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叶公好龙说课稿

叶公好龙说课稿

时间:2022-11-22 08:17:5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叶公好龙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叶公好龙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叶公好龙说课稿

叶公好龙说课稿1

  一、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叶公好龙》是一篇寓言故事。这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有关要求,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感情朗读、背诵、复述故事。

  3、体会课文寓意

  4、教育学生做言行一致的人。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计

  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通过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认读情况。

  3、结合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

  2、再读课文,自主提出难懂的字、词、句。

  3、全班交流。

  4、老师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解决。

  (四)指导朗读,背诵积累。

  (五)总结全文,明确寓意。

  (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叶公好龙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文,本单元主题是龙。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广为流传,后来成了成语典故.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十分喜爱龙,梁柱上雕的,门窗上刻的,墙壁上画的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后,特地赶来看叶公。而叶公见到真龙后,却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常常用来比喻表面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爱的行为。

  二、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编写以及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内容:

  1、知道叶公好龙这个寓言的故事,从中体会到做人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

  2、理解文中“好”、“写”、“窥”、“施(yì)”“走”等字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初步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语言感悟能力。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并能理解寓意。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基于此,我采用激趣导入,抓住重点引导感悟,结合实际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为四部分:一讲解典故,激趣导入,二熟读课文,感悟内容,三演一演,背一背。四知识拓展——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1、讲解典故,激趣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和“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有关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鲁哀公的故事,学生听的饶有兴味时,我以“想知道故事中的子张给鲁哀公留下了什么话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叶公好龙》。”之后,板书课题,引导理解“好”的意思,记忆它的读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2、熟读课文,感悟内容,

  由于导入新课时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较强的阅读期待,带着好奇和疑惑,让学生迅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因为是文言文,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两次,并提出阅读要求:1、注意句中的停顿,用“/”划出来。2、注意读音准确。

  学生通过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朗读。教学意图: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在读,特别是小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明理,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之后,学生文白对照并且结合金钥匙内容,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并且通过叶公真的喜欢龙吗?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在此之后,返回文章最初的内容:字张对鲁哀公说这个故事是想说什么呢?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学生讨论。将语文引向生活,形成一个开放的课堂。

  3、演一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为学生背诵做铺垫,使朗读表演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4、知识拓展——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向学生讲述历史上真实的叶公

  感谢黄老师的辛勤付出,方便了大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叶公好龙说课稿3

  【说教材】

  >是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文,本单元主题是龙。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广为流传,后来成了成语典故.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十分喜爱龙,梁柱上雕的,门窗上刻的,墙壁上画的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后,特地赶来看叶公。而叶公见到真龙后,却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常常用来比喻表面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爱的行为。教学重点在于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在于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并能理解寓意。

  【说学情】

  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说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理解寓意,累积成语“叶公好龙”。从中体会到做人应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

  2、写摘录笔记,认字一个,写字三个。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基于此,采用激趣导入,抓住重点引导感悟,结合实际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说教学过程】

  (一)讲解典故,激趣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和“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有关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鲁哀公的故事,学生听的饶有兴味时,我以“想知道故事中的子张给鲁哀公留下了什么话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叶公好龙》。”之后,板书课题,引导理解“好”的意思,记忆它的读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二)熟读课文,感悟内容,

  由于导入新课时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较强的阅读期待,带着好奇和疑惑,让学生迅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因为是文言文,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两次,并提出阅读要求:

  1、注意句中的停顿,用“/”划出来。

  2、注意读音准确。

  学生通过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朗读。教学意图: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在读,特别是小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明理,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之后,学生文白对照并且结合金钥匙内容,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并且通过叶公真的喜欢龙吗?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在此之后,返回文章最初的内容:字张对鲁哀公说这个故事是想说什么呢?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学生讨论。将语文引向生活,形成一个开放的课堂。

  (三)演一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为学生背诵做铺垫,使朗读表演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四)知识拓展——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向学生讲述历史上真实的叶公

  【板书设计】

  略。

  【布置作业】

  略。

【叶公好龙说课稿】相关文章:

叶公好龙作文06-30

“叶公好龙”的故事作文05-28

叶公好龙的故事作文01-06

叶公好龙作文15篇07-01

叶公好龙读后感02-09

《叶公好龙》读后感04-10

叶公好龙读后感(15篇)04-15

叶公好龙读后感10篇04-18

《叶公好龙》读后感15篇04-1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