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四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芦叶船》第二课时。
我的说课分为环节一、说教材、说学生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说学生
《芦叶船》是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吴珹笔下的童年欢乐来自于小小的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这种快乐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一种自然地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描写了江南水乡那勃勃的春天。第三、四自然段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芦叶船给水乡孩子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智慧。第五至第八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这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关于童年的。第一、二篇课文是精读课文第三篇是略读课文检验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的运用发现前面教学中的问题。这第四篇课文是精读发现问题之后的改进教学是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巩固、提升的训练场。通过这三年多的语文学习我们四年级的学生能够扫除文字障碍理解课文大概内容。玩是儿童的天性四年级的学生也正处在爱玩的年龄段容易与文中的孩子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快乐。可是我们生活在北方山区感受水乡的风貌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年龄偏小要想体会最后一部分中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又成了一个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三部分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讲述经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阅读为主“听、读、说、写”相结合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说话写作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想象欣赏江南水乡的优美画面感受江南水乡的生活风貌。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是如何依靠水乡特有的物质资源发挥自己的聪慧创造快乐的。
3、体会水乡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感受江南水乡的生活风貌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体会水乡孩子对未来的憧憬体会作者的细致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方法。
三、说教法以读代讲、引导点拨、指导朗读、自主感悟法。
本文是精读课文教学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多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本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孩子的'视角审视文章让孩子们成为水乡的一员亲身体验、品味、感悟。读说结合口语训练“我来当导游”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朋友。想象训练学以致用学习了写法赶紧练习并当堂指导让学生掌握表达方法。“听、说、读、写”永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计流程简介及时间安排我的课堂结构是:
1、朗读课文、引入学习约2分钟。
2、美读品味、感受快乐约5分钟。
3、研读表演传播快乐约15分钟。
4、细读课文、憧憬未来约8分钟。
5、拓展延伸、丰富想象约9分钟。
6、布置作业、课堂延伸约1分钟。
二设计流程第一环节朗读课文、引入学习。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提高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伊始我就安排了“我当小导游”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片段为下一环节解说介绍做好准备。第二环节美读品味感受快乐。
首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选择将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水乡美。第二组做船乐。第三组远航乐。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互相合作、互相学习让他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得分享给大家。第三环节研读表演传播快乐。由小导游演说每分享一部分都适时的出示学生所提的重点句子再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此我预设了三点主要引导的内容1玩的地方美。结合第一组学生的理解引导体会理解第一、二自然段。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的突破方法是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水乡的景色然后播放有关水乡的图像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最后回到文字重点体会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比如崇明岛上的河道“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这种迷宫似的水乡环境往往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再看河边的芦苇一个“冒”字说明芦苇生长的速度极快而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苇芽“像船上的桅杆”长了一片叶子的苇芽“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不仅形象地描绘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从中也能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本环节中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春天的喜爱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交代环境运用比喻。2玩具制作得美玩儿的过程美。第二组的同学带领老师同学体会第三、四自然段我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深入体会。
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的意思介绍家和学校的环境这也是一个难点我让学生尝试画一幅地图理解。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竖河”这个词在文中的含义。然后通过朗读重点体会芦叶船制作非常多姿多彩充满个性与创造。通过第四自然段孩子牵挂着芦叶船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
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朗读的方法学习、感受。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加以肯定。我要及时的指导朗读使学生能在读中体会其中的快乐。
第四环节细读课文憧憬未来。首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五——八自然段重点抓住我和表兄的动作语言体会放芦叶船远航的心情。预设点朗读这些自然段体会心情的变化找出表现心情的词语。在第七自然段中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引导学生体会船的精美心的激动。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本文的又一难点通过第八自然段的学习感悟提升精神境界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我通过引导提问分解难题。
问题一芦叶船从小河漂到大江再漂到大海它的生活空间怎样变化问题二它一步步走下去随着空间的变化遇到的困难怎样变化问题三看到芦叶船能乘风破浪远航文中的“我”的心情怎样你的心情怎样问题四你觉得小小的芦叶船在文中的“我”的眼里是谁在你的眼里小小的芦叶船是谁总结是的是我们相信我们也能带着梦想远航虽然前面风急浪涌、困难重重。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丰富想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学生想象并写下来给学生充分的写的时间在班上选三四个同学朗读分享感受指导写法。读写结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课堂延伸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1、背诵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2、在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①你喜欢玩什么能用手中的笔告诉大家吗②你知道吴珹还写过哪些儿童作品吗找一找读一读。
以上便是我对《芦叶船》第二课时设计的教学过程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教。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
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
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
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
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四、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二)、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五、教学过程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可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旧课,谈话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老师出示彩图,再现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复述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下去时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二)、合作探究,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采用了情感朗读法,通过精读细讲、释疑拓展、想象体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并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文段,捕捉关键词句,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例如,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块时,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色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这一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在这一环节,我们设计了利用悠扬的钢琴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动人的音乐旋律中放飞自己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学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画的火烧云图片,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新,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中美丽的火烧云。
(四)、作业设计:
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是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性。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说茶》是省编义务教材第七册的第二十四课。本课的阅读重点仍然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课文介绍了我国是茶的故乡,还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喝茶的好处及中国茶具的质地和造型。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按三方面内容可以把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写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的种类很多。
第二段(3、4、5自然段),写饮茶的作用与好处。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中国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
本文文质兼美,各自然段的行文结构相似,每个自然段开头的句子仅领本段内容,而且在表达方式上与上一自然段密切地联系起来,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习作训练的好教材。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39个新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用总说分述的方式说叙的段落内容。
(3)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教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由于本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脉络清晰,又根据阅读教学的定义即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过程,所以,我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文章是由许多句子组成的,要读懂一篇文章,必须读懂文章中的句子。《说茶》一课中,有许多长句子,这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难点是“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和重点句的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意将多媒体教学引进阅读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所以我准备的教具是“课文录音、投影片、小黑板。”我准备安排三课时的教学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这篇文章语言形象,衔接自然,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先引导学生直接抓住过渡句,由过渡句向上下文探索文章语言表达的过程,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因此,我拟定了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
教学2、3段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启发式讲读法。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划划、比比、议议,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3)读写结合法。
抓住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仿写,使读与写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为本课确定的学法是:
(1)运用“读、想、划、找、议”的方法自学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选择法。通过词义的选择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迁移法。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总分关系构段的习作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同学们,中国是茶的故乡,是第一个栽种茶树,饮用茶水的国家,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上课一开始,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说茶”中的“说”又是什么意思呢?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探清文章脉络,透视文章中心的窗口,要培养学生读文先读题,看题学文的好习惯。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按下列要求轻声读课文:注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查字典,结合课文,理解词义;看课文练习2,思考课文“说”了茶的哪几个方面?
(2)检查自学情况。分小组朗读课文,正音;讨论课后习题2,你认为课文介绍了茶的哪几方面内容?启发学生了解课文的第1、2自然段写了“茶的历史悠久,茶叶种类很多”,即第一方面内容。课文3、4、5自然段写了第二方面内容,即“饮茶的好处很多”。课文第6自然段“说”了茶的第三方面内容“中国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
讨论以上内容后,让学生分段并依照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强化“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这一重点训练项目。
(三)读写结合,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说我国是茶的故乡?首先让学生理解“故乡”在课文中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了解第1自然段两句都是围绕“我国是茶的故乡”写的。
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阅读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这就是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所在。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划划想:
①茶的种类有哪些?
②第1句是什么句式?它的作用是什么?
③让学生在这一句中加上“不但……而且……”的关联词,以强化过渡句的认识。
以上步骤的教学,充分体现语言的训练不光是理解内容,而且还包括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
(3)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1句与下面3句在写法上是什么关系?强化对“先总说后分述”段落的认识,为学习下文作辅垫。
2.学习课文第二段。
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文中的两句过渡句,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饮茶的好处真多”的。投影出示过渡句:“饮茶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饮茶还能增进人们的友谊”。引导学生剖析以上两个过渡句: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它们是过渡句?第一个句子中,哪个分句总结上文,哪个分句启示下文?第二个句子去掉“还”算不算过渡句?告诉学生第二个过渡句省略了总结上文的分句。
这个训练比较深刻地渗透了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抓住过渡句能提纲挈领,比较容易地理理上下文的内容。同时,这个训练既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又能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
(1)学习第3小节。
“饮茶到底有哪些实际价值呢?”请学生齐读第三小节,并划出这段的中心句。投影出示第三小节。围绕中心句,学生讨论学习:饮茶的实用价值是能解渴消暑,帮助消化,清醒头脑,保护视力。
出示“消暑”的“消”的词义选择。用“·”圈出一对联系“清醒头脑,保护视力”的关联词(既……又……)。用上这个关联词说说“解渴消暑,帮助消化”这两方面实用价值。再用上这个关联词,自己说一句话。
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就必须优化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在这里,我没有直接让学生用“既……又……”说话,而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语言文字训练的连贯性、层次性,符合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学习第4小节。
自由读读课文第四小节,划出一个能充分体现饮茶带给人们高尚的精神享受的词。(乐趣无穷)出示“乐趣无穷”的“穷”的词义选择。再读课文,用“~~”线划出描写品茶顺序的句子。出示投影:“先观茶姿,清水绿叶;再闻茶香,清香飘逸;最后尝味,回味甘甜。”让学生用“△”标出描写顺序的词,用“·”圈出描写动作的词。
这样扣词析句,词句落实,语言训练扎实、朴实,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这一过程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时闪现,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这段话对仗工整、用词贴切,是一段难得的佳句,学生读到一定程度后,我采用“引背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例如“师:先观茶姿——生:清水绿叶。”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已引起众多教师的重视。我在教学中,让背诵训练引进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接着让学生说一段话,用上“先……再……最后”。知识的迁移在这里得到体现。
(3)学习第5小节。
首先总结3、4小节的学法:划、找、想、读。请学生根据3、4两小节的学法,自学第5小节。教师点拨反馈。
这一步骤的设计说明语文教学要强化个体学习,讲究实效,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4)片断练习:模仿第三小节的写法,以总分关系构段,写一段话。
读写结合的心理机制是学习迁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习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3.学习课文第三段。
指名读第6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描述了中国的茶具?讨论后,让学生朗读头尾两句,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茶具很讲究,所以品茶更有趣味。除了头尾两句外,其余部分写了什么呢?引导步骤如下:先让学生读第2句,提问这句用什么方法描述的?接着让学生读3、4两句,读后提问3、4两句主要写什么?用什么方法描述的?最后,结合课后练习4题中的第(2)小题,引导学生从造型和雕刻理解“中国茶具造型优美”这一内容。
至此,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文道结合自然水到渠成了。
(四)总体回顾,总结全文。
1.理一理结构相近的段落有哪些共同要素。概括学习这种段式的步骤、方法。提示学生,把几个记叙同一方面内容的几个自然段归并为一段。
2.指导朗读全文。
在正确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朗读基调:对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的赞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课堂作业:有选择地完成练习册中部分习题。
整篇文章的教学,我采用了以语言文字为主轴,以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为两翼的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让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四、说板书设计
说茶
历史悠久——种类很多
实用价值
“说”——饮茶的好处真多——精神享受
增进友谊
茶具造型优美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这个板书便于学生根据它进行分段,有助于训练目标的达成。学习课文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强化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效益。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二、说教法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
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独自一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怎样去的?
指名个别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情况。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有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多么勇敢的孩子!我们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这样设置悬念,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对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流,还可以写下来。
(三)、深入学习,领悟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相机归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二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
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3、各组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如果我是乌塔,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4、辩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设计我认为有三个功能:
1、检测的功能;
2、情感释放的功能。应该说此刻学生情感已积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机会释放表达;
3、训练语感的功能。
(四)、课外延伸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经历,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知道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从此,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对四年级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洋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像画面。
(3)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
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
4、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5、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通过朗读,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三、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探究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明灯,使他们学有所获。
四、教学策略
教无定法,妙在学法,贵在授法。
本课内容生动、意蕴深刻、情节引人入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1、创没情境,引发想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仍然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我采用生动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花园巨人的前后变化,以景入手把他们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真正让学生做到愿学、愿说、乐学、乐说、会学和会说。
2、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以情导读,以读促悟,是本课教学中最突出的学习方法,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多样的形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师在学生研读的过程中及时评价不断鼓励,通过“读—议—悟”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再以情促读,把语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五、说学法: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正确、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记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童话具有莫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
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品读全文,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寻求答案好吗?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其他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书
给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让其在没有约束的情境下自主阅读,获取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3、检查自学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
A、准字音,读出味道。
B、住字形,指导书写。
C、理解词义,引入文本。
(三)、再读课文,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文中巨人的花园有几次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问题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以花园的三次景象变化为主线,采用在朗读中寻求答案的方法展开教学:
1、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在花园变化的前后内容的对比读中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对比朗读。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花园却又( )。
我通过以上对比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表达运用的对比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冬天性格的巨人与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中,我采用了男女生对比朗读。我先采用情景导入,利用画面让学生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来感受他的任性和冷酷。(出示课件)再通过读中促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当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他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这样的教学既训练了同学们的想象思维,又体现了童话故事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在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中,我采用了教师范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通过这样的对比读,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有的说:“人不要自私,要学会爱。”有的说:“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还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我这样设计是因为本课表达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对比。所以我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理解重点句、揭示道理时,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三)美读小结,升华情感。
美读小结,升华情感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美美的齐读了最后一小结后,我便说:“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瞧!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啊。(出示课件)当学生们看完画面后”,我提问:你们能向人们描述这幅幸福的图画吗?
在此,我采用语言渲染、音乐、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爱的洗礼,让学生明白是爱使花园变得春意盎然。接着我以名言赠送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把分享之道铭记心间。(出示名言)送一份快乐给别人,你会得到成倍的快乐!
(四)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今天听了三位老师关于“语文园地”专题教学,再加上俞老师的专家点评及引领,真觉得吃了精神大餐。尤其是朱雅慧老师执教的一下《语文园地四》的教学,构思精妙又高度整合的教学设计,其精辟又带鼓励性的评价语言,都给我很大的启发,真是一堂成功的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很值得我学习:
一、练习密集,丰富实在
语文园地的学习应在调节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梳理、积累与拓展的过程。朱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个主旨。“日积月累”短语教学板块渗透了短语的构词方法,并引导学生读准、读好,并能进行运用。老师借她可以用上8个词语说一段话,既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并巧妙地过渡到“我会读”环节,此乃独具匠心之举。在整堂课中,读的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如此大的'容量,靠着形式多样的“花招”,学生学得扎实又充满乐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二、注重整合,放大语用
朱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对词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总是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训练,有统筹意识。其一表现在让学生用一两个短语来说以两句话。学生回答巧妙,说出了“蜻蜓停在绿油油的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等许多诗意的语句。其次在最后的积累运用环节还融合了第一板块的内容,真是学以致用,令人佩服。
三、优秀的老师造就优秀的学生。
在整节课中,老师那带挑战性、多元的评价语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好学、乐学,回答问题吐字清晰,不卑不亢,读文顿挫抑扬,有效培养了学生语感的良好发展。
但个人觉得有以下小小的缺憾:在“日积月累”短语板块学习中,词语教学稍显平均用力,缺乏整合。若把时间节省下来留到后面进行有感情地理解朗读,效果会更好。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第一部分 说教材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并不要他的任何回报,只求他不向任何人泄露他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但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是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好教材。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自主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联系生活,放眼学生未来。在语言文字训练上,落实“读、说、想”;在内容感悟上突显“利、恩、信”,两者互相融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让学生在充分地“读、说、想”中,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中的内涵。
设计特色
1、大胆打破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重组。
2、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3、层层推进,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一步步升华。
4、体现“情感性、幽默性、哲理性、灵活性、创造性”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会生字,理解生词,积累并学会运用本课 中的成语。会用“只好”、“竟然”造句。
2、过程和方法:自读感悟,采取对话形式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人物形象。学会复述课文。
第二部分 说教法和学法
1、文本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努力探索。
1)、设计合作学习时,既有明确的内容,又可以及时反馈。
2)、采用先自主后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人交流。
A、从故事教学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除了故事情节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阅读,感受人物形象,为此,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情节之后,我确定了这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即研究两个主人公的品质特点,这样让他们学有目标,学有方向。九色鹿的见义勇为学生往往心里明白而不会概括。(这在我多次试教中显现出来)对此,我索性把词典上的意思讲述出来,再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其见义勇为的特点。从第二自然段“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从“立即”一词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时不假思索,行动快速而果断,而且联系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顾自己的安危,这就是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
接着,再让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从不求回报以及让落水的调达快回家的语言当中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的一面。
B、学生从课文结尾九色鹿怒斥调达的一段话中,直接找出了概括出调达的性格特点的关键词——“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教师再让学生默读6、7两个自然段,再通过朗读、想象调达当时郑重起誓的样子,这样学生便能抓住调达落水得救后感激涕泠(语言、动作)、面对悬赏时立即告密(动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感悟到这个人灵魂的肮脏,加深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理解。
C、九色鹿对国王控诉的那段话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整堂课一个重要的训练点。为此,我出示了这段话:
“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泄露我的住处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阅读,反复体会,一步步引领孩子品读课文,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由九色鹿的气愤到勇敢到机智,情感体验越来越深刻,课文读得也越来越有味。
D、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是个开放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嘴巴也更会讲了。但是,语文课还是姓“语”,课堂教学还是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学语文,用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多次想象练说的环节:想象调达当时的郑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诉时的内心愤恨;想象国王听了之后的内心活动以及国王会如何惩罚调达等,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故事所特有的丰富的体验。
E、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从字里行间体会两个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最后一环节——诚信格言的补充,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时,与当前所提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另外,为学生用精炼的语言写出学了故事以后的内心感受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最后,老师还告诉学生:九色鹿壁画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建议同学们有机会去观赏,旨在鼓励学生走进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3、作业设计
让学生动笔永远没有错。它不仅是高效的语言训练,更是一种高效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创造性。因此,在让学生交流过心得体会后,让学生联系以往阅读的故事,用上本课或课外积累的成语来概括人物性格。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白鹅》是丰子凯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课文用生动诙谐的语言通过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高傲的白鹅形象。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白鹅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首先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课文中的一句概括,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的',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然后通过教师提问:“作者是怎样把白鹅的叫声特点写具体的呢?”展开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同时让学生边默读边画出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并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象在说什么。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调动想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同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接着通过问题:“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展开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蛾的步态特点。同时让学生从课文描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并演一演。
这样设计一是了解对词语把握的情况;二是进一步感悟观察细致的态度和用词准确,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三是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最后一环节是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通过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鹅的高傲,我们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写写我们身边的人或动物的某个特点。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创设这种由内化到外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一、 说教材
在说教材中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材分析
《赏花》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本单元以“人间真情”为主题,内容丰富。在全书中的作用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友情的可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所带来的快乐,学生可通过学习,从而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本单元中《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新年礼物》讲述的是亲人之间的爱。《古井》讲述的是乡村中,邻里之间的关爱。而《赏花》和《炊烟》这两篇课文讲述的是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关爱。
《赏花》它截取了一群盲人游客在孤独与寂寞中开始了他们的旅程,但行不多时他们不光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而且看到了盛开的油菜花,飞舞的蝴蝶,他们用心体会到了春光的明媚??这一小片段。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售票员秀子和司机的善良与热情,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文章题目为“赏花”但非一般意义上的“观赏”“欣赏”,而是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和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本文文字浅显,学生能够读懂,但是它表达的情感有时很含蓄的,学生不容易去体会。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外界事物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同时在这一时期他们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长及,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学习任务,而且他们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还不能完全的了解,没有形成明确的是非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向正义、有道德的一面引导。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 正确认识本课“履,厢,售,票,氛,岔,夕,限,弥”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索,票,盲,夕,郊,岔,梅,亭,驾,旷,夕,限”12个生字。 b.能逐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b.通过学习课文,抓住文章脉络,以达到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对文中词意的理解和朗读、默读、复述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后,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真情。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掌握文中盲人们能够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车内气氛变化的原因,感受课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温暖与亲情。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
学法:品读法,合作交流法。
本篇课文的难点就是让学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学生难以感受到的情况。我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与创设情境法,对于学生们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文章当中盲人们的心理变化过程,我讲主要采用讲述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学习第十三自然段中,我将采用创设想象的情景法,让学生们想象,盲人除了“看到”了梅林、小河、百灵鸟还可能看到了什么。
教学活动是交与学的双边互相促进的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主要采用以下的学法:合作交流,在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上我会让同学结成小组,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如:“车厢中除了弥漫着花香,还有什么?”这个问题在四年级的学生看来是比较抽象的,原文中没有明显的固定的答案,这就需要多位同学共同探讨,一起合作才能得出答案。品读法,本文的语言比较质朴,有人物的对话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者之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但这些不是能很容易地感受到的,必须学生去细细品读才能得出的。如:本文中的第四自然段“秀子想:怎样才能打破这种沉闷的气氛呢?有主意了!他决定为盲人门当一会特别的向导。”这描写的是秀子的心理活动,同学们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到秀子要帮助盲人们的决心,才能感受到秀子的善良和爱心。
三、说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引出新课。
针对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将以一个小游戏的环节来导入我的新课。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一起来玩“画鼻子”的小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把参与的`没有参与的学生都吸引进来,这样能够让老师更好地掌握整个课堂,这个游戏能让学生知道平常很容易办到的一件事,在没有眼睛的辅助下我们很难办到,但是这个游戏因为它的气氛太活跃,若掌握不好将会于整个课堂的气氛形成偏差,所以在学生做完这个游戏之后,我会让他们闭着眼睛走回自己的座位,然后让其他同学听一下他们闭着眼睛走回座位的感受。这样在学生得到另一个信息,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人们会紧张,无助与害怕。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篇课文秀子为什么要帮助盲人乘客,和盲人们情绪变化的原因,为学好本课作铺垫。
2.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我会范读第一遍的课文,这样学生会把自己不会的生字标上拼音。在老师范读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读,读的过程中标上自然段。但这样仍不能解决全部的生字词,接着我会出示课件,展示出本文需要学生会读会写的生字和需要理解的词语。
a.在学习会读的生字时,我会采取老师正确领读,学生齐读,指名读的方式。 b.在学习会写的生字时,我会采取比较生字的学习方法,如本文中的“夕”字与“多”字的比较,“郊”与“效”的比较。采取这样的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又处理了易于它容易混淆的生字。
c.在学习词语时,在学生理解之后再用来造句,学会灵活运用。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解决生字词之后,学生读课文就不再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即概括课文大意。在这里不是让同学们复述课文,而是能够知道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如:这篇文章讲了一群盲人游客在郊游中得到了售票员秀子和司机的帮助,从而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只有在学生们整体感知之后才能更好的跟着老师细细品读课文。
在了解大意之后,老师需要检查学生的读课文情况,根据这篇课文对话较多,我会采取分角色的朗读方法。这样老师能知道学生哪一个生字哪一个词读不准,加以指导。分角色朗读,不是让学生通篇的把课文念出来,而是让学生成为这个角色,人物具备的情感他也得有,如“秀子兴奋地说:‘是啊。现在没到结梅子的时候,还只开着花哩’”这里学生需要读出秀子的兴奋。这样,让学生不知不觉间融入这个角色,更能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与感情。
4.品读课文,感受真情。
在这个环节是我讲课的重点环节,让学生品读课文,老师用问题加以引导,如第一段中,“秀子吃了一惊”,秀子为什么会吃了一惊?第二、三自然段中“车厢内,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沉默”“车厢内任然沉默着”乘客们为什么会沉默?思考盲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第四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中,我们可以从秀子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情当中得出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乘客在秀子的帮助下又有什么反应?最后一段“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厢”除了花香,还弥漫着什么,这些都是需要学生细细品读才能得到答案的。也只有去细细品读之后才能感受到这篇课文当中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温暖与真情。
5.复述课文,深化理解。
在品读课文之后我会让学生按照出示的词语,抓住本文的脉络来复述课文,比如让学生根据车厢里气氛的变化由沉默到欢腾到流泪的过程复述。因为只有在品读课文感悟真情之后,学生对课文才能有深入的理解,内心当中也有一定的情感积淀,现在让学生复述水到渠成,而且能够再次深化他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学生复述课文是不等同于看着课文读,他必须先考虑说什么,再考虑如何说,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来。这是一个记忆,理解,分析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6.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在复述课文之后,我会让学生逐步从文本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课上感受到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学以致用。
(1)积累文中生动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本文中有很多好的语句,如:“百灵鸟在滴哩哩地唱歌呢!”,“左边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地,一只只白蝴蝶在捉迷藏哩!”这些语句都很生动活泼。学生会很喜欢这些句子。司机在文中的一段话:“路边开满了紫罗兰花,美丽极了。我想,至少也得让大家闻闻花香吧,我就采了些来。”这句话质朴却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友爱与真情。让学生们把这些语句摘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帮助他们养成,看到好的词语,语句都积累起来的习惯,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能够达到逐步提高他们写作水平和欣赏语文之美的水平。
(2)找一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故事读一读。
让学生们知道这样的爱这样的美,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当中,而是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因而可以加强他们对于生活有更好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心有感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爱,从而能够让他们热爱生活。
(3)在生活中多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
在这里,是要让学生成为施爱的主体,在学习课文之后,学生会对书中人物秀子产生一种莫名的崇拜感与喜爱。这时让他们在生活中也像秀子一样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他们会很乐于接受,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到自己对于别人是很重要的,帮助他人是幸福的,慢慢地会形成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在这里我会提醒一下我的学生,遇到不在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时,不能勇为,而是巧为,要寻求大人们的帮助。
7.板书设计。
本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明线,一是暗线。明线是秀子的活动,暗线就是盲人们的反应,两条线索互为交叉,既是盲人们的沉默让秀子有了做一回特别向导的决定,又是盲人们积极的反应,让秀子更加努力去帮助他们。这篇课文当中还有一个人物活动,就是司机,他在文章最后给盲人们捧来了鲜花,让人问问到了花香,整个车厢被花香弥漫。我运用这两条线索和最后司机的活动,设计了这堂课的板书,这样的板书不但直观,而且让学生能够整体掌握文章的脉络。
温秀子:特别向导兴奋的说劲头更足暖放开嗓门唱歌 花盲人:沉默低微的笑声惊叹声香感弥动兴高采烈 漫
真司机:捧来鲜花 情
四、说教学评价。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08-17
四年级语文《观潮》说课稿01-07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11-05
语文蜡烛说课稿02-17
语文说课稿03-15
语文《手指》说课稿01-09
四年级语文《给予是快乐》说课稿08-17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说课稿08-23
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说课稿07-20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