅注重他们的考试成绩;尽量和他们成为朋友,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让学生阳奉阴违、避而远之。这样每天生活在一个令人有所希望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在这本书的全部文章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
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反思后我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近日,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提到做最好的老师必须具备童心、爱心、责任心,具有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的情怀,需要自己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每天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等要求。
名师的成长经历,让我看到了差距在哪里;名师的经验体会,开启了我智慧之门;名师的独到见解,引发起我的认识与反思。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往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想当年,自己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那时的我热情满怀,立志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上课激情飞扬,下课跟着他们一起做游戏。休息天,我会带他们到我家玩,去大明湖公园拍照、划船。在他们生日时,我也不忘送上一张小书签,那时,每个孩子收到礼物是那么开心。当我声音嘶哑的时候,孩子们偷偷地将“金嗓子”放在讲台上。多么纯真的孩子们,我用童心换来了孩子的童心,换来了学生对老师的爱,那一刻,我是那么的幸福。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好久没写祝福语给学生,也没再带学生去我家玩,也没……而学生也早已不稀罕这种小卡片了,他们对于我,的则是一份敬重!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外校的学生的爱”。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本充满智慧之书,它在很多方面开启了老师们的智慧,让老师们在阅读中受启发、增智慧、长才干, “做最好的老师”一直是我一个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与追求,是我不断孜孜追求的动力,我用整个心灵去品读这本书,静静地去品每一个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我看到了光明,我庆幸自己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某种光明。《做最好的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它像一盏希望的灯塔,一个智慧的宝典,一个你我随时可以求助的良师时时激励着我前进,前进,再前进。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我们最应该懂得的是,在应该开花的时候绽放,而且,要努力地开,开出自己心中最美最动人的那朵花。
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接受一次新的洗礼:是呀,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怎样的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呢?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教学水平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提高呢?自己有没有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成为学生心目当中最好的老师呢?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李老师对学生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爱孩子你才能伏下身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生活点滴,你才能为发现他们成长的欢笑与泪水所影射的点点滴滴,才能与他们的心同步,与他们的心一起跳动,才能理解与倾听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爱而后育,正是因为有了爱,你的呕心沥血,你的殚精竭虑,才有了意义,才得以升华,李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通过 一篇篇文章,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
其次,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人生当中一直会遇到很好的老师,他们一直鼓励着我,引领着我。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想倘若我没有遇见这些老师,我就一定不可能成为今天的我。或许之于他们来说,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最富声名的名师名家,但是在我心目中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对我所从事的教师这个职业多了几许浪漫的情怀,拥有了发自内心的热爱。
曾经有一个长者告诉我:“如果一个教师他对于自己的职业只是拥有简单的热爱,那么他永远成为不了真正优秀的教师。他应该懂得做教师的艺术,并且把教育当作一种艺术。”当我读完《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对于长者的话豁然开朗。是的,任何一个出色的教师,他都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生动的老师。
在我的记忆里,我特别喜欢我初一时候的英语老师,虽然她只是和我们相处了短短的一年。但是,我相信只要被她教过的学生就一定会对她永远难忘。她很漂亮,朝气蓬勃,应该属于时尚的女子。她的英语课特别的活泼、轻松。在那个还依然比较保守的年代,她就经常让我们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情境表演,带我们一起学唱各种各样的乡村英文歌曲,教我们学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步,甚至还瞒着学校悄悄地带我们出去进行野炊这样的户外活动,将我们的英语课堂搬到了公园、野外。直到今天都让我回味不已。我记得在她教我的时候对我说将来以后可以考北外。虽然,今天我没有走进北外的大门,但是我却一直非常喜欢英语学习,并且延续至今。
一个优秀的老师他一定是孩子学生年代最崇拜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感染到他的学生,甚至可以影响这个学生一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老师。他是我的哲学老师,可以说是才华横溢。直到今天,我已经见识过很多很多优秀的人,但是我依然以为他是我所见过最出色的才俊。
一个师范生能够在师范学习当中被这样的老师所眷顾并不能简单地用幸运这样的字眼来概括。那个时候他经常会推荐各种各样的哲学书给我们阅读,然后我们会像朋友一般轻松地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他常常说如果将来你想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你就一定要懂得一点哲学。我今天之所以如此地喜爱上古典音乐也是他对我的深远影响。
他的课堂的教学永远是那么的生动和打动人心,让人觉得那就是诗,那就是画。我还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开过一堂非常感人的公开课,他坐在下面泪流满面。他告诉我一位好的教师的课堂不单要打动自己,更要打动你的学生,那才是精彩的课。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鼓励会给予学生极大的'力量。在我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我就曾经被这样的力量所鼓舞,并且迅速长大。他是我的第一任校长,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辈子感动的恩师。因为没有他我一定不会对我的工作如此的自信并且热爱。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很自卑,总是上不好课,甚至有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职业。但是,他总是在我很低落的时候鼓励我,告诉我没有人比我更适合这个职业。
当我内心徘徊的时候,他就会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当我出去比赛的时候,他也总是对我说无论比赛成绩如何,我都是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就是这样的鼓励,让我有了对做好这份职业的信心和勇气。虽然,我早已离开了当初的学校,我们的校长也已经成为了另一个学校的校长,但是每当自己遇到困惑或者挫折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拿起电话问一问我的校长,我的兄长,我的朋友,然后我总能够获得坚持的力量。
最好的老师,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们却一定是生动的人,他们会用他们的激情、责任、魅力、追求……影响着我们,甚至一生,然后他们就成了我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我想这就是我心中对最好的教师的理想!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所谓“发现”,我个人的理解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时刻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正确看待自己所遭遇到的挫折与失败,学会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从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体现人生的自我生命价值。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科任老师,我们都要关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教育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即: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来说,要让其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避免其产生高高在上的孤傲情绪,并尽可能使自己做到更好;而对于那些总是默默无闻,甚至有些自卑的学生来说,我们要常常放大其优点,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尽可能为其创造体验成就感的机会,从而驱逐其内心自己总是不如他人的感觉,帮其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勇于展示的良好习惯。
其次,引导学生乐于并善于控制自己、战胜自己。很多人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会成为情绪的奴隶。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学会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正如李老师所言,要让学生懂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首先是要面对自己的心灵,自己就是自己行为的审判官。对自己的约束力,不仅仅是来自班级纪律,更主要的是自己的意志、义务和良心。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对不起自己。
这一点,魏书生老师做的非常好,他常常告诫学生,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好的自己,另一个则是比较消极甚至有些坏的自己,每当我们遇到选择的时候,就是两个自己相互较量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代表正义和积极的.自己,逐渐让其不断强大,时刻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我们就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尤其是遇到一些同学之间的矛盾或摩擦时,要先低头审视自己,尽可能找到自己更多的错误,学会自我批评,这样很多时候同学之间的矛盾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当遭遇磨难和挫折的挑战时,则要学会客观分析、善待自己,不断给自己信心和鼓励,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和随意放弃的心理。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众所周知,班干部往往最能培养和锻炼一个学生的管理能力,但是班干部毕竟是少数,而教育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都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这样才会避免“无事生非”的现象。
所谓道德课堂的德,就是要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因此既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就要相信学生,敢于适时放手。教师如果包揽一切班务,不仅会让自己忙得焦头烂额、毫无喘息之机,更会让自己的学生失去锻炼的机会,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有时候我们教师要学会放手,学会“偷懒”,学会及时隐退。
第四,打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个班风纯正、集体舆论健康的班级,对班内的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发挥集体的力量,就是要充分利用集体中代表正义和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去影响和感化另一部分较为消极的学生,这些个别特殊的学生内心出于对班集体的热爱,或许会自觉做到严于律己,从而逐渐认识自我、战胜自我,最终实现自我转变,同样成为优秀班集体中的一员。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身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激励者、喝彩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促使其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塑造自我,更要不断为其搭建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一口气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毕,感触颇丰。因为李校长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读他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是的,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有个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后来有一次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立即表扬了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从此他大变样了。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最好的老师》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是他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的全程实录。全书洋洋40余万字,分为10章:爱是永远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每一章、每一篇都是作者“自己和自己比”的实践反思和不懈追求。比如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从“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到“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从“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到“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从“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应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到“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李镇西老师每天“自己和自己比”的成长轨迹:踏踏实实上好每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做最好的老师》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来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书中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等一一进行了阐释。
认真阅读了此书,书中一篇篇真挚动人的故事,一段段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这些场景在你我的身上也曾发生过、体验过。读了这本书,让我不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的确,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死,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直至“流尽最后一滴泪”,牺牲自己的全部。可是,这种以毁灭自己为代价,发出微弱的光,是否太过悲哀了?又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蚕确实伟大,它把蚕丝贡献给人类,自己却失去了生命。可是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是否太过消极与悲观?
于是,我陷入沉思,不甘当红烛,不愿为春蚕,那我该如何当老师?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豁然开朗。应该做一盏明灯,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显得越发明亮!
做一盏明灯——不断充电,以期发出更强更亮的光。
李镇西老师说:“读书、教书、写书,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全部内容。”李老师25年写了1000多篇论文,平均每年写40多篇。李老师在写作方面有几点体会,很值得我学习:一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二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三要自然朴素,不能故作高深;四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
“学习是灯”。 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为了让学生吸取更多“养料”,教师的知识要不断更新,教师头脑要不断“充电”。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不断地学习就是不断的加油,不断地研究才会让灯越来越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才会让灯永不熄灭。
做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李老师说:“爱学生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童心才能滋润童心。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学生,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起来分享快乐与烦恼,学生就会视你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你的爱自然也就会流露出来,因为学生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他们也是最容易感动的。我们要爱学生,但是不能凭借自己的感情只爱那些自己认可的学生,我们应该一视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和一个微笑就能个一个学生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优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着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他们就会向优秀的方向发展。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同学心贴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困惑,有坎坷,有迷失。老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孩子困惑处时耐心讲解,在孩子坎坷时不断激励,在孩子迷失时为之导航。
做一盏明灯——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光辉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李老师阐述了当自己在教室里向学生借红笔时,学生都是争先恐后地拿笔,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笔伸向我们,有的甚至跑到面前给我们。但我们往深处想,为什么学生向我们借杯子,我想都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他或倒好水呢?
都说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似乎受益最大的就是学生,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地成长着。其实,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无邪的,纯净的。我会为孩子真诚的问候而由衷幸福,我会为孩子无私的举动而良久感动,我也会为孩子的智慧而自愧不如。我们也不难看到,身为教育者的教师们也正调整着步伐,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不断反思,思索着用一种怎样的方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所谓的教学相长,不正是这样吗?
我深信:有灯的地方一定有路,有路的地方却不一定有灯。所以,我愿做一盏明灯,一盏总在不断充电的明灯,这样不仅照亮了别人,也光辉了自己,不仅有奉献,而且还有收获,正因为收获了,才能更好地奉献。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最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反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李镇西老师说,其实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刚开始看时,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看后明白了,其实有很多时候,我是犯过类似的毛病的,事实上,我也相信有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或矛盾!比如说学生不交作业了,学生上课总是违反课堂纪律了,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学生不配合你的工作等等,反正是随处可见,有时,我们批评一下就算了,但是有时,可能会批评的严重一点,这个时候,老师的尊严显示出来了,其实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控制不好,会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的'尊严丧失掉。有时,学生犯错了,会在班里打发脾气,狠狠地在班里批评,这个时候,气氛应该说很严肃的,很紧张的,但是静下心来却发现,其实我的一顿乱发脾气却一点作用都没有,甚至有些学生告诉我,老师你在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有的同学还在偷偷的乐呢!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们自己也不想犯错啊,只是有时不小心出了错。就是因为我没有容许学生犯错,结果却失去了在学生心目中的信赖和威严,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有时我们犯错了,心里觉得是对不住你的,但是你一批评我们,我们就有了反叛!换句话说,老师的尊严就在你的大发脾气中丧失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我的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吸引了我,“做最好的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其实什么算是最好,自己心里一直存在着疑问,拿到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指路灯,迫不及待的翻开了这本书,书中没有通篇的大道理,完全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教学实录。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说实话我从没有这么认真的看过一本教育专著,而这本书却一直深深的吸引着我。
在这本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我把这段话写到了我的空间里,我想与我的学生,我的朋友共同分享。
通过阅读,发现贯穿李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就是一个字“爱”。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对后进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教师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学校也存在这样一批后进生,包括我当班主任时所在班的学生,其实当你真正用心去和他们相处和交流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爱的地方。在这本书中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其中很多方法我们都可以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爱,一定会唤起他们心中的爱。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更为可贵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在书中如实地描写了自己的一些失误,使我们引以为鉴!而且他还很坦然地说:“教学失误也是一种财富!”真是令人佩服。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一、《做最好的老师》构建新的知识观念
怎样获取知识最重要?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学会学习是基础,是关键,不善于学习,就难于做人,难于生活,难于创造,难于适应瞬息万变的科学技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会学习”将是未来社会人类要具备的头等本领。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呢?结合数字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肤浅认识:
现代教学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是学的先导,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教学要产生这样的效果:教育,思若泉涌,挥洒自如;学者,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达到最大发展。“教学生会学”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精通教育学理论,正确应用教育学原理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还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有广博的教育心理知识,善于依据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会学习”是最终落脚点,而教师学会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这一点更为重要。因此教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在这一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改变原来的教师中心论,书本中心论,结果中心论的做法,树立过程中心,认识结构中心学生中心的观念,以达到“学会学习”的最终目的。指导学生从“听、读、学、思”入手,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强调“听”注意听老师在每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思路和教学要求,想一想和自己预习有何差别;注意听老师在讲述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想一想,老师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注意听老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串联;注意听老师对某些疑难的问题的解答,以及课末进行的小结,把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手。狠抓“读”。一是粗读,即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粗读教材,边读边画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教材,把握重要的数字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弄清问题的因果和实质。着眼“写”,就是学完新知识要及时巩固、练习、熟练应用。注重“思”,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一点尤为重要,要有学习的提高过程。
人的“理想、智慧、创新、人性、想象、梦想、激情”比知识更重要。
二、 《做最好的老师》构建新的人才观
教师要“发现、发展、发挥”学生的长处。拿破仑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秘诀”,从心理学角度讲,正确的自尊、自信是奋进的前提,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尤其重要。教育家魏书生曾言“自新、自卑、人皆有之,关键在于如何扶正祛误。应该启发学生经常浇灌萌弄自新的心理使之茁壮成长。”作为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树立“无差生”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的永恒需要。
三、《做最好的老师》更新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专注转向民主。
2、从教师转向朋友。
3、从对手转向助手。
4、从超人转向凡人。
5、从批评转向赞美。
6、从改变转向帮助。
失误也是一种财富,平等、公正的看待每一个孩子,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喜欢他们,真诚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让我们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要以李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闲适从容,也是‘金戈铁马来征战’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吸引了我,“做最好的老师”是我一向以来的追求,其实什么算是最好,自我心里一向存在着疑问,拿到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指路灯,迫不及待的翻开了这本书,书中没有通篇的大道理,完全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教学实录。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说实话我从没有这么认真的看过一本教育专著,而这本书却一向深深的吸引着我。
在这本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所以,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老师,就要当最负责的老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够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我’,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我把这段话写到了我的空间里,我想与我的学生,我的朋友共同分享。
经过阅读,发现贯穿李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就是一个字“爱”。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在老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职责之心等老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所以,老师的职责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终排挤掉自我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团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所以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职责”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老师的气
度,老师的魅力。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完美道德的萌芽,所以,对后进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老师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忙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学校也存在这样一批后进生,包括我当班主任时所在班的学生,其实当你真正用心去和他们相处和交流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爱的地方。在这本书中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团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其中很多方法我们都能够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爱,必须会唤起他们心中的爱。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我,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感受颇深,这本书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深入人心,比如:“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个性”。每一个教育者都想成为一个最好的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成功而且优秀的教师呢?这就需要从教学实践中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领悟。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上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分组,展开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我们都知道,小组是班级学生群体的基本单位。小组建设得好,整个班集体自然会呈现出良好的班风,从而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之前我对于小组分组也很是头疼,分组之后并没有显示出来想要的`效果。读了这本书,我把原因总结为四点:第一不够重视小组,总以为小组这种传统形式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难以发挥出更多的教育效益。第二是分组不科学,以前班上的小组多是以成绩好坏来搭配或以方位座次来组合,而且班级内各种小组太多(卫生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这在客观上也阻碍了小组积极作用的发挥。第三是小组之间缺乏积极地竞争,每个小组很少把自己放在全班的位置中进行建设,久而久之,小组缺乏生气,便成了一种形式而已,最多不过是一个清洁单位或作业收交单位,失去了分组最初的意义。第四是虽然往往每期都在搞先进小组评比,但是由于缺乏评比的客观标准,大多都是凭印象评比,使小组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同时也是造成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发挥小组建设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在分组时要实施的做法有:
1、分组合理。
2、竞赛全面。
3、规则统一。
4、严格监督。
5、客观评比。
在这样的小组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内在的凝聚力,为了使自己的小组在竞赛中取胜,会真正强化每个学生的“小组意识”。他们会自己制定一定的取胜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为自己的小组争光而努力,从而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
同时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对于优生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可以用智慧的大脑去研究、创新。但是每个班级都有所谓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不善于动脑筋,不善于回答问题,我们如何让这些“后进生”迅速的转变,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从而也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呢?
首先我们要让“后进生”享受成功。“后进生”一般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正、多次尝试的失败等都有可能将一个好学生推向无尽的深渊。所以在对待后进生一定要注意感情的倾斜,教师对他们要付出最真诚的爱,给予他们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做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在课堂上才会出现他们积极地身影。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引导集体舆论,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特别是在小组合作中,更显示出集体舆论的重要,如果规定某一个问题由“后进生”来回答,小组的其他成员肯定会起到督促的作用,同时会积极地帮助他来完成这个任务。即使这个“后进生”不想回答,也会意识到要为小组争光,树立起不能给小组拖后腿的责任意识,那么他也会真正的去思考这个问题,从而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总之,读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让我明白了要积极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将因材施教贯彻始终,从而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而这一切的改变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个眼神里,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为自己的狂妄与无知汗颜。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实实在在的做法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就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
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总为自己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更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回想自己从教的十三个春秋,我经常自问:我对得起这份职业吗?对得起这些孩子们吗?听过很多教育专家的讲课,也拜读过一些教育专著,李镇西老师教育我们要做最好的老师。咋一听,似乎有点矛盾了,当我再深入的读下去的时候才明白“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读到这里,(读书笔记 )我想起了这两年来,我参加了多次镇上和教研片上的比赛活动,每次我都全力以赴,也自信的以为结果会很理想,可是偏偏别人的成绩总在我之上,我埋怨过,迷茫过, 为什么成功总是与我擦肩而过?别人的课堂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为什么我的缺点就那么让人不能接受呢?一次又一次的结果还是如此,我必须学会反思:别人不是只纠着你的缺点不放,而是你要让你的优点成为一种强大的磁场吸引他人,当然也要尽量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没有别人的成绩好就是自己还不够优秀,应从自身多找原因,少埋怨他人”!我时刻这样告戒自己。通过我自身的努力,在本学期的两次比赛活动中,虽然没有夺得冠军,但我和最优秀选手的成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只差毫厘。我真实的看到了自己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就是我的成功。虽然和那些名师比我也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多么难啊!记得我把这个班从学前班带入一年级时,来了个叫吴雨珊的.留级生,她并不是个因调皮捣蛋或者愚笨而让我头疼的学生,每次上课发言都很积极,可是她从不做作业,每次考试都考零分或者个位数,最让我头疼的是还经常偷东西。班级成班率很高,班内锁事本来就很多,每次还要处理她的事,她还不改,刚开始确实有点心浮气躁,后来她的妈妈来学校看望她几次,每次母女俩见面都是眼泪汪汪的,问明情况之后,我才知道,她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归父亲抚养,而爷爷奶奶对她又非常苛刻,非打即骂,也不给她零花钱。雨珊看见别的小朋友每天都有钱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吃,也特别想吃,她又不敢向家里要钱,于是就学会了偷。听到了她的不幸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想:不管她的学习成绩如何,至少我不能让这个如花一般年纪的女孩将来走上歧路,我要挽救她。于是,我每天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多找她谈心,给予她慈母般的关怀,我还建议她的妈妈存了一些钱在我这儿,让她有需要的时候计划的来取,一年多来,再也没听过有人说她偷别人东西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从前走路喜欢低着头的她,现在活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爱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正如李老师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读李镇西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我要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03-21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04-11
做最好的老师学习心得06-20
关于做最好老师讲座心得08-22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9-23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后感01-08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15篇04-12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15篇)05-31
做最好的配角作文05-13
做最好的我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