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说课稿模板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本课内容《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二年级已学习了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生活场景和一些简单的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本课内容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它内容提供一些帮助。因此,本课的学习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教材以学生每天生活的教室为背景,选择图书角为观察对象,这样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也就显得亲切自然,选择洗衣机、电冰箱、文具盒等常见的物品和正方体、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容易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2 、使学生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难点是让学生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教法和学法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因此,本节课我选取学生熟悉的汽车图片、教室中的图书柜等,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猜想和验证、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观察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到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也可以进一步掌握观察方法。
最后我来说一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图片,初步感知物体的三面
课开始,多媒体呈现汽车正面的图片,谈话提问:“这是老师昨天拍的一张汽车的照片,猜一猜老师是站在汽车的哪个位置拍的?”顺着学生的回答再说明我们从汽车前面看到的这个面是汽车的正面,板书正面。接着依次呈现汽车的侧面和上面的图片,分别教学侧面和上面,板书侧面和上面。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汽车与这里的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呈现汽车的图片,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又为下面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2、观察书柜,初步体会最多能同时看到的物体的3个面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教室角落中的图书柜,能看到几个面。预设学生的回答会有两种,一种是能看到一个面就是正面,这是正对着图书柜的学生看到的;另一种是能看到两个面,就是正面和侧面,这是斜对着图书柜的学生的。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利用手势等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哪个面。
第二层次是让学生观察教室角落里的图书柜以及教学例题,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的:我站在能同时看到图书柜三个面的位置,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站在这儿能看到几个面?是哪几个面?”。大多数学生猜测到两个面或者三个面,猜测看到两个面因为我是斜对着图书柜的,三个面是因为我的个子比较高还能看到图书柜的上面。此时我并不急着公布答案,而是指定学生离开座位站在我刚才的位置上再次观察,验证猜测。如果学生个子不够,那么让学生垫起脚尖或者站在凳子上来达到和我同样高的高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面以及面的个数不同;教师的个子高,还能看到上面。接着教学课本上的例题。先出示例题的挂图,图上画的也是师生观察图书柜的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信息后回答“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几个面?”。
第三层次是让学生观察文具盒,我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能体会到不惯站在什么位置观察醉倒能同时看到三个面。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不动;第二步: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第三步:告诉同桌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在学生活动完之后指名回答。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观察方法,在交流中要引导学生说清楚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文具盒的一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两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文具盒的3个面?”。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因此我先安排学生观察教室角落中的实物图书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易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
3、巩固拓展,进一步认识物体的三面
首先教学“想想做做”的第1题,由于洗衣机和冰箱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因此我让学生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洗衣机和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正面是人们约定而成的,而确定了正面,也就随之而确定了他们的侧面、上面。接着让学生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让学生直接看图后指名回答图中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颜色,并进一步说明对于正方体、长方体来说,通常要把面对观察者的这一面称作正面。
在教学第4题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被书上的图误导而以为从正方体的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回忆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使学生明确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再指名回答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此时并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拿出一个正方体从三面观察,再根据自己看到的图形对刚才同学的回答做出判断。由于我们之前接触的都是单个物体,而第5题则是观察由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图形,难度较大。因此我首先让学生齐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把两个小正方体照书上的样子摆放在课桌上不动,然后分别从三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学生操作完后指名回答书中的问题。
学习了新知需要及时的巩固,通过以上的练习,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和完善对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认识,又为之后的“观察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作些铺垫。
4、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在课结束前,我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通过总结,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印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说课稿 篇2
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配乐)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达官贵族的打扮,他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而这位凝神听琴的,却是青布包头,两截布衫,劳苦大众的穿着,他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
【评析】:资料引进与氛围营造合二为一。古画、古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古文的磁场,把学生带入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伯牙和钟子期两位人物的身份对理解知音的含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前,似不经意,教师在营造古文氛围的同时,让学生走近了文中的两位主人翁。一箭双雕,善哉!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了。
师:“绝”是什么意思?(断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注释)
师: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这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绝弦”是什么意思呢?(生:割断琴弦)
师: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是不再弹琴了。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两个人从此不再交往了,叫做——(绝交),著名作家金庸不再写文章了,叫——(生:绝笔)绝笔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封笔,“封口”的封;电影演员从此不再演电影了,叫——(生:封影)不对,叫“息影”,休息的息……所以,不再弹琴了,叫——(生:绝弦)。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再读题。(生读题)
【评析】:“绝”的理解巧妙、深入。第一个层次,从字面理解,提示学生“看注释”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第二个层次,反其道行之,通过理解同类词语的意思,推导出“绝弦”的深层意思是“不再弹琴了”。这个环节,语文的、文化的味道很足,奇哉!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7页,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完了举手示意。
师:读这篇文言文,有什么感觉?(难读,难懂)好吧,那老师先来范读,大家认真听。(师配乐范读,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谁能尝试着读一读《伯牙绝弦》?其他同学注意,文中有两个语气词,听他读准了没有。(指生读)真好,两个语气词都念准了,我们一起读两遍——“哉”“兮”。
师: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我们试一试。(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大家已经关注到停顿,谁再来读一读全文?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尤其注意最后一句。(指名读)
师:好,你在用心体会停顿。文言文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要注意停顿。(师生接龙读最后一句)
师:看来,要想读好停顿,我们要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这篇文言文中,比如“善”,文中出现了几次?(生:四次)
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前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两个“善”是好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相同的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善哉”是什么意思?(赞叹、表扬)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赞叹?(妙极了!真好啊!了不起啊!好快乐啊!)
师:把你们的赞叹带到文中。(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还有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心字底,都是“心里想”的意思,能找出是哪两个字吗?(志、念)
师:不错,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的字可以表示相同的意思。谁再来读课文,一边注意停顿,一边注意读好“善”“念”“志”等关键词语。(指两名学生分别读)
师:我们把上面三步结合起来,注意字音,注意停顿,注意关键词语的读法,自己试着按这三个要求练习朗读。(生自由按要求练读)
师:好,文章一共有五句。我们这样读,男同学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女同学读中间三句。慢一点,轻一些,注意把握。
【评析】:朗读指导层次清晰、有实效。文言文的组词、造句、达义十分讲究凝练、音韵与节奏、气势,有着独特的辞采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这个环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关键词语,尊重学生的学情,一步步搭建朗读的阶梯,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指导得扎扎实实。实哉!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师:文章读了这么多遍,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知音。板书)什么叫知音?
生:就是朋友。
师:朋友都是知音吗?
生:不是,知音就是相互了解、理解得很深的朋友。
生:心心相印的朋友是知音。
师:还记得伯牙、子期何许人?(出示插图、出示资料)当两个人的资料集中展示在你眼前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
师:是呀,这样两个身份、地位相去甚远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生:是音乐。
生:是古琴。(板:琴)
师: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课文的哪句文言文是这个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伯牙和钟子期擅长琴的不同方面,谁能通过读来告诉大家?(生读)还不够明白,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再读,强调出“鼓”和“听”。(指3名学生再读)
师: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千里知音一“琴”牵,读——
师:对,爱好相同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
【评析】:这是理解“文”第一个层次,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伯牙和子期的关系是“知音”,很快抓住了全篇阅读的基点、阅读训练的落点。“知音”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核心词语。围绕这个词语,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了解爱好相同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此外,在打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通道时,教者采用了逆向翻译,先用现代文说,再用文言文对应,降低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觉。妙哉!
师:从哪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
师:我们来一块交流吧。
生:我是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此段)
师:看来你们读懂了这几句文言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
(生略)
师: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弹得忘情、投入。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师: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子期听懂了,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
师:大家都沉醉了,音乐真是流淌心声的艺术
。你看到的泰山是连绵不断、气势磅礴的,还是挺拔险峻、高耸入云的?或许还可能是……把你们想象到的、感受到的,带到句子中,各读各的,旁若无人地赞叹。
(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心领神会地赞叹?(一生读,“峨峨”读得重)“峨峨”读得高昂、激越,读出了气势,这是你的赞叹。我试了一下,这句话有很多种读法,谁再读?
(一生读,“若泰山”读得响亮)
师:好,强调了“五岳之尊的泰山”,而不是别的山,由衷地赞叹。
(一生又读,声音低缓)
师:你是不是在表达边欣赏音乐边想象画面的过程,这样的赞叹更像是自言自语。
师:我们一起赞叹,善听的子期呀,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生读)
师: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流水?
生:我仿佛看到了广阔无边的江河。
生:我好像看到了浩瀚奔流的大江。
师:于是,你脱口而出——(一生接读)于是,你满心赞叹——(一生接读)
师:同学们,伯牙是晋国的大乐师,他的琴声会表现很多很多,当伯牙所念春花,钟子期必得——(生:春花);当伯牙所念秋月,——钟子期必得(生:秋月);当伯牙所念夏荷,——(生:钟子期必得夏荷);当伯牙所念冬雪,——(生:钟子期必得冬雪)这就是——(生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刚才听的琴声,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相传《高山流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你们自由地读读。
(出示链接,生阅读:相传伯牙学琴三年,虽技巧娴熟,但缺少神韵。于是他的老师成连把他送到东海蓬莱山。伯牙独自在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鸟鸣深涧。十多日后,这些景象使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情操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伯牙把这些融于创作中,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师:读了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你知道伯牙的琴声中除了高超的弹琴技巧之外,还有什么?(还有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宽广胸怀,还有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
师:可是,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有人能听懂他的峨峨高山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的洋洋流水吗?(生:没有)
师:有人能听懂他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心胸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的情操吗?(生:没有)
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声,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境界。(相机板书:情)
师:多么有魅力的古文,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高山”、“流水”这千古流传的佳句。男同学读伯牙的部分,女同学读子期的部分。(课件分色)
【评析】:“真知音”的境界是本课研读的重点,这一部分的教学体现了教者独具匠心的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形如剥笋,势若破竹,顺通、畅达,无斧斫的痕迹,若神来之笔。第一环节,默读,圈画,这是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第二环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文白互通,这是学懂文言文的'基础,因有了前面关键词的理解基础,学生并没有感到困难。第三环节,听音乐想象画面,意在还原语境,让学生浸润在高山的音乐旋律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入情入境中与文本深入对话,体会知音的境界。第四环节,拓展课程资源,链接《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用四个追问,深入体会知音不仅是知“琴音”,更重要的是知“心声”。四个环节,以“品读”为线索,分不清哪是“训练”,哪是“感悟”,“读”“品”交融,“言”“文”兼得。美哉!
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师: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子期因病去世,(音乐起——)(出示句子,生读——)
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却闻此噩耗,你又是什么心情?(一个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师:相传,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目睹子期人已去,伯牙心破碎。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会说些什么呢?
(子期,你为什么离我而去?你死了,我再也没有知音了……)
师: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做了什么呢?
(破琴绝弦)
师: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他为什么这么做?
师: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谁再读?
(一生读)
师:感受到一点痛心。“乃—破—琴—绝—弦”,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谁来读?
(指几名学生读,教师或示范,或点评)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我又要回到没有知音的孤独中去,读——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伯牙所念,无人必得。“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琴随你去,心随你碎,读——
【评析】:这一部分教者对琴断音绝的解读关注的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这是文本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所以教学中没有纠缠于伯牙绝弦是对是错,正确处理了个性解读应遵循文本价值的关系。解读成就教学,换位体验,铺设了“痛”的感受;体味涵泳,融入了“痛”的情境;情境引读,升华了“痛”的意义。巧哉!
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再一次诵读全文。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摔琴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共同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评析】:想起于漪老师所提倡的“引导人,教育人,关怀人”的宗旨,教者最后部分“知音”现代意义的解读意在此。引“知音”的时代活水,浇灌在积淀深厚的文言文土壤上,汲取经典中的人生智慧,这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点睛之笔,智哉!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它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
2、目标分析
(1)教学技能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二、说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这部分分成4步进行
1、感知规律
课的开始出示第56页的例题(前两幅图),通过解决“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得出一个等式,从而导入新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研究。
(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并为下而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2、验证规律
(1)组织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
(2)运用自己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3、概括规律
(1)通过自己仿写式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出规律,尝试用语言表述。
(2)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着重强调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的简便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4、巩固规律
出示一组填空,根据加法交换律填出所缺的数字
(设计意图:一个规律教授结束就配以针对性的练习,既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建立,同时也及时地巩固了新知。)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感受规律。
在学生解决“三个项目共得多少分?”过程中得出等式。学生交流各自列式,并让学生说清列式理由。选择两种不同列式,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
2、验证规律
(1)教师出示两组题目,判断左右两边是否可以写等号,分别算一算。
(2)学生依据自己经验,开始写出这一类型的等式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与锻炼,并体会认识加法结合律。
3、揭示规律
(1)小组讨论,观察等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按照这种规律,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3)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4、巩固规律。出示针对结合律的一些填空,巩固新知。
三、实践应用
1、书面训练
(1)想想做做4,每个学生选一组题独立完成,使学生通过比较,知道应用加法运算律有时可以使两个加数的尾数凑成整十数,使计算简便。
(2)想想做做5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结合律往往要凑整,进行这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为后头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2、活动训练。游戏“找朋友”
(1)如:师说出“2”,学生要找出它的好朋友“8”,因为“2”和“8”和是“10”,教师配合学生完成。
(2)找出与一个数和是100的数。同学配合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意识到结合律往往要凑整,进行这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而李小文用在树杈里看月亮的办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设计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为此,我们通过听歌曲、讲故事、看图等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把课堂的导入环节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创设环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课文学习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使课堂充满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认读生字,会写7个应掌握生字,认识新的偏旁部首“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会读会写好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不管什么事,只要肯动脑筋多观察、思考,就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用具:生字卡、学生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课前听一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谈话引入:一群孩子在一个晴朗的夜晚里在院子里看什么呢?
请大家打开书本p82,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训练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想象,实现形象感知和语言体会的衔接。)
2、引入新课:他们对着天空在指指点点说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和生字
①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价。
师:你能像他那样读吗?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③同桌互读课后生字(不会的互相学习,纠正读错的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认读生字的音节和词语
②“开火车”读,看看哪节“车厢”断节
师:出示课后认读的生字(音节和词语卡片)
③学生自由读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能用当中一个或多个说个句子的说一说;或说出它们的反义词)。
(以上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教师及时检查重点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普遍能读准字音,奠定阅读课文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把它标出来。(要求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指明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再评价。
3、想象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阅读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重视阅读教材与生活的沟通。在朗读指导中创设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朗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朗读感悟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后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画出来。小组同学讨论,互相学习。
3、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再看看书上的插图,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生各抒己见。
(将体会建筑在多读,多种形式读,以及读与思,读与说等语文实践活动之上。)
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学生用笔画出张大勇和李小文说的话并读一读,再分角色读一读。
过渡:到底谁说的对,他又是怎样证实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6、指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李小文是用什么办法证实自己的看法的?
五、小结:
学了这课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回家仔细观察,月亮和云彩到底谁跑得快?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尽量多的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那么李小文说得对吗?
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指名读。
2、“开火车”读,赛读。
3、自由读一读生字,同桌互读,边读边想,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随机学习新的偏旁部首“禾”
(利用比较法,加部件或写出相似字比较,师及时点拨、总结比较,提示学生认知。)
5、指导书写
指名说哪个字要怎样写才好看,师示范写在黑板上。
6、学生独立写在书本上,师巡视指导。
7、给学过的这些生字组词,并用“快、相”两个字组词并说一句完整话。
(将写字分散按排可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
三、词语积累
1、生字宝宝回到了课文中去,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从课文的局部内容上,梳理语言的整体感知,反思对事物的认识。)
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3、你还想从课文中积累哪些词语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
2、师: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希望大家能像李小文那样,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你们一定能有自己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
课后记: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才能有好办法解决问题。
2、我把课堂导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在一起,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驱动器”,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就会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的氛围就会比较热烈。
3、本节课,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组织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是一年级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只存在于表面,只有几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在发言,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好象无所事事。那么,如何更好地组织好地年级学生合作学习呢?敬请大家指点。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数的世界》,首先,我谈谈我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要结合现实的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在自然数(0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教材编排在揭示倍数和因数概念时,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知识,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在1-100以内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2、在找数学信息,分类,解决问题等活动中。有条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阅读课本,提高自学能力。
3、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对数的世界认识保持兴趣,给未来的数学探索活动增添动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我在课的开始通过猜数字谜语激趣,七上八下猜一个分数,不三不四猜一个小数,一五一十猜一个整数,这个小游戏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唤起学生对数的回忆,。然后出示“水果店”情境图,要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教师板书:-3、2、6、4、5.8、3.6、5。师:今天淘气带我们走进一个数的世界,(板书:数的世界)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数的世界中还有那些奥秘,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的世界里,体会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个层次是理解自然数和整数,。
首先,带领学生回忆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又小数,分数,整数,负数,接着要学生根据学过的数将情境图中的数进行分类,通过回忆以前学的数,给学生提供了分类标准的指向,汇报后教师引导,关于小数和分数以后我们在研究,今天我们研究这些数,这些数是一些什么样的数呢?
接着,要学生打开课本2页,读一读书上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板书:自然数,整数。阅读后,要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明确省略号的意思,并且引导学生对比这两句话,看有什么发现?自然数就是整数,整数有的不是自然数。
这个层次通过对发现的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通过比较观察等思维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第二层次是:结合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首先要学生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千克苹果多少元?2*6=12 5千克梨多少元?5*4=20等
接着,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可别小看这些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倍数和因数就在这里。刚才已经有了阅读课本的经验,继续读下去,你能看懂哪些内容。不懂的地方提出在小组内讨论。安排学生自学课本,自己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一改由“扶”到“放”的方法,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老师参与其中的'一组,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汇报时要学生谈谈关于倍数和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并让学生自己写一个算式,在小组中说说,里面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展示时,注意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比如:4×5=20,2×2=4,提出疑问:为什么4一会是一个数的倍数,一会又成了一个数的因数了呢?)
总结出倍数和因数是两个数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本环节设计小组自学活动,在小组内完成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生通过阅读、质疑,同伴交流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的迁移,自己写一个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让知识得到深化。
第三个层次是: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这个层次的教学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有梯度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深入思考,想象,猜测,探究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最后发现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设计的问题有
(1)“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2,7,14,17,25,77
(2)你还能找到7的其他倍数吗?
(3)写出100以内所有的7的倍数。
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有条理的思考,然后发现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再练习写出100以内所有的6的倍数。
多样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下面我进行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教学
学生经过一节课的探索和学习有些疲倦了。我设计了一个“给数字找家”的游戏重新在课堂中掀起**。每个小组一套卡片,在小组内操作。其中一组上黑板演示。把4的倍数贴在一个圈里,6的倍数贴在一个圈里。学生对其中的12和48一筹莫展。老师重新画集合圈,在两个圈中间出现共同的部分,直观的渗透集合思想。同时为学公倍数打下基础。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走进了数的世界,在数的世界里,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顾后,教师总结,在数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只是采撷到数海里的一朵小浪花。以后,大家将领略到更多的数中奥秘。
给学生时间回顾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同时能正确评价自己,完善自我。
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我在设计板书时,主要了条理清晰,突出重点。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求实际距离。这是比例尺应用最常见的问题。因为北师大版不再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所以必须让学生运用比例尺意义,进行解答。
我分步出示题目,边出示边引导:“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提醒学生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然后总结方法。
(3)求图上距离问题。有前面的基础,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解答。所以这里教师出示相关条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题:“深圳到上海的 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二)拓展延伸。为了拓宽知识面安排如下拓展练习。
(1)出示一张老师的照片(没有背景,纯人像),让学生猜测比例尺,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求照片的比例尺。
(2)拿出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解答这两个练习,既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总结全课: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反应出比例尺产生的过程,突出了比例尺的特点,便于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5